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视频光盘防复制-加密整套技术

合集下载

HDCP

HDCP

为数字传输护航——HDCP技术探秘刘泽申王翔 (2006年3月27日第12期)你知道吗?当下一代高清DVD上市的时候,我们很可能面临这样的窘境:即使电脑安装了高端显卡、蓝光光驱或HD DVD光驱,也无法实现高清晰DVD光盘的播放,系统会自动降低DVD的画面质量,甚至禁止播放DVD,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源于一种严格的版权保护技术——HDCP。

数字内容保护技术的发展1.脆弱的防线——DVD区域码绝大多数国内用户对版权保护的认识都来自DVD区域码分隔。

所谓区域码,就是将全球分为6大地区,每个地区所发行的DVD影碟只能用该区制造的 DVD 机播放。

美国电影协会坚持使用区域码识别的主要原因是每部电影在世界各地上映时间不同,为避免利益损失,就用区域码加以控制。

区域码保护了版权,但对用户来说也带来了不便。

目前只有美国八大电影公司出版的DVD影碟才有严格的限制,其他的DVD碟片一般没有区域限制,称为自由区域码(Free Region Code)或称全区片。

遗憾的是,区域码后来由于全区域播放器的诞生而成了“马其顿防线”。

2.复杂的防拷贝机制——CSS为了保护版权,DVD论坛的拷贝防护技术工作组(CPTWG)提出用于DVD内容保密系统CSS(即Content Scramble System,内容扰乱系统)。

CSS是一种防止直接从盘片上复制文件的数据加密和鉴定方案,就是所有存入DVD影片内容的数据都要经过编码程序,而要播放这些数据必须先经过解码。

每个CSS证书都有一把密钥,它存储在每张CSS加密盘片上。

为了使CSS算法和密钥保密,证书是极其严格的。

在DVD标准制定初期,CSS技术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

1999年10月,CSS算法被一名挪威人破解,并散布于网上。

3.高清时代的防拷贝保护——AACSAACS是一种新兴的版权保护技术(蓝光和HD DVD都打算采用该技术),全称为Advanced Access Content System(高级内容访问系统)。

DVD CSS_CPPM_CPRM和HD-DVD,Bule ray AACS加密原理

DVD CSS_CPPM_CPRM和HD-DVD,Bule ray AACS加密原理

音像出版技术问题首先总结一下相关技术领域上的经验与教训。

总体而论,音像制品的版权保护技术分为防复制与防假冒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必须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激光防伪标识、ISRC、SID码属于防假冒措施,由于这些防假冒措施没有与出版技术有机结合,没有与音像作品实现技术上的捆绑,不是出版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技术要素,其本身就可以被假冒或者被绕开,现实中盗版制品都假冒或者绕开了这些防假冒措施,100%的假冒版号,100%的贴假激光标识,100%的无码、烫码、磨码,用户无从识别真假,管理部门疲于奔命,防假冒措施形同虚设。

防复制技术分为几个大类:1.密钥类,2.加密狗类,3.外壳类,4.改二进制码类。

笔者不认为区域码与彩条是防复制技术,理由是区域码不防止非授权复制,而以限制用户播放为目的,使用某区播放机的公众不能看到其他区的音像复制品,是违背《世界版权公约》的缺德技术,理当破解。

彩条技术是防录制技术,不是防复制技术。

客观的说,加密狗类是防复制技术中最厉害的,但不是主流技术。

主流技术是密钥类技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CSS、CPPM、CPRM,以及应用于蓝光光盘、HD-DVD、EVD的AACS。

本文着重分析的是密钥类防复制技术。

先介绍应用于只读光盘的CSS、CPPM和AACS,这三个系统都先后遭到破解,有必要吸取其中之教训:1. CSS(Content Scrambling System 内容干扰系统)CSS是一种防止直接从DVD-Video盘片上复制文件的数据加密和鉴定方案, 就是所有DVD-ROM驱动器都有一个额外的装置可以与电脑中的CSS模块交换鉴定和解密钥匙;所有DVD盘片中被标记扇区的数据内容都要经过加密算法扰乱,而要播放这些被扰乱的数据都要先经过盘片密钥(Disk Key)与播放密钥(Player Key)的双向鉴定,鉴定获得通过后以解密算法解码播放,否则播放的是杂乱花屏,无法观看。

每个CSS 证书都有一把盘片密钥,它是由409个播放密钥组成的母集中提取出来的一个加密数据块,存放在DVD盘片的非用户数据区,对DVD盘片中的扇区格式以及影片内容实施扰乱,由于用户无法复制到盘片密钥,DVD 盘片的数据格式又被打破,也就无法直接从盘片上复制文件或者“点对点”克隆光盘。

光盘加密方案是什么

光盘加密方案是什么

光盘加密方案是什么引言光盘加密方案是一种保护光盘中数据安全的技术。

在数字化时代,光盘仍然是一种常用的存储介质,包括音视频光盘、软件光盘等。

然而,光盘的传统设计并不强调数据安全性,因此需要采取加密方案来保护光盘中的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光盘加密方案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读者了解光盘加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光盘加密方案。

什么是光盘加密方案光盘加密方案是一种利用加密算法对光盘中的数据进行保护的技术。

它可以保护光盘中的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复制和修改。

通过使用光盘加密方案,用户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和使用光盘中的数据。

光盘加密方案的原理光盘加密方案的原理是通过对光盘中的数据进行加密,使得只有拥有相应密钥的用户才能解密并访问数据。

常见的光盘加密方案包括以下几种:1.对称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对光盘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该方案简单高效,但密钥管理较为复杂,需要确保密钥的安全性。

2.非对称加密:使用公钥进行加密、私钥进行解密。

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加密和解密的速度较慢,不适用于大容量的光盘数据加密。

3.数字水印:在光盘数据中嵌入特定的数字水印信息,用于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该方案可以用于防止盗版和数据篡改,但需要专门的数字水印解码软件才能读取水印信息。

4.硬件加密:通过搭载加密芯片的光盘驱动器来加密数据,实现硬件级别的数据保护。

这种方案相对安全,但需要兼容特定的硬件设备。

光盘加密方案的应用光盘加密方案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1. 音视频内容保护音视频光盘中的内容往往具有版权保护需求,光盘加密方案可以防止未经许可的复制和传播。

光盘厂商可以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光盘中的音视频内容,确保仅有经授权的用户才能正常播放、复制和传播。

2. 软件光盘保护软件光盘往往包含有商业软件或敏感的应用程序,光盘加密方案可以防止软件的非法复制和盗版。

光盘加密技术可以保护软件光盘中的安装程序和授权文件,确保用户只能在受限的设备上安装和使用软件。

光盘加密

光盘加密

光盘加密光盘加密简介:光盘加密分为软件加密、硬件加密和软硬件结合加密,单纯的软件加密是可以用一般的刻录光驱来拷贝的,但是不能将内容拷贝到电脑里面。

如果是软硬结合的话就可以起到完全加密的作用了。

常见的几种加密方法:软件狗:这是通常插附在打印机端口上的一种装置。

早期时的硬件锁只是在程序执行时会检查硬件锁是否存在而已,对于所谓的软件破解高手而言,他们甚至于不需要有硬件锁在手都可以轻而易举的破解掉保护。

至于后期的硬件锁则不单只检查硬件锁是否存在,还会从其中读出资料以备程序解码之用,这种保护对于程序而言是比较有效的,只可惜成本偏高。

辩识记号:如SID(Source Ident-ification Code)或IFPI码。

由于生产CD-ROM的压模厂,其生产设备不管是母盘或模具皆被赋予一独特的ID,这些设备所制造的CD产品,也都会有其ID。

如此一来,盗版的源头也就无法藏匿。

此种防止盗版方式虽嫌消极,但仍有其些微的遏阻力量。

导入区:在CD-ROM上即指导入区区域。

一般而言,导入区记载了有关于CD 片的类型,TOC(Track On CD)等信息,其重要性相当于硬盘的分区表。

由于导入区中并不包含用户真正必须的数据,所以一般而言CD-R会自行产生,而不是由用户任意地修改,因此一旦此区域内含有其他重要资料以供判读之用,且由于 CD-R无法制作非正常的导入区,因此便能有效地制止非法的复制。

可惜的是此种方式无法应用在PC上,因为这牵涉到CD-ROM光驱上的固件(Firmware)必须加上判读程序, 因而无法应用于现今市场上的光驱上。

修改 ISO 结构:这种方法有隐藏目录、超大档案、垃圾档等。

由于CD-ROM 的档案都有其记载起始位址、长度、属性等的指标值,使用者只要对于ISO -9660 的档案规则够熟悉,只要修改这些指标值就可达到上述效果。

举例来说,只要修改档案的起始位址就可以造成此档案看得到却不能对此档案作复制的动作,这也是为什么这类型的档案被称为“垃圾”的原因;而超大档案的产生,就是由于修改其长度,其用意在于增加使用者欲将档案拷贝至硬盘时的困扰,降低程序被逆向工程或Debug的可能性。

光盘可以读,但不能拷贝 的方法

光盘可以读,但不能拷贝 的方法

光盘技术的进步,使得光盘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储存媒介。

光盘不仅可以被读取,还可以被写入,因此在不少情况下,我们希望光盘只被读取,而不能被拷贝。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可以使光盘只读不写的方法。

1. 物理方式实现光盘只读不写光盘制作时,可以在光盘上进行物理加密处理,例如在光盘上打不规则的一些凹槽或者凸出来让盘片的纹理不规则。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提高光盘的只读性能。

2. 数字加密技术通过采用数字加密技术,可以使得光盘中的数据只能通过特定的解密方式进行读取,并且不能通过拷贝的方式进行传播。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保障光盘中的内容不被非法使用。

3. 物理隔离在一些必须保密的场合,可以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即将光盘放在只读的光驱中,在这种情况下,光盘的内容就无法被复制到其他介质上了。

4. 使用专门的只读光驱专门设计的只读光驱可以限制用户对光盘内容的更改和复制。

这种光驱通常在一些商用和政府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保障重要数据的安全性。

5. 数字水印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可以在光盘的数据中嵌入特定的水印信息,使得数据一经拷贝后,该水印信息就会被激活,从而可以追踪数据传播的路径。

这种技术有效地防止了光盘内容的非法传播。

实现光盘只读不写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无论是通过物理处理,数字加密技术,物理隔离,专门的只读光驱,或者数字水印技术,都可以有效地保障光盘中的数据不被非法使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光盘作为一种常见的存储介质,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们对信息安全的日益重视,对于光盘的只读不写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技术界不断探索各种方法来满足这一需求。

除了上述提到的物理处理、数字加密、物理隔离、只读光驱和数字水印技术外,还有一些其他值得探讨的方法可以实现光盘的只读不写。

6. 软件加密技术通过软件的加密和保护技术,可以实现对光盘内容的只读限制。

常用的DVD光盘防复制措施

常用的DVD光盘防复制措施

常用的DVD光盘防复制措施常用的DVD光盘防复制措施2010-07-09 13:34面对泛滥成灾的盗版行为,在业界推出DVD规格时就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机制,通行各种技术对光盘特别是影音光盘加强了保护功能,以增加复制的难度。

因此如果你打算对DVD光盘进行备份(当然不是指盗版)时,就有必要了解DVD光盘的防拷机制,你的DVD光盘是否能进行拷贝工作。

目前DVD光盘使用的拷贝技术有很多种,所以我把现在DVD碟片比较常用的防拷措施简单介绍:(1)数码保护技术(CSS)DVD数码保护技术就是所谓的CSS--Content Scrambling System(资料扰乱系统)保护技术。

所谓的CSS,简单说就是"所有存入DVD影片内容的数据都是编码程序,播放影片数据必须先经过解码程序"。

我们都知道在播放传统VCD光盘时可以用媒体播放软件中直接打开光盘上的"MPEGAV"目录下的视频文件播放,但在DVD光盘中却不行,因为DVD影片数据正在被CSS保护,所以你在DVD影片中看到的图像都必须经过"解码授权",也就是必须经过合法的解码程序才能播放,不管是家电产品的DVD机还是用DVD ROM配合软解压软件播放DVD影片,都必须经过解码步骤。

(2)模拟保护系统APS既然DVD的数据经过CSS将资料编码,无法直接拷贝,那我们还可以用录影机直接拷贝总可以了吧?但聪明的专利商们不会让人轻易得手的,DVD影片的另一个保护重点是防止用录影机盗拷。

在DVD影片里,有一个所谓的APS--Analog Protection System(类比信号保护系统),的设计,它最主要是利用一颗Macrovision7的芯片来实现,Macrovision7芯片产生一种特殊信号来影响录影机的录像功能,这样一来的问题就是你可能无法利用显示卡上的视频输出功能在大彩电上观看DVD了,除非你的显示卡支持APS Macrovision认证,否则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你的17寸显示器上观看了,即使只是拷贝光盘或档案,甚至通过讯号线转录,都无法取得正常的影像。

普通DVD光盘加密圈防复制防翻刻技术

普通DVD光盘加密圈防复制防翻刻技术

普通DVD光盘制作加密圈防复制防翻刻技术一、所需软、硬件:1、硬件:带隐形加密圈的普通DVD光盘(4.7G)【可以联系作者购买成品,也可以自制加密圈光盘(自制加密圈光盘需要特定功能和特定型号的刻录机,可联系咨询)】2、软件:准备用作加密的标准视频DVD文件夹(容量不超过4G)、加密圈填充文件、光盘镜像制作软件、光盘加密软件、刻录软件、虚拟光驱、专业播放器软件(可选)。

二、达到的效果:1、无法通过我的电脑打开光驱盘符后选择文件并复制2、无法通过地址栏输入VIDEO_TS文件夹名称进入视频文件夹查看并复制文件3、无法通过光盘拷贝机进行二次翻刻4、无法通过CMD命令提示符模式拷贝(完美版)5、Nero等主流刻录软件镜像复制会提示无法复原的读取错误,导致翻刻失败郑重提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能看就有破解之道,如果你想做到任何人都破解不了,那就无需购买本技术了,本技术只能防大部分的用户,高手除外。

以下是制作步骤和视频教程链接。

三、制作步骤1、将加密圈填充文件复制替换VIDOE_TS文件夹中的VIDEO_TS.BUP2、打开镜像制作软件,把视频文件夹、播放说明(自己编辑)及播放器(根据加密的兼容性及效果的不同,播放器在兼容性高的方案中可以不用添加。

)添加到箭头所指的区域,请勿修改其他参数,直接保存为ISO镜像即可。

3、用光盘加密软件,打开做好的ISO文件,在右侧的编辑区右键单击文件夹,选择文件到目录,退出光盘加密软件,然后通过虚拟光驱加载镜像,测试加密的效果(软件部分)。

4、测试效果满意了,可以刻录到光盘,测试加密圈的效果。

5、如果自己想通过拖机批量制作加密光盘,可以在第4 步骤中做母盘时不用加密圈光盘,拖机内待刻光盘需用加密圈光盘。

如对具体操作步骤仍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私信卖家提供指导。

如何刻录防整盘复制的光碟

如何刻录防整盘复制的光碟

如何刻录防整盘复制的光碟,CloneCD 都复制不了的碟。

一首先,制作光碟印像文件,推荐使用: winiso 5.3 中文版。

下载地址/php/dl.php?sid=8667二将生成的iso 文件转换成bin 文件,在winiso 的转换菜单下的转换命令(注意还会同步生成一个 cue 文件)。

三用 freelock 工具包里的genlock.exe ,在DOS窗口输入genlock.e xe ,按C键确认 (freelock软件包本站提供下载/ temp/freelock.rar),这样生成一个加密文件了。

四在 dos 窗口中运行freelock.exe具体格式为free.exe c:file.cue /o c:freelock.dat以上参数中 cue 文件视你生成的具体文件而定。

相应的还有freelock.dat。

注意所在位置。

五打开cdrwin 3.9 ,调入这个最后的 file.cue 文件,进行刻录即可。

以上方法我试过,用CloneCD 都复制不下来。

此贴转自网络新人类论坛/bbs方法比较简单,首先不用封盘方式刻录VCD,接着我在网上找到一些整人程序(备用)其中有一个光驱炸弹、假蓝屏死机(很有用)。

光驱炸弹:一旦运行光驱就不听使唤,时进时出(对防拷有用)。

蓝屏死机:不是真死,但很象死机,连ctrl+alt+del都无法找到它,而且从新启动(包括安全模式)以后还是蓝屏。

解法:不用理睬它5分钟后自动恢复。

接下来在硬盘建一个文件架将以上两个小程序拷进来,写一个自启动文件autorun.inf让它执行一个批处理文件setup.bat,编写setup.bat让它先执行蓝屏这个程序,下一个执行光驱炸弹。

OK最后将这些文件刻入刚刻好的光盘,这里用“新建”——“开始多记录光盘刻录”方式刻录,不要选“继续多记录光碟”这一项。

刻好以后试试看,把光碟放入光驱,你的电脑是不是“蓝屏死机”了,而且光驱还发疯似的打开关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VD视频光盘防复制-加密整套技术DVD视频光盘防盗、防复制、加密整套技术
为了更好保护自己的作品不让别人盗取,本人经过多方面且多次实战考证,总结出DVD视频光盘防盗、防复制、加密整套技术。

说明:使用软件:
Nero 8和Corel DVD MovieFactory 7(碌碌烧7繁体版)
分四步完成:
第一步:
使用Corel DVD MovieFactory 7软件刻录视频文件打开、设置、刻录,如图:视频文件刻录1 -4
第二步:
使用Nero 8打开界面Nero Burning ROM 新建、设置、添加刻好 (AUDIO_TS VIDEO_TS) 两个文件夹文件,添加垃圾文件,刻录。

如图:1-11
第三步:
使用Nero 8打开界面Nero Burning ROM 新建、设置、删除文件(只保留视频引导文件)、
刻录。

如图:二次刻录0-10
第四步:
经过三步制作加密视频光盘可以在电脑上播放和DVD影碟机播放。

仅仅这样还不够,还不能防止整盘复制,只是防电脑拷贝而已,没关系,接着再进行操作。

取另一张光盘,只拖入开始准备好的那个垃圾文件,
刻录(呵呵,浪费一张盘啦~但可以选择不结束光盘,剩下的空间还可以用),刻完后取出,看刻痕位置,用双针圆规(就是两个脚都是金属针的圆规) 量出光盘中心到刻痕中心的半径。

然后把刚才刻录的加密盘放入一个盘盒内,以中心点为中心,用上一步量出的半径为半径在光盘上画圆圈
(如图:物理坏道制作-黑色圈的位置),以明显看到划痕为度(如果觉得画圆麻烦,也可以在应该画圆的位置上用针点几个点,但要注意对称美观),注意圆圈不要太靠内,那样不起作用,也不要太靠外,那样就会伤害DVD数据区,不要
伤及有用数据区。

好了,我们可以打开加密好的光盘播放看看如图:打开光碟播放1-3
PET/CT示踪剂
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 氟代脱氧葡萄糖
葡萄糖,通常简称为18F-FDG或FDG。

FDG最常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类的医学成像设备:FDG分子之中的氟选用的是属于正电子发射型放射性同位素的氟-18(fluorine-18,F-18,18F,18氟),从而成为18F-FDG(氟-[18F]脱氧葡糖)。

在向病人(患者,病患)体内注射FDG之后,PET扫描仪可以构建出反映FDG 体内分布情况的图像。

接着,核医学医师或放射医师对这些图像加以评估,从而作出关于各种医学健康状况的诊断。

历史
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的Tatsuo Ido首先完成了18F-FDG的合成。

1976年8月,宾夕法尼亚大学的Abass Alavi首次将这种化合物施用于两名正常的人类志愿者。

其采用普通核素扫描仪(非PET扫描仪)所获得的脑部图像,表明了FDG在脑部的浓聚(参见下文所示的历史参考文献)。

作用机理与代谢命运
作为一种葡萄糖类似物,FDG将为葡萄糖高利用率细胞(high-glucose-using cells)所摄取,如脑、肾脏以及癌细胞。

在此类细胞内,磷酸化过程将会阻止葡萄糖以原有的完整形式从细胞之中释放出来。

葡萄糖之中的2位氧乃是后续糖酵解所必需的;因而,FDG与2-脱氧-D-葡萄糖相同,在细胞内无法继续代谢;这样,在放射性衰变之前,所形成的FDG-6-磷酸将不会发生糖酵解。

结果,18F-FDG 的分布情况就会很好地反映体内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磷酸化的分布情况。

在FDG发生衰变之前,FDG的代谢分解或利用会因为其分子之中2'位上的氟而受到抑制。

不过,FDG发生放射性衰变之后,其中的氟将转变为18O;而且,在从环境当中获取一个H+之后,FDG的衰变产物就变成了葡萄糖-6-磷酸,而其2'位上的标记则变为无害的非放射性“重氧”(heavy oxygen,oxygen-18);这样,该衰变产物通常就可以按照普通葡萄糖的方式进行代谢。

临床应用
在PET成像方面,18F-FDG可用于评估心脏、肺脏以及脑部的葡萄糖代谢状况。

同时,18F-FDG还在肿瘤学方面用于肿瘤成像。

在被细胞摄取之后,18F-FDG 将由己糖激酶(在快速生长型恶性肿瘤之中,线粒体型己糖激酶显著升高)),加以磷酸化,并为代谢活跃的组织所滞留,如大多数类型的恶性肿瘤。

因此,FDG-PET可用于癌症的诊断、分期(staging)和治疗监测(treatment monitoring),尤其是对于霍奇金氏病(Hodgkin's disease,淋巴肉芽肿病,何杰金病)、非霍奇金氏淋巴
瘤(non-Hodgkin's lymphoma,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乳腺癌、黑色素瘤以及肺癌。

另外,FDG-PET还已经用于阿耳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早老性痴呆)的诊断。

在旨在查找肿瘤或转移性疾病(metastatic disease)的体部扫描应用当中,通常是将一剂FDG溶液(通常为5至10毫居里,或者说200至400兆贝克勒尔)迅速注射到正在向病人静脉之中滴注生理盐水的管路当中。

此前,病人已经持续禁食至少6小时,且血糖水平适当较低(对于某些糖尿病病人来说,这是个问题;当血糖水平高于180 mg/dL = 10 mmol/L时,PET扫描中心通常不会为病人施用该放射性药物;对于此类病人,必须重新安排PET检查)。

在给予FDG之后,病人必须等候大约1个小时,以便FDG在体内
充分分布,为那些利用葡萄糖的器官和组织所摄取;在此期间,病人必须尽可能减少身体活动,以便尽量减少肌肉对于这种放射性葡萄糖的摄取(当我们所感兴趣的器官位于身体内部之时,这种摄取会造成不必要的伪影(artifacts,人工假象))。

接着,就会将病人置于PET扫描仪当中,进行一系列的扫描(一次或多次);这些扫描可能要花费20分钟直至1个小时的时间(每次PET检查,往往只会对大约体长的四分之一进行成像)。

生产与配送手段
医用回旋加速器(medical cyclotron)之中用于产生18F的高能粒子轰击条件(bombardment conditions)会破坏像脱氧葡萄糖(deoxyglucose,脱氧葡糖)或葡萄糖之类的有机物分子,因此必须首先在回旋加速器之中制备出氟化物形式的放射性18F。

这可以通过采用氘核(deuterons,重氢核)轰击氖-20来完成;但在通常情况下,18F的制备是这样完成的:采用质子轰击富18O水(18O-enriched water,重氧水),导致18O之中发生(p,n)核反应(中子脱出,或者说散裂(spallation)),从而产生出具有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氢氟酸(hydrofluoric acid,HF)形式的18F。


着,将这种不断快速衰变的18F -(18-氟化物,18-fluoride)收集起来,并立即在“热室(hot cell)(放射性同位素化学制备室)”之中,借助于一系列自动的化学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或亲电取代反应),将其连接到脱氧葡萄糖之上。

之后,采取尽可能最快的方式,将经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FDG化合物(18F的衰变限定其半衰期仅为109.8分钟)迅速运送到使用地点。

为了将PET扫描检查项目的地区覆盖范围拓展到那些距离生产这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的回旋加速器数百公里之遥的医学分子影像中心,其中可能还会使用飞机空运服务。

最近,用于制备FDG,备有自屏蔽(integral shielding,一体化屏蔽,一体化防护)以及便携式化学工作站(portable chemistry stations)的现场式回旋加速器(on-site cyclotrons),已经伴随PET扫描仪落户到了偏远医院。

这种技术在未来具有一定的前景,有望避免因为要将FDG从生产地点运送到使用地点而造成的忙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