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节能设计专篇
初步设计说明-节能

第六部分节能设计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析及其检测方法》(GB/T 7170)。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二、建筑节能设计为改善建筑物内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本设计在建筑热工和采暖空调设计上采取节能措施,将能耗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
(一)建筑信息教学楼北栋:建筑窗墙比东向:0.08, 西向:0.13, 南向:0.20, 北向:0.29 教学楼南栋:0层建筑高度14.85建筑面积地上2531.62㎡,地下0.00㎡北向角度90度综合楼部分:食堂部分:宿舍部分:精选范本,供参考!(二)建筑热工设计规定指标1、屋面传热系数(W/(m2.K))(≤0.70):教学楼(北栋):0.65(满足);教学楼(南栋):0.65(满足);综合楼:0.54(满足);食堂:0.68(满足). 2、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平均传热系数(≤1.0):教学楼(北栋):1.0(W/m2.K) (满足);教学楼(北栋):0.94(W/m2.K) (满足);综合楼:0.95 (W/m2.K) (满足);食堂:0.94(W/m2.K) (满足);3、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1.0无4、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其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设计外窗(包括透明幕墙)见下表:教学楼(北栋)教学楼(南栋)综合楼食堂部分宿舍部分5、屋顶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0.30)、遮阳系数SC(≤0.40)和面积百分比(≤0.20):无天窗6、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热阻限值(R≥1.2(m2.K)/W):无7、地面热阻限值(R≥1.2(m2.K)/W):R :0.30(不满足)8、当建筑热工设计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指标要求时,应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判断,并提供有关计算资料。
绿建专篇(初步设计、方案)

第十四章绿色建筑专篇一、项目基本信息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类型:绿色设计目标:国标一星二、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T 1039-20073、《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33/1092-20164、《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 DB33/1105-20145、《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三、节地与室外环境1、环境噪声控制本项目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螺屿村(编号为GY030101-3地块),东侧为规划新河线河道,南侧为空地(规划为道路),西侧为空地(商服用地,为台州邦丰塑料有限公司项目用地),北侧临中心大道。
场地环境噪声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1)根据交通规模预测交通噪声量,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交通噪声对建筑区域声环境的影响。
2)通过区域周边绿化配置形成噪声防护屏障。
2、室外风环境控制要求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
1)利用电脑模拟建筑室外风环境,为建筑方案提供优化建议。
如优化建筑布局、建筑截面面积,建筑体形以及建筑高度等;2)通过绿化配置,减少室外局部风力放大。
3、生态场地设计对场地和景观设计进行优化,设计透水地面,有利于雨水回收,减低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1)建筑周边、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广场等采用透水铺设。
主要采用地下停车场,地上车位采用嵌草砖(草皮砖)铺装地面。
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
2)关注各种下垫面的吸热特征,选择浅色与可反射适当太阳能的铺装饰面,保证有绿化覆盖率和遮荫率。
3)绿化设计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
四、节能设计1、建筑造型节能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造型和形体模拟,进行优化设计,如体型控制,选择浅色外墙饰面;对朝向与窗墙面积比进行有效控制等。
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7.31•【文号】建质[2006]192号•【施行日期】2006.07.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节能管理正文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6]192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北京市规划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进一步做好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贯彻落实,我部制定了《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六年七月三十一日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民用建筑工程符合建筑节能标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民用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等有关活动及对民用建筑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第三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等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履行合同约定义务,并依法对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负责。
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法实施建筑节能质量监督管理。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质量责任和义务:1、组织设计方案评选时,应当将建筑节能要求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2、不得擅自修改设计文件。
当建筑设计修改涉及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时,必须将修改后的设计文件送原施工图审查机构重新审查。
(整理)电气初步设计节能篇说明

电气节能专篇一、工程概况:所在城市建筑类别建筑功能建筑面积(m2)建筑层数建筑高度(m)结构形式有无太阳能热水系统姜堰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办公 4.2万19 98.25框架、剪力墙有节能建筑类型:甲类公共建筑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与建筑能效综合管理平台设置与否:需设置。
二、设计依据: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2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第5.6节)3 《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9年版)4 《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JGJ32/J 14—2007(第6.2节)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6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7 国家、省、市现行的其他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三、供配电: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设备容量(Pe) kW277212 总计算容量(Pjs)kW 175173平均需要系数(Kx)Kx 0.63 4 功率因数(COSΦ)补偿前功率因数(COSΦ1) cosφ1 0.84补偿后功率因数(COSΦ2) cosφ2 0.955 变压器总容量kVA 3200 SCB10 ,Dyn11,并采用强迫通风装置6 变压器平均负荷率(β) 0.697 本工程采用两路10kV电源供电,同时供电,互为备用。
8变电所低压侧设补偿电容器柜进行集中补偿,电容器组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
9共设置2台变压器,变压器总容量=3200kVA2*1600变配电所深入负荷中心,公建低压配电距离小于200米。
四、照明节能设计要求及措施:房间或场所照明方式LPD值(W/m2)照度(lx)照明光源(功率、光通量、色温、Ra)统一眩光值(UGR)中庭一般照明- 400 二次装修确定-门厅一般照明- 200 二次装修确定-走道一般照明- 100 节能灯,Ra>80 -办公室一般照明9 300 细管荧光灯,Ra>80 19泵房一般照明 4 100 28、2600、2700、85 -变配电所一般照明7 200 28、2600、2700、85 -弱电系统机房一般照明9 300 28、2600、2700、85 -电梯机房一般照明- 200 28、2600、2700、85 -停车库一般照明- 75 28、2600、2700、85 -其它详见国家标准(1).光源的选择及电子镇流器的选择:高效光源,即直管荧光灯采用T5系列或光效大于90lm/w的T8系列,环形荧光灯采用TLD系列,配电子镇流器;光源显色指数Ra>80,色温在2700K~3500K之间。
初步设计说明和图纸编制和签署要求

初步设计说明和图纸编制和签署要求1.1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应按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的要求编制。
初步设计文件按初步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工程概算书三部分进行编制,设计说明书也可与工程概算书合并。
1.2初步设计文件应采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应有良好的装帧,按照封面和责任页(扉页)、目次、文字部分、附件、图表等顺序装订。
1.3初步设计说明须具备责任页(扉页),加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电子出图章,打印工程设计单位的法人代表、总工程师、审定人、审核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姓名。
法人代表、总工程师可在打印实名后签名或盖章,项目相关人员必须在打印实名后签名,注册人员应加盖注册章(设计说明书和概算说明书分别装订时,须分别具有)。
1.4建筑工程初步设计的项目负责人应由本单位在职的注册建筑师或者注册结构工程师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审核人或审定人至少由一名本单位在职的注册建筑师或者注册结构工程师担任,并签字盖章。
1.5勘察、设计单位(含省外勘察设计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和项目负责人承诺书。
1.6初步设计文件说明应附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复印件。
省外设计单位还必须附省外勘察设计企业信息登记证复印件。
1.7相关政策性文件影印件应作为初步设计说明文本附件,必附文件有:(1)发展和改革等项目投资主管部门对项目的批准或者核准、备案文件。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8在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办理的有关批文,与初步设计有关,可以作为附件的有:(1)土地证。
(2)规划用地许可证。
(3)人防设置要求。
(4)消防设计方案审查意见。
(5)环境评价报告批复意见。
(6)抗震专项审查意见。
(7)其他相关批复文件和会议纪要。
1.9初步设计图纸均须加盖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电子出图章和相应注册师印章,图角须包括设计单位名称、工程名称、建筑单体名称、图纸名称、设计号、图别、图号、日期、项目负责人、审定(人)、审核(人)、校对(人)、设计(人)、制图(人)、工种负责人等栏目,人员名字须同时打印和手签。
天津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一)(住宅建筑、公共建筑)11月前言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和现行有关绿色建筑评价和设计,进一步规范我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和审查工作,帮助设计单位提供正确完整的设计文件,保证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深度和质量,根据《建筑节约能源条例》、《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建科[]396号文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建科教[]883号文件)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绿色建筑的设计情况,编写本专篇。
本专篇依据《绿色建筑评价》DB/T29204、《绿色建筑设计》DB/T29205进行编写,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个篇章,每个篇章又包含设计依据、绿色建筑目标、工程概况、场地与室外环境、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结构设计、建筑材料、给水排水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电气设计等内容。
本专篇适用于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
本专篇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交城乡和建设交通会,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城乡和建设交通会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写人员:洪再生祝捷刘洪海胡振杰孙绍国王亨沈优越彭鹏王勇曹磊审查人员:曹治政李宝瑜丁永君王俊霞刘建华周鹏周国民康清王东林牛奇编写说明1.依据《建筑节约能源条例》、《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建科[]396号文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建科教[]883号文件)等文件,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应有《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且成篇,设于施工图建筑专业设计总说明中。
2.本专篇适用于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对于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工程可供参考。
3.本专篇编写的依据是《绿色建筑评价》DB/T29204(版)、《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版)、《绿色建筑设计》DB/T29205及国家和相关。
4.本专篇包含了较全面的技术内容,各绿色建筑项目应根据所申报的星级和采用的技术措施进行相应调整。
5.本专篇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部分。
6.《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应根据各专业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情况进行综合论述,同时应提出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绿色施工、景观绿化设计、建筑材料选择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浙江省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图设计专篇(公共建筑)概要.

一、建筑主要设计依据1、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2、《杭州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4、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1092-();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7、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9、《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10、《建筑幕墙》GB/T 21086-();11、《浙江省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技术公告》和《浙江省建设领域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公告》(浙建发【2014】284号);12、项目编号为()的节能审查意见书及其附件:节能评估报告书(表)和专家评审意见;13、现行国家、行业、地方相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二、建筑绿色节能设计主要内容:1 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用地内单体建筑数量幢本次设计单体数量幢项目用地面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类型□新建;□改扩建公建节能分类□甲类建筑;□乙类建筑总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上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m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设计使用年限年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度结构形式项目基准建筑规模倍空调形式主楼:;裙房:项目投资(万元)可达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参照GB/T 50378-2014)□无;□一星级;□ 二星级;□三星级可再生能源应用形式□太阳能;□风能;□水能;□空气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2 关键指标设计汇总指标单位填报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备注用地面积万m2建筑总面积万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下面积比R P1(地下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地下面积比R P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绿地率%透水地面面积比%建筑总能耗tce/a单位面积能耗kWh/㎡a ;tce/㎡a节能率%可再生能源及(余热或废热)回收总量可再生能源核算标准要求总量kWh/a设计项目设置总量kWh/a其中可再生能源kWh/a余热或废热kWh/a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M3/a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万kWh/a建筑总用电量万kWh/a可再生能源产生发电比例%建筑总用水量M3/a非传统水量M3/a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主要能耗品种及耗能量年能耗设计总量(tce)其中电力万kWh/a其他耗能种类::□燃气;□燃油;□燃煤;□其他热力;万kWh/a单位面积能耗设计指标(tce/(m2.a))建筑分项能耗耗能系统设计年耗能量(tce)分项能耗占总能耗百分比暖通空调系统照明、插座生活热水系统新水厨房炊事系统(燃气)电梯运输系统变压器损耗其他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图设计专篇(公共建筑)3 建筑绿色设计技术措施(一)规划设计技术措施1.场地设计维持原有地形地貌: 是□;否□;改造后必要的生态复原措施:2.项目选址安全可靠: 是□;否□;场地内没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是□;否□;对场地内部危险源的避让措施:项目场地内存在有保留价值的古树名木:是□;否□;采取的保护措施:场地存在既有建筑:是□;否□;采取的利用措施:□改造利用;□整体拆建;□整体移位;□其它;3.项目建设严禁破坏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 是□;否□;4.项目进行场地雨洪控制综合利用的评估和规划:是□;否□;采取水资源回收与利用措施:是□;否□;采用下列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雨水花园、花坛□景观水池;□河道等天然水系;□其它;场地设置透水地面:是□;否□;面积:㎡;透水地面占室外场地面积比:%;5.地下室层数:层;面积:m2;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比: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p1为:%;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Rp2为: %;6.建筑物的布局、形式、高度、体量、色调是否对周边物理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是□;否□;境造成不良影响采取的补偿措施:7.立面设置透明幕墙:是□;否□;避免光污染措施:幕墙玻璃的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是□;否□;8.场地内未设置未经有效处理的强噪声源:是□;否□;9.绿地率:%;绿化面积: m2;设置位置:□地面;□地下室顶板上;□屋面;□垂直绿化;□其他;室外绿化种植植物是否为乡土植物:是□;否□;乡土植物占总植物数量的比率: %;室外绿化设计实施要求:a施工图中明确要求;是□;否□;b提供景观图;是□;否□;室外绿化是否采用复层绿化:是□;否□;10.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未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是□;否□;建筑间距满足规划要求:是□;否□;11.项目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是□;否□;主要内容:□项目按2种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湖南某楼盘初步设计节能环保专篇

××××××××高层初步设计环保节能专册(第三册)湖南省××研究院2011年××月环保节能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1999(2006年版)1.2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20051.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1.5 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43/001-2004)1.6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1.7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2008年8月1日国务院令第530号)。
1.8 国家和地方现行规范和规定。
2. 工程概况××项目高层,东临××路,南接××路与××项目相望。
用地性质为住宅与商业用地,建筑层数≤18层,裙房及商业街不超过两层。
其中,项目地块南临规划道路××,红线宽度36m,双向4车道;东临规划道路××路,红线宽度26m;以西约500米处为长沙市主干道××路,该道路宽度60米,双向6车道,××路直接相通。
宗地现状地势较陡,原始地形坡度较大,场地最大坡度高差约30米。
××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1.579。
本次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范围为高层区,用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 m2,其中计容总建筑面积××m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85926.85 m2,容积率2.70,总居住户数××户。
初步设计范围为二期高层,位于高层区南区西南角,用地约×× m2,总建筑面积×× m2,其中计容建筑面积×× m2,地下车库建筑面××m2,容积率2.57,总居住户数××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能设计专篇
1、设计依据
①.《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
②.《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2、建筑
建筑节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时注重朝向,同时组织良好的自然通风。
(2)控制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及窗墙比,窗采用中空玻璃。
(3)围护结构采取节能措施。
墙体可采用内墙保温砂浆,屋面采用挤塑保温板保温。
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采暖、空调能耗应节约50%。
3、给排水
给排水节能在住宅内采用6升以下的节水型坐便器,会所等公建中的洗脸盆、洗手盆、淋浴器和小便器等洁具、采用延时自闭、感应自闭式水嘴火阀门,供水设计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供水。
4、电气
电气节能主要在小区照明方面采用声、光与时间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用电量,并在住宅楼内的公共部位除有消防要求外,全部采用节能开关,会所地下车库等公共建筑内的照明采用节能等和高效荧光灯,以达到节能效果。
5、通风
地下汽车库、自行车库、设备机房等的通风机均采用新型节能低噪声产品。
转引自jinxin459的个人空间/?107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