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牛带绦虫病的驱虫治疗疗效观察
临床执业医师复习资料-牛绦虫病的治疗

牛绦虫病的治疗:1.驱虫疗法目前驱虫药物较多,可任选一种,经治疗后绝大多数可迅速排虫而痊愈。
如无效时可更换应用。
(1)氯硝柳胺(Niclosamide,灭绦灵):为首选药,总剂量为1.5~2.0g,分2次空腹服用,2次之间间隔为1小时,服后2小时给泻药。
服药时应将片剂嚼碎后吞服(北京热带病研究所)。
应用本药治疗猪肉绦虫病时要注意,因本药对成虫有致死作用,而对绦虫节片中的虫卵却无作用,随着节片被消化,释放出的成熟虫卵有发生囊虫病的危险。
为此,在用药后1~2小时,应给予硫酸镁等泻药,以便在节片被消化前全部从肠道清除。
服药后死虫易被消化,因此粪便内头节和体节多不易识别。
(2)槟榔(semenarecae)和南瓜子(semencueurbitae):槟榔对绦虫的头节及前段有瘫痪作用,南瓜子能使绦虫中、后段节片瘫痪,两者合用可使整个虫体变软,借小肠蠕动作用随粪便排出体外。
用法:空腹口服南瓜子仁粉50~90g(如带皮南瓜子则为80~125g),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以生槟榔子每岁2~3g,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50g,加水10倍煎成40~60ml,半小时后服泻药。
一般在3小时内即有完整活动的虫体排出。
因槟榔有胃肠痉挛和剧烈腹痛的副作用,故婴儿不宜应用。
(3)甲苯咪唑(mebendazole):成人剂量为每次300mg,每天2次,连用3天。
对牛、猪绦虫的治愈率可达100%.小儿剂量每次100mg,每天2次,连用3天,治愈率可达80%~90%.大多于用药48小时内排出已死亡的完整的绦虫节片,但并不都能找到头节。
(4)丙硫咪唑(albendazole):本药作用较缓慢,通常不引起剧烈反应,医学,教育网.对牛绦虫感染剂量,每天400mg,连用3天,治愈率为100%.对短膜壳绦虫治愈率低。
(5)吡喹酮(praziquantel,embay8440):本药对牛、猪绦虫病和囊虫病、裂头绦虫病、短膜壳绦虫病以及棘球蚴病均有良好效果。
肉牛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措施

肉牛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措施作者:张景龙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2年第10期摘要:肉牛养殖常见寄生虫病主要有牛球虫病、牛绦虫病、牛新蛔虫病、牛肝片形吸虫病、牛螨病、牛虱病等,感染寄生虫的肉牛会出现腹泻、贫血、体重下降、生产性能下降等表现,很容易诱发各种传染病,导致大批肉牛死亡。
本文以山东省莱西市肉牛养殖产业为例,通过粪检、剖检、血液检查、大群随机检查等方式,查清该区域内牛寄生虫感染情况和产生的危害,并以此制定肉牛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措施,发现科学饲养管理、做好定期药物驱虫、做好药物治疗工作、加强免疫预防等措施综合使用能够取得良好防治效果,有效减少寄生虫对内牛生长产生的不良影响,助力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肉牛养殖;寄生虫病;驱虫工作;免疫接种山东省是畜牧大省,养牛业在畜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肉牛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其中,鲁西黄牛、渤海黑牛、蒙山牛等肉牛品种均是优势品种,是我国重要肉牛资源。
数据显示,2021年末,山东牛存栏279.8万头,全年牛出栏280.0万头,牛肉产量61.3万吨,均处于上升趋势。
近些年,莱西市紧跟山东省肉牛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引进皮埃蒙特、西门塔尔等良种品种,与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肉牛生产向高档、优质发展,以满足现代人更多元化的口味需求。
但是,规模化肉牛养殖产业的不断扩大,各种跨省、跨国活牛交易日益增长,导致肉牛寄生虫病、流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各种养殖问题也屡见不鲜。
对此,莱西市推出各项举措防控寄生虫病,加强养殖户对各种疾病的宣传工作,加强肉牛疾病防控工作。
莱西市还在全市范围内新建或者改建各种肉牛种养循环试验示范基地,开展驱虫工作和定期免疫接种,启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2021年春季共免疫肉牛13,627头,应免肉牛免疫密度和重点场所消毒率均达到100%。
1 肉牛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病调查1.1 莱西市概况莱西属于山东省辖县级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地处东经120°12’-120°40’、北纬36°34’-37°09’之间,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分别为低山丘陵、缓岗平原、洼地,水资源丰沛,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第一产业发达。
牛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牛绦虫病的防治与体会 - 养牛技术

牛绦虫病的临床症状牛绦虫病的防治与体会-养牛技术众所周知,牛绦虫病主要是以裸头科为主的多种绦虫,会寄生在牛的小肠中进而引起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称之为寄生虫病。
在所有寄生的绦虫中,以莫尼茨绦虫最为严重,同时也是最常见的。
此种虫主要呈现的是大型带状的一种绦虫,颜色为黄色或者是乳白色,虫的长度大概是在1~6m,宽仅为2mm左右,该虫的头部形状近似球形,可以吸附在牛的肠壁上。
而绦虫病不但会对牛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牛的大批量的死亡。
由于有很多的农村养殖户并不是很重视牛的寄生虫病.因此造成很多地区每年到秋季都会有大量的牛因为感染而死亡。
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牛绦虫病的临床症状牛绦虫病的防治与体会。
1、流行情况牛绦虫病通常是在夏季和秋季发生的较多,而且任何年龄阶段的牛都很容易被感染。
其中以6个月以下的牛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是最高的,与此同时,9月份前后因为感染寄生虫病而死亡的牛最多。
根据研究可知,主要原因是因为5、6、7月份气温比较高,也是地螨最猖獗的时候。
因此当牛吞了地螨之后,便会在2个月之后开始慢慢的发病最终死亡。
2、临床症状在牛发病的初期,牛的食欲会大大的下降,进而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就会在牛的粪便中发现一些乳白色的似孕卵的节片。
再过一段时间,便会有下痢的出现。
此时如果选用一些消炎止泻的药物进行治疗,牛的下泄情况应该会有所好转。
但是因为没有对症下药,2天之后会继续出现下痢。
这个时候就进入比较严重的时期。
会出现一些非常明显的贫血,也会看见眼结膜、乳房或者是口腔中有明显的苍白。
进行放牧时,也会发现这些牛是跟不上队伍。
接下来会发现牛的腹围会渐渐的增大,食欲也会严重的减退,有一部分牛甚至会出现绝食的现象。
后期这些牛遇到一些障碍就会倒地,但是将其扶起之后牛还可以继续进行采食。
除此之外,会有部分牛会出现痉挛或者是回旋,最后这些牛都会昏迷而死。
死亡之后,对其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这些牛的心、肝、肺等器官的颜色都呈现的是淡红色,血液也会稀薄好像水一样。
牛羊绦虫病的诊疗方案

牛羊绦虫病的诊疗方案一、病因诊断:2.临床症状观察:牛羊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消瘦、贫血、腹泻、食欲不振等。
3.粪便检查:常规检查牛羊粪便中是否有绦虫的卵或段。
4.原虫及寄生虫检测:可通过粪便直接涂片检测绦虫卵和段,或用动物尸检来确定病因。
二、药物治疗:1.阿苯达唑(benzimidazoles)类药物:如甲苯硫唑、甲硫咪唑等,可以抑制绦虫体内的微管聚合,导致其死亡。
按体重给药,成年牛羊为10mg/kg,幼畜为20mg/kg,每日一次,连续给药3至5天。
2.苯噁唑醇(phenothiazine)类药物:如乙酰异烟胺、驱虫桐等,可以造成绦虫神经官能失调,导致其脱离肠道。
按体重给药,成年牛羊为10mg/kg,幼畜为20mg/kg,每日一次,连续给药3至5天。
3.多潘立酮(doramectin):可以杀灭体内成虫和幼虫,按体重给药,成年牛羊为0.1mg/kg,每年一次。
三、治疗措施:1.解除感染源:清理牛羊饲料中的绦虫卵或幼虫,以减少传染源。
2.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定期清洁圈舍,避免牛羊间接感染。
3.预防措施:加强对牛羊的育种管理,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几率。
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驱虫,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
四、其他辅助治疗:1.营养支持: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饲料,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恢复和提高抵抗力。
2.补充铁元素:对于贫血症状严重的患牛羊,可酌情给予含铁的补剂。
绦虫病的治疗过程需根据牛羊的具体情况和临床症状来制定。
同时,为了防止绦虫病的传播和复发,饲养者应注意做好预防措施,定期进行体检和驱虫,加强环境清洁,合理饲养管理,保护牛羊的健康。
护理复习题1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一.A1型选择题1.人体寄生虫学包括三大类A.吸虫、绦虫、线虫B.绦虫、节肢动物、原虫C.吸虫、原虫、节肢动物D.蠕虫、原虫、节肢动物E.线虫、原虫、绦虫2.寄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A 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B 一方受益,另一方无害C 双方均收益D 双方均受害E 无利害关系3.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A.终宿主B.中间宿主C.保虫宿主D.转续宿主E.媒介动物4.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A.终宿主B.中间宿主C.保虫宿主D.转续宿主E.媒介动物5.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A.仅有病人和带虫者B.医学节肢动物C.所有野生动物D.所有家畜E.病人、带虫者、感染的动物6.人感染寄生虫后最常见的免疫类型为A.缺乏有效免疫B.非消除性免疫C.消除性免疫D.永久性免疫E.先天性免疫7.诊断人体寄生虫病最常用的方法是A.病原学检查B.血清学检查C.问病史D.PCR,DNA检测E.免疫学检测8.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可传播病原体的人称为A.急性病人B.慢性病人C.带虫者D.亚急性期病人E.健康人9.土源性线虫与生物源性线虫的区分主要看A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虫卵还是幼虫B寄生虫的的生活史是否需要中间宿主C寄生虫的是否需在土壤中生活一段时间D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成虫还是幼虫E寄生虫的感染是经口还是经皮肤10.蛔虫感染期卵由下列哪个发育而来A受精卵B未受精卵C脱蛋白质膜卵D受精卵与未受精卵E以上都可以11.下列主要通过“肛门—手—口”方式引起自身重复感染的是A.蛔虫B.牛带绦虫C.蛲虫D.钩虫E.丝虫12.雌性蛲虫产卵于宿主的A.小肠内B.结肠内C.肛门周围D.直肠内E.阑尾内13.蛲虫病的主要症状为A.消化功能紊乱B.贫血C.肠梗阻D.肛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E.吸血14.钩虫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A.腹泻B.贫血C.腹疼D.发热E.脾脏肿大15.确诊钩虫病最常用、阳性率高的方法是A.生理盐水涂片法B.饱和盐水漂浮法C.肛门拭子法D.自然沉淀法E.肠粘膜活检16.可以引起肝脏病变的寄生虫A.华支睾吸虫B.血吸虫C.包虫D.溶组织内阿米巴E.以上都可以17.华枝睾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A. 肝脏损害B. 肺脏损害C. 小肠粘膜溃疡D. 胰腺炎 E .脑损害18.日本血吸虫最主要致病阶段是:A.肉芽肿B.成虫C.虫卵D.囊蚴E.尾蚴19.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的A.肝脏B.小肠C.肠系膜动脉D.肠系膜静脉E.直肠、乙状结肠20.日本血吸虫卵主要沉积于人体的A .肝脏B .小肠肠壁C .膀胱组织D .结肠肠壁 E. 肝脏和结肠肠壁21.牛带绦虫病人经驱虫治疗后,经过2个月内粪便中又出现绦虫节片,其原因可能是A.再感染B.合并感染C.重复感染D.驱虫不彻底E.以上都是22.囊尾蚴病是因为食入了A.虫卵B.囊尾蚴C.杆状蚴D.成虫E.都不是23.猪囊尾蚴寄生于人体的常见部位A.皮下B.眼C.脑D.皮下、肌肉、脑、眼E.腹腔24.患者粪便中发现带绦虫节片后,为了进一步确诊需A.查虫卵B.查头节C.问病史D.数节片的子宫侧枝E.免疫学检查25.棘球蚴在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部位是A.肠、胃B.肝、肾C.脑、肺D.肝、肺E.心、肺26.人体包虫病的传染源是A.牛B.狗C.羊D.猪E.病人27.阿米巴痢疾病人肠粘膜典型的病理变化是A .对组织的溶解破坏作用而形成烧瓶样溃疡B .形成虫卵肉芽肿C.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炎症反应D. 虫体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宿主细胞破坏E .抗原抗体复合物所致的变态反应28.在阿米巴肝脓肿脓肿壁可查到A .四核包囊B .滋养体 C. 囊后期 D.囊前期 E. 包囊29.阴道毛滴虫的感染阶段是A.2核包囊B.包囊C.4核包囊D.滋养体E.滋养体与包囊30.不适合阴道毛滴虫生长的阴道内pH值是A. pH>8B. pH:5-6C. pH<3.8D. pH:3.8-4.4E. pH>4.431.以下哪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是蚊A.蛔虫B. 蛲虫C. 旋毛虫D.钩虫E. 丝虫32.预防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有效措施是A.不食未煮熟的肉类B.治疗病人及带虫者C.不饮生水D.消灭保虫宿主E.防止媒介昆虫叮咬33.黑热病最常用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是A.外周采血B.骨髓穿刺C.脾穿刺D.查脑脊液E.做B超34.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寄生在A.肠腔B.有核细胞C.巨噬细胞D.白蛉E.红细胞35.黑热病患者的血液变化为A.红细胞下降B.白细胞下降C.血小板较少D. 白细胞、血小板无明显变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三系均减少36.疟疾的感染阶段是A.裂殖体B.子孢子C.配子体D.滋养体E. 合子37.治疗间日疟可选用A.阿苯达唑+伯氨喹啉B.吡喹酮C.氯喹、乙胺嘧啶D.甲硝唑E.都不是38.下列哪项全是机会致病寄生虫:A.蛔虫、蛲虫、钩虫B.钩虫、日本血吸虫、阴道毛滴虫C.牛带绦虫、蓝氏贾第鞭毛虫D.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E.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二.A2型选择题1.下列寄生虫中,哪些不是..寄生于消化道A.蛔虫、蛲虫B.钩虫、牛带绦虫C.溶组织内阿米巴D.丝虫、血吸虫E.蓝氏贾第鞭毛虫2.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不包括...的是A 夺取营养B 机械性损伤C 化学腐蚀性损伤D 毒性作用E 过敏反应3.下列线虫的感染方式哪项是.错误..的:A.蛔虫---误食感染期卵B.钩虫---接触疫土C.丝虫---接触疫水D.旋毛虫---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囊包幼虫的动物肉E.蛲虫---食入或吸入感染期卵4.便后不洗手可感染A.钩虫B.包虫C.丝虫D.蛲虫E.牛带绦虫5.哪种线虫不属于生源性蠕虫A.牛带绦虫B.日本血吸虫C.旋毛虫D.蛲虫E.丝虫6.下列哪种病变不是..丝虫引起的A.血管炎 B.乳糜尿C.巴管炎、淋巴结炎D.鞘膜积液淋E.肢体象皮肿7.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吸虫的发育阶段A.毛蚴B.胞蚴C.雷蚴D.尾蚴E.囊尾蚴8.关于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两种绦虫的虫卵相似B.成虫均寄生于人的小肠C.囊尾蚴均可寄生于人体D.成虫的头节均有吸盘E.都属于大型绦虫9.下列除哪项外都是囊砂的组成部分A.育囊B.子囊C.包囊D.孙囊E.原头蚴10.诊断棘球蚴病患者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询问病史B.X线检查C.免疫学检查D.诊断性组织穿刺E. CT及同位素扫描11.关于溶组织内阿米巴,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可转化为包囊B.可直接排出体外C.可随血流到肝,肺等组织大量繁殖D.可吞噬红细胞E.可随血流到肝,肺等组织形成包囊12.对宿主细胞的选择最不严格的原虫是A.溶组织内阿米巴B.弓形虫C.杜氏利什曼原虫D.间日疟原虫E.阴道毛滴虫13.下列哪项不是阴道毛滴虫寄生的部位A.女性阴道B.人体的消化道C.男性的尿道D.女性的尿道 E .男性的前列腺14.关于弓形虫哪个不正确:A.免疫缺陷时,可对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如脑炎、脑膜脑炎B.可通过猫粪传播C.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D.可寄生于鸟类、鱼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所有细胞内E.可通过输血进行传播三.B1型题A.血涂片B.透明胶纸法C.生理盐水涂片D.骨髓穿刺E.体外培养1.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诊断方法是2.蛲虫病的常用检查方法是A.大型肠道线虫B.巨噬细胞C.由雌性按蚊传播D.缺铁性贫血E.粪检孕节3.疟原虫4.钩虫A.海群生B.葡萄糖酸锑钠C.槟榔+南瓜子D.吡喹酮E.氯喹5.治疗丝虫病的首选药是:6.治疗黑热病的首选药是:A.腹泻B.肝脓肿C.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退热D.粘液血便E.雌性白蛉7.杜氏利什曼原虫8.疟疾四判断题1.寄生虫完成生活史除需要合适宿主外,还需要适宜的外环境条件。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绦虫病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绦虫病绦虫病由多种绦虫引起,常呈地方性流行。
它不仅可使犊牛、羔羊发育不良,而且可引起犊牛、羔羊死亡。
【虫体特征及生活史】引起牛/羊绦虫病的病原寄生虫有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及无卵黄腺绦虫。
其中以莫尼茨绦虫产生的危害最为严重,并且常见。
虫体的共同特征为黄白色长带状,由头节、颈节和许多体节组成,最长可达5米。
成熟体节(含大量虫卵)及虫卵随粪便排到外界,被中间宿主地螨吞食,在其体内1个月左右发育为具有感染力的似囊尾蚴,牛/羊吞食这种地螨,似囊尾蚴即在宿主肠中翻出头节,吸附在肠黏膜上发育成成虫而致病。
【典型临床症状】由于绦虫虫体大,容易造成肠管变窄,并且吸收体内大量营养,从而造成患病牛/羊精神沉郁,消化不良,有时便秘,有时腹泻,一般粪便中含有绦虫的节片,牛/羊会出现消瘦、贫血、慢性臌气等症状,从而导致病牛/羊衰竭。
有时很多成虫聚集在肠内,引起肠套叠、阻塞等。
本病主要危害犊牛和羔羊。
犊牛、羔羊病初表现为精神不振、消瘦、离群,粪便变软,后发展为腹泻,粪中含黏液和孕节。
进而症状加剧,衰弱,贫血。
有时有明显的神经症状。
如无目的地运动,步态蹒跚,有时震颤。
患神经型的莫尼茨绦虫病的牛羊往往以死亡告终。
根据症状可检查粪便,如果有绦虫节片就可确诊。
【预防措施】①在放牧后4~5周时进行绦虫成熟前驱虫。
第一次驱虫后2~3周,好进行第二次驱虫。
驱虫的对象主要是犊牛和羔羊,但成年牛/羊一般为带虫者,是重要的感染源。
因此,对它们的驱虫仍不应忽视。
②污染的牧地,特别是潮湿的森林牧地,空闲2年后才可以净化。
土地经过几年的耕作后,地螨数量可大大减少,有利于莫尼茨绦虫的预防。
有条件的可以采取轮牧的方式。
③应避免在雨后的清晨和傍晚放牧,以减少感染机会。
【治疗方法】(1)硫氯酚(别丁)按每千克体重50毫克,一次口服。
(2)阿苯达唑按每千克重10~20毫克,制成1%水悬液灌服。
(3)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口服,疗效很好。
育成奶牛绦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育 成 奶 牛 绦 虫 病 的 诊 断 与 治 疗
毕 晓峰 侯 庆 祥 ( 黑龙 江省逊克农场畜牧兽 医科 142 ) 6 43
牛 绦虫 病 是 由莫 尼 茨 绦 虫 、 曲子 宫 绦虫 、 黄 腺 卵 绦虫 寄 生 于 牛和 其 他 反 刍动 物 小肠 所 致 。其 中莫 尼 茨绦 虫 危 害最 为 严 重 , 别是 犊 牛 感 染 时 , 仅 影 响 特 不 生长 发育 , 至可 引起 死 亡 。 甚 3种绦 虫 既可单 独 感染 , 也可 混合 感染 。笔 者遇 到一 例 育成 牛 绦虫病 例 , 介 现 绍如 下 , 以供参 考 。
口腔 周 围 留有许 多泡 沫 。病牛 表 现迟 钝 , 对外 界 事物 几乎 没有 反应 。
个 别病 牛便 血 ,可用 酚 磺 乙胺 注射 液 ,每 头 牛 1 5 . 2
克 , 肉注 射 , 肌 1天 1 , 用 3天 。 次 连
5 预 防
在 本病 流行 区域 ,牛 群 开 始 放 牧 的第 1 3 ~ 5天 , 进行 绦 虫 成 熟前 驱 虫 , 后 l ~ 5天 , 此 0l 再进 行 1 即 次
可进 行 诊 断性 驱 虫 ,如服 药 后发 现 有 虫 体 排 出 而正
在 明显好 转 , 也可 确诊 。
天 气 连 天 阴雨 , 温 低 , 久 牛 群 开 始 发 病 , 群 出 气 不 牛 现少 食 , 逐渐 消 瘦 , 有 腹 泻 等症 状 。至 6月 8日有 常
4 治 疗
丙硫 咪 唑 , 千 克 体重 5 1 克 , 成 l 每 ~ 5毫 制 %水悬
取 发 病 牛 的粪 便 5 1 ~ 0克 , 入 1 — O倍 饱 和 盐 加 02
水 , 拌均匀 , 过 6 搅 通 O目筛 网过 滤 , 后 滤过 液 静 置 然 05 1 Jn , 虫 卵充 分 上 浮 , 直 径 为 5 1 米 . . ,- 使 ~ 0/ , t 用 — 0毫 的铁 丝 圈与 液 面平 行 接 触 , 取表 面液 膜 后 , 液 膜 蘸 将 抖 落在 载 玻 片上 , 盖 以盖 玻 片 , 检 , 覆 镜 可见 绦虫 卵 。
肉牛肉牛寄生虫病的牛绦虫病临床诊疗技术

肉牛肉牛寄生虫病的牛绦虫病临床诊疗技术
本病由数种绦虫引起,常呈地方性流行,放牧肉牛多见,主要感染犊牛,造成发育不良,可引起牛死亡。
(一)病原及生活史
引起牛绦虫病的病原有莫尼茨属绦虫、曲子宫属绦虫及无卵黄腺属绦虫,其中以莫尼茨绦虫常见。
虫体的共同特性为黄白色带状,由头节、颈节和许多体节组成长带状,最长可达5m。
成熟孕卵体节(含大量虫卵)及虫卵随粪便排到外界,被中间宿主地螨吞食,在其体内发育为具有感染力的似囊尾蚴,牛吞食了这种地螨,似囊尾蚴即在宿主肠中翻出头节,吸附在小肠黏膜上发育为成虫而致病。
(二)症状
牛感染后,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虚弱、发育迟滞;严重时,病牛下痢,粪便中混有成熟的绦虫节片;病牛迅速消瘦,贫血,有时出现痉挛或回旋运动,最后死亡。
(三)诊断
(1)怀疑为本病时,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虫卵。
莫尼茨绦虫卵近似四角形或三角形、无色、半透明,卵内有梨形器,梨形器内有六钩蚴。
用水清洗粪便,有时可找出节片。
(2)诊断性驱虫可选用驱绦虫药进行诊断性驱虫。
(3)病牛死后在小肠发现绦虫也可确诊。
(四)防治
1.定期驱虫
在舍饲转放牧前对牛进行第一次驱虫,以减少牧地污染;放牧1个月内进行第二次驱虫;1个月后进行第三次驱虫。
常用药物:丙硫咪唑,按5~10mg/kg口服1次;氯硝柳胺(灭绦灵),按60mg/kg,制成10号水悬液口服;吡喹酮,按50mg/kg口服,每日1次,连服2次即可;硫双二氯酚,40~60mg/kg口服;1号硫酸铜溶液为传统驱绦虫药,犊牛100~150mL,口服。
2.加强粪便管理
牛粪便集中堆积发酵或沤肥,至少2~3个月,以期消灭虫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交流
文章编号:10002
5404(2010)2222470201
2例牛带绦虫病的驱虫治疗疗效观察
周桃莉,陈 琳,段建华,张锡林 (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关键词] 牛带绦虫病;驱虫治疗
[中图法分类号] R532.3 [文献标志码] B [通信作者] 周桃莉,电话:(023)68771930,E 2mail:ztl781224@sina .co m
牛带绦虫又称肥胖带绦虫、牛肉绦虫或无钩绦虫,在我国
古籍中也被称作为白虫或寸白虫,属于圆叶目绦虫的带科、带属[1]。
牛带绦虫病是人兽共患病,一般是误食了含感染性囊尾蚴的牛肉而感染,重庆市为非牛带绦虫流行区,但随人口流动的增加,可能会造成该病的散在发生。
本教研室从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确诊2例该病例,并及时采用槟榔2南瓜子法进行驱虫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1:男性,20岁,新疆人(汉族),本校学生,因放假回家误食未烤熟牛肉而感染,患者常觉肛门有痒感,上腹部不适,体质量减轻,呈轻度贫血貌,因反复排出节片怀疑患寄生虫病而于2008年10月18日来本教研室咨询,检查其排出孕节较厚、不透明,经墨汁注射检查为牛带绦虫孕节,确诊为牛带绦虫感染。
病例2:男性,37岁,重庆市人,曾在新疆当过兵,可能生食过牛肉而感染。
患者消瘦,呈轻度贫血貌,常觉肛门有痒感,偶有腹痛、腹泻,睡眠食欲差,因反复排出节片,4年来多次到各医院就医,曾服用肠虫清驱虫治疗无效。
于2010年5月10日来本校新桥医院消化科就诊。
经检验科检查其排出节片,初步诊断为绦虫病,而后本教研室将节片经墨汁注射后检查子宫分支较整齐、每侧15~30支,为牛带绦虫孕节(图1),确诊为牛带绦虫病。
1.2 治疗方法
2例患者均采用槟榔2南瓜子法进行驱虫治疗。
方法如下:南瓜子(去壳)100g 、槟榔60~80g (购于中药房),槟榔过夜浸泡后加水500m l 煎煮至剩浓缩液200m l 左右制成槟榔煎剂;嘱患者在驱虫当天清晨起床后空腹将南瓜子嚼碎服下,2h 后服槟榔煎剂,30m in 后再服10%硫酸镁10m l 导泻,随后排虫。
2 结果
第1例患者在服硫酸镁2h 后排出1条3m 左右的完整虫
体(图2),经检查头节、孕节完整,显微镜下观察头节略呈方形,无顶突及小钩;第2例患者在服下2次硫酸镁导泻后6h 才排出1条4m 左右牛带绦虫,经反复淘洗,查到虫体有完整的头节、孕节等,表明2例患者驱虫并治愈。
驱虫治疗后3个月随访患者,2例患者均无节片排出,血常规正常,食欲睡眠好,无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3 讨论
人是牛带绦虫唯一的终宿主,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上段
,
图1 墨汁注射检查牛带绦虫孕节图2 牛带绦虫病患者排出的成虫大体观察
在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惯的地区和民族中易形成流行,如在新疆,内蒙,西藏,云南,广西,贵州的藏族、苗族等地区,感染率可高达70%,患者多为青壮年,一般男性多于女性[1]。
询问患者病史及是否来自疫区可以作为牛带绦虫感染或者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2]。
诊断牛带绦虫病主要检查其孕节,根据其特征而确诊,现在诊断牛带绦虫病也可通过带绦虫种属特异性循环抗体检测来诊断人感染或寄生,其检测原理是利用虫体排泄分泌物作为抗原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3]。
驱虫治疗采用传统的槟榔2南瓜子法效果良好,该方法疗程短,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且价格便宜,驱虫效果显著,所以仍然为牛带绦虫病的首选治疗方法[4]。
在驱虫前,清洗肠道有利于吸附于肠道黏膜虫体的排出,并能保持虫体的完整性,这将有助于虫种的鉴别[5]。
患者在进行驱虫治疗后,应留取粪便仔细查找头节,排出头节为驱虫治愈的标准,如果未找到头节,则提示患者在2个月后有可能复发,应嘱患者随访,必要时再行驱虫治疗。
预防该病应管理好厕所、猪圈,防止人畜互相感染;加强肉类检查,严禁有囊尾蚴的牛肉上市,加强健康教育,革除不卫生的食肉习惯。
参考文献:
[1]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7-138.
[2]贾万忠,王玉朝,闫鸿斌,等.人体带绦虫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兽医科学,2010,40(2):210-214.
[3]W ilkins P P,A llan J C,VerasteguiM,et al .Devel opment of a ser o 2
l ogic assay t o detect Taenia s olium taeniasis[J ].Am J Tr op Med Hyg,1999,60(2):199-204.
[4]谢霖崇.槟榔南瓜子佐用治疗牛肉绦虫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
热带医学,2009,9(12):2227-2229.
[5]Garcia H H,Gonzalez A E,Evans C A,et al .Taenia s olium cysticer 2
cosis[J ].Lancet,2003,362(9383):547-556.
(收稿:2010206217;修回:2010207208)
(编辑 栾 嘉)
742第32卷第22期2010年11月30日 第 三 军 医 大 学 学 报ACT A ACADE M I A E MED I C I N AE M I L I T AR I S TERTI A E
Vol .32,No .22
Nov .30 2010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