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什么是自然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

2、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天然环境是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原生自然环境,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以及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人为环境是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次生自然环境,如放牧的草场,经过采伐的森林、农田、鱼塘、水库、运河等。

联系:人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主要取决于人类干预的方式和强度。但它自身的演变和作用过程,则受自然规律制约。如水库、运河的水量和流速等水情要素,与天然湖泊、河流一样,仍受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为环境和天然环境一样,同属于自然环境。

3、试述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分支和它们的研究对象及其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相应于这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学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和分布等特征和规律,如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故可分为区域部门自然地理和区域综合自然地理。前者如区域气候、区域水文、区域地貌、区域植被、区域动物等,后者对某一具体区域进行综合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的研究。

4、试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综合自然地理学以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功能效应、发展动态、地域差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基础问题。把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具体区域研究,即自然地理学综合的区域研究,涉及区域自然地理学的范畴。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自然地理学的整体。

5、试述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的主要任务。

(1)研究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土壤)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

(2)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

(4)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参与经济建设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以及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为因地制宜的利用和改造自然服务。

(5)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

第九章综合自然区划

1、什么是区划?什么是综合自然地理区划?

区划,就是区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区划对象分为行政区划、经济区划和自然区划几类。

综合自然区划: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发展的统一性、区域空间的完整性和区域综合自然特征的一致性,逐级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并按这些地域单位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域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

2、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有哪些?试详述之。

可以把常用的区划原则分为两大类:一是区划的一般原则,这是进行任何区划都必须考虑的原则;二是区划的基本原则,这是综合自然区划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般原则:

(1)发生统一性原则探讨区域分异产生的原因与过程,以形成该区域单位整体特性的发展史为区划依据。

(2)相对一致性原则

在划分区域单位时,必须注意其内部特征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相对的一致性,而且不同等级的区域单位各有其一致性的标准。

(3)区域共轭性原则

自然区划所划分出来的必须是具有个体性的、区域上完整的自然区域。区域共轭性产生于区域单位空间不可重复的客观事实。任何一个区域单位必然是完整的个体,不可能存在着彼此分离的部分。

基本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主导因素原则

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概括起来:从源、从众、从主的原则。

“从源”指必须考虑成因、发生、发展和共轭关系。“从众”是指必须考虑综合性和完整性。“从主”是指应考虑其典型性、代表性。

3、试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

顺序划分法即“自上而下”先着眼于地域分异的普遍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按区域的相对一致性和区域共轭性划分出最高级区域单位,然后逐级向下划分低级的单位。

合并法即“自下而上”从划分最低级的区域单位开始,然后根据地域共轭性原则和相对一致性原则把它们依次合并为高级单位。在实际工作,合并法通常是在土地类型图的基础上进行的。

4、地带性单位有哪些?

地带性单位有自然带、自然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5、非地带性单位有哪些?

非地带性单位有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州(次亚地区)

6、什么是景观?为什么说景观是综合自然区划的下限单位?

景观有三种不同的理解:(1)一般的概念是等同于“自然地理综合体”,这是广义景观。(2)理解为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分类单位。(3)理解为自然地理综合体的个体区域单位,是综合自然区划的下限,这是狭义景观。

景观是发生上最一致的自然区域,无论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方面都具有一致性,并且存在自己特有的形态单位的质与量对比关系。

7、什么是综合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双列系统和单列系统有什么不同?

综合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即指区划单位的排列方式。

综合自然区划必须有并列的两个单位系列,这两个并列的系列只在景观中才完全结合起来双列系统中,地带性单位和非地带性单位是基本的,而联系单位是次要的。单列系统是:○1地

带性单位与非地带性单位交替排列的交替系统。○2地带性单位与非地带性单位矛盾统一的统一系统○3地带性单位与非地带性单位上下承接的承接系统○4叠置交替系统。

8、列出完全综合性单位的排列方式,它们是怎样叠置出来的?

(1)带段。自然带与自然大区相叠置所得的最高级带段性单位。是自然大区中的一段自然带,同一带段的热量条件、大地构造单元组合和大地貌单元组合等都具有共同性。此外,每一带段都具有一定的地带谱型。

(2)国。由地区与带段叠置所得的最高级省性单位,是带段内地质地貌与气候省性相对一致的较大的区划单位。自然国的划分主要依据大地构造基本单元的一致性,“国”都具有一定的气候省性和占优势的土类系列。

(3)地带段。由地带与国相叠置所得的第二级带段性单位。地带段内具有比较一致的气候、土壤和植被类型,地貌外营力作用也有一定共性。

(4)省。由地区与地带段相叠置所得的第二级省性单位。它是地带段范围内按地质地貌省性或气候省性划分的区域单位。可分出平原、丘陵、高原与山地之类的自然省。它具有一定的地方气候(如海岸气候、山地气候等)特征和优势植被纲,并与一定的土壤亚类和土属分布相关。山地省则有一定的垂直带谱。

第二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古代地理学

古代地理学时期(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地理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古代地理学存在两大基本学派。一是“博杂派”,其典型代表是地方志著作。博杂派的思想一直是古代地理学的主流。另一是“宇宙派”,尝试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朴素的唯物解释,宇宙派的思想,后来成为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基础。原始社会是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奴隶社会:地理学显著发展,主流为地志学,又力图科学地认识周围的自然界,并企图创立关于地球及其外壳的科学观念。封建社会,西方地理学停滞。自公元5世纪西方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直到15世纪,在欧洲,地理学停滞了,甚至倒退了,但具体的地理描述仍有进行,如《马可·波罗游记》。在阿拉伯国家(继承古希腊)和中国(独立发展的地理思想发祥地),古代地理思想仍在不断发扬光大。15世纪初叶开始的近两个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的探险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这个时期人类的地理视野几及整个地球表面,科学的地图投影法出现(如墨卡托投影),除了地志学继续成为主流外,对于海陆起源、地形变迁等等的一般地理学问题也提出了许多假说,通论地理学开始出现了。最有价值的是17世纪荷兰地理学家瓦伦纽斯(Varenius,1622—1650)的《地理学通论》。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近代地理学

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地理学以新的姿态经历了它的近代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而确立了,综合自然地理学也开始了它的萌芽阶段。

按照近代地理学的发展特点,分为两个阶段:

地理学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

地理学分化时期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19世纪后半期

李特尔继承和发展了“博杂派”的思想,著有《地学通论》,李特尔的地理思想深受唯心主义的影响,但也不能低估他对科学的积极贡献;洪堡继承和发展了“宇宙派”著《宇宙》,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拉采尔(Friederich Ratzel,德国)和赫特纳(Alfred Hettner,德国)为代表继承李特尔的“统一”观念,开创统一地理学道路。李希霍芬(Richthofen,德国)不仅继承了洪堡的地理学思想和研究方法,而且发展了洪堡的综合自然地理学思想。道库恰耶夫(俄国)开创了综合自然地理方向。

(3)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现代地理学

李希霍芬和道库恰耶夫开创的综合自然地理方向,在原苏联得到迅速发展,并在本世纪的20到50年代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学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出现了景观学派和普通自然地理学派两大学派。

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原苏联地理学家卡列斯尼克、伊萨钦科等人的有关著述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体系才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现。

至此,作为一门学科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完全确立了。这门学科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漫长的发展过程,却以年轻力壮的身姿跻身于现代科学之林。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阶段有哪些代表性人物?

西方代表人物:

思想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和亚里士多德(Aristolte,古希腊,公元前384—前322):地球是个球体和地球表面存在气候带的观念。

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古希腊,公元前273—前192)、斯特拉波(Strabo,古罗马,公元前64—公元20)和托勒密(Ptolemy,古希腊,公元90—168),确定了古代地理学的知识领域。

3、瓦伦纽斯在短短的一生中,对地理学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瓦伦纽斯:《地理学通论》的内容包括了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地理学的对象和方法论特征。主要观点:○1一次提出了比较接近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面;

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地理学应分为两类进行研究(研究整个地球表面的“普通地理学”和研究地球局部地区的“特殊地理学”);

③第一次把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的学说引进地理学来探讨数理地理问题;

④反对把地理学作为是描述性科学的看法,而用自然界是统一的思想来论述。

4、古代地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古代地理学的特点:

(1)从远古到18世纪中叶,地理学处于搜集和积累资料的时期。

(2)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

(3)古代地理学以纯粹描写地理现象为特点。

(4)古代地理学存在两大基本学派。一是“博杂派”,其典型代表是地方志著作。博杂派的思想一直是古代地理学的主流。另一是“宇宙派”,尝试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朴素的唯物解释,宇宙派的思想,后来成为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5、综合自然地理学萌芽阶段有哪些代表性人物?

地理学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李特尔继承和发展了“博杂派”的思想,著有《地学通论》,李特尔的地理思想深受唯心主义的影响,但也不能低估他对科学的积极贡献;洪堡继承和发展了“宇宙派”著《宇宙》,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地理学分化时期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拉采尔(Friederich Ratzel,德国)和赫特纳(Alfred Hettner,德国)为代表继承李特尔的“统一”观念,开创统一地理学道路。李希霍芬(Richthofen,德国)不仅继承了洪堡的地理学思想和研究方法,而且发展了洪堡的综合自然地理学思想。道库恰耶夫(俄国)开创了综合自然地理方向。

6、洪堡的主要学术成就有哪些?

关于洪堡对地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

(1)洪堡完成了地理巨著《宇宙》一书,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2),洪堡创立了多种重要的自然地理研究方法。包括:气候要素平均值法(利用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来说明一地的气候特点)、气温高度换算法(把地面气温换算成海平面气温)、等温线法(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并首次绘制了北半球的等温线图)、剖面图法(利用地形剖面图研究山区的地理情况)、比较法(运用比较法去分析地理规律)等。

(3)在对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作理论性概括的基础上,洪堡发现了一系列自然地理规律:①他根据因果关系原则和综合原则,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②他对大陆的内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气候作了详尽的对比,分析了大陆东西两岸地区气候的分布规律;

③他通过分析气候条件与植物分布和地貌的关系,发现了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为自然地带性学说奠定了基础。

(4)洪堡明确指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客体的综合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