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木 材+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二)详述

➢ 一年生植物完成生殖生长后,种子成熟进入休眠, 营养体死亡。而多年生植物,如落叶木本植物, 其芽进入休眠。
➢一年生植物的生长量的周期变化呈S形曲线,这也是植物生 长季节周期性变化的表现。多年生树木的根、茎、叶、花、 果和种子的生长并不是平行生长的,而是此起彼伏的。
表明内生节奏可被光所重新调拨(A 和C),但不能被延长暗期(C)或 连续黑暗(B)所调拨。
第六节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植物体是多细胞的有机体,构成植物体 的各部分,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相 关性(correlation)。这种相关是通过植物体 内的营养物质和信息物质在各部分之间的相 互传递或竞争来实现的。
成年梨树一年内可分为五个 相互重叠的生长时期
(1)是利用贮藏物质的生长期,从早 春至开花(2~4月)。在此期间, 根系首先生长,随后花和叶才开 始生长。
(2)是利用当时代谢产物的生长期, 即是从开花到枝条生长停止(4~7 月)。
(3)是枝条充实期,也叫果实发育期 (7~9月)。
(4)是贮藏养分期,就是果实采收后 至落叶前(9~11月),地上部的代 谢物向根部输送。
第五节植株的生长
一、生长速率的表示及生长测量
(一)生长速率与生长分析
生长速率有两种表示法。
绝对生长速率(absolute growth rate,AGR) 指单位时间
内植株的绝对生长量。
AGR=dQ/dt Q为数量,t为时间,可用s、min、h、d等表示。
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 指单位时间
❖在木本植物中,落叶树高于常绿树,阔叶树高于针叶树。
(二)生长的测定
木结构设计要求规范GBJ5—88(下)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J5—88第七章设计对施工的质量要求第一节一般规定第7.1.1条木结构的施工,除应遵守国家现行《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外,尚应符合本章规定的质量要求。
第7.1.2条制作承重结构的木材,应按设计要求的等级和树种采用。
各等级木材的材质,应符合本规范承重结构木材的材质标准(附录二)的规定。
第7.1.3条制作承重结构的木材,宜提前备料,使木材有一段干燥时间,制作时应检测其含水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检测木材含水率可采用电测法。
但对截面较大的原木和方木,应要求其表层20mm深处含水率的电测值不超过18%。
第7.1.4条当需要对承重结构木材的强度进行检验时,应按本规范附录七的检验标准进行。
第7.1.5条用于承重结构的胶合木,其胶合工艺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八的要求。
第7.1.6条承重木结构中使用的钢材,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和标牌外,还应按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
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承重构件及其连接中使用钢号不明的钢材。
第7.1.7条在木结构施工过程中,每一主要工序交接时(或隐蔽工程覆盖前),均应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施工记录,经认定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
木材加工厂成批生产的构配件,也应附有质量合格证明方可交付现场使用。
第二节构件制作第7.2.1条木构件的制作,应保证制成构件的平直度符合下列要求:一、沿受压和压弯构件长度的单向弯曲,对于方木,不应大于构件全长的1/500;对于原木,不应大于构件全长的1/300。
二、当木梁的跨度较大时,沿梁长的侧向弯曲不应大于梁长的1/200。
三、以锯材制成的构件,其截面的翘弯不得大于构件宽度的1.5%;其平面上的扭曲,每米长度内不得大于2mm。
第7.2.2条制成的木构件,其实际尺寸对设计尺寸的偏差不应超出表7.2.2规定的容许值。
木构件制作的容许偏差值表7.2.2注:原木截面如呈椭圆形,其直径可按长、短径的平均值确定。
检查时,构件上若留有树皮应予剥去,不得计算在内。
第八章 木材

木材受剪切作用时,由于作用力对于木材纤维 方向的不同,可分为顺纹剪切、横纹剪切和横纹切 断三种。顺纹剪切破坏是由于纤维间联结撕裂产生 纵向位移和受横纹拉力作用所致;横纹剪切破坏完
全是因剪切面中纤维的横向联结被撕裂的结果;横
纹切断破坏则是木材纤维被切断,这时强度较大, 一般为顺纹剪切的4~5倍。
木材强度特点:
木材的湿胀干缩具有一定规律:含水率大于纤 维饱和点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木材体积产生膨 胀,随着含水率减小,木材体积收缩;而含水率小 于纤维饱和点时,只是自由水的增减,木材的体积 不发生变化 。
措施:可在端部涂以油料或其它涂料。由于径向干 缩只是弦向干缩的一半,因此,应用时采用径向锯 板较为有利。
(5)指接地板
由宽度相等、长度不等的小木板条粘结而成
的木地板。不易变形并开有榫和槽,与企口实木
地板的结构基本相同。 实木指接企口地板常见规格有(1830~4000) mm×(40~75)mm×(12~18)mm。
集成地板:是沿着纵向指接成长料,再用相同截面的木 料沿着横向胶拼成宽的板料。再在其纵横两侧加工成相 应的榫槽。
针叶树是主要建筑与装饰材料,广泛用于各 个构件和装饰部件。常用的树种有松、杉、柏等。
(2)阔叶树
阔叶树树叶宽大,叶脉呈网状,大多为落叶
树,树干通直部分较短,材质较硬,较难加工,
故称“硬木材”。
阔叶树木材表观密度大,干缩变形大,易翘 曲或开裂,建筑上常用来制作尺寸较小的构件。 常用的树种有榆木、椴木、榉木、水曲柳、 泡桐、柞木等。
8.1.2.4 木材的硬度和耐磨性 木材的硬度是指木材抵抗其他物体压入木材 的能力。木材端面的硬度最大,弦面次之,径面
稍小。
木材的耐磨性指木材抵抗磨损的能力。作木 地板的国产阔叶材树种中以荔枝叶红豆耐磨性最 大 ,南方的泡桐树耐磨性为最小 。
第十三讲 木材

第八章木材木材的分类和构造木材的物理性质木材的干燥与防木材和人造板材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龙江2008.111、什么是木材的干缩湿胀?2、木材的各向异性对其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3、影响木材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木材的三防处理是指什么?各有哪些措施?第八章木材木材的分类和构造木材的物理性质木材的干燥与防木材和人造板材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龙江2008.11第一节木材的分类和构造土木工程中使用的木材是由树木加工而成,树木的种类不同,木材的性质及应用也不同,因此必须了解木材的种类,才能合理的选用木材。
树木共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两大类,每一类树木各自的特点及用途。
树木的分类和特点木材的性质主要决定于木材的构造,木材的构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认识。
第八章木材木材的分类和构造木材的物理性质木材的干燥与防木材和人造板材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龙江2008.11一、木材的宏观构造:1、木材的宏观构造是指用肉眼和放大镜能观察到的构造特征。
由于木材构造的不均匀性即各向异性,观察其宏观构造时必须从三个切面即横切面、径切面、弦切面。
从横切面可以看出:木材主要是由髓心和木质部组成的。
木质部是土木工程中使用的主要部分,在木质部中心颜色较深的部分称为心材;靠近树皮颜色较浅的部分叫边材,心材含水量较少,不翘曲变形,抗腐蚀性较强。
边材含水量大,容易翘曲变形,抗腐蚀性也不如心材。
一般心材的利用价值比边材大一些。
第八章木材木材的分类和构造木材的物理性质木材的干燥与防木材和人造板材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龙江2008.112、从横切面上看到的深浅相间的同心圆环,即所谓年轮,在同一年轮内,春天生长的木质颜色较浅、材质松软,称为春材(早材)。
而夏秋两季生长的木质颜色较深,材质坚硬,称为夏材(晚材)。
夏材部分越多,年轮越密且均匀,木材质量越好,强度越高。
髓心是树干的中心,其材质松软、强度低、易磨蚀和虫害。
从髓心向外的射线称为髓线,它与周围连结差,干燥时易开裂。
实木复合地板

材料 学
課程內容
3、强化木地板(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属于木材衍生 材料,分为耐磨层、装饰层、基材层与防潮层四层。耐 磨层为最表层的透明层,其材料是三氧化二铝;装饰层 即地板表层的木纹装饰层;基材层又名中间层,一般是 密度板;防潮层是地板背面表层,采用高分子树脂材料, 胶合于基材底面,起到稳定与防潮的作用。强化木地板 因其耐磨、耐划、不用抛光、上漆打蜡而备受消费者的 青睐。
課程內容
复合木地板的面层是天然木材,使室内环境得到改善,
使人感到舒适、平稳。
6、 由于复合木地板的面层都用优质木材,有美丽的花纹,
装饰效果极佳。 7、 8、 复合木地板表面涂有耐磨地板涂料,耐磨性好。 复合木地板与其他木地板一样能按规格加工,施工方便。
材料 学
課程內容
(二)复合木地板国家标准
表层
1、表层常用树种:水曲柳、桦木、山毛榉、栎木(柞木)、榉木、枫木、 楸木、樱桃木等。 2、同一块地板表层树种应一致或材性相当。 3、表层板条宽度为50-75mm,厚度为0.5-4.0mm,偏差±0.2mm。
材料 学
課程內容
材料学
材料 学
課程內容
第八章 地面材料
能力分析标准
本章主要了解地面装饰材料的种类及用途,实木地板
和复合地板的区别,塑料地板和活动地板的特点,主要掌
握地面材料的工艺要求。
材料 学
課程內容 第一节 木地板
一、木地板 木地板分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强化木地板等。 1、实木地板是木材经烘干、加工而成,具有花纹 自然,脚感舒适,使用安全的特点,是卧室、客厅、 书房等地面装饰的理想材料。实木的装饰风格返璞归 真,质感自然,在森林覆盖率下降、大力提倡环保的 今天,实木地板则更显珍贵。
09营造法原(第八章__装折DOC版)

第八章装折李氏营造法式,及清式营造则例。
所载木作制度,凡殿庭架构、斗拱、门窗和栏杆等,有大木、小木之分。
依南方香山规例,则均归大木..指专..,但有花作之分,小木做器具之类。
香山在苏州城西南,其居民夺世袭营造业。
至于门窗、栏杆、挂落等项,即北方之内檐装修,吴语称为装折..,今沿用之。
昔时花作专营此业,兹将装折各项分述如下:一、门窗框宕子(图版二十七,插图八—一):门、窗四周,作木框以连络门或窗,其固定于房屋者统称宕子。
窗之装于柱间通间者,两旁傍柱垂直之框,称为抱柱。
其上与抱柱上端相连,位于枋下者,称为上槛..。
其下横于地面与抱柱下端相连者,称为下槛..或门限..。
如房屋过高,于窗顶加装横风窗者,则须于横风窗之下,装..,俗称门槛中槛...,连于石鼓磴,较抱柱稍出,作靴脚形斜面,起凸..。
下槛分三截,两端称金刚脚榫,中部门槛与金刚脚相连,可随时装卸。
装置和合窗,中间之垂直木框,称为中栨,两边木框,不称抱柱而称边栨。
窗顶木框,仍称上槛。
窗底位于栏杆之上者则称捺槛。
宕子装于墙壁之间者,两旁垂直之木框亦称栨,水平之木框,仍称上槛及下槛。
凡抱柱、上槛、栨,其厚度与枋同,约三寸余,宽约四寸余。
得视开间与窗之宽度酌情收放。
门窗框装门窗处,须刨低半寸,称为摧口,转角处都起木角线。
门窗之旋转轴,称为摇梗。
门楹钉于上槛,纳摇梗之上端。
门楹之相连者称连楹。
其外缘作连续不同之曲线,颇觉有致,常用于将军门。
钉于下槛纳摇梗之下端者称门臼,材料为铁者,则称地方。
二、门:门以构造之不同,可分为实拼门与框档门二种。
前者以无数木材结方軿成,材料坚固,宜用于外墙及前后门隔之处,后门、侧门及墙门多用之。
后者以木料作框,镶钉木板,宜用为大门及屏门。
(一)墙门,亦称库门(图版四十一):墙门常用于门楼,其构造为实軿门,以厚约二寸许之木料相軿,贯以树梢三道。
门背钉铁袱,上下二道,宽约二寸,厚二分余。
后钉对角斜铁条,称为吊铁。
门之正面钉方砖,视门之大小,分均配钉。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第八章: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第八章: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来的,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如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塔、幢的基座等。
明清的须弥座上、下部基本对称,且束腰变矮、莲瓣肥厚,装饰多用植物或几何纹样。
2.礓嚓: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
3.辇道: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后来在辇道上雕刻云龙水浪,其实用功能就逐渐为装饰化所取代了。
4.单勾阑:宋式栏杆的一种,勾阑为木制或石制的栏杆,单勾阑即一层阑板。
5.重台勾阑:宋式栏杆的一种,勾阑为木制或石制的栏杆,重台勾阑即两层阑板。
6.寻杖绞角造:宋代栏杆转角处寻仗交接的一种做法,木寻杖在转角望柱上相互撘交而又伸出者,称为寻杖绞角造。
7.寻杖合角造:宋代栏杆转角处交接的一种做法,寻仗止于转角望柱而不伸出的,称为寻仗合角造。
8.花街铺地:明、清在住宅及园林庭院中利用各种建筑废料,如碎砖瓦片、废陶瓷片、卵石、片石等,以组成多种构图,如几何纹样、动植物、博古等等。
可用单一材料或者几种不同材料组合,其形式与图案极多,江南苏州一带称之为花街铺地,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值得大力继承推广的优秀建筑传统做法。
9.梭柱:将柱身依高度等分为三,上段有收杀,中下两段平直,元代以后重要建筑大多用直柱,明代南方某些建筑又复采用梭柱。
10.卷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
“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
11.生起:屋宇檐柱的角度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
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
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槫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其他各槫则是屋面形成双曲面,清代建筑无角柱生起。
12.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和两山均向内倾斜,角柱则两个方向都有倾斜。
如为楼阁建筑,则楼层与侧脚上再加侧脚,逐层仿此向内收。
8.1轻型木结构

286
-
64
89
114
140
184
235
286
-
-
89
114
140
184
235
286
222
在轻型木构架中也可以应用工程木产品,第八节中介绍了各种形式的工程木产品。
二、木基结构板材
用于屋盖、楼盖和墙体的木基结构板材须满足《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 中表 6.2.3-1 和表 6.2.3-2 所规定的性能要求。对于针叶材胶合板,还必须满足 GB50206 中表 6.2.3-3 有关单板缺陷限值的要求。
4枚 60 mm 长或2枚 80 mm 长钉子 中心距 750 mm 长 80 mm 钉子 中心距600 mm 长80 mm 钉子 中心距 400 mm 长 80 mm 钉子 中心距600 mm 长80 mm 钉子 每端 2 枚 80mm 长钉子 2 枚 80mm 长钉子
(一)墙骨柱 墙骨柱通常由 40×90mm或 40×140mm的规格材组成。承重墙的墙骨柱目测等级应不小于
桁架或椽木 屋面覆面板
剪刀撑
墙骨柱 钉板条 搁栅
承重内墙
楼盖覆面板 组合梁
地梁板 封头梁
底梁板 墙体覆面板
二层搁栅 防火挡 肋板
墙骨柱
一层搁栅
防火挡 锚固于基础墙
a) 平台式骨架建筑
b) 连续墙骨柱式骨架建筑
图 8.1.1 平台式与连续墙骨柱式轻型木结构
注一:本章大多数插图由加拿大木材理事会(Canadian Wood Council)提供。 221
第二节 材料
一、规格材
用于轻型木结构中的目测分级规格材应符合表 2.6.8 中的等级要求。对于进口的北美和欧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8-4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与空气相对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2、湿胀干缩
木材细胞壁内吸附水的变化而引起木材的变 形,即湿胀干缩。图8-5是木材含水率与胀缩变形 的关系。
由于木材构造的不均匀性,在不同的方向干 缩值不同。顺纹方向(纤维方向)干缩值最小,平 均为0.1%~0.35%;径向较大,平均为3%~6%;弦 向最大,平均为6%~12%。 一般来讲,表观密度大、夏材含量多的木材, 湿胀变形较大。坚硬木材涨缩率较大。由于各方 向涨缩不均易产生翘曲和裂缝。
1、胶合板
胶合板是用原木旋切成薄片,经干燥处理后, 再用胶粘剂按奇数层数,以各层纤维互相垂直的 方向粘合热压而成的人造板材。一般为3~13层,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有三合板和五合板。一般可分 为阔叶树普通胶合板和松木普通胶合板两种。 胶合板厚度为2.4mm、3mm、3.5mm、4 mm、5.5mm、6mm,自6mm起按1mm递增。胶合 板幅面尺寸见表8-4。其特性及适用范围见表8-5。
(2)年轮、春材、夏材
横切面上可以看到深浅相间的同心圆,称为 年轮。年轮中浅色部分是树木在春季生长的,由 于生长快,细胞大而排列疏松,细胞壁较薄,颜 色较浅,称为春材(早材);深色部分是树木在夏 季生长的,由于生长迟缓,细胞小,细胞壁较厚, 组织紧密坚实,颜色较深,称为夏材(晚材)。每 一年轮内就是树木一年的生长部分。年轮中夏材 所占的比例越大,木材的强度越高。
表8-4
胶合板的幅面尺寸(mm)
宽度 915
长度
915
915
1220
1220
1830
1830
2135
2135
2440
—
1220
第五节 木材的处理
一、木材的干燥
木材采伐后,使用前通常要进行干燥处理 ,控制其含水量,干燥能减轻自重,防止 细菌腐蚀,减少开裂及弯曲,减少收缩裂 缝,从而提高木材的强度和耐久性。 木材的干燥方法可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 干燥两种。自然干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 不需要特殊设备,但干燥时间长,而且只 能干燥到风干状态。人工干燥利用人工方 法排除木材中水分,常用方法有浸树法、 蒸树法和热坑法。
12 w[1 (W 12)]
图8-9 含水率对木材强度的影响
1—顺纹抗拉;2—抗弯;3—顺纹抗压;4—顺纹抗剪
(2)负荷时间的影响
木材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只有当其应力远低
于强度极限的某一范围时,才可避免木材因长期
负荷而破坏。 木材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不致引起破坏的最大 强度,称为持久强度。木材的持久强度比其极限 强度小得多,一般为极限强度的50%~60%,如图
2、木材的防腐
木材防腐的基本原理在于破坏真菌及虫类生
存和繁殖条件,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1)结构预防法
在结构和施工中,使木结构不受潮湿,要有 良好的通风条件;在木材与其他材料之间用防潮 垫;不将支点或其他任何木结构封闭在墙内;木 地板下设通风洞;木屋架设老虎窗等。
(2)防腐剂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涂刷或浸渍水溶性防腐剂(如
宜采用木结构。
(4)木材的缺陷
①节子 度。 节子能提高横纹抗压和顺纹抗剪强
②木材受腐朽菌侵蚀后,不仅颜色改变,结 构也变得松软、易碎,呈筛孔和粉末状形态。
③裂纹会降低木材的强度,特别是顺纹抗剪 强度。而且缝内容易积水,加速木材的腐烂。 ④构造缺陷木纤维排列不正常均会降低木材 的强度,特别是抗拉及抗弯强度。
一、人造板材
木材经加工成型和制作构件时,会留下大量
的碎块废屑,将这些废脚料或含有一定纤维量的
其他作物作原料,采用一般物理和化学方法加工
而成的即为人造板材。这类板材与天然木材相比,
板面宽,表面平整光洁,没有节子,不翘曲、开 裂,经加工处理后还具有防水、防火、防腐、防 酸性能。 常用人造板材有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
结合而成。细胞横断面呈四角略圆的正方形。每个细胞
分为细胞,细胞壁越厚、细胞腔越小,木材越密实,强 度越大,胀缩也大。细胞之间纵向联结比横向联结牢固,
造成细胞纵向强度高,横向强度低。细胞之间有极小的
空隙,能吸附水和渗透水分。针叶树显微结构简单规则: 由管胞和髓线(有的树种还有树脂道,如松树)组成阔叶
树显微结构较复杂:由导管、木纤维和髓线组成,髓线
坑木等。 加工原木——用于加工锯材、胶合板等。
3、锯材
(1)锯材的规格、尺寸
锯材按其厚度、宽度可分为薄板、中板、厚
板。其尺寸见表8-2。
(2)锯材的分等 锯材有特等锯材和普通锯材之分。根据《针 叶树锯材》(GB 153.2—84)和《阔叶树锯材分等 》(GB 481.72—84)的规定,普通锯材分为一、二、 三等。各等级技术指标见表8-3。
粗大而明显。
图8-2 显微镜下松木的横切片示意图
1—细胞壁;2—细胞腔;3—树脂流出孔;4—木髓线
图8-3 细胞壁的结构
1—细胞腔;2—初生层;3—细胞间层
第二节 木材的主要性质 一、 木材的物理性质
1、木材的含水率
(1)木材中的水分
自由水:存在于木材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的水分木材干燥时, 它首先蒸发,影响木材的表观密度、燃烧性和抗腐蚀性。
针叶树
阔叶树
工程中木材按其加工程度和用途分为原条、 原木、锯材、枕木四类。此外还有各类人造板材。 1、 原条 原条是已经除去皮(也有不去皮的)、根、树 梢而未加工成规定材品的木材。主要用于脚手架 或供进一步加工。
2、原木
原木是将原条按一定尺寸切取的木料。可分
为直接使用原木和加工原木。
直接使用原木——用于屋架、檩、椽、木桩、
图8-5木材含水率与胀缩变形的关系
1-顺纹抗拉强度;2-抗弯强度; 3-顺纹抗压强度;4-顺纹抗剪
3、木材的密度
不同树种的密度相差不大,同种木材在不同 含水率的状态下密度相差也较大,常用的木材气 干状态表观密度平均为500g/cm3,各种木材平均 约为1.55g/cm3,说明木材的孔隙率很大,根据木 材的表观密度大小,可以评价木材的物理力学性 质,可以鉴别木材的种类,并估计木材的工艺性 能。木材表观密度的大小随木材的孔隙率、含水 量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变化而不同。因此确定木 材的表观密度时,应在含水率为标准含水率情况 下进行。
氯化钠、氧化锌、氟化钠、硫酸铜)、油溶性防腐
剂(如林丹五氯酚合剂)、乳剂防腐剂(如氟化钠、 沥青膏)等,使木材成为有毒物质,达到防腐要求
三、木材的防火
1、在木材的表面涂刷难防火涂料,如硅 酸盐类、石膏、四氯苯酐醇树脂。 2、用金属材料覆盖 3、用防火剂浸注木材
第六节木材的合理运用
木材用作结构材料,目前主要见于农村 民居,或仿古建筑,或古建筑的修复。主 要用于制作家具或装饰装修材料。 因木材资源的稀缺及价格的昂贵,用实 木(原木)制造家具及装修,造价既高, 木材的利用率也低。为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降低成本。
一、木材的分类 木材是由树木加工而成的,树木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两 大类。建筑中应用最多的是针叶树。 木材的构造是决定木材性质的主要因素。一般对木材的 研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
种类 特点 用途 树种 松树、 杉树、 柏树等 榆树、 桦树、 水曲柳 等 树叶细长,成针状,多为常绿树; 是建筑工程中主要使用的树 纹理顺直,木质较软,强度较高, 种,多用作承重构件、门窗 表观密度小;耐腐蚀性较强,胀缩 等 变形小 树叶宽大,叶脉呈网状,大多为落 常用作内部装饰、次要的承 叶树;木质较硬,加工较难;表观 重构件和胶合板等 密度大,胀缩变形大
图8-8木材的剪切
(a)顺纹剪切;(b)横纹剪切;(c)横纹切断
当以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为1时,木材理论
上各强度大小关系表8-1。
表8-1木材各种强度间的关系
抗压
抗拉
顺纹 1
横纹 10~1/3
顺纹 2~3
横纹 ½~1
抗弯
抗剪
顺纹 1/7~2
横纹 ½~1
1.5~2
2、影响木材强度的因素 (1)含水率 当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变化时,仅仅是 自由水的增减,对木材强度没有影响;当含水率 在纤维饱和点以下变化时,随含水率的降低,细 胞壁趋于紧密,木材强度增加。如图8-9。 我国木材试验标准规定,以标准含水率(即含 水率12%)时的强度为标准值,其他含水率时的强 度,可按下式换算成标准含水率时的强度。
图8-1 树干的3个切面
1—树皮;2—木质部;3—年轮;4—髓线;5—髓心
1、木质部的构造特征
(1)边材、心材
在木质部中,靠近髓心的部分颜色较深,称
为心材。心材含水量较少,不易翘曲变形,抗蚀
性较强;外面部分颜色较浅,称为边材。边材含 水量高,易干燥,也易被湿润,所以容易翘曲变 形,抗蚀性也不如心材
吸附水:吸附在细胞壁内细纤维之间的水分,木材受潮时,
细胞壁首先吸水。吸附水的含量是影响木材涨缩的主要因素。 结合水:形成细胞化学成分的化合水 ,占总量1-2%,常忽略 不计。新砍木材含水率一般大于35%,盖房子用的木材含水率要 小于18%。
(2)木材的纤维饱和点
木材受潮时,首先形成吸附水,吸附水饱和 后,多余的水成为自由水;木材干燥时,首先失 去自由水,然后才失去吸附水。 当吸附水处于饱和状态而无自由水存在时, 此时对应的含水率称为木材的纤维饱和点。 纤维饱和点随树种而异,一般为25%~35%, 平均为30%。木材的纤维饱和点是木材物理、力 学性质的转折点。
(3)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木材的含水率是随着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而改变的。当木材长期处于一定温度和湿度下, 其含水率趋于一个定值,表明木材表面的蒸气压 与周围空气的压力达到平衡,此时的含水率称为 平衡含水率。 它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 8-4所示。根据周围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可求出 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二、木材的防腐和防虫
1、木材的腐朽原因 木材的腐朽为真菌侵害所致。真菌分霉菌、 变色菌和腐朽菌三种,前两种真菌对木材质量影 响较小,但腐朽菌影响很大。 真菌在木材中生存和繁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即适当的水分、足够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此外,木材还易受到白蚁、天牛等昆虫的蛀 蚀,使木材形成很多孔眼或沟道,甚至蛀穴,破 坏木质结构的完整性而使强度严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