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教案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教学设计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教学设计《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节的教学设计第14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教材分析:本节是苏教版第五单元、第14章、第1节的内容。
(以前的版本在8年级下册)由于天气原因冬季天气较冷现在调整到上册。
是学生在学习了生物分类知识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生物类群——植物。
它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异,可以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被分为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
能力目标:1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1说出植物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适应的特征。
2 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
教学方法:本节采用边实验、观察,边比较、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尽可能的利用当地常见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实物或标本,为学生观察创造条件。
利用山区学校特有的条件,组织学生到校外的自然环境中观察这些植物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增加学生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教学准备:1 课前收集一些不同类群的植物图片或采集一些植物标本。
2学生6—8人一组,自选组长,利用课余时间到自然界中观察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活环境,并采集实物。
3通过报刊、杂志和网络等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植植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植物是生物界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它种类多、分布广、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异。
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的不同,将地球上的植物分为四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1(说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代表植物、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
2(举例说出这几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3(探索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教案精编WORD版

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教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教案编制人:齐文华时间:2015年2月目录第一章走近植物第一节神奇的植物第二节植物的分类第二章植物的器官第一节植物的根茎第三节植物的叶第四节植物的花第三章植物与我们第一节我们身边的植物第二节植物的作用第一章走近植物树、七叶树等。
②灌木:指主干不明显,常由基部分枝,呈丛生的,高不及5m的木本植物,如月季、紫荆等。
③小灌木:高在1m以下的低矮灌木。
④亚灌木:高在1m以下的低矮灌木,仅茎基部木质化,多年生,而上部枝草质,并于花后或冬季枯萎。
(2)草本植物:植物体的木质部不发达,茎柔软,通常于开花结果后枯死的植物。
(3)藤本植物:植物体细而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其他物体,缠绕或攀缘向上生长的植物。
根据质地可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如葡萄、猕猴桃等。
揭示讨论题1的答案2. 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分类(1)陆生的:植物生长于陆地,通常茎生于地上,根生于地下。
陆生环境丰富多样,生于沙漠的,根常有沙套,为沙生植物;生于盐碱地的,体内含有大量盐分,叫盐生植物;生于高寒山地的,个体低矮,垫状,叫高山植物等。
(2)水生的:植物体部分或全部沉浸在水中。
生于沼泽地的,通气组织发达,为沼生植物等。
(3)附生的:植物附着生长于他种植物体上,但能自养,无需吸取被附者的养料而独立生活的植物。
(4)寄生的:植物寄生于他种植物体上,营寄生生活的植物,如菟丝子以其特殊的吸根吸取寄主养料。
揭示讨论题2的答案三、植物分类连连看游戏规则:展示一组附有多幅植物图片,让同学们将相同类别的植物进行连接,并小组讨论结果,使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知识。
第二章植物的器官一、课程导入说一说:大家知道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都是从哪个器官吸收而来的吗?小组竞赛:分小组比赛说出:①“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吃的是植物的根的蔬菜”②“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吃的是植物的茎的蔬菜”二、内容讲解植物的根根是植物长期适应陆地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地下部分。
(新)苏教版生物八上《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公开课(教案)word版(5)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分类的必要性、生物分类概念及依据。
2、尝试对植物和动物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生物的主要类群。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判断能力。
2、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3、通过探究生物分类方法、分类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分类技能。
5、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
情感目标:1、通过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增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同学们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怀。
2、通过观察图片,影片欣赏,使同学们在欣赏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生物同时,受到美育教育,从而陶冶同学们的情操。
教学重点:依据新课程标准只有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及比较抽象的分类等级,才能为以后了解各种生物的特点打下坚决根底制定教学重点为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教学难点:依据学情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她们对于生物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己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时就浅显的接触了生物的分类例子,又因学生对生活实际中商店中的东西分类摆放情况很了解分析教学难点为:描述种的定义。
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资料收集、调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学习、组间互动。
学情分析: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她们对于生物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己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时就浅显的接触了生物的分类例子,又因学生对生活实际中商店中的东西分类摆放情况很了解学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图片演示学生准备:收集生物分类相关材料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游戏1 、出示实物:笔、本子、苹果、桔子、肉、蔬菜等2 、让学生当超市效劳员:如何摆放这些东西。
3 、引导学生说出摆放的原因及这样摆设的好处。
4 、总结引出课题二、教授新课:〔一〕1 、出示图片2 、组织学生做游戏,看哪组同学把图片上各组的生物分类分得准,并说出分类的依据3 、评价4 、引导学生总结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并看书找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和自己的比照。
八年级生物 第22章 第二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教案

八年级生物第22章第二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教材内容分析1 、内容分析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生物之一。
已知的绿色植物有30 多万种,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本节课扼要介绍绿色植物的类群、形态、生理和分布。
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与人类有什么样关系,然后以绿色植物中最高等,与人类生、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被子植物为例,介绍被子植物的一生,最后介绍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主要作用及一些珍稀植物,让学生了解植物世界的多彩的同时还要关注植物,不要破坏生态平衡。
2 、重点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 、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第一节生物的分类的具体表现,也是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内容的扩展,并且为后面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生物的进化等到章节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学生情况分析1 、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初二学生学习生物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
他们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和讨论,对于生物学这门课充满兴趣。
但是,一方面学生们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并不是按照分类系统来学习的,而是以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为主线学习的;另一方面对七年级上册书中涉及到的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遗忘。
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学习难度加大。
本界初二学生,由初一开始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课堂讨论探究意识,课堂讨论气氛比较活跃。
所以运用讨论式教学可以顺利完成节课内容。
2 、难点及其分析植物世界中的植物丰富而又复杂,只有掌握住它们的特点才能区分它们。
所以把“各类植物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难点。
并通过实验、讨论、观察的方法总结出各类型植物的特点。
来分散难点。
三.教学目标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培养学生关注植物,了解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图片让学生学会归纳,收集资料的习惯四、教学策略1 、通过图片让学生分清植物的类群2 、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各类群植物的特征3 、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会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4 、通过讨论进行思想教育五、教学法资源准备多媒体、图片、种子、刀等六、教学法流程由图片引出四类植物了解四类植物的特点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
幼儿园大班探索自然:多彩植物世界教学案

幼儿园大班探索自然:多彩植物世界教学案【概述】1. 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2. 探索自然对幼儿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意义【教学目标】3. 让幼儿通过多彩植物世界的探索,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4. 增强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启发幼儿的好奇心【教学准备】5. 准备各类植物样本、图片、绘本6. 确保教室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课堂活动安排】7. 通过植物样本的观察、比较,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8. 利用绘本、图片等教具帮助幼儿认识各类植物9. 带领幼儿到校园内植物园或户外进行实地观察和探索【教学过程】10. 让幼儿自由观察和描述不同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等特点11. 引导幼儿比较不同植物的异同,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1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共享对植物的感受和认识【教学总结】13. 总结幼儿园大班探索自然课程的收获14. 鼓励幼儿记录自己在植物探索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形成小小的植物日记【个人观点与理解】通过这样一次深入的植物探索活动,幼儿可以在自然中感知到生命的奇妙,领悟到自然界的神奇和美妙。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也应该引导幼儿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在植物探索活动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是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激励幼儿自主探索。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尽可能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实际,让植物探索成为一次愉快的、自然的亲子互动。
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和回顾,让幼儿从植物探索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感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和认识这个多彩的世界。
【教学案扩写】【课堂活动安排续写】7. 引导幼儿通过植物样本的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
让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植物的外貌特征,比如叶子的形状、颜色、花朵的大小和颜色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美丽的植物世界——幼儿学习科学教案

美丽的植物世界——幼儿学习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观察、现、探究的兴趣和能力;2.掌握植物基本结构及其功能;3.了解不同植物生长的环境需求和适应能力;4.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分析和比较,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2.植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3.不同植物生长的环境需求和适应能力;4.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活动1.教师引入通过观察图片或现场的一些植物,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2.学习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幼儿介绍植物的根、茎、叶等基本结构,让幼儿了解它们的基本功能。
(2)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制作自己的“小花盆”,并种植一颗植物。
通过观察幼儿的种植过程,辅助幼儿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1)教师通过展示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让幼儿了解不同植物的外观和结构特点。
并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比较,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2)幼儿进行清晨晨练,同时观察旁边的植物,并找到不同之处。
4.了解不同植物生长的环境需求和适应能力(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不同植物生长的环境需求,并引导幼儿思考植物的适应能力。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在不同的场地,进行种植活动,并通过观察不同种植环境的变化,了解植物生长的适应能力。
5.实践活动(1)幼儿进行“植物大观察”活动,在操场、花坛等场地,找到不同的植物,并通过观察、摸索、嗅闻等多种感知方式,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和魅力。
(2)幼儿进行“手手养草”活动,幼儿通过在自己家中种植一盆植物,并记录其观察结果,提高观察和记录能力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幼儿能够正确地认知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2.幼儿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3.幼儿能够了解不同植物生长的环境需求和适应能力;4.幼儿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对植物的了解和兴趣。
初中生物八年级《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3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教学内容: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三课时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为植物及其分类,植物界是学生学习生物分类知识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生物类群,也是学生感性认识最丰富的部分。
因此在学习植物主要类群时,教师要创造条件把本节的活动开展好,并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主题思想:自然界的生物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尤其表现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
在植物类群的讲述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体现生物又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趋势,为以后学习进化的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在学生学习了植物主要类群后,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如粮食植物、蔬菜植物、中药植物和珍稀植物等等,并形成一个观念:植物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让学生养成热爱自然,热爱植物的情感,促使学生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
教学目标: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教学重、难点:重点: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难点: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2、说出植物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3、探究水生植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教学理念:通过对植物世界客观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分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述:在初一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过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问:绿色开花植物又被称为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较为高等的类群。
包在果皮里的种子可以不受虫害和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
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有真正的花,所以又称为有花植物。
也就是说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被子植物的生长形式多种多样,有木本(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有常绿的和落叶的,有自养的和寄生的,也有食虫的。
被子植物分布十分广泛,已知有300余科、10000多属,25万余种,占植物界种数一半以上,一般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个纲。
14.1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14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14.1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1)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知道植物的主要类群.2. 观看有关动画,让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各类群主要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结合课本的相关插图,能指明植物类群的生活习性以及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4.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懂得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一个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教学难点:1. 熟悉掌握植物主要类群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2. 了解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春天到了!各种植物返青吐绿、到了百花争艳的季节了。
河边、路旁、山林、田野,到处都是生机勃勃。
当我们外出踏青,漫步在郊外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五彩缤纷的植物的世界。
可是,你是否知道在自然界里的各种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及不同的个性呢?在植物界这个大家族之中,可以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以及种子植物等四大类。
其中种子植物的种类是最多的。
那么,它们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我国有哪些珍稀的植物呢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能够找出自己的答案!二、探究新知:(一)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完成下表(二)重难点突破1. 课件展示:播放动画,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⑴引导学生区别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⑵引导学生区别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三、训练巩固:1.水绵、海带、衣藻、紫菜等植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A.都有根状体B.都有叶状体C.都能固着生活在海底D.都能释放氧气2.藻类植物都没有()A.根、茎分化B.茎、叶分化C.叶、根分化D.根、茎、叶的分化3.下列植物不属于苔藓植物的是()A.葫芦藓 B.墙藓 C. 紫菜 D.地钱4.蕨类植物没有()A.根 B.茎 C.叶 D.花5.肾蕨的地上部分是植物的()A.整个植物体B.根、茎、叶C.茎和叶子D.叶片和叶柄6.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这两类植物间的主要区别是()A.苔藓类由孢子繁殖,而蕨类由种子繁殖B.苔藓是自养生物,而蕨类是异养生物C.苔藓类没有发育完善的输导组织,而蕨类具有真正的根、茎、叶D.苔藓类主要生长在潮湿处,而蕨类则常生长在水中7.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A.植物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B.体内无输导组织C.生殖过程离不开水D.不能开花、结果⒏.小美在海边采集到一个植物标本,它呈均匀的薄片状,没有叶脉,也没有枝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教案
编制人:齐文华
时间:2015年2月
目录
第一章走近植物
第一节神奇的植物
第二节植物的分类
第二章植物的器官
第一节植物的根茎
第三节植物的叶
第四节植物的花
第三章植物与我们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植物
第二节植物的作用
第一章走近植物
?分小组回答并解释分类原因
二、内容讲解
1.根据植物性状分类
(1)木本植物:是指植物体的木质部比较发达,一般比较坚硬,寿命较长。
可分为:
①乔木:指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高达5m以上,如杨树、槐树、七叶树等。
②灌木:指主干不明显,常由基部分枝,呈丛生的,高不及5m的木本植物,如月季、紫荆等。
③小灌木:高在1m以下的低矮灌木。
④亚灌木:高在1m以下的低矮灌木,仅茎基部木质化,多年生,而上部枝草质,并于花后或冬季枯萎。
(2)草本植物:植物体的木质部不发达,茎柔软,通常于开花结果后枯死的植物。
(3)藤本植物:植物体细而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其他物体,缠绕或攀缘向上生长的植物。
根据质地可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如葡萄、猕猴桃等。
揭示讨论题1的答案
2.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分类
(1)陆生的:植物生长于陆地,通常茎生于地上,根生于地下。
陆生环境丰富多样,生于沙漠的,根常有沙套,为沙生植物;生于盐碱地的,体内含有大量盐分,叫盐生植物;生于高寒山地的,个体低矮,垫状,叫高山植物等。
(2)水生的:植物体部分或全部沉浸在水中。
生于沼泽地的,通气组织发达,为沼生植物等。
(3)附生的:植物附着生长于他种植物体上,但能自养,无需吸取被附者的养料而独立生活的植物。
(4)寄生的:植物寄生于他种植物体上,营寄生生活的植物,如菟丝
子以其特殊的吸根吸取寄主养料。
揭示讨论题2的答案
三、植物分类连连看
游戏规则:展示一组附有多幅植物图片,让同学们将相同类别的植物进行连接,并小组讨论结果,使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知识。
第二章植物的器官
一、课程导入
说一说:
大家知道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都是从哪个器官吸收而来的吗?
小组竞赛:
分小组比赛说出:①“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吃的是植物的根的蔬菜”
②“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吃的是植物的茎的蔬菜”
二、内容讲解
植物的根
根是植物长期适应陆地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地下部分。
根由种子幼胚的胚根发育而成,向地下伸长,使植物体固着在土壤里,并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质。
根一般不分节,不生芽。
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体称为根系如做图。
1.根的种类根据发生部位不同,根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类。
(1)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种皮,直接生长而成主根,明显粗大,形成地下的主轴。
(2)侧根:指主根上发生的各级大小支根。
(3)不定根:指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发生的根,这些根的位置不固定。
2.根系类型
(1)直根系:主根与侧根在形态上区别明显,并在土壤中延伸较深的根,也称深根系。
这是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根系的特征。
(2)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基部生出许多较长、粗细相似的不定根,呈须状根系,在土壤中延伸较浅,也称浅根系。
这是大多数单子植物根系的特征。
植物的茎
茎是种子幼胚的胚芽向上生长而成,在茎端和叶腋处生有芽,茎和枝条上着生叶的部位叫节,两节之间的茎叫节间叶柄与茎相交的内角为叶腋
1.茎的分类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将茎分为(如图):
(1)直立茎:茎垂直地面,直立生长,如各种树木及玉米、辣椒等。
(2)平卧茎:茎平卧地面生长,不能直立,如蒺藜、地锦草等。
(3)匍匐茎:茎平卧地面生长,但节上生不定根,如甘薯、蛇莓等。
(4)攀援茎:茎上发出卷须、吸器等攀援器官,借此使植物攀附于它物上,如葡萄、爬山虎等。
(5)缠绕茎:茎不能直立,螺旋状缠绕于它物上,如牵牛、菜豆等。
2.茎的变态
有些植物的茎在长期适应某种特殊的环境过程中,逐步改变了它原来的功能,同时也改变了原来的形态,比较稳定地长期保持下去,这种和一般形态不同的变化称为变态。
有些变态的茎变化得非常奇特,以至在外形上几乎无从辩认。
按照茎的变态来分:有茎卷须、茎刺、根茎、块茎、鳞茎、球茎等。
三、知识巩固与拓展
要分为下列几种:
(1)羽状分裂:叶片长形,裂片自主脉两侧排列成羽毛状
(2)掌状分裂:叶近圆形,裂片呈掌状排列
5.叶脉
脉序:是指叶脉在叶片上分布的方式。
(1)网状脉:细脉分枝交错,连接成网状。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少
数单子叶植物的脉序属此种类型。
(2)平行脉:侧脉与中脉平行达叶尖或自中脉分出走向叶缘而没有
明显的小脉连结。
如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脉序。
(3)射出脉:多数叶脉由叶片基部辐射出,如蒲葵、莲。
(4)叉状脉:叉状脉见于蕨类植物和少数种子植物。
这类脉序的每
一条叶脉都进行2~3级的分叉,为较原始的脉序,如银杏。
三、课外拓展
每位同学采集三片不同的植物的叶子,最好是不同颜色、不
同形状的。
在第2课时授课时,每位同学说出自己采集的
植物的名称和叶子的叶序、叶脉、叶缘、叶形、叶裂。
几位同学一个小组,用采集的叶子进行拼图画,如图:
每个小组上讲台展示并进
行评比。
课题第三节植物的花
教知识了解花序和花的形态的类别
(?2)十字形花冠:花瓣4片,离生,排列成十字形。
如十字花科植物。
(3)蝶形花冠:花瓣5片,离生,成两侧对称排列,最上一片花瓣最大,称旗瓣;侧面两片较小称翼瓣;最下面两片合生并弯曲成龙骨状称龙骨瓣。
如碟形花科植物。
(4)唇形花冠:花瓣5片,基部合生成筒状,上部裂片分成二唇状,两侧对称。
如唇形科植物。
(5)漏斗形花冠:花瓣5片全部合生成漏斗形。
如甘薯、牵牛。
(6)管状花冠:花瓣连
第三章植物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