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第一课时教案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澳大利亚》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对照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概括其主要特点。
2.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出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并概括其生存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及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初步确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学习重点】1.对照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概括其主要特点。
2.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出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并概括其生存原因。
【学习难点】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及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初步确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第一课时【知识链接】复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内容【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主要位于10°S~40°S之间,_________穿过中部,属于_____和_______。
(2)海陆位置:西部和南部临_______,东部和北部临________,是世界上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2.三大地形区:西部_____、中部_____、东部_____。
3.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特有生物动物:树袋熊(_____)、琴鸟、_____、鸸鹋植物:_____、金合欢(2)形成原因: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阻断了物种的交流,自然环境____,物种进化缓慢。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别称由来: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_____数量和出口____最多的国家,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三大牧羊带: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经营带,___________混合经营带和_________带。
3.经济发展过程。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完成课本P68活动题:分析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原因。
2.完成课本P69活动题: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当堂训练】1.澳大利亚有憨实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的动物,其主要原因是()A.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气候干燥炎热B.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C.几千万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动物的进化缓慢D.长期以来人们关注动物保护的结果2.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因为()A.澳大利亚的国土轮廓似昂头的羊影B.澳大利亚人喜欢以羊为宠物C.澳大利亚培育出世界上最优良的羊种D.澳大利亚羊特别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3.澳大利亚的地形可以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具体是()A.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B.东部—山地中部—高原西部—平原C.东部—高原中部—平原西部—山地D.东部—平原中部—山地西部—高原4.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是因为()A.这里地形平坦,降水较多,牧场广布B.这里人口密集,城市较多,乳畜产品的消耗量大C.这里交通便利,便于将乳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D.这里气温相对较低,便于乳畜产品的储存【学习反思】。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以及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国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与我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有一定了解。
但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澳大利亚的了解。
此外,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资料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澳大利亚的国家特色,增进对世界不同国家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地理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文地理特征对经济地理特征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澳大利亚地理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教材、图片、地图、文字资料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世界地理知识,对新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展示澳大利亚的经济地理特征,如矿产资源、农业、服务业等。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第一课时》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设计:钟小荣【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图文资料,知道澳大利亚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及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及其原因;2、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图文资料自学、小组合作,提高学习与探究的能力;3、让学生在自学与探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学习国家地理的相关方法,这有利于学习新课;但是限于大环境,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普遍不够,已学知识掌握不牢,因而要高效率推进学习挺有难度。
【教学重难点】1.从地形和气候方面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2、生物保持原始性古老性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澳大利亚的风光视频。
学生:观赏。
教师:同学们,大家看了这段段澳大利亚的风光视频,觉得澳大利亚美丽吗?想不想去澳大利亚旅游?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而奇特的国度,领略她独特的魅力!<寻找澳大利亚>教师: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要求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位置。
学生:阅读地图,利用所学方法,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教师总结: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处于热带和南温带,东面北面临太平洋,西面南面临印度洋,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特别提示学生:澳大利亚不是岛国><认识澳大利亚>教师: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地图,让学生指出澳大利亚的领土组成。
同时明确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学生:看图说出澳大利亚的领土组成教师总结:澳大利亚是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周围的大小岛屿组成的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走进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之旅第一站——墨尔本农场教师:当地导游带我们来到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农场,在这里,我们伴着剪羊毛的歌声欣赏一段精彩的《剪羊毛》表演(播放剪羊毛视频)。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第一课时教案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根据资料和图片认识澳大利亚稀有的动物,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3.运用相关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图片及视频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了解澳大利亚拥有独特而古老生物的原因。
2.通过看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视频,了解澳大利亚放养绵羊数量多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总结出澳大利亚适合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以及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分布情况。
2.教学难点:澳大利亚适合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内容:利用投影展示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大堡礁、珊瑚、牧场、袋鼠、鸸鹋、国徽等精彩图片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导入新课《澳大利亚》。
(设计思想:本课以“到澳大利亚旅游”作为主线,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把所有的知识点贯穿其中,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旅游”中学习课本内容。
)【教师提问】同学们,暑假即将到来,想去澳大利亚旅游吗?【学生活动】想【承接】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澳大利亚旅游吧!出发之前我们还要做一些准备,比如我们要带什么衣服呀?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学生活动】此时学生会七嘴八舌的讨论需要带的东西,厚的衣服、地图、钱、护照等。
【教师总结】一般去国外旅游我们必须准备的物品有:护照、签证、钱、地图、应急药品。
【承接】刚才大家说到地图,我们还得了解澳大利亚在哪里,也就是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有谁知道澳大利亚在哪里吗?大家一起来看屏幕中世界地图找一找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4澳大利亚(一)》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4澳大利亚(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以及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等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亚洲地理,对本洲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学生对其认识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澳大利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等分布特点。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其对当地气候、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等特征。
2.案例分析法:以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等城市为例,分析澳大利亚的城市特点和经济发展。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澳大利亚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视频等。
2.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地球仪等。
3.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产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介绍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点,以及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等经济地理特点。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教案(第一课时)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第一课时)授课教师:梁春兰一、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为初中地理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2、课时安排:2课时3、《澳大利亚》是教材选编的“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中的最后一个国家,在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教材选取三大模块“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
各部分内容又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活动,目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探究澳大利亚独特地理现象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对照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概括其主要特点,学会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概括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自然特点,读图分析其形成原因,学会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阅读课文,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现状及羊肉和羊毛的出口情况,学会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4、对照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找出澳大利亚牧羊带与地形、降水的对应关系,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探究性学习模式,分析澳大利亚动物古老性的成因,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2.采用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的活动方式探讨归纳澳大利亚畜牧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影响,总结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事实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的道理,加强人地观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探究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澳大利亚》精品教案(第1课时)

《澳大利亚》精品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了解澳大利亚的范围。
知道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动植物,并会分析原因。
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及一些地理事物。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归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各类,并分析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地区的动植物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特有动植物及原因。
【教学难点】澳大利亚动植物与当地的环境。
【教学方法】读较分析、资料了解、教师讲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你也许在电影、电视上见过并非常喜欢小考拉和动物界的跳远名将——袋鼠。
你知道它们是哪个国家特有的古老动物的代表吗?(澳大利亚)今天,让我们走近澳大利亚,了解它的第一个美称——“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新课学习(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读图,说一说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
(东半球、南半球)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
(2)纬度位置.读图,说一说澳大利亚的纬度位置。
10ºS~40ºS,中低纬度,热带和南温带。
(3)海陆位置读图,说一说澳大利亚的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西部和南部临印度洋,北面与亚洲隔海相望,南面与南极洲遥遥相望。
2.范围澳大利亚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一些岛屿,面积762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3.特有动植物播放视频:《澳大利亚特有动物》(1)动物动物界的跳远名将--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
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
形体庞大的--鸸鹋以擅长奔跑而著名,是澳洲的特产,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因此也被称作澳洲鸵鸟。
翅膀比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的更加退化,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
《澳大利亚》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占有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区域极具完整性,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节内容以三个别称为标题“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这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洲、地区、国家之后再来学习,对学生巩固区域地理和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更好地掌握人地关系,起着总结归纳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
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1.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形成原因。
2.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澳大利亚大陆的地理位置对物种的影响和自然环境对畜牧业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自然环境对畜牧业的影响。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提问:你知道这些动物生活在哪个国家吗?多媒体展示鸭嘴兽、考拉、袋鼠图片。
小结:刚才同学们看了澳大利亚特有的几种珍奇动物,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已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
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教师: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特有的动物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点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
教师在导入环节,可根据教学需求使用资源【课程引入】澳大利亚进行课程导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新知讲解】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和“澳大利亚地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根据资料和图片认识澳大利亚稀有的动物,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3.运用相关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图片及视频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了解澳大利亚拥有独特而古老生物的原因。
2.通过看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视频,了解澳大利亚放养绵羊数量多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总结出澳大利亚适合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以及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分布情况。
2.教学难点:澳大利亚适合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内容:利用投影展示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大堡礁、珊瑚、牧场、袋鼠、鸸鹋、国徽等精彩图片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导入新课《澳大利亚》。
(设计思想:本课以“到澳大利亚旅游”作为主线,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把所有的知识点贯穿其中,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旅游”中学习课本内容。
)
【教师提问】同学们,暑假即将到来,想去澳大利亚旅游吗?
【学生活动】想
【承接】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澳大利亚旅游吧!出发之前我们还要做一些准备,比如我们要带什么衣服呀?除此之外还有哪些?
【学生活动】此时学生会七嘴八舌的讨论需要带的东西,厚的衣服、地图、钱、护照等。
【教师总结】一般去国外旅游我们必须准备的物品有:护照、签证、钱、地图、应急药品。
【承接】刚才大家说到地图,我们还得了解澳大利亚在哪里,也就是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有谁知道澳大利亚在哪里吗?大家一起来看屏幕中世界地图找一找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大洋洲的位置就是澳大利亚。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说对了,图中有标志的就是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它是由澳大利亚大陆和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等附近的小岛组成。
【承接】当我们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时候是怎么描述它的地理位置呢?
【学生活动】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描述。
【承接】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怎样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然后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一、位置
1、半球位置:
2、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
【学生活动】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是东半球和南半球;纬度位置是热带和南温带;海陆位置是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请一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澳大利亚在赤道以南,所以是南半球;并且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的中部,所以跨了热带和南温带,东边是太平洋,西边是印度洋。
澳大利亚大陆只有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因此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学案第一部分:澳大利亚在世界上的位置,然后校对答案。
(这一小节的设计理念:让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结构,自己尝试去描述基本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承接】了解了澳大利亚的位置之后我们出发到澳大利亚的第一站,参观野生动植物园。
现在请大家观赏一段关于澳大利亚动物园的视频,认识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的动物。
播放视频《澳大利亚的动物》以及出示图片-澳大利亚的国徽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
【教师提问】大家看到了哪些动物?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动物是什么?
【学生活动】袋鼠、鸸鹋、考拉、鸭嘴兽、黑天鹅、笑翠鸟、针鼹、海龟等。
澳大利亚国徽上的动物是袋鼠和鸸鹋。
【承接】大家看得非常认真和清楚,那么澳大利亚除了这些特有的动物以外,还有一些特有的植物,请同学们看到课件上的图片,辨认是什么植物呢?
【学生活动】左边的是桉树,右边的是金合欢。
【教师总结】桉树被称为硬木之王,金合欢也是澳大利亚国徽上的植物。
【承接】澳大利亚有这么多的动植物,这些动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
【学生活动】特有性、古老、稀有.......
【教师总结】这些动植物是一直以来就存在于澳大利亚大陆上,体现了古老性;并且这些动植物在其他大陆上也没有,所以体现了特有性。
【承接】澳大利亚除了我们刚才认识的动植物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呢?我们先来看一则资料:据统计,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大部分分布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还有特有鸟类450种,特有植物9000种。
【教师总结】因为这些特有的动植物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料,因此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探究活动一
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这么多的古老生物?(前后桌同学为一个小组共同讨论,两分钟后小组长展示答案)
【学生活动】学生热烈讨论,大体能从澳大利亚独占一个大陆方面去思考。
【教师总结】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并且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缺乏天敌。
【教师提问】同样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特有的生物呢?主要从位置去思考。
【学生活动】南极大陆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合生物的生存。
【教师总结】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冰雪覆盖厚度达到2000米左右,生物很难在这个气候条件下生存。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学案第二部分: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然后校对答案。
(设计理念:在这一小节中,我准备了大量的澳大利亚的特有的动物的图片,让大家在一个轻松、自然的环境里开始学习。
大量的图片可以提起大家的学习兴趣。
进而了解澳大利亚多古老动物的原因)
【承接】澳大利亚除了有众多古老的动植物以外,澳大利亚的畜牧业也非常发达,我们接着去参观第二站:澳大利亚的牧场。
【教师提问】大家看一个农场主的牧场图片,认真观察这个牧场的规模大不大?牧场里面养的是什么动物?数量多不多?
【学生活动】规模很大,主要养的是羊,数量非常多。
【承接】这些绵羊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引进来的呢?大家先看一段视频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
播放视频《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教师提问】澳大利亚的绵羊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活动】引进来的。
【教师提问】从哪里引进来的?
【学生活动】欧洲。
【教师总结】实际上这些绵羊是英国的殖民者带过来的。
视频中讲到刚开始只有29只绵羊,发展到了现在大约有1.8亿只,数量非常多,成为世界上养羊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羊毛的质地优良,多数用于出口,澳大利亚的羊毛出口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因此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牧羊带的分布
【承接】澳大利亚养了这么多的绵羊,主要分布在哪里呢?具体有哪些牧羊带?我们先看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图,再找出答案。
【学生活动】西部、东部、东南部。
牧羊带有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粗放牧羊带。
【教师总结】主要有三个牧羊带大家已经找对了,但是分布的地区主要是在东南部和西南部。
2、发展牧羊业的条件
【教师提问】澳大利亚放羊的绵羊由29只发展到约1.8亿只,澳大利亚有哪些适宜发展养羊业的条件呢?(前后桌同学为一个小组共同讨论,三分钟后小组长发言)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讨论,基本上能分析到地形、气候的影响。
【教师总结】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和气候图。
指图讲解,澳大利亚的地形由三大部分组成,东部是大分水岭,海拔较高的山地;中部是中部平原,地势地平;西部是西部高原,海拔较低的高原。
牧羊带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主要是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比较湿润。
【教师总结】澳大利亚适宜发展养羊业的条件主要有:①地势平坦②气候适宜
3、适合养羊的条件
【承接】澳大利亚既然有这么多适合养羊的条件,那么到澳大利亚投资养羊效果应该不错。
接下来探究我们的问题
如果你要到澳大利亚投资养羊,你会选择在哪里建设自己的牧场呢?(结合课本70页活动题第二题的材料思考,同样是前后桌同学为一个小组共同讨论,三分钟后派小组长代表发言,组长汇报结果)
【学生活动】学生会根据所学和70页的材料思考,三分钟后请两位组长代表阐述他们的观点。
学生一般会选择在东南部,因为这里沿海地区地形较平坦,气候较湿润。
【教师总结】主要根据地形和气候条件来选择。
(设计理念:这一小节的设计是让同学们自己尝试读图,自己讨论,自己总结,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练习】
【课堂总结】我们今天的澳大利亚之旅就到这里结束,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在这次旅游中我们学到了一些什么知识,可以总结成顺口溜
独占大陆的国家,库克船长发现他;
特有动物大袋鼠,澳洲草原闲溜达;
鸭嘴鸸鹋和考拉,远离大陆慢进化;
气候环状多样化,咱是冬来他是夏;
地广人稀好牧羊,农牧生产机械化;
人口集中东南部,暖湿气候好安家;
港口悉尼墨尔本,首都却在堪培拉。
板书设计
第四节澳大利亚
一、地理位置
二、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地形: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西部是高原
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