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节日习俗

合集下载

绍兴婚嫁习俗

绍兴婚嫁习俗

绍兴婚嫁习俗提起结婚,不得不说下从古到今遗留下来的传统了。

关于婚嫁传统的那些事儿,各地的结婚风俗千奇百怪,各具特色。

绍兴的结婚风俗地方味儿十足,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绍兴婚嫁习俗,希望能帮到你。

绍兴婚嫁习俗绍兴虽说是个历史文化古城,但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心其实已不古。

就婚姻上说,绍兴的男女青年有着较大的自主权利,当然事先也征求父母意见。

在农村,可能还稍落后点。

整个婚姻一般经历做媒、订婚和结婚三个阶段。

做媒在绍兴曾经带有很浓的行业味,当然现在更多带“兼职”味。

跑这行的以中年妇女居多,称媒婆。

这些人能说会道,完全具备把地上跑的鸭子说成是天上飞的天鹅这样的嘴上本领。

她们能把丑女变成公主,丑男变成帅哥。

男性媒人,则称媒公。

一般农村的青年男女结婚,大多须有媒婆和媒公。

现在则称介绍人,性别上也不再讲究。

如果是为自由恋爱的男女双方做媒的,则称做“现成媒”。

不经自由恋爱的男女双方,须经媒人撮合了。

经过接触(不是“亲密接触”哦),包括相亲和侧面了解,如双方觉得满意,则要“合肖”,也叫合“时辰八时”。

这“八时”讲究的是“五行相克”,什么“金克木”啊,什么“木克土”啊等等,反正有一大套,一般请算命先生来合。

这步其实最为关键,尤其在有些迷信的绍兴农村,男女双方如果是媒人撮合的,“八时”不合,婚姻大多就成泡影了。

如是自由恋爱,而八时又相克,怎么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尊重孩子意愿的,事情还好办。

另一种则是,长辈迷信,固执己见,坚决不同意婚事。

这样,“罗迷欧与朱丽叶”故事的“绍兴版本”就很有可能上演了。

男女双方“合肖”后,表示愿意结亲的,就须订婚了。

这时,女家就要把索要“财礼”(也叫聘礼)的事情摆上桌面,有女方媒人出面讲条件,要什么什么等等。

通行的是由男方在婚前发送“财礼”到女方。

一般地,“财礼”往往作为女方今后的嫁娶费用,如置办喜酒和嫁妆什么的。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有些封建观念重一点的父辈是不愿在女儿身上“倒贴”的。

齐越节朗诵稿件

齐越节朗诵稿件

齐越节朗诵稿件摘要:本文是一篇关于齐越节的朗诵稿件,重点介绍了齐越节的起源、意义和传统习俗等内容。

通过朗诵稿件的形式,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传播齐越节的文化价值。

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朗诵的题目是《齐越节朗诵稿件》,借此机会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齐越节的起源、意义和传统习俗。

希望通过我的朗诵,让大家对齐越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齐越节的起源齐越节是浙江省绍兴市的传统民俗节日,起源于唐朝时期。

相传,唐朝宰相魏征在这里宴请过齐王李元吉,为了纪念魏征,绍兴市民便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举行庆祝活动,称为齐越节。

三、齐越节的意义齐越节是绍兴市民向齐王李元吉和魏征表达敬仰和纪念之情,同时也是弘扬齐越文化的重要方式。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目,人们可以感受到齐越节蕴含的忠诚、勇敢和智慧等价值观念。

四、齐越节的传统习俗1. 诸夏演义每年的齐越节期间,绍兴市会举行一场盛大的文化艺术活动,名为“诸夏演义”。

这是一场集文学、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演出,通过剧目讲述历史故事,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意和崇高情感。

2. 赛龙舟赛龙舟是齐越节最具特色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划着装饰精美的龙舟,在运河上竞渡,以庆祝传统佳节。

赛龙舟不仅展现了人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对古代诗人屈原的缅怀。

3. 水乡游船齐越节期间,绍兴市的运河上会有船只游行的活动。

这些游船装饰着彩带和花灯,整个运河沿线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水乡游船吸引了很多游客,成为齐越节独特的景观之一。

4. 粽子制作齐越节期间,绍兴市民还会制作粽子来庆祝节日。

粽子是一种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而成的传统食品,多种口味和香味令人垂涎。

制作粽子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艺活动,也体现了人们对齐越节的热爱和情感。

五、结语通过本次朗诵,相信大家对齐越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齐越节不仅是一种传统节日,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传播和传承,让齐越节的文化价值传承下去。

谢谢大家!。

绍兴节日风俗作文【精选3篇】

绍兴节日风俗作文【精选3篇】

绍兴节日风俗作文【精选3篇】绍兴节日风俗作文【精选3篇】一在绍兴,一跨入农历十二月,要大家就忙得不行开交,都要预备过年的吃食:买酒、做年糕、掸尘、杀鸡宰鹅、买鱼买肉,还要预备新年穿戴的衣服、鞋帽,要买红红,购置一些水果之类的小礼品,用来拜年时馈赠给亲戚伴侣,生怕到时筹措不周,闹出笑话。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供奉一种富有粘性的糖,借此粘住灶神的牙齿,使他没法向玉皇大帝陈述人们的一些过错和不好的事,但是送灶神上天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的神像有“南朝圣宗”四个字,绍兴人叫祝愿菩萨,大菩萨,所说是宋代的皇帝,南宋灭亡后遗臣们慑于元朝统治者的淫威,不敢公开设祭宋代的皇帝,因此只好在夜深人静时静静地进行,这种带有民族意识的祭祀,后来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增加了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的意义。

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愿之前必需把厅堂、祭器等惮扫,洗刷得干洁净净。

“五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

然后按辈份进行三跪九叩大礼。

过年的习俗,绍兴和外地大同小异,在新年旧岁交替的一个月里,人们就是这么劳碌着的。

绍兴的春节喧闹非凡,我喜爱绍兴,喜爱那浓浓的年味。

绍兴节日风俗作文【精选3篇】二各个地方的春节都有自己的特点,绍兴的春节在我眼里是最特殊的。

街上的路灯,天上的星星,似乎比以前更亮了。

除夕夜过后,新的一年又开头了。

正月初一,小孩子们必定会抢着去买鞭炮。

“砰!”的声音刚消逝,“噼噼啪啪”的声音又消失了。

各种声音交织着,有轻生,有响声。

鞭炮声越来越响,小孩子们的欢快声也越来越响。

在小孩子们的欢乐声中,鞭炮声显得更响了。

正月初二、初三,大家都去拜年了。

家家的大门都放开着,时刻预备迎接客人。

客人来了,大家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儿,端出瓜果,围坐在一起,与亲朋好友高声谈论。

最特殊的,要数正月初六了。

在那天,男女老少都要去爬绍兴市最高的山。

大家结队成群,相互关心。

渴了后,就算没带水,也没事。

绍兴过年的民风民俗

绍兴过年的民风民俗

结活是从中国古代发展而来的一种民俗活动,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准
备一些象征吉祥的东西,如红绳、蓝布、冬藏菜、糖果等物品,用绳结成
婴儿摇篮的形状,用绳把它们紧紧结成一团,然后把结活挂在院子里,均
匀换气,叫做“结活”,表示把家里的喜气挂起来,祝今年的家庭平安吉祥。

敲锣是绍兴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人们在春节买了一些锣鼓,伴随着
大家敲鼓喧闹的音乐声,敲响着喜庆,寓意着吉祥幸福。

举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表达祝福的形式,也被称作“灯谜”。

它是用
红色的纸条扭成缠绕的形状,上面刻有唐诗宋词或咏叹调,然后挂在门口、窗口或屋顶上,用以祝福家里的人们新年快乐、福气无穷,家庭幸福美满。

跳蚤是一种很有趣的民俗,它的主要活动是男孩子和女孩子互相跳,
用手脚把对方“困”在一起,象征着男女结交,预示着新的一年里友情、
婚姻、家庭的和谐美满。

绍兴春节习俗

绍兴春节习俗

绍兴春节习俗绍兴春节习俗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绍兴春节习俗,希望有所帮助!旧时绍兴人称正月初一为“三朝”。

意思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

所以在绍兴人传统的春节习俗里,正月初一清早开门便放炮仗,名为“开门炮仗”。

一般须连放三响,取意“连升三级”,“早生早发”。

由于放炮仗的烟尘,溅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火灾,一度曾在市区禁燃烟花爆竹。

近年,改为指定地区可以燃放。

随着时代的发展,炮仗品种花样繁多,炮仗也大多改成烟火,数量也不限于三个,已改作九十九发、一百零八发等等。

也不图什么连升几级,企求的是节日热闹欢乐的气氛。

绍兴习俗中显示出来的是一种信仰,认为来年家属的兴旺,承蒙天地菩萨和祖宗的佑护。

据记载,正月初一清早,先是祭拜“天地菩萨”,供上三茶、六洒、枝、圆、桃、枣(荔枝、桂圆、胡桃、枣子)焚纸(一般都用纸糊的锡箔元宝)之后,立即调转桌子,朝内祭祀祖先。

不供肴馔,只供数盅而已,同时祭拜灶司。

李慈铭在他的《越缦堂日记》中便有:“正月元旦,壬申……蚤起接神……拜曾王考妣,王考妣,张太太,先君子像”的记载。

自这天起至正月十八,祖宗神像前须每天点烛一对。

豪门其烛如橡,整天不灭,贫家只点一对小蜡烛,名曰“三科蜡烛”,喻其瞬间即烬。

现时这种习俗在绍兴乡下依然保留着一部分,不过也有些改变。

如祭拜“天地菩萨”,时间大多选在新年零点开始,供品逐渐简化,主要是四色水果、年糕、棕子和糯米做的小圆子及焚纸。

一般是边看春节文艺晚会边祭拜,祭毕放炮仗,把关门炮仗和新年的开门炮仗合到了一起。

旧时绍兴人,正月初一的`早餐,全家人都吃祭拜过的汤圆。

主妇在煮汤圆时,往往煮些年糕丁进去,称为“团团圆圆”“高高兴兴”。

吃罢汤圆,便开始“拜岁”。

一家之中长幼有序依次向家中最长者罗拜(现多行鞠躬礼,或口称几句吉词而代行礼)。

作文家乡的风俗绍兴900字

作文家乡的风俗绍兴900字

作文家乡的风俗绍兴900字篇1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绍兴水乡人有着自己独特得过年方式,颇有一些地方特色。

虽然现如今年味儿淡了,但在真正得老绍兴人身上,依旧保持着这过年得老习俗。

一进农历腊月,老人们就忙得不可开交,各家各户都忙着晾晒年货。

鸡、鸭、鱼、肉挂满走廊,像是一个小型菜市场。

晾晒如此多得年货,并不是给自己得,而是给自己得左邻右舍,讨个好彩头。

大人和小孩们也各管各得去挑新衣与年货了。

早在腊月,家就充满了年味儿。

一进腊八,祭菩萨得日子从这儿就开始了,而腊八只能算是一场开幕式。

但老人们却十分地重视。

因为,在新年之际,神仙菩萨愿不愿意来保佑这家人,就要看他们在腊八那天吃什么,五谷杂粮必须样样齐全。

因此,这腊八粥可大有讲究:江浙一带得粥分咸甜两种,甜粥加入茨菰、荠菜、松子仁和红枣等;如果煮得是咸粥,只需要在里面加入青草和油即可。

其实,我们喝得不是粥,而是一锅大杂烩。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祭菩萨最重要得一天:祭灶王爷。

在民间得传说中。

灶王爷不仅仅只掌管灶火。

还考察人间太平,并将人们得过失告诉天帝,因此在那一天,有一些人家会拿出极富粘性得糖来供奉灶王爷,粘住他得牙齿,使他无法向天帝述说人们得过失。

这只是少数人得做法。

还有一些人就显得有些隆重了。

蜡烛点上;黄酒满上;鱼肉端上。

一派庄严肃穆得景象。

可说白了,就是在向灶王爷说好话。

祭灶王爷,这也只是人们对来年生活得美好祝愿罢了。

虽然这些习俗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但人们祈求生活幸福美满得宿愿不会变。

除夕那日是最热闹得,贴年画和他、对联,年味儿十足。

年夜饭得菜必须成双成对,预示着十全十美。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却没有人动筷子。

因为这吃年夜饭也有规矩与习俗:必须长辈们先动筷子,而且小孩子们不可以站起来夹菜,并且第一筷必须先是给别人夹得。

这年夜菜也大有来头:八宝茶为来年八宝进门;长生果和年糕预示着老人寿比南山,才子年年高中。

其最重要得还是鱼了,红烧鲫鱼、清蒸鳜鱼。

绍兴人吉祥时说的话

绍兴人吉祥时说的话

绍兴人吉祥时说的话一、拜神祭祖在绍兴,每逢重要的节日或喜庆的场合,人们都会拜神祭祖,祈求神明保佑。

当拜神祭祖时,绍兴人会恭敬地说道:“神明保佑,家庭和睦,子孙繁荣,福寿安康。

”这句话代表着人们对家庭幸福和祖先神灵的敬仰和祈愿,展现了绍兴人传统的家族观念和对祖先的尊重。

二、结婚祝福在绍兴,结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当亲友前来祝福新人时,绍兴人会用诚挚的语言表达祝福之意:“新婚快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这句话寄托了绍兴人对新人幸福美满婚姻的美好期望,也希望他们能早生贵子,延续家族血脉。

三、过年祝福绍兴人过年时也有特定的祝福语,他们会对亲友说道:“新年快乐,吉祥如意,事事顺利,财源广进。

”这句话传递出绍兴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希望一切都能顺利如意,财运亨通。

同时,这也是绍兴人对亲友的祝福,表达了他们对亲友幸福安康的关心和期盼。

四、生日祝福在绍兴,每逢生日,亲友之间都会送上祝福。

绍兴人会说:“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句话意味着生日快乐,祝愿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表达了对寿命长久、福禄绵长的美好祝愿。

五、劝勉与祝福在绍兴,人们之间也会互相劝勉和祝福。

绍兴人常常会说:“天天向上,事事顺心,万事如意。

”这句话是对别人的鼓励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积极向上,顺利完成每一件事,生活幸福美满。

总结:绍兴人吉祥时说的话体现了他们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这些话语富有情感和祝福意义,使人们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通过这些祝福,绍兴人传递出对家庭、友谊和人生幸福的追求,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之意。

在绍兴,这些吉祥的话语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代表了绍兴人对幸福和吉祥的追求和祈愿。

绍兴过年习俗

绍兴过年习俗

绍兴过年习俗
绍兴是浙江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独特的过年习俗。

1. 家庭团圆:绍兴人非常重视家庭团圆,过年期间,大家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共
度新年。

家庭成员会一起准备年夜饭,同时也会聚在一起看春晚、赏花灯、放鞭炮等。

2. 赏花灯:绍兴的花灯制作工艺非常有特色,在新年期间,人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如纸质、竹制或彩灯等。

赏花灯已经成为绍兴过年传统习俗的一部分,人们会在
夜晚聚集在一起观赏灯火,欣赏花灯的美丽。

3. 玩坐骑:绍兴过年期间,有一项独特的娱乐活动叫做“玩坐骑”。

这是一种传统的
民间游戏,人们会骑在一种类似摩托车的坐骑上,在田野、山间等开放的地方自由穿梭。

4. 游春花:绍兴有许多富有特色的春花景点,如鲁迅故里、森林花谷等。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组织家庭或者朋友一起去游览、赏花,感受春天的气息,迎接新年的到来。

5. 拜年送礼:绍兴人过年期间也会互相拜年,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

在拜年过程中,一般会送上一些小礼物,如糖果、水果、酒等。

这也是人们加深感情、传递祝福的方
式之一。

以上是绍兴过年的一些习俗,每个家庭和地区也可能有不同的习俗和传统。

但总的来说,绍兴过年注重家庭团圆、传统活动和互相祝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祝福
祝福后便祭祖 (俗称“请回堂羹饭” ) 。祝 福时桌子是照桌面的木纹横摆的,祭祖时 则改为直摆 ; 祝福时祭扫者朝外行礼,祭 祖时则朝内跪拜。祭祖后,便用煮福礼的 汁汤烧年糕或面吃,名日“散福”,表示 神所赐之“福”放给了一家人。过年的习 俗,绍兴和外地大同小异。“除夕吃喝, 尤已穿着”,这是过年的高潮。在新年旧 岁交替的一个月里,人们就是这么忙碌着 的。然而,在吃人的旧社会里,对劳动人 民来说,过年如过关,祈神祭祖是得不到 什么“福”的。像管四老爷家里那种阔绰 的祝福排场,令人只有在电影《祥林嫂》 里,作为历史的陈迹而重现。
黄酒是世界上的三大古酒之一,绍兴 是中国著名的黄酒之乡,酿酒的历史 十分悠久,关于酒的节会活动也早就 产生。据史籍记载,元代绍兴路的总 管泰不华,曾在绍兴县东浦镇附近的 薛渎村"饮乡酒,赛龙舟,与民同乐 "。 在东浦镇上,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着 一方镌刻着《酒仙神诞演庆碑记》的 石碑。碑文中不仅记载着当时绍兴酒 的酿造和经营情况,还详细地记载了 清咸丰七年旧历七月初七当地祀酒神 的盛况。据传,每年旧历七月初六至 初八,东浦都要举行丧达三天的酒业 会市,除了祀神、演社戏、赛龙舟等 文化节目之外,还有许多经济活动, 商贩云集,热闹非凡。
一系列的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技术人才引进、旅游项目推介等活动,展示绍兴 改革开放新形象,促进绍兴与外界在经贸、科技、人才、旅游的全方位合作。
• 绍兴黄酒采用自然发酵方式酿造,以精白糯米、优良小麦和鉴湖水为原料,俗
称三者为 "酒中肉、酒中骨、酒中血"。其色泽黄澄透澈,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醇 厚甘甜。
黄酒节
八宝菜
小绍兴 白斩鸡
醉虾
醉鸡Βιβλιοθήκη 梅干菜扣肉邵式虾球球
粽子
年糕
绍兴黄酒节
• 黄酒,是绍兴人最爱喝的酒,黄酒文化,是绍兴深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绍兴黄酒中的"古越龙山"品牌,为"中国驰名商标"之一。绍兴黄酒节始于1991年,
旨在弘扬绍兴黄酒文化,扩大黄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以绍兴黄酒为载体,开展
借此粘住灶神的牙齿,使他没法向玉皇大帝陈说人们的过失。送灶神之后,除夕 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
所祭的神像有“南朝圣宗”四字,绍兴人叫祝福菩萨、大菩萨,据说是宋代的皇
帝。南宋灭亡后,遗臣们慑于元朝统治者的淫威,不敢公开设祭大宋君王,因此 只好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进行。
绍 兴 节 日 习 俗
节日介绍
春节习俗
绍兴黄酒节
春节
• 在绍兴,一跨入农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忙乎着过年的事了。买酒、春糕、 裹粽、掸尘、杀鸡宰鹅、买鱼买肉,准备新年穿戴的衣着鞋帽,购置馈赠亲友的 礼物等等,可谓忙得不可开交,唯恐筹措不周,闹出笑话。
• 送灶神。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供奉一种富有粘性的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