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背诵的法语

净土宗特色——易

壹、龙树菩萨《易行品》

一、“难易二道判”之文: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

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

......

越致

..者。

二、“易行疾至”之偈:

若人欲疾至

.....,.不退转地

....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三、“本愿称名”之文:

阿弥陀佛本愿

..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四、“即入必定”之偈: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实时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

贰、善导大师《五部九卷》

一、“易得往生”之文: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

二、“必得往生”之文: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

..

往生

..。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

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

三、“定得往生”之文: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

彼愿力,定得往生

....。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

....,必无疑也!

◎凡夫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

四、“即得往生”之文: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

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

来迎接,即得往生

....。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

量寿佛名。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六、“皆得往生”之文:

◎但能回向,皆得往生

....。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

....;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七、“莫不皆往”之文: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

..

皆往

..。

八、“回心皆往”之文: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

九、“五乘齐入”之文: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

五乘齐入

....。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

十、“百即百生”之文: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

....。

....,百即百生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

....弥陀名号得生。

十二、“正念直来”之文:

汝一心正念直来

....;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我能护汝

十三、“正定业”之文: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

....,顺彼佛愿故。

十四、“念佛延促”之文: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善导大师法语

1.要弘二门判: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2.光摄三缘文: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

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

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

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

3.唯摄念佛文: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4.不摄杂业文: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5.不遭九横文:

称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6.五种嘉誉文: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7.二圣为友文:

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

8.溺水偏救文: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9.正念直来文: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10.回心皆往文: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11.凡夫入报文: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12.善恶皆生文: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13.凡圣齐同文:

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与殊,齐同不退。

14.何况圣人文: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

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善导大师偈语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念念称名常忏悔,人能念佛佛还忆。

◎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回生杂善恐力弱,无过一日七日念。

◎门门不同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若能念佛人中上,愿得同生诸佛家。

◎既见华台心踊跃,从佛逍遥归自然,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

行来进止常随佛,证得无为法性身。

◎四种威仪常见佛,行来进止驾神通,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微尘故业随智灭,不觉转入真如门;大小僧祇恒沙劫,亦如弹指须臾间。

◎一入弥陀涅槃国,即得不退证无生。

◎一到弥陀安养国,毕竟逍遥即涅槃。

◎誓到弥陀安养界,还来秽国度人天;愿我慈悲无际限,长时长劫报慈恩。

净土宗祖师解释本愿

一、《大经》三要文:

1.《大经》“第十八愿(本愿)之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2.《大经》“第十八愿成就文”: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3.《大经》“流通分”之文: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二、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易行品》六、一三页):

1.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2.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三、天亲菩萨“本愿取意文”(《往生论》七、八页):

1.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2.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

故。

四、昙鸾大师“本愿取意文”(《往生论注》二一、一二一页):

1.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

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

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2.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五、道绰大师“本愿取意文”(《安乐集》七一、七二页):

1.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

定得往生。

六、善导大师“本愿取意文”:

(一)对文增减

1.《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五一页):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观念法门》(《善导大师全集》三五四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

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3.《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五三九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4.《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三一页):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5.《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五一页):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二)总显其义

1.《观经疏》“唯明专念”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二○六页):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2.《往生礼赞》“光号摄化”之文(《善导大师全集》四七九页):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3.《观经疏》“六字释”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五○页):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4.《观经疏》“弘愿文”(《善导大师全集》二二页):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也。”

5.《观经疏》“要弘废立”(念观废立)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三一七页):

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6.《观经疏》“二种深信”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二四四页):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

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7.《观经疏》“正定业”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二五一页):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8.《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二五○页):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

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9.《观念法门》“造罪回心”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三六○页):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

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

来迎接,即得往生。

10.《往生礼赞》“念佛必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五四○页):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11.《观念法门》“三辈专念”文(《善导大师全集》三五四页):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12.《往生礼赞》“百即百生”文(《善导大师全集》四七九页):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

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13.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14.《观经疏》“念佛延促”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二六三页):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无量寿经》摘要

(含同本异译)(增减在人)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

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超发无上殊胜之愿,

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

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

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

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庄严经》)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平等觉经》)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我当哀愍,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稳。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庄严经》)

◎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皆令来生我国。(《大阿弥陀经》)

◎聋盲喑哑、愚痴狂恶,以其佛光明名号因缘,皆得解脱。(《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正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慈心,利益诸群品。(《庄严经》)◎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如来会》)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常于大众中,说法师子吼。

◎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

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

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

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速疾超便可到,安乐国之世界,至无量光明土,供养于无数佛。(《平等觉经》)

◎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

◎已曾供养无央数佛,以次如弥勒者,皆当作佛。(《大阿弥陀经》)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说经行道,无异于诸佛。(《大阿弥陀经》)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二菩萨者,一名观自在,二名大精进,现居此界,作大利乐,命终之后,当生彼国。(《庄严经》)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若我成佛,国中有情,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菩提。

(《如来会》)

◎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

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

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如来会》)◎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

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庄严经》)

◎“华光出佛”:普为十方,说微妙法。(现往东方,为众说法。)

◎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佛说无量寿经》吴译本)

◎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天下久久,乃复有佛。

◎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

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

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

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

◎如来所应作者,皆已作之。

是故我今为大嘱累,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如来会》)

◎又阿逸多:令此教法,不使消灭,永作伟大赠物。(梵文《大经》)

《观经》摘要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显示凡夫为本

....。

◎“以佛力故,见彼国土”,显示佛力救度

....。

◎“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

显示未来众生

....。

....是往生正机

《小经》摘要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众生不因此世所作善行得生彼国。(梵文《阿弥陀经》)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共六次)

◎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

《易行品》摘要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

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实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

◎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自度亦度彼,我礼自在者。

◎于南天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

为人说我乘,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楞伽悬记文,十卷楞伽经卷九?六一六、五六九上)

《往生论》摘要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