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地区的地理环境介绍资料

合集下载

走访晋中调研报告范文

走访晋中调研报告范文

走访晋中调研报告范文晋中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西省的中部地区。

我于近期对晋中市进行了走访,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工作。

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一、概况晋中市是山西省重要的文化古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风景名胜。

市区面积约为30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400万人。

市内有3个县级市和10个县区,其中以介休、祁县和榆次为重点调研对象。

二、产业发展晋中市的主要产业包括煤炭、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

煤炭是晋中市的支柱产业,占据了其经济总量的大部分。

冶金和化工产业也相对发达,主要集中在榆次和介休地区。

机械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相对较为薄弱,但仍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三、旅游资源晋中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五台山、悬空寺等。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佛教文化的圣地。

悬空寺位于五台山上,建于1400多年前,是中国古代著名建筑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此外,晋中市还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风景名胜,如祁县古城墙、榆次古城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城市规划与建设晋中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市区各个功能区均有明确划分,道路系统相对完善。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城市环境卫生不够整洁等。

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更多的投资,晋中市需要进一步加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力度,改善交通状况和城市环境。

五、农业发展晋中市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苹果等农作物,养殖牛、羊、鸡等畜禽养殖业也比较发达。

农产品质量较高,但在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方面还有待提升。

晋中市需要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措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六、发展机遇和挑战晋中市作为山西省的中心城市,在中部地区具有发展的机遇。

然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环境压力大、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人才引进困难等。

晋中市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提高人才引进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晋中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环境。

晋中市灵石县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晋中市灵石县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晋中市灵石县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DD市CC县位于XX省中部,DD市南端,东倚太岳山,以沁源为邻,北与介休、孝义毗邻,南靠霍州市、汾西,西与交口、汾西两县交界。

地理座标为东经111°20′-112°,北纬36°40′-37°。

全县总面积1206km2,总人口25.6万,全县管辖6镇6乡,598个自然村。

CC县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本项目厂址位于XX省DD市CC县BB乡AA村XX公司厂区内,站区中心地理坐标为:N36.********°,E111.********°。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二、地形、地貌及地质1、地形CC县地处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两大断陷盆地之间的隆起带,全县地形起伏较大,高低悬殊。

县境东部的霍山区,地形较高,霍山主峰牛角鞍,海拔2566.6m;花石崖,海拔2523.6m,为县内最高点。

西部属DD山,县境边界为中华山,海拔1355m,为西部最高点。

中部为汾河谷地,汾河从桑平峪村流入CC,海拔740m;在石桥下流出CC境内,海拔580m,为DD市最低点。

纵观全县地形,呈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宽缓槽型地形。

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和长期以来风雨洪流冲刷形成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土石山地。

2、地貌CC地处构造隆起带,地层出露齐全,地质构造发育,使得全县地貌形态复杂。

各地地貌形态特征分述如下:侵蚀构造地貌:侵蚀构造地貌仅包括侵蚀断块单斜中山,分布于县境东部的霍山区,主要由变质岩类及小面积碳酸盐类、碎屑盐类组成。

构造以单斜为主,多南北向断层及北东东向断层,属构造运动强烈抬升区。

海拔一般为1300~2500m,相对高差400~1000m。

区内雨量丰沛,流水侵蚀切割强烈。

山高、谷深、坡陡、脊尖,盖层分布区常见单面山。

侵蚀堆积地貌:本地貌仅包括侵蚀强烈的梁峁状黄土塬地,分布于霍山以西广大地区。

晋中市市情

晋中市市情

市情概况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偏东,东依太行山,与河北省毗邻;西傍汾河水,与吕梁市相连;东北、西北分别与阳泉市和太原市交界,东南、西南分别与长治市和临汾市接壤。

晋中是山西省的交通枢纽和太原市的南门户。

南同蒲铁路、太(原)焦(作)铁路、阳(泉)涉(县)铁路南北纵穿,石(家庄)太(原)铁路东西横贯。

太原——旧关、大同——运城、太原——长治3条高速公路和108国道、208国道、207国道、307国道以及12条省级公路南北交织,东西穿梭,构成网状。

市城区距太原市武宿空港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晋中城区北距首都北京市487公里,距省城太原市27公里、大同市382公里、天津市607公里、呼和浩特市667公里;东至阳泉市92公里、石家庄市204公里;东北至秦皇岛市869公里、哈尔滨市1775公里;南至郑州市550公里(太焦线)、广州市2250公里;东南至上海市1468公里、福州市2073公里;西南至西安市624公里、成都市1466公里、昆明市2686公里;西北至兰州市1300公里、乌鲁木齐市3192公里。

晋中是晋商故里,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晋中商人的商号店铺遍设全国通都大邑,并远涉日本、西亚和俄蒙,一时间“晋商”与“徽商”并驾齐驱。

1824年,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以此为代表的山西票号“汇通天下”、“执全国金融之牛耳”。

晋中人杰地灵、名家辈出。

著名历史人物中,政治家有春秋祁奚、东汉王允、北宋文彦博、清代祁隽藻;文学家有唐代王维、温庭筠,实业家有晋商巨子乔致庸、渠本翘,票号创始人雷履泰;当代名人中,有法学家张友渔、历史学家侯外庐、画家李琦、歌唱家郭兰英、阎维文及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涛。

晋中境内山、川、丘陵皆备,气候四季分明,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东部山地岭高坡广、林木丰茂,是全市重要的林产品基地;中部丘陵岗峦起伏、草种繁多,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基础;西部平川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素为发达的农业区。

山西晋中导游词

山西晋中导游词

山西晋中导游词晋中,全称山西晋中市,位于中国山西省中部偏西,东临太原市,南毗山西吕梁市,西南界洪洞县,西接临汾市,北连大同市,是山西的一个地级市。

晋中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誉为“中国的中原历史文化瑰宝”。

下面为您介绍晋中的风景名胜及文化特色。

一、晋中的风景名胜1. 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保存完好的城市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平遥古城有明清古建筑7000多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 晋祠晋祠位于晋中市离市区5公里处的千佛山,是纪念当年晋国辖境之一晋阳平阳周文王及文王的先祖晋景公所建的一座大型宗祠,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皇家祠庙建筑群之一。

3. 千佛山千佛山位于晋中市平遥县南郊,是山西省的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

这里是晋中市的一处山区风景区,区内有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点,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4. 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晋中市太谷县的河口村,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传统中国式大宅,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规模的民居建筑群。

乔家大院共有八个庭院,宅院内住着乔氏家族的后裔,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民居的“活文物”。

5. 榆次古城榆次古城位于晋中市榆次区,是晋中市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山西省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有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古城之一”。

二、晋中的文化特色1. 晋中民居晋中是中国北方的农业大省之一,这里的民居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南方与北方的建筑特色。

晋中的民居多为四合院式布局,宅院内有花院、正厅、厢房等,屋檐上通常有精美的彩画。

2. 民间艺术晋中的民间艺术非常丰富多样,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刺绣、剪纸、泥塑等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这些传统手工艺品在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继承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3. 晋中的传统节日晋中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活动和民俗表演。

美丽晋中美丽平遥

美丽晋中美丽平遥

美丽晋中美丽平遥晋中,素来都被称为美丽的晋中,而在晋中,还有一个更加美丽的地方,那就是美丽的平遥古城。

这是中国唯一以整座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县城。

晋中位于山西省中部偏东,东靠河北省,西濒吕梁市,北接太原、阳泉市,南邻临汾、长治市。

南北长约220公里,东西宽约120公里,总人口约300万,面积达16404平方公里,约占山西省总面积的10。

5%。

晋中—我的家乡,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她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在短短几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项事业充满着蓬勃的朝气,特别是城市建设让你耳目一新,当你踏入这片土地,就能感受到它的繁荣和富强。

放眼望去,那一幢幢高楼大厦,宽敞整洁的大街,鸟语花香的街心公园,更能体会到人与大自然的融洽。

市中心的繁华路段灯光闪烁,闪耀的灯火,络绎不绝的车流以及来来往往的人流,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你感觉身临仙境。

晋中的特产很多,如:莜面、甜苦荞面、牛肉、杏仁露等,享誉四方。

随便走进一家商场,印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新的变化,不再是过去的一日三餐求吃饱,冬暖夏凉有穿的,而是吃要讲究营养搭配,穿要讲究时尚潮流,特别是私有车辆的普及,更能体会人们的富裕。

美好的晋中怎么能少了人们安居的地方?因此,如今的住宅小区越来越多,到处耸立着幢幢高楼大厦。

建筑工人忙碌了,他们造出了一片片漂亮的商品住宅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滨河小区”、“嘉和园”、“水岸华庭”等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昏黄的霞光洒在斑驳的墙垣,风沙的侵蚀一道道刻在墙体,灰色是它的主色调,饱经沧桑的古城安详的注视着每一位来客。

墙角几株吐芽的老树,龟裂的枝干绽放出白色的花,一丝绿意几抹春色焕发着古城几分生机。

晋中地区的地理环境介绍 PPT课件

晋中地区的地理环境介绍 PPT课件

旅游资源分布 ——人文景观集中在盆地,自然景观在山区 晋中地形复杂多变的地质、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 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等自然景观。绵山、 龙岩大峡谷、水墨头渔乡等。
资晋 讯 中印

晋中地区主要的景点有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卧佛寺、后街、奉旨承恩坊、 谦和堂、节和堂、清虚阁、无边寺、净信寺、镇河楼、镇国寺、文庙大成 殿、日升昌”票号 、慈相寺 、后土庙 、洪山源泉 、袄神楼、 回銮寺等等。
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 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 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
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 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 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
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 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 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

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 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
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
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 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
气候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晋中地区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在气 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 于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 晋中地区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 光照充足、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 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气候总的特征是:冬季漫长,寒冷燥; 夏季南长北短,雨水集中;春季气候多 变,风沙较多;秋季短暂,天气温和。
窑即称“窑上窑”;若上
似楼房

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
上房”。
总结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 会。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 环境、资源风水、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 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诸如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燕赵 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湖湘文化、蜀文化、 巴文化、徽文化、赣文化、闽文化……。 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当地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 方能使景观具有生命和灵魂。

我的家乡晋中

我的家乡晋中

居山西省之首;石膏、煤炭分列全省
第三、第七位。石膏矿储量13601万 吨,煤炭储量192亿吨,以矿石品位
高、矿床规模大、埋藏浅著称,为晋
中绝对优势矿种。探明储量为铁矿 2902.7万吨、铝土矿4413.6万吨、石 灰石5050万吨。
太谷壶瓶枣
壶瓶枣皮薄、肉厚、味甜、核小,是生食的良种,制成干枣和酒 枣更佳。枣果较普通枣果大很多,仅次于梨枣,产量大,果形好看, 口感上乘,营养价值极高。
开时也可以用槐花做。
猫耳朵
猫耳朵是一种面食。
并非如名字所说用猫耳制 成,只是因形似猫耳故名。
猫耳朵极像意大利的一种
做成贝壳形的通心粉。据 说意大利的这种出品,就 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学会了 捏猫耳朵,回去以后仿制 的,后来便由机器生产了。
莜面栲栳栳
用营养价值极高的莜面做成的,将面揉精,将小莜面团一 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绕,就变出了一卷卷的莜面栲栳栳,
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山西平遥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 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中国仅有
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
座为丽江古城)。
三 自然风光
绵山

绵山,亦名绵上,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后因春秋晋国
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它地处汾河之阴,跨介休、灵石
、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
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 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
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
大罗宫游览区

山西晋中土壤--褐土

山西晋中土壤--褐土

山西晋中土壤--褐土山西晋中土壤--褐土摘要:山西晋中地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形复杂。

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也是本省主要地带性的土壤,广泛分布于二级阶地以上的阶地、丘陵和低山。

其成土母质富含石灰,成土过程处于脱钙阶段,是具有黏化和钙质淋移淀积特征的土壤。

褐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土壤与果树等生产基地,合理保护这些土壤,发展旱作农业与灌溉农业是发挥这些土壤生产潜力的重要措施。

一、山西晋中简介,我的家乡--晋中地区山西处我国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南北狭长,气候类型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因偏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大陆度在60%以上)。

山西境内陆形复杂,地貌多样,山脉起伏,高低悬殊,水平气候与垂直气候交织在一起,各地气候差异甚大,地势高、气温低、气候干燥寒冷。

土壤是在气候、植被、地貌、成土母质、时间因素、人为活动等诸多因子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由于本省纬度,海陆位置和成土环境条件,使得本省气候错综复杂,植被变异和更替明显,因而导致了土壤类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晋中地区位于山西省中部,介于东经11125′~11408′20″,北纬36 39′36″~3805′24″。

全市土地总面积16428km2,由于受汾河及其支流的切割,加之太行山、太岳山的南北横卧,沟壑纵横,地形复杂。

海拔最高处太岳山脉的石膏山顶2566.6m,海拔最低点灵石县南关镇石桥村汾河河道中心仅580m,相对高差1986.6m。

从地貌类型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土石山区,面积12041km2,占总面积的73.3%;二是黄土丘陵阶地区,面积2771km2,占16.9%; 三是冲积平原区,面积1616km2,占 9.8%。

从地面主要物质组成的土壤来看,主要类型有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褐土、浅色草甸土、盐碱土等五大类,土壤质地松散,易受冲刷侵蚀。

从土层厚度看,土石山区极薄,呈小斑块分布;黄土丘陵阶地区土层较厚,一般5~20m;冲积平原区土层亦较厚,一般1~5m,底层多为沙土和砾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煤种分布最为齐全,从北部的动力煤,中部 的炼焦煤,到东南部的无烟煤,形成了三大煤炭生 产基地。
晋 资 中 讯 印 象
山西煤炭资源的特点:(1)煤种齐全,储量大。 (2)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 高的特点。阳泉、晋城的无烟煤是优质化工、 化肥和民用煤,柳林县的主焦煤被誉为“国 宝”。(3)煤田地质构造简单。易于开发。
晋 资 中 讯 印 象
建筑景观
——窑洞和民宅
盆地地区形成民宅建筑景观 晋中地区地形复杂,中部的太原盆地,东西分别 为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部地区汾河穿过,地形平 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植被良好,有利于 人们在此生活。另外,该地区农业发达,交通便 利,商业繁荣,人民富足,为什们建造房屋提供 物质基础。在此分布了许多民居民宅,有平遥古 城、乔家大院、以及晋祠等等。
晋中地理环境
资 讯
地理
地形 气候 水文 植被
资 讯
资源
2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 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 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 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 地理背景,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是当地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 对文化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景区关系分析
地理环境造就中部平原部分以人为景居多, 加上晋中商业发达,人民富足,建造了许多 著名的民居民宅,有平遥古城、乔家大院、 以及晋祠等等。 这些景观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 值、经济价值、科研价值颇高, 使得其成为现今大力开发的旅游 景点。另外景观集中分布,形成 旅游资源的群落组织,是得该片 区更具有竞争优势平原地区交通 便利,促进该地旅游的发展。
晋中地区顾名思义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区,包括有太原、吕梁、阳泉和晋 中市,这四部分。 晋中地区地形图 吕 梁 山
晋 资 中 讯 印 象
j
地形地貌 ——以盆地和山区为主
太原盆地 汾河 太 行 山
太岳山
该区地势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 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 原。东西太行山和吕梁山围绕,中部著 名的汾河穿过,地势两边高中间低,汾 河的支流从两边流向中间,形成山谷。
晋 资 中 讯 印 象
资 讯
感谢您的耐心聆听!
自然资源分布 ——由煤炭带来的日常生活上的影响
河东煤田中部、霍西煤田、太 原西山煤 田和宁武煤田西南部多为炼焦煤,是重 要的焦煤基 地。煤炭资源丰富,促使煤 矿的发展,晋中地区以重工业为主,一 方面方便人们的生活,比如经济快速发 展,供暖质量有充分保障,另一方面则 加剧对环境的破坏,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晋 资 中 讯 印 象
总结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 会。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 环境、资源风水、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 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诸如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燕赵 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湖湘文化、蜀文化、 巴文化、徽文化、赣文化、闽文化……。 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当地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 方能使景观具有生命和灵魂。
气候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晋中地区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在气 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 于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 晋中地区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 光照充足、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 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晋 资 中 讯 印 象
气候总的特征是:冬季漫长,寒冷燥; 夏季南长北短,雨水集中;春季气候多 变,风沙较多;秋季短暂,天气温和。
晋 资 中 讯 印 象
南北的小麦与水稻带来的饮食差异。 晋中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属于温带大 陆性季风气候,水资源缺乏,小麦是 主要的农作物。把小麦磨成面,就可 以做各种花样的面食。晋中人民精明 能干,负责家庭里饮食的妇女们也不 例外,致使山西面食闻名中外。
自然资源分布 ——种类多,煤炭储存量大
山西矿产资源分布广、种类多、储量丰富。其中煤、铝土、耐火粘土、铁矾土、珍珠 岩、镓、铂的储量居全国各省(区)同种矿藏储量的首位。 煤炭是山西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丰 富,地质储量达8700亿吨,已探 明储量为2700亿吨,占全国煤炭 探明储量的30%,是中国煤炭储量 最大的省份之一,故有“煤乡”之 称。
旅游资源分布 ——人文景观集中在盆地,自然景观在山区 晋中地形复杂多变的地质、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 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等自然景观。绵山、 龙岩大峡谷、水墨头渔乡等。
晋 资 中 讯 印 象
晋中地区主要的景点有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卧佛寺、后街、奉旨承恩坊、 谦和堂、节和堂、清虚阁、无边寺、净信寺、镇河楼、镇国寺、文庙大成 殿、日升昌”票号 、慈相寺 、后土庙 、洪山源泉 、袄神楼、 回銮寺等等。
晋 资 中 讯 印 象
晋中地区植被以中旱生的落叶灌木丛和针叶林为主。 图1,毛白杨,长用作行道树
图2,白蜡树,耐寒、耐低温,抗烟尘 图3,柳树,在太原各地最常见
植被 ——太原的市树市花 太原市树: 国槐,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 耐阴湿而抗旱,对土壤要求不严,较 耐瘠薄,石灰及轻度盐碱地,上也能 正常生长。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 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 能力强。甚至在山区缺水的地方都可 以成活的很好.
汾河二库
晋 资 中 讯 印 象
优质泉水
一把高粱
美酒
水是酒的血液,曲是酒的骨架。大凡名酒产地,必有佳泉, 水质好,自然酿出的酒好.
汾河流经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吕梁市、晋中市、临 汾市、运城市6市,全长713公里,流域面积39721平方公 里,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汇入黄河。
植被 ——以落叶树种为主,植被覆盖率低 土壤概况:晋中地区由一系列褶皱断块山与陷落盆地组成。石质山地构成山地的主 体,黄土堆积于盆地及山间谷地。黄土垂直节理发育,质地疏松,加上降水集中且 多暴雨,水土难以保持,冲刷严重,不利于植被的生长。
市花为菊花: 每年秋季,迎泽公园都会举办花展。 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被赋 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有清净、 高洁、我爱你、真情、令人怀恋、 品格高尚的意思。
晋 资 中 讯 印 象
植被 ——经济作物 酥梨之乡——祁县
主要分布在古县、城赵、峪口、东观等乡镇海拔800--1200 米的丘陵山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适中、昼夜温差 大、有效积温高等地理条件为优质酥梨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 的生长环境。 祁县酥梨以其果形端正,洁白透黄、皮薄肉细,香甜酥脆, 果汁多,糖分高、营养丰富、品质上乘的特点,被誉为“果 中一绝、梨之上品”,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并打入国际市场。
晋 资 中 讯 印 象
晋中人喜欢吃醋的原因 首先,大量烧煤,空气中散布着浓密的煤气(一氧化碳)。醋酸有 解消煤气的作用,吃醋可以减轻煤气的威胁。至今有些地方煤气中 毒后,仍然有喝醋或者酸菜汤解毒的习惯。 其次,多地饮用水的碱性较大(又叫水硬),醋有利于酸碱中和。 第三,山西人喜欢吃面食,用醋来调味,既显得格外可口,又易于 消化。而且,中药验方用老陈醋配药,可以治疗各种地方疾病。
水文 ——汾河:黄河在山西省境内的最大支流
上游
晋中地区的地表水系属于黄河流域的汾河水系,汾 河由北向南贯穿太原盆地。由于盆地的地势比较低, 发源于东西两侧的山区的几十条小河流流经盆地, 最终汇集至汾河,包括有潇河、沙河、象裕河,昌 源河等等。
汾河源头
晋 资土 石山区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便对人们留下不同的印象
地 资 域 讯 文 化
1
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不同的物质基础, 所以形成了不同地域的物质文明,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就会产生不同 的精神文明。 人文因素:一个地方的文化说到底还是当地的人在起作用。某个地方 的文化变化,最重要因素就是移民。移民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流动。
建筑景观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 窑洞大致可分为靠崖式、下沉式及独立式三种。在这三种形式里,下沉式窑洞最为原 始,靠崖式次之,独立式成型最晚,也更为普通。晋中以靠崖式居多。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 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 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 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 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 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 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 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 屋
中游: 流经太原盆地。中游灌溉事业 发达。城市众多,水资源满足 不了需求。
汾河中游整治后
下游
下游: 本区水资源相对富饶,土地肥 沃,光热条件殊佳,向有山西 粮仓之誉
水文 ——汾河边上的水利和汾酒 河在山西省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地位举足重轻。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被山 西人称为母亲河,对山西省的历史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有许多地名(汾阳、襄汾等)、 产品名(汾酒)来自汾河。 汾河全流域共建成大型 水库3座,即汾河水库、 汾河二库、汾河水库 和文峪河水库。用以防 洪、灌溉、发电、养鱼 等的水利枢纽。
晋 资 中 讯 印 象
吕梁等山区形成窑洞建筑景观 由于黄土在整个形成期间气候偏干,雨量不大,空气湿 度相对较小,地下水位较深等原因,从而使得土壤中的 碳酸钠保留成分较多,这就使得其土壤抗风化、抗渗水, 具有垂直纹理且结构均匀致密不易坍塌等特点,十分利 于穴居窑洞的开挖。黄土具有保湿、储能、隔热及自身 调节小气候的功能,而在其上建造的窑洞就具有了“冬 暖夏凉,保湿恒温”的独特优势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 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 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 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 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 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 似楼房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 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 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 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 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 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 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 窑即称“窑上窑”;若上 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 上房”。
位置 ——山西中部 山西省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 西面的黄土高原上。省境四周山环水绕,与邻省(区)的自然 境界分明。东以太行山与河北省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省、 河南省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全省疆域 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间距较长,纵长约 682千米。东西间距较短,宽约385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