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试验方法
粉煤灰检验操作方法与步骤

粉煤灰检验操作方法与步骤1.1粉煤灰含水量的测定:(1)需用仪器:天平(分度值不大于0.05g ),电热干燥箱,干燥器。
(2)试验步骤:① 称取粉煤灰试样50g (W 1,准确至0.01g ),倒入蒸发皿中。
② 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
③ 将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W 2,准确至0.01g )。
(3)结果计算:含水量 100121⨯-=W W W W %(精确至0.1%) 1.2粉煤灰的细度测定(1)需用仪器:负压筛析仪,0.045mm 方孔筛,架盘天平 (最大称量100g , 分度值不大于0.05g )。
(2)试验步骤:① 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② 检查方孔筛,必须洁净、无破损。
把方孔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Pa~6000Pa 范围内;当负压偏低时,清理集尘瓶及滤尘布,使负压能达到规定要求。
③ 称取试样10g (G 0,准确至0.01g ),倒入方孔筛筛网上,置于负压筛析仪上连续筛析3min 。
当有样品附着筛盖时,可轻敲筛盖将其震落。
注意试验过程中样品不得散失到筛外。
③ 筛析仪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拨到手动位置,再筛析1~3min 直至筛分彻底为止。
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其质量(G 1,准确至0.01g )(3)结果计算:筛余百分量F =10001 G G ( % ),计算至0.1%。
1.3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测定(胶砂法)原理:按GB/T 2419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达到130mm —140mm 时的加水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1)需用仪器及材料: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 ,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g ),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标准砂(符合GB/T 17671—1999规定的0.5mm —1.0mm 的中级砂),水泥胶砂搅拌机,流动度跳桌。
粉煤灰密度试验方法

粉煤灰密度试验方法粉煤灰密度试验方法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粉煤灰的密度,以便评估其物理性质和工程用途。
2. 实验原理粉煤灰密度试验是通过测量单位体积的质量来确定材料的密度。
常用的方法有水位法和压实法两种。
3. 实验步骤3.1 水位法(1)将一个已知重量的干净容器称重并记录下质量。
(2)将容器装满水,将水平面调整到标记线处,记录下此时容器和水的总质量。
(3)将一定质量的粉煤灰加入容器中,并轻轻振动使其均匀分布。
(4)再次将水平面调整到标记线处,并记录下此时容器、水和粉煤灰的总质量。
(5)计算出粉煤灰体积,即总体积减去水体积。
(6)根据公式ρ=m/V计算出粉煤灰密度。
3.2 压实法(1)将一个已知重量的干净铸铁模具称重并记录下质量。
(2)在模具内放置一定量的粉煤灰,并轻轻压实。
(3)再次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并继续压实,直至模具充满为止。
(4)将模具放置在温度恒定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5)取出模具并将其称重,记录下质量。
(6)根据公式ρ=m/V计算出粉煤灰密度。
4. 实验注意事项4.1 实验前要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4.2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误操作导致实验失败。
4.3 水位法中要注意调整水平面时的准确性和粉煤灰的均匀分布。
4.4 压实法中要注意压实力度和压实次数的控制,以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5. 结论通过水位法和压实法两种方法测得的粉煤灰密度值应相近。
若两种方法测得的值有较大差异,则应重新进行试验。
粉煤灰需水量试验方法操作细则

粉煤灰需水量试验方法操作细则
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好需要进行试验的粉煤灰和水。
2.整理试验台面,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
3.检查试验设备的完好性,确保能正常使用。
二、试验设备准备:
1.准备一个混凝土试验机或其他适用的试验设备。
2.确保试验机能够进行混合物的搅拌,并可以精确测量水的添加量。
三、试验装置设置:
1.安装所需的试验模具,并固定好,确保不会移动。
2.将试验模具调整至需要的尺寸和形状。
3.将试验模具底部涂抹上一层油脂,以防止混凝土黏附在表面上。
四、试验操作步骤:
1.首先,取一定量的粉煤灰,并称量其质量。
2.将粉煤灰放入试验机中,并按照预定的配比加入一定量的水。
3.启动试验机,开始搅拌混合物。
4.根据试验需要,逐渐加入水,同时观察搅拌情况。
5.当混合物达到一定的均匀程度时停机,并记录已添加的水量。
6.根据试验需要,可以进行多次尝试,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7.对不同配比试验的混合物进行观察和测量,确定所需工作性能的最佳配比。
五、试验结果处理:
1.根据试验得到的数据,计算出不同配比试验的粉煤灰需水量。
2.比较不同试验结果,并确定最佳配比。
六、试验结束:
1.关闭试验机,并清理试验台面和试验设备。
2.记录实验数据,并整理成报告。
粉煤灰需水量试验方法

粉煤灰需水量试验方法
首先,在进行试验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和设备:
1.需要使用的粉煤灰样品;
2.清水;
3.平衡;
4.四面刷;
5.搅拌器;
6.手持电动搅拌器;
7.钝头泥浆杯;
8.密度计。
试验步骤如下:
1.取一定量的粉煤灰样品,并通过一定的筛网进行筛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大颗粒物质。
2.使用精确的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粉煤灰样品,并记录下质量值。
3.将粉煤灰样品与一定量的清水放置于搅拌器中,并使用搅拌器进行充分混合,以确保粉煤灰与水完全凝结。
4.在混合过程中,逐渐添加更多的清水,继续搅拌,直至达到期望的浆料浓度。
5.将浆料倒入钝头泥浆杯中,并放置在平衡上,待其停止流动。
6.使用四面刷将表面上的浆料平整,并去除多余的浆料。
7.使用手持电动搅拌器对剩余的浆料进行再次搅拌和震荡,以确保其中无空气孔隙。
8.将浆料倒至密度计中,检测其密度。
9.根据所需的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根据不同的混合比例和水量进行多组实验,确定最佳的粉煤灰需水量。
10.记录每一组试验的粉煤灰与水的比例和详细的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对比。
通过上述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粉煤灰与水的最佳混合比例,以获得所需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这对于粉煤灰在建筑、道路和其他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实施效果。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方法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方法
粉煤灰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其烧失量是评价其燃烧性能和应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准确测定粉煤灰的烧失量,我们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粉煤灰烧失量试验方法。
首先,准备试样。
从粉煤灰样品中取出一定质量的试样,然后将其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处理。
待试样完全干燥后,取出称量,记录其质量为m1。
接着,进行烧失试验。
将干燥后的试样放入预热至恒定温度的燃烧器中进行烧失,直至试样完全燃尽。
燃烧结束后,取出试样残渣,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再次干燥处理。
待试样残渣完全干燥后,取出称量,记录其质量为m2。
最后,计算烧失量。
根据试样的质量变化计算粉煤灰的烧失量。
烧失量的计算公式为:
烧失量 = (m1 m2) / m1 × 100%。
其中,m1为试样初始质量,m2为试样残渣质量。
通过上述试验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粉煤灰的烧失量,为其后续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试验时,应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确保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等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另外,为了获得可靠的试验结果,建议重复进行多次试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烧失量数据。
总之,粉煤灰烧失量试验是评价粉煤灰燃烧性能的重要手段,采用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对其进行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介绍的试验方法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促进粉煤灰的合理利用和资源化开发。
粉煤灰需水量试验方法操作细则

粉煤灰需水量试验方法操作细则
一、试验前准备
1.准备试验设备和药品:试验设备包括天平、计时器、搅拌机等;试
验药品包括水、标准砂、混凝土添加剂等。
2.准备制备混凝土的材料: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试验方案和样品数量。
二、试验步骤
1.根据试验方案,按照一定比例将水泥、粉煤灰和砂、骨料混合,并
加入适量的水。
2.使用搅拌机将材料充分混合,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搅拌,以保证混
合物的均匀性。
3.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将模具表面抹平,并采用振动器进行振实,
以排除空隙和气泡。
4.根据试验要求,将混凝土试块养护一段时间,一般为7天或28天。
5.在养护期结束后,取出试块并进行强度测试。
三、试验结果分析
1.记录试验过程中所用的水量,并计算水灰比。
2.根据强度测试的结果,分析不同水灰比下的强度变化情况。
3.结合试验要求和实际工程需求,确定最佳的水灰比。
总结:
粉煤灰需水量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最佳使用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试验前需要准备试验设备和药品,制备
混凝土所需的材料,并确定试验方案。
试验步骤包括混合料的制备、模具
填充、振实和养护等。
试验结果应根据试验过程中所用的水量和强度测试
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最终确定最佳的水灰比。
粉煤灰试验报告范文

粉煤灰试验报告范文一、引言粉煤灰是煤炭燃烧产生的废弃物,在建筑材料、环境工程、农业和能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试验报告通过对粉煤灰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其特性和性能,为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方法1.粉煤灰样品的制备:将粉煤灰经过筛分和烘干,制备成符合实验要求的粉末状样品。
2.物理性能测试:对粉煤灰的比重、密度、流动性等物理性能进行测定。
3.化学性能测试:对粉煤灰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包括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含量。
4.水化性能测试:使用浸泡法和热法测试粉煤灰的水化活性和水化产物。
三、实验结果1.物理性能测试结果:通过比重测试,粉煤灰的比重为2.04 g/cm³,密度为1.2 g/cm³,具有较低的密度和比重,适合作为建筑材料的添加剂。
流动性测试结果表明,粉煤灰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适合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工作。
2.化学性能测试结果:粉煤灰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氧化物,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最高,达到60.2%,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分别为20.5%和5.7%。
硅酸盐的含量为85.4%,具有较高的硅酸盐含量,表明其在硅酸盐材料的应用领域有较大的潜力。
3.水化性能测试结果:通过浸泡法测试,粉煤灰的水化活性较高,可以与水充分反应生成水化产物。
通过热法测试,粉煤灰的水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并且放热量较大,表明其在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中具有良好的水化活性。
四、结论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粉煤灰具有较低的密度和比重,适合用作建筑材料的添加剂。
2.粉煤灰主要成分为氧化物和硅酸盐,具有较高的硅酸盐含量,适合在硅酸盐材料的应用领域。
3.粉煤灰具有较高的水化活性,可以与水充分反应生成水化产物,并且具有较大的放热量,适合在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中应用。
综上所述,粉煤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建筑材料、环境工程、农业和能源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潜力。
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挖掘其更多的应用价值。
粉煤灰的细度试验方法

粉煤灰的细度试验方法
粉煤灰的细度试验方法主要有:筛分法、比表面积法和直接测定法。
1.筛分法:将粉煤灰样品通过不同孔径的筛子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级别的筛余物,然后根据筛余物的重量比计算出相应的筛分百分数。
2.比表面积法:利用气体吸附或液体吸附实验仪器,测定粉煤灰表面积,并计算出比表面积。
3.直接测定法: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等现代化仪器,直接测量粉煤灰粒径分布和平均粒径大小。
以上三种方法均是粉煤灰的常用细度评价方法,具体选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测试要求和实验条件来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
A.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细度试验用负压筛析仪的结构和组成,适用于粉煤灰细度的试验。
A.2 原理
利用气流作为筛分的动力和介质,通过旋转的喷嘴喷出的气流作用使筛网里的待测粉状物料呈流态化,并在整个系统负压的作用下,将细颗粒通过筛网抽走,从而达到筛分的目的。
A.3 仪器设备
A.3.1 负压筛析仪
负压筛析仪主要由45um 方孔筛、筛座、真空源和收尘器等组成,其中45um 方孔筛内径为φ150mm ,高度为25mm ,45um 方孔筛及负压筛析仪筛座结构示意图如图A1所示。
单位为毫米
A.3.2 天平
量程不小于50g ,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 。
A.4 试验步骤
A.4.1 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A.4.2 称取试样约10g ,准确至0.01g ,倒入45um 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A.4.3 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min ,开始筛析。
A.4.4 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Pa ~6000Pa 。
若负压小于4000Pa ,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A.4.5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A.4.6 3min 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 ~3min 直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01g 。
A.5 结果计算
45um 方孔筛筛余按式(A.1)计算
F =%1001 G
G 式中:
F ——45um 方孔筛筛余,单位为百分数(%);
G1——筛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 );
G ——称取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
计算至0.1%。
A.6 筛网的校正
筛网的校正采用粉煤灰细度标准样品或其他同等级标准样品,按A.4步骤测定标准样品的细度,筛网校正系数按式(A.2)计算:
K =m
m 0
K ——筛网校正系数;
M 0——标准样品筛余标准值,单位为百分数(%);
M ——标准样品筛余实测值,单位为百分数(%)。
计算至0.1。
注1:筛网校正系数范围为0.8~1.2。
注2:筛析150个样品后进行筛网的校正。
需水量比试验方法
B.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测定。
B.2 原理
按GB/T2419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达到130mm ~140mm 时的加水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B.3 材料
B.3.1 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B.3.2 标准砂: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0.5mm ~1.0mm 的中级砂。
B.3.3 水:洁净的饮用水。
B.4 仪器设备
B.4.1 天平
量程不小于1000g ,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g 。
B.4.2 搅拌机
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B.4.3 流动度跳桌
符合GB/T2419规定。
B.5 试验步骤
B.5.1 胶砂配比按表B.1。
B.5.3 搅拌后的试验胶砂按GB/T2419测定流动度,当流动度在130mm ~140mm 范围内,记录此时的加水量;当流动度小于130mm 或大于140mm 时,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流动度达到130mm ~140mm 为止。
B.6 结果计算
需水量比按式(B.1)计算:
X =100125
1 L
式中:
X ——需水量比,单位为百分数(%);
L 1——试验胶砂流动度达到130mm ~140mm 时的加水量,单位为毫升(mL );
G ——对比胶砂的加水量, 单位为毫升(mL )。
计算至1%。
活性指数试验方法
D.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活性指数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活性指数的测定。
D.2 原理
按GB/T17671—1999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抗压强度,以二者抗压强度之比确定试验胶砂的活性指数。
D.3 材料
D.3.1 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D.3.2 标准砂: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中国ISO 标准砂。
D.3.3 水:洁净的饮用水。
D.4 仪器设备
天平、搅拌机、振实台或震振动台、抗压强度试验机等均应符合GB/T17671—1999规定。
D.5 试验步骤
D.5.1胶砂配比按表D.1。
D.5.3 试体养护至28天,按GB/T17671规定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抗压强度。
D.6 结果计算
活性指数按式(D.1)计算:
H 28=1000
R R 式中:
H 28——活性指数,单位为百分数(%);
R ——试验胶砂28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R 0——对比胶砂28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计算至1%。
注: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也可取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给出的标准值。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
7.3烧失量按GB/T176进行。
称取约1g试样(m7),精确至0.0001g,放入已灼烧至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950o±25o C)下灼烧15mi n~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8.3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8.3.1烧失量的计算
8.3.2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掺入大量矿渣的其他水泥烧失量的校正
称取两份试样,一份用来直接测定其中的三氧化硫含量;另一份则按测定烧失量的条件于(950±25)℃下灼烧15min—20min,然后测定灼烧后的试料中的三氧化硫含量。
根据灼烧前后三氧化硫含量的变化,矿渣硅酸盐水泥在灼烧过程中由于硫化物氧化引起烧失量的误差可按式(22)校正:
粉煤灰安定性试验
7.5 安定性
净浆试验样品按本标准第3.3条制备,安定性试验按GB/T1346进行。
含水量试验方法
C.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含水量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含水量的测定。
C.2 原理
将粉煤灰放入规定温度的烘干箱内烘干至恒重,以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之差与烘干前的质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含水量。
C.3 仪器设备
C .3.1 烘干箱
可控制温度不低于110℃,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
C.3.2 天平
量程不小于50g ,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 。
C.4 试验步骤
C.4.1 称取粉煤灰试样约50g ,准确至0.01g ,倒入蒸发皿中。
C.4.2 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
C.4.3 将粉煤灰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0.01g 。
C.5 结果计算
含水量按式(C.1)计算:
W =100)(1
01⨯-w w w 式中:
W ——含水量,单位为百分数(%);
w 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
w 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
计算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