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word版本
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知识点

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有关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时间计算一般而言,凡涉及到日出时刻、日落时刻、正午时刻、昼长、夜长等则为地方时的计算;凡没有特别说明的都为计算区时。
北京所在的时区(东八区)、伦敦所在的时区(零时区或中时区)要当常数记忆。
北京时间是我国全国通用的时间标准。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所以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116°E)的地方时。
地方时计算中的时间早晚要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早晚区分开。
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早晚往往是针对同一地点来说的,因而时刻数值越小时间越早;而地方时计算中的时间早晚是针对不同的地点来说的,一般来说是根据同一纬线上看到日出的早晚来区分的,因而时刻数值越大地方时越早。
在进行新旧一天的计算时,新旧一天可结合地方时的早晚来判断,建议画出极点俯视图来辅助计算,以避免混乱。
在计算区时时,直接按照区时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不需要考虑日界线。
大气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
2)地球大气受热要经过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等环节大气才增温。
3)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是地球大气重要的能量****;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
4)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以逆辐射的方式把能量返回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有云和湿度大时,大气逆辐射会增强。
5)大气保温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又将能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传递给了地面。
傍晚太阳西落后,保存下来的这部分能量使地表气温平稳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docx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分类特点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第二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层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冕太阳风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运动方式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周期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极上空为顺时针。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近日点(每年 1 月初),速度快零。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
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作用: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所以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睛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导致昼夜温差大。
因此,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有睛朗的夜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二、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注: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温高则气压低),高空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温低则气压高),高空则形成低压。
②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同一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凸高凹低)实例:气压值B=C=E气压值A>B,E>D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气压值A>D4.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doc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分类特点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第二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层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冕太阳风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运动方式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周期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极上空为顺时针。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近日点(每年 1 月初),速度快零。
远日点(每年7 月初),速度慢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 15°∕h)。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①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B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①地面增温:大局部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②大气增温: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①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②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提示:任何物体温度最高时,其辐射最强。
就某一地区而言,地方时12点时,太阳辐射最强;地方时13点时,地面温度最高,地面辐射最强;地方时14点时,大气温度最高,大气辐射(包括大气逆辐射)最强。
答题套路: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分析(1)纬度因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2)日照时数(白昼长短):一般地,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反之,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
(3)海拔上下:一般地,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反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
(4)天气状况:阴天时(或有雾霾时),云层较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晴天时,云层较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思考:为什么“高处不胜寒〞?提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为地面辐射,海拔越低,距离地面越近,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多,气温越高;海拔越高,距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二)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考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人教版高一地理 必修1 第二章知识点复习总结

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地理必修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节1.大气的热量来源、受热过程)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1 地面辐射)地面((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保温作用(3)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受热过程(如图)(4“大地暖大气”“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晴天云层较薄,特别注意:晴天昼夜温差大于阴雨天昼夜温差。
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晚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小,温差大;阴雨天云层较厚,小,晚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大,温差小。
热力环流2.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1 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热力环流过程(如图)3(.常见热力环流海陆1山谷2等压面:受热的地方,高空上凸,近地面下凹;冷却的地方,高空下凹,近地面上凸。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3.(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2)赤道高空风向(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砖偏向力)(3 4()近地面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砖偏向力和摩擦力)与等压线斜交。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节 1.气压带和风带(如图)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以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为例)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3.4.季风环流(1)季风:随季节的变化风向会发生改变的风(2)东亚、南亚季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5.)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天气特征:(1信风一般情况下:高气压带控制干燥少雨,低气压带控制湿润多雨;西风带控制湿润多雨,上升湿润下沉干,西风湿润信风干(总结:)和东风带控制干燥少雨。
2)典型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干燥,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地中海气候纬度30°- 40°大陆西岸冬季温和多雨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纬度40°- 60°大陆西岸全年温和多雨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1.锋与天气(1)冷暖气团性质比较温度湿度大气密度气压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天气晴朗,气压高,气温低小高大冷气团低天气晴朗,气压低,气温高大低高小暖气团(2)冷锋和暖锋天气系统符号气团移动方向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典型实例冬半年的寒潮、我冷气团向暖气阴雨,天气晴朗,气温大风,天气转晴,气温冷锋降温团移动国北方夏季暴雨高,气压低下降,气压升高天气晴朗,天气转晴,阴雨,连续气温暖气团向冷气暖锋团移动气压降低性降水升高,气压高气温低,(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来回摆动符号:天气:持续性降水实例:江淮准静止锋(夏季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华南准静止锋(持续性降水)、昆明准静止锋(贵阳冬季天无三日晴)、天山准静止锋(持续性降水)注意:①无论哪种锋,降水都在冷气团一侧;无论哪种锋,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word版本

煤矿调度员竞聘演讲稿篇一:煤矿调度员竞聘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十分感谢我矿能提供这么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聘平台,给我提供这次宝贵机会,让我站在这里,我今天竞聘的是调度员一职,我的报告共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个人简历。
我叫xxx,今年 26 岁。
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
XX年7月到XX年8月在包头奥特莱自动控制有限公司实习,XX年十月进入我公司,培训了三个月,随后分到后勤保障部至今。
第二部分:自己的优势:3吃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敢于吃苦和面对困难永不服输的精神。
第三部分:工作计划。
1、合格的调调度员、2、并时刻监督其执行情况。
不了时,我会先报告给领导,等领导裁决3、现场卫生的管理,我感觉好的现场卫生管理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流程的顺畅,设备要摆放整齐、打扫干净,严格杜绝杂脏乱的情况出现在生产现场。
4、安全方面的预防,在这个问题是,我认为作为调度员更不能松懈。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调度员,除了在自己执行领导下达任务之余吧,不间断的深入生产线,时刻提醒和要求员工正确的操作设备,严禁杜绝刀挑肉和刀扎肉等野蛮操作和违规操作的情况发生。
这样才能提高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上几点是我对调度员这一工作的认识和想法,有什么不对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不管竞聘结果成功与否,我都会对以后的工作尽职尽责兢兢业业。
竞聘人:xxx篇二:煤矿调度员工作总结工姓名:作总结杨小龙工作总结岁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间从事调度员工作已经一年时间,在这一年工作里既尝到了硕果累累后的喜悦又经历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惆怅、迷茫与彷徨,但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以及自己不懈的学习与锻炼中,克服种种困难,从而已逐渐认识并熟练掌握了调度员的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想更好的做好调度工作,当一名合格优秀的调度员,就要不断地去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与差距,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现将一年内的个人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一、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做好调度工作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好好学习每个调度员的长处,取长补短尽量完善自己,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工艺流程,要做到“四勤”,腿勤、嘴勤、手勤、眼勤,养成不懂就问,不懂就学的优良精神。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梳理

地貌类型侵蚀地貌名称峡谷阶地河流弯曲牛轭湖流水地貌分布地区河流上游河流中上游河流中下游地区形成过程落差大,水流急,下切作用为主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地壳稳定时期,河流侧蚀。
河流一开始流动,便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的河流便会冲蚀河岸,使之慢慢凹进去,变为凹岸。
同时在另一岸河水流速较慢,发生沉积,变为凸岸。
应用: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河岸陡,适合港口建设;凸岸流速慢,堆积作用,河岸缓,适合聚落建设。
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
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Ω”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
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
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
特点V形河谷,两壁陡峭,谷底狭窄阶梯状地形;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地势越高,阶地越老。
图示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地貌类型沉积地貌名称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沙洲(江心洲)三角洲流水地貌分布地区河流出山口处河流中下游河流中下游河流入海口形成过程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携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形成的扇子状堆积体。
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形成曲流,尤以中下游地区常见。
河流在凸岸堆积,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河流改道或下切侵蚀,河漫滩废弃。
多个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起来,形成河漫滩平原(冲积平原)。
泥沙淤积河流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河流入海(湖)口处地形坡度变缓,加上海(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特点外形似张开的折扇,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流水具有较好的分选性地形平坦四面环水,长条形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变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注意记实例)
吸收: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浮尘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
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
散射: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波长越短,越易被散射。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其能量集中在可见光,
因为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能量集中在红外光,绝大部分可被对流层大气中的CO2、水汽和浮尘所吸收。
故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2、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进行保温。
{实例}①夏季的白天阴天的气温会比晴天低?---反射
②晴朗的夜晚,朝霞或晚霞,黎明前东方天际先泛起“鱼肚白”,红色交
通信号灯,
阴天房间里、教室里没有阳光也是明亮的----散射
③有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度高----大气逆辐射强
④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
⑤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二氧化碳,浮尘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
二、大气运动
一、热力环流------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注意:气压大小比较方法:
(1)“高高低低”:如图所示,同一水平面上,附近的等压面向高处凸的是高压区,附近的等压面向低处凹的是低压区。
(①>②, ③>④);
(2)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介于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
(①>⑤=⑥>②,③>⑦>④)
(3)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②>③, ①>④)。
综上, ①>⑤=⑥>②>③>⑦>④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力大小:风力取决于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取决于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大小
故同一幅图,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两种主要风向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3.风向的判断与画法:
①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根据“南左北右”画出风向: 高空: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斜交等压线(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的右边,南半球在左边;摩擦力始终和风向相反。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2)地转偏向力:不改变风速,只改变方向。
摩擦力可以减小风速。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与季风环流
(一)气压带和风带形成与移动(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由热力因素形成的: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由动力因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北移;
北半球冬季,全球气压带南移.
上图为北半球冬季情况,因为气压带、风带均偏南。
注意看课本P45全球大气环流和地面气压带的分布图(根据图会判断风带及风向,气压带及形成原因,以及各个气压带的干湿性质)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1、对气压带的影响
2、对风带的影响---季风(记P53图)
季节风向成因性质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大陆西部和热带地区)
1、单一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P41)
例:(1)热带雨林气候:位于10°S和10°N之间
成因: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成因: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特点:全年温和多雨(3)热带沙漠气候:位于南北回归线至纬度30 °之间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特点:全年炎热干燥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1)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 °大陆西岸
成因:副热带高压带(夏季)和盛行西风带(冬季)交替控制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 °
成因: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气候小结:中纬度的四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判断(以亚欧大陆为例):在中纬度地区,除全年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外,如图中所示:只有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低于0度;只有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暖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晴朗气温低、气压高、晴朗
过境时阴雨(雪)、大风、降
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晴
朗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举例北方夏季暴雨,寒潮,沙
尘暴
春雨绵绵
降水始终发生在冷气团一侧
当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时,形成准静止锋,会带来连续的阴雨天气,如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6、7月份,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流状况气旋反气旋
气压状况低气压高气压
水平运动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流向四周
垂直运动上升下沉
天气阴雨晴朗
举例台风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3、锋面气旋:
不管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面向地图,左边一定是冷锋,右边是暖锋。
降水均在冷气团那一侧,又因为北半球冷气团在北,南半球冷气团在南,所以北半球锋面气旋雨区在北侧,南半球锋面气旋雨区在南侧。
五、水循环和洋流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⑦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⑧蒸发(蒸腾)
人类影响:修建水库和跨流域引水主要是影响地表径流。
水循环的意义:使陆地水得到更新;使物质和能量得到交换;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二、洋流
1、概念: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2、分类:
风海流:北太平洋暖流(盛行西风—西南风引起)、北大西洋暖流(盛行西风—西南风引起)、北赤道暖流(东北信风引起)、南赤道暖流(东南信风引起)和西风漂流(盛行西风—西北风引起)所以洋流的主要动力:盛行风。
补偿流:一般是南北向流动的。
3、分布
要求:对照书本P48-50,将各洋流名称和世界四大渔场的位置标注在图上相应位置。
4、注意:分布规律及图示
1)北半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洋流------顺时针南半球中低纬度 ------逆时针。
2)北半球中高纬度气旋型-----逆时针;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是典型的西风漂流顺时针。
3)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风,所以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冬季盛行东北风,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
5.北大西洋暖流:使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
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影响的西风漂流有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暖流)南半球是西风漂流属于寒流
5、洋流的影响
(1)气候:
①暖流:增温增湿
例: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摩尔曼斯克港全年可通航也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②寒流:降温减湿,使沿岸形成荒漠环境
(2)渔场(要求在P50中明确位置)
①寒暖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和北海道渔场
②上升流形成:秘鲁渔场
(3)航海:顺洋流航行速度快,节省燃料;逆洋流航行速度慢,耗燃料多。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水雾,不益航行。
(4)洋流可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但同时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6.厄尔尼诺现象:东太平洋(来自秘鲁附近的海区),是赤道暖流向南流动,引起秘鲁沿岸水温升高。
引起秘鲁、厄瓜多尔形成洪涝灾害;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旱灾。
六、地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