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方案(2017)

合集下载

应用化学课程设计方案

应用化学课程设计方案

应用化学课程设计方案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应用化学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应用化学课程的设计必须是多方面的,既要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有实验技能的培养。

下面是一份应用化学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名称:应用化学实验。

二、课程目的: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认识和实验技能,为其日后从事应用化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3、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

2、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称量、溶解、过滤、结晶、沉淀、pH和电导测量等。

3、物质的分离纯化技术:蒸馏、萃取和层析等。

4、化学反应实验:化合物合成反应、加热反应、酸碱反应、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5、应用化学实验:测定水质、大气污染、标准品的制备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设计实验和实践操作来掌握实验技能。

同时,鼓励同学们在实验中积极思考和交流,以提升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验内容:1、化学反应实验:例如合成某种有机化合物,比如做甲基红。

2、物质分离纯化实验:例如以某个化合物为例,展示其蒸馏、萃取和层析等分离纯化方法。

3、应用化学实验:例如测定水中某种物质的含量,如氯离子。

4、实验报告:要求每个实验小组都撰写实验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结论。

六、评估方式:1、实验课成绩将占据总成绩的50%。

2、作为课堂参与分数,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交流和思考表现进行评分。

总之,应用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其学生可以更好地融会贯通核心理论知识。

因此,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应用化学课程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应用化学》课程教学设计

《应用化学》课程教学设计
2.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资源准备:
分析化学实训室。
学生技能自主练习
(3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
巡回解答问题,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完成实训报告。
设计意图:
强化、融汇贯通知识和技能。
资源准备:
分析化学实训室。
评价
(10分钟)
1.评价各小组的学习、讨论、操作的情况;
教具
PPT课件,分析天平、化学分析操作仪器
教学后记
本次课采用使用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实训实验法等方法。目的是通过完成项目工作任务“NaOH、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小组合作中,约85%的学生能完成工作任务,参与了任务方案的制定;经教师点评后,所有学生都积极参加了训练并展示了练习成果,达到预期目的。但教师在巡堂指导、观察中,发现有的学生存在化学基础知识比较差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应用化学》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应用化学
分课题
NaOH、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授课时数
6课时
设计者
专业
硅酸盐工艺及工业控制
授课时间
选用教材及版本
《应用化学》
职业技术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授课班级
12硅工1班
授课班级人数
45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巩固NaOH、HCl的性质
2、掌握NaOH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引入:引入新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次课学习的知识。
2.教师引入新内容。
3.引导学生设计实训方案。
4.提问:如何才能标定出准确的结果。

2017-2020版 有机化学实验H2 教学大纲

2017-2020版 有机化学实验H2 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H2》实验教学大纲大纲制定(修订)时间:2017年7月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H2》课程编号:080331047课程类别:应用化学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课程总学时:32实验(上机)计划学时:32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一、大纲编写依据1、应用化学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2、化学专业《有机化学H2》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3、近年来《有机化学实验H2》实验教学经验。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1、《有机化学实验H2》是应用化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2、实验项目是《有机化学H2》课程理论知识的实验运用;与有机化学理论教学是相互配合的3、本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目的、性质和任务目的:1、深入理解有机化学基本理论与概念;2、掌握有机化合物一些基本操作技能与若干单元操作的实验技能;3、学习利用基本实验操作和理论相结合进行合成设计实验。

性质:有机实验是与理论教学相配合的,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既可以验证理论知识又可以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有机合成,所以实验项目的选择既有综合型实验又有设计型实验,通过具体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任务:1、培养实验者的化学实验的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作风与习惯;2、学习有机化学的科学研究的工作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3、通过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进行设计实验完成有机合成。

四、实验基本要求1、玻璃仪器的选用和干燥;常用装置的装配和拆卸;2、常用磨口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水浴加热、回流冷凝、回流分水、蒸馏、分馏、水蒸汽蒸馏;4、洗涤、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5、重结晶及各种过滤方法;6、液体物质和固体物质的干燥、加热、冷却、搅拌;7、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正确书写实验报告。

应用化学的课程设计

应用化学的课程设计

应用化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应用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清洁剂、药物和食品添加剂的化学原理。

3. 学生能够解释化学实验结果,运用化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实验技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进行安全有效的实验。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解决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有效地进行化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意识到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科学实验的规范操作习惯。

3. 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培养探究精神、团队合作和学术诚信的价值观。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应用化学示范课,旨在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初中年级的学生,课程设计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验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科学态度,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选择以下内容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1. 化学基础知识:物质的基本性质、分类及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 教材章节: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第二章“化学反应与方程式”2. 应用化学实例:清洁剂、药物、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六章“生活中的化学”、第七章“化学与健康”3. 化学实验技能: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安全及数据处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化学实验基础”、第四章“化学实验技能”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化学基础知识学习,重点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

目录目录 (1)第一部分现代分析方向 (3)实验一甘氨酸铜螯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3)实验二苯酚光分解中间产物的HPLC分析 (5)实验三水中总汞的分光光度测定 (7)实验四除草剂环特净的气相色谱分析 (9)实验五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牙膏中的氟 (11)实验六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铬 (13)实验七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保健品中钙的含量 (15)实验八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鉴定和含量分析 (17)实验九鸡蛋中铜铁等微量元素分析 (19)实验十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人发中的钙、铁、锌、铜 (20)第二部分精细有机合成方向 (21)实验十一地奥明的合成 (21)实验十二 2-氨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23)实验十三苯胺的合成 (25)实验十四咪唑乙酸盐酸盐的合成 (27)实验十五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 (29)实验十六阿司匹林的合成 (31)实验十七 3-二甲基氨基苯丙酮盐酸盐的制备 (33)实验十八 3-苯基丙醛的合成 (35)实验十九 2,3-环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的制备 (37)实验二十 1-苯基丙醇的制备 (39)第四部分物理化学方向 (41)实验二十一、磁化率测定 (41)实验二十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活度系数 (44)实验二十三挥发性双液体系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46)实验二十四摩尔折射度的测定 (48)实验二十五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51)实验二十六热重分析法测定CaC2O4•H2O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52)实验二十七差热分析法 (53)实验二十八煤炭燃烧热的测量 (57)实验二十九、乙酸乙脂分子量的测定 (60)实验三十、活性炭在醋酸水溶液中的吸附作用 (61)第四部分水化学方向 (62)实验三十一阻垢剂ATMP和PAA的协同效应 (62)实验三十二 COD Cr测定中Cl-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64)实验三十三极化法评价缓蚀剂的协同效应 (66)实验三十四 NaClO处理含酚废水时pH的影响 (69)实验三十五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的制备及阻垢性能评定 (70)实验三十六聚铝的合成及评定 (72)实验三十七 Cl-浓度对碳钢在Na2CO3溶液中钝化行为的影响 (74)实验三十八 PO43-对ATMP阻垢性能的影响 (76)实验三十九石灰-纯碱软化水 (78)实验四十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 (80)第一部分现代分析方向实验一甘氨酸铜螯合物的制备及表征一、实验目的1、根据文献综述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制备方法;2、掌握有机溶剂沉淀制备甘氨酸铜螯合物的方法;3、熟悉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

应用化学无机化学H2 实验教学大纲

应用化学无机化学H2 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H2》实验教学大纲大纲制定(修订)时间:2017年7月课程名称:无机化学H2 课程编码:08033103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应用化学课程总学时:40实验(上机)计划学时:16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一、大纲编写依据1. 应用化学专业2017-2020版教学计划;2. 应用化学专业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3. 近年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经验。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1.《无机化学H2》是应用化学专业基础课程;2. 本实验项目是《无机化学H2》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3. 本实验项目是理解无机化学课程理论的基础;4. 实验为后续的课程和毕业设计等有指导意义。

三、本课程实验目的和任务1. 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通过无机化学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养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并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2.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实验基本技能的操作,使学生获得大量物质变化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通过综合性实验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5. 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四、实验基本要求1. 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要求;2. 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无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 实验项目要求学生综合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4.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做到:(1)能够预习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实验报告;(2)学会常用实验设备的使用和参数调节,能够运用实验设备做实验;掌握实验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实验数据。

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六、教材(讲义、指导书):1.《无机化学实验》,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62.《无机化学实验》,王传胜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9七、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1.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具体要求,根据每个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准备,实验过程的考查,实验操作情况及实验报告的质量,综合给出实验成绩。

《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2

《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2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平定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平定:本实验课程重视平时的预习、实验 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写作,每一次都作批改 评分。本实验课程总评成绩由每个实验预习、 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写作的成绩的平均 值构成,采用百分制。

六:教材与学习参考书 本实验课程拟采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的,由强亮生、王慎敏主编的《精细化工综合 实验》修订版(2011年7月第5版)作为实验的 主教材及部分自编讲义为辅助教材。
实验八:有机硫杀虫剂代森锌的 合成


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习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合成原理, 并掌握代森锌合成方法。 2、了解代森锌杀菌剂的主要用途。 实验内容: 1、代森钠的合成。 2、代森锌的合成。



四、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 1、有机制备仪或经配制的有机合成设备。 2、电动搅拌器。 3、恒温调温电热套。 4、温度计。 5、啊贝折光仪。 6、乳化分散仪。 7、沙磨球磨两用分散仪等。


三、回流、分水操作 1、回流 2、分水 四、搅拌和震荡操作 1、人工搅拌和震荡 2、机械搅拌 五、蒸馏操作 1、蒸馏


3、分馏 七、水蒸气蒸馏 八、减压蒸馏 九、干燥及干燥剂 十、过滤 1、普通过滤 2、减压过滤 3、加热过滤


十一、结晶及重结晶 1、过饱和溶液的制备 2、溶剂的选择 3、操作方法 十二、升华 十三、萃取 十四、柱色谱法、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
实验二:肥皂的制备


一、实验原理目的 1、反应原理: RCOOCH2-CH(OOCR)-CH2(OOCR)+3NaOH → 3RCOONa+CH2(OH)-CH(OH)- CH2(OH) 2、目的:熟悉制皂的各种操作如熔油、皂化、 盐析、调和、成型,恒温调温加热器使用、搅 拌器使用。

应用化学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方案(2017)

应用化学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方案(2017)

应用化学综合化学实验课程安排及方案张耀谋郭秀兰2017年9月课程安排:第一次实验:1 聚乙烯醇缩甲醛外墙涂料的制备2 洗洁精的制备3 固体酒精的制备第二次实验:1 微胶囊的制备2 膏霜类护肤化妆品的制备3汽车防冻液的配制第三次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一用废棕榈油制备增稠剂烷醇酰胺(1):酯交换法制备高级脂肪酸甲酯综合实验二用废棕榈油制备增稠剂烷醇酰胺(2):高级脂肪酸甲酯酰胺化第一次实验:1 聚乙烯醇缩甲醛外墙涂料的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外墙涂料的制备一、目的要求(1)了解涂料的基本组成,了解涂料的基本配制过程(2) 掌握聚乙烯醇缩甲醛外墙涂料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技术二、实验用品1.仪器水浴锅,电动搅拌器,搅拌棒,三口烧瓶(500mL),滴液漏斗(100mL),烧杯(500mL).2.药品甲醛(36%),聚乙烯醇(聚合度1700),盐酸(37%),氢氧化钠,钛白粉,立德粉,滑石粉,轻质碳酸钙。

三、实验原理涂料一般由不挥发分(成膜物质)和挥发分(稀释剂)两部分组成。

在物件表面涂后,涂料的挥发分逐渐挥发逸去,留下不挥发分干燥成膜。

成膜物质又分为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三类。

主要成膜物质可以单独成膜,也可以粘结颜料等物质共同成膜,所以也称粘结剂。

它是涂料的基础,因此常称为基料、漆料和漆基。

涂料的次要成膜物质包括颜料和体质颜料,辅助成膜物质包括各种助剂。

建筑物的外墙要经历风吹、日晒、雨淋和温度的起伏变化,许多涂料经受不起这种考验,发生褪色、开裂和脱落。

外墙涂料在耐候性、附着力和硬度等方面的性能比内墙涂料有着更高的要求。

本实验以聚合度约1700的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在盐酸的催化下与甲醛反应,生成聚乙烯醇缩甲醛(107胶)。

2CH CH2CH+HCHO HCl2CH CH2CH2OH2CH CH2CHCH2+2CH CH2CHOHCH2OCHCH2CHCH2分子内缩醛分子间(或链段间)缩醛由于聚乙烯醇分子中只有一小部分羟基参加缩醛反应,仍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羟基,同时部分羟基的缩醛化,破坏了聚乙烯醇分子的规整结构,使生成的这种107胶仍具有较好的水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化学综合化学实验课程安排及方案张耀谋郭秀兰2017年9月课程安排:第一次实验:1 聚乙烯醇缩甲醛外墙涂料的制备2 洗洁精的制备3 固体酒精的制备第二次实验:1 微胶囊的制备2 膏霜类护肤化妆品的制备3汽车防冻液的配制第三次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一用废棕榈油制备增稠剂烷醇酰胺(1):酯交换法制备高级脂肪酸甲酯综合实验二用废棕榈油制备增稠剂烷醇酰胺(2):高级脂肪酸甲酯酰胺化第一次实验:1 聚乙烯醇缩甲醛外墙涂料的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外墙涂料的制备一、目的要求(1)了解涂料的基本组成,了解涂料的基本配制过程(2) 掌握聚乙烯醇缩甲醛外墙涂料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技术二、实验用品1.仪器水浴锅,电动搅拌器,搅拌棒,三口烧瓶(500mL),滴液漏斗(100mL),烧杯(500mL).2.药品甲醛(36%),聚乙烯醇(聚合度1700),盐酸(37%),氢氧化钠,钛白粉,立德粉,滑石粉,轻质碳酸钙。

三、实验原理涂料一般由不挥发分(成膜物质)和挥发分(稀释剂)两部分组成。

在物件表面涂后,涂料的挥发分逐渐挥发逸去,留下不挥发分干燥成膜。

成膜物质又分为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三类。

主要成膜物质可以单独成膜,也可以粘结颜料等物质共同成膜,所以也称粘结剂。

它是涂料的基础,因此常称为基料、漆料和漆基。

涂料的次要成膜物质包括颜料和体质颜料,辅助成膜物质包括各种助剂。

建筑物的外墙要经历风吹、日晒、雨淋和温度的起伏变化,许多涂料经受不起这种考验,发生褪色、开裂和脱落。

外墙涂料在耐候性、附着力和硬度等方面的性能比内墙涂料有着更高的要求。

本实验以聚合度约1700的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在盐酸的催化下与甲醛反应,生成聚乙烯醇缩甲醛(107胶)。

2CH CH2CH OH +HCHOHCl2CH CH2CH2OH2CH CH2CHCH2+2CH CH2CHCH2OCHCH2CH2分子内缩醛分子间(或链段间)缩醛由于聚乙烯醇分子中只有一小部分羟基参加缩醛反应,仍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羟基,同时部分羟基的缩醛化,破坏了聚乙烯醇分子的规整结构,使生成的这种107胶仍具有较好的水溶性。

以107胶为体,加入填料、颜料、消泡剂和防沉淀剂等物料,经充分混合和研磨分散,就称为聚乙烯醇缩甲醛外墙涂料。

将其涂装在墙面上,待水分挥发后,由于聚乙烯醇缩甲醛分子的羟基间的氢键作用力,以及羟基与填料等物质的极性间的作用力,使107胶能与填料、颜料及其它成分牢固地粘附在墙面上,起保护和装饰作用。

本实验所制备的涂料,对墙面有较强的粘附力,遮盖力强,硬度高,耐光性和耐水性良好,成本低廉。

四、实验操作(1)聚乙烯醇缩甲醛溶液(107胶)的制备在装有电动搅拌、滴液漏斗、温度汁的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200 mL水,搅拌下加入15g聚乙烯醇。

加热升温至80~90℃,搅拌至完全溶解。

加入浓HCl,调溶液PH值至2,保持温度在90℃左右,在15~20min内滴入5g36%的甲醛,在该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5~10 min。

温度降至60℃,滴加NaOH(30%)溶液,调节反应液pH值7.0~7.5,停止对溶液的加热,即得聚乙醇缩甲醛溶液(107胶)。

(2)107外墙涂料将以上制得的107胶倾入500mL烧杯中,搅拌下依次加入10g钛白粉、8g立得粉、10g 滑石粉、50g轻质碳酸钙和适量的无机颜料,搅拌均匀,必要时加少量水调节稠度,即得到聚乙烯醇缩甲醛外墙涂料。

第一次实验:2 洗洁精的制备洗洁精的制备洗洁精(cleaning mixture)又叫餐具洗涤剂或果蔬洗涤剂,洗洁精是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主要用于洗涤碗碟和水果蔬菜。

特点是去油腻性好、简易卫生、使用方便。

洗洁精是最早出现的液体洗涤剂,产量在液体洗涤剂中居世界第二位。

一、实验目的1、掌握洗洁精的配制方法。

2、了解洗洁精各组分的性质及配方原理。

二、实验原理设计洗洁精的配方结构时,应根据洗涤方式、污垢特点,以及其他功能要求,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条:1 基本原则①对人体安全无害。

②能较好地洗净并除去动植物油垢,即使对粘附牢固的油垢也能迅速除去。

③清洗剂和清洗方式不损伤餐具、灶具及其他器具。

④用于洗涤蔬菜和水果时,无残留物,不影响其外观和原有风味。

⑤手洗时,产品发泡性良好。

⑥消毒洗涤剂能有效地杀灭有害菌,而不危害人的安全。

⑦产品长期贮存稳定性好,不发霉变质。

2 配方结构特点①洗洁精应制成透明状液体,要设法调配成适当的浓度和粘度。

②设计配方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效应,以及各种助剂的协同作用。

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聚氧乙烯醚复配后,产品的泡沫性和去污力均好。

配方中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则有助于去除油污。

加入月桂酸二乙醇酰胺可以增泡和稳泡,可减轻对皮肤的刺激,并可增加介质的粘度。

羊毛酯类衍生物可滋润皮肤。

调整产品粘度主要使用无机电解质。

③洗洁精一般都是高碱性,主要为提高去污力和节省活性物,并降低成本。

但PH不能大于10.5。

④高档的餐具洗涤剂要加入釉面保护剂,如醋酸铝、甲酸铝、磷酸铝酸盐、硼酸酐及其混合物。

⑤加入少量香精和防腐剂。

3 主要原料洗洁精都是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活性物配制而成的。

手工洗涤用的洗洁精主要使用烷基苯磺酸盐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其活性物的质量分数大约为10%~15%。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电炉、水浴锅、电动搅拌器、温度计(0~100℃)、烧杯(100ml、150ml)、量筒(10ml100ml)、天平、滴管、玻璃棒。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6501)、甲醛、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香精、PH试纸、苯甲酸钠、氯化钠、。

四、实验操作1、操作步骤①将水浴锅中加入水并加热,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加热到60℃左右。

②加入AES 并不断搅拌至全部溶解,此时水温要控制在60-65℃。

③保持温度60-65℃,在连续搅拌下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

再继续加入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6501),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

④降温至40℃以下加入香精,防腐剂,鳌和剂,增溶剂,搅拌均匀。

⑤测溶液的酸度,调节酸度至9-10。

5。

加入食盐调节到所需黏度。

调节之前应把产品冷却到市温,调节后既成产品。

洗洁精配方质量分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0AES(质量分数70%)5.06501(质量分数70%) 3.0EDTA 0.1甲醛 0.2苯甲酸钠 0.5氯化钠 1.0香精适量色素适量去离子水加至100五注意事项AES 应慢慢加入水中。

AES 在高温下极易水解,因此溶解温度不可超过65℃。

六思考题1、配制洗洁精有那些原则?2、洗洁精的酸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为什么?3 固体酒精的制备固体酒精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固体酒精的配制原理和实验方法二、实验用品1.仪器圆底烧瓶(250mL),回流冷凝管,水浴锅,烧杯(100mL)2.药品酒精(工业用酒精95%),硬脂酸,氢氧化钠。

三、实验原理酒精的学名是乙醇,易燃,燃烧时无烟无味,安全卫生。

由于酒精是液体,较易挥发,携带不方便,所以用作燃料使用存在不便。

针对以上缺点,做成固状酒精,降低了挥发性且易于包装和携带,使用更加安全。

固体酒精特别适应于某些用途,例如用作火锅燃料和室外野炊的热源,是酒家、旅游者、地质人员、部队及其他野外作业者的必备品。

利用硬脂酸钠受热时软化,冷却时又重新固化的性质,将液态酒精与硬脂酸钠搅拌共热,充分混合,冷却后硬脂酸钠将酒精包含其中,成为固状产品。

若在配方中加入虫胶、石蜡等物料作为粘结剂,可以得到质地更加结实的固体酒精。

由于所用的添加剂均为可燃的有机化合物,不仅不影响酒精的燃烧性能,而且可以燃烧得更为持久并释放更多的热能。

四、实验操作称取0.8g(0.02mol)氢氧化钠加入到250mL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工业酒精和数粒沸石,装置回流冷凝管,水浴加热回流,至固体完全溶解。

在100mL烧杯中加入5g(约0.02mol)硬脂酸和20mL酒精,在水浴上温热至硬脂酸全部溶解,然后从冷凝管上端将烧杯中的物料加入到含有氢氧化钠和酒精的圆底烧瓶中,摇动使其混合均匀。

回流10min后移去水浴,将圆底烧瓶中的液体倒入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后完全固化,从烧杯中取出即得到成品。

切一小块产品点燃,观察燃烧情况。

1 微胶囊的制备实验:微胶囊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乳化剂的使用和微乳液的制备(2)掌握高分子聚合物聚合的原理及其在微胶囊方面运用二、仪器与试剂三口烧瓶(250ml),烧杯(50ml),量筒(100ml),机械搅拌器,聚乙烯醇(1788),草酸,25%戊二醛溶液,二甲苯,司班40,石油醚三、实验原理聚乙烯醇(简称PVA)外观为白色粉末,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它的用途可分为纤维和非纤维两大用途。

PVA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可以发生羟醛缩合反应,一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两个羰基,可以分别与不同的两个PVA分子上的羟基发生反应生成醚,形成的分子可继续再戊二醛分子作用下与其他PVA发生反应,形成大分子物质。

本实验以二甲苯为有机相,司班40为乳化剂,5%PVA水溶液为水相,经过搅拌形成微乳球体系,然后再加入戊二醛溶液使体系中的微乳球表面的PVA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壳层,制备成以PVA为壳层,水溶性物质为芯材的微胶囊体系。

1.实验步骤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100ml二甲苯溶液和1.0g司班40,机械搅拌充分溶解。

在50ml烧杯中加入1.0gPVA固体和19g水以及2.0g草酸固体,水浴加热至70℃左右搅拌充分溶解,配置成5%的PVA水溶液。

取10.0gPVA水溶液加入到二甲苯体系中,控制搅拌速度搅拌乳化30min,然后缓慢滴加2.5ml 25%的戊二醛溶液。

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30min,停止搅拌,将反应溶液倒入烧杯中,静置沉淀固体,倾倒出上层清液,再加入石油醚洗涤固体,静置,倾倒石油醚上清液,将固体放置在培养皿中晾干固体,得到PVA微胶囊成品。

2.思考题(1).如果乳化时搅拌转速过快或者过慢会发生什么情况?(2).实验中加入的司班40过多或过少会出现什么情况?2 膏霜类护肤化妆品的制备膏霜类护肤化妆品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乳化原理。

(2)初步掌握配方原理和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及其添加量二、实验用品1.仪器烧杯,搅拌器,温度汁,乳化器等。

2.药品三压硬脂酸,氢氧化钾,多元醇(甘油、丙二醇等),单硬脂酸甘油脂,十六醇等三、实验原理一般雪花膏是以硬脂酸和碱化合成硬脂酸盐作为乳化剂,加上其他的原料配制而成。

它属于阴离子型乳化剂为基础的油/水型乳化体,是一种非油腻性护肤用品,敷在皮肤上,水分蒸发后就留下一层硬脂酸、硬脂酸皂和保湿剂所组成的薄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