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5、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5、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5、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华中心学校王敏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2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能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学会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长句子的停顿与朗读。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齐读):一位老公公,满脸红彤彤。

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2、揭示谜语,我们见过早上的太阳、中午的太阳、傍晚的太阳,你见过晚上的“太阳”吗?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3、揭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领读自读要求,明确做法)
2、看大家读课文这么认真,相信这些生字一定难不倒你们。

(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3)师范写“急”“医”。

(4)配乐,生描红仿写。

(写字前提醒孩子摆正书本,纠正坐姿和写字姿势。

)(5)反馈:挑选部分作业展示、讲评。

五、小结质疑为第二课时作铺垫
妈妈的病很突然,也很严重,小小的爱迪生是怎样运用自己的智慧救了妈妈呢?我们下节课一起去故事里寻找答案。

六、板书设计
15、晚上的“太阳”
爱迪生电灯。

课文《晚上的太阳》教案范文

课文《晚上的太阳》教案范文

课文《晚上的太阳》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晚上的太阳》。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晚上的太阳》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情感表达的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短语的理解。

(2)课文情感表达的深入理解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晚上的太阳。

(2)提问学生对晚上太阳的观察和感受。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晚上的太阳》。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词汇与句型学习:(1)教师指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学生跟读,模仿发音和语调。

(3)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家庭成员的短文。

2. 评价:(1)教师通过听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发音和语调准确性。

(2)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教师通过学生的家庭作业,检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晚上的太阳》教案设计

《晚上的太阳》教案设计

《晚上的太阳》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晚上太阳的成因,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介绍晚上的太阳的成因,太阳在不间的外观和特点,以及晚上太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晚上的太阳的成因,太阳的外观和特点,以及晚上太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晚上太阳的相关知识。

2.2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太阳在不间的外观和特点,加深对晚上太阳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在晚上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讲解教师讲解晚上的太阳的成因,太阳在不间的外观和特点,以及晚上太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3 观察学生观察太阳在不间的外观和特点,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课堂作业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晚上的太阳的观察报告,记录太阳在不间的外观和特点。

4.2 家庭作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晚上的太阳的成因,并在下一堂课前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5.2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检查学生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晚上的太阳》:提供基本概念和理论解释。

《夜空观察指南》: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夜空观察。

6.2 辅助材料星空图:帮助学生识别晚上太阳的位置。

地球仪:展示地球自转和太阳视运动。

幻灯片或视频:展示太阳在不间的图像。

6.3 技术工具望远镜:用于实际观察太阳和夜空。

投影仪:用于展示星空图和太阳图像。

第七章:教学评估7.1 形成性评估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度。

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太阳观察的认真程度和记录准确性。

小组项目:学生分组制作关于晚上太阳的展板或演示文稿。

个人反思日记:学生记录他们对晚上太阳的理解和感受。

第八章:教学策略8.1 差异化教学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以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

课文《晚上的太阳》教案范文

课文《晚上的太阳》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晚上的太阳》;(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夜晚太阳的喜爱之情;(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观察、思考、想象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知和描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增强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主要内容;(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交流;(3)培养学生对夜晚太阳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有个别生僻字的认读;(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夜晚的太阳,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夜晚太阳的认知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认读;(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给予评价;(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4. 口语交流:(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交流;(2)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教师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如观察夜晚的太阳,写一篇小作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准确性;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3.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4. 学生完成课后拓展任务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晚上的太阳》文本;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如夜晚的太阳、自然景色等;3. 生字卡片或黑板报,用于学生认读生字;4. 评价表格或评分标准,用于对学生进行评价。

六、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夜晚太阳的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2. 准备生字卡片,包括课文中的生僻字和常用词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认读练习。

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三框儿”;3、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名人名言,(出示: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①指名读;②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③(评价),继续问他,这句话是谁说的。

2、生:爱迪生师:那你们对爱迪生的了解又有多少呢?(简单介绍爱迪生)3、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学习一篇有关爱迪生的课文。

(板书:晚上的“太阳”)①指名读;②齐读;4、读了课题,你们的小脑袋里有没有出现一个个的小问号呢?(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1、可真不简单,读了课题,就能提出这么多问题。

那么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让我们把课文读一读,相信你会找到答案的,试试吧……2、读了课文,这些问题你们解决了吗?(启发学生回答)三、再读课文1、现在老师最关心的是你能不能把课文里的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认识了吗?读通顺了吗?生:……师: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课文。

(学法指导)2、好了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

3、出示词语请示医生急性阑尾炎手术无可奈何一分一秒挡手简易指名读(及时正音),开火车读4、看样子,这是难不倒你们的,老师要提高难度,把拼音去掉,你还能准确地读出它们吗?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①指名读②开火车读5、现在老师把它们的顺序打乱了,你们还能读好吗?6、这样都没能难住你们,相信读课文也一定不成问题了。

课文很长,一定有你感兴趣的片段。

现在啊,老师就请小朋友把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反复练练,待会请你读给大家听,看谁读得好。

四、三读课文1、生自由朗读喜欢的段落;2、谁想第一个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先鼓励)?指名读(及时正音、指导学生朗读)3、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导朗读。

语文公开课《晚上的“太阳”》教案

语文公开课《晚上的“太阳”》教案

语文公开课《晚上的“太阳”》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晚上的“太阳”》,掌握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大意。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

2.2 教学难点:课文中描述的情感变化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2 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课堂练习。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晚上的“太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5.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5.3 课文理解: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4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描述的情感变化,教育学生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

5.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第六章:课堂活动6.1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情景剧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2 生字词竞赛:组织生字词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生字词记忆。

第七章:作业布置7.1 抄写生字词:要求学生抄写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加强记忆。

7.2 写一篇关于课文的小短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写一篇小短文。

第八章:课后反思8.1 教师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8.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九章:教学评价9.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9.2 作业完成评价: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检查生字词记忆和课文理解情况。

《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_教案教学设计

《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_教案教学设计

《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晚上的“太阳”》一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人物故事。

课文介绍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靠自己的智慧,帮助医生挽救了母亲生命的故事。

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

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

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们要从小养成积极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针对课标对低年级段学生的目标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1.认会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中第1和第2点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第3点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设计这一课时的教学时作了以下思考:一、扣住题眼,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低年级孩子来说,能否在新课导入环节激发起学习兴趣,将关系到他们能否及时投入到学习情境中来。

因此,我通过低年级孩子感兴趣方法——猜谜语,来导课,他们在猜出谜底是平时非常熟悉的“太阳”后,让他们谈论自己对太阳的了解,这样既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把他们头脑中对太阳已有的印象调动了出来。

在出示课题后,孩子们自然对“晚上的‘太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能自行质疑:晚上怎么会有太阳?晚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太阳上为什么会加引号等。

有了这些疑问,就有了阅读课文的兴趣和冲动。

二、遵循规律,分层次识字。

二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掌握了识字方法,因此,本课的识字我采用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识字的方法,然后进行分层次检查,引导巩固。

对于识字情况的检查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识字规律。

即:带音节生词——不带音节的生词——不带音节的生字。

同时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检查: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这样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又扩大了检查认读的面,照顾到了每一位学生。

三、加强方法指导,引导感情朗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享受阅读,感悟生命,学会学习以及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晚上的太阳》的教案设计

《晚上的太阳》的教案设计

《晚上的太阳》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晚上的太阳”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晚上的太阳的现象。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晚上太阳的名称,即“月亮”。

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变化,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1.3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月亮的变化。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月亮的特点。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观察能力。

记录学生的描述和讨论结果。

第二章:月亮的起源和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亮的起源和形成过程。

掌握月亮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2 教学内容:介绍月亮的形成过程,如地球和月球的关系。

讲解月亮的结构,包括表面特征、岩石层、表面温度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模型或视频,生动展示月亮的结构和特征。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索月亮的特点和与地球的差异。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月亮结构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问题。

第三章:月亮的变化和周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变化和周期。

能够解释月亮不同阶段的名称和原因。

3.2 教学内容:讲解月亮的周期,包括新月、盈月、满月、亏月等阶段。

解释月亮变化的原因,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或动画,展示月亮的变化和周期。

进行观察实践活动,如观察月亮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月亮周期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观察记录和问题。

第四章:月亮对地球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亮对地球的影响。

能够解释潮汐的产生和月亮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讲解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的产生、地球的自转等。

探讨月亮对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4.3 教学方法:使用实验或模拟活动,让学生体验潮汐的产生。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索月亮对地球的更多影响。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月亮对地球影响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想
《晚上的“太阳”》一文所展示的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较大距离,但通过教师抓住文中的多处留白或想象或表演或补白,使学生联系生活的已知,进行充分的想象与个性的
表达,激发学生独特的体验,使故情况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感受体验更深刻、
本文还涉及到一些浅显的物理知识,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教学时,教师通过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议一议、做一做、讲一讲来突破这一难点、教师没有先公布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考虑、探究、发现、获得,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爱迪生遇到问题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其中理解爱迪生用镜面
反射油灯灯光的用意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发动学生搜集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爱迪生画像〉您们明白她是谁啊?谁能给大伙儿简单介绍一下她呢?
(简介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生于美国、她从一个穷苦的、只上过三个月小学的小孩,成长为受人们尊敬的、伟大的发明家、她小爱动脑筋考虑问题,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她30岁时发明留声机,32岁时发明“世界之光”——电灯,33岁时发明电车,随后又实验并改进了电话等。

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称她为发明之王。

)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爱迪生的课文。

<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看了题目,您想明白什么?
学生质疑:
题目中的“太阳”什么缘故要加上引号?
晚上有太阳不?
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
3、带着问题好好读课文,相信大伙儿一定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读顺语句,读通课文,
标明自然段号。

>
2、出示生字、词语:
(1)自由读
(2)我们要特不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请来医生急性阑尾炎需要无可奈何一分一秒挡手简易> <犹豫手术痛苦发明焦急呻吟自豪智慧一本正经〉
3、您读明白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一分一秒:一分钟一秒钟,意思是时间慢慢地过去。

挡手:挡住了手、
无可奈何:没有任何的方法、
简易:简单而容易的、
犹豫:拿不定主意、
呻吟:因为痛苦而发出声音、
4、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
5、分自然段指名读读文、师生评议。

6、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7、讨论交流。

8、再读课文,把您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

9、指导朗读长句、
“妈妈,要是晚上也有太阳该多好哇,我要造一个晚上的
&lsquo;太阳&rsquo;、"
“这些灯围一圈挡手哇!"
10、讲讲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2)爱迪生想方法解决了照明问题。

(3)手术顺利做完,医生夸奖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

(4)爱迪生对妈妈讲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5)爱迪生确实发明了电灯、
三、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您是如何记住生字的?(指名交流)组词,提醒书写要点、
请:换部首“清、情、晴、蜻、睛、精”,横之间距离相等、
医:笔顺“横、撇、横、横、撇、点、竖折"(学生书空) 急:刀字头——雪字部--心字底,中间部分又扁又小,收缩得比较紧。

性:竖心旁(点、点、竖)--生,横之间距离相等。

炎:两个火,上小下大,上面的“火”最后一撇变成“点”。

下“火"要托住上面的“火”。

需:雨字头—-而。

何:单人旁—-可、(“荷”去掉草字头;“河"去掉“三点水”,加上单人旁)
秒:禾木旁-—少、
挡:当加“提手旁”。

当下面的部分要写得舒展,与上面的“小字头"各占一半、
简:竹字头--间。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