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锡良版 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 第七章 被动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字直接用在动词之前,不能认为是省 略了行为的主动者,而应看作“为”字表被 动的另一种形式。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 是介词,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是表被 动的助动词。 “为”字同“于”字一样,本身没有表被动 的意思,只是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且还有很 多别的用途,易产生歧义,故后来被“…… 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一)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如《郑伯克段于鄢》“蔓草犹不可除”一句。“除” 的意思是被除掉的意思。从上文的内容可以领会到 这一点。主语“蔓草”是动词“除”的受事者。 又如《报任安书》“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句中的“拘”是被拘禁的意思,“放 逐”是被放逐的意思。从上下文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两句的主语“文王”和“屈原”分别是动词“拘” 和“放逐”的受事者。 这类句子没有表被动的形式标志,在形式上同主动句 完全一样。它的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 语义关系上去理解,看主语是否是谓语动词的受事 而不是施事。
这是一组古汉语中最常见的固定句式。其中的“如、若、何”都是动词。“如 何”也可以说成“若何”、“奈何”,其中的“若”、“奈”仍然具有动词性, 但凝固后与“如何”的含义相同。 “如、若、奈”作为动词,都含有“办理、处置、对付、安顿”的含义,“何” 是疑问代词,表示“怎么,怎么样”,二者连用表示询问办法或原因。 询问办法 (1)于是项羽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史记· 项羽本纪》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列子· 愚公移山》 询问原因,用在动词前,含有“怎么,为什么”的意思。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4)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如之何勿思!《诗经· 君子于役》
5.见……于 “见……于”式被动句是将“见”字和“于” 字结合起来运用,用“见”字表示被动,用 “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 秋水》
6.被字句 被字句在战国未期出现,汉代用得较为普遍,但还 是不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只是一个帮助表示 被动的助动词。 (1)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 策· 齐策》)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贾生 列传》) (3)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 班超传》) “被’字原是动词“遭受、蒙受”的意思,如例(1)“被 攻” ,其动词性很强,可以不看成被动句;例 (2)“被谤”与“见疑”对举,其被动意义明显一些; 例(3)中“被”字的意思虚化得多,更应看成表被动 的助动词。
二、何……为(何以/必/乃/足以……为,奚/奚以/奚用/用……为)
这组习惯句式有两种用法: 1.表示询问。何……为中的何疑问代词,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句末“为”加
强询问的语气。
长信侯曰:“王何以臣为?” (《战国策· 魏策三》) 2.表示反问。用反问的形式表示否定。常用“何以……为”的形式。“以”是动词,有 用的意思,译为“哪里用得着……呢”、“为什么……呢”。“何以伐为”,就是“为什
四、熟与、与……熟、熟若
表示比较和选择的句式,其中“孰”是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可 译为“跟……比,哪个……?”。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 齐策》
(2)吾与徐公孰美?(同上) 其中的“孰若”、“与其……孰若”通过选择有舍前取后的意思,可译为“哪
如”、“与其……哪如……”
(3)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么要攻打它呢?”意为不必攻打。
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1.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亦”有时写作“已”,可译成“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学而》 2.无乃……乎表示委婉的商榷口气,对有关情况加以测度,可译为“恐怕……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 3.得无……乎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可译为“恐怕/莫非……吧?”、“能够没有…… 吗?”。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产生
*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没有发现被动句。 *西周金文中已经发现了被动句,但数量很少。 *春秋战国时代,被动句就用得比较普遍了。而且有 多种形式。例如: (1)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 荣辱》) (2)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仇人役。(《荀 子· 促尼》) (3)比干见刳箕子累。(《荀子· 成相》) 《荀子》中有“于”字句,“为”字句,“见”字 句几种形式。战国时代,除以上三种被动句式外, 还有“为……所”式、“见……于”式、被字句被 动句式。
汉末,“被”字可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被” 是介词。 (4)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 收时表》) 魏晋以后,用‘被’字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例 子越来越多,口语里完全取代了其它的被动 句式,就是在仿古的文言文中,“被”字句 也常常被使用。
第十三章
习惯句式
一、若何、如何、奈何(如……何、奈……何、若……何)
(4)“于”字被动句,其形式结构跟表处所、时 间的“于”字句完全相同,故后来被“被” 字句所取代。 孙嘉聘于齐。《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
2.为字句 (1)用介词“为”引进主动者,使主语有了明 显的被动性质。 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 天下》 (2)为字句的受事主语往往可以省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 《过秦论》) (3)“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可以省 略,直接把“为”字放在动作的前面。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 燕策》
(二)被动句式 有些句子在谓语的前面或后面带有表示 被动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成为表示被动 关系的形式标志。这些带有标志性词语的被 动句就称作被动句式。
1.“于”字句 (1)在动词谓语后面,用介词“于”引进主动者,使 主语有了明显的被动性质。 郤克伤于矢。《左传· 成公二年》 (2)去“于”则变成主动句。古人常采用这种方式, 构成主动和被动对比的句子。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 项羽传》 (3)古汉语的“于”字句式:受事主语+谓语动词+于 +行为主动者 现代汉语“被”字句式:受事主语+被+行为主 动者+谓语动词 穷者常制于人。《荀子· 荣辱》 ——走投无路的人常常被别人支配。
3.见字句 (1)助动词“见”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帮助表 示被动。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 说难》 (2)“见”字用在动词前一般表示被动,但是, 汉代以后也有不表示被动的。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4.为……所…… (1)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用“所” 帮助表示被动。 楚虽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 秦策》 (2)有时,“为……所”式中动作行为的主动 者可以不出现。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 鸿门宴》
第七章
wk.baidu.com被动句
一、什么是被动句
被动句是叙述句中的一种类型。 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 可以分成两类: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 者,即施事者。 “季氏将伐颛臾。” 主语“季氏”是谓语动词“伐”的发出者。所以这 句是主动句。 2、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 者,即受事者。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ju四声,鞋)。” 主语“郤克”不是谓语动词“伤”的发出者,而是 “伤”的受事者,即被射伤。所以这一句是被动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