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M与品质认证系统的相关联性

合集下载

TQM理念及管理模式

TQM理念及管理模式

TQM理念及管理模式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关注质量的理念和管理模式。

它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纳入整个组织的每个方面,以实现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

下面将详细解释TQM的核心理念和管理模式。

首先,TQM的核心理念是以顾客为中心。

这意味着组织必须不断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这可以通过实施市场调研、顾客反馈和定期评估来实现。

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将组织从过去的产品导向转变为以顾客满意度为导向。

这有助于提高顾客忠诚度和品牌价值。

其次,TQM强调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意味着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对质量负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质量管理中。

这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此外,组织应该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使每个人都能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全员参与的理念有助于激发组织中的创新和改进动力。

第三,TQM注重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TQM的核心目标之一,它包括不断地优化组织的业务过程和提升质量水平。

持续改进可以通过识别问题、制定改进计划并监测改进结果来实现。

有效的持续改进可以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第四,TQM强调全面的系统性。

全面的系统性意味着TQM应该贯穿于整个组织,涵盖所有部门和层级。

它要求组织建立一个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活动相互关联、相互支持。

全面的系统性有助于组织实现整体协同效应和资源最优化配置。

最后,TQM要求建立长期合作的供应链关系。

供应链是一个组织与其供应商、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网络。

TQM鼓励建立信任和合作的供应链关系,以共同提高整体质量。

这可以通过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技术支持和质量共享来实现。

建立长期合作的供应链关系可以降低组织的成本和风险,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TQM是一种关注质量的理念和管理模式。

它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全面的系统性和建立长期合作的供应链关系。

TQM的实施可以帮助组织提高质量水平、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增强竞争力。

TQM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纲要

TQM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纲要

2013年度
二 三 四
制定目标
编制工作计划 启动宣言 质量管理体系建成 个别改善 标准形成
7
8 9 10 11 12 TQM实施阶段
全员参与
测量检验
实现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互关联 推进6希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管理模式, 通过科学的测量检验方法提升竞争力 建立质量信息数据库
按照下道工序是顾客原则建立品质追溯体 系 建立质量责任制,确保员工自发参与改善 按照PDCA原则持续改进 挑战更高目标
1、 TQM的定义及其重要性----为什么要实施TQM?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在公司经营活动能实现什么?
降低现场操作成本
领导作用
必需
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 减少责任事故
减少 浪费
NO.1
减少纠纷事件 提高服务质量
TQM体系 推进
改善服务规划与设计 改善服务投诉 提高城市客户接收程度
注重 品质
的 服 务
必须
鼓舞员工士气 培养能力和团队合作 稳定员工队伍 增强质量意识
质量信息管理 13
14 15 16 稳定阶段 建立品质追溯体系 实行质量责任制 持续改进 TQM完全实施并有效运转
2、 全企业
各个管理阶层、各个职能部门担负 起本阶层、本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
2、 制造过程质量
制造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进行质量 管理
2、 持续改进
随着市场定位、顾客期望、竞争环 境等因素来不断改进
3、 全人员
上自企业最高领导、下至各阶层管 理人员,以至一线操作员工个个都 应关心产品质量,参加各种质量管 理活动
TQM全面质量管理
体系建设纲要
2012年3月22日
1、TQM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TQM体系建设管控流程 3、TQM体系的基本方针和最终目标 4、TQM体系的组织架构及其职责 5、TQM体系推进日程计划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内容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中,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为了关键。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确保组织遵循最佳实践,实现持续改进并提高质量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内容,包括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保证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质量控制和检验、质量改进和质量目标。

1.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原则是指组织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其中,最著名的原则是费根堡姆提出的PDCA循环,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

此外,还有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六西格玛(Six Sigma)和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等质量管理理念。

这些原则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帮助组织识别关键过程,制定相应措施,从而实现质量目标。

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程序,用于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组织进行一系列活动,如分析现状、制定目标、识别过程、制定流程和表单等。

此外,质量管理体系还应考虑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方面的要素,确保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协调一致。

3.质量保证标准质量保证标准是一套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国际标准,最著名的是ISO 9001。

该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和要求,包括质量管理原则、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遵循该标准,组织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提升竞争力。

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规定要求。

审核过程包括制定审核计划、实施现场审核、汇总审核结果、编写审核报告等步骤。

审核的目的在于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增强顾客满意度。

5.质量控制和检验质量控制和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手段。

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质量管理QM的关系与区别

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质量管理QM的关系与区别

经常看到有些人把QA、QC、QM的概念搞混,认为他们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描述,由于这三者都是舶来品,并且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不一致,导致翻译质量良莠不一。

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认为他们之间的区别如下:1、概念上:QA:Quality AssuranceQC:Quality ControlQM:Quality Manage2、定义上:QA: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QC: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满足质量要求,而实施的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QM: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3、职责上:QA:最重要的职责在于系统层面的完善,侧重于问题的防范及对已发生问题的根源的探究及其对策的实施,从而降低不良的产生QC:最重要的职责在于对制成品的监控QM4、技能要求上:QA:具备必要资质的QA是组织中的高级人才,需要全面掌握组织的过程QC人才QM:不仅要具备QA、QC的技能,还需具备专业管理才能QA、QC、QM的关系如下:其实QM和QA是相互依赖的,所有的组织都会从QM和外部QA相结合的总体利益中获得好处,他们的同时存在为各项工作的管理、执行和验证提供了联合的方法,从而获得满意的结果。

尽管他们的活动具有不同的范围、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动机和不同的结果,但他们的互补性能使所有质量管理的职能有效运作,取得内部和外部的足够信任。

质量管理既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也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策划和质量改进等概念,质量管理的运作则通过质量体系进行。

质量体系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关联的,如质量控制活动包括:验证、审核等,而验证和审核又属于质量保证的证实活动。

而质量控制则侧重于控制的措施(作业技术和方法),质量保证则侧重于控制结果的证实,以提供充分的信任。

【三者在软件行业】相对于软件行业来说,SQA指产品和过程保证人员,通过过程的方法保证质量达到要求;SQC指测试人员,通过验证的方法提供产品满足需求的证据;SQM指质量管理人员,一般为负责质量方面的管理者,通过制定过程、协调资源等一系列的手段为QA、QC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质量体系认证与全面质量管理(TQM)

质量体系认证与全面质量管理(TQM)

协同发展
质量体系认证和全面质量管 理可以协同发展,共同推动 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 成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 体系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价,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
培训和意识提升
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员工能够胜任质量管 理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数据分析与改进
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识别问题和改进机会。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绩效和客户满意度。
促进国际贸易
许多国家都将质量体系认证作为 市场准入的条件之一,通过质量 体系认证可以打破贸易壁垒,促 进组织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
质量体系认证的流程
申请与受理
组织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认证机构对申请 进行审核,决定是否受理申请。
审核策划
认证机构制定审核计划和审核范围,确定审核 组长和审核员。
现场审核
审核组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现场审核,包 括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员工访谈等。
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
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 限,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过程识别和控制
对产品实现、管理活动和支持性过程进行识别,明确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维护
文件控制和记录管理
建立文件控制程序,确保质量管理所需文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对质量记录进行 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存,以便追溯和分析。
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的一套系统 、方法和程序,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 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质量体系认证的目的和意义

TQM品质管理八大原则

TQM品质管理八大原则

TQM品质管理八大原则在现代企业管理中,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方法和理念。

它是通过全面推动组织内部各个环节的质量改进,以达到满足顾客需求的目标。

下面将介绍TQM的八大原则。

1.客户导向:TQM将客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企业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以便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客户满意度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2.领导力:领导者在TQM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倡导质量理念,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培训,以推动质量改进。

3.全员参与:TQM要求每个员工都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

员工应该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质量目标,并参与到持续改进的活动中。

4.过程管理:TQM强调过程的重要性。

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过程管理体系,确保流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并实施监控和改进措施。

5.持续改进:TQM的目标是不断提高质量。

企业应该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文化,在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实施新的方法和工具。

6.数据驱动:TQM强调数据的重要性。

企业应该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来监测和改进质量。

数据分析是决策和改进的基础。

7.供应商合作:企业的供应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供应商合作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持续改进。

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互信关系,共同追求质量目标。

8.整体系统:TQM认为,企业是一个整体系统,各个部门和环节相互关联。

企业应该通过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优化整个系统,以提高质量和效益。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企业可以建立起一个有效的TQM体系,实现质量管理的全面改进。

TQM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竞争力,提升顾客满意度。

然而,要成功实施TQM,企业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并通过培训和沟通促使员工的积极参与。

只有在全员共同努力的基础上,TQM才能取得成功。

总之,TQM的八大原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改善质量的方法和理念。

它强调客户导向、领导力、全员参与、过程管理、持续改进、数据驱动、供应商合作和整体系统。

华为的质量管理

华为的质量管理

华为的质量管理从当前的市场竞争形势来看,质量已成为现代企业获取有利竞争地位、建立长远发展、使企业走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这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认可,并纷纷提出自己提高质量的口号。

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让质量上路”,福特公司的“质量是第一件工作”,摩托罗拉提出的“让顾客全面满意”等等。

为了鼓励企业不断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日本早在1951年就设置了国家质量奖——戴明奖,每年将此奖颁发给一家在其质量管理项目上有突出贡献的公司。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电子类产品成功打进美国市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凭借它们产品的高质量。

相比之下,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产品质量不高,往往是依靠着低成本所带来的价格上的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在国外,我国的产品就是廉价、低劣的象征。

这样不但不利于自己企业的形象,而且很容易招致他国的反倾销诉讼,从而影响我国企业全球化的发展。

树立超群的质量意识在中国的众多企业中,华为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对质量管理比较重视的一个企业。

在华为制定基本法时就提出:“我们的目标是以优异的产品、可靠的质量、优越的终生效能费用比和有效的服务,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要。

质量是我们的自尊心。

”任正非在讲话时也指出:“我们决不能为了降低成本,忽略质量,否则那是自杀,或杀人。

搞死自己是自杀,把大家都搞死了,是杀人。

”虽然华为很重视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发展初期的时候,由于缺乏资金、受技术的劣势等因素的影响,华为的产品质量相对于思科、朗讯等那些国际主流企业制造的产品的质量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因此华为在发展中一面通过加强对服务的管理来弥补质量上的不足,另一方面积极努力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方式,在其《基本法》中有明确的表述:“优越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我们认为质量形成于产品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包括研究设计、中试、制造、分销、服务和使用的全过程。

因此,必须使产品寿命周期全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必须实行全流程的、全员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使公司有能力持续提供符合质量标准和顾客满意的产品。

{选篇}TQM与品质认证系统的相关联性 ln

{选篇}TQM与品质认证系统的相关联性 ln

H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usiness Performance :
1. Profit 2. Market Share
H4
2020/6/8
Hypotheses
2020/6/8
Conclusion
• 研究顯示ISO 9000認證公司與TQM Practice之間有確實的關聯。 • ISO 9000認證公司與Business Performance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 TQM Practice會提升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ness,進而增加Customer
2020/6/8
ISO 9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has positive impact
2020/6/8
Model Constructs
Constructs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H1
1.Leadership
H2
rmation and Analysis
•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Baldrige Award Framework in U.S. Hospitals
By Susan Meyer Goldstein and Sharon B.Schweikhart • 1995年所做衡量製造業使用的架構,主要探討三個元件
The Driver (驅動力) The System (系統) Results (成果) • 驅動因素影響系統的運作,進而影響結果的不同。
Customer Satisfaction :
1. Number of Customer Compliments 2. Number of Repeat Customers H6 3. Customer Retention Rate 4. Lever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terature Review 一
The Impact of ISO9000 on TQM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by S.Bruce Han、 Shaw K. Chen 、Maling Ebrahimpour
研究對象: 在美國有ISO認證的電子公司、電子設備、電子零件製造業
TQM與品質認證系統的相關聯性
M964012011 李啟宏
研究動機
探討品質管理與品質認證系統的導入是否有一些關聯性值 得去發現與研究。
探討當導入品質管理與品質認證系統是否真的會提高組織 整體績效,另一方面製造業若只關注在品質議題方面,按 部就班依照品質認證系統規章行事,是否會去影響組織的 創新能力。
H7
Business Performance :
1. Profit 2. Market Share
H4
Hypotheses
Conclusion
研究顯示ISO 9000認證公司與TQM Practice之間有確實的關聯。 ISO 9000認證公司與Business Performance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TQM Practice會提升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ness,進而增加Customer
By Susan Meyer Goldstein and Sharon B.Schweikhart 1995年所做衡量製造業使用的架構,主要探討三個元件
The Driver (驅動力) The System (系統) Results (成果) 驅動因素影響系統的運作,進而影響結果的不同。
1995 Baldrige Health Care Pilot Criteria Framework
研究對象: 在新加坡製造、服務、建築三個產業,每個產業分為2組,第1組是有 ISO9000認證公司,第2組是沒有ISO9000認證公司。
研究樣本: 1. 460份問卷調查,有效回收93份(59份是有ISO9000認證,34份無ISO9000認 證) 2. 28%製造業、38%服務業、34%建築業 3. 在組織規模有63%的組織員工人數少於150人
Constructs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1.Leadership rmation and Analysis 3.Strategic Quality Planning 4.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5.Quality Assurance 6.Supplier Relationship 7.Customer Orientation 8.Quality Results
Model Constructs
H1
H2
H3
ISO 9000 quality
H4
management system has
positive impact
H5
H6
H7
H8
Constructs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1.Leadership rmation and Analysis 3.Strategic Quality Planning 4.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5.Quality Assurance 6.Supplier Relationship 7.Customer Orientation 8.Quality Results
H10 H5
H1
TQM Practices:
1. Supplier Relationship 2. Customer Involvement 3. Training
H3 H2
H9 H8
Competitiveness :
1. Cost 2. Quality 3. Delivery H1 4. Flexibility
satisfaction 。
Literature Review 二
Impact of ISO 9000 Certification o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 A Comparative Study by Hesan A. Quazi , Chang Wing Hong , Chan Tuck Meng
研究樣本: 採郵寄方式調查2130家有ISO認證公司,有效回收441份
Model Constructs
ISO 9000 Registration Efforts :
1. Quality System 2. Document Control 3. Process Control 4. Corrective Action 5. Quality Records 6. Internal Quality Auditing 7. Training
Hypotheses
Conclusion
研究顯示在新加坡ISO 9000認證公司與TQM Practice和Quality Results沒有任 何的影響。
更進一步的分析指出一些組織的大小與產業別與TQM Practice之間有直接的 關聯。
Literature Review 三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Baldrige Award Framework in U.S. Hospitals
Customer Satisfaction :
1. Number of Customer Compliments 2. Number of Repeat Customers H6 3. Customer Retention Rate 4. Lever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本論文研究架構
Driver
System
ISO 9000 Rity System 2. Document Control 3. Process Control 4. Corrective Action 5. Quality Records 6. Internal Quality Auditing 7. Trai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