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书——《曾国藩家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曾国藩家书(国学大书院)

曾国藩家书(国学大书院)

一三致诸弟:诸事不 可不尽心
一四谕纪泽:思将儿 女婚嫁早早料理
一五谕纪泽:应早起、 有恒、举止厚重
一六谕纪泽:时记勤 敬二字
一七致两弟:修建祠 堂等具体事宜
一八谕纪泽:治家八 事,缺一不可
一九致两弟:时以子 侄辈骄傲为虑
二〇谕纪泽纪鸿:须 努力读书,不可积钱
买田
二一致四弟:子侄须 教以谦勤
二二致四弟:继承祖 父“三不信”家风
天下事常由命 不由人
四二致两弟: 2
望速来营忘身 报国
3 四三谕纪泽:
尔须读唐宋诗, 作五言诗
4 四四谕纪泽:
稳慎图之,不 敢骄矜
5 四五谕纪泽纪
鸿:唯读书可 变化气质
四七致两弟:做人 需谨记劳、谦、廉
三字
四六谕纪泽:手抄 与摹仿宜并进
四八致两弟:刚柔 并用、不可偏废
四九谕纪泽: 1
洁身自持,应 效法王、陶
我这一生所立之志甚多,只有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楷书体日记这三件事,发誓终身坚持,绝不让其有 一日的间断。
目录分析
一禀父母:述 1
赴京及抵京后 事宜皆顺
二禀父母:谨 2
守父亲保身之 训
3 三禀父母:谨
记节欲、节饮 食
4 四致诸弟:明
师益友虚心请 教
5 五致诸弟:读
书要有志有识 有恒
六致诸弟:勉在孝悌 上用功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 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 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慎独则心安
【原文】 一曰慎独①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 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 而已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②, 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谦,《中庸》所 谓戒慎恐惧③,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④,孟子之所谓仰不 傀、俯不怍⑤,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 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 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 也。 【注释】: ①慎独:在独处中谨慎不苟。 ②好色:美好的容颜,美色。 ③戒慎恐惧:出自《礼记· 中庸》。就是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 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常唯恐有失。 ④自反而缩:出自《孟子· 公孙丑上》。意思是,自我反省之后能够理 直气壮,无愧于良心 沅甫九弟左右: 初七、初八连接弟由便足寄回及由胡二、安七送回两信,具悉一切。 亮一去时,信中记封有报销折稿,来信未经提及,或未得见耶?二十六早 地孔轰倒城垣数丈,而未克成功,此亦如人之生死早迟,时刻自有一定, 不可强也。 总理既已接札,则凡承上起下之公文,自不得不照申照行,切不可似 我疏懒,置之不理也。余生平之失在志大而才疏,有实心而乏实力,坐是 ①百无一成。李云麟之长短亦颇与我相似,如将赴湖北,可先至余家一叙 再往。润公近颇综核名实②,恐亦未必投洽无间也。 初八日祖父大人八十四冥诞,共二十席。彭寿七、曾题五等皆来,留 萧丕八之龙午饭。初九日温弟妇来曾家坳住,二妹子亦同在彼。七十侄女 则回老屋。纪泽随易芝生至罗、李、峙衡三家拜年,即至沅堂先生家,吊 其师母之丧。温弟十一日至永丰等处拜年。澄弟拟节后至城一次。王福、 韩升均不在此,余甚不方便。 近日身体略好。惟回思历年在外办事,愆咎③甚多,内省增疚。饮食起 居,一切如常,无劳廑虑④。今年若能为母亲大人另觅一善地,教子侄略 有长进,则此中豁然畅适矣。弟年纪较轻,精力略胜于我,此际正宜提起 全力,早夜整刷。昔贤谓宜用猛火煮、漫火温,弟今正用猛火之时也。

曾国藩家书课件

曾国藩家书课件
第一代:曾氏兄弟
长兄曾国藩,
四弟国潢,六弟国华,九弟国荃,季弟国葆, 第二代:
曾纪泽,著名外交家
曾纪鸿,数学家,著有《对数详解》 《 圆周率考真图解》 第三代: 曾广钧,翰林,著有《环天室诗集 》 曾广铨,外交家
2
第四代 曾宝荪,曾约农,
曾昭燏,曾昭抡
曾宝荪女士(1893—1978),
曾约农: (1893--1986)
13
家书一部,修身、齐家、治国,用心良苦! 戎马卅年,立功、立德、立言,光耀后世!
14
推荐阅读本书的四大理由:
学习智慧:了解学习曾国藩的处事智慧。
修身之道: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勤政者的必读之书。 家书经典:情理兼备,家训典范。 实用典藏:珍贵的史料价值,修身持家的传世之宝。
15
16
3
曾昭燏女士(1909——1964)
曾昭抡(1899——1967)
4
第五代:曾宪楷,曾宪植 ,曾厚熙
曾宪植(1910——1989)
曾厚熙
曾宪楷(1908——1985)
5
妙语佳句:
曾国藩画像 (1811---1872)
6
曾国藩,
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位毁誉参半的首领! 他组建湘军,振兴清廷军政,尊为中兴第一名臣; 他效法西方,力主富国强兵,向称洋务运动先驱; 他义理考据,成就斐然,公推天下文章领袖; 一部家书体现了曾氏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为其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的称誉, 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修身养性之诀
一、以“平和”养德保身
“胸多抑郁,怨天尤人,不特不可以涉世,亦非 所以养德;不特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 二、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自然惜福矣; 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自然悠久矣 ” 三、读书可以变化气质 “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 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分享好书——《曾国藩家书》ppt课件

分享好书——《曾国藩家书》ppt课件
读曾国藩家书,我对生活和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些新的感悟:
透过他的家书,我们看到了一代名人重臣深厚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 养,感受到了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 也应该要学习他严于修身、勤勉治学、治家之道以及待人交友之法,把 守信、谦虚、谨慎、勤劳、俭朴、自立、有恒的良好品格贯穿于生活和 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这个高速发展、物欲横流,诱惑长在的社会,守住 底线,留住亲情,把握自己,勤勉工作,努力成为真正对家庭、国家、 社会有用的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时往往这样的人还在你身边。 六要交志趣远大者。有宏大抱负之人,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七要“交惠在当厄”者。在别人困难的时侯,肯出援手,最为可交。 八要交体谅人者。能理解人、体谅人、体贴人,可称宜友。
6
《曾国藩家书》分享
九不交: 一不交志不同者。志不同者不必强合,勉强之事,必不能久。 二不交阿谀逢迎的人,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人往往阳奉阴违。 三不交恩怨颠倒。颠倒黑白、忘恩负义、不可理喻之辈应避而远之。 四不交不孝敬长辈,不友爱兄弟的人,这种人失掉了做人的根本。 五不交迂人。迂腐之人顽固而不开化,一事不合则轻率决裂,且引以
3
《曾国藩家书》分享
下面我向大家分享《曾国藩家书》中我印象较为深刻内容: 一、修身
曾国藩修身讲究 “敬、静、恒、挺”四字,他在家书中反复提到勤 勉、谦恭、恒心、坚韧与自我反省。注重进德修业,戒除夜郎自大、 恃才傲物与牢骚满腹。做人做事要态度端正严肃,静思反省,恬淡心 性,追求精神境界,淡化物欲,随时自省。“持恒、守恒”,心存敬 畏,慎独、慎初、慎微,要一以贯之、一日三省,耐得住时间消磨, 经得起诱惑考验。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时刻 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勇于实践,真正被人民群众所信赖,才能推 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

曾国藩家书推荐PPT

曾国藩家书推荐PPT
10
持家教子“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
❖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 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 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 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 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 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 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 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学修不断。因此,当清国镇压太平军起义屡遭败北时,他创立的湘军却能
扭转败局,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清政府称他是“学本有源,器成远大,忠诚
体国,节劲凌霜”,赞扬他是“中兴第一名臣”。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赠
太傅,谥文正。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国藩公全集》。
2021/6/7
5
2021/6/7
内蒙古电力公司 第五期副厂局级后备干部培训班
推荐书目介绍
❖ 推荐书目名称:曾国藩家书 ❖ 推荐书目组别:第三组 ❖ 推荐书目介绍者:李希俊
2021/6/7
1
曾国藩
❖ 实现了儒家修身、 齐家、治国、平 天下 。成就了 “立功” “立 德”“立言”三 不朽事业。
2021/6/7
2
作者介绍
❖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 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双峰县荷 叶镇)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 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 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 等毅勇侯。
2021/6/7
3
作者介绍
❖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出生在一个偏僻山村的地主家庭里,有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课件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课件

PART 06
家书中的生活态度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总结词
曾国藩在信中多次提到,不要过分追 求名利,要懂得知足。他强调内心的 满足和宁静,认为这是人生最重要的 财富。
详细描述
曾国藩认为,名利往往带来的是浮躁 和虚荣,而不是真正的幸福。他鼓励 家人要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简单和朴素 ,珍惜已经拥有的,而不是一味地追 求更多。
读后感
对曾国藩的印象
勤奋好学
曾国藩在求学时期便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他刻苦钻 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忠诚守信
曾国藩为人正直,忠诚守信,深受皇帝和同僚的信任 。
刚毅果敢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曾国藩展现出坚定的意志和果 断的决策能力。
对家书的理解与感悟
家庭教育
曾国藩在家书中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强调品德修养和学识积 累。
忠孝仁义,诚信待人
总结词
曾国藩强调忠孝仁义、诚信待人的价值观,认为这是 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通过践行这些价值观,能够建 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
详细描述
曾国藩认为忠诚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品质之一,对待国家 和家庭都要忠诚。他主张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认为这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曾国藩也强调仁爱和义 气的重要性,认为对待他人要仁慈、宽容、讲义气。在 诚信方面,他主张待人以诚、言行一致,建立起良好的 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通过践行这些价值观,曾国藩不 仅在官场上获得了成功,也在家族和社会中树立了良好 的形象和声誉。
面对挫折,积极应对
总结词
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人生中难免会遇到挫 折和困难,关键是要学会积极应对。他强调 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详细描述
曾国藩认为,面对挫折时,要保持冷静和理 智,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他鼓励家人 要勇于尝试和冒险,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放 弃。同时,也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

曾国藩家书PPT

曾国藩家书PPT

“凡人多望子孙为 大官,余不愿为 大官,但愿为读 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 习苦,可以处乐, 可以处约,此君 子也。”
未未 士 懒 贪 论 , , 骄勤大不切 奢苦家可不 倦俭小惯可 怠约家习 ,,,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 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 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家书》
读书交流
耿珊珊
愚 于 近 人 , 独 服 文 正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 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 忝所生; 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 卫其身。
可于以本“ 以相变难人 变法其改之 换者气变气 骨,质。质 相并,惟由 。言古读于 ”读之书天 书精可生 , ,
久窃 自涵 然泳 “ 有, 凡 益今 读 。日 书 ”看 , 。几 不 篇必 苦 , 明求 日强 看记 几, 篇只 ,须 久偷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 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经典国学:曾国藩家书

经典国学:曾国藩家书

读书笔记
俯首一枕清流仰首你的风骨当代政坛上两位针锋相对的人物,**与蒋介石曾经同时推崇一人,**写道:“愚 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没想到房梁上趴着一小偷,耐心等待主人睡觉后下手,听着曾国藩一遍遍地背诵,小偷早 已烂熟于心,而他还在翻来覆去地背那篇文章,小偷终于忍不住跳将下来,训斥道:“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 然后将那篇文章流利地背了一篇,扬长而去。要论当今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书籍,当数《曾国藩家书》,书店、超 市、车站、机场甚至地摊,只要有书的地方都能见到《曾国藩家书》,各种版本,反复印刷,无需广告宣传、不 要签名售书。
此书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语言的移位性,即使过了很多年但里面很多道理启示在今天很引人深思,但知道这 些道理很简单,关键要怎么样付诸行动,希望以后自己能时刻记住家书里面的教导,并行动起来。
反复翻阅。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后其两孙岁考临场大病,科考丁艰,竟不入学。
精彩摘录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 “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 早迟之际,时刻皆有前定,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万不可稍生妄想 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不惟平心谦抑,可以 早得科名,亦且养此和气,可以稍减病患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 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 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 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 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曾国藩家书,我对生活和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些新的 感悟:
透过他的家书,我们看到了一代名人重臣深厚的学识造诣和道 德修养,感受到了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名国家公职 人员,也应该要学习他严于修身、勤勉治学、治家之道以及待人交友之 法,把守信、谦虚、谨慎、勤劳、俭朴、自立、有恒的良好品格贯穿于 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这个高速发展、物欲横流,诱惑长在的社会, 守住底线,留住亲情,把握自己,勤勉工作,努力成为真正对家庭、国 家、社会有用的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二、治学
曾国藩认为,读书习惯很重要,同时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这些要素缺一不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不思进取;也不能骄傲 自满;更不能半途而废。同时他也告诫我们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读 书也要兼容并蓄,学以致用,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4
《曾国藩家书》分享
三、治家
曾国藩的治家之道是要孝悌父母,对长辈要恭谦敬爱,对兄弟子侄更 要爱护关注,也要邻里和睦,互保互助。只有这样才能有奋斗的动力 来源,因为家是最后的精神寄托和人生归宿。同时他也特别强调戒骄 奢、倡勤俭、主敬恕、不忘本,做人要正大光明,不能因私废公,不 让家人用自己的名声去胡作非为,谋取利益,这样既是对家人的保护 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只有自己清白,才能够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
时往往这样的人还在你身边。 六要交志趣远大者。有宏大抱负之人,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七要“交惠在当厄”者。在别人困难的时侯,肯出援手,最为可交。 八要交体谅人者。能理解人、体谅人、体贴人,可称宜友。
.
6
《曾国藩家书》分享
九不交: 一不交志不同者。志不同者不必强合,勉强之事,必不能久。 二不交阿谀逢迎的人,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人往往阳奉阴违。 三不交恩怨颠倒。颠倒黑白、忘恩负义、不可理喻之辈应避而远之。 四不交不孝敬长辈,不友爱兄弟的人,这种人失掉了做人的根本。 五不交迂人。迂腐之人顽固而不开化,一事不合则轻率决裂,且引以
最后借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与大家共勉,“家俭则兴,人勤则 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希望大家都能不忘初心,清清白白做人, 堂堂正正做事,树及己身,也树起世代薪火相传的家风。
.
8
以上是我学习《曾国藩家书》的粗浅体会, 有益之处,我们共享。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 正。
谢谢大家!
.
9
《曾国藩家书》
分享人-
.
1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
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 正”。
世人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 是“汉奸,刽子手,卖国贼”,也有人推崇其 “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 人、官场楷模。
八交:
一要交胜己者。从其身上学习优点,互相切磋,提高自己,结交这样 的朋友,对人生大有益处。
二要交德盛者。品德是做人的底线,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能提升自 己的人生境界。
三要交趣味者。心胸开阔,生活态度积极,和这样的人常来常往,可 增加无限人生乐趣。
四要交每事吃亏者。宁愿自己吃亏,牺牲自己利益的人,必为君子。 五要交直言者。“直友难得”,能直言不讳者,往往存诚务实,患难
四、待人
对待别人,要有两个基本态度,一个是“敬”,对人要有敬重之心; 一个是“恕”,对人要宽容,特别是对待别人的错误要有宽恕之心, 要有容人之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五、交友
俗话说:“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好办事”,曾国藩十分注重交 友待人的原则,他的“八交九不交”值得我们学习:
.
5
《曾国藩家书》分享
.
3
《曾国藩家书》分享
下面我向大家分享《曾国藩家书》中我印象较为深刻内容:
一、修身
曾国藩修身讲究 “敬、静、恒、挺”四字,他在家书中反复提到勤 勉、谦恭、恒心、坚韧与自我反省。注重进德修业,戒除夜郎自大、 恃才傲物与牢骚满腹。做人做事要态度端正严肃,静思反省,恬淡心 性,追求精神境界,淡化物欲,随时自省。“持恒、守恒”,心存敬 畏,慎独、慎初、慎微,要一以贯之、一日三省,耐得住时间消磨, 经得起诱惑考验。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时刻 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勇于实践,真正被人民群众所信赖,才能推 动我们藩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 来最多的一套。它以独具特色的家书形式反映了曾国藩的 真实生活写照,既平常而又深入,就像面对面的诉说家务 世事,以其独树一帜的特点在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笔,为后世留下了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全书涉及到修身、治学、治家、理财、交友、待人、为官、 养生等方面,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后 人观其言而知其人。阅读《曾国藩家书》我们可见贤思齐, 慎独内省,立德、立行、立言,修身养性,既能树己,也 能树可世代薪火相传的家风。
为恨。 六不交落井下石者,幸灾乐祸,落井下石都是小人行径,不可交。 七不交好占便宜的人,特别是不要发生经济往来,因为他们贪婪和短
视。 八不交德薄的人,德性轻薄的人,反复无常,他们只追求利益,这种
人只能敬而远之。 九不交全无性情者,没有自己的风格与看法,人云亦云,随大流的那
些人。
.
7
读《曾国藩家书》的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