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养生强身功法

合集下载

古代养生的秘籍

古代养生的秘籍

古代养生的秘籍我国古代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了一套以按摩和击打并重的护胸养生法。

经验证明,此法能宽胸顺气,活血提神,延缓衰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如经常按摩或拍打胸部,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预防冠心病、肺气肿、肌肉发育不良,并能治疗胸闷、心慌、气急、肋痛等症。

其具体做法是:①捶胸:站立,全身自然放松,冬天宜脱掉棉衣,双手握拳,先用左拳捶右胸,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

然后再用右拳捶左胸。

左右各200次。

捶胸后,接着捶几下背,深呼一口气或长啸一声,更有助于呼吸吐纳。

老年人可由别人同时捶背部,效果更佳。

捶胸时动作要先慢后快,快慢适中,不要过猛。

②拍胸:五指并拢,手掌微屈,用掌拍击胸部。

既可单手交叉拍胸,亦可双手同时拍击两侧胸部。

自上而下,反复数遍。

③擦胸:两手搓热,先右手、后左手自上而下平擦胸部,使胸部微热。

再两手呈梳子状,分别从上而下在两侧胸部梳理,反复10次。

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就主张要摒弃私欲,在静中养生。

明朝的王阳明继承、发扬了这一学说,创建了静坐术。

文学巨匠郭沫若年轻时疾病缠身,痛苦不堪,后来练习静坐,顽疾消除,一直活到86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静坐时人的耗氧量显著下降,心脏负荷减轻,脑血流量增加,人的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大脑功能得到积极调整,从而大大提高了人的身体素质,使人耳聪目明健康起来。

静坐养生的具体做法是:①姿势:头自然正直,忌僵硬,鼻正对肚脐,眼微闭,唇略合,牙不咬,舌舐上腭,宽衣松带,腰背放松,肩肘下沉,但不用力;身宜平直,脊椎要正,背勿靠它物,胸部可略前倾;手心向下,自然地轻放在靠近小腹的大腿根部;两脚平行着地与肩同宽,座位以屈膝九十度为宜。

②呼吸:吸长而缓,呼短而促,行之不经意之间,静坐特别讲究运气,要求自然、不用力、摒杂念、意在丹田。

③时间:清晨和临睡前较好。

地点不论,每次静坐30分钟。

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

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

明代百岁寿星冷谦在谈长寿秘诀时,也强调“齿宜常叩”。

古人十大养生法

古人十大养生法

古人十大养生法古人十大养生法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注重养生。

养生方法很多,但十大养生法是由古人总结出来的最常用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一、饮食养生法古人认为饮食对养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他们认为,只有合理调配饮食,才能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和脏腑的功能。

古人提倡饮食宜清淡,以素食为主,合理搭配荤素,避免过于油腻,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数量和时刻。

有些食物还有特定的养生功效,比如燕窝具有补肺养颜的功效,枸杞有明目滋阴的作用。

二、运动养生法古人认为“动之则通,不动则滞”。

因此,他们提倡运动养生。

古人把运动分为内运和外运两类。

内运指的是气功,包括吐纳、太极、五禽戏等,外运则是指体育运动,比如跳绳、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

运动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强体质、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消除疲劳和调整情绪。

三、寻常养生法古人认为,养生也要注重日常的生活习惯。

他们提倡“寻常养生”。

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后应该及时空窗户换气,晒太阳;中午午休时要充分休息,保持心情愉悦,晚上要按时上床睡觉,保证睡眠质量;同时要注重卫生习惯,保持身体清洁和卫生,以预防疾病。

四、水疗养生法水疗是古人很受推崇的养生法之一,更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的方法之一。

古人认为水能够清洁身体,同时也可以舒缓肌肉,消除疲劳。

他们的水疗方法很多,比如盐浴、水晶浴、足浴等。

不同的水疗方法有着不同的功效。

比如盐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水晶浴可以舒缓神经,足浴则可以帮助血液循环和调节内分泌。

五、针灸养生法针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术语,在现代仍被广泛应用。

古人认为,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针灸能够调节人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疾病,提高身体抵抗力,保持健康。

现代科学也证明针灸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自律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六、草药养生法草药治疗在古代就已经被广泛地应用,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养生保健方法

中国古代养生保健方法

中国古代养生保健方法
中国古代养生保健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
1. 中医养生:中医认为健康与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有关,可以通过调整身体的气血、阴阳、五行等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如针灸、推拿、按摩、草药等。

2. 按摩养生: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改善睡眠等,常用的按摩方式包括推拿、摩擦、捏揉、拍打等。

3. 饮食养生:中医认为饮食调养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包括五味调和、草食为主、适度饮水、煮食炖汤等。

4. 呼吸养生:呼吸是人体的重要功能,通过呼吸调节可以达到静心养神、舒缓压力等效果,如深呼吸、缓慢呼吸、气功练习等。

5. 运动养生: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缓解压力等,如太极拳、气功、武术、瑜伽等。

6. 睡眠养生:睡眠是人体的重要生理需求,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改善身体健康,如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等。

总之,中国古代养生保健方法注重身心协调,以防止疾病为目的,通过多种手段来调节身体的内部平衡,达到延缓衰老、强健体魄的目的。

传统运动养生功法

传统运动养生功法

传统运动养生功法自古人们就注重养生,并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养身功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传统运动养生的六种功法,欢迎大家阅读。

传统运动养生功法一、【道家升阳内功--飞鹰功】功法要领:双脚同肩宽,保证脚底涌泉穴和肩井穴在一条垂直线上,脚重心在脚前掌,脚后跟保持虚空,就像踩着一只小蚂蚁的感觉,微屈膝,双手像鹰一样展翅平举,与肩同高,收臀,舌尖轻触上鄂,从上至下放松全身(学会放松紧张的部位非常重要),就这样坚持下去,从5分钟开始,如果感觉到气沿着督脉往上冲、大椎穴或脖子或头发热那就对了;气也会往双手冲,手掌会发热。

我是气冲到大椎穴就上不去了,整个大椎穴热热的,就说明这里堵;气也会沿着手指向往冲,可惜我的肩井穴比较堵,要是能像校长那样把气练到手上和头上,就可以延缓衰老,甚至返老还童了。

先从5分钟开始,完成一次后,就用风摆杨柳的动作来放松运气,然后再来一次,多次往复;习惯以后就逐步延长时间,我们到最后一天时可以坚持15分钟了,以后如果能一次坚持飞鹰功三四十分钟,那就百病不侵了,这是练内功、提升阳气的最好方式。

附:张校长说明功效:可以治疗肥胖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在内慢性病的【内家升阳功】,假如你能够一次能够坚持练功10分钟,很多慢性病就会离你而去了。

假如您能够一次坚持做40分钟,连癌症都可以治好。

因为有好几个案例,就是癌症病人坚持做了四个多月后,再去检查癌细胞就没有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功夫就是“内家拳升阳功”,提升体内的阳气,祛除阴寒潮湿之气的。

同时对于打通人体不通畅的经络很有好处。

癌症其实并不可怕,就是体内积留了“极阴极寒之气”,才要了你的命。

西医用了很多方法治不好,就因为不懂病因病理,只在肢节上下功夫,怎么弄都没用,号称绝症。

岂不知到【大道医学】眼里,这种“绝症”连药物都不需要,很简单一些方法就可以搞定。

现在很多的“慢性病”,花样繁多;究其根本,其实都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良,导致“阴气,寒气”入体后造成的,最终“阴成形”之后,就让病人产生了“器质性病变”。

古代人强身健体的例子

古代人强身健体的例子

古代人强身健体的例子
古代人注重强身健体,许多人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锻炼身体的习惯。

例如:
1. 习武:古代武士常常通过习武练功来强身健体。

他们会进行各种武术训练,如剑术、拳术、棍术等,以提高力量、速度和耐力。

2. 做农活:农民们通过劳作来锻炼身体。

他们经常进行各种重体力劳动,如犁田、耕种、收割等,以保持健康和强壮。

3. 饮食调理:古代人认为饮食调理是强身健体的重要方法。

他们会根据季节和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食物,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食、避免过度饮酒等。

4. 水疗:古代人也喜欢通过水疗来保持身体健康。

他们会进行各种水疗活动,如游泳、泡温泉、洗桑拿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身心。

5. 手艺活:古代人也会通过手艺活来锻炼身体。

例如,木匠、铁匠、织布工等手工艺人需要进行各种体力和技巧训练,以保持身体健康和手艺技能。

- 1 -。

古代人强身健体的例子

古代人强身健体的例子

古代人强身健体的例子古代人注重强身健体,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持健康和增强体力。

以下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0个例子。

一、武术锻炼古代人通过学习武术来强身健体。

他们会练习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各种拳术,通过练习拳术来锻炼肌肉、增强体力和耐力。

二、太极养生太极是一种古老的健身方法,它包括慢速的动作和深呼吸。

通过练习太极,古代人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三、步行和慢跑古代人喜欢步行和慢跑来锻炼身体。

他们会选择早晨或傍晚时分,在户外进行长时间的步行或慢跑,以增强心肺功能和改善身体的代谢。

四、舞蹈舞蹈是古代人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

他们会跳各种舞蹈,如舞剑、舞扇等,通过舞蹈来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五、打太极球太极球是一种传统的健身工具,古代人会用太极球进行锻炼。

他们通过手腕的旋转和球的滚动来锻炼手臂和手腕的力量,并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六、拔河拔河是一项古老的团体运动,古代人会组织比赛来锻炼身体。

通过拔河,他们可以锻炼肌肉力量、提高体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七、跳绳跳绳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古代人也喜欢通过跳绳来锻炼身体。

跳绳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八、攀岩攀岩是一项挑战性的运动,古代人通过攀岩来锻炼身体和提高勇气。

他们会选择陡峭的山峰或悬崖来进行攀岩,以锻炼身体的力量和平衡能力。

九、乒乓球乒乓球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古代人也会通过打乒乓球来锻炼身体。

他们会在室内或室外的乒乓球桌上进行比赛,以提高手眼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十、游泳古代人也喜欢通过游泳来强身健体。

他们会选择湖泊、河流或池塘等水域进行游泳,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全身肌肉力量。

以上是古代人强身健体的十个例子。

通过这些运动和活动,古代人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力和提高心肺功能。

这些习俗至今仍然被一些人继续传承和实践,成为了一种珍贵的健身文化。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功法1 、 简介: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表示了人体呼吸的口型动作。

如“嘘”字诀的口呼动作,即为嘴角紧缩后引,槽牙 ( 即磨牙 )上下平对,中留缝隙,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

发声吐气时,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缓缓呼出体外。

再如“呼”字诀的口呼动作,即舌体中部下沉,舌的两侧上卷,口唇撮圆,正对着咽喉,气从喉出后,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间气流,经撮圆的口唇缓缓呼出体外,等等。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也表示了不同口形动作所发出的不同的音,这可以在古书中找到解释。

如《声类》曰:“出气急曰吹,缓曰嘘”。

“吹”,即快速有力地吐出气流;“嘘”则为慢慢地呼气。

在《庄子》里早有“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的说法。

在此,“呼”其义为吐气,与“吸”相对。

可见,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既表示人体对六个字的呼吸动作和六种具体的呼气口型,也表示六种不同的口型动作所发出的六种不同的音。

2 、如何理解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补”与“泻”?六字诀现存最早的文献《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呬以解极。

”同时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

”该文献中的六字与脏器虽然与健身气功六字诀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出六字诀的吸气方法只有一种,用口吐气却有吹、呼、唏、呵、嘘、呬六种,而这六种吐气不但可以去热、风、烦、寒等邪气,还可以散出脏器的胀满、痛闷等气结。

这说明六字诀的吸气与六种吐气,按照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它是一个祛邪泻实又扶正的吐纳调气法。

那么健身气功六字诀所具有的扶正之补与祛邪之泻,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扶正、补气主要是:发音吐气后的吸气;动作导引中两手外开、外拨后的内收、内拢及捧掌内翻;练功后的收功;练功过程中的身心合一。

羲皇养生八法

羲皇养生八法

羲皇养生八法羲皇,古代传说中的伟大医圣,被誉为中医的祖师。

他提出了八法养生的理念,这些方法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羲皇养生八法,帮助读者掌握正确的养生方式,提升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饮食调理饮食是养生的基础,羲皇强调饮食应以谷为主,多吃五谷杂粮,适量摄入肉类、蔬菜和水果。

谷类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素,能够增强肌体的抵抗力,并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其他食物。

同时,合理搭配蔬菜和水果,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二、精神调养羲皇认为精神调养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他主张保持良好的心态,远离烦恼和压力,多关注积极正面的事物,培养乐观的情绪。

同时,适当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如听音乐、读书、旅游等,有助于舒缓压力,改善身心健康。

三、运动锻炼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羲皇主张适度的运动锻炼。

适宜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轻度运动,也可以进行一些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打球等。

但要注意避开剧烈运动,避免出现运动过度的问题。

四、穴位按摩按摩是传统中医的重要疗法,羲皇强调按摩穴位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

可以按压太阳穴、合谷穴、四白穴等经络穴位,或者自己通过搓揉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

按摩的过程要轻柔适度,不宜过度用力。

五、草药调理羲皇非常重视草药对身体的调理作用。

他提倡利用一些中草药来改善身体的功能和症状。

例如,可以使用黄芪、人参来增强免疫力;用菊花、枸杞调节视力;用当归、川芎来调理女性生理周期等。

在使用草药之前,最好咨询中医师的指导,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六、睡眠养生良好的睡眠对于身体的康健至关重要。

羲皇强调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同时要注意睡眠环境的舒适性,保持通风、安静和干燥。

可以通过放松身心、听轻音乐、喝一杯温牛奶等方法,提高入睡质量。

七、避免过度劳累羲皇提出了“适度劳作,避免过度劳累”的养生原则。

他认为适度劳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过度劳累会造成身体的疲劳和脏腑功能的紊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养生强身功法
我国古人注重养生,从始皇帝开始就曾派童男童女东渡以求仙丹,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里,我们的古人从生活之中总结出了许多养生方法,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养生健身功,欢迎大家阅读。

古人养生强身卧功下边介绍这四势功法,针对性很强,只要认真练习,定能收到定效果。

导引术练习者不论男女老少及体质状况,均可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功法练习。

练习方法:
第一势骶椎功
此势卧功,是在原"顺六合"功中发展起来的。

骶椎处于脊柱的下部,受压力最大。

练此功可以兴奋盆腔神经丛,有利于所属器官功能恢复。

方法:预备势:身体舒展仰卧,面含微笑,双手自然平放两侧,两脚间隔1厘米,腰部两肾区横垫一毛巾卷(1.5-2厘米厚),然后自然深呼吸3次,全身放松。

起势:上肢不动,不能屈膝,从胯部发力,脚跟部配合,左右两腿交替向下蹬2-3厘米,蹬左腿时,向上拉右腿;蹬右腿时,向上拉左腿。

要慢,使骶椎充分受力。

每次蹬拉,不低于3秒钟。

开始练习时,要防止过分紧张,以免拉伤肌肉。

体力不足时,中间可以休息。

开始时,可蹬50-60次。

以后可逐步达200-300次。

注意:(1).做功时间,以早起床前,晚睡前为宜。

(2).要在硬板床上做才有功效,没有硬床,可在地板上做。

枕头要低一些。

(3).做功后,有的可能大便次数增多,这不是病,适当减少次数,即可恢复正常。

(4).有下列病患不可做此功:神经性结肠炎、遗尿症(即存不住尿,失禁,以老年妇女为多)、妇女月经期或其他原因子宫流血不止者。

第二势腰椎功
此势卧功,同前势骶椎功的功效正相反,不能同时做。

此功主要作用于腰椎,使腰椎第一、二、三节椎间孔所发生的交感神经兴奋,调整器官的功能,从而治疗有关疾病。

预备势:与前势同,但腰部不垫毛巾卷。

起势:上肢仰卧不动,两腿屈起,两膝并拢,两脚放于臀部后不动,然后右膝上拉,左膝向下拉。

这样两膝交替上、下拉动,带动臀部向左右摆动,从而使腰部受到刺激,兴奋与之相连的交感神经纤维(速度慢些为宜)。

练功次数:可做100-200次。

第三势腹脏功
此功同一势和二势配套,前两势从不同部位解决植物神经紊乱,此势既有调解神经作用,又有锻炼腹肌功能和按摩腹脏的作用。

方法:预备势:与一势同,要在腰部垫毛巾卷。

起势:全身放松,如站功中吐纳一样,缓缓抬起双肩,向前、向上,拉起肋间外肌,慢慢地吸气,同时要提肛、提肾(女子收紧外阴),然后双肩向后,向下
旋转,并紧臀,收腹,即借双肩下旋之力,主要靠收缩腹肌之力,以臀部为中心,使上肢缓缓翘(30厘米),下肢翘起20厘米左右,然后缓缓落平。

双手不动,不能帮助用力。

吐气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翘时屏住气,加大膈肌对腹腔的压力,有利于按摩腹腔,但也会使血压增高。

血压高及初练者慎用。

二是翘起时用力收缩膈肌吐气,对脑血压无影响。

三是吐气时收缩喉部括约肌,利用吐出的气流,锻炼喉部及气管,有利于呼吸道的健康。

此势开始可做8-16次,逐渐增多。

中间可以休息,不能太累(孕妇忌练)。

第四势仰卧抖动功
此势是专门为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加强毛细血管的微循环而设计的。

方法:预备势:全身仰卧于硬床上,做3次深呼吸,使呼吸调匀,面含微笑,全身放松。

起势:上肢不动,右腿屈起踩住,左脚举起70°-90°,用力抖动2-3分钟。

然后暂下落,与右脚互换举起抖动。

时间以自己体力为依据,一般10分钟左右,如有可能,也可以双脚、双手同时举起抖动2-3分钟.臀部最好垫起3-4厘米,可使举起省力。

功能和原理: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引用阴阳五行学说,用天人合一的观点,整套功法采用慢、圆、软、连的法则,对人体各重要系统和器官采用不同的运动方式加以调整。

以甩、挤、摩、捂、兜的运动方法施功于性腺,促进性激素的分泌,以保障健康人体的需要。

还以蠕、振、旋、摆、扭的方式运动脊柱,使脊神经得到锻炼和强化,巧
妙而恰当地调整植物神经系统,保证了内脏器官的健康和发挥最佳功能。

通过抻、颤、挤、压、揉的直接旋功于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体,来调节内脏和各腺体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保障人体生理活动的均衡。

注意事项:妇女例假期间可以根据情况选择腹压较小的动作。

中国古代养生健身功法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与古代人们追求长寿的思想有关。

关于长寿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有关商周史料的典籍《尚书》。

《尚书;洪范》中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修命。

”其中“寿”“康宁”“考修命”都是关于对健康长寿的要求。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也影响到养生的理论,特别是《黄帝内经》的影响较大,如“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修其天命”的思想得到发展。

同时产生了养生主张动和静的不同思想的争论。

如苟子《天论篇》主张“养备而时动,则天不能病”;而《庄子;在剧》中却提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之说。

前者主张要保养身体,就要经常运动,而后者则认为“静以养生”。

战国时期,出现了“吹向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导引”术,从身体外形的锻炼,发展到“呼吸吐纳”的行气配合独特的健身方法,即气功。

养生术。

秦汉至隋唐佛家和道家的养生术流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相信“炼丹术”和“神仙术”,热衷于“仙丹妙法”,使中国的养生术走了一段弯路。

但是,即使在这一
时期我国民间的养生术仍不间断地向前发展。

例如,东汉末期的名医华陀,他精于医术,擅长外科手术,创编了以虎、鹿、熊、猿、鸟的动作为素材的“五禽戏”,这是对“导引”术的发展,是一套流传至今的、具有很高价值的医疗体操。

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提出了养生要身心并重,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理生活,以求身心健康和长寿。

孙思邈介绍了“天竺国的按摩法”(婆罗门十八势),这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操,今天我们练习的气功功法,其中有的就是源于他的有关著作。

宋代由于程朱理学的泛滥,重文轻武,“主静鄙动”在部分人中有所发展,但民间流传的导引养生仍不断创新与发展,此间一套动静结合的健身法“八段锦”得到了完善与提高。

明清时代,完善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养生术,有关的健身术和功法著作颇多,养生的理论也逐渐完整,实践的实效性很强。

例如,这时的八段锦强调“静思”、“集神”以及行气(呼吸吐纳)等要求。

特别是明末流传于清代的易筋经练功法,提出“内壮神勇”(即内脏器官的锻炼与坚实)与“外壮神勇”(即运动系统的锻炼与强壮),这近乎要求人的身体要全面发展。

中国古代养生健身功
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与古代人们追求长寿的思想有关。

关于长寿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有关商周史料的典籍《尚书》。

《尚书;洪范》中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修命。

”其中“寿”“康宁”“考修命”都是关于对健
康长寿的要求。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也影响到养生的理论,特别是《黄帝内经》的影响较大,如“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修其天命”的思想得到发展。

同时产生了养生主张动和静的不同思想的争论。

如苟子《天论篇》主张“养备而时动,则天不能病”;而《庄子;在剧》中却提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之说。

前者主张要保养身体,就要经常运动,而后者则认为“静以养生”。

战国时期,出现了“吹向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导引”术,从身体外形的锻炼,发展到“呼吸吐纳”的行气配合独特的健身方法,即气功。

养生术。

秦汉至隋唐佛家和道家的养生术流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相信“炼丹术”和“神仙术”,热衷于“仙丹妙法”,使中国的养生术走了一段弯路。

但是,即使在这一时期我国民间的养生术仍不间断地向前发展。

例如,东汉末期的名医华陀,他精于医术,擅长外科手术,创编了以虎、鹿、熊、猿、鸟的动作为素材的“五禽戏”,这是对“导引”术的发展,是一套流传至今的、具有很高价值的医疗体操。

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提出了养生要身心并重,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理生活,以求身心健康和长寿。

孙思邈介绍了“天竺国的按摩法”(婆罗门十八势),这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操,今天我们练习的气功功法,其中有的就是源于他的有关著作。

宋代由于程朱理学的泛滥,重文轻武,“主静鄙动”在部分人中有所发展,但民间流传的导引养生仍不断创新与发展,此间一套动静结合的健身法
“八段锦”得到了完善与提高。

明清时代,完善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养生术,有关的健身术和功法著作颇多,养生的理论也逐渐完整,实践的实效性很强。

例如,这时的八段锦强调“静思”、“集神”以及行气(呼吸吐纳)等要求。

特别是明末流传于清代的易筋经练功法,提出“内壮神勇”(即内脏器官的锻炼与坚实)与“外壮神勇”(即运动系统的锻炼与强壮),这近乎要求人的身体要全面发展。

古人养生强身功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