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引入枢纽方案研究

合集下载

渝怀-怀邵衡铁路引入怀化枢纽方案研究

渝怀-怀邵衡铁路引入怀化枢纽方案研究

2 0 3
6 9 7 2
2 . 9 %
l 0 0 %
4 3 0
1 0 1 9 8
4 . 2 %
1 0 0 . 0 %
5 1 O
1 2 2 7 2
4 . 2 %
1 0 0 . 0 %
铁 道 勘 测 与 设 计 R A I L W A Y S U R V E Y A N D D E S I G N 2 0 1 " 3 ( 4 )_ _
1 . 8 %
1 . 8 % 9 . 2 % 1 8 . 5 % 1 . 7 % 2 . 9 % 4 . 0 % 7 . 7 % 8 . 5 % 0 . 8 %
9 5 . 8 %
2 0 8
2 1 7 l 2 0 3 2 3 3 5 2 1 5 3 3 2 5 0 6 9 2 4 1 1 7 8 8 6

3 1 9 8
1 8 . 5 % 7 0 0 0 3 1 . 4 %
5 %
1 2 0 0
l 4 7 2
1 0 1 9 8
( 2 0 3 5年 )
远 期
有 调 无 调 合 计
3 0 9 8 7 4 5 0 1 0 5 4 8
3 7 4 2 9

3 4 7 2
渝 怀 ~怀 邵 衡铁 路 引 入 怀 化 枢 纽 方 案 研 究
枢 纽 的客 货运 作业 量均 发 生较 大变化 。
矛盾 日益 突 出 。这 主要 表现 在 与城 市规 划 的配合 、
对 城 市环 境 的影 响 、 与 城 市交通 的关系 等方 面 。为
此, 在考 虑铁 路运 输组 织 、 工程 投 资的基 础上 , 铁路

合福铁路引入合肥枢纽线路方案研究

合福铁路引入合肥枢纽线路方案研究

合福铁路引入合肥枢纽线路方案研究摘要本文阐述了建设合肥至福州铁路引入合肥枢纽的意义,通过对合肥地区的整体规划以及合肥枢纽既有概况的分析研究合福铁路引入合肥枢纽方案。

从吸引客流、城市规划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对合福铁路引入合肥枢纽方案进行比选,强调了铁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铁路;枢纽;方案;研究中图分类号u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1-0040-020 引言合肥至福州铁路北接合蚌客专和京沪高速,并通过它们直达首都北京,形成北京至福州快速客运通道,填补了我国京广、沿海两大纵向客运骨干网之间的较大空白区域,实现以首都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和以福州、厦门为中心的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快速对接,实现华北、东北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快速联系。

并在适当时候通过规划建设的台海通道延伸至台湾,形成京福台快速铁路通道,使大陆与台湾通过快速铁路直接相通相连,可大大改善海峡两岸的交通条件,实现两岸的快速沟通,是全国快速客运网的组成和重要区际干线。

合肥至福州铁路引入合肥枢纽的主要目的是连接合肥至蚌埠客运专线,使得合福铁路与京沪高速铁路有必要的通路。

1合肥枢纽概况1.1枢纽既有概况既有合肥枢纽为十字型客货并列式枢纽,枢纽范围内共有13个车站,2个线路所,其中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有合肥站和合肥西站。

合肥站为枢纽主要客运站,规模为5台9线,站对右设有派驻内燃客机折返段、客整所和客车车辆段各一处。

合肥西站为辅助客运站,规模为2台3线,站对右设有机务折返段一处。

1.2枢纽总图规划概况合肥枢纽总图框架为环状结构。

南环线上新建合肥南客站,与既有合肥站一起形成“南北并立”的两大客运站格局。

合肥南站衔接沪汉蓉、合福铁路、阜合客专和合安城际,合肥站衔接合蚌客专、合杭客专和既有淮南线、宁西线、合九线,各条引入线间规划了相应的跨线车联络线,使两大客运站能相互替代,枢纽运输组织灵活。

2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概况2.1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以老城区为核心,重点向南、向西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北部、东部和西南部的发展,优化城市布局。

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引入青岛枢纽方案探讨

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引入青岛枢纽方案探讨

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引入青岛枢纽方案探讨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衔接山东省济南、青岛两大城市,沿线经济发达,城市间人员交流密集,如何使铁路更好的服务旅客出行,并满足铁路运输需求,是枢纽研究的主要目标。

文章对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引入青岛枢纽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运量预测分析、结合城市规划、满足服务运输的要求,并针对枢纽又提出理顺客车径路、合理进行客站分工的思路,提出了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引入青岛枢纽的推荐意见。

标签:高速铁路;枢纽;方案研究1 项目背景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简称:济青高铁)位于山东半岛,线路位于山地与平原交接地带,主要地貌类型有鲁西北平原区、低山丘陵区、胶莱平原区。

济青高铁是我国“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太青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胶济铁路通道内长途旅客运输高速化、直达化,城际旅客运输快速化、公交化,满足不同乘客出行的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条承担胶济半岛与周边省市间中长途旅客快速出行的客运高速铁路。

2 工程概况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线路全长307.83km,线路西起自山东省会济南市,东到青岛市。

线路自济南枢纽石济客专济南东站引出,沿既有胶济铁路北侧向东经邹平、淄博、青州,过潍坊后折向东南,经高密、胶州至青岛,引入青岛枢纽。

济青高铁起终点涉及两大枢纽,即济南枢纽、青岛枢纽,而济南枢纽总图格局相对稳定,并且在建石济客专已考虑济青高铁的接入,使石济-济青贯通,形成济青高铁连接石济客专、京沪高速铁路北京方向快速铁路通道。

青岛枢纽现为尽端式枢纽,其两处主要客运站青岛站、青岛北站均位于既有胶济铁路和胶济客专通道上,并邻海布置,扩建条件受限,且随着青连铁路、青荣城际及济青高铁的引入,枢纽格局较为复杂。

因此,如何完善青岛枢纽总图布置,理顺各线运输径路,是济青高铁引入青岛枢纽问题研究的关键。

3 青岛枢纽既有概况枢纽现衔接胶济线、胶济客专、蓝烟线、胶新线、海青线及枢纽内胶黄线共6条铁路,除海青线为单线内燃线路、胶新线为单线电气化线路外,其他均为双线电气化线路。

高速铁路引入枢纽及站型布置研究

高速铁路引入枢纽及站型布置研究

影 响安全 的 因素较多 。一般 在枢 纽方 式上优 先采用 。
地 下 引入方 式 : 路既 有通道 在地 下引线 , 车站 线 在
根据 表 2 分三 场并列 布 置 的 占 8 9 % , 两 场并 , .4 分 列 布置 的 占2 . 4 , ( ) 布置 的 占 6 . l 。分 76% 合 单 场 34 % 场 布置在新 一 轮规 划 中增 加 显 著 , 占 13以上 。详 已 /
能充 分利 用 既有铁路 土地 资源 及城 市对铁 路 的控制预 留土 地 、 化带 资源 , 具 体 的 引入 方 式 上 , 合沿 线 绿 在 结
建 构 筑物分 布 , 线路 技 术 条件 及 所 处 位 置 、 迁 成本 , 拆
名 人鬟 /d… 运站 称万送()/:: 晕 口量数 、、 客 人人 N , 运 d/ … / 个 / / 万对() …个 / , 站 终 对

线路/ 基 ・ 路
高 速 铁 路 引人 枢纽 及 站 型布 置 研 究
李 长 淮 ,宋 剑
70 4 ) 10 3 ( 中铁 第 一 勘 察 设 计 院集 团有 限公 司线 路 运 输 处 ,西 安

要 : 据 全 路 枢 纽 最 新 规 划 成 果 , 高 速 铁 路 客 运 站 的 特 根 对
关键词 : 高速 铁 路 ; 新 线 引 入 ;铁 路 枢 纽 ; 公 用 通 道 ;站 型
布 置
中 图分 类 号 : 9 U2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4 9 4 2 1 ) 4—0 0 —0 10 —2 5 ( 0 0 0 06 5
1 规划 中高 速铁路 客运站 特点
铁 路枢 纽 总 图 规 划 概 要 》统 计 及 补 充 , 运 站 增 加 客 3个 , 总数 调整为 1 3个 , 站 型特征 分 布见表 2 2 其 。

新建成雅铁路货车引入成都枢纽方案研究

新建成雅铁路货车引入成都枢纽方案研究
2 l 年 4月 O1
41 .
回龙 庵 接 轨 方 案
4 4 2 方 案 优 缺 点分 析 ..
线路 自成 昆线 回龙 庵 站引 出后 ,向西下穿 改建 成 昆线 成都 至峨嵋段工 程 ,穿 新津化 工 园 区南 端经周 河 坝 以南 河 特大桥上跨南河 、S0 13省 道、成绵 乐城 际铁路 、成 雅高 速 公路 ,绕柏杨沟 水库 北侧 以尖 山隧 道 、大唐 隧道穿 尖 山和 弹 子 山 , 出隧 道 向西 经 七 星 庙 、汤 家 槽 穿 李 家 湾 隧 道 折 向 西 南 ,在 邛 崃 市 回龙 镇 桂 山 小 学 附 近 设 回 龙 镇 站 ; 出站 向 西 南 经 乌 龟 山 、 泡 通 湾 、 董 山 村 以 董 山 园 成 雅 高 速 特 大 桥 上跨 成 雅 高 速 公 路 ,经 胡 山碥 在 成 雅 高 速 寿 安 互 通 南 侧 范
关 键 词 :铁 路 ; 货 车 ;成都 枢 纽 ;方 案研 究
中 图分 类 号 :U 1.3 22 3 7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7 4 1 (0 1 2— 10— 2 6 2— 0 1 2 1 )0 04 0
1 概

新建成都 至雅 安铁路位 于 四川省成 都市 、眉 山市 和雅 安市 ,东起成都 枢纽 ,西至雅安 市雨城 区,途径 眉 山市彭 山县、东坡 区,成都市 蒲江县 ,雅安 市名 山县。线路 东端 通过成都枢纽 与宝成 、成 昆、达 成 、成渝等 既有 干线 ,以 及在建 的成 兰、成 西客专 、成渝城 际 ,拟建 的成 贵客专 等 铁路相连 ,西端 远期将延 伸至 西藏 拉萨 ,是我 国西部地 区 东西 向铁路通道的重要 组成部分 。项 目建成后将 极大地缩 短沿 线 地 区 间 的时 空 距 离 ,改 善 沿 线 交 通 条 件 ,促 进 区域 经 济 和 人 员 交 流 ,对 加 快 沿 线 地 区经 济 发 展 ,促 进 西 部 大 开发进程具有重要 意义。此 外 ,成雅铁路 的建设将结 束川 西地区没有铁 路 的历史 ,打通川 西地 区通 往川 渝 、华 中、 华 东 、华 南 沿 海 等 地 区 的 快 速 客 货 运 输 通 道 ,对 扩 大 西 部 地 区 路 网规 模 ,完 善 路 网结 构 ,促 进 中 东 西 部 地 区交 流 与 合作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浅析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引入乌鲁木齐枢纽方案

浅析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引入乌鲁木齐枢纽方案

浅析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引入乌鲁木齐枢纽方案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连接乌鲁木齐市、昌吉、石河子、奎屯、克拉玛依等大城市,沿线经济较为发达,城市间人员交流较为密集,文章对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引入乌鲁木齐枢纽方案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铁路枢纽现状和总图规划,结合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在客运量预测的基础上,按照理顺客车径路、合理进行客站分工的思路,提出了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引入乌鲁木齐枢纽的推荐意见。

标签:城际铁路;枢纽;方案研究1 项目概况新建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

线路东起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向西经昌吉、呼图壁、玛纳斯、石河子、沙湾至奎屯,折向北沿奎北线至克拉玛依市。

项目是连接乌鲁木齐与克拉玛依的快速客运通道,与兰新铁路共同构成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交通走廊。

正线长度373.255km,其中乌鲁木齐至奎屯北新建双线245.155km,奎屯北至克拉玛依并奎北线增建二线128.100km。

2 乌鲁木齐铁路枢纽概况2.1 既有铁路枢纽现状乌鲁木齐铁路枢纽位于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域,是随着兰新铁路的修建以及西延逐渐发展而形成的连接全疆各地和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枢纽东起兰新铁路东段的芨芨槽子站,西至兰新铁路西段的三坪站,含芦草沟线、乌将线、六道湾支线等。

枢纽内兰新线铁路从东向西贯穿其中,芦草沟线从乌西站东端引出,并相继引出六道湾支线和乌将线,形成了一条干线、三条支线的枢纽框架。

枢纽内现有车站13处,即兰新线芨芨槽子、乌拉泊、乌鲁木齐南、乌鲁木齐、乌西、三坪等,芦草沟线乌北、乌东(原文光)、九道湾、芦草沟等,六道湾支线六道湾站,乌将线地窝铺、米泉等。

枢纽主要客运站点概况如下:2.1.1 乌鲁木齐站(即乌鲁木齐新客站,2015年建成)乌鲁木齐新客站为枢纽内主要客站,办理枢纽向东(兰新线、第二双线、南疆线)始发终到动车组和普速列车作业、枢纽东西向通过列车作业,远期还办理枢纽向西城际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

京福客运专线、商阜杭铁路引入合肥枢纽方案研究

京福客运专线、商阜杭铁路引入合肥枢纽方案研究
构上运行 长久后 , 自流平 混 凝 土填 充 层 中较 小 的不 密
实 区域 慢 慢 演 变 为 较 大 的 空 隙 , 隙 处 将 产 生 较 大 的 空 应 力 集 中 , 致 空 隙 沿 纵 向 与横 向快 速 扩 张 , 道 与 道 导 轨
的室 内试验 , 以及 大 量 的仿 真模 拟 灌 注试 验 。包 括放 样 、 扎钢 丝 、 绑 吊装 道 岔板 及 按 照现 场 的灌 注 工 艺 , 灌 注 自流平混 凝土 , 至混 凝 土扩 张 度 、 易性 、 度 等 直 和 强 性能稳 定 。施 工过 程 中对 找平层 的高程 和平整 度要进 行严 格控制 , 找平层 必须 进行相 应 的拉 毛处理 , 保证 找
合 肥 铁路 枢 纽 既有 格 局 正 在 形 成 环 形 枢 纽 的 特 点 , 究 了今 后 研 枢 纽 建 设 、 展 的 总 图 构 想 方案 , 过 对 枢 纽 客 流 特 点 、 车 合 发 通 客 理 开 行 方 案 、 线 及 折 角 车 流径 路 的 研 究 , 京 福 铁 路 、 阜 杭 跨 对 商
直 呈快速 增长 趋 势 。研究 年 度 , 着京 福 、 汉蓉 、 随 沪 间的旅客 交流将 会更加 方便 、 捷 , 快 将会 有一 部分 的旅
商阜 杭等新 线 的相继建 成 , 肥 市 与其 他 主要 城 市 之 合
力集 中边 界 处 两 边 的第 一 主 应 力 分 别 为 1 1 、 . 7 . 1 0 3
导 书 施 工 。 施 工 前 必 须 进 行 严 格 的 原 材 料 选 择 和 充 分
MP 。表 2为各 工 况 轨道 结 构 的 最大 主 应 力 值 , 表 a 从 中可 以看 出 , 随着道 岔板 与 自流平 混 凝 土之 间 空 隙 的 增大 , 主应力也 相应 增 大 。 因此 当列 车 在无 砟 道岔 结

新建铁路引入成都枢纽方案研究

新建铁路引入成都枢纽方案研究

新建铁路引入成都枢纽方案研究
刘博诗;祝志飞;张红伟;李伟;丛靖
【期刊名称】《高速铁路技术》
【年(卷),期】2024(15)1
【摘要】成都枢纽是我国铁路网的关键节点和骨干枢纽。

为研究某铁路引入成都
枢纽方案,综合考虑枢纽客货运布局及总图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客流特点、新线
引入对既有线干扰等因素,采用多因素分布研究的方法,对引入站选择及线路走向方
案开展系统研究。

经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可贯通东西向干线铁路、动车组径路灵活、线路引入对枢纽影响小、符合城市规划与发展要求的引入天府站方案;在引入天府
站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线路走向方案,选取工程投资节省、兼顾工业园区运输需求、
配套基地设置条件好的经寿安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页数】4页(P103-106)
【作者】刘博诗;祝志飞;张红伟;李伟;丛靖
【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铁路局安全技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91.7;U212
【相关文献】
1.新建成雅铁路货车引入成都枢纽方案研究
2.新建兰合铁路引入兰州铁路枢纽接轨方案研究
3.成都铁路枢纽新建成都北编组站开通方案比选
4.新建铁路杭州萧山机
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引入萧山机场方案研究5.成都至三台规划城际铁路引入成都枢纽方案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引入枢纽方案研究发表时间:2019-01-02T10:36:17.7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作者:谢刚[导读] 根据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新建重庆至安康铁路、成都经达州至万州铁路、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等多个铁路项目。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10031摘要: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多个以省会城市为主的特大型或大型铁路枢纽,如何确定引入枢纽方案成为新建铁路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通过分析引入枢纽的影响因素,以新建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引入济南枢纽方案为例,总结提出新建铁路引入枢纽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新建铁路;引入;枢纽;方案研究引言根据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新建重庆至安康铁路、成都经达州至万州铁路、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等多个铁路项目。

为此,引入枢纽的方案成为新建铁路的重要研究课题。

1、新建铁路引入枢纽的影响因素1.1 枢纽现状枢纽现状是新建铁路引入枢纽方案研究的基础,因此首先应分析枢纽内既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线路条件,既有场站客、货运作业分工、规模及能力,梳理本线引入枢纽可行的接轨点或接轨站。

1.2 枢纽内在建、拟建工程梳理枢纽内在建、拟建工程项目,做到近远结合,统筹考虑,尽量避免产生废弃工程,预留拟建工程衔接条件,节约工程投资。

1.3 城市规划及交通结构城市规划是影响新建铁路引入枢纽线路走向、设站位置等的重要因素。

因此,应分析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城市规模及发展方向、结构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更好地为城市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城市交通结构主要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组成。

分析城市交通结构除有利于准确把握各种运输方式所占份额,为运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外,还可兼顾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发展,与之形成综合立体、协调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

1.4 枢纽总图规划及路网构成我国铁路建设遵循规划先行的原则,各枢纽因地制宜地综合运用“客货分线”、“共廊走行”、“多点发车”、“立体疏解”、“整合集中”、“成龙配套”等设计理念完成总图规划,适应新线引入和运输的需要。

同时,根据《全国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拟定了影响枢纽初、近、远期路网构成。

因此,新建铁路引入枢纽时应结合总图规划及路网构成研究引入枢纽方案。

1.5 运量预测运量是决定新建铁路项目主要技术标准、建设模式、规模等指标的重要参数。

因此,需以本线功能定位为指导,以各种交通方式的交流量为研究对象,以“四阶段法”预测方法为基本思路,以相关通道的合理吸引范围及分工为原则,预测本通道承担的客货运量;预测中充分考虑线路宏观走向方案,拟定动态路网方案及不同情景,综合预测多方案初、近、远期客货运量。

1.6 枢纽自然特征枢纽自然特征包含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气象特征;地震动参数及环境敏感点等内容,如山川、河流、不良地质(顺层、滑坡、岩堆等)、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传统古村落、遗址文化等)、水源保护区、泉群等。

新建铁路引入枢纽时,应坚持“地质选线”、“环保选线”原则,绕避不良地质及环境敏感点。

1.7 线路宏观走向根据新建铁路项目通道建设方案论证,明确线路宏观走向,结合枢纽总图规划等因素,合理确定引入枢纽方案。

2、新建铁路引入枢纽的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新建铁路引入枢纽的一般性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新建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济莱高铁”)引入济南枢纽方案实例进行分析。

2.1 济南枢纽现状济南枢纽为环形枢纽,枢纽内既有车站22个,其中,济西站为主要编组站,济南站、济南西站为主要客运站,济南东站为辅助客运站,其他为中间站。

(1)济南站济南站主要办理枢纽衔接方向普通旅客列车的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办理青岛方向动车组列车和部分北京、上海方向动车组的始发终到作业、办理上海至青岛方向通过列车作业。

既有济南站客货纵列式布置,客运车场设到发线7条,旅客站台4座。

远期在济南站北站房工程既有客运车场北侧新增1台1线,改建后的济南站客运车场规模为5台8线。

(2)济南西站济南西站为京沪高速铁路的客运站,承担枢纽内北京、上海及青岛方向动车组列车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

车站设到发线15条,基本站台1座,岛式中间站台7座。

车站北端设动车走行线连接西侧的动车运用所,并预留石济客运专线方向别引入车站的条件,车站南端正线两侧设连接济南西客站与既有济南站的京济南联络线。

(3)济南东客站在建济南东客站主要办理京沪高铁、德州方向(石济客专)、青岛方向(胶济客专)、莱芜方向和滨州方向城际的始发终到作业,以及车站衔接方向的通过列车作业。

济南东客站共设27条到发线,胶济场置于最南侧按3台5线规模设置,太清场6台14线,济滨场、济莱场均按2台4线规模分场置于太清场北侧。

2.2 济南枢纽在建、拟建工程概况目前济南铁路枢纽在建、拟建项目主要包括石济客专、济青高铁、邯济线—胶济线联络线、济南枢纽北环线至济西编组站联络线、石济客专济南西联络线、石济客专—胶济客专联络线、济南站至济青高铁联络线、济青京沪联络线,董家庄站货场、董家镇站铁路综合物流基地等。

根据《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2014-2020年)》,济南枢纽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济南至莱芜、济南至泰安、济南至滨州、济南至聊城等多条城际铁路。

图1 环渤海地区山东省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示意图2.3 济南市城市规划及交通构成(1)城市总体规划《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明确指出济南市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实施“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积极引导城市布局沿东西两翼展开,严格控制城市向南部山区蔓延,适时跨越黄河向北部发展,优化旧城区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结合济南市特殊的地理特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一城两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2)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根据济南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9 条线路组成,其中市区线6 条、市域快线3 条。

(3)交通构成济南市交通构成主要由铁路、公路及航空组成。

济南是山东省铁路的交通枢纽,铁路在沿线地区和对外的中长途客货运输中发挥着的作用日趋明显。

济南市公路十分发达,由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县级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快速有效的公路网。

济南遥墙机场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等级为4E级,是中国重要的入境门户和干线机场之一。

2.4 济南枢纽总图规划及路网构成(1)济南枢纽总图规划目前济南枢纽衔接京沪、胶济、邯济以及京沪、济青高速铁路、胶济客专、石济客专、郑济客专等八大铁路干线,随着济南至滨州、济南至莱芜、济南至泰安、济南至聊城等线路的引入,济南将形成衔接多条电气化铁路干线的环形枢纽,将实现“客内货外,客货分线”的枢纽格局。

济南枢纽以济南站、济南西站、济南东客站为主要客运站,大明湖站(既有济南东站)和东沙王庄站为辅助客运站的“三主两辅”客运站格局。

济南站主要承担枢纽各衔接方向普速旅客列车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承担部分济青高铁、胶济客专的始发终到作业;同时办理济南至德州城际列车、部分济南至聊城城际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

济南西站办理京沪高速铁路南北方向所有列车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

济南东客站胶济场办理青岛方向胶济客专始发终到作业;济青场办理德州(石济客专)方向和聊城方向(济郑客专)始发终到作业,办理德州、郑州、兖州方向至青岛方向的直通车;城际场承担济滨、济莱高铁的始发终到立折车作业,同时办理滨州经济南至聊城、上海方向通过车作业。

图2 济南枢纽总平面布置示意图(2)路网构成初期2025年:石济客专、济青高速铁路、青连铁路、连盐铁路;泰安至曲阜城际铁路、济南至机场城际铁路、青岛至海阳城际铁路、红岛至胶南城际铁路等山东省城际网部分建成;连淮扬镇快速铁路、徐宿淮盐快速铁路、鲁南高速铁路等建成。

近期2030年:京九客专,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基本形成。

远期2040年:根据需要进一步建设相关路网。

2.5 济莱高铁运量预测根据本项目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本项目运量由山东省内城际运量和跨省长途运量两部分构成。

结合客运量预测,本线研究年度的全线区段客流密度、旅客列车对数汇总见表1。

2.6 济南枢纽自然特征(1)地形地貌济南枢纽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开阔。

(2)工程地质本线引入济南枢纽主要不良地质为岩溶、人工坑洞(采空区)等。

(3)水文地质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水量较丰富。

(4)气象特征济南市多年平均气温在13~14℃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40℃以上,最低气温-24.5℃。

区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650.38mm,年最大降雨量1253.9mm,年最小降雨量378.7mm。

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冬季盛行西北、北和东北风;夏季盛行东南、南和西南风。

最大冻结深度为0.50m。

(5)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济南枢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基本烈度为Ⅵ度。

(6)环境敏感区分布情况济南市分布有五大泉群:分别为白泉泉群、玉河泉泉群、涌泉泉群、百脉泉泉群和袈裟泉群。

一级水源保护区3处:锦绣川水库、郎猫山水库和垛庄水库。

自然保护区1处:蟠龙山森林公园。

风景名胜区1处:济南植物园。

2.7 济莱高铁线路宏观走向本项目线路宏观走向为济南—莱芜,线路仅可从南侧、西侧或东南侧引入济南枢纽。

2.8 济莱高铁引入济南枢纽方案研究结合上述因素,济莱高铁引入济南枢纽存在如下方案。

(1)引入济南站方案由于既有济南站目前接发车能力较紧张,结合济南站北广场建设,济南站只有1台1线扩建空间,且济南站位于济南市老城区中心,新建铁路已无引入既有济南站条件,故济南站基本不具备作为济莱高铁始发站的条件,应予以放弃。

(2)引入济南西站方案按照济南枢纽总图规划及济南市意见,规划郑济客专于京沪高铁西侧并行向北自南侧引入既有济南西站。

郑济客专引入济南西站后,该站能力已饱和。

若本线再引入济南西站,也将由济南西站南端咽喉引入,并扩大济南西站规模,增加到发线及站台。

由于济南西站现状东侧已有站房和密集的高层建筑,不具备增加到发线和站台的条件,故本线仅能引入济南西站西侧,拆除济南西站西侧站房及车站西南角处高层建筑。

若本线采用区间接轨引入济南西站方案,则济南西站能力不能满足运输需求,故济莱高铁引入济南西站方案工程可实施性较差应予以放弃。

(3)引入济南东客站方案济南东客站作为济莱高铁在济南的主要始发站,符合济南城市规划对于济南东客站的功能定位,也符合济南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故本线重点研究了引入济南东客站方案。

1)接轨胶济客专章丘站引入济南东客站方案本方案济莱高铁引入既有胶济客专章丘站,利用胶济客专引入济南枢纽济南东客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