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贵州铜仁梵净山介绍(内容详尽+框架完整)ppt通用模板

合集下载

梵净山

梵净山

明初,刘伯温曾经预言:“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

”云贵以什么来取胜江南呢?刘伯温又说:“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

”贵州风光的集中表现就是那莽莽大山了。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梵净山之旅吧!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梵净山风景区的概况: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的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东西宽约21公里,南北长约27公里,总面积有567平方公里,其最高峰是凤凰山,海拔2572米。

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高山,而且是中国中西部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上的第一高峰。

梵净山也是时间上的名山,亿万年前,这里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古老的山体经地球造山运动的力量,逐步由海底上抬,才形成了这座高山,它的绝对年龄大约在10到14亿年间,比湖北西部的神龙架还要高龄。

梵净山是中国西南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历史上梵净山曾称为“饭甑山”,此“饭甑山”非浙江衢州的饭甑山,也非浙江龙游的饭甑山,更非江西上饶的饭甑山。

现在它们依旧饭甑上,而我们现在称为梵净山,此称呼始于明万历年间,得名于佛教的“梵天净土”。

梵净山又是佛教名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佛道场。

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梵净山自明代起,开山建刹,广修梵宇。

后来,历经兵患、匪祸等原因,众多庙宇已成遗迹,但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景区大门)各位嘉宾朋友大家好!我们现在站在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门前,新修的梵净山景区大门将于2010年五一竣工。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北长21公里,东西宽27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

于1978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梵净山进行系统考察后,正式将梵净山批准接纳为世界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成为当时中国的第四个世界自然生物保护区。

梵净山简介

梵净山简介

梵净山简介基本信息梵净山(Mount Fanjing)是“贵州第一名山”,“武陵第一峰”,,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三县边境,方圆达六、七百里,原来的正名为“三山谷”,国务院于1978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将梵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成员单位(中国只有五个成员单位)。

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曾先后荣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朝拜地——老金顶(梵净山老山)2494米,新金顶(新山)2336 米。

梵净山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相对高度达二千米),它不仅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而且还是横亘于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省(区)的武陵山脉的最高主峰。

山名沿革梵净山是中国西南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正式载于史册,始于汉代。

《汉书·地理志》称梵净山为“三山谷”;北魏《水经注》沿称“三山谷”。

唐代《元和郡县志》改称“辰山”。

当时,唐政府已在梵净山西麓设立“思邛县”(唐开元四年<716年>设,今贵州印江县)。

宋代《太平寰宇记》称“思邛山”,因唐“思邛县”而得名,佛教于此时传入梵净山。

明初,梵净山已是佛教名山,同有数名并称:“九龙山”、“饭甑山”、“梵净山”、“大佛山”。

因其三峰高耸,脉分九支,故称“九龙山”。

又因金顶孤峰突起,形如饭甑,故称“饭甑山”。

又因明代该山佛教兴盛,寺刹林立,为梵天净土,故名“梵净山”,俗称“大佛山”、“大灵山”。

清代,梵净山称“月镜山”、“卓山”。

高中地理常识:焚净山景观介绍

高中地理常识:焚净山景观介绍

高中地理常识:焚净山景观介绍一、地理常识:焚净山景观介绍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地区,海拔2572米,系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

总面积567平方公里。

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溪流纵横、飞瀑悬泻。

其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

梵净山山形复杂,环境多变,由此形成了全球为数不多的生物多样性基地。

根据科考资料,区内现有植物种类约2019余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31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6种,二级保护植物25种。

有珙桐林、铁杉林、水青冈林、黄杨林等44个不同的森林类型。

原始森林里栖息着多种频临灭绝的国家保护动物,如:黔金丝猴、藏酋猴、云豹、苏门羚、黑熊等。

其中黔金丝猴被誉为地球的独生子,仅存800余只,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

梵净山佛教开创于唐,鼎兴在明。

明万历所立《敇赐碑》将梵净佛山誉为立天地而不毁,冠古今而独隆的天下众名岳之宗。

梵净山自古就被佛家辟为弥勒道场。

以红云金顶日月升天为中心,以四大皇寺四十八座觉庵群星满地作接引。

红云金顶与月镜山之间,正殿承恩寺与四、五卫星殿堂形成犄角之势,拥拱绝顶二佛。

红云金顶是佛山之核心。

绝峰上两殿鼎峙,两佛临銮,无边法界,极乐天宫的营造,是南宋白莲社在人间净土建设上的点睛之笔,是名山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是红云之上盛开的一朵奇葩。

梵净山这种种神奇、神圣的自然现象和人文遗迹,被科学界誉之为地球和人类之宝;佛教界则视为同体大悲的菩萨精神的人间实相。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为梵净山题字弥勒道场。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学诚法师曾发表讲话说:梵净山是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是与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

佛光是梵净山最奇特的天象奇观之一,在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时分,人们在太阳相对的云雾上,经常可以看到七色光彩组合成的巨大光环,倏忽间飘飞而至,里面佛影端坐,庄严肃穆,其景奇异之极,其光绚丽之极!据权威部门统计,梵净山是中国所有名山中佛光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

佛教名山-梵净山(上)

佛教名山-梵净山(上)

栈道从原始丛林的空隙间穿过,两侧有错综有复杂的杜鹃林、青冈林、槭林和箭箭竹林等000余种动、植物的品名、形体与特性。
一山一谷,草木天堂,梵净山山脊西南东北走向,仅就草本植物,就有93科,483属,1215种。
梵净山有九十九溪,水流盘曲。奇峰罗列,怪石嶙峋,岩石垂直节理发育,行成石峰林立的景观。
老金顶,海拔2494米,武陵山脉第二高峰。“登高顶敬高香成高功,结善缘存善心得善果”,“上达天庭”。
老金顶处在悬崖峭壁,险不胜险,在此圣地修炼需要何等的境界与佛能,若真如此,必成佛道正果。
拜毕燃灯古佛,离开老金顶下山。沿下山步道去看万民洞、敕赐碑、拜佛台、佛塔和红云金顶。
梵净山许多奇观景象,其中,云瀑、禅雾、佛光、幻影四大天象奇观最为引人入胜。
般若泉
岩壁下有一“般若泉”,又称智慧之泉。般若(bōrě)出自印度瑜伽,意为辨识智慧,充满了真相。
泉旁的介绍牌书:仙山佛泉,化度消灾,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可度一起苦厄。
老金顶燃灯殿
登上老金顶。顶部的“燃灯殿” 白墙黛瓦,内供燃灯古佛雕塑。相传燃灯佛曾在此处长期修炼。
老金顶,又称月镜山。风清月白夜,人们手拿石板,可照出自己的清晰影像,因“月镜”现象而得名。
万卷书
板岩堆积成的山体,如同码放整齐的书本。据说唐僧取经归来至此,马失前蹄,经书散落而至 。
思过崖
两座山崖,壁如刀削,中间仅容一人穿行。传说佛家修炼弟子,若犯佛忌被罚在此思过以悟其道。
老鹰岩
山巅耸立一方巨石,形似一只神情严肃、展翅欲飞的雄鹰,简直就是梵净山忠实而威严的卫士。
翻天印
石台上一巨石恰如倒置的石印,人称“翻天印”。自古多有仕途求官之人为祈如愿,在此叩拜。
于宋,鼎盛于明,沉寂于晚清及民国时期。但遍山的佛寺 遗迹和地方百姓朝山习俗仍沿传至今。“梵山净土,桃源 铜仁”,经过多年不断的修缮和恢复,梵净山已成自然与 人文风景旅游胜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梵净山旅游:景点与特色

梵净山旅游:景点与特色
THANK YOU2来自23-11-262023
特色旅游体验:徒步登山和摄影 梵净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 源吸引着大量的徒步登山者和摄影爱好者。通 过徒步登山,游客可以深入了解梵净山的生态 环境和地质地貌,同时也可以通过摄影记录下 美丽的风景,留下珍贵的回忆。
03
梵净山旅游设施与服务
Fanjing Mountain Tourism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交通出行及住宿选择
梵净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 化遗迹而闻名。其中,红云金顶、蘑菇 石、万米睡佛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梵净山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得到了 很好的保护,为游客提供了宁静而美丽 的环境。
梵净山的交通出行方式多样,包括自驾、 包车、公共交通等其中,包车服务可以 提供个性化的行程安排,适合团队游客; 公共交通则适合自由行的游客,如乘坐 长途汽车或高铁到达附近的县城,再转 乘当地的旅游巴士前往景区
在梵净山旅行前需要注意天气状况、穿着、携带物 品等事项由于梵净山海拔较高,气候多变,游客应 关注天气预报,避免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穿着应 轻便舒适,适合徒步或登山携带足够的水和食物, 以及防晒霜、雨伞等物品也是必要的此外,了解当 地的交通和住宿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更好地 规划行程
BIYOO-CHATPPT TEAM
2.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梵净山旅游业的发展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未来,梵净山旅游业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合理规划旅游资源、提高游客素质等措施,实现旅游业 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梵净山还将积极发展绿色旅游,推广低碳出行、环保旅游等理念,为游客提供更加健康、环保的旅游体验。
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美丽的梵净山(贵州铜仁地区江口)PPT课件

美丽的梵净山(贵州铜仁地区江口)PPT课件

九皇洞。相传明 神宗皇帝第九个妃 子看破红尘,来梵 净山修行,人称九 皇娘娘。这里是她 最后修行肉身成圣 的地方。百姓在此 给九皇娘娘塑像纪 念她 。
敕赐碑
拜佛台
由于上老金顶的路很险,景区规定了从拜佛台、敕赐碑这里上山, 由另一条路下山。
从拜佛台向蘑菇石 群方向看去,两块高 高的人形石头,相对 两无言,永远那样彼 此相望,长相厮守。 称为夫妻石。
思过崖。在两个 高耸的小崖间,两 壁如削,仅能容纳 一人穿行。传说佛 家修炼弟子,若犯 佛忌被罚在此思过 以悟其道。
在蘑菇石群旁,一方巨石耸立,形状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鹰,俨然是梵净山忠 实而威严的卫士。称为老鹰岩。
这处山崖的顶端平铺着一面石台,一块巨石恰如一方巨印倒置于平台之上,人称 “翻天印”。自古便有仕途求官之人为祈如愿,在此叩拜。
接引佛:这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据说只要口中念着他的名字“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他就到路上迎接真诚的朝山客 。
黑巷子:这里的高大古树把道路遮盖起来,行成了一条幽幽的巷道,所以叫“黑巷 子”。两旁的古树奇形怪状,青苔缠绕,连理成阴,展现着原始的生态。
剪刀峡:它像一 把朝天的剪刀,在 山中剪出道路,从 峡谷中我们还可以 一眼看到金顶。
沿承恩寺登山,进入梵净山古老地质形成的奇石大观园。大自然鬼斧神工,巧夺天 工,为人类造就了无法想象的石头艺术。
闻名中外的蘑菇石高约10米,似连体又似两方巨石的重叠,上大下小,看似摇 摇欲坠,危机四伏。但它屹立梵净山已亿万年了。
蘑菇石已经成 了梵净山的“山 标”、“山徽”。
万卷书。无数页岩堆积 成的山石像一堆堆码放的 书籍。古人有诗赞:遍地 纵遭秦火劫,名山还有未 烧书。相传唐僧取经归来, 到梵净山拜谒弥勒佛,白 马偶失前蹄,经书洒落而 致。

贵州旅游景点简介PPT课件

贵州旅游景点简介PPT课件

百里杜鹃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位于贵 州省毕节市大方、黔西县交界处,因整个天然杜鹃林带宽1~3千米,绵延50余 千米(100里),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而得名。百里杜鹃是“世界上最大的天 然花园”,有“地球彩带、杜鹃王国、养身福地、清凉世界”的美称。百里杜 鹃风景区是国家著名5A级旅游景区之一。
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 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
邸,修建于30年代初。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 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 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 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 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 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 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 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 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 嵌彩色玻璃。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 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栗色。会址 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 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上盖小灰 瓦,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 窗”, 有抱厦。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 部分。主楼楼屋四周有回廊,楼房 的檐下柱间有十个 券拱支撑,保留 了我国古建筑“彻上明造”
天池是一个水深30多米的深潭,呈椭圆形,四周悬崖陡峭,犹如刀削。一年四 季水色澄碧,较浅处清澈见底。池四周古木林立,遮天蔽日。 油菜湖景区
距龙宫上游8公里处。景区为人工湖泊,湖内 龙宫的油菜花地
山光水色,岛屿相连,奇峰林立。水面开阔,可供水上娱乐观光。 漩塘
漩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龙宫的上游。通漩河的水流到这里便沉入地下, 变为地下暗河。塘面呈圆形,一年四季塘水以顺时针方向,挟带水上绿色浮萍不停 地漩转,终年不息。
❖ 主要景点 公园由三岭湾猕猴观赏园、弘福寺、麒麟洞、动物园、黔灵湖、风雨 桥等景区及盘山步道组成。建有旱地雪撬、观光索道以及海洋馆等先 进的游乐设施及科普中心。 猕猴观赏园,驯化散养野生猕猴约七百余只,游客在此可充分领略人 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自然情趣。区内现存蒋介石接见张学良将军旧址。

我的家乡梵净山

我的家乡梵净山

蘑 菇 石
• 气候特征 • •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张) •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具 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本区为多种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古老、 孑遗种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为我 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区 内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脊 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黔金 丝猴等14种,并为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区。 梵净 山不仅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库,也是我国历史上佛 教名山之一,自然风光奇特,人文历史遗迹保存 较多,为尚待开发的旅游胜
我生活过
河 堤
县城的春天
夜景喷泉
音乐喷泉
旅游景区——梵净山
西环桥
琼河
我们叫的复斗——用于收获水稻
稻草堆
小河川流在山间——松树岭
红砖厂和青砖厂
贵州特有的坝子
曲折的马路——泥路
人工凿出的川洞
我的家乡——梵净山
•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 江、松桃三县交界处, •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张) • 面积41900公顷,1978 年建立省级,1986年晋 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 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 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自然 保护区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是中国6个加入联 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的成员之 一。
护国寺
• 人文景观 • 梵净山的人文景观较多。早在公元十六世 纪,梵净山就是国内有名的佛教圣地。山 上建有释迦殿、弥勒殿、承恩寺等庙宇。 此外,还有明神宗皇太后捐资重修金顶庙 宇树的“敕赐碑”、贵州巡抚和按察使建 的“禁硕山林碑”和金顶摩崖石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利用
梵净山是“贵州第一名山”,“武 陵第一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1982 年被联合国列为一级世界生态保护区, 国 务院于1986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2012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 4A级旅游景区,[4] 2015年获得首批 “中国森林氧吧”称号。 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 曾获得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 大避暑名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 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 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 地位
梵净山宗教与人文
梵净山是西南地区著名的千年佛教名山。宋代, 佛教已正式传入梵净山。北宋初年,在该山西麓的思 邛县兴建了贵州省较早的一座寺院——西岩寺(今印 江县城郊)。(道光)《印江县志》云:“西岩 寺……宋时建。”《思南府志》云:“西岩寺,在 (印江)县西五里,宋时建。”《贵州名胜古迹概说》 云:“西岩有寺,宋迹也。”西岩寺建于北宋太祖赵 匡胤乾德三年(965年),历代多次重修,后毁于 “文革”,是贵州境内一座有1000年历史的著名古 寺,实为梵净山佛教的祖庭。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 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 “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 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正式载于史册,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称 梵净山为“三山谷”;北魏《水经注》沿称“三山谷”。 唐代《元和郡县志》改称“辰山”。宋代《太平寰宇记》 称“思邛山”,佛教于此时传入梵净山。明初,梵净山已 是佛教名山,同有数名并称:“九龙山”、“饭甑山”、 “梵净山”、“大佛山”。[5] 清代,梵净山称“月镜山”、 “卓山”。
梵净山重要性与地位 生态价值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 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是第三纪遗留 下来的中国特产动物,总共750只左 右,仅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内, 是中国 特产的三种金丝猴中数量最少、分布区 最窄、濒危度最高的一种,是贵州梵净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品”,是世 界的“瑰宝”。 梵净山保护区是武陵山系森林生态 系统保存较好的少数山地之一,是东亚 植物区系华中植物区的典型区域之一,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特有种众多,珍 稀动植物种更为繁多,是一块保存较为 完好的自然原始综合体,具有较高的保 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梵净山自然资源
梵净山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
并孑遗着7000万至200万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种,其存有生物种类2601种, 其中植物1800种,列入国家重点护的珍稀植物21种,占贵州全省受保护植物总数的 43%; 动物801种,脊椎动物有38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9种,占贵州全省受保护动物 总数68%。 梵净山还拥有很多珍稀物种,比如黔金丝猴和珙桐等
梵净山自然环境
梵净山地区受东南亚太平洋季风控制,属亚热带湿润季 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影响十分显著,冬季受寒 气候温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无严寒酷暑。 潮影响一般较小。 梵净山年平均气温13.1℃至14.7℃,最热月(七月)平 均温度25.3℃,最冷月(二月)平均温度2℃,气温随地势 增高而降低。 年无霜期270-278天,年日照时数900-1170小时,年 降水1100-2600毫米之间,相对湿度平均达80%。 按热量带划分,有明显的垂直带谱,从山脚至山顶分别 是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
谢谢欣赏
E-Commerce
Web
Electronics
Miscellaneous
Arrows
Location
Weather
贵州铜仁梵净山介绍
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 宗教人文 重要性地位
Mount Fanjing
部门:WPS 汇报人:稻壳儿
梵净山地理位置
梵净山区原名“三山谷”,得名于“梵天净土”域很大,在贵州铜仁市江口县、印江县 、松桃县(西南部)3县交界处,靠近江口县城、印江县东南部、松桃县南部。它有一系列 景点,其中的最高峰即金顶,金顶区域就是梵净山生态植物园那一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