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
(一)导入新课
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性现象,如水的比热容大、燃料的热值等,引发学生对物质物理属性的兴趣。
五、案例亮点
1. 生活实例导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物质物理属性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展示不同密度、比热容的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游泳圈、保温杯等,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2. 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水的比热容大?”“燃料的热值是如何影响的?”等,激发学生思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质属性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3. 总结物质物理属性的重要性,导入新课“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二)讲授新知
1. 讲解密度、比热容、热值等物质物理属性的概念、意义及其应用。
2. 通过示例和实验,阐述物质物理属性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3. 强调物质物理属性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如燃料选择、建筑设计等。
2. 强调物质物理属性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 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确保学生对物质物理属性的理解。
(五)作业小结
1.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选择合适的燃料、设计节能的建筑等。
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教案设计

中学部八年级物理科教案第1课时课题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
2.尝试将物质的物理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能根据物质的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物质物理属性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物质的一些基本属性及其应用。
难点:识别物质属性及其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检查5-8分1、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式。
2.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教学点滴点拔15-20分一、新课导入问题导入:如有的物质有磁性,有的物质能导电,有的物质有弹性‥‥‥,你能进行分类吗?二、新课教学(一)物质的磁性1.演示实验:磁铁吸引铁钉的小实验通过该实验,大家有何收获?知道了什么?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有磁性的物体?2.指南针指南针为什么会指示南北方向呢?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3.物质磁性的应用二、物质的导电性活动1:比较物质的导电性能1、物理学中,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人体、大地、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常见的绝缘体:橡胶、塑料、空气、陶瓷、纯净水、油2、半导体: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锗、硅、砷化镓等都是半导体材料导体与绝缘体之间_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
实例:玻璃红炽→导体;木棒变湿→导体;纯水含杂质→导体;空气变湿→导体三、物质的导热性1、导热定义:是指物体内不同温度的各部分之间或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时,发生的热量传输的现象。
活动2:比较木筷和不锈钢汤匙的导热性能将一双木筷和一把不锈钢汤匙一起浸在热水中,数秒后,两只手摸到筷子感觉冷,摸到汤匙感觉热。
这表明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
2、热的良导体: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
3、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教材版本:沪粤版一、教学内容1. 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意义。
2. 物质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影响因素。
3. 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概念,知道它们是描述物质特性的基本参数。
2. 使学生掌握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影响因素,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联系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密度计、热量计、硬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水、铁、棉花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物质的特性。
2. 概念讲解:介绍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概念,解释它们的意义。
3. 影响因素分析:讲解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等。
4.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5. 例题讲解:运用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物体密度、计算物体比热容等。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概念。
2. 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影响因素。
3. 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物体的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
2.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和应用,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5章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新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

教案:第5章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第4节“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具体内容包括: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2. 使学生理解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测量密度的容器、温度计、量筒等)、课件。
学具:实验记录表格、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水、铁、棉花等),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物理属性,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些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是什么?”2. 知识讲解:讲解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物理属性的重要性。
3.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并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4. 例题讲解:针对实验结果,提出相关问题,如“如何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密度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比热容概念及其应用;3. 硬度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新)粤沪版物理八上《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公开课(教案)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
2.根据物质的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物质物理属性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物质导电性、导热性的过程。
2.学会用观察、实验和比较的方法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参与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了解物质属性的应用和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一些根本属性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知道物质属性的广泛应用,体会其重要性。
课前准备磁性钢条、软木条、铁钉、小灯泡、电池、开关、导线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用品的制作与物理知识有关,例如,家中的电线是用铜或铝制作的,而不是用铁制作的;热水瓶塞大多是用软木做的;炒锅是用铁或不锈钢做成的。
你知道是为什么不同的物体需要不同的材料吗?(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物理属性。
在本书中,我们将进一步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出示用纸包好相同形状的“磁性钢条〞和“软木条〞,让学生在不拆开包装纸的前提下鉴别出哪个是磁性钢条,哪个是软木条。
学生分析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一〕物质的磁性根据学生判断,引入什么是磁性和磁体。
1.磁性与磁体师生共同总结:磁铁除了能吸引铁,还能吸引钴和镍等物质。
物理上把物质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如条形磁铁,磁针。
2.磁体的指向性:演示:将“磁性钢条〞和“软木条〞悬吊起来,静止时,“磁性钢条〞始终指向南北,由此引入磁体的南极和北极。
3.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指南针:物理上规定指南的那极叫做南极,指北的那极叫做北极。
我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指南针就是利用磁体指示南北的性质。
讨论:指南针为什么能指示南北方向呢?5.举例分析磁性的应用:同学们,磁的应用推动着社会的开展,你知道磁有哪些的应用吗?(尽量多地举出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磁铁的例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学生总结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了解半导体及其应用。
动手实际操作实验,小组讨论: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是否相同?
总结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概念。
学生思考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热的良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热的不良导体。
学生讨论教材中提到的电熨斗,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和绝缘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讨论结束教师总结,然后多媒体展示其不同方面的应用。
讨论教材问题:
请指出电熨斗的各个部件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哪些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是热的不良导体?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导体:插头、导线芯线、电阻丝
绝缘体:导线外皮、塑料把、新材料做的底板、开关、旋钮。
热的良导体:插头、导线芯线、电阻丝、新材料做的底板。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课题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单元
第五章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能根据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的多样性。
重点
除状态、比热、密度外,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透明度、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多媒体图片展示磁性材料的广泛应用。
学生小组讨论:磁性材料还有哪些应用?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以指导。
二、物质的导电性
活动1 比较物质的导电性能
我们知道,用铜、铝做成的导线能导电;干燥的木材、玻璃、橡胶等是不导电的。那么,液体是否能导电呢?
学生可以实验操作,自己验证,然后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就不易忘记。
一、物质的磁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进一步用探究的方法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用途联系起来过程与方法2 、学会对物质分类,通过填写物质分类表将物质的常见的属性表现出来,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在探究活动中了解探究过程的一些重要环节,学习交流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分类方法的使用、学会将物质的物理属性与其日常用途联系起来[ 教学用具 ]玻璃、钢锯条、铜钥匙、塑料尺、粉笔、铁钉、铅笔芯、电池盒、导线、小灯泡[ 教学方法 ] 讨论、实验、交流、探究[ 课时 ] 1 课时一、新课引入游戏引入:活动 1 :考考你师:(出示网页)同学们,下面我要考大家一个问题,我这里有 6 件物品:铁块、水银、橡皮、牛奶、巧克力、酒精,(出示物品并且网页显示物品)你们会把它们分成二类吗?依据是什么?生:(抢着举手)生 1 :根据物质的状态可以分固体(如铁、橡皮、巧克力)和液体(如水银、白酒石酸、牛奶)生 2 :根据它们是否溶于水来分生 3 :根据它们是否透明来分生 4 :根据它们是否导电来分……师:刚才我们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我发现同学们的思维真得很活跃,那么为什么物体的分类标准有这么多?生:因为物质有多种物理属性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物质的物理属性.板书《物质的物理属性》二、新课教学师: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内容:(点击网页)设置问题:( 1 )你能分清冰和水吗?为什么?(状态不同)( 2 )你能分清铁和铝吗?为什么?(密度不同)( 3 )炎热的夏天,当你在海边时,脚踩在水中和沙滩的砂石上哪一个烫呢?(比热不同)师小结:根据物质的状态、密度和比热,就可以来区分物质,所能我们把状态、密度和比热都称为物质的物理属性,除了这些属性外,你还了解到物质的其它的物理属性吗?生:讨论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师进行点评.并指出今天我们就要对物质的物理属性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并尝试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进行分类以及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 2 :比较物质的硬度师:下面请大家注意观察我的动作,出示石蜡,在石蜡上刻画,并把实物投影出来.同学们可能以为我在搞破坏,其实我是在进行科学探究,希望同学们不要为了探究,随意去破坏公物或别人的财物,如果是你自己的东西,则另当别论.师:从刚才的现象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生:石蜡上有刻痕师:从刻痕上,你们又体验到了什么?生:物体的软硬程度是有不同的,钉子的硬度大,石蜡的硬度小师:钉子能在石蜡上留下刻痕,说明钉子与石蜡的软硬硬度环同,物质的软硬程度称为硬度,硬度是不是物质的物理属性?生:是师:(板书硬度)那么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会如何去比较不同物质硬度的方法了吗?生:就象用钉子去刻石蜡一样,用需要比较的两个物体当中的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刻画比较的方法,看能不能使另一个物体留下痕迹活动 3 :学生探究物质的硬度师:现在在我们的课桌上有玻璃、钢锯条、铜钥匙、塑料尺、粉笔、铁钉、铅笔芯七种物质,请你设计方案来比较这几种物质的硬度.( 1 )提出问题:如何将这些物体的硬度的大小比较出来.( 2 )猜想:按照你的经验,这些物质的硬度的大小顺序为.( 3 )设计实验:师:把学生预习后设计的方案进行投影,让学生通过比较,选出较好的方案进行实验:让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刻画,能使被刻画物留下痕迹的硬度大.实验中应该选取其中一个物体为基准点,然后再比较物体的硬度.( 4 )按照表格顺序进行实验,留下痕迹的打勾,结论记录在表格内,实验结束后进行交流.师:在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生进行讨论并回答( 5 )进行实验(显示网页学生边听背景音乐边开始实验)( 6 )交流实验结果( 7 )得出结论:这几种物质按照硬度的大小顺序排列应为.活动 4 :其它属性的探究师:除了硬度外,物质还会有哪些其它物理属性呢?请根据课桌上提供的器材,选取部分器材,进行探究,并交流探究结果生:探究物质的其它属性并交流回答透明性、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和范性等(课件演示弹性和范性的区别)同学们希望通过这个课,我们都能更好地学会分类,这会使你的工作、学习将更有条理,你的生活将变得更加和谐.课堂小结1、硬度2、其他属性作业完成学案教学反思分类方法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哪里有丰富多样的事物,哪里就需要进行分类,学会正确地分类,你的工作、学习将更有条理,你的生活将变得更加和谐.你的工作、学习将更有条理,你的生活将变得更加和谐.多样的事物,哪里就需要进行分类,同学们能否举出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分类的一些实例,是否想到你的房间、你的课桌上的学习用品将怎样进行分类,你的工作、学习将会更有条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导学案2(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导学案2(新版)粤教沪版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
2、根据物质的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物质物理属性的多样性。
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一些基本属性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知道物质属性的广泛应用,体会其重要性。
器材准备磁性钢条、软木条、铁钉、小灯泡、电池、开关、导线等导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用纸包好相同形状的“磁性钢条”和“软木条”,让学生在不拆开包装纸的前提下鉴别出哪个是磁性钢条,哪个是软木条。
学生分析,引入新课。
二、新课导学(一)物质的磁性根据学生判断,引入什么是磁性和磁体。
1、磁性与磁体2、磁体的指向性:演示:将“磁性钢条”和“软木条”悬吊起来,静止时,“磁性钢条”始终指向南北,由此引入磁体的南极和北极。
3、磁极:4、指南针,就是利用磁体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讨论:指南针为什么能指示南北方向呢?5、举例分析磁性的应用:(二)物质的导电性和导热性1、比较物质的导电性能:分别把铁勺、木筷、玻璃棒、塑料尺、铅笔芯接入电路中,比较其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引入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举例:金属、人体、大地…(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举例:干燥的木材、塑料、橡胶…(3)探究液体的导电性。
演示:探究盐水、纯净水、糖水、硫酸铜溶液等的导电性。
(4)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分析。
2、比较物质的导热性能:实验探究木块、铁勺、玻璃等物质的导热性,建立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概念。
(1)热的良导体(2)热的不良导体(3)说一说你知道的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并说出它们通常应用在哪些方面。
(三)物质的硬度出示前面“磁性钢条”和“软木条”,讨论它们的硬度大小及其比较其硬度的方法;比较硬度的方法:刻划。
小结1、物质的物理属性2、根据物质的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
3、物质物理属性是多样性课堂练习1、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很多应用。
请你写出下面物质属性应用的实例:铝合金的密度小,其应用有;铜的导电性强,其应用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能根据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用观察的和实验的方法去认识物质的一些属性,学会比较物体的某种物理属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和实验的兴趣、习惯、认真细心的品质、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除状态、比热、密度外,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难点:比较物质的硬度。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物质的属性是多种多样的。
如有的物质有磁性,有的物质能导电,有的物质有弹性,接下来我们将要进一步认识物体的一些物理属性。
(二)新课教学
1、物质的磁性
1)出示5 个探究问题:(出示幻灯片)
探究1:磁体能够吸引桌上的哪些东西?
探究2:磁体各部分的吸引能力是否相同?
探究3: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静止时的指向。
探究4: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探究5: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
学生探究(15 分钟)
2 )学生展示探究结果:
展示探究1: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板书: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
展示探究2。
(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表明磁铁两端
的磁性最强)
教师归纳并板书:二、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
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
请同学们展示探究3。
提问:条形磁体、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都是一端指南,
一端指北)
教师指出: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
为了区别
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 极。
板书:三、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
提问:世
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出示司南幻灯片,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它
是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
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值得我们骄傲。
(爱国主义教育)
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F面请同学们展示探究4:(展示多种探究方法)
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后,教师板书:四、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
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提问:人造磁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制作的?我们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呢?
展示探究5:
教师指出: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
板书:
五、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
重做上面的实验:当铁棒吸引铁屑后,将上部的磁体拿掉L
提问:当磁体拿掉后,铁棒还能吸引下面的铁屑吗?这说明什么?(铁棒不能吸引铁屑,
说明铁棒的磁性容易消失)
教师指出: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2、物质的导电性
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导体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2.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都是绝缘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电荷几乎都束缚在原子的范围之内。
绝缘体和导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
3.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内部的导电机制不同。
导体内部有大量的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如:金属导体内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等水溶液中的自由电荷是正、负离子。
当导体两端加上电压时,做热运动的电荷在电压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并不是没有电荷,而是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很少,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
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可能导电,如玻璃在温度升高时,它的导电能力会逐渐增强。
3 、物质的导热性师:同学们,我们家的锅和碗通常分别是用什么物质做的呢?为什么用它做?生:
铁导热性能好,陶瓷导热性能差。
师:(出示粉笔和铁钉)请猜测粉笔和铁钉哪个导热性能好?能用实验探究你的猜想吗?说说你的做法。
生:手同时拿着粉笔和铁钉,把它们同时放在火焰上烧,先烫手的导热性能好。
师:好,请分组实验。
生:(实验)
师: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生:铁的导热性比粉笔好师:物理上把容易导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热的良导体:容易导热。
如,铁、铝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导热。
如,粉笔、塑料、陶瓷师: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个地方用到的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生:交流答案
师:很好。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冬天常用稻草捆扎幼树和户外的自来水管子,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