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美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答案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答案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答案修订无错版1.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

A、《诗经》B、《大学》C、《礼记》D、《春秋》我的答案:B2《诗经》中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是指()。

A、国风B、雅C、正声D、颂我的答案:D3“诗言志”出自古书()。

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尚书》D、《论语》我的答案:C4《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5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

我的答案:×词的产生1《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

A、Book of SongsC、Book of DocumentsB、Book of RitesD、Book of Change我的答案:C2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D、来源于现实生活3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

A、雅乐B、清乐C、宴乐D、胡乐我的答案:B4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5“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我的答案:√配乐填词与《花间集》1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

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当时传唱度低D、无人刊刻流传我的答案:C2《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山河美景D、美女、爱情我的答案:D3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清乐B、雅乐C、胡乐D、法曲我的答案:B4《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5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我的答案:√小词与性别文化1“衣锦尚褧”出自古书()。

A、《诗经》B、《论语》C、《花间集》D、《礼记》我的答案:D2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

A、山眉B、发型C、枕头D、山屏我的答案:B3“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

《中华诗词之美》网络课程习题

《中华诗词之美》网络课程习题

《中华诗词之美》网络课程习题1.1 词产生的背景1【单选题】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A、《诗经》•B、《礼记》•C、《大学》•D、《春秋》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2【单选题】《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A、国风•B、正声•C、颂•D、雅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3【单选题】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论语》•D、《尚书》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4【判断题】《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著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5【判断题】“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

我的答案:×1.2 词的产生弹题:清乐是从清朝时期流传下来的民间音乐。

错1【单选题】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A、雅乐•B、宴乐•C、胡乐•D、清乐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2【单选题】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ook of Change•D、Book of Documents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3【多选题】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来源于现实生活D、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我的答案:ABD得分:20.0分4【判断题】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判断题】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1.3 配乐填词与《花间集》1【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A、清乐•B、胡乐•C、法曲•D、雅乐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无人刊刻流传•D、当时传唱度低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3【判断题】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2020年度选修课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

2020年度选修课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

【单选题】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A 、《诗经》B、《礼记》C、《大学》D、《春秋》我的答案:c2[单选题】《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A、国风B、正声C、颂D、雅我的答案:C3【单选题】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论语》D、《尚书》我的答案:D4【判断题】《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著名诗人的作品。

() 我的答案:x5【判断题】"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

我的答案:x1【单选题】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A、雅乐B、宴乐C、胡乐D、清乐我的答案:D2【单选题】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 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 ook of ChangeD、B ook of Documents我的答案:D3[多选题]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来源于现实生活D、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我的答案:ABD【判断题】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x5【判断题】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

() 我的答案:V1【单选题】《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美女、爱情D、山河美景我的答案:C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A、清乐B、胡乐C、法曲D、雅乐我的答案:D3【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无人刊刻流传D、当时传唱度低我的答案:D4【判断题】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我的答案:V5【判断题】《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

() 我的答案:V1【单选题】”弄妆梳洗迟”的"弄"是什么意思?()A、玩耍B、搅扰C、炫耀D、赏弄、观赏我的答案:D2【单选题】在晚唐五代时期,"山"有多种意涵,其中不包括()。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课后习题及答案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课后习题及答案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课后习题及答案选择题1.杜甫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的“致”是个及物动词,意思为()。

使2.“诗言志”最早出自以下哪一本书?()《尚书》3. 《诗经•十五国风》中主要是()的作品。

周朝4. “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少,好之貌5. 《诗言志辩》的作者是()。

朱自清6. 古代社会,各种职业的统称为()。

百工7. 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礼记》8.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下列哪本著作?()《诗经•毛诗序》9. 下列选项中与《诗经》里的“风”无关的是()。

《风雅》10. 关于诗,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没有配乐11. “词”这种文体产生的背景是:歌台舞榭(饮宴的场所)12. 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是:清乐13. 国学大师()创办了新亚学院。

钱穆14. 以下哪项不是形成宴乐的音乐形式?雅乐15. 《书经》(《尚书》)的英文翻译是? book of documents16. “雅乐”是在宗庙朝堂之上演奏的音乐,下面不属于“雅乐”的是菩萨蛮17. 《华严经》是()的经典佛教18.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中的“雪”在这句诗中属于()字:入声19. 《花间集》是五代十国的()编辑成书的。

赵崇祚20. 下列选项中,属于市井俗曲的特点是:言辞低俗错字百出21. 赵崇祚是()时期后蜀人。

五代十国22. 《花间集序》的作者是()欧阳炯23. 《花间词序》中,将《花间词》中的词作者们称为()。

英哲24. 著名汉学家()曾写过一本前为佛经后为流行歌曲的敦煌曲子。

饶宗颐25. 《花间集》里作品绝大多数描写的是?美女和爱情26. 敦煌曲子中记载的是当时哪种音乐的歌词?宴乐27. 在词中,贯串连接曲首、曲尾和句、逗之间唱腔中段处的器乐伴奏叫做()。

过门儿28. 小词的发生,源于当时()的流行。

宴乐29. “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实际上是:山屏30. 《卫风•硕人》这首诗没有描写庄姜夫人的衣领31. 庄姜夫人的父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

2017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叶嘉莹)

2017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叶嘉莹)

2017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叶嘉莹) 2017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叶嘉莹)中华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阅读理解是我们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欣赏的学习方式之一。

以下是对于《中华诗词之美》这本课后题集的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 古体诗、七言绝句2. 梅、竹、菊3. 古文、动听、音乐、中国画4. 丁仕美、陆游、杜牧5. 情感、审美、儿童、爱情6. 宋代、儿童、民歌、乐府二、选择题1. B2. A3. C4. D5. A三、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1:杜牧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这首《秋夜将晓》通过描绘秋夜中冷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杜牧以婉约诗风和抒怀的笔调,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岁月更迭的自然景色中。

阅读理解2:《枫桥夜泊》是宋代诗人张继的作品,描绘了南方秋夜的幽静和温馨。

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和人文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了江南地区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首诗,张继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当时社会的思考。

四、判断题1. 错误2. 正确3. 错误4. 错误5. 正确五、作文题:中华诗词之美在现代的传承中华诗词之美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信息爆炸,中华诗词的传承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让中华诗词之美在现代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学校应该将中华诗词的教育纳入课程之中。

从小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诗词比赛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其次,家庭教育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和家长们应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接触中华诗词,让他们乐于去阅读和欣赏。

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家庭可以向孩子们传递诗词的美好和真谛。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大对中华诗词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举办诗词节、诗会等活动,将诗词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大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华诗词之美。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

1.1词产生的背景1【单选题】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A、《诗经》•B、《礼记》•C、《大学》•D、《春秋》我的答案:C2【单选题】《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A、国风•B、正声•C、颂•D、雅我的答案:C3【单选题】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论语》•D、《尚书》我的答案:D4【判断题】《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著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5【判断题】“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

我的答案:×1.2词的产生1【单选题】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A、雅乐•B、宴乐•C、胡乐•D、清乐我的答案:D2【单选题】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ook of Change•D、Book of Documents我的答案:D3【多选题】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来源于现实生活D、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我的答案:ABD4【判断题】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5【判断题】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1.3配乐填词与《花间集》1【单选题】《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美女、爱情•D、山河美景我的答案:C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A、清乐•B、胡乐•C、法曲•D、雅乐我的答案:D3【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无人刊刻流传•D、当时传唱度低我的答案:D4【判断题】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我的答案:√5【判断题】《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答案(叶嘉莹)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答案(叶嘉莹)

2.“诗言志”出自古书:【尚书】3.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大学】4.《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对】5.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来源于现实生活】6.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错】7.《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Book of Documents】8.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清乐】9.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对】10.“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对】11.《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美女,爱情】12.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雅乐】13.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当时传唱度低】14.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对】15.《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对】16.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发型】17.“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赏弄,观赏】18.“衣锦尚褧”出自古书【诗经】19.《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

【对】20.《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

【错】21.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不是言志,载道的】22.《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昭明文选】24.长门宫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冷宫”。

【对】25.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两三首是写美女追求爱情的【错】26.《史记》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是司马迁对()的描述。

【屈原】27.词学家刘永济在晚年的号是【知秋翁】28.对石声汉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去世于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那一年】29.小词都是写的怨妇和思妇。

【对】30.《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的“离”是指预见、遭遇。

【对】31.《花间集》集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位词人的作品。

【18.0】32.关于词的理解,错误的是【词本来是一个文学体式】33.南唐词的代表词人有一冯二李,其中不包括【李昪】34.《花间集》中的作品并不都是由男性写作的。

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叶嘉莹修订版

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叶嘉莹修订版

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叶嘉莹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2017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叶嘉莹)1.11下列哪一本着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A、《诗经》B、《礼记》C、《大学》D、《春秋》正确答案:C2《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A、国风B、正声C、颂D、雅正确答案:C3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论语》D、《尚书》正确答案:D4《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着名诗人的作品。

()正确答案:×5“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

正确答案:×1.21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A、雅乐B、宴乐C、胡乐D、清乐2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ookofSongsB、BookofRitesC、BookofChangeD、BookofDocuments正确答案:D3【多选题】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来源于现实生活D、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正确答案:ABD4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

()正确答案:×5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

()正确答案:√1.31《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美女、爱情D、山河美景正确答案:C2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A、清乐B、胡乐C、法曲D、雅乐正确答案:D3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无人刊刻流传D、当时传唱度低正确答案:D4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正确答案:√5《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

()正确答案:√1.41“弄妆梳洗迟”的“弄”是什么意思()A、玩耍B、搅扰C、炫耀D、赏弄、观赏正确答案:D2在晚唐五代时期,“山”有多种意涵,其中不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诗言志中的“志”是指什么(30.00分)•A.内心的情感•B.美好的情感••D.所有的情感2、按照古人对《诗经》的注解,“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

(30.00分)•A.迅速逃走••C.繁盛•D.鲜艳判断题(40分)1、“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句话出自《论语》这部著作。

(20.00分)是否1、“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哪位诗人所作(30.00分)•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2、“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出自(30.00分)•A.《尚书》•B.《论语》•C.《孟子》•D.《诗经·毛诗序》判断题(40分)1、古文和儒家所说的“志”是指诗人内心的情志。

(20.00分)否是1、按照古人对《诗经》的注解,“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

(30.00分)•A.迅速逃走•B.少好之貌•C.繁盛•D.鲜艳正确答案: B2、词这种文体产生的背景是:(30.00分)•A.现实生活•B.歌台舞榭(饮宴的场所)•C.劳动•D.祭祀判断题(40分)1、汉族由于文字和文化发展的早,因而没有口头传唱的长篇史诗。

(20.00分)是是1、“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最不可能的解释是(30.00分)•A.山屏•B.山眉•C.山枕2、“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下列哪本著作?(30.00分)•A.《尚书》••C.《论语》•D.《春秋》判断题(40分)1、中国的文化发展得早,所以没有长篇的史诗。

(20.00分)否否1、“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出自(30.00分)•A.《尚书》•B.《论语》•C.《孟子》•D.《诗经·毛诗序》2、《花间集》是五代十国的()编辑成书的。

(30.00分)•A.温庭筠•B.韦庄•C.李煜•D.赵崇祚判断题(40分)1、国子不是平民的子弟。

(20.00分)是否1、《花间集》的编者是(30.00分)•B.李煜•C.温庭筠•D.欧阳炯2、以下哪项不是形成宴乐的音乐形式?(30.00分)•A.法曲•B.胡乐•C.雅乐•D.清乐判断题(40分)1、中国古代诗词中所描写的“闺中妇”大多是思妇和怨妇。

(20.00分)是否1、南唐“冯李”对花间词有了较大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冯李”的是?(30.00分)•A.冯正中•B.李煜•C.李璟•D.李珣2、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30.00分)•A.《孟子》•B.《中庸》•C.《大学》•判断题(40分)1、诗词常常连起来说,所以诗和词没有差别(20.00分)否否1、诗言志中的“志”是指什么(30.00分)•A.内心的情感•B.美好的情感•C.儒家讲的“志”,即“士当以天下为己任”•D.所有的情感2、谢安生活的时期是在中国古代的哪个朝代?(30.00分)•A.东汉•B.西汉•C.东晋•D.西晋判断题(40分)1、依据清人张惠言的观点,温庭筠的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暗示了男子才能品德的美好。

(20.00分)是是1、《书经》(《尚书》)的英文翻译是?(30.00分)•A.B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ook of Change•2、“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出自哪位诗人(30.00分)•A.李白••C.白居易•D.王维判断题(40分)1、国子不是平民的子弟。

(20.00分)是是1、“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的作者是谁?(30.00分)•A.李煜•B.李璟•C.冯延巳•D.温庭筠2、“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下列哪位词评家对冯正中词的评价?(30.00分)•A.况周颐•B.张惠言•C.饶宗颐•D.王国维判断题(40分)1、杜甫的诗“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和冯正中的词“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都可理解为一种伤春的情怀。

(20.00分)是是1、下面哪项不是南唐“冯、李”中“冯”的名字?(30.00分)•A.冯延巳•B.冯正中•C.冯延嗣•D.冯令頵2、中国最早的一位单独的诗人所做的长诗是?(30.00分)•B.《九歌》•C.《九章》•D.《天问》判断题(40分)1、张惠言评价温庭筠的《菩萨蛮》中“照花”四句说有《离骚》初服之意。

(20.00分)是否1、下面哪项不是南唐“冯、李”中“冯”的名字?(30.00分)•A.冯延巳•B.冯正中•C.冯延嗣•2、李后主的哪首小令前六句两两呈现永恒与无常的对比?(30.00分)•A.《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B.《浪淘沙·帘外雨潺潺》•C.《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判断题(40分)1、“细雨梦回鸡塞远”中的鸡塞实指古塞名,即“鸡鹿塞”。

(20.00分)否否1、谢安生活的时期是在中国古代的哪个朝代?(30.00分)•A.东汉•B.西汉•C.东晋•D.西晋2、花间派的词人不包括:(30.00分)•A.薛昭蕴•B.李煜•C.韦庄•D.温庭筠判断题(40分)1、诗词是抒情写景的韵文。

(20.00分)是否1、关于诗,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30.00分)•A.写景抒情•B.作者显意的活动•C.没有配乐•D.来源于现实生活2、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是:(30.00分)•A.雅乐•B.宴乐•C.清乐•D.胡乐判断题(40分)1、时务报创刊于民国初年。

(20.00分)否是1、“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的作者是谁?(30.00分)•B.李璟•C.冯延巳•D.温庭筠正确答案: B2、“上不类诗,下不类曲”是谁所说?(30.00分)•A.冯熙•B.王国维••D.谭献判断题(40分)1、境界以宏大为高。

(20.00分)否否、戊戌变法开始时间是?(30.00分)•A.1900年•B.1840年•C.1860年•D.1898年2、与造境和写境相关的一组概念是:(30.00分)•A.理想与现实•B.愿景与实景•C.想象与现实判断题(40分)1、只有词才有境界。

(20.00分)否否1、创立了“临桂词派”,被称作“岭表词宗”的是?(30.00分)•A.王鹏运•B.郑文焯••D.朱祖谋正确答案: A2、最早的词学是从哪里发展来的?(30.00分)•A.《草堂诗余》•B.《和清真词》••D.《人间词话》判断题(40分)1、《人间词话》虽然有了新思想,新观点,但是形式上还是古代诗话词话的形式。

(20.00分)是否1、清代词学著作不包括:(30.00分)•A.《词选序》•B.《人间词话》•C.《雕菰楼词话》•D.《录鬼簿》2、王国维22岁时到上海的哪个报馆工作(30.00分)•A.新文化报馆•B.时务报馆•C.商务报馆•D.文汇报判断题(40分)1、时务报创刊于民国初年。

(20.00分)否是1、古时君子以美人、簪花等来象征寄托自己所追求的美好品格,这一传统起源于?(30.00分)•A.乐府诗•B.汉赋•C.楚辞•D.晚唐、五代小词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出自哪位词人的蝶恋花?(30.00分)•A.辛弃疾•B.晏殊•C.晏几道•D.柳永判断题(40分)1、旧诗是指古体诗。

(20.00分)否否1、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词话著作是?(30.00分)•B.《白雨斋词话》•C.《蕙风词话》•D.《词选》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翠叶”指代:(30.00分)•A.菊叶•B.苇叶••D.落叶判断题(40分)1、苏东坡和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20.00分)是是1、从“师尝谓鲁直曰诗多作无害,艳歌小词可罢之”中可以看出词的地位-------- (30.00分)•A.和诗平等•B.和文平等•C.较高•D.较低2、以下哪种诗体不属于旧体诗:(30.00分)•A.五言绝句•B.七言绝句•C.七言律诗•D.汉乐府判断题(40分)1、张惠言认为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有比兴的意味。

(20.00分)是是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所用词牌不是:(30.00分)•A.《蝶恋花》•B.《凤栖梧》•C.《鹊踏枝》•D.《菩萨蛮》2、诗词中语言符号的联想来自于哪里?(30.00分)•A.作者的比喻•B.读者的才智•C.读者对作者的理解•D.读者的读书背景判断题(40分)1、叶嘉莹认为《人间词话》的逻辑性极强。

(20.00分)否是、曹丕的《与吴质书》中提到“美志不遂”的是?(30.00分)•A.阮瑀•B.王粲•C.应德琏•D.陈琳2、中国最早的词学是在()中产生的。

(30.00分)•A.怀疑•B.疑惑•C.轻视•D.忽视判断题(40分)1、诗词是否能引起人的联想,主要缘于作品的语言。

(20.00分)是是1、以下关于诗和词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30.00分)•A.词以境界为最上,因此词有境界,而诗无境界•B.诗言志,因此诗的文学创作只能论述志意••D.诗能写国家的离乱,而词不能写2、“恐美人之迟暮”中屈原用美人指代:(30.00分)•A.外表飘亮的女子•B.内心美的女子••D.聪慧的女子判断题(40分)1、王国维认为自己在“菡萏香销翠叶残”中理解出美人迟暮的感觉,是他真正读懂了这首词。

(20.00分)是是1、以下关于诗和词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30.00分)•A.词以境界为最上,因此词有境界,而诗无境界•B.诗言志,因此诗的文学创作只能论述志意•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D.诗能写国家的离乱,而词不能写2、“恐美人之迟暮”中屈原用美人指代:(30.00分)•A.外表飘亮的女子•B.内心美的女子•C.才德贤能的人•D.聪慧的女子判断题(40分)1、王国维认为自己在“菡萏香销翠叶残”中理解出美人迟暮的感觉,是他真正读懂了这首词。

(20.00分)是是1、就词论词,发其深意的著作是:(30.00分)•A.跋吴思道小词•B.陈纬云红盐词序•C.词选序•D.花间集序2、说“词”是“意内而言外”的最早著作是:(30.00分)•B.《释名》•C.《说文》•D.《词选·序》正确答案: C判断题(40分)1、张惠言认为词可以表达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20.00分)是是1、以下不属于《诗经》的表现手法的是:(30.00分)•B.赋•C.比•D.兴2、以下不属于男子“三不朽”的是:(30.00分)•A.立德•B.立功•C.立言•判断题(40分)1、“菡萏香销翠叶残”中的“菡萏”用“荷花”这个词替换,意蕴完全不受影响。

(20.00分)否是1、把“词”解释为意内言外的是以下哪部字书。

(30.00分)•A.《玉篇》•B.《尔雅》•C.《说文解字》•D.《方言》正确答案: C2、以下不属于《诗经》的表现手法的是:(30.00分)•B.赋•C.比•D.兴判断题(40分)1、王国维认为自己在“菡萏香销翠叶残”中理解出美人迟暮的感觉,是他真正读懂了这首词。

(20.00分)是否1、北宋时期,新党的代表人物有:(30.00分)•B.苏东坡•C.欧阳修•D.司马光2、王国维提到的三种境界是()自身的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