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总结
农资执法检查工作总结汇报

农资执法检查工作总结汇报
近期,我们对农资市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执法检查工作。
通过此次检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以整改,以确保农资市场的秩序和安全。
首先,我们对农资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对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进行了逐一检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我们对经营者的资质和证照进行了核实,杜绝了一些无证无照的经营行为。
其次,我们重点关注了农资产品的存储和销售环节。
我们发现一些经营者在存储和销售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例如产品混放、超期销售等问题。
我们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整改,并对相关经营者进行了警告和处罚。
此外,我们还对农资产品的使用和施用进行了检查。
我们发现一些农户在使用农药和化肥时存在一些违规行为,例如超量使用、不合理施用等问题。
我们通过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加强了对农户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农资产品的合理使用。
最后,我们还对农资市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进行了检查。
我们发现一些农资市场存在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等问题,我们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通过此次农资执法检查工作,我们有效地维护了农资市场的秩序和安全,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农资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药市场监管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农药市场监管人员个人工作总结一、前言2022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我充分认识到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此,我将对2022年度的农药市场监管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二、工作回顾1. 学习与培训为了更好地适应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需要,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农药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农药知识等,力求在工作中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相关政策法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2. 监管与执法(1)加强对农药市场的日常监管,对辖区内的农药经营门店进行逐一排查,确保农药产品合法合规。
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农药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开展农药执法检查,联合相关部门对违法经营、违规销售农药的行为进行查处,维护农药市场的秩序。
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并督促整改。
(3)参与农药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农药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3. 宣传与指导(1)积极开展农药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民群众的农药安全使用意识。
(2)为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药,我积极参与农药使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掌握农药使用的关键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残留。
三、工作成效1. 农药市场秩序得到有效维护,违法经营、违规销售农药的行为得到明显遏制。
2. 农民的农药安全使用意识得到提高,农药正确使用技术得到普及,农药残留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3. 农药市场监管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农民群众的认可,为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不足与改进1. 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农药市场监管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我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业务知识还不够扎实,需要继续加强学习和培训。
2. 执法力度需加强。
在农药执法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执法效果。
市场监管工作总结(精选10篇)

市场监管工作总结(精选10篇)市场监管工作总结【篇1】为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三农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工商机关认真开展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严重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肥料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和完善肥料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利益。
现将我局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到位切实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我市各级工商部门都高度重视,将肥料农药监管和农民群众利益摆到了重要高度;大力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不合格和劣质肥料农资产品的查处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肥料农资和其它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清除出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好和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完善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实行五严措施五严。
一是严格农资经营户备案制。
凡从事农资经营的,必须到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以便跟踪服务和监督管理。
二是严格留样备查制。
解决时间跨度长,实物取证难、农民投诉难等问题,变事后查处为事先防范。
三是严格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责任制。
与经营户签订责任书,督促其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
四是严格四定监管责任制(即定人、定岗、定片区、定责任)。
五是严查八种违法行为。
严查生产、销售甲胺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或批准生产、销售农资商品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严查虚假标识、标识不清、商标侵权行为;严查利用对产地、质量、商标虚假标示等手段,冒充进口化肥行为;严查制作、发布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虚假农资广告行为;严查利用境外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傍名牌产品行为;严查农资经营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龙马潭区工商局依据国家总局第45号令《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实施方案》。
2024年农药市场管理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农药市场管理工作总结____年是农药市场管理工作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们着重推进了农药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和整治工作,加强了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了农药市场准入管理,提升了农药市场的安全和质量水平。
现就我部门在____年的农药市场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农药市场规范化管理在____年,我们进一步推进了农药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通过加强市场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我们积极整治了一批农药市场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提高了市场的整体秩序。
同时,我们还将规范化管理要求纳入到农药市场准入管理的考核体系中,对市场不达标的商户进行了警告和处罚,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规范发展。
二、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在____年,我们加强了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
通过加大对农药市场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工作,我们发现并处理了一批涉及假冒农药和使用过期农药的案件。
同时,我们还对农药市场销售人员进行了培训和教育,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有效地提升了农药市场的安全和质量水平。
三、农药市场准入管理提升在____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农药市场准入的管理工作。
我们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准入管理政策和措施,加强了对农药经营企业的审批和监管,确保了农药市场的准入门槛和质量要求。
同时,我们还注重对农药市场新产品的审批和监管工作,提高了对新产品的评估和监测能力,确保了市场上新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四、农药市场信息化建设在____年,我们加强了农药市场信息化建设工作。
通过建设农药市场信息平台,我们实现了对农药市场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了对市场动态和趋势的了解,为市场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农药市场违法行为信息库,通过信息共享和协作,对市场上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及时监测和处理。
五、农药市场宣传教育在____年,我们加强了对农药市场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制作宣传资料和开展宣传活动,我们向广大农户宣传了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农户的农药使用技能和安全意识。
农药市场管理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农药市场管理工作总结范文一、工作背景及目标农药市场管理工作是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在过去一年中担任农药市场管理工作的相关职务,旨在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提高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效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内容与成果1. 加强市场监管通过加强对农药市场的执法检查和日常巡查,我及时发现了农药市场上存在的违法行为和不合格产品,并对相关企业进行了严肃处理。
同时,我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市场标准和管理措施,提高了市场的规范化水平。
2. 完善农药管理制度在过去一年中,我着重推进了农药管理制度的完善。
我结合农药使用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修订和制定了一系列农药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了农药的登记备案、销售许可和使用管理等程序,提高了农药的管理效果和农产品的安全性。
3. 开展宣传教育我认识到宣传教育是提高农民农药使用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积极组织开展了农药使用宣传活动和培训课程,向农民普及农药使用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农民对农药使用的认识和使用技能。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农药市场管理工作中,我积极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
我鼓励农民采用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加强了对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成果:1. 近年来农药市场的安全和规范运营得到了有效保障,大幅减少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2. 农药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操作规范的制定,提高了农药的管理效果和农产品的安全性。
3. 农民对农药使用的认识和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农药使用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4. 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农药市场监管力度还不够,对一些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需要加强。
下一步,在加强执法力度的同时,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执行力度,确保执法工作的有效实施。
2. 农药管理制度还有部分不完善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订。
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农作物监管工作总结1

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农作物监管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与目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负责市场监管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农作物从生产到流通全链条的监管职责。
本年度,我局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市场秩序的目标,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农作物监管工作。
二、主要工作措施与成效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监管责任o成立农作物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监管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监管工作有序开展。
o制定并实施农作物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细化监管措施,明确监管重点。
2.强化源头监管,严控生产环节o加强对农作物生产基地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情况,防止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生产环节。
o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引导农户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3.加大市场巡查力度,规范市场秩序o定期对农贸市场、超市等农产品销售场所进行巡查,检查农产品的来源、质量、包装标识等是否符合规定。
o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农产品的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完善检测体系,提高检测能力o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提升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水平。
o定期对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5.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o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
o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活动,提升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源头监管难度大o农作物生产分散、规模小,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难以实施全面有效的监管。
2.检测能力不足o部分地区检测机构设施落后、人员不足,难以满足大规模检测的需求。
3.市场监管存在漏洞o部分市场存在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农产品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源头治理o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高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
化肥价格监管工作总结汇报

化肥价格监管工作总结汇报
近年来,我国农业化肥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给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为了加强对化肥市场价格的监管,我国政府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就化肥价格监管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查。
政府部门通过建立健全的化肥市场监测系统,加强对化肥市场价格的调查和监测,及时了解市场供求情况和价格波动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对化肥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价格垄断、欺诈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维
护市场秩序,保障农民和农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价格指导。
政府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化肥生产成本,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引导化肥价格
合理定价,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四、加强宣传和教育。
政府部门加强对农民和农业生产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化肥市场价
格监管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价格监管意识。
五、加强监督检查。
政府部门加强对化肥市场价格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价格违法行为,确
保化肥市场价格的合法合规。
总的来说,我国化肥价格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希望政府各
相关部门能够继续加大化肥价格监管工作的力度,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农药监管工作总结6篇

农药监管工作总结6篇第1篇示例: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药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食品安全和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起着重要作用。
但与此农药的滥用和不当使用也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农药监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农药监管工作主要由农业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其主要任务是对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安全。
近年来,我国农药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农药监管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农药监管工作的成绩近年来,我国农药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农药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有效地减少了农药滥用和不当使用的现象。
农药监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监管力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加强了对农药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对农药安全的检测监控。
我国农药监管工作还加强了与国际间的合作,与国外的农药监管机构进行了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提高了我国农药监管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尽管农药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农药市场秩序尚未得到有效的整治,农药市场上仍然存在一些无证非法农药产品,农药销售环节中存在一些乱象,导致了农药市场的混乱和农药安全问题的严重。
部分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存在安全意识淡薄、不规范使用、滥用农药等问题,导致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农药残留超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给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农药监管工作的科技力量和技术手段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提高农药安全的检测和监控水平。
三、改进农药监管的措施和建议要加强农药监管工作,提高农药安全水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
要完善农药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农药市场秩序的整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行为,规范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到位
切实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我市各级工商部门都高度重视,将肥料农药监管和农民群众利益摆到了重要高度;大力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不合格和劣质肥料农资产品的查处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肥料农资和其它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完善了工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消费者参与相结合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清除出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好和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纳溪区工商局结合法制宣传、“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活动,积极做好“红盾护农”的宣传工作,向农资经营户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教育;印发了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3900余份,对农民宣传了农资市场监管及农资打假专业知识,开展“送法下乡”、“送知识下乡”活动;各工商所利用乡镇文化大院,“零距离”宣传法律法规和农资使用知识。
邀请有关农技专家和工商人员一道,向农民朋友讲解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高产栽培等知识,引导农民正确使施用农资,受到了农民和当地政府的好评。
龙马潭区局还将23种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名单和19中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等作物上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制作成消费警示卡发放到每个农资经营者手中,随时提醒经营者。
二、完善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实行“五严”措施
“五严”。
一是严格农资经营户备案制。
凡从事农资经营的,必须到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以便跟踪服务和监督管理。
二是严格留样备查制。
解决时间跨度长,实物取证难、农民投诉难等问题,变事后查处为事先防范。
三是严格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责任制。
与经营户签订责任书,督促其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
四是严格“四定”监管责任制(即定人、定岗、定片区、定责任)。
五是严查八种违法行为。
严查生产、销售甲胺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或批准生产、销售农资商品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严查虚假标识、标识不清、商标侵权行为;严查利用对产地、质量、商标虚假标示等手段,冒充进口化肥行为;严查制作、发布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虚假农资广告行为;严查利用境外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傍名牌”产品行为;严查农资经营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龙马潭区工商局依据国家总局第45号令《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实施方案》。
由于领导重视、方案周密、措施有力,全区农资监管工作取得了成效。
三、认真检查,强化监管,确保实效
肥料、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
我局深刻认识做好肥料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红盾护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加大力度,把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一是充分发挥农资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监督和指导,确保农资市场的有序竞争;二是保障农资质量,进一步完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
已形成了农资公司—农资连锁配送中心—农资连锁配送站—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农资连锁配送经营网络服务体系。
四是开展种子、化肥质量监测。
1-10月我局抽检化肥、农药等农资186个批次,配合省局抽检肥料农资商品23个批次。
通过检测,有效地防止了不合格农资流入农村市场。
五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严厉查处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清除出农资市场。
截至目前,我市各级工商机关共出动执法车辆645台次,执法人员3526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6205户次,检查农资市场915个次,立案查处农资案件112件,罚没54.72万元,没收查扣物质684121公斤/台、件,取缔无照农资经营户75户,受理农资投诉46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3.32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辨别真假难。
一方面,农资品种花样繁多,伪劣农资从表面观测往往难以确定其真伪,执法检测手段的缺乏造成真伪难辨。
另一方面,涉案农资鉴定费居高不下,一份化肥质量检验报告少则两三百元,多则上千元。
质量检验报告成本高等因素,客观上造成农资市场打假成本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资真假的辨别。
二是监督管理难。
当前伪劣农资销售市场都在农村,并且越是偏远的山区和小村落越有市场。
部分假劣农资还打着“送货田头,服务农民”的旗号,运到村边地头进行抛售,且流动性强。
由于农村地大面广,限-
于人力、物力、财力原因,执法部门对这些“上山下乡”的农资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
三是打假罚劣难。
农资经营主体杂乱无序,多为个人承包经营,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人员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宗族观念浓厚,造成执法环境差,当事人自觉履行行政处罚率低,查办的案件常常出现“办而不结”、“处而无罚”现象。
四是深挖根除难。
农资产品流通范围广,环节多,伪劣农资产品往往要经过几个销售环节,要跨区甚至跨省才能追根溯源。
而各地打假信息资源未能互通共享,各打各的假,难以从源头治理。
五是少数农资者“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落实不够理想,流于形式。
五、下一步农资监管工作的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构建以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为基础的新监管模式;完善信用惩戒机制,积极探索农资市场监管办法。
(二)、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要对农资经营户全面摸底调查,实行可追溯管理,提高监管到位率。
对生产经营主体,由过去的市场环节监管,向主体准入行为、经营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全过程监管延伸。
对农资产品,以实施准入制度为重点,实现与行政许可工作的有效衔接,把监管关口前移。
同时加大对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的投入,通过销售和技术服务的结合,开拓、净化城乡农资市场。
帮助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
(三)、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积极查办农资案件,力争办大案、要案,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