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国家基本药物专项处方点评

国家基本药物专项处方点评一、引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国家基本药物专项处方进行点评,以期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二、国家基本药物概述国家基本药物是指为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由国家确定并保障的药品。
基本药物具有疗效确切、价格适中、使用广泛等特点,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基础。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定期调整,以适应临床需求和药品市场变化。
三、专项处方点评目的通过对国家基本药物专项处方进行点评,旨在提高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规范医疗行为,降低药品费用支出,提高患者满意度。
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医药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专项处方点评内容1.处方规范性:点评处方是否符合规范书写要求,包括患者信息、诊断、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医师签名等内容是否完整、准确。
2.药物合理性:评价处方中所选药物是否符合患者病情需要,是否遵循基本药物优先使用的原则,是否存在不合理联合用药、超适应症用药等情况。
3.药物经济学:评估处方中药品的价格、用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医保支付政策,是否造成资源浪费。
五、专项处方点评结果通过专项处方点评,发现大部分处方规范、合理用药,体现了临床医生的良好职业素养和医疗水平。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处方书写不规范、部分药物选择不合理、少数处方存在超适应症用药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处方点评制度,定期对处方进行点评和反馈,确保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六、结论与建议国家基本药物专项处方点评对于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生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和选用能力;二是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点评长效机制,确保处方点评工作的持续开展;三是加强医保支付政策引导,鼓励患者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四是加强药品监管,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基本药物就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得药品。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向其成员国推荐制定基本药物目录,目得在于使其成员国(特别就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得到基本药物供应。
1977年WHO出版了第1份《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此后每两年更新一次,现已发布了17版。
为了响应WHO得倡导,1982年我国首次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自1992年起结合医疗保险制度得改革,开展了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得工作。
2009年,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得意见》,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009年8月18日,国家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与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9部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要求及建议,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实施意见》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 暂行)》,同日,卫生部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正式启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对基本药物得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得制度,通过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以达到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得目得。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收录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205种、中成药102种(中药饮片未列具体品种),由于该目录收录药物品种偏少,不能满足实际临床需要,因此,多个省市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了纳入基本药物管理得非基本药物目录。
2012年1月30日,卫生部发布了《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提出多项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得措施,如: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完成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得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得制定工作;规范地方增补非目录药品;制定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开展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综合评价等。
XX医院基本药物处方点评规程

XX医院基本药物处方点评规程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XX医院医生对基本药物处方的点评流程,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合理、安全的药物治疗。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XX医院所有临床科室的医生。
药物处方点评流程1. 医生在开具基本药物处方前,应仔细审核患者的病历、诊断结果、病情及用药历史。
2. 医生应使用国家或省级基本药物目录中列出的药品进行处方。
3.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适当的基本药物剂量和疗程。
4. 医生在确定处方时,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药物使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
5. 医生应注重药品的规格、剂型和用法,避免药物的误用或滥用。
6. 医生在点评处方时,应参考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指南,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以提高处方质量。
7. 医生点评处方时应书写清晰、准确,并署名确认。
药物处方点评评估1. 医院将设立专门的药物处方点评委员会,由医学专家组成,负责定期评估医生的处方质量。
2.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监测等。
3. 委员会将根据评估结果,对处方质量较低的医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处方点评统计与分析1. 医院将定期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统计分析的目的是发现医生在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评估整体处方质量。
3. 统计分析结果将为改进医生的处方行为和提升药物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定期更新与宣教1. 医院将定期更新基本药物目录和相关临床指南,以确保医生获得最新的药物信息。
2. 医院将开展药物处方点评相关的宣教活动,提高医生对处方质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附则1.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如发现本规程存在问题或需要修改的地方,医院将及时进行修订,并通知相关人员。
以上为XX医院基本药物处方点评规程内容,请各科室医生务必遵守和执行。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及时与医务部联系。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XX医院基本药物处方点评要求

XX医院基本药物处方点评要求
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国家及我院的
相关规定,制定以下基本药物处方点评要求:
1.基本药物的临床应用必须符合国家及我院的相应规定,同时,必须有确切的临床诊断与药物治疗指征;
2.基本药物的剂量、用法、用量应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
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等因素综合考虑,建立合理的个体化用药
计划;
3.基本药物处方应标明医师姓名、处方日期、药品名称、规格、剂量以及用法、用量、疗程等信息,建议使用电子处方系统书写,
保障信息安全;
4.基本药物处方点评要求包括药师审核和药物监测,药师审核
时需核实处方信息、对患者进行药品知识指导、解答疑问、进行不
良反应监测等,药物监测主要包括药物疗效、安全性、合理性等方面;
5.对于常规使用的基本药物,需指定专人负责点评药品的疗效、安全性、合理性等方面,并建立档案,为持续改善用药管理提供科
学数据支持。
希望我院医务人员严格按照以上要求进行处方点评,规范用药
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是一个用于评估和指导基本药物处方使用的规范性文件。
下面是一般性的指南概述:
1.目标: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的目标是确保基本药物在医疗实践中的合理、安全、有效和经济使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2.适用范围:指南适用于所有开具、审核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3.基本原则:基本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
处方点评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结合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
对基本药物的使用进行综合评价。
4.处方点评内容:处方点评内容包括处方药物的品种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重复用药、禁忌症等方面的评价。
同时,还应关注处方药物的相
互作用、不良反应和药代动力学等因素。
5.处方点评方法:处方点评可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
定量方法包括药物利用评价、药物经济学评价等;定性方法包括专家咨询、同行评议等。
6.处方点评结果应用:处方点评结果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临床路径优化、医务人员培训等方面。
对于存在问题的处方,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改进,
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7.监督与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定期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同时,卫生行政部门也应加
强对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指南的有效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发布的具体指南和要求。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1)

附件: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目录第一部分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第二部分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四、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五、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指南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病历点评指南七、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八、妊娠患者处方点评指南九、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十、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十一、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指南十二、抗感冒药处方点评指南第一部分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后,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目前医药更新快,药品说明书的更新往往具有滞后性。
因此,药师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随着新规范、新指南、新共识等更新点评方法,不可仅凭借说明书草率判定处方合理性。
二、不合理处方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三、制定指南的法规依据1.《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及其附件1:处方标准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3.《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4.《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7号)四、判断为不规范处方情况【点评标准】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向其成员国推荐制定基本药物目录,目的在于使其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得到基本药物供应;1977年WHO出版了第1份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此后每两年更新一次,现已发布了17版;为了响应WHO的倡导,1982年我国首次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自1992年起结合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开展了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的工作;2009年,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09年8月18日,国家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9部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要求及建议,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同日,卫生部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正式启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通过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以达到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的目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收录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5种、中成药102种中药饮片未列具体品种,由于该目录收录药物品种偏少,不能满足实际临床需要,因此,多个省市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了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1月30日,卫生部发布了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提出多项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措施,如: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完成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的制定工作;规范地方增补非目录药品;制定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开展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综合评价等;开展基本药物处方点评,了解基本药物用药状况,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可从“可获得性”、“使用合理性”方面进行评价;“可获得性”评价可从整体上分析处方使用基本药物情况,考察医疗机构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程度,具体评价方法:1.分析处方中基本药物总体用药情况,统计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金额、单价等信息;2.针对“是否优先选用基本药物”进行点评;3.抽取样本处方为普通处方基本药物处方+非基本药物处方;“使用合理性”评价可通过分析具体基本药物使用合理情况,以了解基本药物的临床应用状况,具体评价方法:1.点评基本药物处方的规范性和适宜性,可与常规处方点评工作同步进行,点评参考标准同常规处方点评;2.评价疾病治疗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的一致性,可通过比较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对于某类疾病治疗的用药方案与实际处方用药方法是否一致;3.抽取样本处方为基本药物处方即:处方中含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医疗机构所在省市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所收载的药品;二、点评依据1.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2.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09年版基层部分3.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4.医疗机构所在省市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三、处方中基本药物使用状况点评即:基本药物“可获得性”评价(一)点评目的1. 分析处方中基本药物总体用药情况,考察医疗机构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程度;2. 针对“是否优先选用基本药物”进行处方点评,评价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二)点评方案1. 抽样频率:1次/月;3. 抽样范围:前一月所有处方包括:基本药物处方、非基本药物处方、住院医嘱;4. 抽样方法:全样本或随机抽样;5.处方判定标准:含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医疗机构所在省市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所收录药品的处方为基本药物处方,反之,则为非基本药物处方;6. 点评内容: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及“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基本药物”处方状况;7. 点评流程:(三)评价指标1.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目的:总体水平考查基本药物在患者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情况;●基本药物处方数:在总的抽样处方中使用基本药物的处方数;●总抽样处方数:在规定的抽样时间段内随机抽取的处方总数;●统计:以就诊使用基本药物的处方数除以同时期抽样处方总数乘100%;2.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品种百分率%3.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金额百分率%●目的:考察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金额的相对水平;●就诊用基本药物金额:在总的抽样处方中所用基本药物的金额加和;●同期就诊用药总金额:同期抽样的总处方中所用药品的金额加和;●统计:以就诊用基本药物金额除以同期处方药物总金额乘100%;4.基本药物平均品种单价元/种●目的:考察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平均单价水平,可与同期使用的所有药物平均品种单价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就诊用基本药物金额:在总的抽样处方中所用的基本药物的金额加和;●就诊用基本药物品种数:在总的抽样处方中每张处方所用基本药物的品种数加和;●统计:以就诊用基本药物的金额累计值除以同期就诊用基本药物的品种总数;5.基本药物未优先选用处方百分率%●目的:考查基本药物在医疗机构的可及性及公益性;●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基本药物的处方数:对于某类疾病的治疗,在医疗机构拥有可用于该类疾病治疗的基本药物的前提下,在无治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等支持下,未选用基本药物的处方数;●总抽样处方数:在规定的抽样时间段内随机抽取的处方总数;●统计:以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基本药物的处方数除以总抽样处方数乘100%;●说明:因门急诊处方不宜判断,此项仅用于病区医嘱点评;四、基本药物处方中用药合理状况点评即:基本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一)点评目的分析基本药物处方合理用药情况;(二)点评方案1.抽样频率:1次/月;2.抽样范围:三二中抽取的基本药物处方;3.抽样方法:全样本或随机抽样;4.基本药物处方选取标准:含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医疗机构所在省市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所收录的药品;5.点评内容:1处方开具的规范性与用药的适宜性;2疾病治疗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简称指南的一致性;6.点评流程:(三)评价指标1.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目的:考察就诊使用基本药物的处方中,不规范处方的比率;●统计:以不规范基本药物处方数除以基本药物处方总数乘100%;2.基本药物不适宜处方百分率%●目的:考察就诊使用基本药物的处方中,基本药物用药不适宜处方的比率;●统计:以基本药物用药不适宜处方数除以基本药物处方总数乘100%;3. 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的处方百分率%注:指南为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简称●目的:考察医疗机构对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的执行程度;●统计:以基本药物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的处方数除以总抽样基本药物处方数乘100%;五、工作表格点评表1:基本药物处方用药状况点评工作表点评表2:基本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工作表点评表3:不合理基本药物处方统计表点评表1 基本药物处方用药状况点评工作表注:有或是=1,无或否=0;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A :使用基本药物的处方数 F :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基本药物处方数 K :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A/处方总数B :用药品种总数 G :单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L :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品种百分率=C/B100% 医疗机构名称: 统计人: 统计日期: 基本1. 是=1,否=0;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A:合理基本药物处方数;B:基本药物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的处方数;C:合理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A/基本药物处方总数100%;D:基本药物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的处方百分率%=B/基本药物处方总数100%2. 不合理问题代码1不规范处方: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1-5: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1-6: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1-7: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1-8: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9: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0: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11: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12: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13: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2用药不适宜处方:2-1:适应证不适宜的;2-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2-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2-5:联合用药不适宜的;2-6:重复给药的;2-7: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2-8: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点评表3 不合理基本药物处方统计表医疗机构名称: 处方日期:注:A:门诊不规范基本药物处方数;I:病区基本药物医嘱点评总数;B:急诊不规范基本药物处方数;J:门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A/G100%C:病区不规范基本药物医嘱数K:急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B/H100%D:门诊不适宜基本药物处方数;L:病区基本药物不规范医嘱百分率=C/I100%E:急诊不适宜基本药物处方数;M:门诊基本药物不适宜处方百分率=D/G100%F:病区不适宜基本药物医嘱数;N:急诊基本药物不适宜处方百分率=E/H100%G:门诊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总数;O:病区基本药物不适宜医嘱百分率=F/I100%H:急诊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总数;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基层部分EB/OL..2009-8-18.[2]张先洲,宋金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介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9, 29 23:2037-2039.[3]世界卫生组织.药物:基本药物EB/OL. .[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Model Lists of EssentialMedicinesEB/OL..[5]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2009-3-17.[6]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htmlfiles/mohywzc/s3581/200908/.2009-8-18.[7]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wzc/s3581/200908/.2009-8-18.[8]于娣,马月丹,张抒,等.26省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 311:34-36.[9]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s7696/201202/.2012-1-3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的通知EB/OL.h. 2009-8-18.。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是指对基本药物处方进行评估和点评的规定和措施。
该制度旨在确保处方药的使用安全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和药物卫生管理水平。
本文将从基本药物处方点评的背景和意义、点评的内容和流程、点评结果的应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现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制度的重要性和作用。
1.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的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处方药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而药物滥用、超量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也在日益突出。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制度的出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点评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优化药物使用,规范处方行为,减少滥用和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
通过点评,医生可以得到指导和反馈,提高处方准确性,更好地服务患者。
2. 点评的内容和流程基本药物处方点评主要包括处方准确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
具体而言,点评的内容包括用药适应症、药物剂量和用法等。
点评流程一般分为医师填写处方、药师审核和点评专家评估等环节。
医师填写处方后,药师会对处方进行初步审核,并根据需要提出修改建议。
之后,点评专家会对药师审核通过的处方进行最终评估,给出点评结果。
3. 点评结果的应用和影响基本药物处方点评的结果将对医生的处方行为和患者的用药情况产生重要的影响。
点评结果将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医生,以便其了解自身处方行为的优缺点,并作出改进。
同时,点评结果也可以作为医院药物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
通过点评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用药风险和问题,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4. 相关政策和措施为了进一步推动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相关部门和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例如,鼓励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处方点评制度,并为医生提供培训和指导;加强对点评结果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药学团队的建设,提高药师的审核和点评能力等。
5. 国内外案例分析国内外许多医疗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向其成员国推荐制定基本药物目录,目的在于使其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得到基本药物供应。
1977年WH出版了第1份《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此后每两年更新一次,现已发布了17版。
为了响应WH 啲倡导,1982年我国首次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自1992年起结合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开展了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的工作。
2009年,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009年8月18日,国家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9部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要求及建议,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同日,卫生部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正式启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通过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以达到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的目的。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收录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5种、中成药102种仲药饮片未列具体品种),由于该目录收录药物品种偏少,不能满足实际临床需要,因此,多个省市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了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
2012年1月30日,卫生部发布了《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提出多项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措施,如: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完成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的制定工作;规范地方增补非目录药品;制定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开展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综合评价等。
开展基本药物处方点评,了解基本药物用药状况,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而言,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可从“可获得性”、“使用合理性”方面进行评价“可获得性”评价可从整体上分析处方使用基本药物情况,考察医疗机构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程度,具体评价方法:1.分析处方中基本药物总体用药情况,统计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金额、单价等信息;2.针对“是否优先选用基本药物”进行点评; 3.抽取样本处方为普通处方(基本药物处方+非基本药物处方)。
“使用合理性”评价可通过分析具体基本药物使用合理情况,以了解基本药物的临床应用状况,具体评价方法:1•点评基本药物处方的规范性和适宜性,可与常规处方点评工作同步进行,点评参考标准同常规处方点评;2.评价疾病治疗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的一致性,可通过比较《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对于某类疾病治疗的用药方案与实际处方用药方法是否一致;3.抽取样本处方为基本药物处方(即:处方中含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医疗机构所在省市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所收载的药品)。
二、点评依据1.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2.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09年版基层部分)3.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4. 医疗机构所在省市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三、处方中基本药物使用状况点评(即:基本药物“可获得性”评价)(一)点评目的1. 分析处方中基本药物总体用药情况,考察医疗机构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程度;2. 针对“是否优先选用基本药物”进行处方点评,评价基本药物的可及性。
(二)点评方案1. 抽样频率:1次/月;3. 抽样范围:前一月所有处方(包括:基本药物处方、非基本药物处方、住院医嘱);4. 抽样方法:全样本或随机抽样;5. 处方判定标准:含《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医疗机构所在省市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所收录药品的处方为基本药物处方,反之,则为非基本药物处方。
6. 点评内容: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及“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基本药物”处方状况。
7. 点评流程:(三)评价指标1. 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2. 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品种百分率(%目的:考查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品种及使用程度;就诊用基本药物品种数:在总的抽样处方中每张处方所用基本药物的品种数加和; 同期就诊用药总品种数:在总的抽样处方中每张处方所用药物的品种数加和。
统计:以就诊用基本药物品种数除以同期就诊用药总品种数乘100%3. 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金额百分率(%4. 基本药物平均品种单价(元/种)5. 基本药物未优先选用处方百分率(%四、基本药物处方中用药合理状况点评(即:基本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 (一)点评目的分析基本药物处方合理用药情况。
(二) 点评方案1. 抽样频率:1次/月;2. 抽样范围:三(二)中抽取的基本药物处方;3. 抽样方法:全样本或随机抽样;4. 基本药物处方选取标准:含《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医疗机构所在省市纳入基本 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所收录的药品;5•点评内容:(1) 处方开具的规范性与用药的适宜性;(2) 疾病治疗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简称《指南》的一致性。
6•点评流程:(三) 评价指标1. 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2. 基本药物不适宜处方百分率(%基本药物未优先选用处方百分率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基本药物的处方数x 100%3. 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的处方百分率(%)注:《指南》为《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简称、工作表格点评表1:基本药物处方用药状况点评工作表点评表2:基本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工作表点评表3:不合理基本药物处方统计表点评表1基本药物处方用药状况点评工作表医疗机构名称:统计人:统计日期:处方总数:张药 1,无(或否)丄'' 0;结果保留小数点 处方数F :无正当理由未首统基 ':G 单张处方用药品统数位处方专项点评工作表 本药 计人物处方数r"K :基药物占驟n 本药注1. 是=1,否=0;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A:合理基本药物处方数;B:基本药物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的处方数;C:合理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A/基本药物处方总数*100%;D:基本药物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的处方百分率(%)=B/基本药物处方总数*100%2. 不合理问题代码(1)不规范处方:1-1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1-2 :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1-3 :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4 :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1-5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1-6 :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1-7 :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1-8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9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0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11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12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 13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2)用药不适宜处方:2- 1 :适应证不适宜的;2-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2-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2-4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2-5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2-6 :重复给药的;2-7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2-8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点评表3不合理基本药物处方统计表A :门诊不规范基本药物处方数; I : J : 病区基本药物医嘱点评总数; 门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 =A/G*100%B : 急诊不规范基本药物处方数; C: 病区不规范基本药物医嘱数 K : 急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 =B/H*100% D: 门诊不适宜基本药物处方数; L :病区基本药物不规范医嘱百分率 =C/I*100% E : 急诊不适宜基本药物处方数; M门诊基本药物不适宜处方百分率 =D/G*100% F : 病区不适宜基本药物医嘱数; N:急诊基本药物不适宜处方百分率 =E/H*100% G:门诊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总数; O:病区基本药物不适宜医嘱百分率 =F/I*100%H: 急诊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总数;参考资料[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基层部分)[EB/OL]..2009-8-18.[2] 张先洲,宋金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介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 29(23):2037-2039.[3] 世界卫生组织.药物:基本药物[EB/OL]..[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Model Lists of Essential Medicines[EB/OL].[5]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2009-3-17.[6] 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htmlfiles/mohywzc/s3581/200908/42498.htm.2009-8-18.[7] 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publicfiles/busi ness/htmlfiles/mohywzc/s3581/200908/42512.htm.2009-8-18.[8] 于娣,马月丹,张抒,等.26省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34-36.[9] 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印发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publicfiles/busi ness/htmlfiles/mohbgt/s7696/201202/54032.htm.2012-1-3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的通知[EB/OL].h. 200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