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式知识点归纳全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分式知识点总结(通用19篇)

初中数学分式知识点总结(通用19篇)

初中数学分式知识点总结(通用19篇)初中数学分式知识点总结篇11.分式:形如A/B,A、B是整式,B中含有未知数且B不等于0的整式叫做分式(fraction)。

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

3.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4.通分: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叫做通分。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A/B=A*C/B*C A/B=A÷C/B÷C (A,B,C为整式,且C≠0)5.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6.分式的四则运算: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字母表示为:a/c±b/c=a±b/c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用字母表示为:a/b±c/d=ad±cb/bd3)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字母表示为:a/b * c/d=ac/bd 4)分式的除法法则:(1)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a/b÷c/d=ad/bc(2)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a/b÷c/d=a/b*d/c7.分式方程的意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8.分式方程的解法: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分式知识点归纳总结

分式知识点归纳总结

《分式》知识点回顾及考点透视一、知识总览本章主要学习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通分,分式的运算(包括乘除、乘方、加减运算),分式方程等内容,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结果,且除式中含有字母,它类似于小学学过的分数,分式的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重要的应用数学模型,在中考中,有关分式的内容所占比例较大,应重视本章知识的学习.二、考点解读考点1:分式的意义例1.(1)(2006年南平市)当x 时,分式11+x 有意义. 分析:要使分式有意义,只要分母不为0即可当x ≠-1时,分式11+x 有意义. (2)(2006年浙江省义乌市)已知分式11+-x x 的值是零,那么x 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 1±分析:讨论分式的值为零需要同时考虑两点:(1)分子为零;(2)分母不为零,当x=1时,分子等于零,分母不为0,所以,当x=1时,原分式的值等于零,故应选C . 评注:在分式的定义中,各地中考主要考查分式A B在什么情况下有意义、无意义和值为0的问题。

当B ≠0时,分式A B 有意义;当B=0时,分式A B无意义;当A=0且B ≠0时,分式A B 的值为0 考点2:分式的变形例2.(2006年山西省)下列各式与x y x y-+相等的是( ) (A )()5()5x y x y -+++(B )22x y x y -+(C )222()()x y x y x y -≠-(D )2222x y x y-+ 解析:正确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分式变形的前提,本例选项(C )为原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x-y )所得,故分式的值不变.考点3:分式的化简分式的约分与通分是进行分式化简的基础,特别是在化简过程中的运算顺序、符号、运算律的应用等也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例2.(2006年临安市)化简:x -1x ÷(x -1x). 分析:本题要先解决括号里面的,然后再进行计算解:原式x x x x 112-÷-=)1)(1(1-+⨯-=x x x x x 11+=x 评注: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就是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进行约分即可.考点4:分式的求值例4.(2006年常德市)先化简代数式:22121111x x x x x -⎛⎫+÷ ⎪+--⎝⎭,然后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x 的值代入求值.分析:本题先要将复杂的分式进行化简,然后再取一个你喜欢的值代入(但你取的值必须使分式有意义).解:化简得:21x +,取x=0时,原式=1;评注:本题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整式,如果不注意的话,学生很容易选1或-1代入,这是不行的,因为它们不能使分式有意义.考点5:解分式方程例5.(2006年陕西省)解分式方程:22322=--+x x x 分析: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解:)4(2)2(3)2(22-=+--x x x x ,82634222-=---x x x x , 27-=-x 72=x ,经检验:72=x 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72=x 点评:解分式方程能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合情推理等综合能力,解分式方程要注意检验,否则容易产生增根而致误!考点6:分式方程的应用例6.(2006年长春市)A 城市每立方米水的水费是B 城市的1.25倍,同样交水费20元,在B 城市比在A 城市可多用2立方米水,那么A 、B 两城市每立方米水的水费各是多少元?分析:本题只要抓住两城市的水相差2立方米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解:设B 城市每立方米水的水费为x 元,则A 城市为1.25x 元,25.120220xx =- 解得x = 2经检验x = 2是原方程的解。

分式的知识点总结

分式的知识点总结

分式的知识点总结一、分式的基本概念1. 分式的定义:分式是由一个整数(分子)与另一个非零整数(分母)用分数线(也称为分子线)相连所构成的数,通常表示为 a/b(a为分子,b为分母)。

2. 分式的分类:根据分母的情况,分式可以分为真分式、假分式和带分数。

真分式的分子比分母小,假分式的分子比分母大,带分数由整数部分和真分数部分组成。

3. 分式的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可以乘以(或除以)同一非零数,而不改变其值;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互换位置,得到的新分式称为倒数;两个分式相乘,分子相乘,分母相乘;两个分式相除,分子相除,分母相除。

这些性质都是分式运算中的基本规律,对于分式的计算和化简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分式的运算1. 分式的加减法: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首先需要找到它们的公分母,然后分别对分子进行相应的加减操作,最后将结果化简为最简分式。

如果分式的分母不同,可以通过通分的方式将它们转化为相同分母后进行计算。

2. 分式的乘法:分式的乘法是将分式的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然后将结果化简为最简分式。

如果有字数相同的多个分式相乘,也可以先将它们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最后将所有结果相乘得到最终结果。

3. 分式的除法:分式的除法是将两个分式相除,即将第一个分式乘以第二个分式的倒数,然后化简为最简分式。

三、分式的应用1. 代数中的分式:在代数中,分式可以用来表示多项式中的系数和字母之间的比值关系,例如多项式的根、系数、因式分解等都涉及到分式的计算和化简。

2. 几何中的分式:在几何中,分式可以用来表示两个线段或面积的比值,例如在相似三角形或相似图形中,就可以利用分式来表示相似比例。

3. 概率中的分式:在概率中,分式可以用来表示事件的发生概率,例如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总次数之间的比值就可以用分式表示。

综上所述,分式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不仅具有基本的定义和运算规律,还在各个数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熟练掌握分式的相关知识和运算方法,对于学习代数、几何和概率等数学课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式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分式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分式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分式的定义和性质1. 分式的定义分式是指两个整数或者两个代数式的比值的表示形式.一般为 a/b 的形式,其中 a 和 b 都是整数,b 不等于 0。

2. 分式的性质(1)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互质:如果分数 a/b 已经约分为最简分数,那么 a 和 b 一定是互质的,即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1。

(2) 分母为 1 的分数:如果分数的分母为 1,那就是一个整数,可以简单地把它看作一个整数。

(3) 分式的相等:分数 a/b 和 c/d 相等,当且仅当 ad = bc。

两个分式相等时,它们表示的比值是相等的。

二、分式的运算1.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1) 加法和减法的分母变换:对于不同分母的分数,需要将它们的分母变为相同的数,然后再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2)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对于相同的分母,直接将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2.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1) 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时,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即 (a/b) * (c/d) = (a*c)/(b*d)。

(2) 除法法则:两个分式相除时,分子与分母相乘,分母与分子相乘,即 (a/b) / (c/d) = (a*d)/(b*c)。

三、分式的化简1. 分式的约分分式约分是指将分子与分母的公因数约掉,使其成为最简分式.一般采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进行约分。

2. 分式的通分不同分母的分数,通分是指将它们的分母都变为相同的数,通常采用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进行通分。

3. 分式的化简原则(1) 分式中的公因式可以约掉;(2) 同等分母的分式相加或相减时,只需对各分子分别进行加减。

四、分式的应用1. 代数方程中的应用在解代数方程时,常常会遇到分式方程,需要对其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并化简以便求解。

2. 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在几何中,常常会涉及到对分式的加减乘除和化简操作,特别是在比例、相似三角形、面积等方面的计算中。

3. 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在物理中,分式广泛应用于密度、速度、功率等问题的计算中,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以及化简操作。

分式知识点总结及复习汇总

分式知识点总结及复习汇总

分式知识点总结及复习汇总一、分式的定义和性质:分式是形如$\frac{a}{b}$的数,其中$a$为分子,$b$为分母,$a$和$b$都为整数且$b \neq 0$。

分式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个运算过程。

分式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分式的相反数:$\frac{a}{b}$的相反数为$-\frac{a}{b}$。

分式的倒数:$\frac{a}{b}$的倒数为$\frac{b}{a}$,其中$a、b$不为零。

分式的化简:将分式化简为最简分式,即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为1的形式。

二、分式的运算法则:1.加法:两个分式相加,分母相同,分子相加。

2.减法:两个分式相减,分母相同,分子相减。

3.乘法:两个分式相乘,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4.除法:一个分式除以另一个分式,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三、分式的化简方法:1.求最大公约数: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因式分解:将分式的分子和分母进行因式分解,然后约去相同的因式。

四、分式与整式的相互转化:1.分式转化为整式:将分式中的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结果为整数。

2.整式转化为分式:将一个整数写成分子,分母为1的形式。

五、分式的应用:1.比例问题:可以利用分式来表示两个比例的关系。

2.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可以用分式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商业问题:例如打折、利润等问题,可以用分式来表示计算。

4.几何问题:例如面积、体积等问题,可以用分式来表示计算。

六、分式的简化步骤:1.因式分解。

2.分子、分母约去最大公约数。

3.整理化简结果。

七、分式的应用举例:1.甲乙两人分别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一件工作,甲用时5小时完成,乙用时8小时完成,那么甲乙两人一起完成这件工作需要多少小时?解:甲和乙一起完成工作的效率是每小时$\frac{1}{5}$和$\frac{1}{8}$,所以他们一起完成工作的效率是$\frac{1}{5}+\frac{1}{8}=\frac{13}{40}$。

七年级分式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分式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分式的知识点总结在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分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分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规律和方法,也是未来数学学习的基础。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七年级分式的知识点吧!一、分式的定义分式就是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的一种表示方法。

分式通常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分数线隔开,例如:$\frac{1}{2}$,其中1是分子,2是分母。

二、分数的化简化简分数就是将一个分数约分到最简形式的操作。

化简分数有两种方法:1. 找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然后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最大公约数即可。

例如:$\frac{24}{36}$可以化简为$\frac{2}{3}$.2. 将分数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将分子和分母约掉相同的因数。

例如:$\frac{27}{45}$可以化简为$\frac{3\times 3\times 3}{3\times 3\times 5}$,然后约掉相同的因数得到$\frac{3}{5}$。

三、分式的四则运算分式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

1. 加法和减法:将两个分式的分母化为相同的,然后将分子相加或相减,最后化简即可。

例如:$\frac{1}{3}+\frac{2}{5}=\frac{5\times 1}{3\times5}+\frac{3\times 2}{3\times 5}=\frac{5+6}{15}=\frac{11}{15}$$\frac{5}{6}-\frac{3}{4}=\frac{5\times 2}{6\times 2}-\frac{3\times 3}{4\times 3}=\frac{10}{12}-\frac{9}{12}=\frac{1}{12}$2. 乘法:将两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然后化简即可。

例如:$\frac{2}{3}\times \frac{4}{5}=\frac{2\times 4}{3\times 5}=\frac{8}{15}$3. 除法:将两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对调,然后进行乘法运算,最后化简即可。

初二分式知识点总结

初二分式知识点总结

初二分式知识点总结一、分式的概念分式是指分母为非零数的两个整数的比值。

在分式中,分子和分母分别表示为a和b,通常表示为a/b。

其中,分子表示为被分的数,分母表示为分的数。

分子分母在分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分子代表了分子数量,分母代表了分母数量。

二、分式的性质1. 分数的一般形式分数通常写成a/b的形式,a称为分子,b称为分母。

这里要求b≠0。

2. 相反数分式若a/b≠0,则分式-a/b=(-a)/b。

3. 分式的倒数若a/b≠0,则分式1/(a/b)=b/a。

4. 分式的乘法若a/b、c/d均存在,则a/b✖c/d=(a✖c)/(b✖d)。

5. 分式的除法若a/b、c/d均存在,则a/b÷c/d=(a/b)✖(d/c)。

6.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若a/b、c/d均存在,则a/b±c/d=(ad±bc)/(bd)。

7. 分式的消去若分式a/b与c/d相等,且b≠0,d≠0,则ad=bc。

三、分式的化简与扩展分式化简就是把分式用最简形式表示,化简分式有两个问题要关心:①分子,分母是不是能约分;②能约分,约去的公因式是什么。

分式的扩展是指通过乘法将分子或分母扩大到某一倍数。

四、分式的概念1. 添加相同数的分数若分子相同而分母不同,或分子不同而分母相同,则两个分数相加或相减时,只需将他们的分子相加或相减,同时将他们的分母保持不变。

2. 乘法的运算律分数相乘还是原分数,只是分子与分母分别相乘。

3. 除法的运算律分数相除,乘以倒数。

五、分式的应用1. 充分利用分式解决问题2. 通过实例理解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应用不仅仅是在数学中,还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在工作中计算利润分配问题、在生活中计算食材比例等。

初中分式知识点总结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式主要知识点总结

分式主要知识点总结

分式主要知识点总结一、分式的定义分式是指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分式。

分式通常写成a/b的形式,其中a为分子,b 为分母,b≠0,a和b都是整数。

例如,1/2 就是一个分式,表示整体被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其中一个部分为1。

分式中的a和b都是有一定的含义,a表示被分的份数,b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二、分式的化简对于分式a/b,如果a和b有公因数,那么可以对分式进行约分。

化简分式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分式变得更简单,更易于处理。

例如,对于分式6/8,可以约分得到3/4。

当然,有时候还需要对分式进行扩分。

化简分式的过程就是一个约分和扩分的过程。

三、分式的加减乘除1. 分式的加减:对于分式a/b和c/d,要将它们相加或相减,需要找到它们的公共分母,并且将它们的分子进行操作。

具体来说,如果a/b和c/d的分母不同,就需要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分子分别乘以对方的分母,再进行操作。

例如,对于分式1/2 + 1/3,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6,然后乘上对方的分母,得到3/6 + 2/6 = 5/6。

2. 分式的乘法:对于分式a/b和c/d,它们的乘积可以直接相乘得到ac/bd。

3. 分式的除法:对于分式a/b和c/d,它们的除法可以变成乘法,即a/b ÷ c/d = a/b × d/c。

四、分式方程的求解分式方程是指方程中含有分式的方程。

它的解法与一般方程类似,但是需要更多的化简和约分操作。

对于一些特殊的分式方程,有时候需要进行分式更相等的变形,或者加减乘除操作。

例如,对于分式方程1/(x+1) = 1/(x-1),可以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x+1)(x-1),并观察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再进行解方程的操作。

五、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式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表示比率关系、部分到整体的比例关系,例如表示打折时的折扣率、比赛中的获胜概率等。

分式也可以用来表示关系式、方程式,例如用来表示质量分数、比热容、密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分式知识点归纳
一、分式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数,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B A 叫做分式,A 为分子,B 为分母。

二、与分式有关的条件
①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0B ≠)
②分式无意义:分母为0(0B =)
③分式值为0: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0
0B A )
④分式值为正或大于0:分子分母同号(⎩⎨⎧>>00B A 或⎩
⎨⎧<<00B A ) ⑤分式值为负或小于0:分子分母异号(⎩⎨
⎧<>00B A 或⎩⎨⎧><00B A )
⑥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相等(A=B )
⑦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互为相反数(A+B=0)
三、分式的基本性质
(1)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字母表示:C B C ••=A B A ,C
B C ÷÷=A B A ,其中A 、B 、C 是整式,C ≠0。

(2)分式的符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即:B
B A B B --=--=--=A A A 注意: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
C ≠0这个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B ≠0。

四、分式的约分
1.定义: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步骤:把分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

3.两种情形:①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均为单项式时可直接约分,约去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然后约
去分子分母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②分子分母若为多项式,先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

4.最简分式的定义: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约分时。

分子分母公因式的确定方法:
1)系数取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作为公因式的系数.
2)取各个公因式的最低次幂作为公因式的因式.
3)如果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则应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判断公因式.
五、分式的通分
1.定义: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2.最简公分母: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通分时,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
1.系数取各个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2.取各个公因式的最高次幂作为最简公分母的因式.
3.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应先把每个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判断最简公分母.
3.“两大类三类型”
通分“两大类”指的是:一是分母是单项式;二是分母是多项式
“两大类”下的“三类型” :“二、三”型,“二,四”型,“四、六”型
1)“二、三”型:指几个分母之间没有关系,最简公分母就是他们的乘积;
2)“二,四”型:指其一个分母完全包括另一个分母,最简公分母就是其一的那个分母;
3)“四、六”型:指几个分母之间有相同的因式,同时也有独特的因式,最简公分母既要有独特的因式,
也应包括相同的因式
4.通分的方法:先观察分母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如果是分母单项式,那就继续考虑是什么类型,找出最简公分母,进行通分;如果分母是多项式,那么先把分母能分解的要因式分解,考虑什么类型,继续通分。

六、分式的四则运算与分式的乘方
①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式子表示为:
d
b c a d c b a ••=•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式子表示为:c c ••=•=÷b d a d b a d c b a ② 分式的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式子表示为:n n n b a b a =⎪⎭
⎫ ⎝⎛ ③ 分式的加减法则:
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式子表示为:c
b a
c b ±=±c a 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式子表示为:
bd bc ad d c ±=±b a 3)两种类型:一是分式间的加减;二是整式与分式的加减(整式的分母为1)
注意:整式与分式加减法:可以把整式当作一个整数,整式前面是负号,要加括号,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式,再通分。

④ 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中,谁在前先算谁,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也要注意灵活,提高解题质量。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要明确每一步变形的目的和依据,注意解题的格式要规范,不要随便跳步,以便查对
有无错误或分析出错的原因。

加减后得出的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七、整数指数幂
① 引入负整数、零指数幂后,指数的取值范围就推广到了全体实数,并且正正整数幂的法则对对负整数指
数幂一样适用。

即:
n m n m a a +=⋅a ()mn n m
a a = ()n n n
b b a a = n m n m a a -=÷a (0≠a ) n n b a b a =⎪⎭
⎫ ⎝⎛n n a 1=-n a 0≠a ) 10=a (0≠a ) (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 其中m ,n 均为整数。

八、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指含分式,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能化简的先化简
(2)去分母,把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产生增根的过程)
(3)解整式方程,得到整式方程的解。

(4)检验,把所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中:如果最简公分母为0,则原方程无解,这个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如果最简公分母不为0,则是原方程的解。

注意:产生增根的条件是①是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②代入最简公分母后值为0。

九、列分式方程——基本步骤:审,设,列,解,答(跟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题解法一样)
①审—仔细审题,找出等量关系。

②设—合理设未知数。

③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④解—解出方程(组)。

注意检验
⑤答—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