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3.1.1)--第三章现代汉语语汇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什么是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具有一切语言的共同属性。

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看,分为三个方面:1: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认知世界的工具3: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1、北方方言2、吴方言3、湘方言4、赣方言5、客家方言6、闽方言7、粤方言三、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4)音节整齐简洁2、词汇方面(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同音语素多第二章语音一、语音的性质(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人类说话的声音,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只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和其他声音有何异同异:只有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像笑声,呻吟声都不是语音同: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种属性,而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一)、语音的物理属性(四要素):1、音高:音强:音长:音长音色:(二)、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分为三大部分:1、呼吸器官2、喉头和声带(嗓子)3、咽腔、鼻腔和口腔。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二、语音单位:1、音素 2、音节 3、声母、韵母、声调 4、音位(一)、音素-----辅音、元音(1)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现代汉语3语汇

现代汉语3语汇

第二章语汇第一节语汇概说一、语汇的性质(一)什么是语汇语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语词(包括语素、词、熟语等)的总汇,有时也用来指语言某一特定范围内所有的语素、词和熟语的总汇。

特定范围可以指一种方言、语言或方言的某一断代,也可以是指一个人、一本书、一篇文章等等。

如:汉语语汇、湘方言语汇、现代汉语语汇、古代汉语语汇、鲁迅的语汇、《骆驼祥子》的语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语汇,等等。

根据某种标准划分的语素、词、固定短语的集合也可以称为语汇,如:基本语汇、非基本语汇、外来语汇等。

总之,语汇只能是许多语素、词、熟语的总和,不能是一个语素、一个词、一个熟语。

(二)语汇的系统性1.语汇成分相互联系各语汇成分并不是互不关联的一盘散沙,而是在内容、形式、构造、功能等方面具有各种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语汇成分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常见的有:(1)意义方面的联系。

例如:“赞扬-赞美/边界-边疆”是同义联系;“好-坏/高大-矮小”是反义联系;“水果-枇杷/电器-冰箱”是上下义联系;“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金-木-水-火-土”是类义联系。

(2)功能方面的联系。

例如:“毛茸茸-亮晶晶/呢-吗/打-杀”等具有同类功能的联系。

(3)结构方面的联系。

例如:“边防-边疆-边境-边塞-边卡-边际/讲演-演讲/论辨-辩论”等具有一个或几个相同语素的同素联系;“国家-窗户/推迟-压跨/布匹-房间”等具有内部结构规则相同的同构联系。

(4)语音方面的联系。

例如:“裁减-裁剪/地狱-地域/西-析”等是同音联系。

(5)同源方面的联系。

例如:“旷-广/空-孔/改-更”等具有同源联系。

语汇成分的联系既错综复杂,又井然有序。

语汇系统的每一个成分发生变化,都可能会带来相关相应的变化。

比如“臭”本指感知于嗅觉器官(鼻子)的气味,“味”本指感知于味觉器官(舌头)的味道,后来“臭”的语义范围缩小,专指不好的气味,与之关系密切的“味”的语义范围则相应扩大,泛指可嗅可尝的一切气味和味道。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语汇的组成和发展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语汇的组成和发展
6
3、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的关系
基本语汇是语汇系统的基础、核心,是不断产生一般语汇 的源泉;基本语汇与一般语汇是相互依存渗透的。“革命、 电子”这两个词,原来并不是基本词,现在已加入了基本 语汇的行列。“君”、“神”原来是基本词,现在则是一 般词。 现代汉语一般语汇包含有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 语、隐语等。 4、一般语汇的内容 现代汉语一般语汇包含有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行业语、隐语等。
17
(二)隐语
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 的特殊用语,又叫黑话。
如20世纪40年代前的商贩使用的数字隐语:一 平头; 二 空工;三 横川; 四 侧目; 五 缺丑; 六 断 大; 七 皂底;八 分头; 九 未丸; 十 田心。
18
思考题
根据酒吧和互联网派生出许多新词来,例如 水吧、网吧、网虫、网友,你还能举出一些 例子来吗?
19
四、语汇的发展
(一)语汇发展变化的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间 的交往等。 •内部原因主要是语言内部要素间调整或要素 内部间调整对语汇提出某种变化的要求,从而 促使语汇的某一方面发生变化。
20
(二)语汇发展变化的结果
1.新词的产生
社会不断地发展,新事物不断地涌现,人们需 要认识,指称这些新事物,就要给它命名,以 满足交际的需要,于是产生了新词。同时社会 的发展变化,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人们对 已知的事物加深了认识,发现了前人所未知的 新特点,为了记录和指称这些新认识,也要创 造新词。

28
六、现代汉语语汇特点
(一)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为主 汉语语汇发展双音节化的原因:
第一,汉语的音节 数目有限,单音节词 往往会造成大量的同 音词,这样就会给实 际交际带来困难,双 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 同音词的出现。 第三,双音节 第二,单音节词 词读起来往往带 有一种乐感,轻 往往是多义词, 重之间形成一种 因而有时语义难 节奏,悦耳动听。 以确定。双音节 词就使得词义的 表达更为细腻、 精确,涉及的范 围也更为宽广、 深入。 29

《现代汉语》Ⅰ作业(4)答案 (1)

《现代汉语》Ⅰ作业(4)答案 (1)

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作业4[《现代汉语》第三章现代汉语词汇] 参考答案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构成的词,就是合成词。

合成词包括派生词和复合词两类。

2.词义:词义就是词的意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负载的全部语义信息内容。

词义可以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类。

3.义位:义位也就是义项,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4.义素:义素是构成义位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中抽象出来的语义特征,包括区别性语义特征和共同语义特征两类。

5.语义场:具有共同义素的词语组成的集合,叫做语义场。

同一个语义场里的词语,通过共同义素联系在一起,也通过区别性义素互相区别开来。

6.上下义词:两个词在概念意义上存在包含被包含关系,这两个词就是上下义词。

两个词是不是上下义词,可以通过“下义词是上义词”这个判别式进行判定。

二、判断说明题1.“星星”和“猩猩”都是合成词,“姥姥”和“妈妈”都是叠音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猩猩”和“姥姥”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不能单说,拆开了也没有任何意思,因此它们是单纯词、叠音词。

“星星”和“妈妈”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可以单说,构成词语的每一个音节的意思和构成懂得词语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它们都是合成词、重叠词。

2.非基本语汇和语法的发展变化比较缓慢,是语言中比较稳固的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语言的基础。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构成语言基础的两个要素是基本语汇和语法,它们都是语言构成要素中比较稳定的要素。

非基本语汇是所有语言要素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要素,也是最不稳定的要素,它不可能成为语言的基础。

3.“悲剧、喜剧”和“教师、学生”都是正反反义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悲剧、喜剧”所在的语义场还有“正剧(悲喜剧)”这个成员,所以表示正反反义词,而是两级反义词。

“教师、学生”构成一个二元关系义场,根本不存在反义关系,所以它们也不是正反反义词。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 疑点辨正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 疑点辨正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疑点辨正胡华【摘要】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第二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的疑点.一是内容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现行汉字、现代汉语语义的安排上.二是名实关系问题,词汇与语汇的关系、语用与修辞的关系均未能对号入座.三是知识偏误问题,分别表现在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语义、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语法等方面;在语言与话语的关系上,对口语和书面语的认识也有偏误,有时会在概念上把"语言"误解为"话语".【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20)003【总页数】10页(P59-68)【关键词】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教材【作者】胡华【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上海 2017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64引言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第二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成果,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为高级别科研成果的高级别规划教材,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问题涉及现代汉语总体,也涉及现代汉语分相。

从总体来看,有的问题关乎对现代汉语的一般认识,有的问题关乎现代汉语与现行汉字的内在联系,有的问题关乎现代汉语的使用层面。

从分相来看,语音、词汇、语法均不同程度地存有问题,未设专章的语义也有一定问题。

科研成果也好,规划教材也好,应该处理好平行成分之间的关系、上下层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横向系统与纵向系统的关系。

无论语音、语义,词汇、语法,无论现行汉字、现代汉语语用,都应该通过连通现代汉语本体、现代汉语学科、现代汉语教材乃至现代汉语课程,尽量避免问题、发现问题、克服问题。

一教材的“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为第一章,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第一章与其他各章的关系问题,以及章内第一节与第二节的关系问题,即现代汉语与现行汉字的关系问题。

第三章现代汉语语汇 (1)

第三章现代汉语语汇 (1)

第三章现代汉语语汇教学目的:理解现代汉语词的构造和词汇发展的途径及其规范,掌握词义的特点和辨析词义的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并提高词语的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语素、词的鉴别;词的构成;词义的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区分。

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构造一、词汇1、定义: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1)因为固定短语如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在结构与意义的定型化、造句的备用单位等方面与词是等价的,符合语言建筑材料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因而成为“词汇”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不赞同“词汇就是词的总汇”或“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等将固定结构排除在词汇之外的说法。

(2)特定范围如: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汉语是高度发达的语言,词汇极其丰富。

《汉语大词典》所收词语达37万条。

《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词语为主的中型词典,所收词语也有5万余条。

我们应该努力掌握更多的词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积累词汇的三个方法:一、搜集、记录各种类型的词汇。

二、阅读作品。

三、写作。

二、词汇单位(一)语素1、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是组词的基本结构单位。

例如“书”:shu1,成本的著作。

2、音节表现: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如:天、地、河、土。

也有两个音节的,如:踌躇、荒唐、牢骚、参差、尼龙等。

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如:俱乐部、巧克力、乌鲁木齐、奥林匹克。

双音节语素有一部分是从外语借来的,三音节和三音节语素大都是从外语借来的。

3、确定语素的方法:替代法。

用已知语素来替代,可以为别的语素替代的是语素,例如“蜡烛”中的“蜡”、“烛”。

蜡——蜡烛花烛香烛大烛烛——蜡烛蜡人蜡纸蜡染再如“礼貌”。

注意:1、组成成分都要能替代。

“蝴蝶”、“蜘蛛”。

2、替代中要保持意义一致。

例如“马虎”。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第二章语音1.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言语的物质外壳,是言语的社交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言语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统统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方案,1958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

一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是从音色的角度分别出来的。

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就是音素。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子音音素两大类。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之欧侯瑞魂创作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口语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方言是局部地域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处所分支.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分歧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分歧.5.语音的三年夜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最小的语音单元.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元,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份,年夜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份.: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动.: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元,也就是案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手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动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动,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发生一些变动,这种语音的变动现象就叫做音变.19.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动,与单读时调值分歧,这种变动叫做变调.20.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21.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可以区别词义,区分词性,暗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22.儿化的规律:①无韵尾或u韵尾,只加卷舌举措.如小车儿小鸟儿;②有-i, -n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丧失,有的要改变韵腹.如:一块儿,一点儿;③ 有高元音i、ü 韵腹的,加央元音2 ,如:小鸡儿,有趣儿;④有舌尖元音[ ],[ ]酿成2 .如:瓜子儿,树枝儿;⑤有-ng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丧失,元音鼻化,有i 韵腹的要加 2 , 如:辅佐儿,花瓶儿.23.语气词“啊”的音变:1.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a, o(不包括ao, iao)e, ê, i, ü 时,读 ya,写作“啊”或“呀”2.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u (包括 ao, iao )时,读作wa, 写作“啊”或“哇” 3.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读作na,写作“啊”或“哪” 4.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ng 时,读作nga,写作“啊” 5.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er, -i[ ]时,读作ra,写作“啊”6.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i[ ]时,读作[ZA],写作“啊”24.“一”、“不”的变调:①“一”、“不”在去声前读阳平,②“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③ “一”、“不”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第三章文字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缔造出来的.2.六书:古人总结的古文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第四章词汇1.辞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 ( 或特定范围的) 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辞汇和词分歧.辞汇是词的集合体,辞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3.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成词的基本单元.4.语素的分类:a按音节几多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b按构词能力分为(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c按暗示的意义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5.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自力运用的语言单元.由语素充任.6.词和语素的区分:最年夜的区别在于:词是造句单元,语素却不是.区别词和语素可采纳剩余法.7.词和短语的区分:最年夜的区别在于: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造句单元,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元.识别词和短语可采纳扩展法.词根,加在词根上边暗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9.短语是词与词的语法组合,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10.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1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分类:基转义和转义.12.引申义是人们根据相关性联想规律,由原义(本义、基转义)发展引申(或再引申)而来的意义.13.比如义是人们根据相似性联想规律,由词的比如用法固定下来形成的意义.14.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没有联系的一组词.15.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元,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又称语义成份或语义特征.16.语义场就是通过分歧词之间的比较,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17.同义词的作用:①可以使语言的表达精确、严密.②可以使语体风格鲜明.③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动.④可以使语气委婉.⑤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义完整.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构成一个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18.反义词的类型①绝对反义词② 相对反义词19.反义词的作用:①可以形成鲜明比较,从而揭示事物的矛盾,深刻暗示事物的特点.②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意思的作用.③可以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④ 可以利用反义词所具有的鲜明比较的特征,临时仿造新词,使语言新颖而简练.20.语境对词义的作用:⑴ 根据语境解释词义(因文界说).⑵ 语境使词义单一化.打铁打伞(3)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写书看书4 语境使词义具体化.踢球扣球⑸ 语境暗示出词义的选择性.词语搭配是互为语境的.说“骑马”, 不说“骑床”. 21.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成语的特征整体性和凝固性.22.惯用语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语.也叫做习用语,习惯语.23.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份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24.基本辞汇具有三个特点:稳固性,能产性,全民经常使用性.第五章语法是语言的要素之一,是语言结构的规则,它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元的结构规律.2.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即自然系统.一是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即表意系统.是指有辞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任句法成份的词.是没有辞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的、不能充任句子成份的词.可分为四种,即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5.由连谓短语充任谓语或自力成句的句子.6.由兼语短语充任谓语或自力成句的句子.第六章修辞1.比如的含义:用相似的事物打比如去描绘事物或说明事理,这种辞格叫比如.2.比如的作用(修辞效果):①使深奥的事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②使笼统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③使概括的工具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3.比力的含义:根据想象把物看成人写或把人看成物写,或把甲物看成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做比力.4.比力的修辞效果:正确地运用比力,可以使读者不单对所表达的事物发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5.借代的含义: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取代,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做“换名”.6.借代的修辞效果: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7.排比的修辞效果: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论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8.排比与对偶的区别:排比是三项或更多项的平行排列;对偶只是两项的并列对称.排比每项的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对偶两项的字数必需相等排比经常使用相同的词语;对偶力避字面的重复. 9.比较的含义:比较是把两种分歧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力的一种辞格,也叫对比.10.比较的修辞效果:比较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峙统一关系表达得更集中、更加鲜明突出.11.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另外事物作陪衬的辞格叫映衬,也叫烘托.13.烘托的修辞作用: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化.14.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呈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通感的修辞作用: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15.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越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分歧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16.回环的修辞作用: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17.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连任,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18.顶针的作用: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②状物叙事,条理清晰.③抒情写意,格调清新.19.结构相同或基秘闻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20.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21.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22.仿词修辞效果: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发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23.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概况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24.恰本地运用双关手法,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另方面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的暗示力.25.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拈”.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短语 :根据表意的需要临时组合而成 。 固定短语 :从形式到意义经常整体使用,不能随便更动其
组成成分,作用相当于一个词。 2 、类型 专名短语:用于专门名称的短语,主要用于一些国家、机
关、单位等的名称和科技用语。 熟语:久经沿用基本定型的固定短语。主要包括成语、惯
用语和歇后语。
10
18/4/25
3 、成语
长期习用的定型的固定短语。
A 、特点
长期习用,结构定型,意义凝炼,具有书面语色 彩。
B 、来源
书面: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
口头:古代俚语、后世口语。
C 、构造:四字格
11
18/4/25
4 、惯用语
结构比较定型、意义有所引申、具有浓郁口语色 彩的固定短语。
5 、歇后语
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构成的生动俏皮的固定 短语。
词根:合成词中的实语素。 词缀:合成词中的虚语素
21
18/4/25
复合词的结构关系类型
(一)联合式:
语素之间的关系不分主次,平等地联合在一起表示 一个完整的意义。
1. 同义联合:语素与语素之间在意义上是同义关系 。
2. 反义联合:语素与语素之间在意义上是反义关系 。
22
18/4/25
3. 类义联合:语素与语素之间在意义上是类义关系 ,两个或者几个语素表示同类事物,其中有的两 个语素还有包含关系 。
15
18/4/25
B 、行业语、隐语、黑话
行 业 语 :各种行业应用的词语。
隐 语 : 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 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有的隐语是专供秘密组织使用的,一般叫做“黑 话”。
16
18/4/25
有的隐语是专供某些行业在特殊交际场合使用的。
17
18/4/25
C 、外来词 也叫借词,是指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意译词:表示的事物是从外族引进的,但用汉语的构词成 分和构词方法构造。
19
18/4/25
3 、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的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辨证统一关系。
20
18/4/25
第二节 词的构造
一、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合而成的词。 单音节单纯词——多音节单纯词。
二、合成词:由两个或几个语素组合而成的词。
2
18/4/25
** 在结构上,具有同素或者同构联系。 ** 在功能上,有些语汇成分具有同类功能的联系
。 B 、性质
体系性、层级性、开放性
3
18/4/25
3 、语汇学 A 、定义:研究语汇的科学。 B 、分类 ** 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普通语汇学和具体语汇学。
普通语汇学研究各种语言语汇的共同现象和规律。 具体语汇学研究某一具体语言或方言的语汇现象和规律 ** 研究对象的时限不同——静态语汇学和历史语汇学。 静态语汇学研究某一 、定义 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 自由运用” : ( 1 )可以单说,即能够独立成句,或者能够单独用来回
答问题。 ( 2 )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 3 )将句法结构中能够单说和单用的部分提开之后剩下 来的单位。
9
18/4/25
三 固定短语
1 、定义 短语:又叫词组,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语言单位。
14
18/4/25
A 、古语词
现代汉语中少用而多见于古代文献的词。包括两类:
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在本民族的现实生活中还存 在,但是因为已经被别的词所代替,所以一般在口语中 已经不大使用。
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者现象,同现代社会生活很 少联系,很少用于日常交际,只是偶尔用于一些叙述历 史事实的作品
《现代汉语》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语汇 第一节 语汇概说
1
18/4/25
一 语汇与语汇学
1 、定义 语汇是某一特定范围内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2 、语汇系统 A 、语汇成分之间的联系 ** 在意义上,具有同义、反义、上下义、类义等联系。 ** 在语音形式上,具有同音联系。 ** 在书写形式上,具有同形联系。
历史语汇学研究语汇发展演变的现象和规律。
4
18/4/25
一 语素
1 、定义 : 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的功能是构词。 2 、类型 *** 根据音节的多少,语素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
音节语素。
5
18/4/25
A 、 [ 几个语素与一个汉字 ] B 、 [ 一个语素和多音字 ] C 、 [ 几个语素和一个多音多义字 ] D 、 [ 两个语素和两个汉字 ]
4. 偏义联合:其中有一个语素的意义失落,整个词 义偏重于其他语素。
23
18/4/25
(二)偏正式:
语素间的组合关系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 的关系。
(三)动宾式: 前一个语素表示行为或动作,后一个语素表示行为
动作所 支配的事物,前后语素之间是支配或关涉关系。
24
18/4/25
(四)补充式 后一个语素补充说明前一个语素,两个语素之间是补充说 明和被补充说明的关系。
音译外来词:按照外语词的声音对译成汉语词。 半音译半义译外来词: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
译,一半义译。 音译加类名外来词:在整体音译之后,再加上一个表示义
类的汉语语素。
18
18/4/25
字母外来词:直接用外文字母(简称)或者与汉字组合而 成。
日语汉字词:日语中有许多用汉字书写的词,汉语就按照 汉字的形式将其借用过来,但是读汉字音而 不读日语读音。
12
18/4/25
*** 歇后语的正意就是谜底部分的字面意义。
*** 歇后语的正意是通过对谜底进行引申得来的。
*** 歇后语的正意是通过对谜底进行谐音双关得来 的。
谐音双关:借助音同或者音近现象表达意思,是 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现象。
13
18/4/25
四 语汇的构成
1 、基本语汇 全民族使用最多,日常交际最必需、意义最明确的语汇成 分的总和。 特点:稳固性、全民性、常用性 核心语汇:稳固性、全民性、常用性、能产性 2 、非基本语汇 从来源上来看,主要是新造语汇、方言语汇、古语语汇、 行业语汇、外来语汇等。
6
18/4/25
多音节语素: 双声——叠韵——叠音——音译——其他
*** 根据意义,语素可以分为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 *** 根据语法性质,语素可以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 *** 根据构词功能,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7
18/4/25
*** 根据在合成词中的位置,语素可以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 位语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