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事件讲义报告季奎

合集下载

实施基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管理制度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实施基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管理制度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实施基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管理制度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引言:心脑血管事件是指由于心脑血管系统发生的各种疾病,如心肌梗死、中风等。

建立有效的基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对于及时掌握和处理这些事件非常重要,然而,实施这一制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实施基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管理制度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挑战:1. 缺乏人员培训和意识普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可能缺乏对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管理制度的了解和培训,导致他们不了解如何正确报告和处理这些事件。

2. 资源和技术限制: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可能缺乏适当的资源和技术设备,无法进行准确和及时的心脑血管事件报告。

3.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指导,不同基层医疗机构可能存在不同的报告标准和流程,导致数据不一致和有效性下降。

二、应对措施:为了克服上述挑战,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普及: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基层医务人员了解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流程,并掌握报告技巧。

2. 提供资源支持: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技术设备,确保基层医疗机构能够顺利开展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

3. 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建立统一的报告标准和指导文件,确保各个基层医疗机构在报告流程和数据填写方面达到一致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加强信息共享与协作:建立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管理制度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报告质量和效率。

5. 强化监督与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基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结论:基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管理制度的实施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强人员培训与意识普及、提供资源支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加强信息共享与协作以及强化监督与评估,这些挑战是可以被克服的。

推进基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公众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心脑血管病》PPT课件

《心脑血管病》PPT课件
2021/4/9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41
2021/4/9
平衡膳食
脂肪和糖吃最少 蛋白质吃适量 蔬菜类吃多些 水果吃多些
谷类吃最多
42
吃得对,保护血管内皮
富含抗氧化剂的食品 洋芋(熟)、香蕉、黑豆(干)谷物及糠、黑巧克力、蒜、青/红苹果、葡萄 及汁、莴笋、芒果、坚果、花椰菜、胡萝卜、芹菜、鸡脯肉、玉米、蟹、红肉 类(适量) 、红葡萄酒(适量) 、红/白薯(熟)、三文鱼、赤豆、黄豆、橘 子、牡蛎、木瓜、花生酱、胡桃、麦芽、菠萝、草莓、红/绿茶、番茄
频谱仪照射可以减少红细胞聚集,减低血液 粘度,减少血栓
2021/4/9
39
调节冠状动脉血流,维 持正常的心肌供血。 变血 管的基础张力,调节血压 和组织血流量,以及抑制 血小板粘附、聚集,维持 血流畅通,预防血栓形成。
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的作用
2021/4/9
40
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
讲究起居
保持心理平衡
第一要驾驭愤怒情绪 第二要克服紧张情绪 第三要避免急躁情绪 第四是合理宣泄情绪 第五是学会放松情绪 第六是顾及他人情绪
2021/4/9
52
寻求医疗帮助
2021/4/9
53
简单了解一下周林频谱仪……
2021/4/9
54
周林先生:
是生物频谱治疗仪的发明人 历任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美国“周林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和主持人
2021/4/9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 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 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 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 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 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 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 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

心脑血管事件工作总结

心脑血管事件工作总结

心脑血管事件工作总结201X年心脑血管病总结XXX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资料心脑血管事件报告201X年工作总结XXX201X年度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总结201X年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的支持帮助下,防保科顺利完成了心脑血管报告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高血压慢病管理201X年我慢病科开展高血压慢病管理,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建立档案、分层管理、健康教育、组织系列疾病知识讲座等。

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登记为慢性病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疾病防治工作的基础依据。

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人们的生活惯、不良嗜好和饮食条件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都有很大关系。

因此,提倡早预防早治疗的原则对于全民心脑血管患病情况的改善有益无害,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全新的治疗方法和模式,使心脑血管治疗手段更加多样化、个体化和规范化。

从而使防治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提高在201X年为加强心脑血管病人的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根据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在社区广泛开展心脑血管的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对已发生的心脑血管病人,为其提供科学,合理,详细的干预措施,并为专门建档纳入重点人群管理,根据病人的具体健康情况,实行随访工作。

掌握病人现有疾病的情况,指导其正确用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延长病人的寿命,让社区病人真正感受到公共卫生服务给其带来的益处。

但仍有个别村当时存在漏报、漏登现象,我们每月进行死因督导分析时发现上述问题也针对以前欠缺和不完善的部分进行了完善,目前而言,心脑血管登记及上报工作已步入正轨,但是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部分患者对自己得病还不是很认可,不愿意向我们透露他具体的得病方面的信息,就造成了漏报,这也是我们以后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XXX201X.12.30 XXX:邳州市邢楼镇201X年度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资料心脑血管事件报告201X年工作总结邳州市邢楼镇201X年度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总结201X年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和相干科室的撑持帮助下,防保站顺利完成了心脑血管报告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以下:一、开展高血压慢病办理201X年我慢病科开展高血压慢病办理,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建立档案、分层办理、健康教育、构造系列疾病常识讲座等。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
2、报告卡填写:各项信息均须完整、正确,不得遗漏填写项目。
3、影像、化验、心电图等医技科室发现患者应及时通知开单医生并做好记录。
四、填卡说明:
1、病人基本信息必须填写正确、详细清楚,不得空项;一律使用钢笔或签字笔。
2、“年龄”应填写实足年龄,不能填写“成”字来代表成人的年龄。
3、填写工作单位,须注明单位性质及工种类别。
4、病案室做好原始患者的病例的保存与管理,协助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5、防保科要定期检查各科室的心脑血管疾病报告情况,并对预防保健科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店子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温县中医院
一、填报病种:
以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并较容易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脑卒中 等心脑血管事件作为报告病种。
三、填报方法:
1、门急诊、住院病人,确诊的病例,在门急诊明确诊断的应由门急诊诊治医生负责填写报告卡;在住院部明确诊断的应由床位医生负责填写报告卡;并在科内登记本内登记。
2、填写报告卡,在应该填写的各项内均须完整、正确、清楚地填写,不能遗漏填写项目
3、影像、化验、心电图等医技科室发现患者也应及时登记,并填卡。
4、“诊断日期”指患者首次被确诊为日期。
5、诊断标准:在相应小方格内用“√”标识。
一、填报病种:
以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并较容易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作为报告病种
二、填报范围:
1、门急诊、住院病人确诊为上述规定的病种,均须报告。凡居住本市的心脑血管事件,均须填报。
2、确诊为新发病例报告一次即可,以后不必再报,若经过治疗后,又有复发不必再报,但已在外院确诊而来我院治疗,仍须填写报告卡,再要填写外院首次诊断的日期。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课件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课件

食盐/钠摄入相 对减少30%
遏制糖尿病和肥 胖的上升趋势
国家系 统应对
50%符合条件者接 受药物治疗和咨询
80%的医疗机构提 供慢病基本技术和
药物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目标(2015年)
人群监测指标
目标3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 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脑卒 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 降5%;
• 一个患者在某时段可发生多起事件 • 事件的时间概念: 28天(MONICA标准)
一个人在多个时间段(间隔28天)发病,可报告为多起事件 一个人同时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报告为2起事件
报告时限
六、质量控制
1. 加强领导: 组织机构 县、乡、村三级逐级报告系统; 省、市、县技术指导和协调
2. 健全制度 l 各种制度 l 县CDC每年2次医院漏报调查 • 质量督查 l 卫生行政部门年度考核 4. 能力培训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九、考核 评价指标 考核方式
网络报告资料考评与现场考评相结合 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下 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至少每年考评一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报告单位至少半 年考评一次 医疗机构内部至少每季度考评一次 所有考评均需有书面记录
谢谢!
手信 工息 填交 报换
死 亡 补 报
基 层 监 测 组
查 漏 补 填
医疗机构
织 医院漏报
居民漏报
1. 按照国家统一的接口标准对本医院信息系统 进行接口配置,按照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最小数据 集内容进行交换
2.按照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最小数据集 内容据批量导入
死 亡

2017-2019年新兴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报告

2017-2019年新兴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报告

2017-2019年新兴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报告摘要:目的根据调查分析新兴县居民死亡的原因、死因顺位的变化、死亡原因的总体构成以及居民的期望寿命值,根据分析对人均寿命造成损害的原因帮助政府基层部门对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根据统计局以及公安户籍管理机构提供的2017-2019年间新兴县地区死亡居民的数据资料,采用国家疾病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疾病死亡的原因进行死因分类,标准化处理死亡率的具体数据。

结果 2017-2019年间新兴县总体死亡案例9446例左右,将男女标准化死亡率进行对比其结果说明不同性别之间各年龄段的平均死亡率男性相对高于女性。

对造成居民死亡的疾病进行分析新兴县死因前五位分别是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和意外伤害占据总死亡人数的78.76%。

2017-2019年间对新兴县居民的人均期望寿命年龄在82.78岁。

结论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疾病是造成2017-2019年间新兴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罪魁祸首,我国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将慢性病防治归纳入全民健康规划建设中去实施科学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新兴县;死亡原因;减寿率;分析报告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疾病死亡率逐年增加,对居民实施的死因监测系统是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前期基础,近10年以来,新兴县经济飞速发展,户籍人口持续变动,居民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居民死亡率和死因也随之改变。

本文研究分析新兴县2017-2019年间的死亡监测资料及减寿情况,了解新兴县户籍居民死亡的基本情况、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掌握影响居民死亡及寿命的主要原因,为我国的疾病防控机构提供相关的数据分析,促进疾病防控策略的具体实施。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17年1月1到2019年12月31日新兴县户籍人口死亡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户籍人口资料由公安部门提供。

诸城市2013年心脑血管事件综合分析报告

诸城市2013年心脑血管事件综合分析报告

诸城市2013年心脑血管事件综合分析报告标签: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综合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

心脑血管病是世界上是造成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其中脑卒中是全死因第二位死因,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健康,而且也成为医疗费用上涨以及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诸城市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2012年9月启动了心脑血管监测工作,借助于《山东省慢病监测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的网络直报,通过分析人群心脑血管发病人群特征分布,为心脑血管病防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监测内容及方法监测病种:脑卒中:①脑梗死(I63):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

②脑出血(I61):指非外伤性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

③蛛网膜下腔出血(I60):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④未分类脑卒中(I64):临床有明显症状,且医师已作卒中诊断,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未作影像学检查,遗失详细的病历)而无法明确归为上述①②③类的卒中病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①急性心肌梗死(I21-I22):28d (包括28d)以内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发作。

②缺血性心脏骤停(冠心病猝死)(I46):指急性症状发作后,短时间内以意识突然丧失、由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死亡。

不是由医疗干涉、触电、溺水或其它严重的生理损害引起和自发性心脏骤停,而推测是继发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原发室颤引起的,没有明显的心脏瓣膜病或心肌病。

除上述疾病外,以下疾病或由于以下各种情况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则视为非监測病种,不需要开展相应的监测工作: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③冠心病发病;④严重的颅(脑)外伤;⑤肿瘤;⑥代谢障碍或体液与电解质紊乱所致的昏迷;⑦颅神经炎,如面神经炎的周围性面瘫等;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⑨药物;⑩其他,如脑梗死后继发出血;抢救引起的出血;28d (包括28d)内原发灶的复发等。

心脑血管疾病精讲

心脑血管疾病精讲

28
第二十八页,共46页,
血脂家族 jiāzú 四兄弟
LDL-C
胆固醇 甘油三酯
第二十九页,共46页,
HDL-C
29
什么 shén me 是高血脂
TC
和或
或 HDL-C
TG
30
第三十页,共46页,
血脂的检测 jiǎn cè 指标
血脂: 1 总胆固醇 TC 低于5.2MMOL/L为正常 zhèngcháng ,高于 5.72MMOL/L为异常
每2年检查一次
40岁以上的人
每1年检查一次
高危人群和高血脂患者 huànzhě 听从医生指导定期 复查血脂
血脂 检查
35 第三十五页,共46页,
高血脂与哪些 nǎxiē 疾病有关
黄色瘤
冠心病 脑中风
胆石症
脂肪肝 急性 jíxìng 胰腺炎 加重糖尿病 加重肾病 高血压
36 第三十六页,共46页,
五、高血脂
血脂是什么 shén me
血脂是血液中所含脂质的总称, 主要 zhǔyào 包括:
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血脂的来源
内源性、外源性
甘油三酯 大部分由食物摄取,少部分由机体合成
胆固醇 绝大部分 60-80% 由机体合成,食物来源仅占少数
27
第二十七页,共46页,
血脂不溶于水
血脂以脂蛋白形式 xíngshì 存在于血液
蔬菜 、水果 、豆类及豆制品 、海产品 海带、深海鱼 、粗粮 燕麦、玉米、黑木耳 等,
39
第三十九页,共46页,
日常 rìcháng 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
食物
鸡蛋黄 松花蛋
对虾 猪肝 海蟹 鲜贝 鸡肉 奶油 草鱼 火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纠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质量控制
漏报调查 人群漏报:
— 要求总的被调查人数达到社区总 人口 的5%,对所抽到的对象逐一进 行上门调查,记录漏报情况,统计 人口漏报率。 医院漏报: — 掌握各报病医院发生的漏报情况, 并统计医院漏报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报告医疗机构
所有医疗机构 —(卫生部规范要求二级医疗机构)
其他慢性缺血性心脏病(I25.101)一 般 不包括在本病报告范畴之内。心绞痛 (I20.902)也不包括在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 对冠心病的定义和分型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世界卫生组织分为五种类型: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 --- 心绞痛型 --- 心肌梗死型 --- 缺血性心肌病性 --- 猝死型
— I 64:难分类的脑卒中 临床有明显症状,且医师已作脑卒中诊断,但由于 各种原因(如:未作影像学检查、遗失详细的病历 记录)而无法明确归为上述三类的脑卒中病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报告病种冠心病 (ICD-10)
急性心肌梗死 (I21.304) 心脏骤停(冠心病猝死, I46.101) 陈旧性心肌梗死(I25.210)
脑卒中、冠心病死亡率比较(1/10万)
国家 美国 英国 俄罗斯 中国
脑卒中 31.7 51.2
131.0 123.2
冠心病 115.0 135.2 203.2 36.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脑卒中的诊断定义
脑出血(脑实质内)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
血栓形成性梗死 栓塞性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内容和方法(规范)
报告方法和方式:建立脑卒中和心肌 梗死的病例登记报告网络;采用卡片 和/或 网络报告的方式。有条件的地区 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抽取相关 信息。
报告对象和范围:对本辖区医院就诊 的所有病例进行登记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登记报告单位(规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病例和事件
病例报告: 报告的是患病的患者数 事件报告: 报告的是发生事件数 一个患者在某时段可发生多起事件 事件的时间概念: 28天(MONICA标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示范区考评
收集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报告的心 脑血管事件 — 包括所有医疗机构 — 建立监测网络 — 收集心脑血管事件
- 各种原始资料(报告卡,数据库,报表)、统计资料 分类管理,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 有定期例会、有与相关机构协调工作记录、培训记 录等。
- 有质量控制记录。
— 分析报告(年度监测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考评形式 (2)
报告医疗机构开展监测工作的相关制 度
报告医疗机构的工作记录 报告医疗机构的门诊和住院记录 报告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情况
(1) 县级及城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照辖区疾 控机构要求,负责本规范规定疾病的登记报告工 作。包括门急诊、住院和来院已死亡病例。将数 据定期上报给属地疾控机构。
(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疾控中心提供的病例 报告基础上,负责辖区内病例的核实和漏报病例 的补报。对辖区内的病例进行核实、登记、随访, 并定期向辖区疾控机构上报登记、随访情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考评内容和指标
出具监测报告 (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 与评 价、统计方法、统计调整后结 果、主要 发现和建议等)
满分( 10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考评形式 (1)
相关资料查阅:
— 相关文件(开展监测的依据) — 相关工作记录
- 有工作计划、规章制度、总结及质量控制记录等。
每年分析监测数据并撰写监测分析 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考评内容和指标
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 100 %
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开展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的医 疗机构数/辖区医疗机构总数
在事件发生报告率不低于死亡率的前 提下: — 覆盖率100% 10分 — 覆盖率 90-99% 8分 — 覆盖率 80-89% 6分 — 覆盖率 < 80% 0分
有诊断和救治能力的所有医疗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质量控制
对监测报告的质量控制 — 核查 信息核对,信息核实 — 补漏 在二、三级医院可以通过定期查阅病史或
出入院情况等资料,进行查漏报。在社区可以通过结 合定期的各种上门调查进行查漏,如漏报率调查、流 行病调查等。村卫生室或居委会卫生站等作为基层监 测点,通过各种途径发现并补充报告符合监测病种的 病例。
精品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季奎
目标
对辖区内居民的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 猝死(冠心病猝死)、脑卒中(包括原 发性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 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分类等)病 例进行报告,为分析评价疾病发生、流 行、控制、预后和预防控制效果、卫生 决策、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难分类的脑卒中 (ill defind)
排除了由于外伤性、代谢性、中毒性、肿瘤卒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所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报告病种脑卒中
(ICD-10,I60-I66)
— I 60:蛛网膜下腔出血
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 I 61:脑出血
指非外伤性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
— I 62: 其他非创伤性颅内出血
指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 (我国卫生部标准: 原发性脑实质出血, 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报告病种脑卒中
— I 63:脑梗死 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 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包括血栓形成性脑梗 死(I66.904)及栓塞性脑梗死(I66.90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考评指标的解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内容和方法(规范)
报告病种(以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 并较容易确诊的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I21.304) 冠心病猝死(I46.101) 脑卒中(I60-I66)( 指:脑出血、脑
梗死、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 腔出血) 并用ICD-10 进行编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