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_全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国土与居民第1课中国的疆域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疆域:①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 度,长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长约5000千米;②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疆界22000多千米。
3、濒临海洋:①四海一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②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③海岸线及岛屿:海岸线长约18000多千米,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4、领土四至: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5、邻国:陆上临国共有14个,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朝俄蒙古哈吉塔,阿巴印尼加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友好邻国十四邦)。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为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6、位置的优越性:①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类型多,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沿海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临国发展边境贸易。
第2课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2、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3、记住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北京;天津市—津—天津;上海市—沪—上海;重庆市—渝—重庆。
八年级地理上册 复习知识要点归纳 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上册复习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章知识点1、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关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广。
大局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小局部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濒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与14个国家接壤,与我国隔海想望的国家有6个。
我国领土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
既临海又临国家的是辽宁〔渤海和朝鲜〕、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海和越南〕。
5、北回归线经过的省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6、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7、我国疆域辽阔,全国行政区域根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8、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青藏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高原黄土窑洞。
千沟万壑------黄土高原;山峰、溶洞、岩浆、民族村寨------云贵高原9、2021年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0、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政策的根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根本国策:方案生育;人口政策的根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如果晚婚5年100年少生一代人〕11、中国的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
12、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开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方案生育作为一项根本国策。
13、我国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4、汉族分布普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全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1.优越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_________半球、_________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________带,南部小部分位于________带,无_________带;(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_________部,_________西岸;2.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P5中国的疆域与邻国)(1)临海: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和,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2)内海:我国的两个内海是和。
(3)隔海相望6国。
(4)14个陆上邻国(逆时针)。
3.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的体现: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类型,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濒临太平洋,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有众多的路上邻国,便于与众多临国发展边境贸易。
2、边疆辽阔(p5中国的边疆与邻国图)1.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最南是曾母暗沙(4°N)(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E);最西是帕米尔高原(73°E)(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2.陆地大国: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天下第_______位。
陆地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个国度接壤。
(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缅、老、越。
)3.海洋大国:(1)海洋: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2)岛屿:海上分布着舟山群岛、台湾岛及其四周的钓鱼岛和赤尾屿等附属岛屿、海南岛和南海诸岛等众多岛屿。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南部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2、位置的优越性:p33、扩展,地理位置的不足二、疆域辽阔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2、领土四至:东:乌苏里江西:帕米尔高原北:漠河以北黑龙江(53°N南:曾母暗沙3、陆地大国p5:国界线2.2万多千米,14个陆上邻国4、海洋大国p6: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6个隔海相望国三、行政区域1、行政级别我国实行三级分区制度:(1).省级行政区(2).县级行政区(3).乡级行政区2、省级行政区的构成和数量首都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23个省,共34个首都北京3、省级行政区域P9表格(1)名称(2)、位置(3)、轮廓(4)、简称(5)、行政中心记忆口诀: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边疆内蒙古。
黄河中下六省市,晋冀豫鲁和京津长江中下七省市,鄂湘赣皖苏浙沪。
南部沿海七省区,琼台港澳桂粤闽。
西南云贵川渝藏,西北陕甘青宁新。
4、省区之最①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②纬度最低的省:海南省③跨经度最广的省:内蒙古自治区④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⑤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云南省(云或滇)、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广东省(粤)、台湾省(台)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一、人口最大的国家1、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总计约14亿2、人口增长特点:p11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3、人口政策:我国人口基本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
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4、人口问题:p13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破坏严重;住房困难;交通拥挤;失业人口增多等二、人口分布东多西少:1、人口分布p14①人口东多西少:东部人口占94%;西部人口仅占6%。
原因: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湿润多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而西部高原、山地多,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生产力低。
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从半球位置:从东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陆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陆地国界线长2.2万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
(①东面:朝鲜;②北面:俄罗斯、蒙古;③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④西面:阿富汗、巴基斯坦;⑤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⑥南面:缅甸、老挝、越南)3.我国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200千米。
4.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5.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他们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6.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①省、自治县、直辖市;②自治州、县、自治县;③乡、民族乡、镇。
7.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3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8.记忆口诀: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市四江福吉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江西、浙江、黑龙江、福建、吉林、安徽)云贵川内青藏新,(云南、贵州、四川、内蒙古、青海、西藏、新疆)陕甘两宁加海南,(陕西、甘肃、辽宁、宁夏、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香港、澳门、台湾)9.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的来历:①取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②省内著名河流、山川;③用历史的名称做简称;④大部分简称有一个或多个。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为13.41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
2.人口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
(中印美、印巴巴、俄孟日尼)3.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3)人口增长速度最快,2000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慢。
八年级地理星球版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地理星球版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是关于地球的空间和时间特征的研究。
地理科学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又分为地球科学和气象学、气候学、海洋学和环境科学等。
地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科学,在社会发展和自然地理学研究方面都很重要。
而本文将专注于地理学中的星球版知识点总结和归纳,由八年级同学阅读。
第一部分:天文知识太阳系由太阳、8个行星、5颗矮行星以及若干次状星体组成。
太阳系属于银河系,而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星系群,包括光年内成千上万的恒星和许多星云、星系和黑洞。
还有行星和卫星,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其他的天文现象。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颗卫星,它的形成理论是“火星撞击”,而月球的旅游和居住梦想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它有80%的表面都被水覆盖着,并且有着非常丰富的生物。
而地球内部则是由地核、地幔、地壳和岩石组成的。
同时,地球还有许多重要的地理概念,例如“大洋洲”、“射阳岛”和“世界时区”。
第二部分:地球的环境和自然灾害地球的环境由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组成。
物理环境包括气候、水、土壤和植被等,而人文环境则是关于人类活动和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的变化研究。
自然灾害基本可以分为四类:气候灾害、地震、火山和风暴潮。
其中,气候灾害包括洪水、干旱和风暴等,地震和火山则是由地震和火山活动引起的,风暴潮则是由风暴引起的一种海洋现象。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如城市化、土地利用的变化、自然灾害也会影响更加深远。
第三部分:区域和国家世界上有着许多不同的区域和国家。
亚洲便是世界上最大的地区,其次则是非洲、美洲、欧洲、南极洲和澳大利亚。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它的特点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例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有着强大的经济体系和先进科技,还有世界著名的艺术、音乐和电影等文化产业;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世界上最大的人口。
结论以上是本文对地理学中星球版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在学习这些知识时,需要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案例研究、课堂讨论等方法,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八年级上册星球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星球地理知识点地球是我们所熟悉的星球,但宇宙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星球,它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特点。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册中学生需要了解的一些星球地理知识点。
一、其他星球的名称和特点1. 金星- 位于太阳系中,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之一。
- 表面温度高达470℃,大气层中含有剧毒气体,不适宜人类居住。
- 反射光线强烈,从地球上看起来像是“晨之明星”、“暮之星”。
2. 火星- 距离太阳较近,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星球之一。
- 表面温度较低,但空气稀薄,不适宜人类居住。
- 有着明显的红色外观,因此常被称为“红色星球”。
3. 木星- 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其体积约为其他七个行星总和的十二倍。
- 大气层中含有大量氢和氦气体,使得其体积比地球大很多。
- 有着明显的“斑点”,是因为其大气层中存在着强烈的风暴和涡旋。
4. 土星- 是太阳系中多颗行星中最知名的一个之一。
- 有着独特的“光环”,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冰和岩石颗粒。
- 由于自转速度非常快,所以其外观呈现出明显的扁平形状。
二、探索其他星球的挑战1. 外太空的极端环境太空中没有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会受到宇宙射线和太阳辐射的强烈影响。
人类需要承受长期的重力缺失,加上氧气、水和食物的供应问题,让外太空探索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
2. 火星之旅的挑战火星是人类最有可能登陆和开发的星球之一,但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表面温度很低,大气稀薄,无法呼吸。
如果人类想要在火星上定居,必须要发展出适用于该星球环境的技术。
三、总结了解其他星球的地理知识点是拓展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了解人类的未来探索方向。
虽然人类探索外太空的道路还有很长,但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克服挑战,抵达更远的星球,开创新的历史时代。
【星球】八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考点1:地理位置优越(重点)1、地理位置2、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考点2:中国的疆域1、疆域数据:2、领土四至点:3、辽阔的海域:4、中国的邻国:考点3:行政区划(重点)1、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2、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分布、简称及行政中心:海南省琼海口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重庆市渝重庆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四川省川或蜀成都台湾省台台北3、我国5个自治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西藏自治区藏拉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4、巧记省名(1)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海台重北上天,还有港澳好河山。
(2)简称:七区(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四市(直辖市)省二三,辽吉黑渝京沪天,晋鲁冀豫陕宁甘,苏浙皖赣湘鄂|川,台闽粤桂琼滇黔,蒙新青藏港澳还。
(3)轮廓:第二节众多的人口考点1: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截至2020年底,我国人口总数为14.1178亿(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1/5。
注意: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最新2023年全球人口报告,印度已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人口突出的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3、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②没有及时地控制人口。
4、人口的迅速增长给我国带来了交通拥挤、就业压力大、住房条件差、生活垃圾成堆等一系列问题。
5、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快慢的标志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一年内出生人数-一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6、人口国策(1)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地理基础知识复习纲要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国(海陆位置);中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纬度位置)。
中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
2、我国领土的四端:最北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
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多)。
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的五个时区,采用东八区的区时,即“北京时间”。
3、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从北往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4、我国三大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两大海峡:台湾海峡(属东海)、琼州海峡。
5、我国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6、我国三级行政区划:①省(自治区、直辖市)②县(自治县、县级市)③镇(乡)。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详见八(上)地理教科书P8。
7、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为12.95亿,约占世界的21.2%,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最多的省是河南,最少的是澳门。
8、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东多西少。
大体可从黑龙江的黑河市到云南的腾冲县划一条直线(即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面积占43%,人口占94%;此线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人口稀疏,面积占57%,人口仅占6%。
9、我国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
广东、福建是我国两大“侨乡”。
10、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青少年的比重高。
科学的人口观: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
汉族人口占92%,少数民族占8%,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福建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畲族,云南省是我国民族数最多的省区。
12、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各民族分布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
少数民族乐器集锦及传统节日:详见八(上)地理教科书P16-17。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3、我国地形两大特征:①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特点);②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详见八(上)地理教科书P20图2-1。
14、我是地势三级阶梯概况:详见八(上)地理教科书P23。
15、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详见八(上)地理教科书P21图2-2。
①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③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
④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⑤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中华五岳:东南西北中,泰衡华恒嵩。
鲁湘秦晋豫,尽在掌握中。
16、四大高原:①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③黄土高原黄土广布,沟壑纵横;④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多“坝子”。
17、四大盆地:①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②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③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矿产丰富,有“聚宝盆”之称;④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盆地内的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18、三大平原:①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黑土著称,多沼泽,由松嫩、辽河、三江三大平原组成;②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也称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最低、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
19、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1/3,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占2/3。
20、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
2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2、我国的温度带...: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详见八(上)地理教科书P30阅读材料及表格。
23、①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时间分布规律: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24、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详见八(上)地理教科书P33表、图。
25、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的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26、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7、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①寒潮;②梅雨;③台风;④沙尘暴;⑤洪涝和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
28、我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大部分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唯一一条向北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水量最大。
位于塔里木盆地内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29、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全长1800千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市;自北向南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0、河流水文特征可以从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四个方面来分析。
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黑龙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31、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我国淡水湖相对集中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
3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也是我国第一大河。
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33、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称为“黄金水道”。
34、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全长5500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35、黄河塑造了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塞上江南”是指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36、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泥沙淤积,成为“地上河”。
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37、自然资源分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类。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属可再生资源。
38、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大,人均少。
39、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南方居多。
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煤的储量和产量均居首位,其次为石油和天然气。
我国煤炭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①煤矿;②石油、天然气;③铁矿;④有色金属矿。
详见八(上)地理教科书P55-56图3-3、3-4、3-5。
40、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
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41、“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草地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这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42、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①耕地主要分布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②草地主要分布在即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东部与南部。
③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天然林)以及东南部山地(人工林),我国人工林面积居居世界第一位。
“三北”防护林带跨东北、华北、西北,主要作用是防止风沙。
43、河流水和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而耕地南少北多。
44、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
45、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①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③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46、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注:南水北调是重点内容)。
详见八(上)地理教科书P69阅读材料“南水北调”。
47、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
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48、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
我国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四大渔场:舟山渔场、黄渤海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其中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
49、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盐场。
50、在各种海洋污染物中,石油污染物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危害最大。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51、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52、秦岭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分水岭,北侧是肥沃是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北方地区是我国“温带水果”的故乡,苹果产量最大。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
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
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54、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以柑橘产量为最大,海南岛是我国天然橡胶的最大产地。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是国内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⑤海南岛、台湾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
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