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

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
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积雨辋川庄作》的教学设计

四川省眉山第一中学汤琪君

1、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学习过一些诗歌,对诗歌鉴赏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尚不深入。相对《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收集其它诗歌而言,本诗的难度要小,但相对一般课文阅读,难度要大些。

2、学习内容分析

《积雨辋川庄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中的推荐作品。

该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学生要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学生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关系,采用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本节课既要让学生读懂《积雨辋川庄作》的基本思想内容,也要让他们了解山水田园诗“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的特点,让其感受诗歌的禅境。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王维的人生经历和思想。

②欣赏《积雨辋川庄作》“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感受诗情画意。

③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禅境。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自己诵读、比较,掌握《积雨辋川庄作》等山水田园诗主要内容、特点。

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鉴赏的诗歌,教师作点拨、补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热爱山水田园和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掌握《积雨辋川庄作》等山水田园诗主要内容、特点。

教学的难点:品味《积雨辋川庄作》等山水田园诗的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

5、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各位同学早上好,前段时间非常火的《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中,有一个非常刺激也非常好玩儿的环节——飞花令。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种高雅游戏,得名与唐代诗人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咱今天玩儿一把,下面我给大家一个主题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PPT)——空!

学生参与,答得多的同学奖励!

展示关于“空”的诗句:

PPT: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峡里不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酬礼部杨员外》)

“山中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酬张少府》)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饭覆釜山僧》)

“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山中示弟》)

二、关于王维和王维的思想

佛家用语中经常有“空”字,比如“四大皆空”“色即是空”,还有你的大师兄“悟空”。那么佛家这个“空”到底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不作探讨,但是,大家要知道,我们很多人一心向佛,参禅悟道,他们追求“皆空”的目的,就是要了知物质世界的虚幻不实,从而返观自照,在心灵上开发无尽的财宝,在精神上寻得永恒的幸福。(ppt)

说到佛,让我联想到一个人——维摩诘,他是早期佛教著名居士、也是后来的“在家菩萨”。“维摩诘”是梵文音译的词,它的意思是:洁净、没有染污的人。

与佛有联系的,还有一位被称作“诗佛”的诗人,他就是在我国诗坛上非常著名的唐代诗人王维。请同学来回忆一下王维。

学生回忆王维。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用佛家名人的名字命名,也表明了他一生与佛的缘分。唐代佛教盛行,王维的母亲是位标准的虔诚的佛教徒。促使王维在佛祖那里参禅悟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时贤相张九龄被罢黜,奸相李林甫独揽大权,接着安史之乱,社会动荡。王维面对如此局面,心灰意冷,不再积极出仕,开始亦官亦隐的生活。他隐居在辋川,用佛教“逢苦不忧,得失随缘”来解脱自己,他把山水作为心灵栖息的绿洲,而他的诗作也因此而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充满自然悠远的禅趣,耐人寻味,是诗境与禅境的统一体,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PPT

三、明确任务,初步感知本诗

今天我们就通过王维的一首诗《积雨辋川庄作》来体会它的艺术感染力。

请大家打开书P36:

1、先请大家看到楷体部分,一起来读一读,明确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

【学生一起读;抽学生说任务:从绘画美的角度,感悟这首诗的诗情画意!】

2、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解决生难字词,理顺大意。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lí炊黍shǔ饷东菑zī .

漠漠水田飞白鹭lù, 阴阴夏木啭zhuàn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jǐn,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2)抽学生读诗歌,解决读的问题。

(3)学生听范读,注意节奏和轻重读音。

(4)学生齐读,注意读出节奏和轻重。

(5)学生结合注解,说说诗歌的大意。

四、进一步落实诗歌意思,初步体会诗歌的画面美,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1)学生再读,教师解题。

(2)补充陌生意象

(3)学生通过教师补充的意象,将诗歌诗情画意用现代文再现出来,注意要体现出画面感。

(4)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展出学生的作品

(5)教师分享作品

(课件展示):连雨季节,天阴地湿,天地间有丝丝缕缕的雾气,幽静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勤劳的农妇蒸藜炊黍,送给在村东田地辛勤耕耘的家人。广漠无际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幽静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婉转啼鸣。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木槿晨开晚谢;在松下采摘露葵,留着清斋素食。我已和村里的人相处得很融洽,恐怕连海鸥也不会猜疑我了。

请复述尾联中的两个典故,思考诗人用这两个典故,目的在于抒写什么样的心境?

“野老”这个典故是说杨朱去跟随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完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海鸥”这个典故是说有个人与鸥鸟很亲近,每次他到海边,海鸥都飞到他身上来。但是有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边时,海鸥却飞得远远的。

是说做人有平常之心、淡泊之心。

五、深入体会诗歌的画面美,感受诗歌的禅境

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从绘画美的角度,谈谈本文诗中的画如何美,你从诗歌中每一幅画中体会到了王维怎样的诗情?

教师补充方法: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的关系,采用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学生再读

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成果。

教师总结: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这一联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和谐的田家生活的画卷。诗人在终南山上,俯瞰辽阔的关中平原,看到的是,在连雨季节,天阴地湿,天地间有丝丝缕缕的白色雾气,看到是,幽静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勤劳的农妇蒸好鲜嫩的藜菜,煮熟了香喷喷的白米饭,放在篮子里,送给在村东田地辛勤耕耘的家人。我们可以想象王维在高处,静静地看着这对夫妻在田间共进午餐的和美,看到了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画面。此时此刻,王维的心境是闲散安逸的。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样和美的画面,在尔虞我诈的官场,在乱纷纷的朝局是看不到的。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颔联给读者展示的是一幅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的画卷。在诗人王维的视野里:广漠无际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幽静的树林中

传来黄鹂婉转啼鸣。辋川之夏,百鸟飞鸣,但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活动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在诗人的眼里还有在云蒸雾霭中广布的水田;有夏天那境界幽深、茂密的参天大树。“漠漠水田”“阴阴夏木”,画面开阔而深邃,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在诗人的眼里,在读者的眼里,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画意盎然。此时此刻,享受着如此美景的王维的心境一定是愉悦的。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在颈联里,我们看到了一位远离俗世,有“仙风道气”,“松形鹤骨”的诗人清修图。他独享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面对早上盛开而晚上便凋零的木槿,参禅悟道——人生何尝不是那一朵朵木槿花呢,朝开夕死,如此短暂。何不心向佛门,抛开那虚幻不实物质世界,去寻觅精神上永恒的自由。以露葵作为清斋素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在如此清净的终南山,得到心所向往的清修生活,这何尝不是在人间仙境,享仙人之乐。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诗人在这里借用了《庄子?寓言》和《列子?黄帝》中的两个典故抒情,宣称自己早已去心机绝俗念,随缘任遇,与世无争,再也不被人猜忌,足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作者在尾联表现远离尘嚣、澹泊自然的心境,也让整首诗歌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同时,又有了浓浓的禅境。

整首诗,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深深眷爱。

小结

苏轼所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王维之诗,确如其说!

苏轼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只有心静了,才能体悟自然界里的动,只有心空了,才能化万境入我心,“万物静观皆自得”。

王维从乱纷纷的官场,走进田园、融进青山,去参悟佛家的“空”,也收获了他精神的自由和宁静。

让我们再一次齐背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积雨辋川庄作》,为我们浮躁的灵魂带来一些宁静!

课后拓展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王维两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相同之处?

(2)请分别说出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明确:

王维两首诗:

1、两首诗都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2、《鹿柴》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反衬”,以“人语”反衬其静,用“返景”反衬其幽暗。《山居秋暝》则是运用烘托手法并兼用比兴。

空故纳万境(诗话)

空故纳万境(诗话) 半山冷云欲无影,一世佛光何处寻。 大象无形真意显,万物静观皆有情。 ——自创小诗 暑期,峨眉行。 那日,一路攀登,只为穿云破月的惊喜——一睹峨眉金顶的璀璨与壮观。 无奈,浓云微雨,迷茫徐行。以至于身处佛像脚下,却云深不知处。雨越下越大,身边除了游客,还能看到一群背着竹筐的当地人,他们的竹筐里装满了石块,在雨中躬着身子,每走几步,便用拐杖支撑着竹筐歇两下。趁着休憩的空隙,打听到金顶旁要造一座星级宾馆,所有的石块水泥沙子都需人工背上山,背一趟15块钱,"一天背个四五趟,挣个百把十块,就去耍!"语气里不见得有多愁苦,也许有佛祖的护佑,农忙之外,还有“外快”挣,已经是一种难得的恩惠了! 雨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单薄却坚定的背脊。 雨渐渐小了,风却大了起来。 虽看不清很远处,但能依稀分辨出有虔诚的佛家弟子。他们庄重地朝向金顶的方向低头、叩首,似乎要把自己埋到尘埃里,好像整个峨眉金顶都随同这个动作微微地震动。走近,细看:他们抬起的额头中央赫然而出的是厚厚的老茧。据说这老茧厚一层,虔诚就增一分,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践行着对信仰的一往情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一个人的朝圣,与其说走在路上,还不如说走在心中。的确,每个人不都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吗?也许这样的一种朝圣,可以追寻到自己的圣地,更好地践行人生的意义吧。 风中,我记住了一个个诚恳而坚实的步履。 过了许久,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唏嘘声,抬头仰望,佛像的轮廓,已初显端倪,在朦胧的云气里现出隐隐的金光。既而,大片的云气渐渐飘散开来,人群中有了欢呼声,佛像日渐清明,以普渡众生的姿态,辉煌着。在她拈花微笑的神情里,我似乎感受到微妙至深的禅意:半山冷云欲无影,一世佛光何处明。 大象无形真意显,万物静观皆有情。 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内在、自由的生命,他们在静默里吐露光辉。一路攀登,原执意寻佛,却因浓云微雨,只得迷茫徐行,却被这不期而遇的静默光辉照亮:那单薄却坚定的背脊、诚恳而坚实的步履,让微妙至深的禅境纳入心境中。万物静观皆有情,以空灵明净之心行走在峨眉山林间,那每一歇脚处的寻常,也就不寻常了。 脑海中不觉跳出了苏东坡的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空”形声字,本义是洞穴,引申为内无所有。然而,真的是一无所有吗?非也。顿悟到:以空明之心容万事之境,化有意为无意,以兼容百态的胸怀使得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忽忆起课堂上教学《黄鹤楼》时,对诗中两处“空”字的探究。开篇一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此一“空”字意为只、仅仅。突显出黄鹤楼斯人已去、只剩楼台

《动与静》教学设计与反思

《动与静》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本课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位置与运动》单元中的第三课。在这一课中,将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运动,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虽然选择的学习内容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是对学生的思维逻辑性要求比较高,引导难度把握不好,就会影响学生的探究开展,最终影响学生对运动的认识。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安排: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判断运动与静止,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他们充分分析、讨论有关“相对运动”的问题,从而对运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明白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并能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运动或静止的现象。 教学目标: ⒈探究目标: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⑵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⒊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⒋环境目标: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教学准备:小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动与静》。在上新课以前,首先要弄清楚,我们习惯上是如何判断运动和静止的? 我会利用小车来模拟这两种状态,请分析一下,对你们来说,哪一种算运动?哪一种算静止? 教师演示:第一次让小车行驶一段距离,第二次让小车不动。 问: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如:“为什么你会这样想?你认为这两种状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动了?什么没动?)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是运动,否则就是静止。 二、新授: ⒈师:关于运动与静止,我曾经听到过一段有趣的对话。有一次,我坐火车,旁边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 3~4岁,可能第一次坐火车,什么都感到新鲜,火车开了以后,他还在东瞧瞧,西看看。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后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得叫了起来:“妈妈,房子和树都在往后跑。”他妈妈就笑了:“傻孩子,不是房子和树在跑,而是火车在动。” 师:现在我要求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话?为什么?归纳小组的意见,等会派代表来汇报。 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汇报与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进行解释和交流。(其中,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男孩的话,如:“你们坐火车或汽车时,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假如小男孩站在路旁,他还会认为房屋和树木在动吗?”“为什么坐在车里会有这种感觉?他有把自己看成是动的吗?”“当他把自己看成是不动的,然后比较房屋、树木与自己的位置,他发现了什么?”等等)归纳:科学上判断物体的动与静,一般会先假设一个不动的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然后会拿要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看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则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⒉运用多媒体演示“荡秋千”的片段。 问: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根据上面所学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秋千上男孩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体做参照物?分别和这些参照物比较,秋千上的男孩的运动情况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质疑。 问:为什么同一个人,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又可以说他是静止的呢? 让学生交流得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

八年级物理全册 2.1 动与静教案1 沪科版

第一节动与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理性的认识,有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了解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机械运动。 【教学难点】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等物理概念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录音机和磁带,相对运动演示仪,图片,电脑多媒体、玩具汽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到了物理世界的神奇与美丽,也了解了前人在探索物理奥秘的经历中付出的努力与艰辛。观看录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结论呢? 从现在开始,我们共同走进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二)进行新课 1、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 同学们观察课图P18的图2-1到图2-3,在这里,以天→地→人三个主题向大家展示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运动及物质运动的多种表现形式。 天: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月盈月亏…… 地: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起潮落,火山喷发…… 人[物]:运动,汽车奔驰,小鸟飞翔,…… 通过上述讲解,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运动以及物质运动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植物的生长、地壳的运动、火山的喷发、大脑的思维、人的生老病死、病菌的传播等等都是运动的形式。 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绝对的,可以这样说运动是无处不在的,运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人们对于运动的描述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关于运动的描述。 2、人文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总是不断的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和描述运动的世界:音乐家用旋律的表现运动;画家用形态的色彩表现运动;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请同学们看图2-4和图2-5,这两图介绍了艺术家们用不同的形式表现的运动;请听我国非常著名的一首古筝曲(“高山流水”)。听一段后让学生谈有什么感受?是一首什么曲子。告诉学生我国在音乐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有非常多的著名的民族乐曲。如中国十大名曲。感受艺术的描述运动。 对于艺术,我们可能比较陌生,下面,大家想想,诗人是如何用诗词来表现运动的呢: 例:登黄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本诗描写了诗从登高远望,黄河之水奔腾咆哮、滚滚而去,渐渐消失在无尽的天边,流归大海。展现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的运动世界的胸襟与豪情。 旱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 人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描述、认识、理解这个运动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妙与和谐,令我们由识由衷地赞叹,我们不是诗人,不是画家,不是音乐家,我们是普通人。但我们也有我们自己对运动的认识,我们同样可以用朴素的语言来描述运动。例如上升运动,下降运动等都有专门的词。对于上升运动可以用升起、升高、爬高、一跃而起等词语,而下降运动有落下、掉下、倒下、降落、下沉……来描述。 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知道: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可以是多角度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方法

八年级物理《动与静》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反思

八年级物理《动与静》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关于八年级物理《动与静》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设计思路:这是八年级物理教材(沪教版)中第一节概念课,对学习物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同时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习惯、方法的养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如何使学生能认识并理解有关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等物理概念是很重要的。教好这节课也将为学生学好力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习任务 本课程是八年级物理教材(沪教版)中第二章第一节课,在知识的要求上,主要是“知道”和“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不多,但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何恰到好处的设计好教学方案,让学生能有较高的兴趣来参与教学活动;如何深入浅出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物理,这是两个很重要的问题,解决的好,就能上好这节课。同时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初步领略到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形成对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共处的情感。 (1)教学重点: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2)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学习者分析 学生会有以下特点:

1平时常能接触到相对地面运动或静止的物体,对运动与静止有初步认识。 2缺乏对参照物的认识,基本不懂“参照物”这个概念。 3不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画、音乐)。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和方法 1通关生活中的例子并配合多媒体课件来证明我们是生活在运动的世界中的,从而引入课题。 2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认识人们从不同角度(文字、诗歌、音乐、绘画等)对运动的描述。 3举例说明运动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最简单的运动就是机械运动。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而引入机械运动的概念。 4利用机械运动的定义来判断骑车、小鸟等的运动,从而说明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5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举几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相关应用。 7让学生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设计高速列车活动站台。

河南省上蔡县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

河南省上蔡县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照片拍的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的。 B . 如果在公共领域可以没有证据地、恶意地怀疑普通公民的善行,行善者就会人人自危,社会就将面对无人行善的尴尬局面。 C . 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有效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已被确认为2011年乃至“十二五”期间广东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 D . 据网络消息,“高额吸费电话”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行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收益分成的结果。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6高三下·枣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 旷世奇才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 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基于此,他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从而达到“疗饥”“伐病”的功效。苏轼的意图十分明确,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不能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苏轼在向哲宗皇帝申述自己因诗获罪的原因时说:“昔先帝召臣上殿,访问古今,敕臣今后遇事即言。其后臣屡论事,未蒙施行,仍复作诗文,寓物以讽,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这说明苏轼确是有意继承风、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提倡充分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以揭发流弊、拯时救世。苏轼《答乔舍入启》中写道:“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国之将兴也,贵其本而贱其末:道之将废也,取其后而弃其先。用舍之间,安危攸寄。”作者把文章重“体用”还是重“华采”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强调“以体用为本”。“以体用为本”与“有为而作”的精神完

1.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动与静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3.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参照物及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2.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3)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件、绘画。 教学过程 一、运动的世界

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多角度展示运动的世界,并配有音乐和朗诵,(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我们就生活在这满天星斗中一颗称为地球的行星上。成千上万个星系,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星系正远离我们而去。地壳运动产生了高山与峡谷;江河流动形成了沟壑与平原。大陆板块的运动与挤压,产生了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人的生命在于运动,看:清晨晨练的人们,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 二、运动的描述 在物理学家把运动归纳成定律之前,人们就开始用文字、诗歌、音乐、绘画等描述运动。 1.词汇与运动。 问题:我们词汇中有大量关于运动的词,对于不同类型的运动有不同的词表示。请你说出与上升运动、下降运动、快速运动、缓慢运动、回转运动、振动等与运动有关的词汇,并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请大家举手抢答。 答案:升起、下落、环行、摇动(合理即可) 按小组发言进行统计,当场评出第一轮抢答获胜小组。 2.音乐与运动。 展示:用录音机播放《高山流水》(教材P14图2-4),请同学们聆听。

动与静教案

动与静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动与静 一、教学目标 1、探索目标:使学生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学生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小组探究。 (2)学生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3、知识目标:学生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二、重点难点: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就是参照物的选择,所以 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动与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准备:课件,电风扇 四、教学过程: 动与静教学 教师:现在上课,同学们,大家都坐过汽车吧,你观察过车内车外的景物变化吗请大家置身其中,充当一个观察者,观察一下会发现什么现象请看大屏幕 生:我发现道路两旁的高山在往后退 生:我发现树往后退 生:我发现原来不动的物体在往后走 师:是啊,老师也发现过你们所说的现象,可是为什么呢 生(1):我问过爸爸,爸爸说因为汽车在行驶,我随车动,所以会感觉到路边的小树,房子在动。

生(2):我想因为车动吧 师:假如站在路边呢又是怎样呢 生(1):站在路边观察树和房子是静止不动的 生(2):它们还在原地 师:为什么同样是房子和树,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到它们,就是运动的,而站在路旁看他们,就是静止的呢 师:人是运动还是静止要揭示这个问题,必须上好这节课,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动与静 教师板书:动与静 师:请大家观看两张图(这是一个荡秋千的场面) 师:假如你是那个正在荡秋千的女同学,你认为男同学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生:静止的 师:怎么判断的呢 生(1):始终在旁边 生(2):因为我和南同学的位置不变 师:假如你是观看的女同学,你认为男孩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生:运动的 生:因为位置发生了变化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怎样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生:看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就动,没发生就精 师:好,这就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它就是运动的,反之,它就是静止的。(课件文字) 师:大家一齐读一遍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

“不能不为之”与“空静”观 摘要:“不能不为之”是苏轼针对艺术本源提出的文艺观点,前人已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文艺观点进行了阐释,但却少有学者从佛教的角度进行探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空静”观的角度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佛教的关系,追寻这一文艺观点的哲学本源。 关键词:苏轼;“不能不为之”;“空静”观 “不能不为之”是苏轼在《叙》中提出来的,对此研究者已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释:有的从“创作动机”、“灵感”或“情”的角度论述其内容,说明“不能不为”的具体所指;有的从西方文论文学的非功利性角度论述其创作所追求的自然风格,讨论“不能不为之”创作时候的心态。但很少有人从宗教的角度讨论苏轼的学说是否有着哲学的根源。本文就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空静”观的角度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佛教的关系,并进一步来追寻苏轼的这条文艺观点的哲学根源。 一 苏轼在《南行前集叙》中提出了“不能不为之”的文艺观点。己亥年,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第二次由蜀入京。他在途中写下了许多诗篇。此序是苏轼回忆自己在途中作诗的情形,同时也发表自己了对写诗的见解。“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为之为工也”,[1]这句话说明了苏轼认为的“工”是“不能不为之”的。“山川之有

云,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苏轼的文艺的触发点转向了心灵的自由抒发,这种状态下作文是不受“有意”之意识的控制的,作者完全处于一种不能自己的“不能不为之”的自由状态。在“不能不为之”的状态下所写的文章是“作文”,是“无意”之文;而在“能为之”的状态下所写的文章是“为文”,是“有意”之文。 从我们上面的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能为之”和“不能不为之”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作者写作时的心理状态。可以说“能为之”的“为文”状态是有意而为文,“不能不为之”的“作文”状态是无意而作文。前种状态下作者处于理性之中,并没有摆脱文学的功利性的束缚,心灵也没有达到一种完全自由的纯然状态,所以不能写出“工”的文章。后种状态下作者处于非理性中,体现的是文学的非功利性,抒发了积聚在内心的情感,心灵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所以所作之文是“工”的文章。 “不能不为之”所对应的写作状态是“无意为文”,而“无意”的状态即是心灵自由之状态,写作时心灵是处于无目的和非功利的自由之中。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轼“不能不为之”的文艺本源论认为,文艺源于心灵的自由抒发。由此我们可以大体理解了苏轼“不能不为之”艺术本源论的含义,现在我们就可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苏轼的哲学观有着怎么样的联系,这种“不能不为之”的心灵自由抒发状态是否有着其宗教的本源。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动与静》教案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动与静 教学目标 知识: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力: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教学重点难点: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教具准备:结合学校条件选择研究所需要的材料,如秋千、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问: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忆坐车的体验,说出自己的发现,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二、分析研究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乘车的经验,讨论分析:自己坐在汽车上静止不动,对于自己来说,汽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汽车对于地面上的房屋或树木来说,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判断,得出的答案是不同的。这里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一定要说明理由,即以什么为参照物来判断,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 评:教师能从学生汇报中顺藤摸瓜、穷追不舍,紧抓学生语言的片面性及时给予反诘,这样的引导不仅有较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又具有隐蔽性。它不会让学生感到突然,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引导。 2、小结: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三、加深巩固 1、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观察教材23页插图,分析“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

的?” 2、观察教材24页插图,分析“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通过以上活动,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概念去描述不同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 四、课外探讨 “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注意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及时与学生交流研究情况 课后小记: 开放的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和探究的机会,体现了面向全体的原则。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的汇报由浅入深

八年级物理:一、动与静教案 沪科版

§2-1动与静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画、音乐)。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 1、什么是机械运动?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时】1课时 【教具】电脑多媒体、玩具汽车 【教法】启发、讲解、讨论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观看录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结论呢? 物体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进行新课 1.运动的世界 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请看图2-1—图2-3 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 (学生举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了解他们眼中的运动是什么) 2、运动的描述 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如:(学生举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看图2-4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请听我国非常著名的一首古筝曲(“高山流水”)。听一段后让学生谈有什么感受?是一首什么曲子。告诉学生我国在音乐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有非常多的著名的民族乐曲。如中国十大名曲。 问: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 看课本上“交流与讨论”学生活动5分钟。 提问:小明为什么说花花跑得真快呢? 原来花花的位置发生的改变。 告诉学生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1)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2)设疑提问讨论 a)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b)小王骑自行车上街。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c)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分析 上面的三个场景中有不少的物体,我们看 书包对李明位置不变 小王对自行车位置不变静止 坐椅对汽车位置不变 物体物体

物理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动与静

物理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1动与静 合肥市第三十九中学李忠文 一、教材学情分析: 1.学生在生活中对运动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运动的概念,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生活、生产的实例中抽象出运动的概念。 2.教学中应注意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机械运动的实质性的内容。 3.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效整合,用大量的音频、视频、图片、动画及文字材料,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从而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4.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贯穿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和心理健康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媒体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在学生活动中不断强化与同学(他人)的协作意识 三、心理健康目标 1、通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一种极大的推动力。 在物理教学中,我利用有趣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运动中交接棒跟稳一时无法解释,教师又暂时不做解释,这就引起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营造平等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全体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积极组织师生、生生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觉接受教师的指导。 四、教学重难点 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相对等物理概念去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五、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有效整合,观察、阅读、交流与讨论。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视频:接力赛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 通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运动中交接棒跟稳一时无法解释,教师又暂时不做解释,这就引起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加减法”及其运用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加减法”及其运用 论文摘要: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渊源,受中国哲学思想思维模式的影响。“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苏轼的这一诗句可以说是中国画“空白加减法”很好的写照。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绘画中“空”所蕴含的哲学观、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的抽象运用等级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空间及其运用。 论文关键词:传统绘画,空白,加减,运用 中国水墨画艺术的“空白”运用深层积淀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的,也就必然重视作品中“意象空白”的美学意义,因为中国艺术的存在形式是以这种“自知加减”的思维方式来决定的,其中进一步领悟到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的审美意义。它总是会继承过去的优秀部分,而加入时代进步的部分,在创作的程式中强调笔墨意识的同时,也把“空白”的审美价值放在了重要位置。 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的表现形式 1.疏可走马 在绘画中疏密关系的表达大致可分两类,一是符合客观情理的疏密变化,根据现实中景物的不同而构造的疏密情况,通常我们在一般意义上的绘画中便能察觉,另一类是经过缜密的艺术构思,通过艺术化的加工处理将画面中的繁密或疏简布置于作品全局,使画面达到繁不嫌塞,疏不嫌空,可谓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艺术高度。疏密与繁简互有异同,相辅相成。 传统水墨画特别强调用笔用墨的疏密关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便是对这一关系的总体概括,中国传统绘画的疏密关系是靠空白来完成的,“空白加减法”的运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整幅作品的节奏感。“加法”不一定密,“减法”不一定疏。上部密下部疏,但是密中有疏、疏中有密,加中有减,减中有加。这就是布局中所谓的繁简和疏密相间,繁密的布局中,可山峦重叠,简疏的画中疏树横坡,就如王蒙与倪云林的画,一密一疏间,各有其趣,何其乐哉。 2.计白当黑 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历代画家们正是在这一传统哲学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出了一整套关于空白的规律,有时候“减法”也可以当做“加法”来运用自如。画家们提出“计白当黑”、“知白守黑”等法则,使中国画的创作表现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清人汤贻汾深有感触地说,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王昱在《东庄论画》中也这样讲:“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1]戴照似乎说得更为贴近国画创作实际。在他们看来,传统绘画中最突出的地方,不在实处,而在无笔无墨的空白处。笔墨不着的空白处,为何却成了一幅画最紧要之处?清代华琳在《南宗抉秘》中道出了个中原委:“于通幅之留空白处尤当审慎。有势当宽阔者窄狭之,则气促而拘;有势当窄狭者宽阔之,则气懈而散。务使通体之空白,亦即通之龙脉矣。”[2]有黑才有白,有了黑色的“加法”在画中的绝妙运用,“减法”才能在画中因此而妙了起来。画面中的空白并不是虚无他物,只是偶然的表现,其中贯彻着独立的审美价值。 正如清代王夫之所说:“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正是居于上述认识,历代国画家都很重视构图布白的问题。”[3]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谓是一幅减笔水墨图,运用大片空白,渲染了寒江雪霁的气氛。 3.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

诗与禅(一)

诗与禅(一) 关键字:诗禅禅宗是最具中国气派的佛教,也可以说它是中国自己的佛学。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以来,到唐代禅宗的建立,花了600年的时间,这是中国对佛教这种外来文化的漫长的消化过程。禅宗的通达、印“放的精神,质朴明快和讲求实际的作风,都是中国固有的民族性格的表现。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禅宗一出现,就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其影响迅速扩大到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文学的影响当然也非常显著。唐宋时期,诗人与禅僧交往是一种很时髦的事,象唐代的王维、韦应物、刘禹锡、颜真卿、权德舆,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等人,都与禅僧过从甚密,他们都是禅的爱好者,有的甚至是忠实信奉者,所写的诗有着浓厚的禅味。杜甫是一个“一饭未曾忘君恩”的典型的儒家诗人,但连他也说过:“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韩愈是个排佛很激烈的人,但他后来也忍不住和禅僧交往起来,可见禅宗对当时诗人的吸引力。再从禅僧方面来看,由于禅宗扫除了种种戒律和坐禅仪式,他们也就有充裕的时间去与公卿文士交往、去涉猎外典、去搞艺术。禅宗中的诗僧很多,如唐代的灵一、清江、皎然、灵澈,五代的贯休、齐己,宋代的惠崇,参寥、洪觉范都是很著名的,他们在诗中除了证性谈禅之外,也吟咏世俗情,文人士大夫很欣赏他们的作品。此外,在禅家内部的参禅悟法的功课中,诗歌也是很重要的工具,祖师开示机缘,门徒表达悟境,往往离不开诗。诗与禅的联系既然如此密切,那么人们从理论上来探讨二者的关系,也就是很自然的了。概观唐以后的人对诗禅关系的看法,似乎可以归结出这样几种意见,一是诗禅相异说,二是诗禅相似说,三是诗禅相同说。对于这几种意见,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它们哪个对、哪个错,因为它们有各自的不同角度,所以意见难免有互相抵牾的地方。但如果拨开这些浅层上的现象,我们即可发现各派理论在深层上的相互补充,它等待着我们今人在综合各代各派意见的基础上把它发明出来。 一、诗禅相异说 如果从较为外在的角度来看禅的宗旨,它与诗的对立性是很明显的。佛家所主倡的本体是寂然不动的自性,而禅宗则把这种自性看成是每个人的空明静寂的本来心情,六祖惠能说:内见自性不动,名曰禅。就是说,禅家是以发现自己的本心,回复到自己本心为归依的。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这种“本心”,它实际上是不被外界所惑、不动心起念,没有分别心、没有执着心,当然也更没有感情活动的--种主观状态。惠能所谓“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就是这种境界。黄檗曾把佛心比作恒河的沙子:“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它没有喜怒哀乐之情,因此也就能处处自在,而诗则完全相反。按照中国传统的见解,诗的核心不是别的,就是喜怒哀乐的感情,它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而且中国传统诗论中所特别推崇的是诗人的忧患意识,强调悲愤的感情是好诗的来源,古人赏乐以悲为美,司马迁说诗经三百篇都是“圣贤发愤之所作”,韩愈讲“不平则鸣”,以及后人所谓的“诗穷而后工”、“不愤不作”等等,都是这种例子。如果说,一切感情都属于佛家所要扫灭的“烦恼”之列,那么悲愤的感情是表现得最直接、最强烈、也最折磨人的烦恼,所以也就更为佛家所不容。韩愈有一篇《送高闲上人序》,是写给-位叫做高闲的和尚的,他是个书法艺术的爱好者,特别喜欢学张旭的字。但韩愈老实不客气地告诉他:书法是情感的表现,张旭的书法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他“喜怒窘穷,忧悲愉陕、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而僧人却是“一生死、解外腰,其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心中没有张旭的情感,只是外在的学习张旭的笔法,“未见其能旭也”。韩愈这里所说的虽然是书法,但其道理尤其适用于诗。后来明末人陈宏绪说:“诗以道性情,而禅则期于见性而忘情,说诗者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而咏歌之,申之曰:发乎情,民之性也。是则涛之所谓性者,不可得而指示,而悉征之于情。而禅岂有是哉?一切感触等于空华阳焰,漠然不以置怀,动于中则深以为形,而况形

《动与静》教案-

《动与静》教案-掌门1对1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 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 3. 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与静”。 〔教学方式〕交流与讨论。 〔教学重难点〕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相对等物理概念去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 充分运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这个运动的世界:人在林阴道上行走;汽车在公路上奔驰;飞机在天空中翱翔;小鸟在树林中飞翔;月球绕地球转动;地球绕太阳转动;整个宇宙的成千上万个星系都在运动。 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这里让学生再列举自己认识的一些运动现象,结合多媒体展示和学生举例自己得出:世界是运动的。 二、人文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总是不断地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和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充分鼓励学生说出描述运动的诗词、音乐、绘画、词汇等。 例如在诗词方面举出他们学过或看过的各种诗句。教师可依据学生说出的一些诗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如绝句·登天门山等)。 在音乐和绘画方面学生可能举出得少些,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古曲《流水》、梵高的《星夜》、毕加索的《沐浴的玩球者》或祖国的传统国画等。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音乐和绘画所表现出的运动情景。 在词汇方面学生可以说出“上升、下落、跑步、转动、飞奔”等。 教师活动:展示诗词、音乐、绘画等,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情感去体验运动的各种形式。 学生活动:讨论和交流,说出描述运动的诗词、词汇等,能说出古曲《流水》中是如何描述运动的,能描述绘画中表现运动的各种方式。 三、科学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科学家又是如何来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的呢? 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同学们,你们对科学上所说的运动是如何认为的呢?

《动与静》教学设计

《动与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世界,运动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对运动世界的多种描述方式(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朴素的描述运动到科学的描述运动的人类认知过程,了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2)体会从纷纭的现象中认识事物共同本质特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了解运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初步体验运动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以及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人类对运动世界的描述中感悟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运动形式的多样性;认识怎样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机械运动。 教学难点: 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相对等物理概念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学情分析: 运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可以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缺乏对知识的再编码,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繁杂多样的运动个体中总结出规律,完成理性认识的升华。 教学方式: 本节课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设计: 创设情境──对运动的认知──参照物──互动讨论──运动的判定──练习巩固。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与静"、地球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引入新课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到了物理世界的神奇与美丽,也了解了前人在探索物理奥秘的经历中付出的努力与艰辛。观看录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结论呢? 从现在开始,我们共同走进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二)进行新课 1、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 同学们观察课图P13的图2-1到图2-3,在这里,以天→地→人三个主题向大家展示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运动及物质运动的多种表现形式。 多媒体课件展示: 天: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月盈月亏……

2021人教版美术四上《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

2021人教版美术四上《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线条的动与静》属于造型·表现/观赏·评述学习领域,是在学生对线条、色彩等造型元素具备初步感知和运用知识后,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平直与弯曲给人带来动与静的感受,并运用平直与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与流淌的感受,为今后利用色彩和线条进行造型表现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白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受;2、过程与方法:利用直线或曲线完成一幅主题创作;丰富作品表现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看,敢于表达的适应;进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感受、明白得线条曲直所表现出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利用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丰富作品表现力;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多媒体课件:能表达线条动与静感受的图片(建筑物、马路、等具有挺立直线成效的图片,水波、柔软物体随风飘动、花样滑冰的冰刀痕、自由体操中的彩带操、电线、飘舞的雪花等;范画;绘画工具和材料。 学生预备:蜡笔或水彩笔及其他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1、观看: 引导学生观看一张方形的纸飘落的轨迹,观看乒乓球跳动的轨迹,用线条记录下来。 观看教室里的门、窗框、墙角线、桌子、讲台等线条,用线条记录下来。 2、比较:看看两次观看记录下的线条的区别。(直线与曲线)3、导入新课:直线和曲线给人带来静止跳动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线条的动与静》 二、探究发觉: 1、看看:几组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体验这些线条给人带来的感受。(静止与流淌) 2、想想: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的哪些事物包含这些线条呢?举例说明。 3、比较:教师播放一组视频,先固定画面一帧一帧观赏图片。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线条给人带来的感受。然后再播放动画视频,进一步体会平直和弯曲的线条给人带来的动感和静止的感受。并找出其中给我们带这种感受的平直和弯曲的线条 4、发觉:观赏一组学生绘画、古今表现静止可动感的作品及一些图案设计作品,观赏作品中平直和弯曲的线条给人带来的感受。用笔的轻重、缓急、长短,用色的干湿、浓淡,运笔的轨迹如跳跃、连续等

王维诗词的空静之美

王维诗词的空静之美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维擅长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他的诗歌创作,受隐逸之风和禅宗思想的影响较大,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与禅的静默观照合而为一,神会于物,超入禅境,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透出幽深,有一种冲淡空灵的缥缈神的。被视为古代山水诗创作的正宗。 王维(701—762)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与李白、杜甫并称盛唐时期三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达到了意境浑然的境界,在用文字塑造形象中,大量地融入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突破了以往文字的间接性局限,以诗的形式再现了画的意境,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绘画般优美而深广的意境。难怪苏轼有如此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也是王维诗歌的特点,他精通音律,又擅长绘画;是少有的全才,的确,王维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具有静逸明秀、空明宁静之美;他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是的代表作家,二十岁就中进士,由于过早的接触到了官场,所以在他年近三十岁左右就开始了他的亦官亦隐的生活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王维字摩诘,人称诗佛,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王维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据说,王维的母亲始终是吃斋念佛的,中年时期,由于官场的不得事,就已无意于仕途荣辱;到了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过着僧

侣般的生活。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早年对功名亦充满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大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以英特豪迈之气融贯于出色的景物描写之中,形成雄浑壮阔的诗境。那无尽的长河,广阔地平线上的落日、大漠孤堡上的烽烟,透露出诗人走马西来天尽头的豪迈气概。但真正奠定王维在唐诗艺术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歌咏归隐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玩完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了空间无滞碍的境界,自然的美与心灵的美完全融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