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引起鸡产蛋下降的主要传染病
蛋鸡的产蛋下降原因分解及应对措施

另一蛋鸡养殖场在发现产蛋下降 后,及时采取了增加运动和改善 鸡舍环境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 产蛋率。
经验总结与分享
根据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经验
关注饲料配方、喂食时间、运动和鸡舍环境等因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提高 产蛋率。
经验分享
成功的养殖场通常注重细节管理,如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合理安排喂食时间、保 证适当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鸡舍环境等。
蛋鸡的产蛋下降原因分解及应对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 • 产蛋下降的应对措施 • 产蛋下降对蛋鸡生产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01
02
03
04
鸡痘
鸡痘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会导致蛋鸡产蛋量大幅下降。
禽流感
禽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会影响蛋鸡的生殖系统,从
增加运动量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蛋鸡的体质和 产蛋量,可以在鸡舍内设置运动场地 ,让蛋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合理安排产蛋时间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让蛋鸡产蛋,以 降低环境对产蛋的影响。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蛋鸡养殖场在面临产蛋率下降 问题时,采取了更换饲料配方和 调整喂食时间的措施,成功提高 了产蛋率。
而导致产蛋量下降。
支原体病
支原体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会 影响蛋鸡的生殖系统,使产蛋
量下降。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高度传 染性疾病,会影响蛋鸡的生殖
系统,使产蛋量下降。
环境因素
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蛋鸡 的产蛋量。
湿度
鸡产蛋下降的原因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防治方法

鸡产蛋下降的原因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防治
方法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是由禽类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为垂直传播,通过胚胎感染小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防治方法。
一、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症状
病初无明显异常,精神、食欲尚好,产蛋量也基本正常,但病鸡两腿发软,关节不灵活,软壳蛋和薄壳蛋的数量增加,随着病情发展,病鸡表现精神萎靡,嗜睡,行动困难,常常侧卧。
病鸡日久体重减轻,产蛋减少,腿骨变脆,易于折断。
病情严重时可导致瘫痪和停产。
剖检可见肋骨和胸廓变形,椎肋与胸肋交接处呈串株状,腿骨薄而脆,有时也有肾肿胀、肠炎等病变。
二、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防治措施
1、笼养蛋鸡的饲粮中钙、磷含量要稍高于平养鸡,钙不低于3.2%-3.5%。
有效磷保持0.4%-0.42%,维生素d要特别充足,其他矿物质、维生素也要充分满足鸡的需要。
2、上笼鸡的周龄宜在17-18周龄,在此之前实行平养,自由运动,增强体质,上笼后经2-3周的适应过程,可以正常开产。
3、鸡笼的尺寸一般分轻型鸡(白壳蛋系鸡)和中型鸡(褐壳蛋系鸡)两种,后者不可使用前者的狭小鸡笼。
4、舍内应保持安静,防止鸡在笼内受惊挣扎,损伤腿脚。
夏季舍温度应控制在3 0 度以下。
5、对病情严重的鸡可从笼中取出,地面平养,并喂以调整好的饲料,待健康状况基本恢复后再放回笼中饲养。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病因、症状、诊断与防治 - 养鸡技术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病因、症状、诊断与防治-养鸡技术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是由禽类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蛋鸡感染此病毒后,会出现无法达到产蛋高峰期,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无壳蛋、畸形蛋的数量增多,蛋的质量下降等现象.在生产过程中做好该病的诊断工作,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该病进行科学的防治。
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一下: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病因、症状、诊断与防治。
1、病原与流行病原为Ⅲ群腺病毒,可凝集禽类的红细胞,感染任何年龄的鸡群,其中24~36周龄的青年鸡群是高发阶段,36周龄以上的鸡发病率较低。
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
雏鸡感染此病后无临床症状。
另外不同品种的蛋鸡对该病的易感性也存在着差异,其中以产褐壳蛋的品种最易感,产白壳蛋的品种发病率较低。
该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传播方式是经由受精卵垂直传播,一般在鸡群的感染率达到50%,且达到产蛋高峰时,该病毒会迅速的传播。
该病也可进行水平传播,可通过输卵管、肠内容物、粪便等途径向外排毒传播疾病。
2、症状与病理变化雏鸡感染此病后无临床症状,青年鸡感染后一般在7~9天后可见最初的症状,也有的时间更长,约为17天才见症状。
主要的症状是突发性的产蛋量下降,一般比正常的产蛋率下降20%~30%,有的高达50%,同时伴随着产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畸形蛋、小蛋等异常蛋。
蛋壳的质量下降,表面粗糙,一端呈砂纸样的细颗粒状。
产褐壳蛋的蛋鸡品种所产的鸡蛋蛋壳颜色变浅,表面粗糙,褐色如白灰、灰黄粉样,蛋白为水样,蛋黄颜色浅,有的蛋白中还有血液和异物等,种蛋的孵化率降低,孵化成功的雏鸡体质一般较弱,通常在产蛋量下降持续4~10周后可恢复正常。
有的蛋鸡达不到产蛋高峰期,或者开产期推迟。
病鸡还有一些较为轻微的症状,有的鸡的精神不佳,羽毛散落,食欲下降,贫血,腹泻。
该病一般不会引起死亡,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有一些病例的生殖器官发生病变,表现为卵巢和输卵管萎缩,有的表现为子宫黏膜皱褶出现水肿性肿胀,有的可见卵巢萎缩。
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鸡蛋产蛋下降原因)养鸡技术

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在自然状态下,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因素很多,有疾病、光照、温度、空气、水质、体重均匀度及环境应激等。
而传染病是最大的隐患,临床上影响鸡群产蛋的常见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 产蛋下降综合症1.1 临床症状其主要表现为鸡群在产蛋高峰期产蛋骤然下降,软壳蛋和畸形蛋增加,褐色蛋蛋壳颜色变淡。
在几周内鸡群产蛋率可下降20%~50%,患鸡没有其它症状。
发病期可持续4~10周。
自然情况下病毒对育成鸡并不致病,但外表健康的鸡群开产期有可能推迟。
1.2 控制对策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接种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
广泛使用的油乳剂活疫苗对鸡群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因EDS~76只有一个血清型,可用标准参考株或分离株增殖后灭活制备油乳剂疫苗。
商品蛋鸡在120日龄左右(16~18周)时注射一次EDS-76油乳剂苗即可在整个产蛋期内维持对EDS-76的免疫力。
在胸肌或股肌处每只注射0.5mL。
2 非典型新城疫2.1 临床症状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已进行过新城疫疫苗接种的鸡群。
鸡群主要表现为缺乏症状,连续死亡,部分鸡只拉绿色稀粪,个别鸡有呼吸道症状。
突然发病,产蛋率下降5%~30%不等。
软壳蛋、畸型蛋、白壳蛋增多。
2.2 控制对策2.2.1 疫苗接种目前使用的新城疫疫苗分为活疫苗和灭活苗两大类。
活疫苗有中等毒力的I系苗,其毒力较强,一般只用于60日龄以后的加强免疫,多采用注射的方法。
其特点是产生免疫力快且免疫期长,多用于小型鸡场,在新城疫高发区对发病鸡群实施紧急预防接种时,能有效控制ND的流行。
弱毒苗有Ⅱ系、Ⅲ系(F系)、Ⅳ系、克隆-30、N-79及V4。
这类疫苗适用于各种日龄的鸡。
多用于鸡群的基础免疫,可采用多种免疫方法接种,包括滴鼻、点眼、饮水、气雾及拌料(V4)。
其特点是产生免疫力快,但免疫期短,没有I系苗产生的免疫力坚强。
灭活苗常用的是Ⅳ系和克隆~30经灭活后制成的油乳剂苗。
它安全,产生免疫力坚强而持久,但产生免疫力的时间较慢。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传染病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产蛋鸡表现出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产蛋下降等。
病理变化
感染鸡的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肺部可见支气管和气管炎症。
诊断与防治措施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的免疫力;定期接种疫苗;发现病鸡及时隔离和治疗。
病死鸡剖检可见气管充血、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肠道淋巴滤泡肿胀、出血 ,卵巢卵泡变形、破裂等症状。
诊断与防治措施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防治措施
加强鸡群饲养管理,定期免疫接种,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可使用疫苗如新城 疫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来提高鸡的免疫力。
感谢您的观看
病理变化
病死鸡剖检可见气管出血,肝脏、脾脏、胰腺等器官 肿大、出血,心肌变性,肺脏淤血、水肿。产蛋鸡卵 巢萎缩,卵黄囊出血。
诊断与防治措施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防治措施
加强鸡场生物安全措施,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定期进行 疫苗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时,需及时上报并采取 隔离措施。
THANKS
诊断与防治措施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VS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发病 时及时隔离治疗,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 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03
鸡痘
病原与传播途径
要点一
病原
鸡痘病毒
要点二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蚊虫叮咬、空气传播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B4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在生产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产蛋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除了产蛋率下降而造成的直接损失外,更重要的是它常常是某种疾病的前期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甚至以后的产蛋率不可能恢复。
本文就产蛋鸡群产蛋下降的原因及相应对策,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一、病毒性疾病(一)禽流感1.病禽精神沉郁,咳嗽、啰音等,采食量下降,拉稀,粪便呈黄白色或浅绿色,蛋壳质量和产蛋率急剧下降,下降幅度不等。
2.强毒禽流感剖检变化很典型,鸡冠暗紫色,眼睑肿胀色暗紫,角质鳞片下出血,肌肉暗紫或呈点斑状出血,腹部脂肪、心肌、胸内膜点状出血,腺胃肿大,乳头肿胀出血,肌胃角质膜下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带状出血,十二指肠、卵黄蒂、淋巴滤泡、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泄殖腔黏膜条状出血,卵泡充血出血变性坏死,重者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充血、出血,内有蛋清样或干酪样分泌物,喉头黏膜针尖状出血、肿胀,气管环状充血、出血。
温和型禽流感,常见于卵巢和输卵管的炎症变化,病鸡出现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被干酪样物阻塞。
其次是消化道淋巴滤泡的肿大、充血、出血,但不会形成溃疡灶。
3.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应以预防为主,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鸡场的清扫和消毒。
当发生温和型流感时,可选用金刚乙胺、利巴韦林配合中药制剂如瘟喉康、毒瘟康投服,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殖系统,可选用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等修复受损的生殖系统,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当产蛋率不再下降,蛋壳质量有所好转后,用多又壮配合VE拌料,连用10~15天,可有效恢复产蛋率。
(二)新城疫1.外观症状多不明显,个别病例精神沉郁,无食欲,软嗉,排绿色或黄白色稀粪,蛋壳质量和产蛋率下降。
2.剖检可见腺胃乳头充血、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黏膜出血,十二指肠、卵黄蒂后2~3厘米处淋巴滤泡充血出血,严重者形成黄白色枣核样溃疡和坏死,盲肠扁桃体肿胀充血、出血或坏死,直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喉头黏膜针尖状出血、肿胀,气管环状充血、出血;卵泡充血、出血,变形、坏死。
产蛋下降综合征

5、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和症状可作出 诊断,进一步确诊需进行实验室 诊断。
6、防制:
主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杜绝EDS76病毒传入; 严格执行兽医卫生措施;
免疫接种 油佐剂灭活苗对鸡免疫接种起到良好的 保护作用。鸡在110~130日龄进行免疫接种, 免投后7~10d可测到抗体,免疫期10~12个 月。也可用新城疫和EDS76病毒制备二联油 佐剂灭活苗,对这两种病亦有保护力。
பைடு நூலகம்
4、症状和病变:
感染鸡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性群 体产蛋下降,比正常下降20%~38%甚至 达50%,病初蛋壳的色泽变淡,紧接着产 畸形蛋,蛋壳粗糙像砂粒样,蛋壳变薄易 破损,软壳蛋增多,占15%以上。
病程一般可以持续4~10周。
本病无明显病变,发现卵巢变小、萎 缩。子宫和输卵管黏膜出血和卡他性 炎症。输卵管腺体水肿。
2、病原:
鸡产蛋下综合征腺病毒属于禽腺病毒 属,为无囊膜的双股DNA型病毒。在国外 分离到EDS76 病毒株有十余个,国际标准 毒株为127。已知各地分离到的毒株同属 一个血清型。0.3%福尔马林48h可使病毒 完全灭活。
3、流行病学:
本病除鸡易感外,自然宿主为鸭、鹅 和野鸭。本病传播方式主要是垂直传播。 水平传播也是很重要的方式。
产蛋下降综合征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禽腺病毒引 起鸡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表现为鸡产蛋骤然下降,软壳蛋、畸形 蛋增加,褐色蛋颜色变淡。
1、临诊:其主要表现为鸡群产蛋骤然下降, 软壳蛋和畸形蛋增加,褐色蛋壳颜色变淡。
减蛋综合症 病鸡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图自左至右第一 纵行)、薄壳蛋(第二纵行)和畸形蛋(第三、 第四纵行),图右为2个正常蛋(朱坤熹等)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作者:黄明优潘延才樊海花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0期黄明优潘延才樊海花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于感染禽腺病毒而发生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也叫做减蛋综合征。
鸡体感染该病毒后在性成熟前不具有致病性,鸡一旦患这种病则使鸡产量下降,蛋品质也下降。
鸡、鸭、鹅等都能够感染,但只有鸡会出现发病,特别是产褐壳蛋鸡的易感性最高。
近几年时常发生,危害性非常严重,本文作者归纳了临床症状,介绍了诊断要点,提出了防治措施,供参考。
一、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也被称为鸡减蛋综合征,其是一种由腺病毒所引起的会使得蛋鸡产蛋率下降、蛋体畸形、鸡蛋品质下降等多种症状的传染性疾病。
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由于气温骤降,导致蛋鸡产蛋率大幅度下降。
感染该病的蛋鸡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多是26-36周龄产蛋的鸡会突然出现群体性产蛋量下降,其下降率多在20%-40%左右,部分症状比较严重的蛋鸡下降率甚至是在50%以上。
蛋鸡患病后,初蛋壳色素将会变淡或者是消失,同时蛋鸡还容易产下软壳蛋或者是畸形蛋,鸡蛋的个头与普通鸡蛋相比偏小,鸡蛋的一端比较粗糙呈砂粒样,蛋壳容易破碎,蛋黄颜色偏淡,蛋清多呈现为水样或者是蛋清中掺杂有血丝和异物。
随着蛋鸡的病情不断加重,许多病鸡的精神状态不佳,采食量大幅度下降,羽毛杂乱失去光泽,拉出的粪便也多是绿色稀粪,这些症状发生之后,病鸡将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少量病鸡死亡。
通常情况下,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持续时间在4-10周之后,将会逐渐好转恢复,但是部分病鸡的疾病持续时间更长,其持续时间长短实际上与病毒的传播速度存在有一定的关联。
二、病例解剖变化情况分析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通常都没有明显的特征变化,在对死亡病鸡解剖时,可以发现病鸡的肝脏和脾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肿胀,卵巢及子宫也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变小,卵泡则有软化或者是出血的症状,输卵管和子宫黏膜出血,部分病鸡有卡他性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疫区可预防注射鸡肿头综合症灭活苗; (2)、发生疫情时,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 减少死亡和损失。 五禽流感(AI)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最早报道为1878年 的意大利,经世界范围内一个多世纪的流行至今尚未根除。 1、病原 禽流感病毒属分A、B、C三个血清型。A型,可感染禽类、人、马、 猪等。而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迄今为止A型流感病毒HA(血凝素)已发 现16种(H1-H16),NA(神经氨酸酶)10种(N1-N10),由两者组合或独立 变异可产生不同亚型的毒株,危害最大的是H5、H7。 2、症状和病变 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毒致病性强弱、感染强度、传播途径和禽的种类 有关。可表现感染无症状、轻度呼吸道症状、产蛋量下降、下痢及急性 高度致死等多种病型。一般没有特征性症状,常呈现体温高,精神沉 郁,采食减少,消瘦,产蛋鸡产蛋量下降。呼吸道症状表现不一,如咳 嗽、呼吸罗音甚至困难并出现怪叫。病禽流泪、羽毛松乱、颜面浮肿、 肉髯及冠发绀变硬,有神经症状及下痢。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或几种 同时出现。死亡率较低,产蛋下降(康复鸡的产蛋率恢复最多为70%左 右)是目前该病在世界各地流行的新特点。 3、防治 (1)、目前对是否使用疫苗预防有争议; (2)、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和方法; (3)、对处于发病初期的鸡群为减少死亡可做以下工作,(A)采用抗 病毒药,如病毒灵、病毒唑等,在感染后1-3天使用,有良好保护作 用;(B)防止并发感染可用沙星类抗菌药;(C)及时清理病死鸡,加强带 鸡消毒。 六、其他传染病 禽脑脊髓炎(AE),成年鸡隐性感染时不见症状,但产蛋鸡减蛋5% -20%,且所产的蛋常带有病毒。 禽痘(POX)、败血霉形体(MG)、传染性鼻炎(IC)、禽霍乱(FC)发病 严重时产蛋显著减少或停止产蛋。 当发生产蛋鸡减蛋时,我们应细致调查,研究观察,作出正确的病 因判断,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和改善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3)、剖检数只病鸡后,才能见到一些鸡新城疫的一般性病变,如 喉头有粘液,喉、气管粘膜、盲肠扁桃体、泄殖腔粘膜出血,卵泡软 化,掉入腹腔,形成腹膜炎。 3、控制 (1)、全群鸡只肌注新城疫灭活苗同时用IV系苗滴鼻,或肌注4头份 的新城疫IV系苗。 (2)、淘汰病鸡。 (3)、使用50×10-6恩诺沙星饮水、防治继发感染。 (4)、增加饲料中维生素用量。 4、预防 建立科学免疫程序,蛋鸡在产蛋期做到每隔10周进行一次鸡新城疫 IV系苗免疫。 四鸡肿头综合征(SHS) 鸡肿头综合征(SHS)是以鸡头部发生明显皮下水肿及扭颈、角弓反 张、共济失调为特征的新疾病。首例报道为20世纪80年代初的南非,现 涉及世界大多数国家。 1、病原 为TRT/SHS病毒,在分类上属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是感染禽类的 第一个肺病毒。一般认为鸡肿头综合征是鸡先感染TRT/SHS病毒后继发 大肠杆菌感染,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大肠杆菌的协同作用,不可 能产生本病的典型病变。 2、症状 SHS主要发生于鸡(包括肉用种鸡、肉鸡和产蛋鸡),火鸡也可感 染。肉鸡易发日龄4-7周龄,肉用种鸡和蛋鸡则各年龄均可发生。本病 以水平接触传播为主,传播速度缓慢,病程2-3周,发病率1%- 90%,死亡率为2%-20%,减蛋幅度一般在10%以内。临床表现为肉 鸡头部皮下水肿,先为打喷嚏、咳嗽,24小时后出现结膜潮红,头部皮 下水肿并扩展到肉垂和下颌组织,有的肉髯发绀,严重时虚脱死亡。商 品蛋鸡和肉种鸡的症状特点为肿头,极度沉郁,因脑定向障碍而重复摇 头,扭颈,角弓反张,共济失调,产蛋鸡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下降。 3、病变 鼻甲和气管粘膜出血,鸡冠、面部、喉周围水肿或有干酪样物质。 有不同程度的纤维性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多数可见到卵 黄性腹膜炎。 4、防治
简述引起鸡产蛋下降的主要传染病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因素很多,有疾病、营养、光照、温度、空气、 水质、体重均匀度及环境应激等。而传染病是最大的隐患,如减蛋综合 征(EDS-76)、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ND)、鸡 肿头综合征(SHS)、禽流感(AI)、禽脑脊髓炎(AE)、禽痘(POX)、败血霉 形体(MG)、传染性鼻炎(IC)和禽霍乱(FC)等。现对它们的主要症状及所 造成的减蛋危害等简述如鸡,造成产蛋量严重下降及蛋的品质降低。 2、病原 为EDS-76病毒,主要侵害产蛋期鸡只,其它日龄鸡感染后无明显 临床症状。病毒常在鸡性成熟前潜于其体内,感染鸡无临床症状,亦很 难查到抗体。鸡开产时病毒被激活,并在生殖系统大量繁殖。病毒可经 蛋垂直传播,通过咽喉和粪便排出。受感染的胚是最危险的传染源。自 然宿主为鸭、鹅,但仅见蛋鸡发病,褐壳蛋鸡最为易感。 3、症状与病变 发病主要集中在26-43周龄。刚进入产蛋期的青年鸡感染后不能于 开产后2-4周内达到产蛋高峰。成年产蛋鸡感染时,产蛋量突然下降, 一般为20%-50%,经4-10周后才逐渐恢复,但仍达不到正常水平, 产蛋曲线呈典型的“双峰形”。在减蛋同时还伴有蛋壳褪色及较多的薄 壳蛋、软壳蛋、无壳蛋、粗壳蛋和畸形蛋。异常蛋蛋黄周围的蛋清浓稠 混浊、其余蛋清则透明如水。受精率正常,但孵化率明显降低,死胚率 高达10%-12%。输卵管峡部和子宫有卡他性炎症。 4、防治 无特效治疗方法,只能用免疫接种进行预防。 疫苗使用。安全区,开产前2-5周接种联苗;发病疫区,开产前2 -4周接种单价苗;重疫区,开产前4-6周和2-4周各免疫一次,均用 单价苗。 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 1、流行特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通常在鸡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幼鸡死亡 率高,产蛋鸡虽死亡率低,但产蛋量和蛋的品质均显著下降。 2、病原 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该病毒有20多个血清型和更多的
突变株,有些血清型能产生交叉免疫。鸡是唯一的自然宿主,各种年龄 鸡都有易感性,雏鸡特别严重,其他家禽不会感染发病。易感鸡与病鸡 接触后48小时内出现症状,5-8天内全群暴发。 3、症状与病变 (1)、支气管炎型 流鼻液、咳嗽、气管罗音。产蛋鸡产蛋下降10%-50%。蛋的品质 变差,软壳蛋、畸形蛋和粗壳蛋增多,蛋白稀薄呈水样。剖检病鸡,呼 吸道有浆液、粘液或干酪样渗出物,雏鸡在支气管下段形成干酪样栓 子。产蛋鸡腹腔内有液状卵黄物质,输卵管和卵巢发育不良。 (2)、肾病型 除呼吸道症状外,主要引起肾炎和肠炎,常见剧烈腹泻,粪便白色 水样,4-8周龄仔鸡死亡率可达30%-40%,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病变特征为肾肿大,色苍白,输尿管、直肠、泄殖腔有白色尿酸盐沉 着。肺、支气管充血和出血。 (3)、传支变异株4/91 精神沉郁,闭眼昏睡,腹泻,鸡冠发绀,眼睑和下颌肿胀,有时出 现典型呼吸道症状。产蛋鸡出现症状后,很快产蛋下降,降幅可达 30%。3-4周后,产蛋逐渐回升,但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还可导致肉 鸡和6周龄以上育成鸡死亡。剖检显示,病鸡体况良好,深部胸肌组织 呈苍白和胶冻样水肿,广泛组织充血。 4、防制 目前无有效药物防治,只能通过免疫接种来控制。根据疫病情况可 选用IBH120和IBH52疫苗、肾型传支疫苗、IB4/91弱毒苗等。 三、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ND) 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给养鸡业造成一定损失。 1、发病原因 (1)、鸡场被野毒污染; (2)、在育雏育成期发生过法氏囊等疾病,损害免疫功能; (3)、防疫环节上有不足之处; (4)、管理不当,如在用新城疫疫苗滴鼻、滴眼、饮水或免疫后, 马上搞带鸡消毒。 2、特点 (1)、180-350日龄易发; (2)、鸡群采食量下降20%-30%,部分鸡只拉绿色稀粪,个别鸡 有呼吸道症状,产蛋率下降5%-30%不等,畸形蛋、软壳蛋、白壳蛋 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