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类读书笔记

历史类读书笔记

【篇一: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近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加深了原来记忆中有

关中国古今历史的条线印象,体会到作者负笈海外转换视角、重点

提取综合评判的良苦用心。鉴于读得有些散漫,而中国历史之漫漫

征途、悠悠流长,其间奥妙玄机,非著说之人一册黄卷可以蔽之,

亦非捧册之人一时可以察之、一刻可以识之,进而揣测作者或是没

有言尽,宽宥鄙人亦是体尝有限。故此,作者以宏观综合论之,鄙

人从小我主观臆想,读史于此册,品读在其外,随着零星感悟,简要、散漫作一读书笔记。

一、本书架构及史学观点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样,以“中国大历史”命名本书,作者旨在将

宏观视野这一观念引导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一)由于负笈海外,授课对象是非本族的异国子民,作者曾怀疑讲述历史知识的意义及

实用价值,辗转反思之后,最终决定广泛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

度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在与西欧史及美国史有

了幅度与层次上比较的基础上再加以研究。(二)对既成事实、不

可逆转的史实,更多专注于考虑其积极意义及前后连贯的出处,而

不以个人之恩怨爱憎当作历史转折点。(三)不从道德的角度检讨

历史,而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

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促成其在中国土地上

落脚(文字摘自自序篇,稍作整理)~

鄙人在阅读“安禄山的反叛”、“王安石的变法”、“数字管理还没成熟”、“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等篇章时,对作者的宏观综合分析法逐渐

熟悉并认可,对其通过讲说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朝代有关“政府抽税”的历史演变,论证“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的观点慢慢

领会逐步接受。或许这些观点在历史课本中有所提及、野史小说中

早有影射,不敢确说是作者首创或独创,但确是鄙人第一次跳出政

治形态、道德意识去读史,改作因循本书倡导的“大历史”似的叙述、点评去理解一段历史,体会经济体制、技术条件等其他因素对于历史、社会、国家(朝代)演进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作用于

当时、广泛影响于后世的。

自序篇中,作者还曾自问对美国学子讲解中国历史的意义,史实讲

解(以韩非、李斯、始皇等为例),“与他们日后立身处世有何用场”?作一中外比较(以女皇为例),“尚有何实用之处”?于是阅读

过程中,鄙人亦自追问,现阶段捧册读史的目的意义何在,究竟如

何读史方能进益的问题也萦绕不去~

二、读史,开眼与壮怀

本书自华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国景象作一行串讲,特点是宏观看去,择要点说。随书穿越,朝代更迭、烽火硝烟、分合之势、民族聚散

的转换都在须臾之间,几百年换作寥寥数语一笔带过,人流群众幻

作嬉笑怒骂的脸谱闪过,有秉承的共通之处,也有相异相左的发展。读史读得人百感交集,时而心潮澎湃慷慨激昂,时而怅然若失默默

无语。一些大事件,揽得天时地利人和,机缘巧合顺势发生或无可

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艰险危难,乱世逐鹿问鼎,盛世大笔擘划,有的光耀

伫立、有的黯然离去,波澜壮阔中感受世事无常、时事造人造物;

一些奇物件,大到奇绝的建筑构造小到精细的生活琐碎,教人赞叹

劳动者的聪慧与神工;一些对立融通的思想,儒、法、道、墨等各

家并举,佛说禅学、基督天主、伊斯兰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罗万象,交互辉映,争鸣冲撞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光彩来…… 当即豁然开

朗有所顿悟,一来知识积淀当是慢慢打开了眼界和胸怀的,穿越今古,跨越民族,交汇智慧,拓展思想。再者,有道是“旁观者清,当

局者迷”,若读史读得清醒,是否亦可提点当下呢?或有补足和进益

之功。

三、游历,丰富且印证

读史过程中,突然想起“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警语来。比如文中读到“从画像砖看汉代社会”、“西湖与南宋”、“蒙古人

的插曲”等篇章时,因为曾经游历身临其境,亲见过、触摸过、聆听过、体味过,感觉就较其他更真实而亲切,旧景、人物、故事都可

以对上号,再回味历史品读作者点评时,条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或是丰富或是印证或是异议,更易得到共鸣或形成辨识,甚至生出

更多遥想和猜度……因此,窃以为读史学史可分四个阶段:初为史

实识志阶段,其后博览深入阶段,再者游历丰富阶段,最后致用开

创阶段。

四、读史、观史、研史

很久没有耐下性子阅读以史实为依据,并加以专业评判的历史读物了,相较一些历史小说、野史传奇,本书读起来有些艰涩,翻翻停

停好多回。一遍读下来,除了对中国大历史进行史实梳理和印象加

深外,关于作者的一些新角度观点或综合考量评价虽然让人新奇,

作为读者的体悟不足、尚处于一知半解,这或许跟标新立异野史印

象已先入为主有关,也间或鄙人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知

识积累不足或综合视野狭窄的因素。

如此,倒也促成另一番感悟。史实虽已既定、不可逆转,但随着研

读之人知识拓展、视野拓宽、阅历丰富、境遇变化等,是可以常读

常新的。于是乎,读史,知识是奠基,尊重客观是基础。观史者,

可随个人喜好憎恶品读一段历史,逐渐深入一段体悟,在苍茫天地间、滚滚史轮下寻找共鸣与抚慰。而研史者,礼学心诚,治学严谨,理当作客观解读、综合评判、正确指引,有根有据,有礼有节,有

的放矢。

五、学史致用于无形

过去的历史虽不可能重新来过,却可以通过尚存的元素、历代史家

的评说解读、滚滚后浪推前浪的深深积淀,启发后世之人。今人置

身于自然天地之间、历史长河之流,辨识,理解,思考,终可体味

渺小与伟大、积极与消极、扎根与流浪、坚持与放弃的奥妙,蕴藏

在“殊途同归”与“过程无可比拟”两种价值理念背后的追求差别。尔

后懂得漫漫长路上下求索间,把眼界放得更宽敞,把胸怀放得更宽大,放下身段,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积极当下,勇敢尝试大胆创新,用今天去绘就明天的光彩~

内容简介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

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

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

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

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

中国土地上落脚。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国过去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

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

国家,影响到10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

不容许我们用寻常尺度衡量。不以道德论史,不以考据为文,纵横

捭阖梳理千年历史,三言两语点破王朝利弊,尺度拿捏之处尢见黄

仁宇独到的史家眼光。

达数千年的全貌。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物与

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为“大”

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进路,不以史

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

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在

著作的意图上,首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

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美国史

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

历史本身相沿成型(即汤因比所说的文明类型,或斯宾格勒所说的

文化形态)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这种历史著述,固然没有引经据典满篇考证那样的学理感,没

有继承传统史学用以佐政或臧否人物的用途,但是却可以使我们免

除习史的价值负累。因此,我们不必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

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应当如是”的价值

旋流,满足今天人们习史对历史“何以如是”的因果关系的好奇心。

作者简介

黄仁宇,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

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

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最早阅读黄仁宇的书,是曾多次名列畅销书榜前列的《万历十五年》,读罢此书,有一种耳目一新、欲罢不能的感觉。黄仁宇的论

述多有大的历史架构,不拘泥于现代论文的写作格式,以较为通俗

易懂的方式,将历史似小说般的呈现,能吸引

广大的阅读群。他主张以“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的条件重新检

讨历史。正如黄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中所言:“我已经

迭次在各处发表,我写的历史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不是从道德

的角度检讨历史。这并不是说道德不重要,而是新社会的道德要靠

社会的结构而决定其内涵……”此次适逢区机关举办“第三届读书活动”,本人仔细阅读了推荐书目中的《中国大历史》一书,感触良多,现将点滴体会写出来,以求教方家。

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

作者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

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

为能事。在著作的意图上,首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

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

欧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

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

历史特质。这种历史著述可以使我们免除习史的价值负累,令人耳

目一新。

二、在这本书里,作者从经济学角度解读中国历史,得到贯穿全书

乃至其史观的“数目字管理”这个核心概念。他以一种现代商业社会

应有的机制解说中国历史的瓶颈和极限的确非常有启发,国土面积、人口增长、中央集权等客观因素与统治技术上的相对落后是中国政

策目标不能很好实现的关键所在。当然,古代管理水平非常落后、

科技水平也很落后、数学也没有产生,有的也只是一些用以解决问

题的方法和技巧—这些统统都是东西文明的显著区别。黄仁宇的

《中国大历史》,以崭新的视野指出了传统中国社会不容产生现代

型的经济体制的根结所在。黄先生一再强调中国传统社会不能用数

字来管理,指的是旧中国一直缺乏量化管理的思维。道德判断代替

价值判断现象越盛,则实际的技术手段就越受局限。就现今时代潮

流发展而言,如果不能摆脱“齐家治国”这类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不

能让社会的各类组织延续几千年来对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

蔑视态度的根本转变,“富强、民主、和谐”社会的构建,其前景是

堪虞的。

三、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归根结底

是制度危机。由周公开始,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总是力图通过人为

的尽善尽美的组织方案来治理这个老大帝国,但庞大又不按专业技

能分科的官僚组织,仅靠教化和纪律来控制,是注定不可能适应新

时代的。黄仁宇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假设多于实践”,“以满足民间

最低的期望为目的”,“乃是组织简单、效能低下的政体,既缺弹性,也欠实力”。中国的行政何以不能像西方那样理性化?他以“潜水艇

三明治”形容传统中国—上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庞大官僚体系,底层

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广大农民,将一个个朝代的盛衰,绕开道德评价

的怪圈,而转作对一个组织结构的效率和能力的考察,黄仁宇的

《中国大历史》为解读中国历史提供了相当精彩的角度。

《中国大历史》

我固然喜欢历史,可却是个门外汉。有的时候会奇思妙想,万一某

个老外问我:“你了解你们国家的发展史么?”完了,我当时肯定蒙了,就像别人问你:“你的名字叫什么而你不会回答一样的窘迫。所

以我一直都想借用大历史的要领,省却细节,对历史粗浅品评一番。实在我的省却是一种偷懒,但毕竟不是做学问,嘿嘿,对细节就不

需太过熟识控制,对史料也无需挑转撰辨别,精读正确。

在名为《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的中文版自叙中,作者已经坦言,关于这“大历史”的思路,起源于给外国学生讲授中国历史的实

际需要。大凡学习历史,除非深入的研究,只需求了解个大概、懂

个基本的发展脉络,而不可能具体到历史中的每一个细节。学习历

史如此,学习外国历史更是如此。为了这教学的需要,作者乃开始

将这中国几千年历史予以压缩。而到后来,这“大历史”的综合研究

方法更成为作者的一种研究进路。于是,就有了这23万字的《中国

大历史》。

正如书名所言“micro-history”,更多的是从宏观视野去看待历史,不拘泥细枝末节,而实纵横交叉,记录朝代的更替演变,也放到世

界历史中去对比研究,从中我们可看出中国历史的兴衰荣辱。

一次偶然看到室友枕头旁有本书,看完作者的自叙后,我更加喜欢读,因为我一直寻求的一本宏观讲中国历史的书,从宏观出发,架

构是全局性的,这更是我喜欢的,真是喜上眉梢。就这样悄悄的被

我带回老家,经过两周的时间阅读完。

全文没有太多的史料堆积,以文化、地域、体制为主线分析了中国

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在中国的土地上,自耕农的农业模式,在抵抗

自然风暴、外敌入侵等外界因素上,迫切需要大家团结起来,共同

应对,那么大的统一的国家似乎就成了历史发展必须的诉求。然而

最终是什么让华夏儿女走到一起,团结起来呢?是文化还是体制?

分散、独立的小耕农,以家庭为单位,让人们安定下来,减少流动,使统治变得容易起来。中央集权的体制也就孕育而生,稳定农民,

并向他们收税。这些税收养活了整个官僚阶级,并且促进了当时的

科技进步。儒家文化和佛教的引入,规范了道德观念,教化了大众,进一步健全了和弥补了体制上的不足。使得这一体制,得以辉煌数

千年。就算强势如侵的外族,也无法摆脱这一体制。整个古代史,

就是一个农业文明的演变,有自己的体制和体系,但最终是无法适

应社会文明的发展。当前的中国,仍旧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是农民的

国家。怎样走下去,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黄仁宇先生新颖和独

到的见解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是有帮助和借鉴的,是本不可多得的

历史书籍。不过中国如此悠久复杂的历史,

【篇二:《历史研究》的读书笔记】

作为一个学历史的人,是不应该不知道汤因比的。而知道汤因比的人,又是最应该研读汤因比鼎鼎大名的鸿篇巨制《历史研究》的。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

宏观结构体系。他在该书自序中这样说:“我试图把人类的历史视为

一个整体,换言之,即从世界性的角度去看待它”。他“对人类历史

发展的客观进程做了整体性与综合性的考察继承”。汤因比继承了斯

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学”并发展了这一学说,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是“文明”|

汤因比摒弃了以前的研究世界史狭隘的国别视角,而代之以更宽泛

的“文明”概念。他认为,历史研究中最小的单位不应是民族国家,

而是一个个文明形态。他认为文明是一种带“文化相对论”色彩的存在。从这一论点出发,他总结概括人类历史上的26个文明形态:西

方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可分为拜占庭文明和俄罗斯文明)、

伊朗文明、阿拉伯文明、(它与伊朗文明可合并为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文明、远东文明(它可分为中国文明和朝鲜—日本文明)、古

代希腊文明、古代叙利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米

诺斯文明、苏美尔文

明、赫梯文明、巴比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安第斯文明、古代墨

西哥文明、育加丹文明、玛雅文明以及5个停滞的文明:波利尼西

亚文明、爱斯基摩文明、游牧文明、斯巴达文明、奥斯曼文明。

他认为,上述文明之间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就像几代人的生命延续。例如,古代希腊文明的母体是爱琴文明,而子体则是西方基督教文

明和拜占庭文明。他的这一观点反映了一部分文明演进的进程,但

是世界各地的文明演进又要比这复杂得多。他将中华文明分为远东

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将秦汉和隋唐两帝国分属两种不同的文明,

则是不恰当的。后来他在“重新思考”中承认了错误,认识到中华帝

国从秦到清是一脉相承的,贯穿历史的就是中华文明中的儒家思想,中央集权,农本经济,官僚结构以及士大夫文化等文明精髓。中国

文明不存在自东汉亡后经历过渡期而进入一个新文明这一假设,这

一反映了汤因比对中国历史认识的不足。

二、一切文明在哲学上都是同时代和同等价值的。

汤因比认为,历史最长的文明形态也不过6000多年,而整个人类

历史少说也有30多万年。两者相比,文明形态的历史相对于人类历

史来说是短暂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文明都可以说是同

时代的。就价值尺度来说,各个文明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与

人类理想的标准相比,这些成就又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从这个意

义上说,所有的文明价值都可以说是相等的。

所以,汤因比得出:一切文明形态都是可比的,不仅要进行纵向比较,还要把一切文明的全部历史进行横向比较,这样才能揭示人类

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也正是《历史研究》成书的理论基础。

汤因比文明形态价值相等理论是有进步意义的。西方文明特别是基

督教文明,自恃先进,瞧不起其他文明,这种观念在西方很有市场,美国总统布什就说过要伊斯兰教徒改信基督教。而这种对其他文明

的敌视也是造成国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而汤因比的理论让人们

开阔了视野,看到其他文明的长处,各种文明都有着灿烂的成就,

谁也没有资格瞧不起谁,这种文明平等观念是有利于和谐世界形成的。

三、文明形态兴衰的动因是“挑战—应战”机制

汤因比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明,就是由于人

类面对

某种困难的挑战进行了成功的应战。在应战中,人类的创造力得到

了发挥,文明得到产生和发展。但是只有强度适中的挑战才能引起

富于成效的应战。文明的生长需要一种“生命冲动”以便使挑战的对

象再度面临一次新的挑战,从而刺激它进行新的挑战,随后又使它

面临新的挑战,又引起新的应战——如此周而复始,文明得到生长

和发展。

为了适应这一理论,汤因比有时用一些片面的史实来迎合它的理论

需要。例如,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而非长江流域,即由于黄

河多灾,又多次改道,正合其“挑战—应战”理论。然而,他却忽略

了这样一个史实:中国文明的发祥地在黄土高原地区,并非由于环

境的恶劣,而是历史上这个地区土壤的肥沃。华夏祖先正是凭借优

越的自然条件才在此定居,发展农业,奠定了文明的基础。所以说,这一理论是不严密的。

四、文明解体的类型分为希腊—罗马模式,中国模式和犹太模式他认为,文明解体阶段最突出的特征是社会体一分为三,少数创造者蜕变成少数统治者,多数模仿者则转化为内部无产者和外部无产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少数统治者依靠暴力建立了国家。内部无产者便创立了统一教会与之对抗。正是统一教会使文明的种子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外部无产者则组成军事集团侵入文明社会,与内部无产者一起摧毁了统一国家。随着母体文明的灭亡,从中又产生了新的子体文明。汤因比把这一文明解体的类型称为希腊—罗马模式。

汤因比力图用这三种模式概括人类文明解体的所有类型,实际上只能是徒劳的。由于各个文明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各异,他们文明前进的道路只会千差万别,解体的类型也只能是万千姿态。不过,汤因比借助模式对各个文明形态的历史进行多线式的比较,却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历史研究》,它的规模实在太过庞大,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史实错误。在许多他不熟悉的领域,它不得不转手资料,冒着人云亦云的危险。汤因比本来打算把这本书写成一部科学性的著作。但是,《历史研究》中的理论和法则既不精确也不能普及。有时甚至与历史真实背道而驰。他自称“科学研究”,但在书中却表达了强烈的宗教意识,多的是神秘感而缺少实证感。《历史研究》“这部展示博学,大的令人恐怖的书,竟是在否定理性主义”。

虽然如此,《历史研究》毕竟它是开创性的。它破除了欧洲中心论和单线发展理论,展示了世界历史演变的不同模式和多样性,它开创的宏观历史学研究方法对于我们开拓历史学术研究视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篇三:读书笔记-《为历史学辩解》】

《为历史学辩护》的读书笔记

还是让我们回到正题。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就在想,《为历史学辩解》,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冤情,需要我们为他辩解,那我们到底要为辩解什么呢。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入手,看看作者到底要为历史学辩解什么。符士蒂尔.德.古朗治和先于他的贝尔这样认为,“史学在所有科学中难度最大”。确实,作为一门理性分析的科学,并且正真作为一种科学搬上人类与科学的舞台,历史还是比较晚的。用作者的话说,他还很年轻。至少在西方的十六七世纪以前,它只是为宗教服务的,即有人谓之宗教学。作者这样说道:“以前的历史只

是叙述而已,那时的历史充斥着传闻逸事”。如此,现在的历史学家

任重道远,要使历史正真为人类利益服务,正真让历史在人们心中

成为一门正真的科学,历史学家该怎样改变以前历史学家研究历史

的错误方法。历史学家应该拥有怎样的技艺,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本书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讲诉历史、人、时间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讲诉历史的考察;第三章讲诉历史的考证;第四章讲诉历史

的分析;第五章讲诉历史因果。从这几章的表面字样理解,似乎讲

诉的就是历学家所需要的能力。那么是不是呢?咱们慢慢往下看。

历史的含义在百度全科上是这样讲的,一是指过去事实的记载:二

是指已过去的事实;三是指经历,底细;四是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

展进程,沿革,和来历。五是指以过去的经历和事迹的痕迹;六是

指历史学科。我想,这些概念已经包含在这本书里了。本书反复强调,历史是以人类留下的痕迹作为考证的基础。时间是人类历史的

线索。在书中的导言部分,,有这样一个故事。作者的儿子问自己”

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在为读者设下悬念的同时,也暗示了本书的标题,《为历史学辩解》,历史的作用是很大。作者便说,这个问题

是每位历史学家必须要做出的解释,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布洛赫在

导言中这样说:“史学的主题是人类本身极其行为,历史研究的最终

目的显然在于增进人类的利益,实际上一种根深蒂固的秉性使人们

本能的要求历史指导我们的行动”.作者在导言中提到了“实证主义”,而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

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

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这无疑与年鉴学派所提倡的观点不同,这

也是年鉴学派产生的背景之一。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帮到很多人,如

职业历史学家,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能就史学的徘徊和不断地自

我反省问题加以深思。尤其希望这一代年轻人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开

拓历史学的广度和深度,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正好体

现的年鉴学派要求历史学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历史学还十分年轻,然而又不无乐观地强调史学的不确定性正是史学得以存在的理由,它使我们的研究不断更新,通过逐步开拓史学的广度和深度,

史学将愈来愈显现出其自身的不朽价值。我想这也是马克.布洛赫所

想吧.下面我将向你们讲诉每章节大致所讲的内容。

一. 历史、人、时间

作者指出,历史一词,来源已久,那么“历史”究竟是什么,“历史“研究什么,这章就首先提出了这问题,从本质上讲,历史学的对象

就是人。“历史学所掌握的正是人类,做不到这点,充其量只是博学

的把戏而已”。布洛赫在这章这样说道。作为历史学家来衡量人类,

并且做到准确无误,需要把它转化为词语,并且是极为精准的词语。这就与本书的第三章第三节章相对应了—术语,这也是历史学家所

需要的基本功吧。

历史的时间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历史学家的思想总是自然而

然的注入时代的气息,不仅意味着要以时间为线索,更要明确时代

背景,以及尊重历史原貌,还原历史本质,不能想当然而所以然。

历史的时间是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现实,我们要尊重历史。这种历

史时间,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而它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这便是历史存在的理由吧。作者在本书中善于用举例的方式来帮助

我们来理解作者的观点,在这节中,他把历史研究转化为语言,要

求我们做到精准,比作钻床的工人和制作鲁特琴的匠人,形象而具体。作者把时间当做自己绘制历史画卷的线条,他通过通过举例和

理论结合,明确告诉我们时间对于历史和研究历史的人的重要性。

时间与起源是紧密挂钩的,而追溯一个历史时间的起源是很复杂的,这起源很容易导致人们对历史理解的混淆。作者通过引证宗教学的

例子,告诉我们,任何研究,在追溯人类行为起源时,往往潜伏着

同样的危险,即将祖先与原因混为一谈。而这又转化到词义上了,

对词义的理解不同,起源也会不同,不然,对历史的理解就会失真了。

历史的界限。过去与现在的界限只是相对的,由古知今,由今知古。对今天以毫无作用的事物我们该怎样看待,也许,他便是由古至今

和由今知古的线索之一,帮助我们“推塑历史”。历史研究,既研究

已死的历史,又研究活的现实,既然能由古至今,又能由今知古,

那么我们需要,也是完全可以扩宽历史研究领域,“这不是为自己的

专业争取地盘”,作者这样说道,讲历史学的范围又古延伸到当代

(以前的历史研究只局限在过去的历史),唯有总体的历史,才是

正真的历史。这又正好符合年鉴学派的宗旨。而总总的研究需要我

们对历史的考察,这便是本书第二章节要讨论的问题。

二.历史的考察。

正如佛朗索瓦.西米昂所言,对历史上人类全部活动的认识,都是对

其活动的认识,包括对当今人类大部分活动的认识,都是对其活动

轨迹的认识。这就是历史考察的最基本特性。过去是一个不变的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历史学家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是我们

也不能充分的了解过去,这门学科还很年轻,他不能像地质学或者

生物学家那样,能通过某种固定的文献与资料区考察。因此,我不

知道,我无法知道,成为了一种无奈。历史考察,需要证据。为了

寻找资料。我们需要阅读前人的资料,而我们也需要注意,这些证

据是不是是真的,而作者认为我们要得到的却是那些让你们想知道

而叙述者不想说的事,这才有正真的价值。对以前的史料,我们需

要辨伪存真,反复验证,这是正规历史研究的首要前提。我想这正

也是历史学家所需要的技艺吧。作者指出,“即使是明白无误又极具

价值的文献或考古资料,也只要在经过分析之后才能说明问题”。诚然,做历史研究,我们不能被过去的世俗,禁欲,传统思想,和习

以为常的见解所支配。我们需要从仅有的文献中寻找灵感。学会质

疑但又要有弹性,联想历史又要尊重历史。历史的证据是多样的,

这也给历史学家带来了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收集必需的资料。

这让历史学家认识到,历史考察工具的重要性和掌握工具的难度,

这也是历史学家所需要掌握的技艺。历史考察的过程中,史料的流

传即证据的流传是历史学家所需要考虑到的。史料在流传时所遇到

的问题与过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怎样使证据保存,这需要

历史条件的。这方面我们也无能为力。而无论我们研究什么时代,

考察的途径几乎都是取决于人类所留下的遗迹。这便是考证的法则。三.历史的考证

历史考察,需要历史考证。西方的历史考据学形成于十七世纪。对

史料先质疑再考证,才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而考证是历史的一

种基本职能。作者反对将整理史料与编撰史书割裂开来,我们不能

轻视考证,一旦人们只知道资料整理,为考据而考据,那么无非是

在浪费青的春。正确的考据至关重要,他会是历史研究更加走向光明。系统的考证法旨在求真。在这章中,作者又通过大量的例子向

我们讲述了有关考证需要注意的地方。历史是必然的,但同时也包

含着其偶然性,“历史考证也只有通过测定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才会发

现确定性”。

四.历史的分析

说分析历史,不如说是再现历史。兰克的治史名言——如实直书。

正如作者说道,学者或者史学家要以超然物外的态度对待史实。作

者以法官为你例,说即使是公正无私的法官,也会受法律的支配。

那么,历史学家似乎会忠实自己的良心呢,这个值得斟酌,在过去

的西方史学史上,史学家就像阎王殿的判官,对任务任情的褒贬,

我想这是作者写这章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及作者说道“人们重视汇编

荣誉名册,轻视收集随笔记录”,使历史学天然的蒙上了一层反复无

常的面目。

作者以罗伯斯庇尔时期采取的措施为例,道出后来的历史学家针对

这些恐怖措施一味的贬低罗伯斯庇尔,作者这样回答此行为,“我们

应当提醒那些学者,不要沉迷于自己的观点便忘了当时的可能性”。

作者以这个例子告诫史学家:历史学家在评判某一历史事件时,要

与当时的历史现状相结合。不要一味的赞同与批判,反对。

对历史的分析,要善于分类归纳。史学家的另一职责就是在于经常

检验自己的分类归纳是否正确,以便证明是否合理。有了错误,则

加以改正,尽管历史学家同样力图概括现实,却站在各自不同的有

利角度去对待问题。作者反对实证主义的排斥抽象,认为反对抽象

的也反对想像。分析问题以及分类历史事件都与“术语”有关。“分析

首先需要适当的语言作为工具。术语的要求便是“简明扼要”这也正

是史学家棘手的地方,也许,这是每位史学家所需要掌握的一门最

重要的技艺。你需要把你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公布于世,必须通过语

言转”化过来,同时这也在考验一个史学家的能力,一种表达能力。

对于术语,“历史学的大部分词汇均取自其研究论题本身,被历史学

吸收的这些词汇经过长期的运用,已变得面目全非,而更多词的含

义以模棱两可”。同时,这些借来的词本身就缺乏一致性。(资本主义、中世纪、世纪。中世纪的史学家常说十二世纪的文艺复兴,但是使

人们很容易忘记这场运动开始于1065年。运用术语将历史的特征表

述的更加精准。是历史工作的分内事。历史是进步的,以现在的标

准去衡量历史,历史才有可塑造性,如柏格森(法国哲学家)所言,“逼近现实的轮廓”。

五.历史的因果

历史的因果即历史的原因,作者极力反对实证主义把“原因”这一概

念从科学中根除,探索历史原因是所有历史学家无法逃避的规律。

作者也反对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只迷恋于寻找单一原因,这正好体

现了作者的整体史观。此章三四页

的篇幅,来阐述作者关于“历史因果”的论断,但是就举例就占了大

部分,草草了结——“总而言之,历史的原因不是想当然的,他需要

我们去探…….其实我感觉这个问题是每个正常人都知道的,也许这

便是只是草草了结原因之一吧。不光在这章有这个弊端——举例占

了每章太多的篇幅,虽然他有助于我们理解作者的观点,同时增强

文章的趣味性,但是太多又显得很烦人,并且由于知识和习俗的原因,很多例子又不太懂。这是该书的一个弊端之一,同时,对于作者的很多观点我并不赞同.以上大致是各章节所要讲的内容。.

他人文科学,强调历史学是基于文献资料基础之上的科学。历史学家的天地局限于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历史学趋于狭隘化、微观化。

兰克史学夸大和歪曲考证方法引起了两个重要后果,第一,只承认简单的因果关系,把年代的先后和因果关系等同起来,把历史解释简单地归结为确定事实发生的先后顺序;第二,由于强调政治史和外交史,所以这种史学仅仅是一种记事史。兰克的史学研究模式狭隘地集中政治历史,脱离广泛的社会环境,只关注于欧洲政府间的外交事务,严重地依赖于政府的文献,忽视其他的资料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