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

合集下载

科技论文的结构有什么要求

科技论文的结构有什么要求

科技论文的结构有什么要求引言科技论文的引言部分应该包括对研究背景和目标的简要介绍,以及论文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动机。

此外,引言部分还应该提供相关研究进展的综述,并指出目前该领域的知识空白。

引言部分应该清晰地表达问题陈述和研究目标,并提出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在科技论文中,文献综述部分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了当前研究领域内已有的知识和研究成果。

文献综述应该全面而准确地总结相关文献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研究方法和结果的讨论。

此外,文献综述部分还应该指出当前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知识空白,并为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方法在科技论文的方法部分,必须清楚、详细地描述研究的方法和实验步骤。

这个部分应该让读者能够重复实验并验证研究的有效性。

应该明确描述样本或数据的来源,实验设计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此外,方法部分还应该描述实验的限制条件和如何处理可能的误差来源。

结果科技论文的结果部分应该展示研究的实际结果,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结果应该以简洁、清晰的方式呈现,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或其他适当的方式展示实验数据。

此外,结果部分还应该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解释,并与文献综述部分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讨论在科技论文的讨论部分,应该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讨论部分的目标是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并将其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和讨论。

这部分应该回答引言中提出的研究问题,并对研究的局限性和可能的改进或未来工作进行讨论。

结论科技论文的结论部分应该概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提出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建议。

这个部分应该清晰地回答研究的目标,并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结论应该简洁明了,不应该包含全新的信息或观点。

参考文献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应该列出所有在文中引用的文献,并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排列。

引用格式可以根据期刊或会议的要求进行规定。

参考文献的数量应该足够全面,覆盖该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成果。

以上是科技论文常见的结构要求,每个部分的内容和顺序可能根据具体的论文和期刊的要求有所不同。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科技论文写作规范1.论文结构写作规范作为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其基本要素应包括: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

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必要时)、参考文献为主体部分。

其前为前置部分。

必要时,其后可加附录部分。

1.1 题名与层次标题1.1.1 题名题名,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

一个好的题名,常会使文章增色添辉,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如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因此,在写作时应考虑用言简意赅的20字以内的词语组合为宜.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中常见的问题如下:1) 题目大、内容少和题目小、内容多。

这主要是没有把握好文题关系.对于前一种,或根据内容重新给题,或根据题目充实内容;对于后一种,应把握好与题目无多大关系的略写或不写。

2) 随意设置副标题。

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设副标题,仅在靠正标题无法完全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时加设。

同时要注意避免副标题大于主标题。

3) 连用同义、近义词。

如“××分析研究”,“××研究探讨”。

“分析、研究、探讨”为近义词,题名中保留其一即可。

4) 拔高文章层次。

有的文章只是一般的论述分析,谈不上研究,但作者往往喜欢冠上“研究”二字作为题目,这就很不恰当地拔高了文章的层次,因此“研究”一词应当删去。

1.1.2 层次标题科技论文层次划分的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不少作者仍在沿用中文数字表示法。

层次划分的章条层次可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点,末尾一级不加。

层次分级以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

它的正确位置是各级章条顶格书写。

层次标题中,最好不用标点符号,实在删不下去的,可采用空格方法断开。

1.2 作者署名与摘要1.2.1 作者署名对于论文作者,除在题名下方署名外,还应在首页地脚处(下方)对文章的主要作者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及主要从事什么研究.便于让读者更详细地了解论文责任人。

科技论文标准格式

科技论文标准格式

科技论文标准格式科技论文在情报学中又称为原始论文或一次文献,它是科学技术人员或其他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的研究和阐述,进一步的进行一些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总结和创新另外一些结果和结论,并按照各个科技期刊的要求进行电子和书面的表达。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科技论文的标准格式。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科技论文格式如下:标题(居中,小二黑体)作者姓名1,作者姓名2,作者姓名3(小四号宋)1作者单位, (邮政编码)(五号仿宋)2作者单位, (邮政编码)(五号仿宋)3作者单位, (邮政编码)(五号仿宋)E-mail(小五,Times New Roman)摘要:本文给出了一种……(五号,楷体)页边距: 左右各:3.17cm, 上下各:3.5cm;页眉:2.8cm, 页脚:3.0cm。

关键词:(3~5个)1. 引言或前言(四号,宋体,加粗)近年来。

(正文五号宋体,段首空两汉字字符,1.25倍行距)页边距: 左右各:3.17cm, 上下各:3.5cm;页眉:2.8cm, 页脚:3.0cm。

2. 相关介绍(同上)2.1 一级子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2.1.1 二级子标题(五号,宋体,加粗)3. ……4. ……5. 结论(同上)本文得出了……参考文献(小四号黑体,居中)[1] H.E.S.Said, T.Tan and K.Baker.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handwriting. Pattern Recognition, 33:149-160, Jan. 2000[2] 吴佑寿,丁晓青,汉字识别原理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8.(五号宋体)[3] 张效林,韩卿,薄相峰等.几种金属离子对OMG可脱墨性能的影响.中国造纸,2004(10):9~11.科技论文科技论文也是一种学术论文。

环境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结构和要求

环境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结构和要求
虽有些暂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从发展来看仍有其重要意义者也应列入有实用价值的范例如回顾性研究可为前瞻性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条理性条理性是指思想语言文字达到的层次要求用客观的论据和符合逻辑的推理来论证和阐述问题形成结构严密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结论明确说理性强可信度大的文章
环境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基本结构和要求
摘要 •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全文的概括和浓缩,是一篇有数 据有结论的短文。他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从而大大节 约阅读时间,能在短时间内让读者决定是否值得进一步 详读全文。环境科学论文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 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3人称写,避免使用“本文 研究了⋯ ”、“作者研究了⋯ ”等字样。摘要应以过去 时态阐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结果 和最终结论,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 摘要的字数不宜超过250个实词。缩略语、略称、代号 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一般比较重要的论文都有 摘要内容,较简单或较短的论文也可没有摘要。
关键词 • 是指用以表示论文主题内容的规范名词或术语(或 词组),它可以有以下作用:供读者了解全文涉及 的主要内容;供读者检索已发表的有关文章;编制 个人检索卡片;供计算机检索收录文章用每篇论文 选取3~8个关键词;可从文题或摘要中选取能代表 论文主题内容的有关词或词组作为关键词这些词
最好与正式出版的主题词表或词典提供的规范词
二、基本结构和要求
• • • • • • • •
文题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正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题 • 文题应简短明了开门见山,对读者具有吸引力, 能准确地概括论文内容,点明主题,做到文题与 内容相符(常见错误),一般文题不超过20个字。 写作中应注意:文题中无虚词如关于…、对于…等。 文题开头避免使用阿拉伯数字,以利于编制索引。 少用或不用副标题。尽可能避免使用标点符号, 需要特殊说明时在文题右上角标注*并在本页左下 脚说明,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9854367)。非公知、公用的名词术语要书写 全称,不能随便缩写,如把环境影响评价写成环 评(口语化)。

科技论文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写法

科技论文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写法

2.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 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 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 ;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应提供 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解读: • 新发现:新物种、新成分、新生物群、新结构、新现象等; • 新手段:新材料,新工具和新方法(新技术); • 新假说及新理论:新假说(被子植物起源假说),点断平衡理论; • 科学总结:综述(Review), 包括进展、评述、前沿、动态和书评; • 质疑:意见(Opinion) 、争鸣。
• 6. 引言部分 •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状况,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选题 意义,研究材料和方法。另外还可包括讨论内容的介绍。 • 7. 研究方法/实验步骤 • 8. 研究结果 • 9. 讨论部分 • 现在到了你写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很多人认为讨论部分最难写。他们 常常不知道该写什么。学生常常不能把结果从他们的解释、含意和结 论中分离出来。此外,他们不善于思考可能存在的其他解释。好的讨 论通常以得到的结果和解释的评论开始。 • 对结果的解释、验证、意义和未来工作的说明,而不是重复结果的描 述。 • 10. 结论(可以不写,也可以写) • 11. 致谢:对支持的基金和协助的工作人员的感谢。 • 12. 参考文献 • 13. 附录
毕业论文格式的其他要求:
• ①毕业论文的字数要求。 • ②表述要求。毕业论文是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详细表述。要 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意准确 、鲜明,语言通顺、流畅,用规范汉字,不写错别字。一 般情况下应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若手抄则要求书写工整 。 • ③修改要求。论文初稿写好后,全文阅读,前后对照,检 查论点论据论证和词句运用,修改好了之后,搁置几天或 者一两周,再来挑毛病,经过多次修改、加工、润色,最 后在老师指导下定稿。

1 科技论文基本结构解析

1 科技论文基本结构解析
例1 研究一种制取苯乙醛的新方法 这是动宾结构(研究+新方法),可改为偏正结构: “一种苯乙醛制取新方法的研究”;按题名精练原 则,可以改为:“一种制取苯乙醛的新方法”。
还有一种例外,即“(试)论……”、“(浅)
谈……”等形式的题名可用动宾结构。例如:
例2 试论物流系统的网络模式
1.3.2 选词应准确
道论文所反映的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
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 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多为学术性 期刊所采用。 篇幅以200~300字为宜。
实例
例6《黄瓜无土栽培结果期营养液配方的优选》
利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优选出适合黄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方。 研究了氮、钾、镁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叶绿素
1.2.2 简短精练
GB7713-87规定,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这里介绍几种减少题名字数的方法:
1)可能删去多余的词语
例如:番茄耐弱光性遗传规律的分析及研究
2)避免将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
例如:叶轮式增氧机叶轮受力分析探讨
“分析”与“探讨”义近,保留其一即可。
3)题名不易简化时,可加副题名来减少主题名的字数
达的可能不是作者的本意。 例如:拱坝的应力特点和分布规律的探讨 修改后为:拱坝应力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的探讨
几个成功的论文题目
蒙古包式奶茶粉的研制及工艺探讨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2. 署名
作者在撰写的论文中署名有以下3个方面的意义:
1)署名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规定:“著作权 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 分,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2)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

2题名+单位英文名

2题名+单位英文名

当有介词by时, 应保留investigation 之类 的词。
Investigation of phase behavior of polymer blends by thermal methods. A study of rate constants for two-phase electron-transfer reaction by A.C. impedance → A.C. impedance study of rate constants for two-phase electron-transfer reaction
The synthesis of a novel alcoholsoluble polyamide resin → Synthesis of a novel alcoholsoluble polyamide resin
• Avoid nonquantitative , meaningless words like “rapid” and “new”
“Speciation”(鉴别 分类)含义已经包括物质 的 各 种 化 学 形 态 、 形 态 分 析 。 “Chemical”、“Analysis”应删去。
举例
在三个升温速率下用热天平研究 煤的热解及其反应动力学 → 煤的热解及其反应动力学 PES/PC 共混体系的研究 → PES/PC 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PES/PC 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力学性能
• In most cases, omit “the” at beginning of the title
The microstructure of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 Microsபைடு நூலகம்ructure of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科技论文的结构及组成

科技论文的结构及组成

实用医药杂志2019年7月第36卷第7期Prac J Med&Pharm.Vol36,2019-07No.07成,而且没有破坏角膜组织的完整性,使术后角膜保留正常的生理结构,术后不需缝合角膜组织[2],是目前矫正散光的较好的方法之一。

该手术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在眼内有良好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V4cTICL可以矫正-0.50D~-6.00D的角膜规则散光。

在获得全程视力的同时也矫正了术前角膜散光。

该组28例患者术后1周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部分患者的视力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视力下降,术后1个月及6个月视力有所波动,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患者半年散光度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

患者半年时等效球镜为-0.5-+0.25D 说明该手术具有非常好的术后预测性及良好的眼内稳定性。

人工晶状体的型号和位置以及虹膜是否有囊肿等,是发生移位和旋转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术前精准测量白到白的距离至关重要[3]。

该组病例中在半年时人工晶体旋转度数为(3.16±1.34)°。

所有患者人工晶体旋转未超过5°,说明该人工晶体早期旋转稳定性较好。

让人工晶体稳定,旋转发生小,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1)术前确保角膜白到白准确测量;(2)术前定位准确;(3)术中完全吸出人工晶体与透明晶体之间的黏弹剂。

要求术中各项操作精确到位,避免损伤角膜组织及透明晶体[4]。

由于该组病例观察时间短,人工晶体旋转长期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V4cTICL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具有很强的预测性、手术效果稳定、手术并发症少、人工晶体可以取出、具备可逆性,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眼科医师的关注[5]。

相信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在临床工作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费孝庆,廖荣丰.有晶体眼后房型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及散光的长期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 (10):1485-1488.[2]陈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5):799-800. [3]吴燕,罗涛,蒋炜,等.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并发症观察及其处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2):182-184.[4]REL J,KREZ C,FRANCISCO J,et al.Visual and Optical per-fomanceand quality of lifeerimplantation of posteorchamber ph-akic in tmocular lens[J].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2014,25l(1):331-340. [5]ALFONSO JF,BAAMONDE B,MADRID-COSTA D,et al.Col-lagen copolymer torie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eularlenses to correct high myopic astigmatism[J].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15,36(8):1349-1357.[2019-02-12收稿,2019-03-10修回][本文编辑:刘一洋]科技论文的结构及组成科技论文的结构是由各个组成部分紧密关联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从开头、中间到结尾均要达到首尾连贯、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basic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paper基本结构⏹Title⏹Authors and Addresses⏹Abstract and Keyword⏹Introduc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Results⏹Discussion & Conclusion⏹Acknowledgements⏹References1. 文题Title⏹generally not more than 20 words.⏹⏹with little or no subtitle;⏹⏹as much as possible to avoid the use of punctuation;⏹⏹not known terminology common to write the full name not casually abbreviation⏹⏹try to use the key words in the paper in the title⏹⏹The title of the paper begins - avoid using Arabia digital for indexing2.作者Author作者姓名和顺序☐Paper authors or main author should be the first author;☐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ame author: CO first author☐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sometimes put second, sometimes placed in the final, if the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is not the first writer, is in the manuscript contact to corresponding author contact, in general,tutor act as corresponding author.作者地址的标署☐As far as possible, given the detailed address;☐If the paper, a new address of the author to publish, the new address should be given in a footnote to the current address;If the first author is no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author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periodical expression, and advance told editor. Journal of multi use an asterisk (*), a footnote or acknowledgements form tagg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or contact3. 摘要Abstract:1 传统式摘要(IMRD格式,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和discussion )2结构式摘要格式(Structured Abstract) : 目的(Objective),设计(Design)、单位(Setting)、对象(Patients, Participants)、处置(Interventions)、主要结果测定(Main Outcome Measure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结构式摘要的类型⏹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Background, 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s⏹The LancetBackground, Methods, Findings, Interpretation⏹JAMAContext, Objective, Design, Setting, Patients, Interventions, Main Outcome Measures, Results, Conclusion Keywords (关键词)⏹Don't use too wide a word do keywords (for example: organic compound, ecological science, and so on), so asnot to lose the retrieval function;⏹Avoid using abbreviations as keywords custom, abbreviations, unless it is scientifically recognized proprietaryabbreviations (such as: DNA);⏹Keywords quantity should be moderate科技论文的主体部分⏹Introduc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Results⏹Discussion & Conclusion1.Introduction:写作内容⏹Summary of background⏹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explains the research purposeIntroduction :写作要求⏹The introduction discusses - is not segmented, don't illustrations and list, without derivation and proof of theformula;⏹- should quote the "most relevant" literature to guide readers. Avoid studiously avoided referring to relevantliterature the most important;⏹The lack of previous work and innovative narrative to emphasize their study, should be cautious and leaveadequate leeway (to avoid the "first put forward", "great discovery", etc.)——To the author’s knowledge… /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literature about…;等等⏹The introduction of space size, there is no unified regulations·2.Materials and methods: 内容⏹clear descrip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object and method choic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steps;⏹list establishing method of reference, and make a brief description (but need not repeat all description);⏹if the existing method has been improved to a new or substantial, will clearly indicate that the improvedreason-Materials and methods: 要求⏹using past tense;⏹The action execution cannot be omitted——To determine its respiratory quotient, the organism was… (the organism determine…?)——Having completed the study, the bacteria were of no further interest. (the bacteria completed the study?)⏹the references as accurately as possible——cells were broken by as previously described[9] 应改为:cells were broken by ultrasonic treatment as previously described[9].3.结果Results:⏹Expression of - of experiments or observations to generalize and refine⏹Use of text and graphics combined form - data expression⏹The original data - as far as possible to list "results", and not only reported statistically processed data.4讨论与结论Discussion - 讨论(a)Stating the main findings(b)In this study,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c)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d) Research direction of unanswered questions and future时态⏹现在时:具有普遍的意义推论或结论:——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values for the yields agree well.——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reaction rate may be determined by the amount of oxygen available.⏹过去时:所概述推论的有效性只是针对本次特定的研究:——In the first series of trials,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were all lower than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Conclusion - 结论−The main argument and f understanding of author− Concluding exposi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spects of application, possible limitations and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 in depth;− Conclusion should not involve new facts, nor simply repeat the abstract, introduction, results or discussion in the sections of the sentence科技论文的篇尾部分1.致谢(Acknowledgements)⏹For the less signature condition, but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ontributors can indeed, "Acknowledgements " inthe form of a list of.⏹“A cknowledgements “start with “We thank”, not “We wish to thank”2.参考文献(References)⏹selected literature theme must b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paper⏹must be personally read⏹priority cited papers: the latest published / specific journals / specific author⏹avoid excessive author self citation⏹follow the quasi journals style requirements⏹ensure that each abstract Literature (the name of the author, title, journal or monograph, etc.) is corre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