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症状识别猫咪常见的寄生虫病
如何查看猫咪有没有得寄生虫?猫咪寄生虫如何进行防治

如何查看猫咪有没有得寄生虫?猫咪寄生虫如何进行防治寄生虫病是人和动物都可能得的疾病,猫咪也不例外,寄生虫会从猫咪身上吸食营养,导致猫咪出现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的情况,有些寄生虫还会引起其它疾病,对猫咪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判断猫咪有没有得寄生虫病,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怎么判断猫咪有没有寄生虫方法一:检查寄生虫症状观察你家猫是否具有蠕虫病毒的一些常见症状。
如不健康的皮毛、牙龈苍白、嗜睡、食欲降低。
更明显的症状包括便血、腹泻、呕吐,腹部看上去臃肿,或舔肛门以及在地板上摩擦肛门。
小猫往往会生从猫妈妈那里带来的钩虫。
钩虫肉眼不可见,只能在显微镜下识别。
小猫的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消瘦和贫血。
方法二:检查寄生虫1、看看你的猫的粪便或呕吐物里是否有任何面条般的东西。
它们可能是白色或棕色的。
与其名字相反,这些通常是蛔虫。
2、检查猫的粪便时要使用手套和工具。
移动粪便,找找有没有小米粒状的东西。
它们也可能会像小芝麻。
这种是绦虫,有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会蠕动。
3、检查猫的肛门。
如果确实有绦虫,可能会有少量米粒状的蠕虫残存在肛门周围的毛上。
4、检查你的猫的寝具或其他睡觉的地方是否有寄生虫存在。
特别是绦虫,会从猫的肛门爬到床上用品上。
绦虫和蛔虫可能是蠕动的,也可能已经干死。
猫咪寄生虫怎么防治首先,一定不要将猫咪放养,猫咪放养有很多的危害,如在外出意外、感染传染病、走失等,最常见的恐怕就是感染寄生虫。
猫咪在草地上会感染上跳蚤,而跳蚤是绦虫的寄主,通过跳蚤,猫咪会感染绦虫。
不仅仅是绦虫,通过土壤猫咪还会传染上弓形虫。
弓形虫会传染给孕妇,导致孕妇流产。
其次,主人的家里的环境要干净,比如不要过多的无用的杂物堆在一起,以免尘埃堆积成为跳蚤的温床。
地毯拿掉,防跳蚤在那里产卵。
还有家具要勤洗净、消毒;沙发、床单及一些布料要洗干净并消毒。
墙壁也不要放过,防壁虱。
除了这些,猫咪本身的预防也是很重要的。
猫咪每隔三个月外用药物驱虫。
外用药物以滴剂的效果较好,因为滴剂是通过药水渗透皮脂腺作用于全身除虫,而且要直接滴在皮肤上,滴在毛发是没有效果的。
猫咪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症状与治疗

猫咪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症状与治疗猫咪是许多人喜欢的宠物之一,它们可爱的外貌和独特的性格令人着迷。
然而,猫咪也存在一些健康问题,其中之一是肠道寄生虫感染。
本文将介绍猫咪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症状,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蛔虫感染蛔虫是猫咪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之一,主要通过食入感染。
感染的猫咪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1. 体重下降:蛔虫会吸取猫咪的营养,导致体重减轻。
2. 腹部肿胀:感染蛔虫的猫咪腹部会显得肿胀。
3. 不消化食物:蛔虫感染会导致猫咪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治疗方法:对于蛔虫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 使用驱虫药物:兽医会根据猫咪的具体情况开出适用的驱虫药物,并指导正确的使用方式。
2. 定期驱虫:定期进行驱虫是预防蛔虫感染的有效方法,养猫人士应该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驱虫操作。
二、钩虫感染钩虫是猫咪肠道的另一种常见寄生虫,也是通过摄入感染。
感染钩虫的猫咪可能表现出以下症状:1. 贫血症状:钩虫会在猫咪的肠道壁上吸血,导致贫血症状,猫咪可能会显得无精打采,体力下降。
2. 黏液便:感染钩虫的猫咪经常有黏液便的情况。
3. 腹泻:腹泻是钩虫感染的常见表现之一。
治疗方法:治疗钩虫感染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驱虫药物:驱虫药物可以有效杀灭体内的钩虫,兽医会根据猫咪的具体情况开具适合的药物。
2. 改善环境卫生:保持猫咪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钩虫的滋生。
三、绦虫感染绦虫是一种常见的猫咪肠道寄生虫,主要通过食入感染。
猫咪感染绦虫的症状包括:1. 矮小体型:绦虫会抑制猫咪的正常生长,导致猫咪的体型较小。
2. 掉毛:绦虫感染可导致猫咪毛发稀疏,掉毛严重。
3. 肛门周围粪块:感染绦虫的猫咪肛门附近会有细小的粪块。
治疗方法:治疗绦虫感染的方法如下:1. 使用驱虫药物:同时使用内服和外用的驱虫药物,以杀死体内和体外的绦虫。
2. 注意饮食卫生:猫咪的饮食卫生对于预防绦虫感染也非常重要。
避免生食或未经处理的食物。
结语:猫咪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但通过及时发现和适当的治疗,可以得到控制和预防。
宠物寄生虫的种类症状及预防方法

宠物寄生虫的种类症状及预防方法宠物寄生虫的种类、症状及预防方法宠物是我们生活中的伙伴和朋友,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陪伴。
然而,我们也需要关注宠物的健康问题,其中宠物寄生虫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为您介绍宠物寄生虫的种类、症状及预防方法。
一、宠物寄生虫的种类1. 蛔虫:蛔虫是猫、狗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它们常寄生在宠物的肠道内,引起消化不良、呕吐、腹痛等症状。
2. 疥螨:疥螨也是常见的宠物寄生虫,主要寄生于宠物的皮肤和毛发中。
它们会引起宠物皮肤瘙痒、脱毛、皮肤炎症等问题。
3. 耳螨:耳螨主要寄生在宠物的耳朵内,对于猫和狗来说都是常见的寄生虫。
耳螨会导致宠物耳朵瘙痒、耳屎增多、发炎等症状。
4. 蚤虫:蚤虫是宠物最常见的外寄生虫之一。
它们寄生在宠物的皮肤上,会引起宠物皮肤瘙痒、皮疹、掉毛等问题。
5. 螨虫:螨虫是宠物寄生虫的另一类,常寄生于宠物的皮肤、毛囊和皮脂腺中。
螨虫会导致宠物严重的瘙痒、发炎、脱毛等症状。
二、宠物寄生虫的症状不同寄生虫引起的症状各异,但有一些共同的表现可以用来判断宠物是否受到寄生虫的侵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1. 体重下降:受寄生虫侵害的宠物可能会因为消化问题而导致体重下降或食欲降低。
2. 消化问题:蛔虫等肠道寄生虫会导致宠物出现腹泻、便秘、呕吐等消化问题。
3. 皮肤问题:疥螨、耳螨、蚤虫和螨虫等寄生虫会引起宠物皮肤瘙痒、发炎、脱毛等皮肤问题。
4. 行为异常:宠物可能会因为身体的不适而表现出行为异常,如烦躁、抓耳朵、不安等。
5. 显微镜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宠物的粪便或皮肤样本,寄生虫的卵或成虫可以被发现。
三、宠物寄生虫的预防方法为了保护宠物免受寄生虫侵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方法:1. 定期驱虫:根据宠物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驱虫计划,并按时使用驱虫药物,以预防蛔虫等肠道寄生虫的感染。
2. 定期洗澡:根据宠物的需求,定期给宠物洗澡,并使用有效的防蚤产品,以预防蚤虫和其他皮肤寄生虫的感染。
猫咪耳部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猫咪耳部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猫咪作为家庭中常见的宠物,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关注。
然而,猫咪也会患上各种疾病,其中耳部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本文将就猫咪耳部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猫咪耳部疾病的症状猫咪耳部疾病的症状多样,以下是常见症状的介绍:1. 外耳道出现异味:当猫咪耳朵出现异味时,很可能是发生了外耳炎。
外耳炎是由真菌、细菌等感染引起的,可能伴随瘙痒和红肿。
2. 频繁摇头和搔抓耳朵:如果猫咪频繁摇头,甚至用后腿搔抓耳朵,可能是患上了耳螨。
耳螨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会导致猫咪耳朵里出现黑褐色的秘ions。
3. 耳朵红肿和疼痛:耳朵红肿和疼痛常常是中耳炎的症状。
中耳炎是由感染、过敏等因素引起的,可能导致耳道发炎和积液。
4. 耳垢异常:耳垢是猫咪耳朵正常的分泌物,但当耳垢变得黄色或者黑色,并且量增多时,很可能是猫咪患上了耳螨或者其他耳部感染。
5. 平衡感下降:当猫咪耳朵患上感染或者中耳炎时,内耳的平衡感受器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猫咪出现行走不稳定、摇摆等症状。
二、猫咪耳部疾病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耳部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介绍:1. 外耳炎的治疗:外耳炎通常需要清洁耳朵,并且应用适当种类的耳膏或者滴剂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的滋生。
重度感染需要使用口服或者肌肉注射的抗生素药物。
2. 耳螨的治疗:一旦诊断出猫咪患有耳螨,便需要使用治疗耳螨的抗寄生虫剂。
常见的抗寄生虫剂有顺硫磷和伊维菌素等,或者使用医生建议的局部治疗的药物。
3. 中耳炎的治疗:中耳炎的治疗复杂一些,需要采取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
例如,感染引起的中耳炎通过使用抗生素来清除感染。
对于过敏导致的中耳炎,需要进行过敏治疗。
4. 其他耳部感染的治疗:针对不同的耳部感染,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通常情况下,采用局部治疗为主,如滴耳液、耳膏等。
5. 手术治疗:在某些严重情况下,如严重耳道感染、肿瘤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胎盘寄生虫-猫咪体内寄生虫疾病常见症状

胎盘寄生虫-猫咪体内寄生虫疾病常见症状猫咪体内寄生虫疾病常见症状体内寄生虫疾病最常见的猫体内寄生虫是软体虫,其中最主要的种类是侵入胃肠道的蛔虫、绦虫和鞭虫。
寄生虫在猫体,包括眼睛、肺和几乎无处不有。
蛔虫猫体内最常见的是蛔虫科的两种蛔虫,即弓蛔虫和毒蛔虫。
它们并不吸血,而是从猫肠道内消化食物中获得营养。
产出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然后由其他菹直接或通过老鼠或甲虫间接吃进肠胃。
幼虫可以穿过胎盘侵害里的胎猫,有时会进入母乳中。
蛔虫一旦进入幼猫体内,会通过肝、和肺转移到肠道。
因此,幼菹比成年猫所受的伤害更严重。
并可能导致腹泻或便秘、贫血、肚子肥大、健康状况不佳。
鞭虫和线虫这两种寄生虫比蛔虫小些,在猫体内较少见。
它们和蛔虫一样有-个直接生活周期,卵和幼虫无需中间寄主。
线虫幼虫寄生在小肠里;潜入肠壁,可能引起岀血,而鞭虫喜欢待在大肠里。
这两种寄生虫引起的症状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
钩虫它们经过口腔或者钻入皮肤,进入寄主体内,然后再转入小肠,也可以通过胎盘侵袭胎猫。
这种肠虫产生的症状有腹泻(粪便经常带血丝)、虚弱、贫血。
狗狗感染寄生虫疾病以及相关症状对于幼犬、成年犬、怀孕母犬来说,他们的驱虫计划并不完全一样,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吧。
1【为什么要给狗驱虫】狗身上有很多种寄生虫。
寄生虫会严重影响狗狗的健康,影响幼犬的生长发育,为其他病原体的入侵创造条件。
另外,如果主人不理解驱虫的必要性,放任不管,严重的情况会导致狗的死亡,甚至感染人类和儿童。
因此,对狗进行驱虫是非常重要的。
2【狗会开什么虫子?】有些寄生虫的名字父母很熟悉,但有些不常见的可能父母不太清楚。
寄生虫有两种,一种是体内寄生虫,另一种是体外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主要从狗身上吸收营养,不仅带走狗的营养,还会引起疾病,可能会感染一些致命的疾病。
体内寄生虫:蛔虫、钩虫、鞭虫、心虫、肺线虫、犬肺吸虫病、绦虫、犬旋毛虫、肝吸虫、弓形虫、犬黑热病、犬眼虫、犬巴贝斯虫、食管线虫、犬舌虫、阿米巴、伊氏锥虫、球虫等。
宠物猫的皮肤寄生虫感染与防治

宠物猫的皮肤寄生虫感染与防治宠物猫作为人们喜爱的伴侣动物,其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而皮肤寄生虫感染是猫咪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这些寄生虫会引发宠物猫的皮肤瘙痒、毛发脱落以及其他皮肤病变。
为了保障宠物猫的健康,并防止寄生虫传播到人类身上,我们需要了解皮肤寄生虫感染的原因、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一、皮肤寄生虫感染的原因宠物猫的皮肤寄生虫感染主要由以下几种寄生虫引起:1. 跳蚤:跳蚤是最常见的猫咪寄生虫之一,它们寄生在猫咪的皮毛上,以其血液为食。
跳蚤会引发宠物猫的剧痒和过敏反应。
2. 耳螨:耳螨会寄生在猫咪的耳朵内部,引起耳部瘙痒和发炎。
3. 疥螨:疥螨感染会导致宠物猫出现皮肤破损、湿疹和毛发脱落等症状。
4. 虱子:虱子寄生在猫咪的毛发中,会造成明显的瘙痒和不适感。
二、皮肤寄生虫感染的症状宠物猫感染皮肤寄生虫后,可能出现以下症状:1. 皮肤瘙痒:感染跳蚤、耳螨或疥螨的猫咪常会频繁抓搔皮肤,甚至造成创伤。
2. 毛发脱落:寄生虫感染会导致猫咪的毛发稀疏,甚至脱落。
3. 皮肤病变:某些寄生虫感染还会引发猫咪的皮肤病变,如湿疹、糜烂和脓疱等。
4. 异常行为:感染寄生虫的猫咪可能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异常行为。
三、皮肤寄生虫感染的防治方法为了预防宠物猫的皮肤寄生虫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驱虫:定期将宠物猫带到兽医那里进行驱虫是防治皮肤寄生虫感染的基本措施。
兽医可以根据猫咪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2. 清洁环境:保持宠物猫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十分重要。
定期清扫猫咪常待的区域,清除可能藏匿的跳蚤、虱子等寄生虫。
3. 毛发护理:定期给宠物猫清洗毛发,并使用适合的防虫喷剂或液体来防止寄生虫滋生。
4. 耳部清洁:定期检查和清洁猫咪的耳朵,以减少耳螨感染的风险。
5. 预防接触:避免宠物猫接触可能携带寄生虫的动物或环境,如野生鼠类和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方。
综上所述,了解宠物猫的皮肤寄生虫感染与防治是保障猫咪健康的重要一步。
猫有绦虫的症状-猫绦虫病的症状及治疗

猫有绦虫的症状-猫绦虫病的症状及治疗猫为什么患得绦虫病猫绦虫病的症状及治疗绦虫病是由各种绦虫寄生于猫小肠而引起的寄生虫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猫绦虫病的症状及治疗,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
猫绦虫病的症状及治疗[病原]寄生于猫的绦虫主要有带状带绦虫、豆状带绦虫、阔节双槽头绦虫、旋宫属绦虫等。
绝大多数绦虫体呈扁带状。
虫体分为头节、颈节和体节,体节数目因虫种不同而不等。
虫体长短不一,短的仅有一个节,长者可达数米。
绦虫生活史比较复杂,概括起来分为两类:一类只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即虫卵排出体外,发育为六钩蚴,六钩蚴被中间宿主吞食后继续发育。
猫食入中间宿主或其脏器而被感染。
大多数绦虫都属于这一类型。
另一类绦虫需要两个中间宿主,虫卵被排出体外并发育为钩球蚴,被第一中间宿主食入后发育为原尾蚴,再被第二中间宿主食入,在其体内继续发育为裂头蚴,猫通过食入第二中间宿主而被感染。
旋宫属绦虫和阔节双槽头绦虫属于这一类绦虫。
绦虫寄生于中间宿主称为中绦期,其寄生于中间宿主脏器内,对动物的危害性较成虫更大,如囊尾蚴病、棘球蚴病。
[症状]表现为慢性腹泻和肠炎。
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呕吐,消瘦,生长迟缓,瘙痒。
症状严重程度与寄生虫数量有关,寄生数量少时常无明显症状。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在肛周、粪便、活动环境等发现节片,以及粪便中检出虫卵等,可作出初步诊断。
[治疗](1)溴酸槟榔甲酯0.4~1.0毫克/公斤体重,先禁食后一次投给。
剂量过大可致呕吐,唾液分泌增多,注射阿托品可控制这一副作用。
1岁以下的猫,患肠炎、心脏功能不良或循环障碍的猫禁用。
(2)吡喹酮5毫克/公斤体重,一次口服,对各种绦虫有效。
此药安全范围大,副作用小,喂药前后不用禁食。
(3)阿苯咪唑20毫克/公斤体重,腹腔内给药,对猫细粒棘球蚴有效。
(4)氯硝柳胺70毫克/公斤体重,一次口服。
服药前禁食12小时。
[预防]避免猫采食未煮熟的动物内脏、鱼等,更要禁喂生食。
猫咪钩虫病症状及治疗方法

猫咪钩虫病症,科属:寄生虫疾病症状:食欲减退不食呕吐下痢粪便带血消瘦贫血脱水虚弱皮毛干燥瘙痒,绊运猫舍小编来讲解如何治疗:
概述
钩虫病是一种由钩虫寄生于猫的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中),引起猫贫血、胃肠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的一种寄生虫病。
本病主要发生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北方地区均有本病流行。
发病原因
寄生于猫的钩虫通过粪便可排出虫卵,经孵化后变成幼虫,并从土壤获取养分而发育。
主要感染途径为口和皮肤,口又是猫的主要感染途径。
主要症状
猫感染钩虫病后,会出现食欲减退或不食、呕吐、下痢等,典型症状表现为排出的粪便带血,色呈黑色、咖啡色或柏油色。
病猫也会出现可视粘膜苍白、消瘦、脱水,红细胞数下降,比容下降等症状。
病猫可能极度衰竭死亡。
而钩虫性皮炎则是指躯干皮肤过度角化、瘙痒,破后可造成皮肤继发感染性皮炎。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当猫出现贫血、血便、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时,可考虑为猫患该病。
取粪便进行饱和盐水浮集法,在显微镜下镜检,发现钩虫卵可确诊。
治疗方法
丙硫苯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口服;
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皮下注射;
严重的进行对症疗法:补液、补碱、强心、止血、消炎等。
防治方法
保持猫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经常用消毒药水喷洒猫活动的场所,以便杀灭幼虫,平时要对猫进行定期驱虫。
以上就是猫咪钩虫病症状及治疗方法,绊运猫舍提供专业的宠物健康知识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症状识别猫咪常见的寄生虫病猫咪
寄生虫病属于慢性病,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不会被发现,定时为猫咪驱虫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怀疑猫咪还是得了寄生虫病,以下几种临床症状可以帮你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绦虫病
当猫体内有绦虫寄生时,绦虫头节的小钩和吸盘吸附在小肠惑膜上,造成戳膜损伤,引起肠道炎症反应,重者造成肠黏膜出血引起出血性肠炎症状。
虫体刺激肠道,使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粪便稀软。
虫体在肠道中不断吸取掠夺营养,使机体造成营养缺乏,发育缓慢,消瘦、贫血、异嗜、被毛粗乱无光泽。
另外虫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分泌毒素,可引起机体中毒,出现神经症状。
虫体很长,在肠腔内可集成团状,造成寄生虫阻塞,出现呕吐、腹痛、脱水及全身症状。
患有绦虫病的猫,临床上大多都可以在肛门周围看到白色能收缩的节片,虫体干死后粘在肛门周围似芝麻粒状。
可以判定是绦虫病。
另外在粪便中可以见到绦虫节片。
实验室诊断,用漂浮法镜检可以见到绦虫虫卵。
二、耳螨
耳螨虫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
临床表现耳部奇痒,患猫不时的用后爪搔抓耳部。
常可见有皮肤损伤、耳血肿、摇头不安。
耳道中可见有棕黑色的分泌物及表皮增生症状。
当继发细菌感染
时可造成化脓性外耳炎及中耳炎。
深部侵害时可引起脑炎,出现脑神经症状。
患猫耳部疼痛明显,有压痛,拒绝检查耳部。
三、肝吸虫
虫体寄生于胆管及胆囊中,机械性的刺激胆囊及胆管黏膜,引起胆管壁变厚、发炎,影响胆汁排泄,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临床上出现呕吐、腹泄。
大量虫体寄生时,可使胆管阻塞,使胆汁排泄受阻,胆汁在体内集聚形成全身性黄疽,先以可视黏膜出现,如眼结膜、口腔教膜,几天后可见全身皮肤变黄。
由于虫体寄生时间较长,长期刺激肝脏胆管,可使肝细胞变性、结缔组织增生、肝硬化。
腹外触诊时可以感觉到质地较硬增大的肝脏。
据临床死亡剖检的病例可见,肝脏可达正常肝脏的2-3倍,且表面凸凹不平,质地坚硬。
临床上还可见到精神沉部,病初食欲逐渐减少到不食,继之呕吐、腹泻、脱水,可视黏膜及皮肤发黄,尿液呈桔黄色。
该病不难诊断,黄疽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尿液桔黄色。
结合问诊,该病都有吃过生淡水鱼的病史,吃过生淡水鱼后7-25天出现黄疽症状可确诊。
四、蛔虫
蛔虫在体内寄生过程中主要是夺取动物体内营养,给机体造成机械性刺激。
虫体在小肠内可以引起卡他性肠炎,使肠黏膜损伤出血。
当大量蛔虫寄生时,可使肠管造成蛔虫性阻塞、肠套迭、肠穿孔及肠坏死。
当虫体逆行至胃、胆管、胰管中,可引起猫的呕吐、胆囊炎、出现黄疽症状和胰腺炎。
幼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特别是在肺中,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症状。
虫体在肠道中寄生,
可掠夺机体大量的营养物质,使机体造成营养不良、消瘦、贫血。
胃肠功能紊乱,生长发育缓慢,被毛粗乱,营养不良,机体逐渐消瘦,呕吐、腹泻,有时呕吐物和粪便中可见有蛔虫体。
造成蛔虫性阻塞、肠套迭或肠扭转时可出现频繁呕吐、腹痛、脱水、排粪停止。
手触诊腹部时,可感到腹腔内有硬块及肠壁由粗变细。
造成肺炎时,可见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有罗音,有的猫还可出现神经症状。
粪便和呕吐物中可直接见到虫体。
五、蚤病
蚤在宿主身上叮咬皮肤,吸血分泌唾液刺激宿主,引起过敏性强烈搔痒及不安,猫经常啃咬搔抓,可见皮肤上有点状红斑或慢性皮炎。
大量寄生时,可见宿主贫血,消瘦,皮毛检查时可见毛根部有跳蚤爬动。
六、弓形体
感染后,体温升高40℃以上,呈稽留热型,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至废绝,粪便干燥,呼吸困难,有咳嗽、呕吐,体表淋巴结肿大,肌肉强直。
初期可视黏膜充血,后期贫血,妊娠猫可发生流产。
大多数以隐性感染为主,成为带虫者,可传播给人。
如怀疑有此病,应将猫带到兽医院进行实验室化验,检查有无感染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