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中学生正确认识初潮、遗精等生理现象
中学生性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中学生性教育状况调研报告陈絮兰张韵红谭晓东(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性是现在社会都很关注的一个东西,而中学生的性教育对中学生在这方面的启蒙以及安全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了解目前中学生性教育的程度,我们小组发起了一次调研。
通过派发并回收203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对性知识了解明显不够,而对性的认知很多都是出于好奇,而家长和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显然不足。
为此,我们小组也根据学科知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性教育建议一调研目的了解中学生对性的认知;了解目前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性教育程度,为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性教育通过可参考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一)文献资料分析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电子期刊数据库和goggle,谷歌等搜索引擎等途径全面搜索关于目前中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现状以及各地性教育的程度,影响和管理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为本文的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做准备(二)问卷调查法通过给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的初中生派发问卷,调查他们对于性知识的了解和性教育的程度三调研结果本次调查以广州市113中学五山校区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答卷选项设计开放,允许一选一和一选多。
共发放问卷203份,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为100%。
其中初一64份,初二71份,初三68份。
对相关数据经过整理后作出统计并就此进行分析。
关于我校中学生性教育的现状调查(详见附录1)调查一:对初次来月经或遗精时,你是否感到担心和害怕?表1 对初次来月经或遗精时态度的调查不同的选项百分比%很担心8.1有些担心34.3不担心33.4很高兴 5.8还没有来0. 7其他 2.0未回答或不详15. 7根据表1调查数据显示:有8. 1%的学生很担心,34.3%的学生有一些担心,两项相加共有42.4%的学生对青春期的性发育知识的了解还是很不够的,从心理和生理上都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青少年必读书系(中学生必知的科学保健常识(上))_四、中学生的心理保健

个体在中学生期充满了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常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认识其十分重要。
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性心理问题,主要有手淫、早恋、失恋、性犯罪等。
(1)手淫:在中学生中相当普遍,它是一种满足性欲的自慰行为,手淫适度,对身体无害,它远不如人们对其恐惧和夸大所带来的危害,使人误入歧途。
(2)性早熟:指中学生期出现成人的性欲和行为,除了神经内分泌因素外,与父母对孩子过分亲昵,父母性行为的影响,看色情电视和刊物,不适当服用保健品等因素有关。
(3)身体关注:青春期开始后,中学生常关注自己的身高、体型、容颜等,包括对生殖器官和乳房、阴茎等关注,常暗自陇虑。
(4)遗精恐惧和初潮焦虑:少男遗精和少女月经初潮本是正常生理现象,但因为学校不重视性卫生教育,使中学生感到恐惧或焦虑,久而久之继发神经衰弱,出现头痛、失眠、无力、记忆力下降等,影响学习。
(5)过早性行为和性倒错:主要是因为对青春期生理出现心理不适应,再加之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不健全而造成。
恋爱心理(1)早恋:指青春期或青春期前出现的恋情,与道德品质优劣无关,与正确的引导、教育关系密切。
(2)单恋:是一方对另一方以一厢情愿、倾慕为特点的畸形爱情,多是一种感情误会,是中学生爱情错觉的产物。
(3)失恋:是指一个痴情人被其恋爱对象所抛弃,可导致神经症或轻生。
嫉妒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学习、工作优秀者、对外貌俊美者嫉妒、怨恨,甚至刻意拆台或报复,以达心理平衡。
自卑心理主要为交往中的自卑心理,生理缺陷或不足所致消极和自我暗示,对自我智力估计和对性格气质自我评价过低带来的消极暗示。
孤独心理主要为性格孤独,害怕交往或顾影自怜,无病呻吟。
逆反心理中学生中出现“不受教,不听话,顶牛,对着干”者,就是有逆反心理的人。
神经症中学生中常见的为青春期焦虑症、癔症、神经衰弱,社交恐惧症。
吸烟饮酒行为是我国中学生中较严重的行为问题,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原因。
中学生心理保健健全的精神来自于健全的身体,但是身体健康并不等于心理健康。
第三课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的遗精

女生的月经初潮和男生的遗精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目标1 )理解青春期是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并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把握好青春期的健康知识;2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有哪些身体变化及卫生;3 )青春期的主要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用正确的方式指导自己健康渡过青春期。
•情感目标通过对青春期的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师生之间密切交流,努力学习,并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 )理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及卫生保健2 )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2 、教学难点青春期男性生理——遗精青春期女性生理——月经初潮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及卫生保健常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进入青春期身体都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生:讨论答略师:同学们看挂图这是男女生生长速度曲线,横坐标表示的是年龄,纵坐标表示的是每年增长的高度。
师:身体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这种现象呢?生:有。
师:图中男、女生的生长曲线能说明什么问题呢?生:女生发育比男生早:女生平均在8岁至9岁时开始发育,而男生平均在9岁至10岁时开始发育。
师:你们的身高变化和图中的曲线完全一样吗?生:答略。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生:营养状况不完全相同。
生:身体素质不完全相同。
生:有的同学积极锻炼身体他们长得高不锻炼身体的同学身体长的相对矮。
生:还有跟遗传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
师: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女孩的性器官都开始迅速发育,男生出现遗精,女生会来月经。
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师:什么是遗精?什么是月经?女生在月经期如何保护自己呢?生:学生看书小组讨论交流。
师:我们再看一看挂图。
睾丸和卵巢的发育趋势。
横坐标表示年龄,纵坐标表示睾丸、卵巢的重量。
师:睾丸和卵巢的发育与体形变化有没有关系?生:有。
生:卵巢优先于睾丸发育,所以女生先长高,男生后长高。
如何向孩子解释月经和梦遗

如何向孩子解释月经和梦遗当孩子逐渐成长,进入青春期,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会充满好奇和困惑。
作为家长,有责任以恰当的方式向他们解释月经和梦遗这两个重要的生理现象,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和健康的态度。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月经。
对于女孩子来说,月经是青春期一个显著的标志。
当发现孩子开始对身体变化表现出好奇或者担忧时,找一个安静、舒适且没有干扰的环境,比如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和孩子坐下来慢慢交流。
可以这样开始:“宝贝,你知道吗?女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身体会有一些特别的变化,就像花儿慢慢开放一样。
其中一个变化就是月经。
”用这种比较温和、形象的方式引入话题,能让孩子减少紧张感。
然后,简单地解释月经的生理过程。
“月经呢,其实是女孩子身体里的一个自然规律。
每个月,妈妈身体里的卵巢会准备一个卵子,如果这个卵子没有遇到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子宫内膜就会脱落,然后通过阴道排出体外,这就是月经。
”在解释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图示或者模型,让孩子更直观地理解。
接下来,要强调月经是正常和健康的。
“这不是生病,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而是说明你的身体在长大,变得更加成熟,具备了将来做妈妈的能力。
”同时,也要告诉孩子月经可能带来的一些身体感受,比如腹部的轻微不适或者情绪的变化。
“有时候在月经期间,可能会觉得肚子有点疼,或者心情不太好,这都是正常的,不用太担心。
”还要和孩子说一说月经期间的护理。
“在月经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身体的清洁。
要勤换卫生巾,每天用温水清洗下身。
还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太多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
”并且,可以提前为孩子准备好所需的用品,让她知道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方便地获取。
对于男孩子的梦遗现象,同样需要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解释。
当发现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父子一起打球或者散步的时候。
可以这样开头:“儿子,你现在长大了,爸爸要和你说一说男孩子长大过程中会经历的一些事情。
”然后引入梦遗的话题:“你有时候可能会在睡梦中发现自己的内裤湿了,这是一种叫做梦遗的现象。
初中生家庭教育指导 青春期生理、心理指导

初中生家庭教育指导青春期生理、心理指导每个人的生命周期都要经历三个成长阶段,即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
从完整的意义上讲,这不仅是人的生物、生理进化过程,而且是智力、心理、道德、精神的全面进化过程,也是人格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处于儿童期的孩子,以其天真幼稚、单纯无知和依赖服从为特征,他们不得不在生活与行动上完全依靠父母和其他成年人。
儿童一般能够听任家长或老师的权威式管教,惩罚也能被儿童接受,因此家长或老师的灌输式教育和模仿性训练比较有效,而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各方面都显示出与儿童期大不相同的特点,他们伴随着性器官的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生殖能力的具备等,产生了一系列的身心突变,从而在各方面都显示出与儿童期大不相同的特点。
初中阶段是整个青春期发育的重要阶段,孩子在这一时期身心是否得到健康发展,会直接影响其今后的一生。
北京五中校长、教育专家吴昌顺对此就有过很形象的解说,他认为:“人”的一撇就是身体健康,一捺就是心理健康,只有前者没有后者,趴下;只有后者没有前者,卧着;身心健康兼备,才能相互支撑,站立起来,才有可能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等,否则,失去基础势必全部落空,中小学阶段尤其如此。
由此看来青春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教委已将青春期教育纳入了中学教育的轨道。
目前,在中学开设的健康教育课程和初一年级的生物课教学中,都有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内容,学生们都能从课堂教学上了解到自己在进入青春期后,生理、机能、心理上将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从而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
然而,课堂教育毕竟有其局限性,所传授的只能是一些带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每个人的发育过程受遗传、环境、营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干篇一律,再加上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往往还受到传统的性神秘观念的影响,一些问题不敢询问老师,感到难以启齿。
解决这些不足最有效的途径还是家庭这一人生第一课堂。
如何向孩子解释月经和遗精

如何向孩子解释月经和遗精当孩子们逐渐长大,进入青春期,他们开始对自己身体的变化产生好奇和疑惑。
月经和遗精作为青春期中重要的生理现象,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既神秘又令人困惑的。
作为家长或教育者,以恰当、易懂的方式向他们解释这些现象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帮助他们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还能让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开启这个话题。
这个时机可以是当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或者当他们在学校的健康教育课上接触到相关的初步知识时。
重要的是,要确保孩子有足够的注意力和心理准备来接受这个信息。
对于女孩子来说,月经是青春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可以这样开始解释:“宝贝,你知道吗,女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身体会有一些特别的变化。
其中一个就是月经。
月经就像是身体的一个小闹钟,告诉你正在变成一个大姑娘啦。
”然后,用更具体的语言来描述月经的过程。
“每个月,女孩子的身体里都会为可能的怀孕做准备。
子宫就像一个小房子,它会准备好迎接小宝宝。
如果没有小宝宝来,子宫里面的一层内膜就会脱落,然后通过阴道排出来,这就是月经。
月经通常会持续几天,这个时候女孩子可能会用到卫生巾来接住流出来的血。
”在解释的过程中,可以强调月经是正常和健康的。
“月经是每个健康女孩子都会经历的事情,它不是生病,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只是身体成长和发育的一部分。
有些女孩子在月经期间可能会觉得肚子有点不舒服,或者心情不太好,这都是正常的反应,只要好好休息,注意保暖,就会好起来的。
”同时,也要提及月经期间的注意事项。
“在月经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卫生,要经常更换卫生巾,每天清洗下身,保持干净。
还要注意不要吃太多生冷的东西,也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
”对于男孩子,遗精则是他们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生理现象。
可以这样跟他们说:“儿子,男孩子长大的时候,身体也会有一些变化。
其中一个就是遗精。
”接着解释遗精的原理:“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睾丸会产生精子。
精子会在精囊里储存起来。
中学生的生理特征与心理教育

二、内部机能的变化
• (一)心脏的成长与发育 • 青春发育期,心脏的重量大大增加。心
脏重量增加到新生儿的10倍,十七八岁 的高中生心脏重量接近成人水平。同时, 血压和脉搏的发展也逐渐接近成人的水 平,19~20岁时趋于稳定。 • 中学生在15~18岁阶段,会出现暂时的 高血压现象。
(二)肺和呼吸系统的发育
低沉,上唇出现密实茸毛或唇部有胡须,额两鬓向后 移,全身长出多而密的汗毛,长出阴毛和腋毛,肌肉 和骨骼发育坚实,体态显得魁梧。 • 2女性的第二性征 • 女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音调变尖而且细润,乳 房隆起,骨盆逐渐长得宽大,臀部变大,阴毛和腋毛 先后出现,皮下脂肪增多,体态日显丰满。 • 第二性征的出现过程经历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两个年 龄阶段,它的先后顺序大体如表2-3。
三、第二性征和性成熟
• (一)第二性征的出现 • 第二性征是指在青春发育期表现出的身
体形态上的性别特征,也称副特征。第 二性征是相对第一性征而言的,第一性 征是指生殖器(男性的睾丸、阴茎、阴囊 等,女性的卵巢、子宫等)的特征。第二 性征是性发育的外部表现。
• 1男性的第二性征 • 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起,声音变粗而
• 按我国的习惯,一般把性教育叫做青春
期教育,那么对中学生进行就是进行性 教育。 • 青春期教育包括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 育、性道德教育和性法律教育等内容。
• 一、中学生性意识的发展 • 性意识是指随生理发育、社会成长而逐渐形成
的对有关性别、性征、性角色及性行为等方面 的心理认识活动。进入青春期后,性腺开始成 熟,第二性征日益明显,主管性意识的大脑神 经细胞迅速活跃起来。于是他们感到了自己与 异性的差异,进而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和神秘感。 这种对异性的差异感、好奇心和神秘感,就是 青春期的性意识。
初中月经遗精教案

初中月经遗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经和遗精的正常生理现象,消除对月经和遗精的误解和恐惧。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身生理变化的态度,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3. 引导学生理解男女同学在生理上的差异,尊重他人,维护公共卫生。
二、教学内容1. 月经和遗精的生理现象及其正常性2. 正确对待月经和遗精的态度3. 月经和遗精期的自我保健措施4. 男女同学在生理上的差异及相互尊重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月经和遗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月经和遗精的生理现象,让学生了解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学生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月经和遗精期的困扰,以及如何正确对待。
4. 自我保健知识:讲解月经和遗精期的自我保健措施,如保持清洁、注意饮食、适当运动等。
5. 男女同学差异:引导学生理解男女同学在生理上的差异,教育学生互相尊重,维护公共卫生。
6.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待月经和遗精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对待月经和遗精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自我保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月经和遗精的正常生理现象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待月经和遗精的正确态度。
3. 学生掌握月经和遗精期的自我保健措施的情况。
4. 学生对男女同学差异的认识及尊重他人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2. 课件或教学幻灯片。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六、教学建议1.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亲切、关爱的态度进行教学。
2. 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月经和遗精,消除恐惧和误解。
3. 强调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隐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月经和遗精,掌握自我保健措施,尊重男女同学的生理差异,共同维护公共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发生急剧变化,势必会带来心理的 变 化。
有些父母说自己的孩子小时候很快乐,到了初中却明显情绪低 落,学习成绩也下滑了,其中一个原因可能跟生理发育有关。很多 孩子身高快速增长,一年长七八厘米;有些女孩子会有月经初潮。 有些学校会有专门的课程讲述相关的生理知识,但有些学校没有开 设此类课程,就需要父母进行比较详细的讲解和教育,这也是家庭 教育的一个内 容。
如何应对性骚扰
在新闻中经常听到青春期的孩子遇到性骚扰,这类事件对孩子 最大的影响是对心灵造成伤害。很多孩子会因此受到很大冲击,产 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发生人格上的改 变。
136
家有中学生
给青春期孩子父母的实用秘籍
如果孩子有阅读的习惯,父母可以去书店买来相关书籍,常 见 的 是 青 春 期 男 女 生 必 读 类 书 籍。 孩 子 可 以 通 过 阅 读 了 解 相 关 知 识。
如果是女儿,妈妈要和她谈一谈在这个年龄阶段需要面对什么 问题。比如月经期可能遇到哪些麻烦,如何注意个人卫生,卫生巾 如何使用,在体育课上来月经了怎么办,月经期身体的感觉是什么 样的,等等。妈妈要告诉女儿一些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办法,不过 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女儿,生理上的变化代表着她从女孩成长为女 人。如何防范性骚扰,成为一个需要讨论的话 题。
如果孩子出现明显的情绪变化,总是上课走神,经常发呆,父 母要注意,很可能孩子内心正经历挣扎。他们没有向父母讲述,自 己却没有寻找到答案。他们其实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在跟孩子讲 解生理知识的时候,也应该提供心理上的辅导和支持。因为身心是 一体的,不能割裂。如果父母能够给予恰当的解释和教育,孩子知 道了生理方面的知识,对剧烈的生理变化有所了解,心理上就更能 面对,从而顺利度过青春 期。
如果女儿跟着单亲爸爸生活,就需要奶奶或其他合适的女性给 她讲解这些内 容。
通过这些沟通,孩子对身体的变化更了解了,心理上会更பைடு நூலகம்易 面对。她们很确定所有女孩子都会经历这些,也就能平顺度过此
第五章 青春期孩子的情感困惑与性启蒙
135
阶 段。 如果是儿子,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遗精现象,之后很有可能会
出现手淫行为。爸爸是比较适合跟孩子沟通的人,但爸爸严肃地坐 下来跟孩子沟通也容易感到尴尬。爸爸可以带儿子去大浴场洗澡, 在放松的时候跟孩子谈此类话题。爸爸可以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开 始,询问孩子在这个阶段有没有出现遗精现象,紧接着就可以跟孩 子讲生殖器官的变化,平时如何注意卫生,并且明确告诉孩子,遗 精和手淫都是正常的。很多青春期孩子会出现强迫性手淫,觉得手 淫是不好的事情,克制自己不去手淫,结果又控制不住,形成强迫 症状,进而情绪状态变差,没有学习动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