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妈妈++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入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字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想独占老师和其他一切。在具体行动上,还不能很明确区别“自己”和“他人”。课堂上,别人在发言,他还举手喊“老师”,要求发言。做事很少考虑别人。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2.如何用对比、变化等形式原理使画面更加生动。
三、教学方式与策略
(一)、导入
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视频,之后播放关于小鸡的儿歌。教师要引领学生体会小鸡娃跟着妈妈学本领、啄草籽、逮蚂蚱的欢乐情绪。
(二)、讲授新知
1.接着出示一幅一只母鸡妈妈和几只小鸡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这幅图既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母鸡和小鸡外形特点的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与上面的《小蝌蚪找妈妈》进行比较。
2、学生模仿动物的走路以及各种生活动态,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动物的动作,以便基本形态的掌握,起到使生活与绘画相结合的作用!
一年级美术学科 教师:雷镇妃
《找妈妈》教学设计 2017.10.13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与前面的第二课《图形变变变》和第三课《可爱的家》构成一个单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利用基本型概括的方法表现事物。从《图形变变变》的认识基本形,并尝试随意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到《可爱的家》运用基本形表现外形较为规矩的家具,再到本课用基本型概括的方法认识、表现动物,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表现能力。
2.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选一到两名学生在天前利用椭圆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各种形状的小卡片,进行小鸡外形的拼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进行拼摆。这样就降低了本节课的重点难。学生也比较有情趣参与其中,可以将拼摆完整的学生作品拿到台前展示。随后教师在进行示范时就很容易画出基本形了。
(三)艺术实践
提出明确要求:运用基本型概括的方法表现出小动物、运用大小对比的方法表现出小动物和他们的妈妈、结合上面欣赏学生作品、教师示范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评价展示
围绕学生作Leabharlann Baidu的构图大小、小鸡的动作形态、基本形的掌握以及点线面的装饰等等。
(五)拓展延伸
观看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呼吁学生们要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温故→情景导入→讲授新知→学生实践教师辅导→作品展评→拓展延伸
五、教学反思和亮点
1、首先我利用卡片拼摆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2.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事物的意义而死记硬背。例如:数数从一开始可以流利的往后数数,但是从中抽出一部分数起,就得从头数起,否则就接不下来。因为他们是整体机械记忆的,不能紧紧抓住所记的内容和意义有条理地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这一阶段要培养学生理解性记忆。
1.在观察、欣赏、创意、表现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围绕“找妈妈”的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妈妈、爱亲人的亲情教育及关爱小动物的爱心教育。
重点:1.学习用基本型概括的方法认识、表现动物。
2.学习用大小对比的方法表现出小动物与妈妈的区别
3.在引导创意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画面的内容。
难点:1.如何用基本形表现出动物的形象,并用点、线、面等美术语言把它们装饰漂亮。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基本形去概括的方法认识、表现动物的特点。
2.学习运用大小对比、姿态变化等方法,生动的表现出小动物和妈妈一起生活的场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体验、表现小动物和它们妈妈的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基本型概括表现事物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与造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