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西省300亩香紫苏种植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投资环境分析,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写: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建议书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申请报告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环评报告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规划设计咨询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紫苏、香椿规模种植及其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最新版紫苏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紫苏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提要,,,,,,,,,,,,,,,,,, 1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三、项目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2四、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4五、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5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一、项目建设背景,,,,,,,,,,,,,,,, 6二、紫苏育苗种植的必要性,,,,,,,,,,,, 8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 10一、项目区自然概况,,,,,,,,,,,,,,,, 10二、项目区开发潜力,,,,,,,,,,,,,,,, 11 第四章市场分析,,,,,,,,,,,,,,,,,, 14一、国内外市场,,,,,,,,,,,,,,,,,, 14二、我省及我县情况,,,,,,,,,,,,,,,, 15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16一、指导思想,,,,,,,,,,,,,,,,,,, 16二、选项原则,,,,,,,,,,,,,,,,,,, 16三、建设规模与工程内容,,,,,,,,,,,,,, 17四、开发利用方案,,,,,,,,,,,,,,,,, 17五、工艺技术设备,,,,,,,,,,,,,,,,, 20六、设备投资估算,,,,,,,,,,,,,,,,, 22七、建厂条件要求,,,,,,,,,,,,,,,,, 22八、经济效益分析,,,,,,,,,,,,,,,,, 22九、栽培技术方案,,,,,,,,,,,,,,,,, 23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 29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0一、投资估算依据,,,,,,,,,,,,,,,,, 30二、项目投资估算,,,,,,,,,,,,,,,,, 30三、资金筹措,,,,,,,,,,,,,,,,,,, 31 第八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32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32二、问题与建议,,,,,,,,,,,,,,,,,, 32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紫苏种植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4、项目建设地点某某县某某镇某某农场5、项目建设内容拟建紫苏种植园与种苗繁育基地、土建及配套工程,购置必要的设备。
关于陕西省300亩香紫苏种植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陕西省300亩香紫苏种植示范基地可行性项目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单位单位及法人1.1.3项目建设条件1.1.4项目建设地址1.1.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1.6产品方案1.1.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2项目建设条件1.3综合评价结论1.4建议第二章项目背景2.1项目建设背景2.1.1x城概况2.1.2项目区概况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1项目的实施是调整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需要3.1.2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化发展的需要3.1.3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2.1产业政策可行性分析3.2.2建设用地的可行性分析3.2.3建设条件可行性分析第四章市场预测与销售方案4.1 市场分析4.1.1该项目国内外发展趋势4.1.2应用前景与市场需求4.2 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第五章建设方案5.1建设任务和规模5.2项目规划和布局5.2.1建设地址5.2.2建设内容5.3建筑设计5.4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5.4.1生产工艺流程5.4.2工艺技术来源5.5设备方案5.6原料供应方案5.7实施进度安排第六章节能措施及环境评价6.1节能减排措施6.1.1节能型设备6.1.2建筑节能6.1.3照明节能及措施6.2环境保护6.2.1环境保护标准6.2.2保护措施第七章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员安排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7.1.1项目建设管理7.1.2项目运行管理7.1.3人员培训7.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1投资估算依据8.2投资估算8.2.1建设资金8.2.2流动资金8.3资金来源8.3.1中央财政资金8.3.2自筹资金及来源8.4资金使用及管理第九章财务评价9.1财务评价依据9.1.1财务价格9.1.2税费9.1.3利率9.1.4项目计算期9.2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9.2.1项目总成本估算9.2.2经营成本估算9.3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9.3.1营业收入9.3.2营业税金及附加9.4财务效益分析9.4.1营业能力分析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10.1社会总体评价10.2农业产业化经营10.2.1壮大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10.2.2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化发展附表: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2、土建主体工程投资明细表3、设备购置投资估算表4、辅助工程投资明细表5、科技投入投资明细表6、流动资金及其他投资明细表7、项目总成本估算表8、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估算表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xx镇香紫苏种植示范及加工项目1.1.2项目单位及法人项目单位:xx有限公司1.1.3项目法人项目法人:1.1.4项目建设地址xx镇1.1.5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3.农业部《全国农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4.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5.陕西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专项规划;6. 《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7.xx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8.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和要求;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紫苏可行性研究报告

紫苏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
紫苏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
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香味和保健功能,紫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紫苏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其市场需求、种植技术、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市场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紫苏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包括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的需求量和趋势。
2. 种植技术研究:对紫苏的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包括土壤要求、种植密度、肥料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
3. 经济效益评估:通过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评估紫苏种植的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4. 环境影响评估:研究紫苏种植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法,综合分析紫苏种植的可行性和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五、预期结果预计本研究将系统评估紫苏种植的可行性,明确其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指导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促进紫苏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推动紫苏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类似作物的推广和种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七、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于2022年3月开始,预计于2023年6月完成,并于2023年8月提交报告。
以上为紫苏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大致内容,具体研究进展和结果将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确认。
中草药种植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中草药种植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篇一: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1.2承办单位xx药业有限公司1.3项目属性及产权属性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包括种植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工程。
本项目建设实行股份制,由项目发起人和资金注入方参股组成。
1.4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省县,该地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是企业投资理想之地。
xx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建厂条件和区位优势。
项目所在地区是劳动力输出基地,劳动力资源充足。
1.5发展模式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合作社由所在地所有农户组成,与农户签订产销承包合作协议,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收购和前期基础条件建设,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采收前的管理由合作社雇请当地农户来完成,技术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在当地学校集中培训解决,农户只出力不出钱,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就可获得稳定收入。
1.6编制依据1.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以及有关规定;2.有关建筑、结构、排水、电气、通风、消防、环保、节能等设计规范;3.有关技术经济文件、技术规范、经济参数等;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1.7建设条件1、场地我县属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黔东低山丘陵区和黔东北中山峡谷之间,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其东部,形成东高西低,东南向北西倾斜地形地貌。
境内最高峰为梵净山的耸凸点,海拔2493.8m,西部与思南、德江交界处的龙门口为最低点,海拔377.7m,相对高差2116.1m,高低点直距46.12km。
境内地形可分为中高山及中山、中低山、低山地形,地貌类型有溶蚀、侵蚀和河谷冲刷堆积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我县主要的地貌,分布范围广,除东南部的梵净山外,其余地区的大部分属于此类型。
紫苏产业调研报告

紫苏产业调研报告引言紫苏,又称大香蔓、麻跟苏、石苏等,是一种常见的芳香植物。
紫苏的叶子呈心形,具有浓郁的香气,被广泛用于烹饪和药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紫苏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本次调研就紫苏产业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
产业概况紫苏种植紫苏种植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区。
紫苏是一种喜温湿气候的植物,适宜的温度是20-30摄氏度,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摄氏度。
紫苏栽培需求的土壤要求较为宽松、肥沃,湿润但排水良好的土壤效果更佳。
生产和加工紫苏的生产和加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种植和加工。
在种植方面,农民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调配,保证紫苏的健康生长。
在加工方面,主要有鲜叶雕刻、鲜叶晾晒、粉碎和提取等环节。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紫苏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紫苏不仅可以用于烹饪,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紫苏叶中富含芳香油,具有提高食欲、消食健胃、清暑解毒等功效,深受消费者欢迎。
据统计,紫苏在市场上的价格逐年上升,市场前景广阔。
竞争优势地理优势中国的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区拥有较长的紫苏种植历史,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这为紫苏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地理优势。
科技支撑紫苏种植过程中,科技的应用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农民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紫苏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品牌建设一些紫苏种植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进行品牌建设,通过广告、市场推广等方式,提升了自身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发展趋势增加产品附加值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提高,紫苏产业可以通过加工提取紫苏油、研制紫苏饮料等方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加强科研合作对于紫苏产业而言,科技创新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各大种植企业可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究开发新的种植技术和生产工艺,提高紫苏的产量和品质。
拓宽销售渠道紫苏产品可以不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还可以拓宽销售渠道,进入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中草药种植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中草药种植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中草药种植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篇一: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1.2承办单位xx药业有限公司1.3项目属性及产权属性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包括种植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工程。
本项目建设实行股份制,由项目发起人和资金注入方参股组成。
1.4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省县,该地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是企业投资理想之地。
xx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建厂条件和区位优势。
项目所在地区是劳动力输出基地,劳动力资源充足。
1.5发展模式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合作社由所在地所有农户组成,与农户签订产销承包合作协议,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收购和前期基础条件建设,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采收前的管理由合作社雇请当地农户来完成,技术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在当地学校集中培训解决,农户只出力不出钱,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就可获得稳定收入。
1.6编制依据1.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以及有关规定;2.有关建筑、结构、排水、电气、通风、消防、环保、节能等设计规范;3.有关技术经济文件、技术规范、经济参数等;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1.7建设条件1、场地我县属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黔东低山丘陵区和黔东北中山峡谷之间,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其东部,形成东高西低,东南向北西倾斜地形地貌。
境内最高峰为梵净山的耸凸点,海拔2493.8m,西部与思南、德江交界处的龙门口为最低点,海拔377.7m,相对高差2116.1m,高低点直距46.12km。
境内地形可分为中高山。
天然香料精深加工及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天然香料精深加工及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天然香料精深加工及种植基地建设建设性质:建设单位:某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法人:建设地点:天然香料精深加工厂拟建在县工业园区香料产业园,香料作物种植基地在某乡、秀谷镇、合市镇等乡镇。
建设模式:天然香料加工厂由某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种植基地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1.1.2 项目建设规模项目计划建立2万亩香料作物种植基地,300亩樟科香料作物母本园,在金溪县工业园区香料产业园建设年生产天然香料1000吨的精深加工厂,占地100亩。
1.1.3 香料作物品种及加工技术引进国内外天然香料提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引进夏门牡丹香料化工有限公司的纯种芳樟和吉安林科所的龙脑樟等樟科香料植物新品种。
1.1.4 建设方案主要工程内容:产业园建10000平方米厂房、年产1000吨天然香料生产线及配套工程,2万亩香料作物种植基地及20个粗油加工厂。
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2年,2010年元月—2011年12月。
1.1.5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为10493.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479.1万元,流动资金3014.4万元。
资金来源:项某集团3500万元,银行贷款资金1000万元,天香公司筹备资金3493.5万元,种植基地融资2500万元。
1.1.6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建设完成正常运行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3860万元,年成本8859.5万元,年利税总额4305.3万元,年所得税1077.4万元,年净利润3265.8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38.2%,财务净现值(I=12%)14107.74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4.62年。
1.2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某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所有制形式:股份制法人代表:公司发展历程:某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7月由某集团控股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陕西省300亩香紫苏种植示范基地可行性项目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单位单位及法人1.1.3项目建设条件1.1.4项目建设地址1.1.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1.6产品方案1.1.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2项目建设条件1.3综合评价结论1.4建议第二章项目背景2.1项目建设背景2.1.1x城概况2.1.2项目区概况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1项目的实施是调整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需要3.1.2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化发展的需要3.1.3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2.1产业政策可行性分析3.2.2建设用地的可行性分析3.2.3建设条件可行性分析第四章市场预测与销售方案4.1 市场分析4.1.1该项目国内外发展趋势4.1.2应用前景与市场需求4.2 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第五章建设方案5.1建设任务和规模5.2项目规划和布局5.2.1建设地址5.2.2建设内容5.3建筑设计5.4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5.4.1生产工艺流程5.4.2工艺技术来源5.5设备方案5.6原料供应方案5.7实施进度安排第六章节能措施及环境评价6.1节能减排措施6.1.1节能型设备6.1.2建筑节能6.1.3照明节能及措施6.2环境保护6.2.1环境保护标准6.2.2保护措施第七章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员安排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7.1.1项目建设管理7.1.2项目运行管理7.1.3人员培训7.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1投资估算依据8.2投资估算8.2.1建设资金8.2.2流动资金8.3资金来源8.3.1中央财政资金8.3.2自筹资金及来源8.4资金使用及管理第九章财务评价9.1财务评价依据9.1.1财务价格9.1.2税费9.1.3利率9.1.4项目计算期9.2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9.2.1项目总成本估算9.2.2经营成本估算9.3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9.3.1营业收入9.3.2营业税金及附加9.4财务效益分析9.4.1营业能力分析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10.1社会总体评价10.2农业产业化经营10.2.1壮大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10.2.2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化发展附表: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2、土建主体工程投资明细表3、设备购置投资估算表4、辅助工程投资明细表5、科技投入投资明细表6、流动资金及其他投资明细表7、项目总成本估算表8、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估算表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xx镇香紫苏种植示范及加工项目1.1.2项目单位及法人项目单位:xx有限公司1.1.3项目法人项目法人:1.1.4项目建设地址xx镇1.1.5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3.农业部《全国农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4.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5.陕西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专项规划;6. 《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7.xx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8.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和要求;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1.6产品方案在xx镇建设香紫苏种植示范基地300亩,年加工香紫苏精油、浸膏30吨。
带动周边发展3000余亩,作为原材料供应来源。
1.1.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453.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73.5万元,流动资金80万元。
其中在建设投资中,香紫苏加工厂建设投资287.5万元,实验室配套设施30万元,科技投入及劳动力人员培训43万元,其他费用13万元。
资金来源为:拟申请国家财政资金100万元,企业自筹353.5万元。
1.2项目建设条件香紫苏(Salvia sclarea L.)是唇形科鼠尾草属著名香料植物,原产欧洲,现主要在法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栽培。
我国从2O世纪7O年代初开始引种,目前在陕西省已形成国内最大的香紫苏种植基地。
香紫苏的生长对环境要求不严。
种籽在12~14℃时可发芽,当地温达到15℃时,7天可出苗,幼苗耐低温,生长期喜光照、耐高温。
生长期最适宜温度20~30℃,耐旱性特强,一般年份可以不进行灌溉。
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沙土、壤土、粘土、山地、川均可栽培,但以壤土为宜。
本项目区位于上王乡西芋村,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苹果、酥梨、葡萄、香紫苏等生物的生长,交通便利,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良好,适合香紫苏的产业化发展。
1.3综合评价结论该项目实施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条件较为成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项目选址区位优势明显,项目设计技术先进、工艺成熟,方案经济合理,切实可行。
项目建设单位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经济技术实力。
该项目的实施可为当地农民直接提供就业机会80余个,可有效增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同时,可促进香紫苏的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因此,项目建设即使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4建议1.项目单位应多方考察市场,引进优良品种,加强示范种植区的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推广。
2.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能取得预期目的,建议政府各有关部门给予立项(备案),并配合项目单位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同时建议项目单位抓紧完成项目设计,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办理开工前各项手续,促成项目尽快实施,发挥其综合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2.1x城概况xx镇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北部,地处东径109°20′09″—109°54′53″,北纬34°44′56″—35°10′34″之间,属关中平原到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东与澄城、大荔相接,西连富平、铜川,南临渭南市临渭区,北依白水,东西长52.8公里,南北宽47.0公里,全县总面积1583.58平方公里。
距省会西安100公里。
xx镇处在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交接处。
北部山、丘、沟壑纵横。
地质构造属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脊型构造前弧的东翼和新华夏平原一级沉降带。
其基地构造为古生代奥陶系灰岩,上覆亲生代第三系第四系沉积物。
由于山字型构造及汾渭地堑的影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从北往南依次形成北部丘地,山前洪积扇裙,黄土台塬和渭、洛河阶地。
境内地层简单,岩性均一,土壤承载能力120Kpa,黄土场地等级为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本区地震烈度为7度。
xx镇域内主要有北洛河、白水河、大峪河三条河流,境内总流长98公里,流域面积515平方公里。
地表水系流量小,年均迳流量9.672亿立方米,地下水贮量大,可开采总量6717.88万立方米。
中部台源地带,地下水贮量多在60—200米以下。
地下水含氟量普遍偏高,除尧山以北罕井、大孔地下水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外,其余地区(占全县面积89%)的地下水含氟量均超标。
xx镇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干冷少雨,春季寒暖多变,多风少雨;夏季天气炎热,高温高湿,常有伏旱;秋季气温递减较快,多连阴雨。
灾害性天气以干旱为主。
全县年平均降雨533.2毫米,蒸发量1608.7毫米。
光热资源充足,水资源贫乏。
年平均气温13.2℃,年日照时数为2305.4小时,无霜期222天,积温比较稳定。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最大风速为40m/s。
x城境内交通便利,西延铁路、西韩铁路、铜蒲铁路在县城交叉通过,境内铁路总长146.6公里,有大小车站17个。
两条二级公路渭清、西禹线十字交汇于县城,境内全长115公里,西禹高速公路穿越而过,西包铁路、渭白高速公路正在设计之中。
地方公路网络初步建成,全长1000多公里。
xx镇辖17个镇,373个行政村,1279个自然村。
全县人口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万人。
农业以粮食、果品、瓜菜生产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常年产量稳定在3亿公斤左右。
果林面积48万亩,主要品种有“重泉”牌酥梨和“尧山”牌苹果,常年产量稳定在50万吨左右,果品远销南方各地和东南亚各国,年产值突破5亿元。
近年来,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
2007年,全县畜牧重点村发展到65个,示范养殖小区增加到15个,规模养殖户达到4150多户,畜牧业产值达到2.6亿元。
工业经济以建材、煤炭、电力、花炮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8个,主要产品有水泥、煤炭、烟花、爆竹、饲料、浓缩果汁、方便面、小麦粉等。
2007年全县总发电量73亿度,水泥总产280万吨,饲料总产16万吨,工业总值达到43.5亿元。
2010年,xx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3.86亿元,同口径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4亿元,同比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36.07亿元,同比增长24.7%;第三产业增加值31.05亿元,同比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6亿元,同比增长18.4%;地方财政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2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033元,同比增长19.1%;农民人均纯收入4388元,同比增长22.4%。
2.2项目区概况上王乡位于xx镇东北部,距离县城约14.5公里,东连白水县雷村乡,北靠罕井镇,南连翔村、椿林乡,西接东党乡。
东西长15.7公里,南北宽8.5公里,面积70.2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人。
辖15个村委会,93个村民小组,54个自然村。
该镇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充足,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