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科学名人 中国现代科学家(四)梁希 茅以升 严济慈 周培源
近代大师: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81人名单

近代大师: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81人名单近代中国人才辈出,因此,在当时中国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就汇集了在文、理、工、医等各学科方向能够独当一面的卓越人才。
中央研究院于1928年成立,然而直到20年后的1948年3月,才正式召开了院士评议会,当选出首届院士,共81人。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合影具体名单如下:姜立夫(1890.7.4-1978.2.3),数学家,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
许宝騄(1910.9.1-1970.12.18),数学家,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
陈省身(1911.10.28-2004.12.3),数学家,伯克利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的创始人,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创始人。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数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在数学多个领域有杰出贡献,有「”华氏定理”等。
▲ 陈省身和华罗庚夫妇苏步青(1902.9.23-2003.3.17),数学家,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
吴大猷(1907.9.29-2000.3.4)物理学家,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中国物理学之父。
吴有训(1897.4.26-1977.11.30),物理学家,国立中央大学教授,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奠基人。
李书华(1889.2.10-1979.7.5),物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叶企孙(1898.7.16-1977.1.13),物理学家,清华大学物理系创始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赵忠尧(1902.6.27-1998.5.28),核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中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
▲ 梅贻琦(前排左二),叶企孙(正中),赵忠尧(前排右二)严济慈(1901.1.23-1996.11.2),物理学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饶毓泰(1891.12.1-1968.10.16),物理学家,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国之巨匠」盘点中国10位不同领域的“行业之父”

「国之巨匠」盘点中国10位不同领域的“行业之父”1、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詹天佑(1861—1919)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
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2、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3、中国当代建筑之父——梁思成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参与了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
4、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卢鹤绂(1914.6.7-1997.2.13),出生于辽宁沈阳,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
卢鹤绂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和核物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5、中国航空、导弹之父——钱学森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6、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束星北(1907年10月1日—1983年10月30日),江苏扬州市人。
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
毕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有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物理人才。
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后转向气象科学研究。
晚年,为开创我国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
7、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中国最伟大100位科学家

中国最伟大100位科学家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钟观光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秉志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丁颖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李四光卓越的地理学和气象学家——竺可帧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陈焕镛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耪第一位现代数学博士——胡明复我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陈建功动物遗传学的创始人——陈帧小麦大王——金善宝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微循环障碍研究的先驱——钱潮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吴有训我国心理学界的圣人——潘菽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张孝骞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叶企孙一生追寻“科学之光”——严济慈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创始人——胡焕庸一生为了妇女儿童的健康——林巧稚电子学科奠基者——朱物华美国两次都留不住的科学家——傅鹰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张钰哲中国的“克隆之父”——童第周中国核物理事业的先驱——赵忠尧桃李满园的一代宗师——周培源分子光谱研究的奠基人——吴学周“数学王”——苏步青我国真菌研究的奠基人——邓书群[1] “长寿院士”——贝时璋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汤佩松中国市市才学的开拓者——唐燿中国X射线晶体学的创建人——陆学善应用光学事业的开拓者——龚祖同充满传奇色彩的水声学家——汪德昭中国催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张大煜中国胸腔外科奠基人——黄家驷自称“候鸟”的鸟类学家——郑作新微生物学的“忠实牧童”——方心芳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王淦昌中国冶金物理化学的奠基人——魏寿昆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王应睐神经科学泰斗——张香桐以身殉职的两弹元勋——郭永怀为国为民,献身科学——张文裕一代数学宗师——柯召只有初中学历的数学巨匠——华罗庚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钱伟长“娃娃教授”——时钧“肝病的克星”——关幼波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钱三强中国孢粉学的奠基人——王伏雄第一个揭开原子弹秘密的人——卢鹤绂中国“群表示论”的奠基人——段学复石油能源专家——朱亚杰声学泰斗——马大猷“毛估大师”——卢嘉锡太空翱翔领航人——任新民中国大气物理研究的奠基人——叶笃正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陈芳允“伯乐院士”——钱令希中国声学事业的开创者——魏荣爵无机化学学科的奠基人——申泮文矢志不渝报效祖国——谈镐生国之大医——吴阶平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池际尚火箭和导弹专家——屠守锷无机材料科学的奠基人——严东生中国现代控制理论的开拓者——关肇直中国半导体科学的奠基人——王守武从零分起步的数学家——吴文俊情系祖国,造福人类——高小霞固体物理学的一代宗师——黄昆“红色科学家”——涂光炽红外物理和技术的奠基者——汤定元大地的女儿——郝诒纯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奠基人——徐僖科学界的女劳模——沈天慧“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全身心投入科学事业的——王业宁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中国教师节的首倡者——王梓坤激情于数学王国——王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误入”地球物理学——马在田中华“神光”的重要缔造者——邓锡铭激光元老——干福熹“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陈景润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高庆狮“嫦娥之父”——欧阳自远谱写观察宇宙的新篇章——苏定强中国计算机先驱——孙钟秀拓扑学大师——姜伯驹中国地震学泰斗——陈运泰立志“精忠报国”的科学家——白以龙从放牛娃到气象学家——黄莆辉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朱清时。
中国30位科学家名字

中国30位科学家名字1. 陈景润(Chen Jingrun) -数学家,著名的陈景润定理2. 杨振宁(Yang Zhenning) -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3. 李政道(Li Zhengdao) -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4. 周培源(Zhou Peiyuan) -数学家和力学家5. 袁隆平(Yuan Longping) -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6. 钱学森(Qian Xuesen) -航空航天科学家7. 高锟(Gao Kun) -通信工程师,被誉为"中国通信之父"8. 吴文俊(Wu Wenjun)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9. 朱自清(Zhu Ziqing) -文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10. 傅斯年(Fu Sinyi) -地球物理学家11. 方滨兴(Fang Binxing) -计算机科学家,中国防火长城项目负责人12. 钱三强(Qian Sanqiang) -材料科学家,领域为纳米材料与纳米器件13. 张衡(Zhang Heng) -古代科学家,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14. 曹光彪(Cao Guangbiao) -物理学家和慈善家15. 丘成桐(Qiu Chengtong) -数学家,丘成桐奖学金创办人16. 刘镇(Liu Zhen) -计算机科学家,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专家17. 朱熹(Zhu Xi) -宋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18. 王淦昌(Wang Ganchang) -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之父之一19. 陈省身(Chen Xingshen) -数学家,陈省身定理的提出者20. 槐聚雨(Huai Juyu) -地震学家,中国地震预报的奠基人21. 车万翔(Che Wanxiang) -地质学家,遗址考古学专家22. 任仲夷(Ren Zhongyi) -医学家,中华医学会第一任会长23. 王曙光(Wang Shuguang) -化学家,有机合成领域专家24. 戴逸(Dai Yi) -数学家,戴逸几何的创立者25. 张作舟(Zhang Zuozhou) -农业科学家,有机农业的奠基人26. 宋灵芝(Song Lingzhi) -动物学家,中国鱼类学奠基人之一27. 陶成章(Tao Chengzhang) -化学家,纺织化学与染料领域专家28. 穆青(Mu Qing) -生物化学家,研究光合作用和碳酸代谢29. 杜小川(Du Xiaochuan) -地质学家,地球科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30. 朱敦儒(Zhu Dunru) -地理学家、地貌学家家以上内容来自AI整理。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第一篇: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1926年应刘仙洲校长之邀,到北洋大学任教,1928年至1930年任北洋工学院院长。
任职期间,以严治校、率先垂范。
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工程教育中,创始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
茅以升个人简介1、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作为我国多学科卓越专家的茅以升,允为我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20世纪30年代,其担任在钱塘江上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钱塘江大桥,在中国桥梁工程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2、出身商人家庭茅以升先世经商,祖父茅谦为举人,思想进步,倾向革命,曾创办《南洋官报》,是镇江市的名士。
茅以升出生于江苏丹徒县(今镇江)一户书香之家,出生不久,全家迁居南京。
3岁时接受母亲的启蒙教育; 6岁读私塾;7岁就读于思益学堂(1903年在南京创办的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 1905年进入江南商业学堂;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及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
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是全班第一,5年各科总平均92.5分,为该学堂历史上所罕见。
3、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1916年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被清华学堂官费报送赴美留学。
191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
因茅以升成绩特优,从此康奈尔大学面试接收唐山交通大学的毕业生,为中国的大学特别是母校赢得了荣誉。
1921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
其博士论文《桥梁桁架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
茅以升简介——精选推荐

茅以升简介茅以升简介【篇1:茅以升简介】茅以升简介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是用心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建立人之一,是我国爱国人士之一。
【篇2:茅以升简介】茅以升简介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丹徒(今镇江)。
桥梁学家、教育家。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茅以升出生于江苏丹徒县(今镇江)一户书香之家。
3岁时理解母亲的启蒙教育,5岁读私塾,7岁入思益学堂(1903年在南京创办的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1905年入江南商业学堂,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
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是全班第一,5年各科总平均92?5分,为该学堂历史上所罕见。
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工程系。
同年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1917年获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
经导师贾柯贝(H?S?Jacoby)介绍,在匹兹堡桥梁公司实习,同时又利用业余时间到卡利基理工学院夜校攻读工学博士学位。
1919年成为该校首名工学博士。
博士论文《桥梁桁架次应力》的创见被称为茅式定律,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
1920年,茅以升应邀回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任教授。
1921年任学校副主任。
1922年7月,他受聘为东南大学教授。
中国近代科学家

中国近代科学家2009-11-29 18:441、钱学森(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
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
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3、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4、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
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 ”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
)5、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7、周培源(著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8、茅以升(著名桥梁专家、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9、邓稼先(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10、童第周(生物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11、钱伟长(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
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12、严济慈(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13、吴有训(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教育家)14、张钰哲(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
)15、汤飞凡(微生物学家,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人,沙眼病毒被称为“汤氏病毒”)16、丁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
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茅以升_名人故事

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茅以升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茅以升简介:茅以升(1896-1989),原名以昇,字唐臣,中共党员,中国桥梁学家、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江苏镇江人。
茅以升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191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1921年以论文《桥梁结构次应力研究》,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东南大学、北洋工学院等校教授、主任、校长、院长、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和交通部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后历任中国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研究所所长、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技术科学部副主任。
1979年因在土木工程上的贡献,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卓越校友”奖章。
1982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4年为加拿大土木工程协会荣誉会员;198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11月12日病逝。
茅以升长期从事桥梁工程、结构力学和土力学方面的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
他主持修建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该桥是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座跨度较大的现代桥梁,在建桥中采用了桥梁基础、桥墩、钢桁架梁三项工程上下并进的施工方法,并在“射水打桩法”、“气压沉箱法”和“钢桁架梁浮运法”中实现了全部工程半机械化施工,因而仅以两年半时间和低廉的造价,完成了这一艰巨的重要工程,并于1941年获得中国工程师学会荣誉奖章,在钱塘江桥建桥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土木工程,特别是桥梁工程的技术人才;参与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大桥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衔接起来,成为我国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并把武汉三镇联成一体,确保了我国南北地区铁路和公路网联成一体;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的建造,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科学名人中国现代科学家(四)梁希茅以升严济慈周培
源
近现代科学名人梁希
梁希(1883-1958),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国家林垦部(后改
为林业部)部长,对新中国的林业发展做出过卓著的贡献。
字叔五,浙江省吴兴县(现湖
州市)双林镇人。
幼年就读私塾,少年时成为晚清秀才。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于
浙江武备学堂,后东渡日本于士官学校学海军。
是年冬加入中国同盟会。
不久,考入东京
帝国大学,改学森林专业。
宣统二年(1910)春,奉同盟会派遣辍学回国,在浙江一带联
络党人,从事革命活动。
民国2 年(1913)留学德国,在萨克森州的格廷根森林学院从事森林学研究。
民国7年学成回国,于北京农学院任教,并与林业同仁创立中华农学会,任
理事长。
民国9年,改任浙江大学森林学院教授。
民国18年,被南京中央大学聘任为农
学院院长。
一年后,辞去院长职务,专任森林系主任。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南京中央大
学内迁重庆之际,他走遍川西各地,对川西木材进行物理性质分析,并着重研究重庆附近
重要商用木材利用价值,对当地盛产的竹材也进行各种试验。
1944年,梁希在中国共产党支持下,发起组织自然科学座谈会和社会科学座谈会,以学哲学相号召,实际上成为中国
共产党广泛团结知识分子的外围团体。
1948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被任命为林垦部(后改为林业部)部长。
此后,兼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
生物学部委员,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协会
副主席以及九三学社副主席等职。
1958年12月10日病逝北京。
著有《木材学》,译著有《木材工艺学》和《木材防腐学》等。
2019.5.13中国邮政2019-11《中国现代科学家(四)》(4-1)梁希
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
江苏省丹徒县(今镇江市)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
专家、工程教育家。
本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主持我国
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是积极倡导土力
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
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
2019.5.13中国邮政2019-11《中国现代科学家(四)》(4-2)茅以升
严济慈
严济慈(1900—1996),谱名泽荣,字慕光,号厂佛,生于浙江省东阳县下湖严村。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
1923年赴法国留学,1925
年获巴黎大学数理硕士学位,1927年获法国科学博士学位。
他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地
球物理学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这一,也是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光学造诣精深。
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应用物理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及名誉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及名誉主席。
2019.5.13中国邮政2019-11《中国现代科学家(四)》(4-3)严济慈
周培源
周培源(1902-1993)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1902年8月生于江苏宜兴。
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192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
1929年回国以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授。
1980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80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
周培源在学术上的成就,主要为物理学基础理论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的研究。
周培源从事高等教育工作60多年,学生遍及海内外,被人们称为“桃李满园的一代宗师”。
2019.5.13中国邮政2019-11《中国现代科学家(四)》(4-4)周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