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题分解】中考复习三十: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20届中考历史 考点解析 九下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 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3.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一、俄国十月革命1. 俄国二月革命(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2)时间: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
(3)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2)起义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
(3)起义地点:彼得格勒。
(4)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5)领导人:列宁。
(6)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7)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8)苏维埃巩固政权的措施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1918年3月,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外交上同德、奥匈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上组建红军,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9)政权的巩固: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
(10)意义: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背景国内战争结束,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它产生了诸多弊端时间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开始实行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后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实质是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的某些经济模式和经营方式,以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有4个(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逐渐增加到15个。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①政治⽅⾯:建⽴苏联(1922年底—1991年)
②经济⽅⾯:
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
有计划的进⾏经济建设(五年计划)
1、⾼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林模式
积极:
便于集中了⼈⼒、物⼒进⾏经济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消极:
①优先发展重⼯业,使农业和轻⼯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③严重损害了农民⽣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④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受一战影响,俄国受到沉重打击。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917年4月,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使革命有了方向。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继续帝国主义战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2、时间:1917年11月7日;领导人:列宁;地点:彼得格勒;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3、经过:列宁到彼得格勒指挥起义,11月7日起义取得胜利,历史上称为”十月革命”。
4、结果: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5、意义:⑴性质: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⑵影响: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时期:1、内战时期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原因:随着国内战争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够适应形势发展。
目的: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时间:1921-1924年;领导人:列宁措施: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评价:列宁探索用商品经济手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能从实际出发,纠正错误,调整国家政策。
3、苏联的成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考世界历史考点精讲: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考世界历史考点精讲: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为您整理“中考世界历史考点精讲: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考世界历史考点精讲: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 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
4.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考情透析】1.高频考点:十月革命的原因及意义、十月革命与中国民主革命的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的比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2.试题呈现的特点:(1)从考查的题型来看,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均有出现。
(2)从材料的呈现方式来看,图文材料的结合较为常见。
(3)对考点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如中苏民主革命道路的比较、中苏社会主义建设的比较、苏俄(联)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的对比等。
(4)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3.复习策略:复习时可采用列表格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两个及以上相似的经济政策或历史现象进行纵横对比,以加深对该历史问题的多维理解。
如列表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列表对比中苏两国的民主革命、中苏两国的工业化和农业化政策。
【知识梳理】一、俄国十月革命1.历史条件:(1)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的各种矛盾,成为革命爆发的催化剂。
(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二月革命创造了条件。
2.过程: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变现实。
3.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一人民委员会。
4.意义:(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3)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4)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5)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目的。
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
(2)内容。
余粮收集制;大中小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3)结果。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新经济政策:(1)背景。
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需要恢复战争创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了严重经济政治危机。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oc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十三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地点、领导人1917年11月,彼得格勒,列宁。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成功后,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2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大意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地位。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③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对20世纪历史产生深刻影响。
)(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第一个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②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③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成立,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4苏俄新经济政策(“战略上的退却”)(1921年开始实施)(1)背景三年国内战争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目的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3)内容①农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②工业:除大型企业仍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③商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4) 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市场货币和商品关系扩大生产(1)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2)意义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从国情出发,放弃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搞“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5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中图版初三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知识点总结

中图版初三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
探索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俄国十月革命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哪些主要原因?
原因: (1)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影响;(3)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4) 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2、比较中俄两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主要原因及给你的启示。
不同:俄国采取有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而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原因:(1)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城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无产阶级力量也聚集在
城市,它的变革必然引起全国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追随。
所以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经济上:实行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2)领导人:列宁。
(3)实施时间:1921年1924年。
(4)内容(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都掌握了呢?预祝大家可以更好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含解析) 新人教版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如今我们纪念十月革命的理由不正确的是()A. 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B. 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D. 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伟大革命。
【答案】D【解析】略2.“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
”这几个片段组合在一起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的历史A. 德国B. 苏联C. 美国D. 中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依据材料“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
斯大林在位时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抵挡住了德国的进攻,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打败了德国“无敌神话”的传说,鼓舞了反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信心。
为赢得二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由此可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运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全面失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运动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正确,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项正确,1917年爆发了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项正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项错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了巨大挫折,但中国却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正沿着这条道路健康的发展,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全面失败,本题选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业文明的足迹(5分)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1)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发挥了重大作用。
以下是工业革命的知识结构简图,填充其中空缺的内容。
(2分)
(2)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面貌经历了开始走向整体、整体世界最终形成和“地球村”三个发展阶段。
如果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那么,工业革命又对世界面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3)科技进步、思想突破、制度创新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
请任选两个方面,仿照下面的样子各举一例,说明这一结论。
(注意史实与影响之间的因果联系)(2分)
科技进步:如,格拉姆发明电动机(史实),推动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影响)
⑧
思想突破:如,伏尔泰提出“天赋人权”(史实),为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影响)
⑨
制度创新:如“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史实),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影响)
⑩
答案:(1)⑥电灯⑦英国(2)整体世界最终形成(3)科技进步:⑧爱迪生发明电灯,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思想突破: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制度创新:⑩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十月革命4.小张在一份旧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昨天,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诞生了,它必将极大地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这份报纸出版的年份是 A.1916年B.1917年C.1918年D.1919年
5.1992年,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写的国名应是()A.沙皇俄国 B.俄罗斯 C.苏维埃俄国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6.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遭受经济大危机之时,哪一个国家却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强国?()
A.苏联B.波兰C.印度D.中国
7. 1921~1936年,列宁和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作了哪些重大探索?(4分)这些重大探索的作用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7分)你认为这些重大探索对我国现在经济建设有积极借鉴作用的是哪一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