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泉》

合集下载

杜尚的《泉》:什么是艺术?

杜尚的《泉》:什么是艺术?

杜尚的《泉》:什么是艺术?杜尚《泉》冯峰以喷⽔装置作品《W喷泉》向杜尚和《泉》致敬“⼩便池”带来的最直接问题是:“什么是艺术?”如果“⼩便池”是艺术,还有什么不是艺术?1917年,马塞尔-杜尚(Duchamp,1887-1968) 把⼀个从商店买来的男⽤⼩便池命名为《泉》,匿名送到美国独⽴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

2005年,他的⼩便池,被全球500位重要的艺术界权威⼈⼠评为:对艺术史影响最⼤的艺术作品。

“⼩便池”带来的最直接问题是:“什么是艺术?”如果“⼩便池”是艺术,还有什么不是艺术?如果没有什么不是艺术,那就什么都是艺术。

如果什么都是艺术,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不是艺术。

如果什么都不是艺术,那么,艺术也就只剩下了对艺术本⾝所发出的质疑和追问。

这样,“艺术”和“古董”得以区分开来,同时也和“技艺”区分开来了。

它与⽣活平等交流,并直指⼈⼼,贯穿思想。

艺术家们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式作为媒介来传递他们对于艺术提出质问的各种观念。

这时候,艺术开始变得出乎预料和看起来难以捉摸。

尽管你并不⼀定喜欢它,但有⼀点是可以肯定的:艺术和你的⽣活越来越近了。

如同维特根斯坦将哲学引向了语⾔、⽣活的⾃由天地,杜尚将绘画引⼊艺术的⾃由之境:他的思想在于彻底叛离古希腊式的“技艺”思想,将艺术带⼊⼀个更真实也更⼴阔的境地:艺术不再是描画幻影,⽽是直⾯真正的物和⼈⽣;不再是⽤艺术表达永恒,⽽是取消⼀切永恒;不再是单纯地表达意义,⽽是⽤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意义捉迷藏,质问意义有何意义!⼀种新游戏打开了⼀个更敞阔的世界。

我是在⼴州美院⼤⼆时和《泉》相遇的。

那是1988年的事了。

它的影响使我从⼀个学习中国画的学⽣转⽽投⾝于实验艺术的领域。

20多年后,我才有机会向杜尚和他的《泉》致敬——2010年我创作了作品《W喷泉》,这件喷⽔装置作品于2011年被邀请参加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

在那⾥,我⽤喷射的⽔柱向杜尚的《泉》致敬。

海浪冲洗下的“纯粹艺术”

海浪冲洗下的“纯粹艺术”

海浪冲洗下的“纯粹艺术”1917年,在苏黎世的朱利叶斯塔尔展览会上,一件寻常如石头摆在一旁的物体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这件物体由一个陶瓷厕所放置在一块大理石上构成。

这就是马塞尔·杜尚的《泉》。

《泉》是杜尚的一件“就位艺术”作品,它是一个现成品,不经修改,只是经过了签名,然后放置在展览场地。

这一行为引发了当时艺术界的热议和争论,成为了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泉》有多种解读,其中之一是马塞尔·杜尚对既定艺术观念的挑战。

杜尚通过将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作为艺术品来展示,颠覆了人们对艺术的传统认知。

他认为艺术不应该仅局限于画画或雕塑,而是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任何物品。

他试图将艺术和生活融为一体,打破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边界。

《泉》的艺术性也在于它的表达方式。

杜尚将一个厕所摆放在展览场地中,无论是形式还是视觉效果都是与传统艺术相悖的。

这种亵渎传统的行为被认为是一种反叛,是对当时艺术界权威的挑战。

通过这种不符合常规的方式,杜尚试图打破观众的既有认知,唤起他们对艺术的重新审视。

《泉》成为了杜尚的代表作之一,也为他赢得了艺术界的赞誉和尊重。

与此这件作品也引发了公众争议。

许多人对这种“纯粹艺术”的概念难以接受,认为它没有任何艺术性可言。

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厕所能被视为艺术品,感到愤怒和不解。

正是这种争议使得《泉》的艺术价值得以凸显。

艺术应该是引发思考和讨论的,它可以是颠覆传统的,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可以是对艺术创作的重新定义。

《泉》通过自身的存在,引发了人们对艺术的定义和意义的思考,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和思考的深度。

杜尚的《泉》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影响力,是因为它挑战了观众的认知和艺术界的权威。

它打破了艺术的界限,打破了观众对于艺术的固定思维。

它不再是单纯的审美享受,而是一种对问题的提出和探索。

对于杜尚来说,艺术并不是一味追求美丽或创新,而是一种自由的表达方式。

他试图通过传递观念和思想来激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突破观众与艺术之间的界限。

泉杜尚名画赏析

泉杜尚名画赏析

泉杜尚名画赏析泉杜尚(Marcel Duchamp)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以其颠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作品风格,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先驱和领袖。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泉杜尚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泉》(Fountain)和《维纳斯陷阱》(The Bride Stripped Bare by Her Bachelors, Even)等作品。

本文将以泉杜尚名画为主题,对他的艺术风格和作品进行深入的赏析。

首先,我们来谈谈泉杜尚的艺术风格。

泉杜尚是一位充满创造力和思想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常常挑战传统的艺术观念,以及人们对艺术的理解。

他擅长利用各种媒介和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的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

泉杜尚的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内涵,他通过作品来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以及人类的内心世界。

他的艺术风格独特而又多变,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赏析泉杜尚的名画。

首先要提到的当然是《泉》这幅作品。

《泉》是泉杜尚于1917年创作的一件雕塑作品,它是一座普通的陶瓷小便池,泉杜尚将其倒置并签上了一个化名“R.Mutt”。

这件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被拒绝在艺术展览中展出。

但正是这件作品,成为了当代艺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颠覆了人们对艺术的传统观念,重新定义了艺术的边界。

《泉》的意义在于它对艺术的挑战和颠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批判。

它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艺术的本质和意义,以及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和观点。

另一件著名的作品是《维纳斯陷阱》。

这件作品是泉杜尚于1915年至1923年间创作的一件大型装置艺术作品,它由大型玻璃板和各种材料组成,整体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又神秘的氛围。

《维纳斯陷阱》的意义在于它对人类情感和欲望的探讨,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的反思。

这件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现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它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意义,以及艺术家对世界的理解和诠释。

《泉》何以成为艺术杰作?

《泉》何以成为艺术杰作?

《泉》何以成为艺术杰作?英国艺术大奖特纳奖曾发起一个关于“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品”的调查,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泉》力压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排名第一。

诚如有艺术批评家所言:“在现代艺术史上,杜尚的《泉》已经成了最著名的作品。

”然而,从形式上来讲,《泉》其实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男用小便池。

1917 年春,美国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艺术展,杜尚从商店里买了个现成的小便池,题名“泉”(Fountain),签上假名“R·马特”(R·Mutt),什么都没加工就送去参展。

一件影响深远的艺术杰作就这样诞生了。

那么,一个小便池如何就成了艺术杰作呢?马塞尔·杜尚《泉》艺术家的选择男用小便池变成艺术杰作,当代艺术史上仅此一件。

显然,并非所有的小便池都能成为艺术品,它首先要被艺术家选中。

就《泉》而言,“杜尚的选择”是前提。

起初,匿名送展的《泉》遭拒,展览委员会给出的理由是,“《泉》是下流的”。

为了让《泉》得到认可,杜尚做了很大的努力,包括联合他的赞助人瓦尔特·阿伦斯伯格与展览委员会发起激烈的论战。

论战失败后,杜尚又把《泉》送到好友阿尔夫莱得·斯提尔格里兹的著名的291 画廊。

遵照杜尚的要求,斯提尔格里兹精心地拍了张《泉》的照片,并以“浴池圣母”之名置于争议杂志《盲人》卷首页。

与此同时,以《盲人》为阵地,以“理查德·马特事件”为名,杜尚和他的朋友们发起了一场讨论,小便池被赋予了各种意义,包括被诠释成女性子宫。

为《泉》所做的一系列辩护,特别强调了艺术家选择的必要性。

如阿伦斯伯格就坚持认为:“毕竟只有艺术家而非其他人才能决定什么是艺术。

”被认为可能是杜尚本人写的《盲人》卷首“编辑手记”指出:“马特先生是否亲手制作了《泉》,这并不重要。

他选择了它。

他赋予一个普通的物品以生命,把它如此摆放,在新的名字和视角下,它的使用功能就消失了——为这个对象创造了一个新的思想。

生活就是艺术——杜尚的《泉》

生活就是艺术——杜尚的《泉》

生活就是艺术——杜尚的《泉》杜尚小便池1917年,在巴黎的独立艺术家沙龙展上,马塞尔·杜尚买了一件小便池,签名后命名为《泉》,把它作为艺术品送去参展,被拒绝。

到1960年代,《泉》的重要价值开始被艺术界追认。

以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泉》在艺术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比如,2004年,英美媒体纷纷以《杜尚的小便池打败了毕加索》或《一个小便池成最具影响力艺术品》等为题报道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果:500名英国艺术界最权威的专家,包括艺术家、艺术品交易商、艺术批评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工作人员,评出了20世纪5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如下:1《泉》,马塞尔·杜尚,1917年,得票率64%2《亚威农少女》,毕加索,得票率42%,1907年(立体主义的代表性作品)3《金色玛丽莲》,安迪·沃霍尔(1962年),得票率29%4《格尔尼卡》,毕加索,1937年,得票率19%(表现西班牙内战之恐怖)5《红色画室》,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1911年,得票率17%▲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杜尚是当代艺术的最关键人物,某种程度上,如果了解杜尚的话,就不需要看当代艺术史和其它与艺术有关的东西了。

当我们过分执着于艺术时,反倒离艺术的本意越来越远。

杜尚让人们重返艺术的本意: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智慧的人,是不是艺术家、做不做艺术,并不重要。

▲ 杜尚小便池能成为艺术品,暗示了这样的规律:如果一个人号称自己是“艺术家”,号称自己的表达是“艺术作品”,并在艺术传播渠道(如艺术空间和艺术媒体)里展示,而且他表达的东西被人认为确实有价值,这时他的表达就可能被人当做艺术作品。

这里可以看出,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传播渠道,就如同包装盒,但最重要的是:包装盒里的东西是不是有价值。

杜尚的很多作品和观点,如同禅宗中的棒喝,让人瞬间从迷失中清醒过来:“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我热爱呼吸胜过一切”、“我喜欢活着,呼吸,甚于喜欢工作”、“如果你愿意看,我的艺术就可以是活着的:每一秒,每一次呼吸就是一个作品,那是不留痕迹的,不可见也不可想的,那是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艺术是艺术之外。

杜尚《泉》,上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品

杜尚《泉》,上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品

杜尚《泉》,上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品1917年,纽约有一群前卫艺术家组织了一场艺术展览。

由于声称要打破艺术的规则限制,这场展览宣布不设任何门槛。

简而言之,任何人任何作品只要交了报名费就可以参加展览。

然而,有一件作品到底还是被拒之门外了。

被寄来的是一个男厕所里常见的小便池,上面签的是一个根本没有人听说过的艺术家名字。

●《泉》复制品组委会在开会表决后最终拒绝了这一件实在不能被接受的“艺术品”,这个小便池被丢在角落里,再也没有人理会它。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这是组织者中一位名叫马塞尔·杜尚的知名艺术家匿名寄来的作品。

一直到很多年后,杜尚的《泉》才开始引起艺术界的关注与讨论。

再后来,很多艺术家把它评价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品——没有之一。

●现在已遗失的原版《泉》的照片一个随处可见的小便池,加上一个杜尚的签名,何以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品?是里面暗藏了杜尚的什么小心思艺术创作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杜尚完全没有在小便池上添加除了一个简单的签名以外的任何创作,但这个小便池送展的行为确实暗藏了杜尚改变“艺术”这个概念的巨大野心。

了解这件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及其暗藏的意义,就能明白它为什么是如此伟大的一个存在——大家崇拜的不是这样“一件艺术品”,而是它背后承载的理念意义。

要读懂这件作品,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艺术”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艺术”。

●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千百年来,我们发展出了书、画、摄影种种艺术形式,但其实我们是用它们来做什么?说到底,是情感抒发还有思想的传播。

看到一朵很美的花,把它拍下来,希望保存或者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种美,这是艺术的初衷。

有感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创作一首诗或者一张画,把这个思想保存并且传播开去,这也是艺术的初衷。

●《蒙娜丽莎的微笑》可能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品了但是随着“艺术”的发展,这个初衷无数次地被违背又无数次地被重新建立寻回。

古典主义绘画表现“美”的初衷,一直发展到最终变成学院派充满条条框框的限制。

杜尚 泉

杜尚  泉

杜尚的《泉》意在质疑人们关于何为艺术品的观念:很少会有什么东西去让人们思考艺术实际上是什么,或它是如何被表达的问题;他们只是假定了艺术要么是绘画,要么就是雕塑。

所以才会很少有人会将《泉》视为一件艺术作品。

“这个小便器可能是件艺术品吗?”在小便器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品的过程当中,名字的变化原来是如此的重要。

正是这个名字的变化,变得不同寻常,使得人们审视物体的角度也发生改变。

不等大雅之堂的小便器,也就随之被视为格调高雅的艺术。

1 达达派1916年,在诗人查腊、画家休森贝克和阿尔普的倡议下,为逃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而避居中立的瑞士的一批艺术家成立了一个艺术群体,并从词典中随意翻出“dada”一词用以命名,自此,达达派诞生了。

他们强调反传统,反理性,反审美,反道德,甚至反对当时已经非常激进的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

他们认为,艺术与艺术品无关,任何现成物都可以是艺术品,从而将一切关于艺术的传统,统统否定。

杜尚就是达达派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

2 《泉》1917年,杜尚把一件现成品磁小便器,送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作品题为《泉》。

它被展览布置委员会愤怒地拒绝了。

它引起了持久的解释学喧闹。

实际上,它成为了现代艺术编年史上的里程碑。

《泉》表现出的是对一切传统艺术观念彻底的否定与批判。

此前的任何艺术流派,哪怕再激进,起码承认艺术品必须要有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而且一般来说,艺术起码要表现美。

而《泉》的出现,则连这最“起码”的艺术观念也被否定了。

3 对“创作”的否定有人指责杜尚是剽窃现成的制品,他则辩解道,是否由作者创作并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选择了它,并“使人们用新的角度去看它,原来实用的意义已经消失殆尽,它却获得了一个新的内容”。

《泉》做为西方美术史中第一件完全利用现成品的“装置”作品,开创了所谓“装置艺术”的先河。

自此,现成品进入艺术的领域,改变了以往只能透过画笔和手工制造的移情投射观念,转向客观视觉背后的精神活动。

《泉》现成品对艺术的诘难研究

《泉》现成品对艺术的诘难研究

《泉》现成品对艺术的诘难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现成品(found objects/ready—mades)本不属于传统的艺术范畴,但现代艺术家却将选择的现成品拿来,根据自己的构想对原作做局部的加工或改变并使之呈现出某种新的意趣来。

杜尚借用这个概念,通过选择、标签、题名、展示等方式,使现成品跻身艺术之列,成为后现代艺术取之不竭的思想源泉。

它们以反艺术、反视网膜艺术(retinal art)的姿态出现,试图开创艺术新的表达方式和领域,以此颠覆传统的艺术惯例和审美情趣。

杜尚为人所熟知的现成品是被命名为《泉》(Fountain)的小便池,这件作品是1917年杜尚以“”的名义,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的,这个展览宣称任何艺术家只要交纳六美元,就可以在展会上展出作品。

结果,如同1912年《下楼的裸女》被巴黎独立会展拒绝的经历相似,这个小便池并未被展出,他们无法接受一个小便池是艺术品。

有人指出这是伤风败俗,有人则认为这件作品是剽窃。

事后,杜尚在《盲人》杂志上试图给《泉》正名“,穆特先生是否经由自己的双手来制作此喷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选择了它,他采用了一个日常生活物品,经过他的处理己使它原有的意义消失,在新的标题与观念之下,他已为它创造了新的思维”。

下面参照杜尚提供的阐释思路并借用皮尔斯符号三联式(符号- 对象- 解释项),来说明《泉》之为艺术的条件。

在实际生活空间中,物的符号媒介与对象客体之间是处在稳固的一一对应关系,不太会依据解释项而变动。

而经由杜尚的选择、命名并摆置在特定的空间里,小便池便进入了艺术场中,变身成被命名为《泉》的小便池。

在这个空间场中,小便池不再称为小便池,物的使用功能目的被阻断,能指与所指间稳固的关系破裂,日常生活中的惯性思维被打破,观者用《泉》的命名去对应这件物品,对其进行静观、凝视,词与物的对应关系变成了一种“游戏”,解释项的空间也被打开,《泉》处在一个开放的阐释空间,从而实现了从普通现成品到艺术品的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作品《泉》在英国艺术界举行的一项评选中,已故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作品《泉》打败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两部作品成为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而所谓《泉》其实就是一个陶瓷小便池,而且这个小便池也不是杜尚自己制作的,而只是从商店买来,签上他的大名,并冠以《泉》的名字而已。

评选结果令人惊讶英美媒体纷纷以《杜尚的小便池打败了毕加索》或者《一个小便池成最具影响力艺术品》等为题报道了这一令人感到吃惊的结果。

要知道,组成评审团的并不是缺少艺术细胞的普罗大众,而是500名英国艺术界最权威的专家,包括艺术家、艺术品交易商、艺术批评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工作人员。

在许多人看来,这一结果令人吃惊不仅仅是因为杜尚竟打败了在现代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毕加索和马蒂斯,更主要的是小便池这一艺术作品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

《每日电讯报》更评论说,从评委们的趋向可以看出今天的艺术到了“多么不堪”的地步。

毕加索落后20多个百分点1917年,法国艺术家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起名为《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杜尚之所以把小便池命名为《泉》,除了它确实水淋淋的外表之外,也是对艺术大师们所画的泉的讽刺。

在这次评选中,64%的评委把票投给了杜尚的《泉》,而名列第二位的毕加索名画《亚威农少女》只得到了42%的选票。

《亚威农少女》被看作是立体画派的开山之作,也一度被艺术界奉为现代艺术的第一部伟大杰作。

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的《红色画室》在这次评选中名列第五。

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参加投票的艺术家中没有一个人选马蒂斯的作品。

对此,泰特美术馆前馆长威尔逊这样解释:“今天的艺术家都希望艺术能间接表达社会或者政治观点,传递政治或道德信息。

而马蒂斯说过,他的艺术就像一把在一天结束后让你坐下休息的躺椅,是纯粹的感性主义,现在的艺术家对此并不推崇。

”现代艺术争议颇多负责向公众解释评选结果的专家西蒙·威尔逊是泰特美术馆的前馆长。

他介绍说:“如果是10年前,毕加索或马蒂斯一定会胜出。

他们是并驾齐驱的两位现代艺术大师。

这一结果令人震惊,但是我本人并不感到吃惊。

杜尚是这一代艺术家所吹捧的对象。

这就是他们所认为的艺术形式,也是人们所看到的特纳奖的现状。

”这次评选是将于下周揭晓的特纳奖的一个前奏。

创立于1984年的特纳奖是英国最有名的艺术大奖,强调现代性,鼓励创新,不过近年来的获奖作品颇有争议,比如2002年的得奖作品是一个忽明忽暗的走廊,2003年的作品是一尊充斥着性器官和暴力画面的《花瓶》。

今年的特纳奖获奖作品将于12月7日公布。

在四件提名作品中有一件是艺术家想象中的本·拉丹藏身的山洞。

英国艺术界评出的20世纪5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毕加索《亚威农少女》1《泉》,马塞尔·杜尚,1917年,得票率64%2《亚威农少女》,毕加索,得票率42%,1907年(标志着毕加索的绘画转入立体主义阶段)3《金色玛丽莲》,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1962年),得票率29%4《格尔尼卡》,毕加索,1937年,得票率19%(表现西班牙内战之恐怖的现实主义题材油画,表现了毕加索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5《红色画室》,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1911年,得票率17%(马蒂斯自己的立体主义画作开山作)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1887--1968)从他开始,艺术不再只是让我们能够画出一张美丽的画的技巧,艺术可以成为让我们活得潇洒,活得不苟从,活得充满创意的生存状态。

只有懂得了杜尚,我们才会认识什么样是自在自为的生命的真意义。

从杜尚给我们打开的门出去,我们得到的不是视觉美而是生存的奥秘。

杜尚是20世纪艺术史上最"出名"的艺术家,他极端引人注目,同时又"臭名昭著"。

杜尚之后的许多艺术观念和艺术流派,乃至艺术界发生的方向性的变化,都同他有关。

有人骂他,说他动摇了艺术殿堂的"神圣"根基;也有人赞他,称他为真正领会并表现"艺术"真谛之第一人。

不论人们褒贬如何,历史评价怎样,讨论观念艺术,杜尚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源头。

1917年,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起名为《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杜尚之所以把小便池命名为《泉》,除了它确实水淋淋的外表之外,也是对艺术大师们所画的泉的讽刺。

2004年《泉》击败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和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金色玛丽莲》,被推选为现代艺术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品。

1919年,杜尚用铅笔给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加上了式样不同的小胡子,于是“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成了西方绘画史上的名作。

-----------------------------------------------是谁改变了西方美术史的进程?是杜尚。

是谁改变了全人类对“美术”一词的理解?是杜尚。

一个世纪以来,杜尚这名字和很多词汇等同起来:杜尚是破坏;杜尚是玩世不恭;杜尚是幽默。

杜尚是典雅.然而,无人能否认的是:杜尚是艺术家。

艺术家是天生的。

但是,成长为艺术家的道路却各有不同。

有人是天赋的冲动,有人是天生爱哗众取宠,有人是为青史留名,还有人为了养家糊口。

而杜尚之所以走上艺术之路则是为了逃避兵役。

1887年,杜尚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之家。

良好的家境把杜尚培育成了一个风度优雅的绅士,可以说:杜尚从来就是一个迷人的男人,以至于在后来,杜尚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大师之后,有人说:是他的迷人风度征服了美国人,所以他才有今天。

190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夜。

终其一生都到处向人诉说自己不是一个爱国者的杜尚,此时便想办法逃避从军。

他打听到有三种人可以不参军:艺术家、医生和律师。

后两者太难了,只有艺术家还容易冒充。

于是,当杜尚向军方美其名曰自己是一个艺术工作者时,他就轻而易举的逃离了军队。

只是当时没人能想到这个可耻的逃兵日后也是一个能改变世界的人物。

1906年,杜尚开始在巴黎的画家圈子里混了。

那时候,满世界的艺术流派横行。

最时髦的名词是“立体主义”,领军人物是毕加索。

杜尚这个美术青年当时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毕加索们是不会带他玩的。

而此时的小杜同学还在美术技巧上挣扎,他对立体主义的表现形式及表现技巧的兴趣远大过对立体主义的精神的理解。

1909年,杜尚第一次在一个沙龙里展出了自己的两幅作品。

竟然都卖出去了。

这对杜尚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其中之一幅画是被现代舞的创始人邓肯买去的(后来,在美国杜尚曾向邓肯索回而未果)。

1912年,对杜尚来说是生命中关键的一年。

杜尚送作品《下楼的裸女》参加独立沙龙展,竟被拒绝了。

在今天,如果哪一位学美术的学生说他没听说过这件作品,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然而,在当时,事情就是那么的正常:巴黎不承认杜尚。

此事对杜尚的刺激是深刻的但却不是狭隘的,五十多年后杜尚在评论此事时说:他们对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已经有了明确的界限了,这是一种多么天真的愚蠢。

于是,杜尚离开了画家们的圈子。

并找了一份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

只是,他并没有放弃他的艺术创作。

1912年,对杜尚来说又是幸运的一年。

被巴黎拒绝的《下楼的裸女》却被从美国来的画商看中而挑选到美国去参展。

只不过是当时杜尚本人也不知道此事会带给他日后何等的荣耀。

1913年到1915年,杜尚一直努力的探索着他未知的领域。

他在其间的作品量也是惊人的:《咖啡磨2号》、《绿盒子》、《大玻璃》等著名作品都是这一段时间的产物。

这一段时间的磨难使他的艺术观念离传统越来越远。

却距他心目中的艺术真谛越来越近。

1915年,杜尚成名了!可是却不是在法国成名,是在大洋的彼岸:美国。

美国佬是惟恐天下不乱的主儿,哪里有事件哪里有他们。

1912年杜尚的《裸女》被拒展事件在大洋彼岸被美国人炒作的沸沸扬扬。

现在,依旧很难说是美国人的慧眼改变了世界艺术史的进程还是美国人的好奇心造就了杜尚这个传统艺术的掘墓人。

总之,美国人在以欢迎英雄的姿态来迎接杜尚!1915年的纽约,杜尚,这个被当时世界艺术的中心――巴黎所抛弃的落魄艺术家。

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礼遇。

也是在这里,一个叫爱伦斯伯格的美国人走进了他的生命中。

此人一生以收集并收藏杜尚的作品为己任,终生不渝。

艺术是什么?艺术的真谛在哪里?这些大问题,在杜尚那里的回答是:没意义。

一切都是没意义!美国人把杜尚吹嘘成“达达”派的领袖人物。

杜尚却说:达达是什么?我不知道。

1916年,杜尚在美国完成了他划时代的第一件“现成品”作品:一把雪铲。

杜尚从商店里买来便送了展览,美国人说:是什么意义呢?杜尚说:没有意义。

美国人说:不成,一定得有意义。

杜尚便在上面写了一行字:胳膊折断之前。

美国人还问:您这是什么意思?杜尚说:铲雪的时候会折断胳膊。

杜尚一直在为这所谓的“意义”感到遗憾。

1917年,现代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诞生在杜尚手中。

杜尚在一个瓷制小便斗上签了个别人的名字(应该是经营卫生设备供应商的人名)并送到“独立艺术家协会”的展览会场。

由于杜尚本人就是该展览会的评审委员又鉴于他如此大的名声,展览会一下陷于很被动的境地。

于是,这件所谓的“作品”被放在了毫不起眼的位置,甚至没有人敢提及它。

然而,在开始时大部分评审委员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情况下,坚持要展出这件作品的人依然是:爱伦斯伯格。

它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是现代艺术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了。

也正是这一事件,奠定了杜尚在世界艺术史上的牢固地位。

最后,卖下这件作品的还是爱伦斯伯格。

对于杜尚的作品。

如何去评价及欣赏永远是一个话题。

杜尚的妹妹结婚。

杜尚的礼物依然是他的作品:《不幸的现成品》这是一本数学书,他用绳子挂在妹妹家的阳台上,任风吹雨打,最终被风撕碎。

杜尚去看牙医。

完事后付给医生的支票是杜尚手画的。

如今,这支票被供奉在美术馆的大厅里。

也并非没有尴尬:一个慕名而来的收藏家要购买他的作品,等拿到手发现是一个商店里到处有卖的鸟笼子,无非是里面放了几块方石头和一个温度计。

不过,还是爱伦斯伯格辗转买下了这件“作品”。

1918年,美国宣布参战。

不爱国的杜尚又在想方设法逃避兵役。

这一次。

他选择了去南美的国家:阿根廷。

在这里,他爱上了他一生中另一嗜好:下棋。

1919年《带胡子的蒙娜丽莎》问世。

如果说1917年的小便斗使世人震惊的话,那么,这一件惊世骇俗的作品带来的就是愤怒了。

美是什么?真理是什么?在这幅作品面前,一切都被摧毁了。

也有努力去理解杜尚的人,他们追问那画面上:L.H.O.O.Q。

这几个字母是什么意思?杜尚说:没意义。

再追问,还是没意义!杜尚说:唯一的意思是读起来很上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