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2.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氧化物:CO2、NO、SO2、H2OB.碱:NaOH、KOH、Ba(OH)2、Na2CO3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D.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Al2O33.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粒子大小都在1~100nm之间B.有丁达尔效应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4.下列各组离子因为生成难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Cl-、Fe3+、NO-3、OH-B.HCO-3、Cl-、Na+、H+C.Ba2+、Cl-、CO2-3、K+D.NH+4、K+、OH-、Cl-5.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烧碱固体,能引起下列离子浓度减小的是() A.HCO-3B.Cl-C.OH-D.CO2-36.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Mg+2H++2Cl-===MgCl2+H2↑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2++SO2-4===BaSO4↓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2H+===2Na++CO2↑+H2O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2HCO-3+Ba2++2OH-===BaCO3↓+2H2O+CO2-37.根据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中,正确的是()A.Fe3+>Cl2>I2B.Cl2>I2>Fe3+C.I2>Cl2>Fe3+D.Cl2>Fe3+>I28.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NaNO2是氧化剂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C.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40分)9.(6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下列阴离子:OH-、SO2-4、CO2-3、Cl-。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原卷版)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16 Mg 24 Cl 35.5 V 5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5×3分)1.(2024·河北·三模)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诗句同时体现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是A .刘长卿的《酬张夏》中,“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B .李白的《秋浦歌》中,“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C .刘禹锡的《浪淘沙》中,“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D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2024·黑龙江牡丹江·模拟预测)空气湿度增大,水汽凝结就易形成雾,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物的浓度增大就易形成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防雾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类似,防雾霾效果好的口罩往往呼吸阻力较大B .PM2.5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属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C .汽车车灯在雾霾天照出“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D .可通过在燃煤烟囱上加装高压静电装置除去煤灰中的固体颗粒物3.(2024·河南南阳·二模)物质的转化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甲、乙、丙所代表的物质不符合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A .24Na SO NaOH 23Na COB .CuO 2H O 2OC .2FeCl Fe 4FeSOD .23Na CO NaCl 3NaNO4.(2024·江苏苏州·三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转化或方程式正确的是A .工业制漂白粉:222MnO Cl Ca(ClO)∆−−−→−−−→浓硫酸石灰乳B .工业制2H Fe323FeCl :Cl HCl FeCl −−−→−−→点燃C .电解饱和食盐水:222Cl 2HH Cl ↑↑-+++通电D .KClO 碱性溶液与3Fe(OH)反应:23423ClO 2Fe(OH)4OH 2FeO 3Cl 5H O ----++=++5.(2024·江苏宿迁·三模)硫元素约占地球总质量的1.9%,广泛分布并循环于地球内部各圈层。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
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
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A.H2、O3B.H2SO4、H2CO3C.SO2、NO D.Na2SO3、KClO32.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道,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夹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
下列分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大小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鉴别Al(OH)3胶体(无色)和食盐水,可以不用任何试剂B.鉴别白糖水和食盐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C.鉴别粉笔末与水、豆油与水组成的浊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D.鉴别NaCl与CuSO4两种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4.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加入饱和MgSO4溶液都发生聚沉B.分散质的粒子都不能透过半透膜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D.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5.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NaCl是非电解质B. NaCl溶液是电解质C. 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 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6.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图1)(图2)A.H2CO3H++HCO3-HCO3-H++CO32-B.H2SO42H++SO42-C.NaHCO3 == Na++H++CO32-D.NaHSO4==Na++ H++ SO42-7.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2-4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3C.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2-3、Cl-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2-4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和稀硝酸反应Fe+2H+==Fe2++H2↑B.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Fe3++3H2O Fe(OH)3↓+3H+C.硝酸银溶液中滴入食盐水Cl- + Ag+== AgCl↓D.氯气通入烧碱溶液Cl2+2OH-==Cl-+ClO-+H2O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HCO3-+H+=CO2↑+H2OB.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D.钠跟水反应:Na+2H2O=Na++2OH-+H2↑10.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u2+、Na+、SO42-、Cl- B.K+、Na+、HCO3-、NO3-C.OH-、HCO3-、Ca2+、Na+ D.Ba2+、Na+、OH-、NO3-11.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OH-、Cl- B.Na+、Cu2+、SO42-、NO3-C.Mg2+、Na+、SO42-、Cl-D.Ba2+、HCO3-、NO3-、K+12.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FeS 22O高温−−−→SO 222H O −−−→H 2SO 4 B .NH 32O ,Δ催化剂−−−→NO 22H O −−−→HNO 3 C .C 6H 5ONa ()HCl aq −−−→C 6H 5OH ()23Na CO aq −−−−→CO 2D .SiO 2(s)2H O −−−→H 2SiO 3(s)()NaOH aq →Na 2SiO 3(aq)2.在浓盐酸中H 3AsO 3与SnCl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 2+12Cl -+2H 3AsO 3+6H +=2As+3SnCl 26-+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氧化剂是H 3AsO 3 ②还原性:Cl ->As ③M 为OH - ④SnCl 26-是氧化产物 A .①③B .①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3.为防止废弃的硒单质(Se)造成环境污染,通常用浓硫酸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硒(SeO 2),再用KI 溶液处理后回收Se .发生的反应为:①Se+2H 2SO 4(浓)=2SO 2+SeO 2+2H 2O 、②SeO 2+4KI+4HNO 3=4KNO 3+Se+2I 2+2H 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①中SO 2是还原产物,SeO 2是氧化产物B .②中KI 是还原剂,HNO 3是氧化剂C .回收Se 过程中每生成0.4mol I 2共转移1.6mol 电子D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 2SO 4(浓)>SeO 2>HNO 34.NaH 是一种常见的储氢物质,可与水反应释放氢气:NaH+H 2O=NaOH+H 2↑。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aH 作还原剂B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C .H 2O 作氧化剂D .消耗1 mol NaH 时,共转移2 mol 电子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锌粒与稀盐酸反应:22Zn+2H =Zn H +++↑ B .溴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22Br Cl =+Cl r +B -- C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OH H O +=H -+ D .铝和NaOH 溶液反应:-22Al+2OH =AlO +H -↑6.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
高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满分:100分时间:7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纯净物混合物酸碱盐A超级钢铁红H2S C2H5OH食盐B液氯碱石灰CH3COOH KOH NaHCO3C陨铁冰水碳酸Al(OH)3CuSO4•5H2O D硬铝云雾盐酸NH3氯化铜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径为1.3×10-9m的“钴钛菁”分子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该分子直径比Na 的直径大B.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C.可以用滤纸分离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3.下列变化中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Fe2O3→Fe(OH)3B.FeCl2→Fe(OH)2C.Fe→Fe3O4D.Fe(OH)2→Fe(OH)34.下列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生理盐水明矾液态KNO3蔗糖B生石灰海水铜乙醇C胆矾生铁CaCO3CO2D氢氧化钠空气Na2SO4溶液食醋5.下列各组中两稀溶液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将K2CO3溶液滴入H2SO4溶液中;将CaCO3加入HNO3溶液中B.CH3COOH溶液与KOH溶液;盐酸与NaOH溶液C.Ba(OH)2溶液与MgSO4溶液;NaOH溶液与MgSO4溶液D.Ca(HCO3)2溶液(足量)与Ca(OH)2溶液;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足量)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A.在无色溶液中:Na+、Fe3+、Cl-、SO42-B.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Mg2+、K+、NO3-、OH-C.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Fe2+、Cl-、CO32-D.在烧碱溶液中:Na+、K+、NO3-、CO32-7.某溶液的溶质离子可能含有K+、Mg2+、Ba2+、CO32-、Cl-、SO42-中的几种。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关于物质分类方法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单一分类法是选定某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B.交叉分类法是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C.树状分类法是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的方法D.对于同一组物质,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相同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Fe3++Cu===Fe2++Cu2+B.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OH﹣+H+===H2OC.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 2O===+3H2↑3.如表是某矿物质饮用水的部分标签说明,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较大量存在()A. OH-B. Ag+C. Na+D. Ca2+4.某离子反应中共有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
其中c(ClO-) 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H4+B.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2 mol电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D.反应后溶液酸性明显增强5.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B.氯化钙溶液和稀硫酸C.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D.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盐酸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叫作酸B.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碱C.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盐D.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7.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固体Cu(OH)2和稀盐酸反应B.澄清石灰水和HNO3溶液反应C. KOH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D. 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8.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氯化镁固体是非电解质B.氯化镁溶液是电解质C.氯化镁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D.氯化镁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9.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2KNO3+3C+S===K2S+N2↑+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A. NB. CC. N和SD. N和C10.分散系存在比较广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烟、雾、碘酒、食盐水等都是分散系,关于这四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A.烟微小水滴空气B . 雾 微小尘埃 空气C . 碘酒 碘 酒精D . 食盐水 水 氯化钠11.下列含碳的化合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 A . CO 2和Na 2CO 3 B . CO 和CO 2 C . CO 和H 2CO 3 D . CH 4和CO 2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 2+OH -===CO 32−+H 2O B .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 2++2OH -+CO 2===CaCO 3↓+H 2OC . 碳酸氢钙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CO 32−+H 2OD .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 32−+2H +===CO 2↑+H 2O 13.O 2F 2可以发生反应:H 2S +4O 2F 2―→SF 6+2HF +4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是氧化产物B . O 2F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 若生成4.48 L HF ,则转移0.8 mol 电子D .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14.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 ) A . 在水溶液中能否导电 B . 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C . 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D . 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否导电 15.下列物质的属类归纳不正确的是( )A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B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C .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D .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Fe 2O 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高三第一轮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姓名学号一、选择题(共42分)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 CO+H2O高温CO2+H2B 3NO2+H2O=2HNO3+NOC 2Na2O2+2H2O=4NaOH+O2↑D 2F2+2H2O=4HF+O2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Ca2++2ClO-+CO2+H2O ===CaCO3↓+2HClOB.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C.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D.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NO↑+2H2O3、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Al3+Na+NO3-Cl-B K+Na+Cl-NO3-C K+Na+Cl-AlO2-D K+NH4+SO42-NO3-4、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A、Br-、Cl-、I-B、Br-、I-、Cl-C、I-、Br-、Cl-D、Cl-、I-、Br-5、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强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6、(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练习卷

一、选择题1.做实验时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的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 4-+C 2O 24-+H +→CO 2↑+Mn 2++□,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 2O 24-B .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 .该反应中生成1molCO 2电子转移总数是5N AD .配平该反应式后,H +的系数是162.ClO 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 2:32242422422Δ2KClO +H C O +H SO 2ClO +K SO +2CO +2H O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KClO 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 .ClO 2是还原产物C .H 2C 2O 4发生氧化反应D .生成1个H 2O 时反应过程中有2个电子转移3.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H + +OH - =H 2OB .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Fe 3+ + 3H 2OΔFe(OH)3+3H + C .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OH)2+CO 2-3=CaCO 3+ 2OH -D .向水中加入一小块钠:2Na+2H 2O= Na + +2OH - +H 2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CaCO 3溶于稀盐酸中:23CO -+2H +=CO 2↑+H 2OB .MgCl 2溶液与AgNO 3溶液反应:Ag ++Cl -=AgCl↓C .钠与水反应:2Na+H 2O=2Na ++OH -+H 2↑D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 2++24SO -=BaSO 4↓5.在无色、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Ca 2+、Na +、SO 2-4、HCO -3B .K +、Fe 2+、SO 2-4、MnO 4-C .Ba 2+、K +、Cl -、Cu 2+D .Na +、Ba 2+、Cl -、NO -3 6.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SO 2、NO 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Fe 2O 3、Al 2O 3属于碱性氧化物 ②SO 3溶于水可导电,SO 3属于电解质③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⑤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均一、透明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⑥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A .①③⑤B .④⑤⑥C .②③④D .②④⑥ 7.下列碱性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 +、Na +、4MnO -、Cl - B .K +、Ag +、3NO -、Cl -C .Ba 2+、Na +、Cl -、24SO -D .Na +、Cu 2+、3NO -、Cl -8.工厂排放的废水呈强碱性,则可确定该厂废水中肯定不含有的离子组合是 A .Ag +、K +、3NO -、 3HCO -B .4NH +、K +、3NO -、24SO -C .Ag +、4NH +、Mg 2+、3HCO -D .K +、Cl - 、Mg 2+、24SO - 9.氧化还原反应3Cu 2S+22HNO 3=6Cu(NO 3)2+10NO↑+3H 2SO 4 +8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u 2S 中只有S 被氧化B .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22:3C .每生成1 molNO 气体,转移3 mol 电子D .反应中HNO 3只作氧化剂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NaHSO 4溶液中滴入Ba(OH)2:H ++OH -=H 2OB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 3+2H +=Ca 2++H 2O+CO 2↑C .向少量的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 2++4Br -+3Cl 2=2Fe 3++2Br 2+6Cl -D .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出现白色沉淀:-3HCO +Ca 2++OH -=CaCO 3↓+H 2O 二、填空题11.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反应能量变化有多条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小编寄语: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希望对大家学习有帮助。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绿柱石又称绿宝石,其组成可表示为A3B2(SiO4)3,式中
A、B均为金属元素,则A、B对应的化合价依次为( )。
A. +2,+3
B. +3,+2
C. +2,+2
D. +3,+3
2.下列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 )。
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B.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
D.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4.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2FeCl3+Cu=2FeCl2+CuCl2
B.
C.4Fe(OH)2+O2+2H2O= 4Fe(OH)3
D.CaCO3+2HCl=CaCl2+H2O+CO2
5.波尔多液农药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能与农药中
的硫酸铜起反应。
在该反应中,铁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发生了还原反应
6.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
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
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7.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CO+O2
2CO2 B.CH4+2O2
CO2+2H2O
C.2KClO3
2KCl+3O2 D.2Fe(OH)3
Fe2O3 +3H2O
8.下列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的是( )。
A.
B.
C.
D.
9.已知2Fe3+ +2I- =2Fe2+ +I2 2Fe2+ +Cl2 =2Fe3+ +2Cl-
则有关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Cl-I-
B. Fe2+Cl-
C.I-Cl-
D.Fe2+I-
10.下列反应中,同一种物质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的是( )。
A.CaCO3 == CaO+CO2
B.Cu2(OH)2CO3 ==
2CuO+H2O+CO2
C.Cl2+H2O==HCl+HClO
D.2H2S+2O2 == SO2+2H2O
11.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已于2019年10月12日北京时间9时整发射升空。
担任神舟六号发射任务的仍然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该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NH2N(CH3)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发生反应后生成N2、CO2和H2O(g)。
则该反应中N2O4( )。
A.只是氧化剂
B.只是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12.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的质量比为( )。
A.2:1
B.1:2
C.3:1
D.1:3
13.下列粒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A.Mg
B. Zn2+
C. Fe2+
D.HCl
14.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氧化还原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
D.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作还原剂
15.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NO2、O2和该金属的氧化物。
已知N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4:1,则在分解过程中
该金属的化合价将( )。
A.无法确定
B.升高
C.不变
D.降低
16.H-是负一价的阴离子,它可与NH3发生以下反应:
H-+NH3 = H2+NH2-,下列有关这个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H-是还原剂
C.该反应中NH3被氧化
D.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都是H元素
17.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A.1 :1 :l
B.2 :2 :1
C. 2 :3 :l
D.4:3:2
二、填空题
1.在下列反应中:
A. 2F2+2H2O=4HF+O2
B. 2Na+2H2O=2NaOH+H2
C. CaO+H2O=Ca(OH)2
D. 2H2O=2H2+O2
水只作氧化剂的是,水只作还原剂的是,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2.(1)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
如
的拆写结果是:氧化反应为:
;还原反应为:
①请据此将反应:
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某一氧化还原反应为:
;其中氧化反应的半反应可写为:
,则还原反应的半反应可写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类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氧化还原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根据参与电子转移的元素种类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常见。
下列所提供的反应中电子转移发生在相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的有(填序号,下同);电子转移发生在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的有;电子转移发生在不同元素之间的有。
①C+CO2
2CO ②NH4NO3
N2O+2H2O ③2KClO3
2KCl+3O2
④S+2KNO3+3C
K2S+N2+3CO2⑤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
⑥HgS+O2
Hg+SO2
4.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⑴用双线桥法分析上述反应(只需标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⑵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
硝酸没有全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占总硝酸的。
5.一个体重50 kg的健康人含Fe元素约2 g.主要以Fe2+、Fe3+形式存在于人体内.Fe2+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Fe2+的亚铁盐(如FeSO4)。
服用Vit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
(1)人体中经常进行Fe2+
Fe3+的转化,在过程A中,Fe2+做剂,过程B中Fe3+被.
(2)Vitc使Fe3+转化为Fe2+Vitc在这一过程中做,具有性.
6.在KClO3+6 H 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得电子与失电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
________,试标出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剂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__
(2)反应中转移电子数是______
(3)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质量比__________
(4)当生成28 g N2时,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g。
三、解答题
一定条件下,NO2跟NH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反应方程式为6NO2+8NH3=7N2+12H2O。
请回答:
(1)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
(3)若经氧化得到的N2比经还原得到的N2多2.8 g,求参加反应的NO2 和NH3的质量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A
5.B
6.A
7.D
8.B
9.C 10.C 11.A 12.A
13.CD 14.D 15.C 16.BD 17.B
二、填空题
1.B;A;D;C
2.①
3.⑤;①②;③④⑥
4.⑴
3Cu + 8HNO3 == 3Cu(NO3)2+2NO+ 4H2O
⑵HNO3;Cu(NO3)2或Cu2+;75% 。
5. (1)还原剂,还原(2)还原剂,还原
6. KClO3 ,Cl2,1∶1,5∶1,
7.(1) Cl2 ,NH3 (2)6e- (3)213:28 (4)34
三、解答题:
(1)
(2)4 :3
(3)解:6NO2 + 8NH3=12H2O+7N2
m(氧化得到的N2与还原得到的N2的质量差) 646 817 28
m(NO2) m(NH3) 2.8g
解得m(NO2)=27.6 g,m(NH3)=13.6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