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静脉采血的方法和体会

合集下载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首先,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动脉穿刺法:在皮肤上找到需要穿刺的动脉,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然后用穿刺针将穿刺点穿破,插入导管引入血样。

2.静脉穿刺法:麻醉儿童后,选择适当的静脉,通常是手背静脉、桡静脉或足背静脉,然后用穿刺针将穿刺点穿破,插入导管引入血样。

3.儿童造痛法:用刺激法,如摩擦头皮、敲打部位等,在儿童体表逐渐增加刺激感觉,并在合适的刺激强度产生刺激痛时,采集静脉血样。

接下来,需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儿童的动脉和静脉血管较小,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穿刺。

通常选择手背、足背等部位较好,而避免选择关节部位。

2.保持儿童的安全和舒适:在采血过程中,保持儿童的舒适和安全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安慰,保持儿童稳定的情绪。

3.麻醉和镇静:对于年龄较小或特殊情况下的儿童,可以考虑使用麻醉或镇静方法,以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4.适当的穿刺和导管选择: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和导管对于成功采血非常重要。

穿刺针需要锋利,以减少伤口大小和出血量。

导管要适合血管大小,并且能稳固地插入血管。

5.专业的操作和技术: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操作技巧和知识,确保采血过程安全有效。

他们应该熟悉解剖学结构,熟练掌握动静脉的位置,并能够正确选择和插入导管。

6.控制出血和预防感染:采血后,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以控制出血。

此外,还应采取一些预防感染的措施,如穿戴手套、消毒皮肤等。

7.后续处理和观察:采血结束后,应保持对儿童的观察,观察是否有出血、感染或其他不适症状出现。

如果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总结起来,小儿动静脉采血是一项需要专业技术和细心操作的医疗行为。

正确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关注儿童安全舒适、掌握专业技巧、预防并发症等都是保证采血过程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医护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知识和技术,并始终以儿童的健康和安全为首要考虑。

儿科使用真空负压周围静脉采血方法及体会

儿科使用真空负压周围静脉采血方法及体会

儿科使用真空负压周围静脉采血方法及体会摘要】目的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为0-3岁婴幼儿进行周围静脉采血。

方法使用真空负压储血管,一次性采血针,选择合适的周围静脉(头皮静脉、大隐静脉、肘静脉、手背静脉),常规皮肤消毒后进行采血。

结果300例需要采血的婴幼儿中,一次成功率98%,均能成功采集血标本。

结论本方法较易选择静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心理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周围静脉采血真空负压婴幼儿静脉采血在儿科是一项常用的技术操作,而对于0~3岁的婴幼儿,由于静脉相对较细,且不配合,成了临床上静脉采血的难点。

以往对0~3岁的婴幼儿都是采用注射器做股静脉穿刺采血,但由于操作难度大,成功率低,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以及家长的精神负担,家长难以接受,甚至引起医患纠纷。

故近2年我科开展对0~3岁婴幼儿试用真空负压周围静脉采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针对300例采血的0~3岁婴幼儿,其中0~1岁150例,1~3岁150例,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取不同的一次性负压储血管,成功采集静脉血标本。

一次成功率98%,采血量2~5ml。

1.2 方法1.2.1 使用材料一次性采血针:常规皮肤消毒材料,一次性5.5#血样采血针(双向采血针:由静脉穿刺针、硅胶软管、管塞穿刺针组成)。

真空负压采血管:根据患儿检查项目选用对应的采血管,有干燥管、血常规管、肝素管等。

1.2.2 采血部位静脉选择:(1)大隐静脉:适用于0~3岁的婴幼儿。

由于大隐静脉相对较粗,血管充盈,弹性较好,易于穿刺。

(2)头皮静脉:适用于0~1岁且头皮静脉暴露明显、血管充盈的婴儿。

(3)肘静脉:适用于2~3岁且肘静脉暴露较明显的患儿。

(4)手背静脉:适用于3岁手背静脉暴露较明显的患儿。

1.2.3 操作方法向患儿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的完全配合,患儿仰卧操作床上,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固定患儿头部及四肢,常规皮肤消毒,操作者左手拇指、食指绷紧患儿皮肤,右手持一次性5.5#血样采血针一端的静脉穿刺针沿静脉走向直接刺入血管,穿刺成功后,用单条胶布横向固定穿刺针翼,左手取真空采血管,右手拇指、食指持采血针另一端的管塞穿刺针,沿采血管轴心方向垂直刺穿采血管胶塞,血液会自动流入真空采血管内,当血液达到足够量后,如需多管血样,将管塞穿刺针沿采血管轴心方向拔出,再用同样方法刺入另一采血管进行采血。

婴幼儿不同部位静脉采血法的技巧与体会

婴幼儿不同部位静脉采血法的技巧与体会
医学信息 2 1 年 1 月第 2 卷第 1 期 M d  ̄If m i . o 1 . o 2 . o1 00 1 3 1 e i n r  ̄ o N v2 0 V 1 3 N . c o n 0 . 1 通过 P A送人到降主动脉 ,并选 择大于 P A的最 窄直径为 3 5 D D 至
脉 采 血一 次成 功 率 。结 论 灵 活 掌 握 使 用 合 适 的 采 血 方 法 , 既提 高 了采 血 成 功 率 , 保 护 了血 管 , 轻 了患 儿 痛 苦 , 利 于患 儿 疾 病 康 复 , 时 又 减 有 同
也 减 轻 了护 士的 工 作 量 及 工 作 压 力 关 键 词 :婴 幼 儿 ; 静脉 采 血 : 巧 技
对侧 , 并后仰 4 。使颈静脉充 分显露 。常规消毒皮肤 , 5, 用头皮 针与一 次性注射器连接 , 穿刺 点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连线 中 1 / , 3处 以左手
婴幼儿静脉采血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一项技术要求 高的操作,
经常会遇到静脉穿刺难 、 血量取不 足、 溶血等失败问题 , 以至影响工
下用被单包裹 , 将头部移出台沿外 , 肩部垫 以软枕 。助手立于患Jf4 L l
台旁 , 两手分别按其面颏及枕部( 勿蒙住其 口鼻 )使头颈转向穿刺 切 ,
发展 , 手术 的方式 十分成 熟 , 术后的存活率较高 , 是 , 但 不可否认 , 手 术 的创伤也大 , 存在 一定 的风险和并发症 , 术后恢 复的时间也长 , 且 会终身遗留下瘢痕。近年来 , 由于医疗水平和医疗器械的持续发展 , 各类少创 、 微创 , 甚至无创技术 已成为 国内外医学界判断先天性心脏 病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为导管介入技术 的不 断完善 , 对先
天性心脏病进行介入性治疗 已成为一种新 型治疗方法 , 被广泛运 并 用 于临床之 中, 其疗效甚至 已实现 了与手术一样 的效果 , 已能部分 并

住院患儿静脉采血的健康教育和体会

住院患儿静脉采血的健康教育和体会
血时 , 暴露太多 , 患儿易感 冒。 向家长说 明选择头皮静脉采血的
在儿科 , 小儿静脉采 血是一项 常规性操作 , 但是 现在不管 在农村还是城镇 , 孩子 都是家长心 目中的宝 贝 , 当孩 子受到任 何委屈 , 特别是在孩子 生病 时 , 由于疾病本 身对孩子 和家长造 成的困扰 , 加之对 疾病 缺乏正确的认识 , 医院环境不熟悉 、 对 医
脉采血 5 , 9例 股静脉采血 5例 , 上肢静脉采血 4 。 2例
2 方 法
21 宣教对象 .
对 0岁 ~ 岁的小儿主要针对家长进行相 1
关知识 的宣教 , 护士应通过抚摸 、 拥抱 等方式和患儿沟通 ; 岁~ 1
患儿, 要做好患儿 的宣教 工作 , 使用患J,t L 听懂 的语言 , f 分散其
选 择 合 适 的静 脉 采血 部 位
和时 间, 进行有效的健康教 育 , 增加 了家长对护理人 员的信任
度, 减轻 了护 士 的 心 理 压 力和 患 儿 的 痛 苦 , 高 了 惠 儿及 家长 提
的 满 意度 。
点血 , 不会降低 患儿的抵抗力 , 不会对 患儿的身体 造成伤害 , 消
注意力 , 鼓励患儿要 勇敢 , 当给予表扬 , 适 以取得 合作 。嘱患儿
3岁的患儿在 家长和患儿 双方 的配 合下完 成静脉采 血 的宣教
工作 ; 岁 以上主要针对, J 进行宣教 。 3 ' L V
22 宣 教 内容 .
反复做几次松拳握拳动作或见 回血不顺利 , 由助手松 止血带后
1 一 般 资料 、
患儿 , 使患儿哭 闹 , 加大压力 , 或者用食指从远端 到近端轻压血 管脚 让家长不要紧张 。 , ②颈静脉采血 : 适用于 3 月 个 2岁 的小

早产儿静脉采血方法的探讨

早产儿静脉采血方法的探讨

早产儿静脉采血方法的探讨在新生儿的诊疗过程中,常常需要抽取血液,协助诊断。

由于早产儿血管细小,充盈度差,静脉釆血是护理人员的一大难题。

为了能更好地配合诊疗、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在近2年来在我科住院的早产儿,采用了多种静脉采血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而且还还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1.临床资料2013~2015年间在我科新生儿室住院的108例患儿,男58例,女50例。

2.操作方法2.1 手背静脉穿刺法:一人操作即可,其方法简单易操作。

首先,准备好用物,包括2.5%碘伏、棉签、7号釆血针头、棉球、一条胶布、有刻度的试管。

再将新生儿抱入开放暖箱,早产儿要根据体重和出生天数将箱温调到32℃~35℃。

最后,操作者将左手拇指和示指放于新生儿手背上方呈C型其余三指在下方握住小儿腕关节及手指处,顺势将患儿腕关节向内屈,使手背皮肤绷紧,常规消毒手背皮肤,待干后操作者用右手拇指及示指持7号釆血注射针头进行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约为15°左右,顺着血管方向,慢慢刺入,由于新生儿皮下组织薄,血管细,在穿刺过程中进针动作要轻柔,同时还要密切注意有无回血,若见回血应立即停止进针,釆血针另一端连接试管,使血液流入试管,采集到足够的血液后,可更换下一支试管,此时,如遇到血流的较慢时,操作者可用左手有节律的轻轻地挤压小儿手腕部,血管受到有节率的挤压后可使血液缓慢滴入试管,采集完标本后用棉球压迫穿刺部位,拔除针头按压1min,贴上胶布即可。

2.2头皮静脉采血法:二人合作最好,一般在颞浅静脉。

首先,剃去颞部头发,准备好用物,包括2.5%碘酒、75%酒精、棉签、7号针头、棉球、一条胶布、有刻度的试管。

常规消毒皮肤,待干后操作者左手中指或示指放于颞静脉近心端上方呈C型,压住静脉回流,其余几指稳住头部,右手拇指及示指持7号采血针进行穿刺,进针角度约15为度左右,顺血管方向慢慢刺入,见回血应立即停止进针,连接试管,使血液流入试管。

门诊小儿静脉采血的体会

门诊小儿静脉采血的体会

经系统 , 引起脑室周 围白质 软化及耳蜗背侧 神经核受损 , 导致 脑性瘫痪及高频性耳聋 , 甚至呼吸 、 心搏停止7 1 。如果 一旦 护理 不 当, 比如低体温会导致低血糖 、 心 肌功能低下 、 微循环 障碍 、 凝血机制紊乱 、 呼吸功能障碍 , 甚 至引起死亡 ; 体 温过 高会 导致 脱水热 ; 用氧浓度过 高 , 时 间过 长会引起慢性 肺疾病和视 网膜 不可逆病变 ; 吸痰不 当会 导致 口腔及 呼吸道黏膜损 伤 , 加 重脑 缺氧等 。 合理 的医疗和护理干预 , 可减少 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 ,
法抽 出的弊端。
血液标本 的实验室检查分 析在疾病 的诊 断和抢救治疗 中 起着重要 的作 用 , 而及 时采 集合格 的血液 标本 , 则是获取 准确 实验室检查 资料 的前 提。在门诊 , d x J t , 静脉采血看似简单 的标 本采集 , 却是一项操作难度较大 、 技术要求较高 的工作 , 特别是 婴幼儿 , 难度更大 。 如何提高采血的一次成功率 , 我们在多年临 床实践 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 现介绍如下 。
卫生 出版社 , 2 0 0 3 : 2 3 0 — 2 3 2 .
颈部 , 忌放 在颌 下使气道受压。 ④适当增加 预防性皮肤刺激 , 给
予弹足底或按摩背部 , 可减少呼吸暂停 的发作。
6 讨 论
[ 2 ] 胡亚美 , 江载 芳. 实 用儿科学 【 M ] . 第 7 版. 北京: 人民卫 生出版 社 ,
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3 采血 方 法
3 . 1 肘静脉采血
对 于一些静脉充盈较好 的患 儿 ,尤其
儿脚 自然下垂 , 静脉充盈将更 明显 , 采血成功率高。 一般使用一
是 比较听话 、 能合 作 、 需要 较多采血 量的患儿 , 可从 肘静脉采 血 。采血时嘱家属用 手顶住肘关节 , 防止患儿因针扎时疼痛而 扭动肘关节 , 导致血管移位 , 穿刺失败 。 一般使用一次性采血针 接真空管进行采血。

门诊儿童静脉采血体会

门诊儿童静脉采血体会
变 化 。抽 血前 , 以亲 切 友 好 的 态度 和浅 显 易 懂 的 语 言 , 直接 或用 比喻去 给他们讲 解 配合 的重 要性 , 目的地在 有 穿 刺过程 中表扬 和 鼓 励 患儿 , 撒 点 小 慌 , 以周 围 勇 或 或 敢小 儿为榜 样 , 他 们 感 兴趣 的话 题 来 分散 其 注意 力 , 谈
解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 2 ( 7 :9~ 1 20 , 5 1 ) 1 2 .
湖北
武 汉 4 00 ) 340
静脉采血 是 门诊化验 室最 常见 的操 作 之一 , 童 由 肢 , 持微屈 肘 , 肘 窝部 肌 肉 自然 放松 , 儿 保 使 于肘 关 节 处 , 于静 脉细小 , 肢体 静 脉不 明显 , 脉 穿 刺 抽 血技 术 较 成 静 手 环 形 握 紧 关 节 上 5e 另 一 手 环 形 握 紧 关 节 下 8 m,
怕抽血 , 有恐惧 、 对抗情绪 , 不愿配合 , 甚至哭闹 , 给操作 及走 向, 消毒后 , 右手拇指及食指沿 5号针头针柄前后 带来一定的难度 , 使抽血工作不能顺利完成。作为医院 缘 卡住针 柄 , 可 用拇 指及 食 指 从 针柄 上 下 面 卡 住 , 也 与 的窗 口科 室 , 总结儿 童静 脉 采 血成 功 经 验 , 高 儿 童 静 皮 肤成 2 。 , 提 0 角 由静 脉上方 或侧方 平稳 刺入皮 下 , 由静 再 见 脉采 血成 功率 , 以减 轻 患 儿 的痛 苦 , 高 工 作 效 率 和 脉走 向潜 行刺入 , 回血后 将尾端 针 头插 入 负压静 脉 采 可 提 抽取 预定 血 标本 后 , 用 手 腕 的力 量沿 血 管 的 走 运 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现将本人多年来儿童静脉采血 血管 , j

婴幼儿耳后静脉穿刺采血及输液的操作技巧及护理体会

婴幼儿耳后静脉穿刺采血及输液的操作技巧及护理体会

婴幼儿耳后静脉穿刺采血及输液的操作技巧及护理体会婴幼儿静脉穿刺即是护理操作的基础,也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用药的重要手段。

婴幼儿静脉穿刺与成人不同。

婴幼儿静脉采血常选股静脉、颈外静脉、耳后静脉等部位,而静脉输液多选择颞浅静脉、额静脉、枕静脉、耳后静脉。

采血时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因此,婴幼儿静脉穿刺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在穿刺过程中能一针见血,不仅能够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益,还能为抢救及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1 临床资料在2006年3月至2007年9约间住院的280例婴幼儿中,静脉采血的占258例。

其中做血沉、抗溶血性链球菌“O”的28例,查血钙、磷、锌、电解质67例,肝功50例,查“E、B”病毒77 例,支原体检测的36例。

采血量约2ml至8ml。

2 方法现将患儿家属易接受的耳后静脉穿刺的方法介绍如下: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基本方法:选择合适的血管:穿刺前,仔细刮去穿刺血管周围头发及汗毛,充分暴露血管,以利进针和固定。

适宜的光线:光线的强弱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像穿刺的成功率。

选择合适的头皮针、进针手法:穿刺时切忌过速,否则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2.1操作前准备及用物(同常规静脉采血及输液)2.2婴幼儿静脉采血。

协助家属按全身约束法包裹婴幼儿后使其仰卧于床上,头偏向一侧,助手面向婴幼儿,用双臂按住患儿躯体及上肢,两手扶住面额及枕部。

操作者位于婴幼儿头端,看清耳后静脉并用指尖探明其走行,常规消毒后用5号半头皮针穿刺,用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静脉两端,右手持针,沿静脉方向平行刺入。

如患儿不需输液则可用付压试管抽取足量血后,拔出针头,局部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片刻。

如输液可用胶布固定好针头,接通预先备好的输液器。

3 结果280例患儿中,一次采血成功253例占90%。

形成局部小血肿的7例占25%。

其余273例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4 技巧与护理体会4.1护理人员的心态因患儿不配合,穿刺难度大,家长要求一针见血,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心理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
• 采血方法 • 注意事项 • 护理体会
前言
• 儿童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儿科难度较大的护 理操作技术,儿童(尤其婴幼儿)静脉血管细, 且暴露不明显,表达能力差,对抗情绪较强,儿 童的静脉采血较成人穿刺技术难度大,要求 高,给护理人员采血带来极大的困难。临床 上现有头皮静脉、桡动脉、股静脉、颈外 静脉等采血方法。下面就这几种常用的采 血方法进行阐述
采血方法
触摸法
桡动脉
以左手食指、中指、无名 指沿桡骨骨头摸动脉;中 指置搏动最明显处,抬起 中指以食指及无名指固定 皮肤进针;右手持注射器
呈30~45°斜刺
划线法
在大鱼际中点与第一腕 横纹垂直交叉点上0.5 cm处进针,逆血流穿刺, 穿刺针斜面向上与皮肤 呈30~45°
股静脉
在腹股沟中1/3与内1/3交界处, 用左手食指触摸股动脉搏动点,
采血方法
头皮静脉
将患儿仰卧于操作台上,助手固 定好患儿头部,剃净血管处周围毛 发,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 者手指及食指,右手食指及拇指夹 住留置针一翼及尾部与头皮呈 15~20°对准血管进针
采血方法
颈外静脉
患儿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尽量放 低头部,颈肩部垫一软枕.充分暴露 颈外静脉后,采血者左手大拇指轻压 颈外静脉上端并紧绷皮肤,使颈外静 脉充盈且避免血管滑动.常规消毒皮 肤后,右手持头皮针针柄,以颈外静 脉上端为穿刺点,与皮肤成10~15° 角刺入,见回血后降低角度沿颈外静 脉走向送入针头0.5cm,即可抽出所 需血量
新生儿头皮组织紧贴颅骨,结构致密。血管表浅、 固定、直观,操作手法简单易掌握。另外,该处无重 要器官,穿刺误伤机会少, 穿刺成功率高
护理
采血前
✓ 采血室要空气清新、室内清洁、温度适宜、定时 通风、做好隔离消毒;与患儿及家长沟通,达到 语言安抚作用。对能够进行语言交流的患儿,医 护人员要主动与其交流沟通,转移患儿注意力, 可询问患儿多大了,在幼儿园或学校是否是个勇 敢的好孩子,语言安抚能体现医务人员的爱心, 能给患儿温暖和鼓舞以消除紧张情绪
护理
采血后
✓ 采血完毕时拔针动作快而轻柔,用无菌棉球按压 3~5min直至采血部位不再出血为止,防止血肿形 成。
✓ 采血完毕,帮助患儿穿好衣服,整理衣物,并向 患儿家长交待如下注意事项:防止患儿触摸采血 部位 ;洗浴时避开采血部位;近期不要在此部位 采血等
烈咳嗽者不宜在颈外静脉处采血,避免发生意外; ➢ 对发生凝血机制障碍或有出血倾向的患儿不宜在股静脉、
颈外静脉等大血管处采血
体会
股静脉
邻近会阴部,易被排泄物污染,消毒不严容易 造成感染
股静脉与股神经伴行,易误伤神经
股静脉为深部大血管,穿刺后压迫不当易造 成血肿
体会
新生儿头皮静脉血管丰富,血管皆自周围向头顶部 辐射状排列,而且前组、外侧组、后组间有广泛的 吻合,汇集到头部的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 静脉,管腔已够粗大,特别是患儿哭闹时血流畅通, 滴血速度加快,采血的血标本血量充足,无泡沫,出 现溶血及凝血机会减少,提高了化验的准确性
右手持注射器,自股动脉搏动 最强点内侧0.5 cm处垂直刺入,
然后逐渐向上提针,并同时抽 吸,见有回血立即停止提针,固 定、并抽足所需血量后拔针
从脐部引一条直线 垂直于腹股沟,垂 直交叉点即为穿刺 点
采血方法
腋静脉
将患儿置开放式辐射抢救台上,将一侧 手臂轻轻拉直背伸位,使腋窝呈水平暴露 ,不必用止血带,左手拇指及其余四指轻 握该侧三角肌下缘使腋窝处皮肤绷紧,腋 静脉位于腋动脉搏动点的内侧, 为了使 血管更充盈显露, 协助者在固定患儿的 同时,用食指按压腋静脉的近心端(腋中 线的腋窝下2 cm~3cm处)使血管充盈显 露,用0.5%碘伏消毒6 cm×8 cm 2遍,再 用75%乙醇脱碘,以便看清血管走行,待 干后将留置头皮针在腋动脉下方0.3 cm~0.5 cm处以15°~30°角进针
体会
根据患儿病情选择采血部位
➢ 功能衰竭,脱水、术后的患儿在股静脉采血容易成功; ➢ 哭闹等不配合的婴幼儿选择颈外静脉; ➢ 如采血后还需要继续输液的患儿尽量选择易于固定的头皮
静脉、四肢静脉; ➢ 需要检测出凝血时间的患儿.应在肘正中静脉采血.以免
血液凝集影响检验结果; ➢ 新生儿、严重呼吸道疾患无菌技术,以防感染
➢根据不同检查目的选择标本容器,并计算所需采血 量,同时抽几个项目的血标本,一般应先注入血培养 瓶,其次注入抗凝管,最后注入干燥管,血液和抗凝剂 混匀,避免血液凝固重新采血
注意事项
➢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采血,保持患儿体位 都是采血中最关键的一点,尤其是新生儿 易动不合作,而体位一旦变动,穿刺肯定要 失败,因而操作时必须固定好体位
➢婴幼儿选择头皮静脉、股静脉、颈外静脉采血 的成功率相对较高
➢幼儿、儿童采血部位多为手背静脉和肘正中静 脉
体会
➢根据幼儿血管婴儿相对深藏,且其不配合的 特点,用一次性采血针或头皮针在手背静脉 及肘正中静脉采血容易成功。肥胖病儿皮下 脂肪厚,血管比较深,可先扎上止血带.找 到合适的静脉,摸其走向,顺其方向潜行穿 刺
注意事项
➢尽量做到一针见血,避免反复穿刺或者左右 摆动,以免造成血肿或较大范围的损伤,穿刺 时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面色以及生命体 征等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采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出血速度,避免因 出血过慢导致的凝血障碍或出血速度过快 而产生的贫血
体会
➢一般新生儿多选用股静脉和头皮静脉采血;
采血方法
桡动脉
采血
腋静脉
方法
股静脉
采血方法
头皮静脉
采血 方法
颈外静脉
采血方法
肘部静脉
手背静脉
采血方法
桡动脉
十字法定位桡动脉搏动点:自桡骨茎突 处作一水平线,再从其内侧,即近桡侧 外四分之一处作一垂直平分线,两线交 叉成“十”字型。操作者进针时左手握 住患儿手掌,使掌面朝上,稍向下压, 充分暴露掌根部,于第一腕横纹至第二 腕横纹之间,以20-30°角朝“十”字中 心(即桡动脉搏动点处),右手循向心 方向进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