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理解性默写总结材料

合集下载

(完整)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总结,推荐文档

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总结一、《诗三首》《短歌行》1、诗中表达作者借酒解除忧愁的句子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2、诗中用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作者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的句子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诗中以起兴的手法,用明月来表达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的句子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4、诗中表现曹操对人才的尊敬,说他们屈驾来访的句子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5、以乌鸦南飞来比喻人才南流的句子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6、诗中表现作者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7、诗中以用典的手法来表达作者想要效仿周公的句子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二、《归园田居(其一)》1、诗中以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生活的向往的句子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诗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3、诗中以动衬静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文中表达作者想要守住自己质朴的句子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5、表达作者厌恶官场,想要回归自然的生活的句子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兰亭集序》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2、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5、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6、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全面清晰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全面清晰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1. 《荷塘月色》1.《荷塘月色》中从整体上写荷叶的句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2.运用比喻详尽能写荷叶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3.运用比喻详尽写荷花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怯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佳丽。

4.运用通感的手法写荷香的句子:细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忧如远处高楼上迷惑的歌声似的。

5.运用比喻手法写荷波的句子: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刹时传过荷塘的那里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犹若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4.《诗经》两首《诗经·氓》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在诗中以桑叶之滋润有光,比喻女子的面貌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旺盛比喻男子感情旺盛之时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沉浸则易受骗受骗的句子是: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倅和被弃的句子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谅解的性格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数运” ,再加受骗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6.《诗经 ?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伤心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7.表现女子怨恨多于伤心,决绝而不沉迷,表现了她刚强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8.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训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恭敬在诗中能够表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包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包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荷塘月色》1. 《荷塘月色》中从整体上写荷叶的句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2. 运用比喻具体能写荷叶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3. 运用比喻具体写荷花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 运用通感的手法写荷香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 运用比喻手法写荷波的句子: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氓1. 《氓》中女子借“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来比喻任何事物都是有界限的,同时也反衬出男子的变化无常。

2. 《诗经·氓》中的“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与受到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不满。

3. 《诗经. 氓》中,男主人公对婚事进行占卜,结果显示:体无咎言,随后女主人公提出“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以完成婚事。

4.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充满愤懑地批判男子行为没有准则,情感经常变化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5. 《氓》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写男主人公“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歌前文对男主人公变化埋下伏笔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6. 《氓》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7. 《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8. 《诗经·氓》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孤立无助,即使在夫家被虐待,回娘家也无法跟兄弟叙说处境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9. 《诗经·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10. 《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必修2理解性默写

必修2理解性默写

《阿房宫赋》1、杜牧在《阿房宫赋》开篇以夸张手法,用“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两句写出阿房宫占地面之广和建筑之高。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疑问的语气,形容长桥似龙的两句是“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四句十分精炼的语言叙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下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其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两句写阿房宫被焚毁的史实。

5、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分别指出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其中写秦灭亡原因的句子是“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在《阿房宫赋》中,文末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并借以讽今,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从秦的灭亡中引以为戒,仍要重蹈历史覆辙。

7、《阿房宫赋》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奢侈浪费无度。

8、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9、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10、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11、《阿房宫赋》中写楼阁依地势而建,互相钩连、互相环绕的句子是: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2、《阿房宫赋》中用“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两句写人置身其中会迷失方向,突出了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

1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两句写出了宫中楼阁的密集程度。

14、在《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走廊像腰、屋檐像鸟嘴的句子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15、《阿房宫赋》中用“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两句写宫女们极力展示自己的娇媚以等待皇帝的宠幸。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

必修一、必修二理解性默写一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发出悲凉的“徵”声后,送别的人悲伤流泪的一句是:,。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表现送别的人同仇敌忾的一句话是:,。

必修二《氓》1. 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2 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3. 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4. 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5. 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6. 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7. 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

,。

8. 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9. 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

10. 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11、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12、表现女主人公与负心汉决裂的一句话是:,。

《采薇》1. 《采薇》中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句子是,。

2. 《采薇》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

3、《采薇》中写主人公归家时的恶劣环境和不堪的句子是:,。

,。

《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3、,。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6、《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高中语文必修二 理解性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二 理解性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氓》1.《氓》开头四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语气活泼俏皮,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和女子率真直爽的个性。

2.《氓》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借叶子由鲜嫩到枯黄的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3.《氓》中的女主人公连用两个感叹句,语调激切,以警醒、提示的口吻劝告所有的女性:“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4.《氓》中的“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表现出了女主人公婚后的辛勤劳作。

5.《氓》中,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烟,发出无限感慨的句子是:“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6《氓》一文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7.《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并体现出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采薇》1.《采薇》中突出成卒行程艰难、心情低落的两句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2.《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了戍卒对家乡的依依难舍之情。

《离骚》1《离骚》中表现屈原为了坚守自已崇高的美德万死不辞的句子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屈原在《离骚》中以女子为喻,揭露奸臣嫉妒贤才,自己肆意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但清晨进谏,晩上便遭贬黜的句子是:余虽好修姱以軏羁分,蹇朝谇而夕替。

4.屈原在《离骚》中借先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伏清自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品行的句子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6.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已虽遭遇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志向,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的句子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7.屈原《离骚》中,表现楚怀王糊涂荒唐,贤愚不分,轻易听信小人挑拨之言的诗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含答案)《涉江采芙蓉》(1)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句子:,。

(2)运用设问的手法,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寂寞的句子:,。

(3)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句子:,。

(4)写两个相思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句子:,。

《短歌行》(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2) 《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是诗句是:,。

(3) 《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唯有美酒的诗句是:?。

(4)出自《诗经·郑风·子矜》,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

(5)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

(6)《短歌行》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将贤才比喻为月亮,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

(7)《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述说的句子是:,。

(8)《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

《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句子:,。

(9)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句子:,。

《归园田居(其一)》(1)《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对偶和比喻表达了作者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心情。

(3)《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炊烟轻柔二缓慢地向上飘升、山村安静祥和的句子是“,”。

(4)写诗人房前屋后的环境的句子:,。

(5)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经陶渊明点化,都添了无穷的情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包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包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荷塘月色》1. 《荷塘月色》中从整体上写荷叶的句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2. 运用比喻具体能写荷叶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3. 运用比喻具体写荷花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 运用通感的手法写荷香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 运用比喻手法写荷波的句子: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氓1. 《氓》中女子借“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来比喻任何事物都是有界限的,同时也反衬出男子的变化无常。

2. 《诗经·氓》中的“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与受到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不满。

3. 《诗经. 氓》中,男主人公对婚事进行占卜,结果显示:体无咎言,随后女主人公提出“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以完成婚事。

4.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充满愤懑地批判男子行为没有准则,情感经常变化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5. 《氓》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写男主人公“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歌前文对男主人公变化埋下伏笔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6. 《氓》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7. 《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8. 《诗经·氓》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孤立无助,即使在夫家被虐待,回娘家也无法跟兄弟叙说处境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9. 《诗经·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10. 《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训练1、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 ;表明自己降生祥瑞的句子是, 。

包含父亲对自己美好期望并给自己取美好名字的句子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 。

”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

4、我们可以从《离骚》中“, ”这两个句子看出,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5、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 。

”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6、兼具“内美”与“修能”的诗人报国尽忠心切,唯恐时不我待:“, 。

”7、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是,。

8、《离骚》一文中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9、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自我意识)的句子是, !10、在《离骚》中,表现屈原心忧百姓的句子是, ?表现屈原誓死追求真理的句子是, !11、表现作者美好的名字是先人所赐的:, ; , 。

12、作者美好的品格则是自己注重修养的结果:, ; , 。

13、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写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 ”。

14、诗人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 。

”(注:木兰去皮不死;宿莽经冬不枯。

)15、诗人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的比喻句是“, 。

”16、“内美”“修能”兼备,报国之心可鉴,诗人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政治(楚王)的引路人:,!”17、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表明对楚王忠心的句子是:, 。

18、背诵课本第59页底下的屈原《离骚》中的名句: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

③路曼曼其修远兮,。

(曼,同“漫”。

)1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翻译: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多次我也绝不改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翻译:路悠长而且很遥远,我要不断的去寻找真理。

☆《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然现实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但是诗人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的句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的诗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的句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邶风静女1.诗中写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焦急的句子:, 。

2.“,”两句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

3. “,。

”是说,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为爱人送的才美,这是爱人及物,移情于物的手法。

4.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其诗句是:,。

5.描写男子赞女子送给的第一个礼物很美的句子是:,。

6.写到女子送给男子的第二个礼物的两个句子是:,。

秦风无衣根据句意,默写《秦风?无衣》中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步调一致、奋起作战的句子:⑴我同你一样仇恨敌人:________________ ⑵我同你一起行动起来:________________ ⑶我同你一起上战场:________________卫风氓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6《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

7.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8. 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9.《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

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

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

10.婚后,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再也不是那个憨厚的小伙,终于露出了他凶恶的嘴脸,竟然残暴的对待女子,女主人公不仅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

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11.她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

,。

12. 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13.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14.《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短歌行》(必修二)1、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诗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

,。

”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2、曹操《短歌行》中“, ? , .”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3、《短歌行》中“ , . ? .”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 , . , .”,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

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5、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 , . , .”,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

6、曹操在《短歌行》中“,?,。

”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7、曹操在《短歌行》中“,。

,。

”几句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

8、曹操在《短歌行》中“,。

,?”几句写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

9、曹操在《短歌行》中“,;,。

”几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归园田居》(必修二)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2.《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

3.《归园田居》中透过“,”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归园田居》中“,”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8.《归园田居》中“,”两句,写诗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

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9.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归园田居》中,与这画面相应的诗句是:,。

,。

,。

,。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往往有得,”,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3、“,”,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常在于险远,”,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8、“然力足以至焉,,”,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9、“,可以无悔矣,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10. 《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 , 。

《兰亭集序》(王羲之)1.《兰亭集序》中描绘山、竹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气候宜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一仰一俯看到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羲之认为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归结于消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6.后代的读者,对《兰亭集序》有什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