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问题详解第08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1-8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1-8基础化学习题答案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求0.010kgNaOH、0.100kg(1Ca2+)、0.10kg(1Na2CO3)的物质的量。
22解:(1)m(NaOH) = 0.010kg M(NaOH) = 40gmol-1n(NaOH) =21040= 0.25 (mol)2(2)m(1Ca2+) = 0.100kg M(1Ca2+) = 40gmol-1 n(1Ca2+) =2__= 5.0(mol)12(3)m(Na2CO3) = 0.10kg M(Na2CO3) = 53gmol-121n(Na2CO3) =__= 1.89 (mol)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1)1.026 4位(2)0.0208 3位(3)0.003 1位(4)23.40 4位(5)3000 无数位(6)1.0×10-3 2位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3)3.22 23.171.26 103= 5.93×10 (4)-35.4 4.32 102.325 2.1524.6×10-24、(1) 以H2SO4为基本单元,M(H2SO4)=98g/mol;(2) 以HSO4-为基本单元,M(HSO4-)=97g/mol;(3) 以3H2SO4为基本单元,M(3H2SO4)=294g/mol。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二章溶液与胶体1、在25oC时,质量分数为0.0947的稀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06gL-1,在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为0.997 gL-1。
计算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解:设取稀硫酸溶液1L,则n(H2SO4) = n(H2O) =1.06 1000 0.0__1.06 1000 (1 0.0947)18= 1.02 (mol) = 53.31(mol)c(H2SO4) =n(H2SO4)V= 1.02 (moll-1)1.021.02 53.31x(H2SO4) =b(H2SO4) =n(H2SO4)n(H2SO4) n(H2O)== 0.0188n(H2SO4)m(H2O)=1.021000 1.06 (1 0.0947)= 0.106(molkg-1)2、醚的正常沸点为34.5℃,在40℃时往100g乙醚中至少加入多少摩尔不挥发溶质才能防止乙醚沸腾?解:Tb Kb bB )2.02 (40-34.5n0.1n = 0.22mol3、苯的凝固点为5.50℃,Kf = 5.12 Kkgmol-1。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与题目 含答案

是碱. 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11.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第一种分类方法:
a.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的产物,没有可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例如 NaCl、Na2 S ,KNO3
无氧酸正盐叫 “某化某”Na2 S_______ MgCl2__________FeS____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
物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物质种类
稀有气体
酸性氧化物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质
纯净物 无机物
酸
其他氧化物
化合物 碱
有机物 (缺)
盐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c.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Cu2 (OH)2 CO3
第二种分类方法
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
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
12.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
酸溶液的PH值小于 7(如盐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强 PH 值越小,酸性越弱 PH 值越
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 F(e OH)2)有以下常见的沉淀:Mg(OH)2 Al(OH)3 CaCO3 BaCO3
Ag2 CO3 推断题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讲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 AgCl 或 BaSO4 ;若讲沉
淀
பைடு நூலகம்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 AgCl 或 BaSO4 ;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 AgCl 或 BaSO4 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问题详解(精简版)

医⽤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问题详解(精简版)医⽤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第⼀⾄三章1.下列关于分散系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
D. 分散相粒⼦直径⼤于100nm的体系,称为胶体分散系2.符号n⽤来表⽰()。
A. 物质的量3.关于粗分散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散相离⼦的直径⼩于100nm4.关于胶体分散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胶体分散系统为不稳定的多相系统5.医学中常⽤的质量浓度单位()。
D. g﹒L-16.关于物质的量,下列表⽰⽅法错误的是()。
A. n(硫酸)7.医学中不太适⽤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B. mol﹒m-38.正常⼈的⾎浆中每100ml含Na+0.326g,M(Na+)=23.0g/mol,试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
C. 0.142 mol.L-19.市售HCl溶液的浓度为12mol﹒L-1欲配制0.60 mol﹒L-1的HCl 1000ml,需取市售HCl溶液多少毫升?D.50ml10.关于产⽣渗透现象必须具备的条件,下列说确的是()。
C.存在不允许溶质粒⼦透过的半透膜,并半透膜两边的溶液浓度不相同11.关于溶液的渗透⽅向,下列说确的是()。
A. 总是从纯溶剂⼀⽅往溶液⼀⽅,或者从稀溶液⼀⽅往浓溶液⼀⽅渗透12. 关于渗透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D. 渗透压与溶质的本性有关13. 试计算温度在37℃,物质的量浓度为0.154 mol﹒L-1的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
()B. 793 kPa14. 医学上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围为()。
C. 280~320mmol﹒L-115. 关于溶胶的电泳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中性粒⼦,电泳时不移动16. 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渗透,应使两溶液的()。
B.渗透浓度相等17.反应速率常数k与下列哪个因素⽆关()A.反应物浓度18.对于⼀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活化能越⼩,反应速率越⼤19.为提⾼CO在下列反应中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A.增加⽔蒸⽓的分压20.500mL⽔中溶解25g蔗糖,该溶液的质量浓度为()D.50g·L-121.下列浓度表⽰法中,数值与温度有关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2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是()B.活化能23.升⾼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D.增加了活化分⼦百分数。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题目及问题详解

第一章核酸一、简答题1、某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的百分含量。
2、DNA双螺旋结构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来的?试述其结构模型。
3、DNA双螺旋结构有些什么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能解释哪些最重要的生命现象?4、tRNA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何功能?5、DNA和RNA的结构有何异同?6、简述核酸研究的进展,在生命科学中有何重大意义?7、计算(1)分子量为3 105的双股DNA分子的长度;(2)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体积;(3)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螺旋圈数。
(一个互补的脱氧核苷酸残基对的平均分子量为618)二、名词解释变性和复性分子杂交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回文结构TmcAMPChargaff定律三、判断题1 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苷3’位没有羟基。
错2. 若双链DNA 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C,则另一条链为pGpApCpCpG。
错3 若属A 比属B 的Tm 值低,则属A 比属B 含有更多的A-T 碱基对。
对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均为DNA 与组蛋白的复合体。
错5 核酸的紫外吸收与pH 无关。
错6 生物体内存在的核苷酸多为5’核苷酸。
对7 用碱水解核苷酸可以得到2’与3’核苷酸的混合物。
对8 Z-型DNA 与B-型DNA 可以相互转变。
对9 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 多为负超螺旋。
对11 mRNA 是细胞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
错14 目前,发现的修饰核苷酸多存在于tRNA 中。
对15 对于提纯的DNA 样品,如果测得OD260/OD280<1.8,则说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
对16 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存在减色效应。
错18 在所有的病毒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即含有RNA 又含有DNA 的病毒。
对四、选择题4 DNA 变性后(A)A 黏度下降B 沉降系数下降C浮力密度下降 D 紫外吸收下降6 下列复合物中,除哪个外,均是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D)A 核糖体B 病毒C端粒酶 D 核酶9 RNA 经NaOH 水解的产物为(D)A 5’核苷酸B2’核苷酸C3’核苷酸 D 2’核苷酸和3’核苷酸的混合物10 反密码子UGA 所识别的密码子为(C)A、ACUB、ACTC、UCA D TCA13 反密码子GψA 所识别的密码子为(D)A、CAUB、UGCC、CGU D UAC五、填空题1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
基础化学第八版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八版习题答案由于我无法提供具体的习题答案,因为它们通常需要针对特定的习题集或书籍。
但我可以提供一些基础化学习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解决大多数基础化学习题。
# 开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涉及到物质的性质、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
基础化学习题通常要求学生运用化学原理来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解题步骤1. 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你解决什么问题。
2. 识别关键信息:找出题目中给出的所有相关信息,如化学方程式、摩尔质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等。
3. 应用化学原理:根据题目类型,应用适当的化学原理,如摩尔浓度、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
4. 列出方程式:如果可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或数学公式。
5. 计算:使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进行计算,确保单位一致。
6. 检查答案:计算完成后,检查答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化学原理。
# 解题技巧- 平衡化学方程式:确保所有化学反应的方程式都是平衡的。
- 使用摩尔概念:摩尔是化学中的基本单位,用于表示物质的量。
- 注意单位转换:在进行计算时,确保所有的单位都是一致的。
- 利用图表:如果题目中提供了图表,如pH曲线或浓度-时间图,要善于利用它们来辅助解题。
- 练习和复习:通过大量练习来熟悉不同类型的习题和解题方法。
# 结尾解决基础化学习题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分析。
通过不断练习和应用上述技巧,你将能够提高解题能力,并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记住,化学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事实,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请注意,具体的习题答案需要根据实际的习题内容来提供,上述内容仅供参考。
如果你有具体的习题需要帮助,请提供题目的详细信息。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1. 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试举几例说明化学和医学的关系。
解因为现代化学几乎与所有的科学和工程技术相关联,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些科学和技术促进了化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化学又反过来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展,而且很多科技进步以化学层面的变革为突破口。
因此,化学是一门中学科学。
化学和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无论是制药、生物材料、医学材料、医学检验,还是营养、卫生、疾病和环境保护,乃致对疾病、健康、器官组织结构和生命规律的认识,都离不开化学。
2. SI 单位制由哪几部分组成?请给出5个SI 倍数单位的例子。
解国际单位制由SI 单位和SI 单位的倍数单位组成。
其中SI 单位分为SI 基本单位和SI 导出单位两大部分。
SI 单位的倍数单位由SI 词头加SI 单位构成。
例如mg 、nm 、ps 、μmol、kJ 等等。
3. 下列数据,各包括几位有效数字?(1) 2.0321 g (2) 0.0215 L (3) p K HIn =6.30 (4) 0.01﹪ (5) 1.0×10-5 mol解 (1) 5位,(2) 3位,(3) 2位,(4)1位,(5)2位。
4. 某物理量的真实值T = 0.1024,实验测定值X = 0.1023,测定值的相对误差RE 是多少?运用公式T T X RE -=,以百分率表示。
解%1.0001.01024.00001.01024.01024.01023.0-=-=-=-=RE 5. 关于渗透压力的Va n ′t Hoff 公式写作cRT Π=,式中,c 是物质的量浓度,R 是摩尔气体常数,T 是绝对温度。
通过量纲分析证明渗透压力Π的单位是kPa 。
解kPa}){}{}({m N 10}){}{}({dm m N }){}{}({ L J }){}{}({K mol K J L mol }){}{}({ ])[][]([}){}{}({][}{][}{][}{2331111-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T R R c c cRT Π⨯⨯=⋅⨯⨯⨯=⋅⋅⨯⨯=⋅⨯⨯=⨯⋅⋅⨯⋅⨯⨯=⨯⨯⋅⨯⨯=⋅⨯⋅⨯⋅==-----式中,花括号代表量的值,方括号代表量的单位。
基础化学

《基础化学》部分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魏祖期主编,基础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6月第7版第一章 绪论1.下列数据,各包括几位有效数字?⑴ 2.0321 g ⑵ 0.0215 L ⑶ p K HIn = 6.30 ⑷ 0.01% ⑸ 1.0×10-5 mol 解:有效数字位数分别为,⑴ 5位 ⑵ 3位 ⑶ 2位 ⑷ 1位 ⑸ 2位2.某物理量的真实值T = 0.1024,实验测定值X = 0.1023,测定值的相对误差RE 是多少? 解:%1.01024.01024.01023.0-=-=-=T T X RE 3.求0.010 kg NaOH 、0.100 kg (+2Ca 21)、0.100 kg (32CO Na 21)的物质的量。
知已NaOH +2Ca 21、32CO Na 21的摩尔质量分别为40、20、53 g·mol -1 解:、mol 89.1100053100.0)CO Na 21(mol 00.5100020100.0)Ca 21(mol 25.010*******.0)NaOH (322=⨯==⨯==⨯=+n n n 4.20℃,将350 g ZnCl 2溶于650 g 水中,溶液的体积为739.5 mL 。
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ZnCl 2的摩尔质量为136 g·mol -1解:12L mol 48.35.7391361000350)ZnCl (-⋅=⨯⨯=c 12kg mol 95.36501361000350)ZnCl (-⋅=⨯⨯=b 5.每100 mL 血浆含K + 和Cl - 分别为20 mg 和366 mg ,试计算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mmol·L -1。
解:1L mmol 1.5100010051.0)K (mmol 51.03920)K (-++⋅=⨯===c n 1L mmol 10310001003.10)Cl (mmol 3.105.35366)Cl (---⋅=⨯===c n 6.如何用含结晶水的葡萄糖(C 6H 12O 6·H 2O )配制质量浓度为50.0 g·L -1的葡萄糖溶液500 mL ?该溶液密度为1.07.某患者需补充Na + 5.0 g ,如用生理盐水补充[ρ(NaCl) = 9.0 g·L -1],应需多少体积的生理盐水?解:n (Na +) =230.5= 0.22 mol c (NaCl) =5.580.9= 0.15 mol·L -1 V =15.022.0= 1.5 L 0 kg·L -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葡萄糖的摩尔分数是多少? 解:n (C 6H 12O 6) =10005001800.50⨯= 0.139 mol m (C 6H 12O 6·H 2O) = 0.139×198 = 27.5 g c (C 6H 12O 6) =1000500139.0⨯= 0.278 mol·L -1 500 mL 溶液中n (H 2O) =182/0.50500-=26.4 mol x (C 6H 12O 6) =4.26139.0139.0+=0.00524 8.An aqueous solution is 8.50% ammonium chloride, NH 4Cl, by mass. The density of the solutionis 1.024 g·mL -1. What are the molality, mole fraction, and amount-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 of NH 4Cl in the solution?解:b (NH 4Cl) =50.810010005.5350.8-⨯= 1.74 mol·kg -1 x (NH 4Cl) =08.5159.0159.018/)50.8100(5.53/50.85.53/50.8)()Cl NH (4+=-+=总n n = 0.0303 c (NH 4Cl) =5.53%50.81000024.1⨯⨯= 1.63 mol·L -1 第二章 稀薄溶液的依数性1.将2.80 g 难挥发性物质溶于100 g 水中,该溶液在101.3 kPa 下沸点为100.51℃。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8)

习题解答(第八章)一、选择题1.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 )A.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B.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C.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D.醋酸钠的水解反应2. 单质A和单质B化合成AB(其中A显正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B被氧化B. A是氧化剂C. A发生氧化反应D. B具有还原性3. 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B )A.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B.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是正极C.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D.比较不活泼的金属构成的一极为正极4. 根据下列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2Fe3++Fe→3Fe2+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 判断电极电势最大的电对为( C )A.Fe3+/Fe2+B.Cu2+/CuC.MnO4-/Mn2+D.Fe2+/Feϕ5. 在含有Cl-,Br-,I-离子的混合溶液中,欲使I-氧化成I2,而Br-,Cl-不被氧化,根据φ值大小,应选择下列氧化剂中的( B )A.KMnO4B.K2Cr2O7C.(NH4)2S2O8D.FeCl36. 在酸性溶液中和标准状态下,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共存的是( D )A.MnO4- 和Cl-B.Fe3+ 和Sn2+C.NO3- 和Fe2+D.I- 和Sn4+7. 利用标准电极电势表判断氧化反应进行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B )A.氧化态物质与还原态物质起反应;ϕ较大电对的氧化态物质与φϕ较小电对的还原态物质起反应;B. φC.氧化性强的物质与氧化性弱的物质起反应;D.还原性强的物质屯还原性弱的物质起反应。
二、是非题(下列叙述中对的打“√”,错的打“×”)1. MnO4-离子中,Mn和O的化合价分别为+8和-2。
( ×)2.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判定SnCl2 + HgCl2 =SnCl4 + Hg反应能自发向右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后习题解答[TOP]1、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划线元素的氧化值:K2CrO4、Na2S2O3、Na2SO3、ClO2、N2O5、NaH、K2O2、K2MnO4解划线元素的氧化值分别为:+6;+2;+4;+4;+5;-1;-1;+6。
2、利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各反应方程式:(1)MnO4-(aq) + H2O2(aq) + H+(aq)→ Mn2+(aq)+ O2 (g)+ H2O(l)(2)Cr2O72- (aq)+ SO32-(aq)+ H+(aq)→ Cr3+(aq)+ SO42-(aq)+ H2O(l)(3) As2S3 (s)+ ClO3-(aq)+ H+(aq) → Cl-(aq)+ H2AsO4(sln) + SO42-(aq)-解 (1) 2MnO4-(aq) + 5H2O2(aq) + 6H+(aq)→2 Mn2+(aq)+ 5O2 (g)+8 H2O(l)(2) Cr2O72- (aq)+ 3SO32-(aq)+ 8H+(aq)→ 2Cr3+(aq)+ 3SO42-(aq)+4 H2O(l)(3) As2S3 (s)+ 5ClO3-(aq) +5H2O(l)→ 5Cl-(aq)+ 2AsO42-(sln) +3SO42-(aq)- +10H+(aq)3、在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是什么?是否可以取消?解盐桥的主要作用是:离子导体及中和半电池中的电荷,维持电中性。
盐桥不能取消。
4、根据标准电极电位(强酸性介质中),按下列要求排序:(1)按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增强排序:Cr2O72-、MnO4-、MnO2、Cl2、Fe3+、Zn2+(2)按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增强排序:Cr3+、Fe2+、Cl-、Li 、H2解(1)氧化剂能力增强顺序:Zn2+、Fe3+、MnO2、Cr2O72-、Cl2、MnO4-(2) 还原剂能力增强顺序: Cl-、Cr3+、Fe2+、H2、Li5、根据标准电极电位,判断标态时下列反应的自发方向是否正确,并写出正确的电池组成式。
(1) Zn(s) + Ag+(aq) → Zn2+(aq) + Ag(s)(2) Cr3+(aq) +Cl2(g) → Cr2O72- + Cl-(aq)(3) IO3-(aq) + Fe2+(aq) → Fe3+(aq) + I2(s)解 (1)(-) Zn(s)│Zn2+(aq)‖Ag+(aq) │Ag(s) (+)(2)(-) Pt(s)│Cr3+(aq) , Cr2O72-(aq), H+(aq) ‖Cl-(aq) │Cl2(g)│Pt(s) (+)(3)(-) Pt(s)│Fe2+(aq), Fe3+(aq) ‖IO3-(aq),H+(aq) │I2(s) │Pt (s) (+)6、根据标准电极电位,分别找出满足下列要求的物质(在标态下):(1)能将Co2+还原成Co,但不能将Zn2+还原成Zn;(2)能将Br-氧化成Br2,但不能将Cl-氧化成Cl2。
解只要找到的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处于两个电对的电极电位之间即可。
如(1)Fe 粉; (2) MnO 27、根据下列半反应,说明在标态下H 2O 2能否自发分解成H 2O 和O 2 。
H 2O 2(aq)+ 2 H +(aq) +2e -12 H 2O (l) θϕ= 1.776V O 2 (g) + 2 H + (aq)+2e -1 H 2O 2 (aq) θϕ= 0.695V解 将以上两个电极组成电池,电极电位高的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H 2O 2(aq) + 2 H +(aq) +2e -12 H 2O(l)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H 2O 2(aq)O 2(g) + 2 H + (aq)+2e -1 电池反应为: 2 H 2O 2 (aq) O 2 (g) + 2 H 2O (l) θE >0 说明在标准状态下H 2O 2能自发分解成H 2O 和O 2 。
8、根据标准电极电位和电极电位Nernst 方程计算下列电极电位:(1) 2H +(0.10 mol ·L -1) + 2 e - H 2(200kPa), (2) Cr 2O 72-(1.0 mol ·L -1) +14 H +(0.0010 mol ·L -1) + 6e -2Cr 3+(1.0mol ·L -1) + 7H 2O, (3) Br 2(l) +2e -2 Br —(0.20 mol ·L -1) 解 (1) n=2,θϕϕ=+2H 2][H lg 20.05916V P += -0.068 V (2) n=6,θϕϕ=+2327214][Cr ]O [Cr ][H lg 60.05916V +-+= 1.232v-0.414v =0.818 V (3) n=2,θϕϕ=+2][Br 1lg 20.05916V - = 1.066v+0.0414v =1.1074 V 9、设溶液中MnO 4-离子和Mn 2+离子的浓度相等(其它离子均处于标准状态),问在下列酸度:(1) pH =0.0, (2) pH = 5.5, MnO 4- 离子能否氧化 I - 和 Br - 离子。
解 已知θϕ(MnO 4-/Mn 2+)=1.507V ,θϕ(Br 2/Br -)=1.066V ,θϕ(I 2/I -)=0.5355V(1) pH=0.0 时,即为标准状态,MnO 4-离子能氧化 I - 和 Br - 离子。
(2) pH=5.5 时 ϕ(MnO 4-/Mn 2+)=θϕ(MnO 4-/Mn 2+)+][Mn ]][H [MnO lg 50.05916V 284++-=1.507 V -0.059 16 V ×5.5×8/5=0.986 V故此时,MnO 4-离子只能氧化 I -离子不能氧化Br -离子。
10、二氧化氯常作为消毒剂用于水的净化处理,(1) 二氧化氯的生成反应为:2NaClO 2(sln) + Cl 2(g) = 2ClO 2(g)+ 2NaCl(sln),已知: ClO 2 (g)+ e -ClO 2- (aq) θϕ=0.954V Cl 2 (g)+ 2e - 2Cl - (aq) θϕ=1.358V , 计算该反应的E θ、θm r G ∆和θK 。
(2) 二氧化氯的消毒作用在于:ClO 2(g)ClO 3-(aq) + Cl -(aq),请配平该反应式。
解 (1)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 2-(aq)+Cl 2(g) = 2ClO 2(g)+2Cl -(aq)E θ=θϕ+ -θϕ- =1.358V-0.954V = 0.404VθG ∆=-nF E θ=-2×96 500 C ·mol -1×0.404V =-77 972 J ·mol -1lg θK = n E θ/0.05916v = 2×0.404V/0.059 16V ,θK = 4.5×1013(2) 配平得:6ClO 2(g)+ 3H 2O == 5ClO 3-(aq) + Cl -(aq) +6H +(aq)11、已知:Co 3+(aq) +3e -Co(s) θϕ=1.26V ;Co 2+(aq)+ 2e -Co(s) θϕ= -0.28V, 求: (1)当钴金属溶于1.0 mol ·L -1硝酸时,反应生成的是Co 3+还是Co 2+(假设在标准状态下); (2)如改变硝酸的浓度可以改变(1)中的结论吗?已知θϕ(NO 3-/NO )= 0.96V 。
解 (1) 标准状态下,当钴金属溶于1.0 mol ·L -1硝酸时,反应生成的是Co 2+ 。
(2) 电极电位相差0.3V ,故改变硝酸的浓度也难改变(1)中的结论。
12、实验测得下列电池在298.15K 时,E = 0.420V 。
求胃液的pH 值(SCE 的电极电位为0.2412V )。
(-) Pt(s) │H 2(100KPa) │胃液│SCE (+) 解 )/H (H )/H (H 2θ2++=ϕϕ+2H 2][H lg 20.05916V P +, E =H SCE ϕϕ-=0.241 2V -0.059 16V(-pH) = 0.420 V得 pH =3.02。
13、在酸性介质中,随pH 值升高,下列氧化型物质中,哪些离子(物质)的氧化能力增强?哪些离子(物质)的氧化能力减弱?哪些离子(物质)的氧化能力不变?Hg 22+、Cr 2O 72-、MnO 4-、Cl 2、Cu 2+、H 2O 2。
解 pH 升高,H +浓度下降。
在半反应中,没有H +参与的电对氧化能力不变;Hg 22+、Cl 2、Cu 2+ ;H +在氧化型一边的电极电位下降,氧化能力减弱;Cr 2O 72-、MnO 4-、H 2O 2;H +在还原型一边的电极电位上升,氧化性增强。
14、求298.15K ,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并指出正、负极:Cu(s) │ Cu 2+(1.0⨯10-4 mol ·L -1)‖Cu 2+(1.0⨯10-1 mol ·L -1) │ Cu(s) 解 ϕ右=θϕ(Cu 2+/ Cu)+lg 20.05916V (1.0⨯10-1)=θϕ(Cu 2+/ Cu)-0.029 6V ϕ左=θϕ(Cu 2+/ Cu)+ lg 20.05916V (1.0⨯10-4)=θϕ(Cu 2+/ Cu)-0.118 4V 右边为正极,左边为负极。
E = 0.118 4V -0.029 6V = 0.088 8 V15、已知298.15K 下列原电池的电动势为0.388 4V :(-)Zn(s)│Zn 2+(x mol ·L -1) ‖Cd 2+(0.20 mol ·L -1) │Cd (s)(+) 则Zn 2+离子的浓度应该是多少?解 查表知 θϕ(Cd 2+/Cd) = - 0.403V ;θϕ(Zn 2+/Zn) = - 0.762V θE =θϕ(Cd 2+/Cd) -θϕ(Zn 2+/Zn) = -0.403V - (-0.762V) = 0.359V由E =θE - lg 20.05916V Q =0.388 4V = 0.359V -lg 20.05916V 0.2][Zn 2+ 得 [Zn 2+] = 0.021 mol ·L -116、298.15K , Hg 2SO 4(s) + 2e -2Hg(l) + SO 42-(aq) θϕ=0.6125 V Hg 22+ (aq) + 2e -2Hg(l) θϕ= 0.7973 V 试求Hg 2SO 4的溶度积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