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

乐理视唱练耳是以训练学生的视唱技能、音乐听觉、音乐素质为主导,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素质为目的,指导学生全面学习音乐基本理论。本课程具有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的特点,在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乐理视唱练耳教学,通过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建立系统的教学整体框架。

一、课程性质

1.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五线谱乐理的基本知识,感知音的特性、节拍、节奏,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和学习习惯,使得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感,形成审美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建立系统的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整体框架。对教学目标、动作技能、教学方法以及指导方法等进行研究与总结,并形成较为全面的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理论和教科研理论。

4.激发学生对乐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审美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理论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以学习基础乐理为核心,使学生能够将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融为一体。乐理课以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为主要形式,视唱练耳以视唱、听音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等音乐技能,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听音的基础知识。应充分发挥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意和认

知规律相适应,以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方面的教育

通过乐理视唱练耳三个方面的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实施情感方面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心灵美与行为美。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提高少年儿童乐理视唱听辨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美育教育。

二、具体目标

1.通过乐理教学,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以及简谱,加深对乐理的理解和认识。了解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理解音乐风格形成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了解和掌握音的产生和分类、特性、乐音体系等理论知识,以及全音半音的概念,掌握记谱法的规则,养成良好的记谱习惯。

2.通过视唱教学,让学生理解各种音乐术语、乐句、分句等知识。学习不同唱法,获得对音乐作品的视唱、即唱、表达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

3.通过听觉训练,让学生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以及器乐曲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的能力,例如音色、和声、音强等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

第三部分内容框架

一、学习建议

1.充分利用多媒体、乐器等教学辅助设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音乐的韵律感。

2.学习乐理视唱练耳基本知识,进行节奏训练、和声音程与和弦训练。做到因材施教,感悟乐理艺术的魅力。

3.通过训练进一步加强对本课程的了解,全面提高音乐素养。

二、具体安排

第四部分实施办法

一、实施原则

1.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教学

我校在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方法上,将贯彻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原则,会依据不同学生的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对个别专业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曲目数量和程度。

2. 乐理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重点讲解要领和方法并做必要的示范演奏,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将理论课程与实践练习相互融合,着眼于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艺术素养的培育。

3.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材选取

教材选择应以国外传统教材为主,并有意识的将国内优秀作品应用于教学中。教学曲目应注意思想新、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选择不同风格,不同流派有代表性的优秀经典作品。

二、评价建议

对学生的评价可分为平时、定期和总成绩的评价,也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相观察与评价,相互帮助与启发,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对教师的评价则以教学观察性、备课质量性为出发点。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与本课程的目标构成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宏观把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训练视唱与听辨。

2.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规范性和创造性。既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重视视唱练耳的训练,尤其注意乐曲内容的完美表达。

3. 视唱与听辨是本课程的训练重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在训练中要结合相关的知识,使学生乐意接受并充分表达。

4.乐理知识应由易到难、精讲多练,由学习基本五线谱以及简谱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讲明各音乐要素的含义。在乐理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性、记忆力、逻辑性和独立性,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摸索探讨其中的规律特点,从而加强乐理教育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