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2014年《899中国法制史和西方法律思想史》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合集下载

河北大学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河北大学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类别 初试
参考书(书目名称、出版社、作者) 《法理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文显 《宪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叶中 《中国法制史》(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曾宪义 《西方法律思想史》(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谷春德 《刑法》(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铭暄、马克昌 《民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魏振瀛 《法理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文显 《宪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叶中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姜明安 《外国宪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韩大元 《宪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叶中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姜明安 《刑法》(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铭暄、马克昌 《民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魏振瀛 《法理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文显 《宪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叶中 《刑法》(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铭暄、马克昌 《刑事诉讼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陈光中 《刑法》(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铭暄、马克昌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姜明安 《民事诉讼法》(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江伟、肖建国 《法理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文显 《宪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叶中 《民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魏振瀛 《商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范健 《民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魏振瀛 《知识产权法》(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刘春田 《民事诉讼法》(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江伟、肖建国 《法理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文显 《宪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叶中 《刑事诉讼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陈光中 《民事诉讼法》(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江伟、肖建国 《刑事诉讼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陈光中 《民事诉讼法》(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江伟、肖建国 《刑法》(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铭暄、马克昌 《民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魏振瀛 《法理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文显 《宪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叶中 《经济法》(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杨紫烜 《商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范健 《经济法》(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孟庆瑜 《民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魏振瀛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35.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35.doc
(A)北齐律
(B)开皇律
(C)贞观律
(D)泰始律
8 (2015年真题)“八议”是中国古代优遇官僚贵族的法律制度,即指八种人犯罪可经议罪减免刑罚。“八议”中“议宾”的对象是指( )。
(A)皇亲国戚
(B)贤人能臣
(C)前朝皇室宗亲
(D)三品以上职事官
9 (2016年真题)《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中具有诉讼法性质的篇目是( )。
(C)轻罪重刑
(D)明德慎罚
30 (2015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汉代选拔和任用官吏方法的有( )。
(A)征召
(B)察举
(C)辟举
(D)科举
(A)用车辐粗杖夹压受审者的脚踝
(B)将铁犁烧红,令受审者立其上
(C)对受审者断绝饮食,三日后才许进食少量粥,循环使用
(D)对受审者先鞭笞,再令其负枷械刑具站立于顶部尖圆且仅容两足的一尺土垛上
16将刑名律改为刑名、法例两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法经》
(B)《九章律》
(C)《晋律》
(D)《曹魏律》
17首次以“名例律”作为总则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曹魏律》
(B)《泰始律》
(C)《北齐律》
(D)《开皇律》
18杖刑是由( )政权创立的。
(A)北魏
(B)北齐
(C)隋朝
(D)宋朝
19《曹魏律》一共( )。
(A)12篇
(B)18篇
(C)20篇
(D)9篇
20秦朝把庭审案件称为( )。
(A)诏狱
(B)秦朝的立法主张“缘法而治”和“法令由一统”
(C)秦朝的立法体现“无为而治”的老庄核心思想
(D)秦朝的立法提倡“德治”、“礼治”与“人治”

2014法硕(非法学)专业综合课真题及答案

2014法硕(非法学)专业综合课真题及答案

2014法硕(非法学)专业综合课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第1 -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依据马克思主义法学观,下列关于法起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私有制是法律起源的经济根源B 从存在形态看,国家先于法律产生C法起源时就有别于道德、家教等规范D 从一般调整到个别调整及法起源的基本规律2.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指定的法律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C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的终审判决3.下列有关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A 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B 从刑事法律角度上看,法律义务就是法律责任C 违法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不违法就不担法律责任D 过错责任既要承担行为上的责任,也要承担思想上的责任4.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A权利和义务都可以放弃B有利的义务都不可以放弃C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D义务可以放弃,权利必有享有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4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下列关于本条的表述,正确的是()A.该规定属于法律原则B.该规定具有指引作用C.该规定属于禁止性规则D.该规定意味着我国《合同法》没有溯及力6.罗马法称“法理不理琐碎之事”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琐碎之事”不是法律调整的范围B.“凡事皆诉讼”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标志C.法律无法对所有的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D.法律对自身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问题一律加以规制7.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A.立法体系的结构B.立法者的主观意志C.立法机关的设置D.法律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8.法官邓某在审理一起案件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了解释,并据此做出判决。

邓某对法律的解释属于()A.立法解释B.非正式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9.下列关于民主、法治、人治、德治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方“民主”一词源于罗马法B.法治与德治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治国方略C.依照人治的理论,治理国家不需要法治D.依照传统的德治理论,国家只要通过道德教化治理国家10、下列关于法律实施的表述,正确的是A.法律的实施意味着法律的实现B. 法律的实施是法律实现的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C.法律的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转化的过程D.法律的实施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各环节11、下列情形中,符合我国法律使用原则的是A.某监狱依照法律规定,批准正在服刑的赵某保外就医B.法官钱某为办好案件,多次与原被告双方私下接触C.检察官孙某在办案过程中接到领导的批示,并按批示要求处理案件D.村长李某对一起强奸案进行协调,最终促成双方以赔偿5000元私了12.下列关于守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 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是守法的最高状态B. 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不在我国公民守法的范围之内C. 公民甲被迫缴纳行政罚款的行为不属于守法范畴D. 公民乙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某项立法建议的行为属于守法范畴13.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一个法律条文就是一个法律规则B.一个法律规则只能用一个法律条文表达C.一个法律规则可以通过不同规范性文件的不同条文表达D.法律规则同某些要素必须法律条文表达中予以省略14.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法律关系是人与物的关系B.法律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C.法律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D.法律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15.1997年3月14日公布,同年10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法律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为“勿为”B.该法律条文所载内容为确定性规定C.1997年3月14日以后发生的故意人案,应该以此条文裁判D.该法律条文中,刑罚的排序意在对故意杀人行为依法优先适用较重刑法16.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有权制定基本法的国家机关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17.按照宪法的分类,我国现行宪法属于A. 钦定宪法B. 协定宪法C. 成文宪法D. 柔性宪法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权内容的是A. 立法权B. 防务权C. 独立的司法终审权D. 货币发行权19.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地方法规的是A. 某省人民政府规定的《物业管理办法》B. 某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布的《人才招聘管理方法》C. 某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辐射污染治理条例》D. 某省公安厅转发的《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规定》20.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村民委员会向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B. 由主任和委员组成,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C. 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型组织D. 应当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决策机制和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21、下列关于宪法解释体制,表述正确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一般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解释宪法德国创立了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日本是最早采用宪法法院进行宪法解释的国家美国经由马伯里诉麦迪案确立了专门解释宪法的体制22.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关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不劳动者不得食B.各尽所能,按需分配C.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相结合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3.下列关于我国检察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司法行政机关B.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C. 上级人民检察院指导下级人民检察院工作D. 人民检察院有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并领导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职权24.根据我国宪法,兴办各科学展,发展教育事业,应当予以普及的学校类型是A. 学前教育B. 初等义务教育C. 中等义务教育D. 高等教育26.根据我国宪法,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划分的国家机关是A.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B. 国务院C. 发改委D. 民政部28.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A 平等权B人格尊严C言论自由D受教育权29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资源中,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是A 森林B城市土地 C 滩涂D草原3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资源中,有提议进行宪法修改的主体是A最高人民法院B中央军事委员会C省人民代表大会D1 /5 以上全国人大代表32.我国的奴隶制五刑为A. 笞、杖、徒、流、死B. 昏、墨、贼、赎、鞭C. 墨、劓、腓、宫、大辟D. 折杖、充军、刺配、迁徙、凌迟33.西周时,通过察言观色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审判方式称为A.三刺B.三赦C.五过D.五听34.下列关于《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是()A.《法经》的作者是商鞅B.《法经》将“名例”列为首篇C.《法经》确立的九篇体例为后世法典所继承和发展D.《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成文法典36.汉代律无正条时,可以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断案件的依据,由此形成的法律形式称为A.律B.令C.科D.比39、下列关于宋代“翻异别推”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实行“审”与“判”相分离B.农务繁忙季节停止民事诉讼审判C.皇帝特设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长官会同审理D.犯人翻供且“实碍重罪”时,须交由另外司法官或司法机构重新审理40.元朝在中央设立的最高行政机关为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行省二、多项选择题:第46 - 63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2014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专业综合【答案+详解】

2014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专业综合【答案+详解】

跨考独家整理最全法硕考研知识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法律硕士考研真题和知识点等内容,加入我们的法硕考研交流群还可以获得法硕学长免费答疑服务,帮你度过最艰难的考研年。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法硕考研一对一咨询进行解答。

2014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专业综合【答案+详解】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参考答案三、简答题:第31 - 3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 简述刑法中危害结果的分类。

【参考答案】(一)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实际损害或现实危险状态。

危害结果可以表现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情况。

物质性的结果通常可以根据数量、重量、状态或价值直接计量出来。

非物质性的结果往往是无形的、抽象的,一般不能计量,但是根据案件的全部事实和情节,对非物质性的结果仍然可以确定危害的严重程度。

【参考答案】(二)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实际损害或现实危险状态。

危害结果分:广义的危害结果和狭义的危害结果。

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所有犯罪都具备的,因为任何犯罪都会有危害结果,但刑法上的危害结果仅指狭义的危害结果,即认为危害结果只是犯罪行为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现实损害,这种危害结果是直接的物质性损害【考查知识点】危害结果的分类32.简述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

【参考答案】(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防治环境污染的管理制度。

本罪的对象为危险废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

单位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造成环境污染,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对这种事故及严重后果本应预见,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2014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综合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4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综合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4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真题专业综合课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中,体现程序正当性法律原则的是()。

A.诚实信用 B.婚姻自由C.无罪推定 D.公序良俗2.在引起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中,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区分标准是( )。

A.是否具有合法性B.是否具有社会性C.是否由法律调整D.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3.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说法,不能成立的是()。

A.法制完备表明法律体系已经形成B.法制完备意味着法治的实现C.法治要求宪法和法律具有权威性D.法治的关键就在于依法治权4.下列选项中,属于应用法学的是( )。

A.法社会学 B.法政治学C.法伦理学 D.行政法学5.贾某与甄某酒后斗殴,分别被科以200元罚款和5天拘留。

这类处罚属于( )。

A.行政处分 B.行政制裁c.刑事制裁 D.民事制裁6.李某是税务局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税务局领导张某在干部调整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但长期未见回应。

李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王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张某。

于是他又向县人大、市硷察院举报王某的行为。

李某的举报行为属于()。

A.法的适用 B.法的执行C.法的监督 D.法的解释7.在当代中国司法活动中,法官运用的法律推理方式主要是( )。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C.辩证推理 D.类比推理8.刘女士在餐厅就餐时,左脸不幸被火锅烫伤。

刘女士向餐厅索赔无果,遂提起民事诉讼。

除要求厅赔偿治疗费外,她还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女士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属于法定权利B.刘女士、餐厅和法院之间不存在多向法律关系C.刘女士与餐厅之间不存在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D.如果餐厅赔偿治疗费,那么这种赔偿是绝对义务的承担方式9.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 )。

A.政治权利 B.人身自由C.文化权利 D.平等权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是( )。

2014年河北大学699中国史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4年河北大学699中国史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14 年河北大学 699 中国史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诸子百家 2.齐民要术 3.厢军 4.黄册 5.军机处租界 6.田亩制度 7.扶清灭洋 8.三国干涉还辽 9.创造社 10.七千人大会
二、简答 1.简述李悝变法及影响 2.简述贞观之治 3.评王守仁心学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简述晚清外交的近代化 6.“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
1/2
圣才电子书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问答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
四、论述题 1.评述五四新文化运动
2/2

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真题及解析专业基础课

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真题及解析专业基础课

精选文档2014 年全国法律硕士( 法学 ) 联考真题专业基础课一、单项选择题:第1—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以下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

1.在刑法理论中,狭义刑法特指( )。

A.隶属刑法 B .单行刑法C.刑法典 D .刑法修正案2.甲国公民比尔等人,在乙国领海挟持了一艘悬挂丙国国旗的货轮后,驾驶该货轮途经我国领海回甲国时,被我国警方捕获。

我国参加了惩办海盗行为的国际条约,据此,对于比尔等人的海盗行为,我国司法机关( ) 。

A.应按国际合约的规定追查其刑事责任B.可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追查其刑事责任C.应将犯法嫌疑人引渡给有关国家追查其刑事责任D.可合用甲国、乙国或许丙围刑法追查其刑事责任3.我国《刑法》第303 条第 l 款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许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许管束,并处罚金。

”甲长久经过网络集结池人进行赌博,人民法院认定其聚众赌博,对其独自定赌博罪。

甲的罪状切合赌博罪的( ) 。

A.基本的犯法构成B.修正的犯法构成C.加重的犯法构成D.派生的犯法构成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因不满父亲再婚,与之隔离来往,在父亲暮年孤身一人、身患大病时拒绝予以照顾,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

在本案中,甲违犯了()。

A.法律行为惹起的义务B.职务要求的义务C.先前行为惹起的义务D.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5.以下选项中,建立犯法既遂的是( )。

A.甲违章驾驶运土车,不慎撞上一辆面包车,造成面包车上 2 人死亡B.乙购置货值金额30 万元的不切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销售 3 万余元时被公安机关捕获C.丙在茶馆准备将国家奥密供应给境外人员时,被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就地捕获D.丁趁为别人搬运转李之机,将别人背包( 内有价值 3 万元的相机 ) 放在一隐蔽地址,当丁回头取包时,背包已不见踪迹6.医生甲企图杀死患者司某,将毒药给不知情的护士乙。

乙马马虎虎,未经检查就让司某服下毒药,司某中毒死亡。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2014年10历年真题及答案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2014年10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西方法律思想史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2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柏拉图首次提出划分政体的两个标志的著作是【】A.《政治家》B.《理想国》C.《法律篇》D.《政治学》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62.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关于人的道德学说,它的中心内容指向【】A.善、美德B.美德和理性C.善、美德和正义D.正义、美德和理性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73.明确指出“智慧的理性是衡全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的古罗马思想家是【】A.西塞罗B.盖尤斯C.帕比尼安D.乌尔比安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84.作为中世纪最伟大的经院哲学家,阿奎那的代表著作是【】A.《神学大全》B.《上帝之城》C.《天国与地国》D.《教会法大全》正确答案:A(1分)教材P445.下列关系中,不属于马基雅维里认为君主应该处理好的关系的是【】A.赞扬与责难B.慷慨与吝啬C.仁慈与残酷D.税收与福利正确答案:D(1分)教材P516.被称为“法律之光”的波伦亚学派的创始人是【】A.柏拉图B.萨维尼C.伊拉留D.布丹正确答案:C(1分)教材P587.将三权分立理论运用于美国实践并予以发展的古典自然法学家是【】A.孟德斯鸡B.汉密尔顿C.卢梭.洛克正确答案:B(1分)教材P698.认为“富人与穷人的区分成为人类产生不平等的标志”的古典自然法学家是【】A.卢梭B.洛克C.孟德斯鸡D.汉密尔顿正确答案:A(1分)教材P879.孟德斯鸡指出,不受其他公民侵犯的自由就是【】A.哲学上的自由B.法律上的自由C.人格上的自由D.政治上的自由正确答案:D(1分)教材P9010.康德认为,与文明状态相对的是【】A.公法状态B.私法状态C.自然状态D.理想状态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0411.按照黑格尔对形式契约与实在契约的区分,下面属于实在契约的是【】A.互易契约B.担保契约C.赠与契约D.单务契约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2312.分析法学“法律命令说”的要素不包括【】A.主权者B.命令C.制裁D.义务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5313.根据边沁的“避苦求乐”的功利主义原则,判断苦乐的根据是【】A.组成社会的个人的直观感受B.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C.痛苦与快乐的数学计算原理D.作为社会统治者的理性判断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4314.在主权问题上,奥斯丁主张的是【】A.最高政府的主权由一个人享有B.主权不受法律的限制C.实在法的特征与主权无关D.国家主权来自于社会契约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5715.历史法学派认为法律的实现应依赖于【】A.法律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正义和理性B.一种强力,即主权者的制裁C.民族的传统与长期形成的习惯D.公民的守法意识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7516.提出“法律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民族力量的加强而加强,最后也同一个民族失去它的民族性一样而消亡”的法学家是【】A.梅因B.萨维尼C.孟德斯鸡D.斯塔姆勒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7617.下列各项中,对萨维尼《论立法和法理学的当代使命》一文的批判对象表述正确的是【】A.批判了雷布格提出的制定统一德国民法典的观点B.批判了帝堡提倡的重新回到德国法传统的复古倾向C.批判了帝堡提出的制定统一德国民法典的观点D.批判了艾希霍恩的德国法的渊源是日耳曼法的观点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7518.埃利希认为,判决方法可分为技术主义的和【】A.规则的B.经验的C.理想的D.自由的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0019.韦伯认为“理性化的统治”的典型特点是【】A.官僚体制B.家长制C.个人权威D.集权制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1120.庞德认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差别主要在于【】A.律令成分B.技术成分C.理想成分D.原则成分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2321.罗尔斯认为.社会存在必须有一批确定利益分配的原则,即【】A.公平主义原则B.自然主义原则C.种族主义原则D.社会正义原则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5522.与富勒长期论战.从而推动富勒学说形成与发展的法学家是【】A.哈特B.马里旦C.德沃金D.拉德布鲁赫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4823.科斯认为,在权利重新配置活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A.道德B.民族精神C.法律制度D.从众心理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762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松拉布雷西所说的【】A.人性尊严规则B.不可转让规则C.责任规则D.权利规则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7925.下列范畴中,不属于经济分析法学经常使用的分析范畴的是【】A.价格B.道德C.成本D.交换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68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