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通常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条件的确定、试验方法的选择、试验步骤的具体安排以及试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以下是关于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的一种常用方法,供参考。
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试样形状和尺寸:通常采用立方体试样,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2)混凝土配比设计:按照规范要求设计合理的配比,包括水胶比、水泥用量、骨料粒径和含量等。
(3)试样制备:混凝土试样应采用均匀搅拌或振捣,并在模具内振捣以消除空隙。
(4)试样保存:制备的试样应保存在试验温度下,避免干燥或温度变化。
2.试验条件的确定:(1)试验室温度:通常在-15℃至-20℃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试验周期:根据具体需要确定试验周期,一般建议30次冻融循环为一个周期。
(3)试验湿度:试验室湿度应保持在相对湿度80%以上。
(4)冻融循环方式:常用的方法有浸泡法、浇注法和冷冻法,具体选择方法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试验方法的选择:(1)浸泡法:将试样完全浸入水中0.5h,然后放置在-18℃~-20℃的冰箱内0.5h,反复进行冻融循环。
(2)浇注法:将试样放入容器中,用冰水将其覆盖,并进行冻融循环。
(3)冷冻法:将试样放入冷冻室中,并进行冻融循环。
4.试验步骤的具体安排:(1)将试样进行编号,并记录试样的尺寸和质量。
(2)按照所选试验方法进行冻融循环,记录每次循环的时间和冻结温度。
(3)检测试样的强度变化,可以采用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进行,记录强度变化曲线。
(4)观察试样的损伤情况,包括裂缝、剥落等。
5.试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1)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抗冻强度损失率,即冻融循环前后的抗压强度差值除以冻融循环前的抗压强度,乘以100%。
(2)绘制抗冻强度损失率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曲线,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评定。
(3)分析试样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损伤情况,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测试混凝土抗冻性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一定次数的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能。
混凝土的抗冻试验方法主要有快冻法和慢冻法两种,慢冻法一次冻融循环历时8h,而快冻法一次冻融循环时间只需2~4h。
测试采用快冻法时,执行《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检测标准,配置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机。
试件采用尺寸为100mm×100mm×400mm的棱柱体。
确定混凝土抗冻等级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相对动弹模量,另一个是质量损失率,前者采用混凝土动弹仪检测,后者采用电子台秤检测。
在试验过程中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至初始值的60%,试件质量损失率达到5%,这两种情况只要有任意一种出现,即认为试件已经破坏,以相应的冻融循环次数作为该混凝土的抗冻等级。
1 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1 试件的饱水状态混凝土冻害与其饱水程度有关,一般认为含水量小于空隙总体积的91.7%就不会产生冻结膨胀压力,在混凝土完全饱水状态下其冻结膨胀压力最大。
所以,在进行抗冻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检测标准规定,到达试验龄期的前4D,将试件放置在(20±3)℃的水中浸泡。
不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混凝土试件多次冻融循环测试后会出现冻融循环后的试件质量比冻融前试件质量还大。
经过长期测试,分析原因为在试验前混凝土试件浸水时间不足,混凝土试件未完全达到饱水状态。
在冻融循环若干次后试件在水中才完全达到水饱和状态,相对于试验前,此时试件的含水量会相应增加,对外表现出其质量在多次测试后会相应地增加,影响了混凝土抗冻性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种情况:混凝土抗冻性试验过程中,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已经下降至初始值的60%,但质量却没有减少,而是略有增加。
混凝土受冻破坏主要是由于材料毛细孔隙内的水结冰会产生体积膨胀。
混凝土抗冻实验报告

混凝土抗冻实验报告标题:混凝土抗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混凝土抗冻实验,研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了解各因素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为混凝土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中易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从而导致其物理性能下降,进而引发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因此,研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十分重要。
本实验采用冻融试验的方法,通过观察混凝土试样在冻融循环中的变化,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混凝土试样:按照设计配制好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样。
2. 制备试样: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均匀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孔。
3. 养护试样:将模具中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养护,以确保其获得足够的强度。
4. 进行冻融试验: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样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每个循环包括一次冻结和一次解冻,循环次数根据需要进行多次。
5. 观察结果:每次循环后,观察混凝土试样的物理性质变化,如表面开裂情况、质量损失、强度下降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多次冻融循环试验,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1. 表面开裂:混凝土试样在冻融循环中容易出现表面开裂的现象。
开裂程度与混凝土配合比以及试样的尺寸有关。
配合比较低和试样尺寸较大的试样开裂程度较为严重。
2. 质量损失:混凝土试样在冻融循环中存在质量损失。
质量损失主要体现在试样表面的剥落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冻融循环导致混凝土内部的膨胀和收缩。
3. 强度下降: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明显下降。
这是由于冻融循环导致试样内部的微裂纹和孔隙增加,破坏了混凝土的整体结构,降低了其抗压强度。
根据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配合比和试样尺寸密切相关。
合理的配合比和适当的试样尺寸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 冻融循环导致混凝土表面的开裂和质量损失,对混凝土的物理性能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到冻融循环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方法

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方法一、引言水泥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
因此,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收缩性等多个方面,介绍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方法。
二、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测试1. 压缩强度测试(1)试验原理:将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放在压力机上进行逐渐增大的垂直压力负荷,测定其抗压强度。
(2)试验步骤:a. 制备试件,按照标准要求制备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b. 将试件放在压力机上,调整压力机的速度,逐渐增大压力负荷;c. 记录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2. 弯曲强度测试(1)试验原理:将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固定在支架上,施加逐渐增大的弯曲力,测定其弯曲强度。
(2)试验步骤:a. 制备试件,按照标准要求制备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b. 将试件放在支架上,并调整支架高度,使试件的中心与支架中心重合;c. 在试件两端施加逐渐增大的弯曲力,并记录试件的弯曲强度值。
三、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测试1. 水压试验(1)试验原理:将水泥混凝土试件放在水中,测定其吸水量,以此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
(2)试验步骤:a. 制备试件,按照标准要求制备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b. 将试件放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c. 取出试件,测定其吸水量。
2. 水压渗透试验(1)试验原理:将水泥混凝土试件置于水压下,测定其渗透性。
(2)试验步骤:a. 制备试件,按照标准要求制备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b. 将试件放在水压下,测定其渗透量。
四、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测试1. 冻融循环试验(1)试验原理:将水泥混凝土试件置于低温环境下,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后,测定其抗冻融性。
(2)试验步骤:a. 制备试件,按照标准要求制备标准尺寸的水泥混凝土试件;b. 将试件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冻融循环;c. 测定试件的抗冻融性。
2. 化学侵蚀试验(1)试验原理:将水泥混凝土试件置于化学介质中,测定其耐化学侵蚀性。
混凝土抗冻试模操作方法

混凝土抗冻试模操作方法
1.准备原材料:水泥、沙子、石子等材料。
按照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进行搭配,配合比根据地区的不同、混凝土应用的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配料:按照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进行配料。
将水泥、沙子、石子等的配料比例按照要求进行搭配,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
3.拌合:在配料好的混合料中,逐渐加入水,开始进行拌合。
拌合的时间需要控制在一定时间之内,以免造成混合料过于稠固,而导致试模的失败。
4.操作试模:将混合好的混合料倒入试模中,平整压实。
然后将试模放置到阴凉干燥的地方,等待其完全干燥。
在干燥的过程中,需要时常进行检测,以确保试模的质量。
5.检测试模:试模干燥后,需要进行抗冻性能的检测。
将试模放入低温环境中,观察试模是否出现开裂等情况,以判断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6.记录结果:将混凝土试模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以便进行改进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水泥混凝土试块抗冻性试验检测报告

水泥混凝土试块抗冻性试验检测报告背景水泥混凝土是建筑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其抗冻性是保证建筑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这一点,本文对水泥混凝土试块进行了抗冻性测试,并评估了其性能。
实验目的1.理解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抗冻性试验的常见方法。
3.给出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试验报告。
实验方法采用标准喷雾冰冻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规格为150 mm x 150 mm x 150 mm的试块10个,养护28天。
2.预测试块的干燥质量,并在标准气候条件下进行保养。
3.进行10周的抗冻试验。
将试样通过10次自由冻结和解冻周期后,进行人工侵蚀前的干燥质量测量,获得抗冻性。
实验结果经过10周的抗冻试验后,10个试块中有8个试块通过了试验,并最终获得了抗冻合格证书,对于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检测。
实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标准条件下,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较好,大部分试块都没有发生破裂,表明该混凝土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
但是在具体的建筑中,混凝土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水分、气候和温度等,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估。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对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进行了测试和检测,并给出了合格证书。
实验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在标准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
参考资料1.GB 23403-2009 混凝土试样制备与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2.JGJ/T 151-2004 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3.高桥宗男, 久保道夫. 水泥混凝土的气孔率和抗冻性[M]. 防火物资, 1999.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以上参考资料,其中图片、网址、下载链接、真实姓名等都已经被删除。
混凝土抗冻试验

混凝土抗冻试验在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
然而,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混凝土抗冻试验就是评估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抵抗破坏能力的重要手段。
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水在混凝土中的存在形式和含量起着关键作用。
当混凝土中的孔隙水在低温下结冰时,体积会膨胀,从而对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压力。
如果这种压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微裂缝。
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这些微裂缝会逐渐扩展和连通,最终导致混凝土的性能劣化,甚至破坏。
为了进行混凝土抗冻试验,我们需要准备一系列的试件。
这些试件通常是按照特定的配合比和制作工艺制备而成的棱柱体或立方体。
在试验前,要对试件进行养护,以确保其达到规定的强度和性能。
试验过程中,通常采用快速冻融法。
将试件放入专门的冻融试验机中,试验机能够按照设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冻融循环。
在冷冻阶段,温度通常会迅速降至规定的低温,保持一定时间;在融化阶段,温度又会快速升高到规定的高温,同样保持一定时间。
这样的冻融循环会不断重复,直到试件达到破坏标准或者完成预定的循环次数。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对试件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和观察。
其中,质量损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每次冻融循环后,称量试件的质量,计算质量损失率。
质量损失率反映了混凝土在冻融过程中由于剥落、开裂等原因导致的材料损失情况。
相对动弹性模量也是评估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关键指标。
通过超声波检测等方法,测量试件在冻融前后的动弹性模量,并计算相对动弹性模量。
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下降程度反映了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损伤程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试件的外观变化来评估其抗冻性能。
例如,检查试件表面是否有剥落、裂缝的出现和扩展情况等。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组成和结构,还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比如,混凝土所承受的荷载大小和方式、使用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侵蚀等,都会对其抗冻性能产生影响。
混凝土标准的抗冻性能

混凝土标准的抗冻性能一、前言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抗冻性能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不仅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还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因此,混凝土标准的抗冻性能至关重要。
二、抗冻性能的概念抗冻性能是指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能承受冻融循环所产生的应力、变形和损伤的能力。
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会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在冻结和融化的过程中发生体积变化,进而产生应力和变形,如果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不足,就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脱落、剥离等损伤,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三、抗冻性能的测试方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混凝土抗冻性能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冻融试验法冻融试验法是常用的混凝土抗冻性能测试方法,它是通过将混凝土试件浸入水中,然后进行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观察试件的变化情况,以评定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冻融试验法主要有标准试验和加速试验两种。
2. 直接拉伸试验法直接拉伸试验法是通过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拉伸测试,以评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冻性能。
该方法适用于评定混凝土的低温下的抗拉性能。
3. 压缩试验法压缩试验法是通过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压缩测试,以评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
该方法适用于评定混凝土的低温下的抗压性能。
四、抗冻性能的评价指标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冻性能等级根据混凝土在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残余强度和残余弹性模量,将混凝土分为不同的抗冻性能等级。
2. 冻融循环次数冻融循环次数是指混凝土试件在规定的冻融循环条件下所经历的循环次数,通常为25次、50次、100次等。
3. 残余强度残余强度是指混凝土试件在经过规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所保留下来的强度。
4. 残余弹性模量残余弹性模量是指混凝土试件在经过规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所保留下来的弹性模量。
五、混凝土标准的抗冻性能要求混凝土标准的抗冻性能要求是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应达到的最低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水泥混
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快冻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用快冻法测定水泥混凝土抵抗水和负温共同反
复作用的能力。
本方法适用于以动弹型模量、质量损失率和相对耐久性指数作为评定指标的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
本方法特别适用于
抗冻性要求高的水泥混凝土。
2、试样制备
(1)试样制备应符合T0551的规定。
采用100mm x 100mm x 400mm 的棱柱体混凝土试
件,每组3根,在试验过程中可连续使用。
除制作冻融试
件外,尚应制备中心可插入热电偶电位差计测温的同样形
状、尺寸的标准试件,其抗冻性能应咼于冻融试件。
(2)也可以是现场切割的试件,尺寸为100mm x 100mm
x 400mm。
3、试验步骤
(1)按T0551《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规定进行试件的制作和养护。
试验龄期如无特殊
要求一般为28d。
在规定龄期的前4d, 将试件放在20C±
2C的饱和石灰水中浸泡,水面至少咼出试件20mm (对
水中养护的试件,到达规定龄期时,可直接用于试验)。
浸泡4d后进行冻融试验。
(2)浸泡完毕,取出试件,用湿布擦去表面水分。
按T0564
《水泥混凝土动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共振仪法)》测横向基频。
并称其质量,作为评定抗冻性的起始值,并做
必要的外观描述。
(3)将试件放入橡胶试件盒中,加入清水,使其没过试
件顶面约1mm-3mm (如采用金属试件盒,则应在试件
的侧面与底部垫放适当宽度与厚度的橡胶板或多根直径
3mm的电线,用于分离试件和底部)。
将装有试件的试件
盒放入冻融试验箱的试件架中。
4、按规定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次冻融循环应在2h-5h完成,其中用于融化的时间不得小于整个冻融时间的1/4。
(2)在冻结和融化终了时,试件中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
-18 C±2C和5± 2C .中心温度应以测温标准试件实测温
度为准。
(3)在试验箱内,各个位置上的每个试件从3C降至-16C 所用的时间,不得少于整个受冻时间的1/2,每个试
件从-16 C升至3 C所用的时间也不得少于整个融化时间
的1/2,试件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8 C。
(4)冻和融之间的转换时间不应超过10min。
5、通常每隔25次冻融循环对试件进行一次横向基频的测
试并称重,也可根据试件抗冻性咼低来确定测试的间隔次数。
测试时,小心将试件从试件盒中取出,冲洗干净,擦去表面
水,进行称重及横向基频的测定,并做到必要
的外观描述。
测试完毕后,将试件调头重新装入试件盒中,注入清水,继续试验。
试件在测试过程中,应防止失水,待测试件须用湿布覆盖。
6、如果试验因故中断,应将试件在受冻状态下保存在原试验箱
内。
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试件处在融解状态下的时间不宜
超过两个循环。
7、冻融试验到达以下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时,即可停止试
验。
(1)冻融至300次循环。
(2)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至60%以下。
(3)试件的质量损失率达5%。
& 试验结果
(1) 相对动弹性模量 P 按下式计算:
2
f n
P= ----------- X 100
2 f o
式中:P ——经n 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 );
f n ――冻融n 次循环后试件的横向基频(Hz );
fo ----- 试验前试件的横向基频(Hz )。
以3个试件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结果精确至 (2) 质量变化率Wn 按下式计算:
m o - m n
x 100
m o
式中:Wn —— n 次冻融循环后的试件质量变化率( % );
m o ----- 冻融试验前的试件质量(kg );
m n ----- n 次冻融循环后的试件质量(kg )。
以3个试件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精确至
0.1%。
(3) 相对耐久性指数Kn 按下试计算: Kn=P x N/300
式中:Kn ——经n 次冻融循环后的试件相对耐久性指数 (% );
N ――达到本试验 4.7款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
0.1% Wn=
P――经n次冻融循环后3个试件的相对动弹模量平
均值(% );
9、当P不大于60%或质量损失率达5%时的冻融循环次数n, 即为试件的最大抗冻循环次数。
10、冻融循环结束时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可选)
当试件外观完整时,可按照T0558-2005《水泥混凝土抗
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进行抗弯拉强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