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与球面透镜形式与计算
§3-5薄透镜

(1.5 −1.62) 1 1 1 ⇒ ( − )=− 1.62 12 −12 81
⇒ f ' = −81 < 0. Φ< 0.发 透 cm 散 镜
习题:3—1,3/6,7,8,/ 11,12,13,14/ 习题 15,16,18,19,25
4.空气中的厚透镜 1=n2=1): 空气中的厚透镜(n 空气中的厚透镜
n2 n2 1 n1 nL n2 f '= = = , Φ Φ + Φ (n −1)(1 − 1 ) 1 2 L r1 r2 r1 即 f '= : . ⇒ r1 = 12cm r2 = −12cm , . 2 nL −1 ( )
(2)若左边为水,右边为空气 并保持 ′以及与空气 若左边为 右边 空气,并保持f 以及与空气 右边为 接触界面不变,r 接触界面不变 1 = ?
o1 O o2
P′ s'1 s2 s'2
P
n' n n'−n − = Φ= s' s r
薄透镜讨论: 薄透镜讨论
n1 nL r1 o1 O o2 t
n2 n1 − = ∑Φ = Φ i s'2 s1 P i nL − n1 n2 − nL Φ= + r1 r2
•像方焦距: 像方焦距: 像方焦距
r2
•空气中双凸对称厚透镜的基点 主点 和 空气中双凸对称厚透镜的基点(主点 空气中双凸对称厚透镜的基点 主点)和 基面(主平面 主平面): p'=-p,p>0 基面 主平面
s = s1 − p,
⇒ −s = −s1 + p,
s、s'的约定点 H、H'. 、 的约定点 的约定的高斯公式: 薄透镜的高斯公式
单面透镜的像散公式

单面透镜的像散公式单面透镜就是曲率半径相同的一侧为球面透镜。
在光学设计中,我们使用的最常见的透镜模型是凸透镜,即中心厚度薄于边缘的透镜。
根据辅助光学理论和透镜公式,可以推导出单面透镜的像散公式。
透镜公式:透镜公式是描述透镜成像的基本公式,其表达式为:1/f=1/f1+1/f2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f1为透镜与物体的距离,f2为透镜与像的距离。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对于凸透镜来说,f为正值,对于凹透镜来说,f为负值。
像散公式:像散是指透镜成像时由于光线折射而引起的像的失真。
像散分为球面像散和彗差像散两种。
在单面透镜中,由于透镜的一侧为球面,所以球面像散是不可避免的。
球面像散公式:球面像散公式描述了由于球面透镜的形状而引起的像的偏离。
球面像散公式为:△y=(1/f)*h^2*(1/(2R))其中,△y表示球面像散,h表示物体高度,f表示透镜焦距,R表示球面透镜的曲率半径。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球面像散与物体高度以及透镜的焦距有关。
当物体高度越大或者透镜焦距越小时,球面像散也越大。
此外,透镜仅考虑了球面像散,而没有考虑到彗差像散。
彗差像散是指由于透镜的非球面形状而引起的像的偏移。
实际的透镜往往会在设计上采用非球面形状,以减小彗差像散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小像散,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采用非球面透镜设计:非球面透镜的曲率半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减小像散。
2.使用多个透镜组合:多个透镜组合可以互补彼此的像散,减小总体的像散。
3.使用光学涂层:光学涂层可以增加透镜表面的反射和透射效果,减小光线的损失和散射,从而减小像散。
综上所述,单面透镜的像散公式是球面像散公式,其描述了由于透镜的球面形状而引起的像的失真。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适当的设计和优化来减小像散的影响。
透镜焦距计算公式

透镜焦距计算公式
1 球面透镜焦距计算
摄影技术是一门涉猎范围广泛的领域,其中包括焦距、光圈和曝
光等决定性因素。
在拍摄之前,有必要了解各项因素,以便获得更准
确的拍摄结果。
特别是焦距,更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球面透镜是一种可以将光线汇聚到焦点处的镜头。
其焦距可以使
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f=f1+f2+f3+……+fn
其中,f表示透镜的焦距;f1,f2,f3等为球面透镜中各组透镜
的焦距。
因此,若想计算透镜的总焦距f,需要将各个组总透镜的焦距以上公式相加。
此外,若要改变焦距,可以通过调整组透镜的焦距进行。
易得知,若需要改变一个球面透镜的焦距,需要将各个组散焦透
镜的焦距按照上述公式进行调整,以达到所要求的焦距。
因此,球面透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单个透镜的素质,更取决于它
们的配置方式和相互间的距离。
只有配置合理,才能使这种透镜发挥
最大的性能。
以上是球面透镜焦距计算的基本原理,希望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球镜片光学技术—透镜成像(眼镜光学技术课件)

能力要求
– 掌握理想光学系统三对基点和基面的重要性
一、理想光学系统
定义:
对于任意大范围的物体以任意宽的光束成像都是完 善的,这样的光学系统就称为理想光学系统。
研究理想光学系统的意义:
实际上除了平面反射镜,其它任何实际光学系 统都不能绝对完善成像,而研究理想光学系统的意 义在于利用成像特性比较可以评估实际光学系统的 成像质量。
能力要求
– 计算能力
• 牛顿公式的计算 • 高斯公式的计算
一、牛顿公式
物距x——以物方焦点F为原点到物点A的距离。 像距x’——以像方焦点F’为原点到像点A’的距离。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
y' x' y f'
y’
y' f x'
-y
y x f'
xx' ff '
二、高斯公式
实物成缩小正立虚像
例题3
物体在正透镜像方一倍焦距以外
B B’
F
H H’
A’ F’
A
虚物成缩小正立实像
例题4
物体在负透镜像方一倍焦距以外
B
A’
F’
H H’
F
A
B’
虚物成虚像
例题5
B
C
A
D
A’ D’
F
H
H’
F’
B’ C’
矩形的像为直角梯形
教学目标 • 了解单色像差 • 了解复色像差
能力要求 • 了解单色像差 • 了解复色像差
解:
得:
物体向透镜方向移近100mm后得等大的像,即:
代入高斯公式:
得
100mm
F -l1
球面透镜和散光透镜

什么是透镜
Z弯曲面
透镜
球面
柱面
环曲面
球面透镜的分类
凸透镜
Z中央比边缘厚
凹透镜
Z中央比边缘薄
球镜透镜的屈光力
F2 f2
球镜透镜的屈光力
以球面透镜(第二)焦距的倒数表示
Z公式: F = 1 f
Z单位:屈光度 Z举例:一凸透镜焦距40cm,该透镜的屈光力为多少?
2
球镜透镜的屈光力
球面透镜屈光力的规范写法 实际工作中屈光度的增率
基弧 -6.50 -6.00 -5.50 -5.00 -4.50 -4.50 -4.50 -4.00
透镜屈光度 -1.00DS -2.00DS -3.00DS -4.00DS -5.00DS -6.00DS -7.00DS -8.00DS
基弧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史氏光锥的计算
最小弥散圈位置
Z 最小弥散圈对应 的屈光度为前后 两条焦线对应屈 光度的平均值
最小弥散圈直径
+3.00 +2.00
+3.00
33cm 40cm 50cm
+2.00
+3.00D +2.50D +2.00D
史氏光锥的计算
举例
Z一散光透镜+5.00/+4.00×90,直径40cm,求透镜前 1m处物体发出的光线所成焦线和最小弥散圈的位置和 大小。
Z1/4系统 Z1/8系统
球面透镜的屈光力
球面透镜的叠加
Z两薄透镜紧密叠加 Z叠加的效果相当于两薄透镜屈光力之和
球面镜与透镜的成像规律

球面镜与透镜的成像规律球面镜和透镜是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球面镜和透镜的成像规律,以及它们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一、球面镜的成像规律1. 球面镜的基本概念球面镜是由一块玻璃或其他透明介质制成的,其中的一面是一个球面。
根据球面的凹凸性质,球面镜可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的球面面向外凸出,而凹面镜的球面内凹。
在球面镜上定义的中心点称为顶点,与顶点相切的球面半径称为焦距。
2. 构成球面镜成像的光线当光线射入球面镜时,根据光的传播规律,我们可以得到三个基本的光线规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通过焦点。
3. 凸面镜成像规律凸面镜成像规律指的是光线传播过程中的成像特性。
对于凸面镜,当物体远离其焦点时,形成的像为实像。
当物体位于焦点附近时,光线进入凸面镜后会发散,不会在焦点处交汇,这时形成的像为虚像。
4. 凹面镜成像规律凹面镜的成像规律与凸面镜相反。
当物体远离焦点时,在凹面镜的另一侧形成实像。
当物体接近焦点时,光线开始发散,不会在焦点处交汇,由此形成的是虚像。
二、透镜的成像规律1. 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由一个或两个边界清晰且具有曲面的透镜体组成。
根据透镜的形状,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较厚,两侧较薄;凹透镜则中间较薄,两侧较厚。
2. 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样涉及光线的传播过程。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光线会收敛,形成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时,光线开始发散,不会在焦点处交汇,形成的是虚像。
3. 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也与凸透镜相反。
当物体远离凹透镜时,在其另一侧形成实像。
当物体接近凹透镜的焦点时,光线开始发散,不会在焦点处交汇,这样形成的是虚像。
三、球面镜与透镜的应用1. 球面镜的应用球面镜广泛应用于望远镜、显微镜和照相机等光学仪器中,用于放大和观察物体。
凸面镜在车后视镜中也有应用,通过球面镜的凸面特性,有效扩大了视野范围,提高了行车安全。
镜子和透镜成像公式

分类:正球差和负 球差
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降低图像清晰度和
对比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彗形像差
定义:像点在透镜 像面上呈现的形状 与实际物体形状的 偏差
产生原因:透镜的 球面像差和色散
彗形像差的大小与 透镜的焦距、孔径 大小和波长有关
彗形像差的校正方 法:使用透镜组合 、加装校正器等
望远镜:透镜组合用于放大 远处物体,便于观察天体等。
眼镜:透镜用于矫正视力, 使光线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
投影仪:透镜用于调整图像, 使光线正确投射在屏幕上。
像质优化在摄影镜头中的应用
像质优化技术:通过改进 镜头设计和制造工艺,提 高摄影镜头的成像质量, 减少畸变和失真。
0 1
像质优化在摄影镜头中 的应用案例:如佳能在 EF系列镜头中采用了IS 技术,通过内置光学防 抖机制,有效抑制手抖 导致的图像模糊;蔡司 的Batis镜头系列则通过 采用新的镜头镀膜技术 和材料,提高了镜头的 抗眩光和抗色散性能。
观察物品:镜子可 以反射光线,使人 们能够观察物品的 另一面。
安全监控:在家庭 和商业场所,镜子 常常被用来做安全 监控,观察周围的 环境。
艺术创作:艺术家 可以利用镜子的反 射和折射原理,创 造出独特的艺术作 品。
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显微镜:透镜组合用于放大 微小物体,便于观察细胞、 细菌等。
透镜焦距的调节:通过旋转透镜或移动透镜的位置,可以调节焦距,从而改变成像的大小和清晰度。
透镜材料对成像的影响
材料折射率对成像 位置的影响
材料色散对成像质 量的影响
不同透镜材料的优 缺点
材料对透镜设计和镜球 面形状导致的像点
球面镜与透镜的成像特性

球面镜与透镜的成像特性一、引言球面镜与透镜是光学中常见的光学器件,它们在光学成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球面镜与透镜的成像特性,包括成像方式、成像位置、成像大小及成像性质。
二、球面镜的成像特性1. 凸球面镜成像特性凸球面镜是中央较薄、边缘较厚的球面镜。
当平行光线射入凸球面镜时,经过折射和反射,会聚在球面后方的焦点上。
该焦点称为球面镜的实焦点,记为F。
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1/f = 1/v + 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成像位置。
2. 凹球面镜成像特性凹球面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球面镜。
当平行光线射入凹球面镜时,经过反射,光线会发散出去。
通过反向追踪这些发散的光线,可以得到虚拟焦点。
凹球面镜的焦点位于球面的前方,称为虚焦点,记为F'。
凹球面镜的成像特性可以使用类似的公式进行计算。
三、透镜的成像特性1. 凸透镜成像特性凸透镜是厚中央、薄边缘的透镜。
当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时,经折射会聚在透镜背面的焦点上。
这个焦点称为凸透镜的实焦点,记为F。
透镜的成像特性可以使用与凸球面镜类似的公式进行计算。
2. 凹透镜成像特性凹透镜是薄中央、厚边缘的透镜。
当平行光线通过凹透镜时,经折射发散出去。
通过追踪这些发散的光线,可以得到虚拟焦点。
凹透镜的焦点位于透镜的前方,称为虚焦点,记为F'。
凹透镜的成像特性同样可以使用类似的公式进行计算。
四、球面镜与透镜的成像性质比较1. 成像方式球面镜和透镜的成像方式类似,凸面成像为实像,凹面成像为虚像。
实像可以在屏幕上直接观察到,虚像需要借助投影等方法进行观察。
2. 成像位置对于凸面,球面镜和凸透镜,成像位置为焦点之后;对于凹面,球面镜和凹透镜,成像位置为焦点之前。
3. 成像大小球面镜和透镜的成像大小与物体距离、焦距等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当物体距离光学器件较远时,成像大小会减小;当物体距离光学器件较近时,成像大小会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两个方向称为柱面的两条 主子午线方向。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柱面透镜
❖ 一个柱面和一个平面组成
正柱面透镜 负柱面透镜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柱面透镜
❖ 主子午线:
轴向子午线:与轴平行的子 午线,在柱面上是平的,没 有弯度。
屈光力子午线:与轴垂直的 子午线,在柱面上的圆形的, 弯度最大。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球面透镜的屈光力
❖ 球面透镜的叠加
屈光力为F1的球镜和屈光力为F2的球镜叠加
F1 F2 U1 V1 V2
U 1 F1 V1 V1 F2 V2 U 1 0 , F1 V1 V 2 F1 F2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球面的屈光力
❖ 当光束从一种介质通过球面进入另一种介质 时,光束的聚散度将发生改变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光束的聚散度
❖ 计算A点和B点的聚散度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光束的聚散度
❖ 光束的聚散度与透镜的屈光力的关系
透镜屈光力就是透镜改变光束聚散度的能力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UFV
符号规则
❖ 符号规则
光线的方向是从左向右的 距离从透镜向左衡量为负,向右为正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玻璃 水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球镜的表面屈光力
❖ 透镜的表面屈光力:
前表面屈光力:
F1
n 1 r1
后表面屈光力:
F2
1 n r2
r1
r2
F1 F F2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球镜的表面屈光力
❖ 薄球镜屈光力公式:
FF1F2
F(n1)(1 1) r1 r2
r1
r2
F1 F F2
举例:一新月形凸透镜,折射率1.5,前表面曲 率半径为20c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50cm,求此 透镜的屈光力。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球面的屈光力
❖ 计算公式:
F n2 n1 r
举例:如图,光线从空气通 过球面进入玻璃(n=1.5), 球面的曲率半径是20cm, 求此面的屈光力。
空气 玻璃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球面的屈光力
举例:如图,光线从玻璃 (n=1.5)经过球面进入水 中(n=1.33),球面的曲率 半径为50cm,求此球面的 屈光力。
光束的聚散度
❖ 光束的聚散度用该位置的波阵面的曲率 来表示
聚散度的计算公式: L 1
l
聚散度与会聚点或发散点的距离成反比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光束的聚散度
❖ 聚散度的计算
聚散度的计算: L 1 当光束位于空气中
l ❖若光束不在空气中: L n n为该介质的折射率
l
单位:屈光度 符号:发散为负,会聚为正,平行为零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球面透镜的分类
❖ 凸透镜
中央比边缘厚
❖ 凹透镜
中央比边缘薄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球面透镜的光学
❖ 焦点/焦距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球面透镜的光学
❖ 第二焦点与第一焦点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球镜透镜的屈光力
❖ 聚散度公式
UFV
平行光线通过透镜
❖U=0
V 1 f2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柱面透镜
❖ 光学
光线通过轴向子 午线(图中垂直 方向)不会出现聚散度 的改变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柱面透镜
❖ 光学
光线通过屈光力 子午线(图中水 平方向)
会出现聚散度的 改变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柱面透镜
❖ 光线通过柱面透镜,将形成一条焦线
焦线与轴向平行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柱面透镜
❖ 柱面透镜的屈光力
F n 1 r
曲率半径 r
❖ 轴向上屈光力为零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柱面透镜的表示方法
❖ 光学十字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柱面透镜的表示方法
0 +3.00
❖ 表示:
柱面透镜的两条主子午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 垂直方向为轴向,屈光力为零 水平方向屈光力最大,为+3.00D
透镜概述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透镜概述
❖ 什么是透镜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透镜的概念
❖ 什么的透镜
至少有一个面是弯曲面 可以改变光束的聚散度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透镜概述
❖ 什么是透镜
弯曲面
球面
柱面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环曲面
球面透镜
❖ 概念:
前后两个面都是球面 一个球面+一个平面 球面
基弧 -6.50 -6.00 -5.50 -5.00 -4.50 -4.50 -4.50 -4.00
透镜屈光度 -1.00DS -2.00DS -3.00DS -4.00DS -5.00DS -6.00DS -7.00DS -8.00DS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基弧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表面屈光力与透镜屈光力
❖ 为什么角膜占眼球总屈光力的2/3?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球镜的形式
❖ 同一屈光度的球镜可以有无数种前后表面组 成方式
❖ 最佳透镜形式
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像差 配戴清晰舒适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最佳球镜的形式
透镜屈光度 +1.00DS +2.00DS +3.00DS +4.00DS +5.00DS +6.00DS +7.00DS +8.00DS
球镜屈光力的测量
❖ 镜度表
❖ 焦度计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散光透镜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散光透镜
❖ 光学:平行光线通过散光透镜,不能形成一 个焦点。
❖ 分类:根据透镜前后表面的形状:
柱面透镜 球柱面透镜 环曲面透镜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柱面透镜
❖ 柱面
柱面的轴 柱面的主子午线
❖柱面在与轴平行的方向上是 平的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光束的聚散度
❖ 光束
一系列有一定关系的光线的组合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光束的聚散度
❖ 概念
光束会聚或发散的程度 在光束的不同位置,聚散度可以不同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光束的聚散度
❖ 波阵面(wavefronts)与光线(rays)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得出
1 F
f2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球镜透镜的屈光力
❖ 以球面透镜(第二)焦距的倒数表示 ❖ 单位:屈光度 ❖ 公式: F 1
f
❖ 举例:一凸透镜焦距40cm,该透镜的屈光力 为多少?
透镜和球面透镜的形式和计算
球镜透镜的屈光力
❖ 球面透镜屈光力的规范写法 ❖ 实际工作中屈光度的增率
1/4系统 1/8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