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26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26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在多国的实践进程
①社会主义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 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②道路曲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 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③前途光明: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 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 不可动摇的。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 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 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 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目 第二目 第三目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预习教材 P11--19
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和历史前提)? 2、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什么? 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5、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 6、社会主义如何在曲折中发展?
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从经 基石,使社会主
剩余 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 济学的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 义实现了由空
价值 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 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 想到科学的伟
学说 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 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 大飞跃。
主义的 鲜明 特征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件(19张ppt)-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件(19张ppt)-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巴黎 公社
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
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
命斗争,推翻点了击资添产阶级的统治, 建立了无产阶加级文政本权,确立了社会
主义生产关系。
在苏联影响下 世界多国进行 社会主义革命
巴黎公社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 机构,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制, 采取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限制公职人员年薪等方式,防止 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 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 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共产党宣言》重要性
地位: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 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 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 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 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入并指导这场革命
斗争。革命失败后,

思考: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可以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吸收了: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
彻底摆脱了
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
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唯成物分史观和唯 想剩心 的余主 影价义 响思 ,值学说揭用 中, 的示揭 巨了大示作了人用阶类,级把斗人争们在对阶美级好社社会会发的展 社会发展的创一立般了规唯物律,揭示追求了建资立在本科主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
俄国十 月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 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 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 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随着苏 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 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 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 践与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核心。 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核心。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源于古拉丁文 源于古拉丁文Sociaiis 社会主义 源于古拉丁文 同伴” 善于社交” 原意为 “同伴” “善于社交” 等。19 世纪20 30年代, 世纪20—3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社会 20 30年代 主义一词用作他们向往的, 主义一词用作他们向往的,与资本主义大 不一样的新社会思潮、新社会制度的名称。 不一样的新社会思潮、新社会制度的名称。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1、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论述 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 根本条件:消灭一切阶级; 根本条件:消灭一切阶级; 具体条件:客观的和主观的条件; 具体条件:客观的和主观的条件;物质的和 精神的条件;长远的和当前的条件; 精神的条件;长远的和当前的条件;国内的和国 际的条件;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必须具备不 际的条件; 同的条件等。 同的条件等。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 科学社会主义只是就思想体系而言的。 科学社会主义只是就思想体系而言的。 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同语;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同语;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同语 ——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组成部分之一。 组成部分之一。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狭义方面 的科学社会主义。 的科学社会主义。
哲学、 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 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 的三个组成部分。 的三个组成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ppt1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ppt1
1.深刻总结1848年革命运动,着重阐述无产阶级革命和专 政的理论和策略。 2.19世纪50-60年代,马、恩在批判各种科学社会主义流派 中捍卫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3.19世纪70年代,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中,丰富和发展了 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 4.19世纪70-90年代,在第二国际(1889年7月14日)马、恩 深刻批判了一些消极思潮。
(2)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1929—1934)及特点
苏联建立了一种新的直接为国家工业体系服务的农业经济体
系 特点:时间短、行政命令开路、消灭富农
(3)大清洗运动(1934——1938秋)
苏联国内30年代政治事件层出不穷。以“基洛夫案件” 为开端: 1934年,党的十七大上,基洛夫的选票高于斯大林, 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同年12月1日被暗杀。 1930—1953年,因反革命罪被判刑的有 3,378,234人, 其中被处决786,098人。1937—1953年,苏联约有200万人被 镇压。

科社理论的首次实践:巴黎公社起义
巴黎公社起义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是无产 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第 一次总演习,为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丰 富而宝贵的经验。公社战士高昂的革命斗志永远激励 着世界无产阶级起来进行斗争。巴黎公社起义虽然失 败了,但她的功绩不可磨灭。这些经验教训更是世界 无产阶级革命的宝贵财富。 《国际歌》

第三次飞跃:社会主义从探索到模式
列宁、斯大林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 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摸索?对我们有何借 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思考 苏联模式
(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其弊端视频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原因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27张PPT)-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27张PPT)-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的发展
素养提升
1、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而我国的社会主 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说明 A.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B.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具优越性 C.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 D.资本主义是人类的最终社会形态
答案:A
答案:①③
知识点4: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
(1)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2)十月革命的影响。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 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 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 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4)对十月革命的评价。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 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 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 历史意义 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
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知识点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2)剩余价值说
①形成: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 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②内容:。③作用: (3)历史意义。
素养提升
1.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 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唯 物史观创立的巨大贡献是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④揭示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主体作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一专题1《科学社会主义》复习PPT课件(共44张)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一专题1《科学社会主义》复习PPT课件(共44张)
• 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是国际性的,但由于 各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国情不同,无 产阶级解放的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也就不同。科学社会主义要求无产阶级及 其政党,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 究本国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特殊性,制定 出符合本国情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便 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
其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 阶段性。
• 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在共发展过程中, 是划分为不同阶段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有 着质的区别,比如夺取政权前和夺取政权 后不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文建设不同, 各个历史阶段上革命的性质、特点、任务 不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的纲领、路 线、方针、政策就不同。
再次,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特 殊性。
第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目的
“社会主义”一词何时出现?学术界 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
•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socialis(同 伴的、同伙的)一词引出,一说由socius(喜欢 社交的)一词引出,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 体的”生活之意。 • 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 文教本尼迪克派教士安塞尔姆。认为安塞尔1753 年同别人论战时,为了明确起见,曾将基督教学 者和自然规律的现代倡导者区别开来,而把后者 称为“社会主义者”。
• 在使用“社会主义”一词时,为了与其它种社会 主义相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将他们的“社会主义” 有时称为“革命的社会主义”,有时称为“批判 的社会主义”,有时称为“科学社会主义。”马 克思说:“‘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 想社会主义相对应时才使用。”(《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页) 他们在“社会主义”的概念中揭示的实际上是 “共产主义”的内容,因而他们是把“社会主义” 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使用的。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41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41张PPT)
第四章主要阐述共产党对其他党派的策略,阐明了 共产党人要立足于现实,积极参加和支持当时的革命斗 争,包括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但不能忘记无产阶 级的革命原则和最终目标。
二、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P15-16
①从社会发展规律看: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 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 必然性。(2个必然) ②从领导社会变革的力量看: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 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 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P16 具体内容:代表无产阶级,先进部队,先锋队(性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实业制度” 说服
未能实现
“和谐制度” 富翁出资 没人支持
“新和谐公社” 新村试验
无法持续下去
思考: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努力会失败?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3)评价 积极意义: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对未来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于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阶级矛盾尖锐,爆发 了三大工人运动。
工不能生活, 毋宁战斗而死!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镇压
剥削者穷奢极欲,被剥 削者受苦挨饿
镇压
英国宪章运动
我们全都知道,什么是你们的 贪欲,剥削穷人的最后一件衣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发展阶段(P11探究与分享)
时期
代表人物或作品
主要思想
(16世纪初初到期17世纪末)莫 康 闵尔 帕 采《 内 尔乌 拉托 《邦 太》 阳城》

【高中政治PPT】《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课件(88张PPT)(人教版选修1)

【高中政治PPT】《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课件(88张PPT)(人教版选修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 践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 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 索
(一)资本主义道路 在中国走不通
近代中国的 百年屈辱
向西方寻求 救 国之路 的尝试
资本主义 道路行不 通
1.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 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 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 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因为私有制是 私有观念产生和存在的基础,而私有观念则 是资产阶级维护私有制的思想武器。只有彻 底消灭私有制,彻底改变私有观念,才能彻 底消灭剥削制度,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3.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 得胜利,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 全部政权转到苏维埃手中。
第一次真正由广 大劳动人民当家 作主,开辟了人 类历史的新纪元
冲破世界帝国 主义战线,建 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无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
十月革命 胜利的伟 大意义
打破了资本主 义的一统天下, 第一次使社会 主义制度变成 了活生生的现 实
(一) (二) (三) (四)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 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由之路
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走 向未来
一、科学社会 主义的产生
社会主义思 想的先声
在乌托邦的 荒原上徘徊
科学社会主义 问世的标志
1.社会主义思想的先声
空想社会主义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出现, 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希望摆脱资本主义制度、建 立美好社会的愿望,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先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既有历史继承关系, 又有根本原则区别。科学社会主义继承了空想社 会主义中的科学因素,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唯 心史观和各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体系,在唯物史观 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一系 列科学原理。
第二次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以苏联一国实践到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为标志;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史
社会主义运动史

社会主义制度史


社会主义政治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思潮

比较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状学
学 社 会 主 义
社会主义未来学
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科 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从 宏观、总体上研究、把握和 改变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 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19世纪40年代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为标志)
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感性认识的产物,科 学社会主义则是对资本主义理性认识的结晶;
空想社会主义是凭个人才智猜测虚构未来社会主 义的情景,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从发展趋势预测设 想未来社会主义的原则;
空想社会主义是潜科学,即潜在的、包含有科学 因素的、不成熟、不明显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 则是显科学,即明显的、成熟的、构成严整体系 的科学。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为21世 纪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提 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基本 内容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 性质
(二)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三)课程内容及其体系结构
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和 基本方法
(一)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
第四专题至第五专题,主要介绍和分析从 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明确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如何 实现的。主要分析以现代苏联模式为基本 线索,评价其是非、利弊和得失;重点介 绍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斯大 林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探索的经验教训 .
第六至第七专题,主要介绍和分析社会主义改革 的经验教训,明确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飞 跃正在实现之中。重点是反思苏联、东欧社会主 义国家改革的曲折历程及其剧变的严重教训;中 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创 造性实践及其理论贡献——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 义的思考与探索、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开拓了科学社 会主义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的新探 索。

展望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9)
第一专题, 主要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基本内容,学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 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第二专题至第三专题主要介绍和分析社会主义从 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集中说明科学社会主义认识 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如何实现的。扼要阐述科 学社会主义理论先驱空想社会主义及其社会主义 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基 本观点及其产生和发展。
主要内容
A/夺取政权
在资本主义世界怎样以 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掌握政权 为中心,全面开展反对资本 主义的斗争,从各方面积累 社会主义的因素;
巴黎公社九十周年
B/巩固政权
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 期,怎样以巩固并发展工人阶级 及其政党领导的政权为支柱,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探寻 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包括:从资 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国 性过渡时期、世界性过渡时期的基 本规律 。
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
科学社会主义:
一门综合性学科,以政治为 先导,涉及经济、文化和对外关 系等系统,从总体上综合研究改 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 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一专题 科学社会主义概述
社会主义学说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已有近 500年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社会主义作 为人们的一种美好的理想,以空想的形式在世界上 存在;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由空想 变成了科学,并日益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所 掌握,社会主义也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并由一国实 践到多国实践,从而结束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 面。20世纪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拓了人类历史 发展的新道路,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 贡献。
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改变了世界 格局和历史进程;重塑了世界, 推进了世界民主和平,改变了人 类生活的面貌;
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及其反 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不懈努 力,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起到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开天辟地的制度创新,展示 了人类文明的新曙光;
独辟新径地开辟了一条非资本主 义的现代化的成功之路,展示了 不同国家发展道路的可选择性;
C/经济建设与改革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 中,无产阶级政党怎样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
广东台山发电厂
动并指导全面的社会主 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
D/国际关系
怎样处理好社会主义世 界内部社会主义国家之 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处 理好社会主义国家与资 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既有区 别又有联系
20世纪的社会革命不是在发达资 马时克在思 西、 欧恩 资格 本斯主认义为发社达会的主英义、将 法几 、本乎 德同 三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而是
国首先取得胜利,然后扩展到北美在和东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
欧,最后扩展到全世界。
得到胜利。
沙皇俄国
沙皇俄国
第三次飞跃:
社会主义 多种模式
社会主义 一种模式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基本 内容
(一)科学社会主义 的研究对象 (二)社会主义认识 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三)课程内容及其 体系结构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社 会主义学,它研究的是改变资本 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客体
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 认识,以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 革为标志。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 的基本内容

概述部分(基本问题)(1)


第一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3)


主 义
次 飞
第二次飞跃(从经典理论到苏联模式)(4-5)
理 论

第三次飞跃(社会主义改革)(6-7)


当代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派别(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