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翻译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三峡》《答谢中书书》比较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三峡》《答谢中书书》比较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三峡》《答谢中书书》比较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阅读《三峡》和《答谢中书书》,完成14-17 题。

(15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①之仙都。

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①欲界:佛教三界之一,即人间。

②康乐: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山水诗派创始人。

因世袭康乐公,世称康乐。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或短语。

(2分)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四时俱备()夕日欲颓()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16、有人读了甲文,能大致估算出文中船速,你知道多少吗?请说明理由。

(2分)17、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文绘景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甲文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与乙文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都是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勾勒美景的。

B、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鸣”,渲染萧瑟凄凉的气氛,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C、甲文作者写山之高、陡,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从侧面烘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描写,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D、乙文作者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完整版)文言文《三峡》阅读练习题及其答案

(完整版)文言文《三峡》阅读练习题及其答案

文言文《三峡》阅读练习题及其答案文言文《三峡》阅读练习题及其答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B乘奔御风(奔驰)C夏水襄陵(河岸)D属引凄异(连续)2.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3.选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

D描绘了打鱼人的悲惨生活。

参考答案:1.D2.A3.B(二)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属引凄异()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B林:青林翠竹林寒涧肃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3.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②春冬:③秋季:4.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

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②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③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④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5.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6.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飞奔的马②连续2.B3.①水势迅急凶猛②景色秀丽奇绝③萧瑟凄凉4.①三峡七百里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6.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

《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

《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期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挂念!1、《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三峡》原文和翻译郦道元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

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挡了天空,拦住了日光。

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

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需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行,也没有如此快速。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

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很多姿势奇怪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亮,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的确很好玩味。

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早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特别凄厉。

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逝。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阅读及答案(一)《三峡》阅读及答案(二)2、《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译文《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后汉书班昭续《汉书》原文: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三峡》选择、翻译、阅读及答案

《三峡》选择、翻译、阅读及答案

《三峡》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的“自”与例句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忌不自信A、自三峡七百里中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C、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解析】例句是自己的意思。

A在。

B自己。

C自己。

D自己。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属.引凄异忠之属.也B.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C.哀转久绝.湖中人鸟声俱绝.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解析】A连接;类。

B指示代词,这;反问语气,难道。

C消失;消失。

D表顺承;表转折。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虽.乘奔御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春冬之.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不以.疾也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A在,从;如果。

B都是“即使”的意思。

C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认为,如;来。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例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A、回清.倒影B、晴初霜.旦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传.不习乎【解析】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A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清波。

B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C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傍晚。

D 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5、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例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D、客从外来,与坐谈【解析】例句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A倒装句,状语后置。

B被动句。

C 倒装句,定语后置。

D省略句,省略宾语。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或.王命急宣有时B、虽.乘奔御风虽然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甚,很D、属.引凄异连接【解析】B即使。

《三峡》全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三峡》全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三峡》全文阅读及对照翻译《三峡》译文篇一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峡对照翻译篇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

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

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

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

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

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原文及练习答案

《三峡》原文及练习答案

26、《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悬崖峭壁,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解释加线词语并翻译句子。

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8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回答下列问题1、三峡具体指哪三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 。

2、第一段描写三峡________(季节)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作用是。

3.“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第二段所写景物的特点是_ ___。

描写泉、树、山、草的四个词是_ 、_、_ 、。

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5、概括上2-4段内容的大意。

6、.最后一句诗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7.《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答案一、解释加线词语并翻译句子。

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小山头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三峡》选择、翻译、简答及答案

《三峡》选择、翻译、简答及答案

《三峡》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的“自”与例句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忌不自信A、自三峡七百里中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C、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解析】例句是自己的意思。

A在。

B自己。

C自己。

D自己。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属.引凄异忠之属.也B.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C.哀转久绝.湖中人鸟声俱绝.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解析】A连接;类。

B指示代词,这;反问语气,难道。

C消失;消失。

D表顺承;表转折。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虽.乘奔御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春冬之.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不以.疾也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A在,从;如果。

B都是“即使”的意思。

C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认为,如;来。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例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A、回清.倒影B、晴初霜.旦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传.不习乎【解析】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A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清波。

B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C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傍晚。

D 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5、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例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D、客从外来,与坐谈【解析】例句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A倒装句,状语后置。

B被动句。

C 倒装句,定语后置。

D省略句,省略宾语。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或.王命急宣有时B、虽.乘奔御风虽然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甚,很D、属.引凄异连接【解析】B即使。

《三峡》注释、翻译、简答题及答案

《三峡》注释、翻译、简答题及答案

《三峡》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3、【自非】如果不是。

4、【亭午】正午。

【亭】,正。

5、【夜分】半夜。

6、【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8、【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9、【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0、【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1、【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12、【回清】回旋的清波。

13、【绝巘】极高的山峰。

14、【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5、【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16、【良】甚,很。

17、【晴初】天刚放晴。

18、【霜旦】下霜的早晨。

19、【肃】肃杀,凄寒。

20、【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21、【妻异】凄惨悲凉。

22、【响】回声。

23、【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二、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翻译: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翻译练习
班级姓名____________
注意:重点字之间用分号间隔开,画横线的解词。

译句解释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解字:在;完全没有;通缺,空缺
译句: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解字: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译句: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挡住了太阳。

_______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解字:如果;正午;半夜;太阳
译句: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阻绝.。

解字:到;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译句: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了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断绝。

5、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解字:如果;宣布,传播;即使;骑着奔驰的马,驾驭着风;快;
译句:如果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那么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城,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解字:季节;急流的水;
译句:春冬的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7、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解字:极;悬挂;
译句: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怪异的柏树,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解字: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
译句: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趣味。

9、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解字:连续不断
译句:每逢秋雨初晴,下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叫声连续不断,声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10、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字:所以;几(不是确数)
译句: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的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