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阶段质量检测五A卷 版含解析
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五 含解析

单元质量检测五(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
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的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
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
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
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调理他。
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
对外界我们尚需调理,对自己则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
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
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
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
而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
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二是乱。
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也没有。
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而来。
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且心理。
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
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
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
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
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的变化,改造环境。
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要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过关检测: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含答案)[ 高考]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过关检测: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含答案)[ 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90d7d47af01dc281e53af03f.png)
语文人教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单元检测(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间.或(jiān)夹.杂(jiā)懿.旨(yì)栩.栩如生(xǔ)B.演绎.(yì)憎.恨(zèng)暴躁.(zào)熟视无睹.(dǔ)C.轴.线(zhòu)炭疽.(jū)倾轧.(yà)万马齐喑.(yīn)D.痞.子(pǐ)敷衍.(yǎn)蹒.跚(pán)响彻寰.宇(hu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夙愿华裔棘手喜气扬扬B.吞嚼振愤嗜好兵荒马乱C.携带不懈刹车迎韧而解D.爆发噩耗都督至理名言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______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2)一到单位,你就又吵又闹,并扬言要绝食示威,是谁______你这么干的?(3)他从不______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A.乞求指使隐晦B.祈求指使隐晦C.乞求指示隐讳D.祈求指使隐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B.《经济时报》称,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仍将是全球投资者向往的地方。
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人民日报》《新华日报》《求是》《群众》等报刊、杂志,是党中央和省委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之一。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
古人写评论,大致三类:(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这三类,未必赅全,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兴致有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检测:第五章 14.外国评论两篇含答案

基础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读音最多的一项是( )A.谩.骂蔓.延幔.帐罗曼.蒂克顺蔓.摸瓜B.阖.家磕.头嗑.瓜子溘.然长逝一丘之貉.C.内讧.杠.杆女红.力能扛.鼎股肱.之臣D.噗.哧濮.水蹼.泳璞.玉浑金匍.匐前进项,依次读:màn,màn,màn,màn,wàn;B项,依次读:hé,kē,kè,kè,hé;C项,依次读:hòng,gàng,gōng,gāng,gōng;D项,依次读:pū,pú,pǔ,pú,p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暴躁漫朔凌侮五彩斑斓B.蹒跚寂寥峥嵘不假思索C.山麓遒劲慰籍狙击步枪D.嗜好踌躇恶梦毛骨悚然项,朔—溯;C项,籍—藉;D项,恶—噩。
3.导学号5976005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
这时的瀑布很多,更是一种美景,大概每登上几米高度,就可以见到一道瀑布。
, , , ,水汽蒙蒙,珠玑四溅。
①声如奔雷②澎湃咆哮③激湍翻腾④飞流直下4.导学号5976005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强调的是人性的发现和回归,是人生经过轰轰烈烈的成功或者大起大落之后的返璞归真....,而成就业绩反倒是第二位的了。
B.在《潜伏》中,你可以看到信仰的力量,于是对那些无名英雄有了更深的敬仰,也可以看到生存学,会意于那些官场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规则。
C.一个看似简单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却要求教师善于及时改变预设程序,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这让我更深刻地懂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D.如果我国经济依赖于低效企业,动不动就给他们低价资源,给他们输血注资,将使政府财政收入大量失血,即使政府想改变目前的模式,也是不自量力....。
最新-2018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 新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精品

【优化方案】2018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一、基础与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积攒./攒.动绸缪./荒谬.渎.职/案牍.裨.益/稗.官野史B.玷.污/粘.连作揖./通缉.缜.密/嗔.怒伺.候/伺.机而动C.饯.别/栈.道弦.歌/眩.晕垢.污/诟.病着.迷/不着.边际D.置喙./姻缘.蝉.联/禅.让嬗.变/凛.冽蛮横./飞来横.祸解析:选B。
A项,读音分别是:zǎn/cuán,móu/miù,dú/dú,bì/bài;B项,读音分别是:diàn/zhān,yī/jī,zhěn/chēn,cì/sì;C项,读音分别是:jiàn/zhàn,xián/xuàn,ɡòu/ɡòu,zháo/zhuó;D项,读音分别是:huì/yuán,chán/shàn,shàn/lǐn,hènɡ/hènɡ。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幅射座右铭融会贯通骨鲠在喉,不吐不快B.慰藉百叶窗戮力同心万事具备,只欠东风C.部署歇后语铩羽而归盛名之下,其实难副D.笑靥股份制额首称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解析:选C。
A项,“幅”应为“辐”;B项,“具”应为“俱”;D项,“首”应为“手”。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发出设立《中国手书日》的号召,呼吁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放弃手机、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用手书方式写一封家信,记一篇日记,抄写几首古诗词等,颇有几丝浪漫主义色彩。
B.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陆宗达告诉我们:“氏族社会中,处置战败敌人的男女有所不同:男子被杀死,妇女则作为妻子被收养入族,其实也就是奴隶”(《训诂简论》)。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阶段质量检测(三)A卷 Word版含解析.doc

阶段质量检测(三)(A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一、新闻阅读(6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5分)“我一刻也不松劲”[美]乔治·韦勒[澳大利亚电]“他们正在给他注入麻醉药。
”这是下午他们在艇尾鱼雷舱发回的信息。
“他躺下了,他们准备给他开刀。
”船员低语道。
他们坐在床边,周围是鱼雷。
一个人走过来,把手轻轻放在正驾驶潜艇的人肩上。
“让她([她]指潜艇。
)稳点儿,杰克,”他说,“他们刚刚开了第一刀,现在正在那儿摸索它呢。
”“他们”是一小群神情焦急、手臂插进翻过面来的白色睡衣的人。
除了眼睛流露的紧张神情外,棉纱绷带把他们的表情都盖住了。
“它”是在来自堪萨斯州肖托夸的迪安·雷克托身上急性发炎的阑尾。
前一天,阑尾的刺痛使他无法忍受,那正是他在海上度过的第一个生日。
他今年19岁。
水深测量仪就像工厂的计时钟,立在“圣诞树”旁。
“圣诞树”是花花绿绿的仪器,它们计算出了海流量,测量仪标明了他们的位置,他们在海平面之下。
他们的头上是敌人的水域,日本运输船和驱逐艇的螺旋桨发出轰鸣声,来回穿行着。
离他们最近、能够为这个19岁的水兵施行手术的海军外科医生在数千里之外,需要几天的航程。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可以防止阑尾恶化,那就是船员们自己动手来为这位同伴开刀。
他们正是这么干的,他们为病人动手术。
或许这是有案可稽、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手术。
“他说他已准备好碰碰运气。
”艇上的水兵都在低语着。
“那伙计挺有人缘。
”——大家都这么说。
他们“让她保持平稳”。
主刀医生是23岁的药剂师副手,穿着白领蓝色外套,戴着白色鸭舌帽。
他叫惠勒·利普斯。
他来自弗吉尼亚州的纽卡斯尔,离罗阿诺克不远。
他在圣迭哥海军医院修过医学课,此后又在费城的海军医院服役三年,他的妻子住在那儿。
作为实验室技师,利普斯的特长在于操作记录心脏跳动的仪器。
他从事的是心电图描图员一类的工作。
但他曾见过海军医生施行一两例阑尾手术,因此相信自己也能做。
2018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阶段质量检测三B卷 版含解析

阶段质量检测(三)(B卷能力素养提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新闻阅读(50分)(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25分)材料一: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连日来,屠呦呦获诺奖的喜讯传遍全国,振奋人心,也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
新浪微博平台方面,10月6日“屠呦呦”的单日热词搜索峰值为36、8万,《人民日报》官微发起的微话题“2015诺奖屠呦呦”阅读数达70、9万,央视新闻发起话题“央视专访屠呦呦”阅读量已超过400万。
搜索引擎方面,诺奖结果揭晓后,百度搜索“屠呦呦"关键词搜索量超60万,以“屠呦呦”为关键词新闻搜索全文返回数量高达47 700篇。
截至10月7号24时,相关微信文章共计6 144篇,其总阅读量超1 149万人次。
(摘自2015年10月9日《中国中医药报》)材料二: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在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上的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具有开创历史的意义。
屠呦呦获诺奖是我国科学界一个里程碑事件。
作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最权威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奖的分量不言自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不断释放沉睡活力的国家,这是一个不断走向更加开放的时代。
我们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诺贝尔奖向我们走来,不断刷新我们的创新高度。
(摘自2015年10月7日《深圳新闻网》)材料三: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与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我国大陆本土科学家中斩获诺奖的第一人。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阶段质量检测(一)B卷 Word版含解析 (1)

阶段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新闻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题。
(25分)材料一: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吴植、魏梦佳)当来自汉江的一库清水从渠首倾泻而出,蜿蜒北上,泽被北方时,有一个需要我们铭记的群体——移民。
为成就中国半个世纪的调水梦想,湖北、河南34万多库区移民告别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水土,放弃了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生计,服从了迁徙再迁徙、改变再改变的命运。
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库移民“大迁徙”,其强度之大、速度之快,在世界水利史上几无前例。
没有这群人巨大的付出与牺牲,南水北调这项世纪工程不可能成功。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旨在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其中线工程于12月正式通水,主要向京津冀豫地区送水。
为实现中线工程调水目标,湖北省十堰市5个县市区18万多人口,以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16万多人口必须搬迁。
鄂东黄冈市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200个外迁移民安置点之一。
4年前,鄂西北郧县安阳镇有874户3 721人跨越千里,把新家安在这里。
可当初,没有人乐意迁往他乡。
按照移民政策,时任安阳镇余嘴村党支书的赵久富本可在老家安置,但为了用实际行动说服和带领大家,他主动选择外迁,舍下80多岁的父母。
赵久富的父亲心中不舍,嘴上却说,你是干部,要是你不带头走,南水北调就办不成了。
刚到黄冈,移民们都不适应,许多人情绪波动大。
为了能让乡亲们稳住并发展起来,作为新任移民新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的赵久富做了大量工作。
如今,移民们都找到了比过去在偏远山区更多元的致富出路。
但今年59岁的老赵心里一直觉得愧对父母。
去年,他的父亲在老家去世了,母亲的腿脚也越来越不便。
今年中秋,老赵赶回老家与母亲团聚。
临走时,他来到汉江边,装了点家乡的水和土。
他说:“把老家的水土带到新家去,要世世代代水土相连。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是最早通水的工程项目,届时“长江水”将补给京津地区。
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检测:第五章 12.社论两篇 Word版含答案

基础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沸.腾(fâi)同胞.(pāo)谛.听(dì)响彻寰.宇(huán)B.御侮.(wǔ)殖.民(zhí)华裔.(yī)举世瞩.目(zhǔ)C.混淆.(xiáo)盛.事(shâng)洗雪.(xuě)鉴.往知来(jiàn)D.精髓.(suǐ)庇.佑(bì)蕴藉.(jí)巍.然屹立(wēi)项,同胞.(bāo);B项,华裔.(yì);D项,蕴藉.(jiâ)。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濠江,大街小巷,彩旗招展,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全市沉浸于欢乐之中,神洲大地也沉浸于欢乐之中,全球凡有华裔之地,无不欢心雀跃,迎接澳门新纪元的到来。
B.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热血沸腾的中国人民,以千歌万曲、千言万语表达着自己欢乐、自豪、震奋的感情。
C.他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以罕见的政治勇气、恢宏气度、高超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起到了巨大作用。
D.领土问题从来是最棘手的问题,而且脱延时间超过一个世纪和四个世纪,那就更难上加难了。
项,洲—州,欢心—欢欣;B项,震奋—振奋;D项,脱延—拖延。
3.导学号5976004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B.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词汇未免无可非议D.词语未免无可非议,字眼。
“词汇”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称,也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个领域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
第(1)句应该是所使用的词或字眼,应选用“词语”。
“不免”的意思是“免不了”,只能用在肯定句中,不能用在否定句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质量检测(五)(A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一、新闻阅读(60分)(一)阅读下面一篇报告文学,完成后面的题目。
(18分)你永远不会独行新闻背景:2006年7月4日,在德国世界杯半决赛中,凭借加时赛的两个进球,意大利以2∶0击败德国,率先闯入决赛。
也许这是德国人最自觉用英语表达情感的一刻。
当全场意大利人用蓝白色焰火庆祝最后时刻降临的胜利时,威斯特法伦球场响起了披头士的歌声—-《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你永不独行)》.看台上,德国球迷用力抹去泪水,扯开嗓子,用英语表达着对落败英雄的赞美。
从皮耶罗攻入第二球开始,巴拉克就一直怔怔地站在球场中央。
也许他还不敢相信,第118分钟第一球,补时阶段第二球。
只用了3分钟,意大利人就将德国人所有的努力打到九霄云外。
助教勒夫快步上前,轻轻地将队长搂在怀里,久久没有放开。
作为37岁的老将,这几乎是卡恩最后一次参加世界杯.开战前沦为替补的他,没有捞到1分钟上场时间。
然而与阿根廷的点球大战之前,老狮子抛开宿怨,与老冤家莱曼狠狠拥抱在一起。
那一刻,这名老将的真诚征服了全世界。
当队友们失望地呆站在原地时,卡恩走到场内,强忍悲痛安慰着年轻的伙伴.克林斯曼没有发呆太久。
格罗索打破僵局时,他还能强打精神,招呼球员组织反击。
然而当皮耶罗攻入最后一球后,“金色轰炸机”只是抱着手,双脚没有挪动半步。
“Walk on,walk on,with the hope in your heart!(向前,向前,带着心中的希望)。
”歌声仍在延续,克林斯曼整了整衬衫,尽管它已经相当整齐。
在摄像机的全程跟踪下,克林斯曼迈出了第一步。
他走到每一名球员面前,轻轻地拍着他们的后背,将球员逐个拉了起来。
终于,球员们都站了起来。
抹干脸上的泪水,走到看台的每个角落。
在那里,重新响起了“德意志”的呐喊.那声音依然浑厚,只是带着一丝颤动。
克林斯曼没有走,只是紧咬着下唇站在球员通道门口,用不停歇的掌声迎接孩子们。
博罗夫斯基双眼通红地走来,克林斯曼再也控制不住,将他抱在怀中。
“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你永不独行!)”高潮处,全场德国观众放声高歌,彻底淹没了意大利人的欢笑。
克林斯曼向看台挥挥手,搂着最后离场的凯尔钻进通道。
看台上,歌声依然嘹亮,掌声永不停歇。
1.作者用了几个镜头捕捉德国队失败时的情景?(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了三个镜头:巴拉克一直怔怔地站在球场中央、卡恩强忍悲痛安慰年轻伙伴、克林斯曼强打精神。
2.“克林斯曼整了整衬衫,尽管它已经相当整齐。
"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暗示克林斯曼当时的内心不平静,并竭力控制感情的复杂心理活动。
3.“你永不独行”一句有何含意?(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德国观众不会因失败而放弃对自己球队的支持,将永远和他们在一起。
4。
试分析这则消息的结构特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点面结合、首尾呼应。
开头用歌声引入对事件的报道,中间分别以巴拉克、卡恩和克林斯曼为“点”描述整体德国队当时的复杂心情,最后以“歌声依然嘹亮,掌声永不停歇"作结。
首尾呼应,深化了事件的主题。
(二)阅读下面一篇报告文学,完成后面的题目。
(22分)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冯春梅刘程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也书写了一名青年军人的特殊光荣。
杨利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神舟”五号飞船起飞9分多钟后,进入地球椭圆轨道.杨利伟立刻处于失重状态,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全身感觉很难受。
他意识到,这样时间长了,会导致“空间运动病",给执行任务带来可怕的后果。
于是,他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克服着失重带来的不适,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几分钟后,他的状态恢复了正常。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历,杨利伟回忆时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没劲,很耗体力.”有资料记载,世界上50%的航天员都在太空发生过“空间运动病”。
这种病严重时,会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
”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杨利伟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自我锻炼。
一天,妻子回家时发现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做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
”每次做转椅训练时,他做的时间最长,别人做5到8分钟,他却做15分钟,头也摆到最大幅度。
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曾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人生活在地球上,已习惯了地球对自己的吸引力。
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只能够想象.而杨利伟在地面上就必须熬过这一关。
离心机训练.坐进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以100千米的时速旋转.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每次训练要做8个G(8倍于地球引力)的负载,持续时间40秒.“那真是一秒一秒地熬,脸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
"杨利伟说.刚开始训练时,杨利伟的心率是每分钟140多次,经过训练,降到110次,并且在高负载的情况下,他不用很大的力量去对抗,还能观察别的东西。
离心机里的面板上有3个灯,其中的警灯是坚持不住的时候按的,杨利伟从来没有按过。
“你喜欢的东西,你不能去做,你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要做,还要常年坚持。
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的事情。
”战友翟志刚尤其佩服杨利伟这点.水上应急训练对有些人可能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对杨利伟来说并不轻松.因为杨利伟每次跳水时都要呛水,半天缓不过劲来。
但不管怎样,他都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每次都把自己呛得后脑勺疼。
杨利伟是一个喜欢吃肉的人,但为了控制体重,他从不敢多吃。
晚上饿了,也没给自己加过餐。
“要保证训练,你不得不坚持这样做,尽管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杨利伟对记者说.10月16日,杨利伟乘坐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返回地面。
在穿越“黑障"时,他与地面失去了联系,飞船在疾速下降,外面是烧灼的火苗,通红一片,负载达到10个G,噪音冲击有160多分贝.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
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
两分多钟后,飞船冲出黑障区,向着陆场奔去。
杨利伟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5。
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
“神舟”五号飞船起飞9分多钟后,杨利伟立刻出现了头晕、目眩、呕吐等“空间运动病”的症状.B.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就是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空间运动病"的自我锻炼.C.杨利伟在进行离心机训练时,直练得“脸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也坚持不按警灯,说明了他“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D。
战友翟志刚尤其佩服杨利伟,是因为杨利伟不仅能不去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还能常年坚持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东西.E.在穿越“黑障”时,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
最终,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解析:选AB A项,“神舟”五号飞船起飞9分多钟后,杨利伟只是立刻处于失重状态,并未出现“空间运动病"的症状.B项,杨利伟在客厅里转圆圈,应是进行防止出现“空间运动病"的训练,而不是进行加强“空间运动病”的训练.6。
文段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把杨利伟这个英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
请结合原文,就细节描写的手法举两个例子加以简要赏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做转椅训练”“做的时间最长”,“头也摆到最大幅度"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杨利伟的严于自律和意志的顽强。
(2)进行“离心机训练"时,在高负载的情况下顽强训练,从来没有按过警灯的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7.文章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讲述了杨利伟的一些事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克服“空间运动病”;②地面训练;③水上训练;④控制体重;⑤与黑障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